淨土集—印光大師法語菁華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五集) 2019/3/4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WD20-031-0015
《淨土集.印光大師法語菁華》,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同修大德,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今天我們這堂課講完就圓滿了,我們這次四天的講座,今天晚上圓滿。從一號到四號大家來澳洲淨宗學院,從早上八點半開始聽課,到晚上八點半,總共十二個小時。在上午、下午這四堂課,大家聽常住法師講解《無量壽經》,這個因緣非常殊勝。聞法的因緣是非常難得,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在六道生死輪迴,輪迴到人道很難得,不容易,生到人道又能聞到佛法,那更難得了,所以佛門這句話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佛在經典上也給我們開示聞法的功德,「在《佛說堅意經》,佛告阿難:其有好心善意之人,聞佛明法,一心而聽,能一日可;不能一日,半日可;不能半日,一時可;不能一時,半時可;不能半時,須臾可;其福不可量、不可訾也。是故智者,欲得無上安隱快樂,應當至心勤聽經法。」這是《佛說堅意經》講的,佛告訴阿難,也是告訴我們大家,就是其有好心善意之人,大家來澳洲淨宗學院,來參加這個講經法會的活動,都是好心善意之人,大家都是好心善意,為了聞法。
聞佛明法,聽聞佛講經說法,我們明白經典的義理,聞佛明法,一心而聽。聽法能一日可,一日就是我們這一生當中,我們在人道做人,我們人身一生當中,你這一輩子聽經聞法就聽一日,一日就是我們現在講二十四個小時。就是你一生曾經聽經聞法二十四個小時,這是講能夠有因緣聽一天,一日一夜二十四小時。不能一日,半日可,如果沒有時間,沒有因緣聽一日,半日也可以,半日就是十二個小時。不能半日,一時可,古印度的晝夜六時,這個一時就是現在我們四個小時。所以不能半日,你沒有機會聽十二個小時,聽四個小時也可以。不能一時,半時可,四個小時也沒有,聽半時,半時就二個小時。像我們晚上是二個小時,就是你這輩子就只聽二個小時,這叫半時。不能半時,須臾可,不能半時,二個小時也沒有這個時間,那聽一下子也可以,三分鐘、五分鐘。雖然聽的時間不長,但是他的福報,其福不可量,不可訾也,就是這個福報就不可思議了。是故智者,欲得無上安隱快樂,應當至心勤聽經法,勤就是勤勞,聽經聞法。所以我們人身能夠遇到佛法,能夠聽經聞法,這個因緣非常殊勝,非常難得,這個福報、功德不可思議。
大家聽了四天,超過一日了,這個福報就更不可思議。大家雖然坐得很疲勞,但是坐在這裡,的確聽聞經法,這是非常難得的因緣,也非常殊勝。這是《佛說堅意經》給我們講,佛也鼓勵大家有因緣、時間盡量要勤聽佛法,因為這是幫助我們解脫生死輪迴,出世的大法。世間的福報,無法跟出世間福報相提並論的,無法比較的,所以這個聽經聞法的功德,不可思議。有老聽眾這個道理都明白,明白了還聽,這也做影響眾,影響初學剛剛接觸的,做為影響眾。初學的人看到這麼多人坐在這裡聽,他也好奇來聽一聽,這麼多人在聽什麼?做影響眾。所以聽經有兩種人,一個老聽眾,一個新的聽眾兩方面,老聽眾自己明白,做影響眾;新的聽眾不了解佛法,聽了之後,慢慢的對佛法有了理解,有了認識。因此大家來聽了四天的經,《佛說堅意經》給大家授記,的確福報不可量、不可議。所以大家坐在這裡,坐得很辛苦是值得的。我們今天接著來學習《淨土集.印光大師法語菁華》:
【四一。律為佛法根本。嚴持淨戒。以期三業清淨。一性圓明。五蘊皆空。諸苦皆渡。】
向下這個四條,連這一條是五條、五段,印祖開示把佛法修學的五大科目,律,戒律;教,教下;密,密宗;禪,禪宗;淨,淨土(淨宗),把整個佛的教學歸納這五大類。第一個講,『律為佛法根本』,「律」是戒律,戒是禁戒,律是法律。戒有作持、有止持,禁止的就是止持,比如說五戒不殺生,不殺生就是止持,就是自己持不殺戒,禁止殺生這叫止持。作持就是不殺生,進一步去護生、去放生,講解殺生與不殺生的因果報應。像《安士全書.萬善先資》講的,以這個因果來勸導大家。印光祖師勸大家吃素念佛,這些屬於作持。小乘戒只有止持,沒有這些作持,只有禁止;大乘菩薩戒有止持,也有作持。小乘的也有作持,但是,它的作持跟菩薩戒不一樣,還是以自修為主。大乘菩薩戒,他有自利還要利他,自利利他這要通達戒律,禁戒,作持、止持,止持就是禁止的不能去犯。如果禁止了,違犯了就造成犯戒,你犯了這個戒,戒它有開遮持犯。
犯了戒,以五戒來講它有分可悔、不可悔,可悔就是可以懺悔,可以接受懺悔這是小乘戒。小乘的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這小乘的戒。以五戒來講,這個律就是處斷輕重,比如說犯了戒來處斷,犯這個戒是犯了不可悔,還是中可悔,還是下可悔。不可悔就是不允許懺悔,你這個戒體破了,這一輩子永遠不能受戒。比如說在五戒講殺人,殺人是犯不可悔罪,在小乘戒來講不通懺悔,這就是犯了不可悔罪,不可接受懺悔。中可悔,中可悔這個戒,比如說殺人還要看他的動機,是故意的還是無意的,無意的還可以接受懺悔,如果故意殺人那就不可悔了。中可悔,比如說殺生,殺人也是殺生,殺畜生也是殺生,畜生又有分,殺人也有分,殺人你殺一般的人,還是殺父母、師長,殺了父母、師長那是逆罪。殺畜生,殺動物那也有分大的動物、小的動物,比如說殺牛,耕牛,牛替人耕田,狗替人看家,這個有能力服務人類的,把牠給殺了,這個罪就比較重。殺比較大的動物,有能力替人類服務的,老了把牠給殺了-這可以懺悔,中可悔。殺螞蟻、蟑螂是下可悔,罪比較輕。
戒律它每條有開遮持犯,如果開戒他就不算犯戒。我們常聽一句話,開殺戒,什麼因緣之下,他可以開戒,他就不犯戒。遮是預防,其實五戒、八關齋戒第五條戒都屬於遮戒,遮就是預防的,預防不要去違犯。受戒在佛前發了願,他自己就會提醒自己,約束自己不要去犯,受這個戒叫遮,遮就是預防。其實五戒,酒這條戒它是遮戒,前面四條殺盜淫妄受了戒它是性罪,沒有受戒犯了這四條一樣有罪,這叫性罪。沒有受戒的人他犯了他一重罪,他就是性罪,因為它本身的性質就是有罪過的,所以叫性罪。你沒有受戒,你去殺人一樣有罪,殺生一樣有罪。受了戒的人除了性罪以外,再加一重破戒罪,所以受戒的人犯了殺盜淫妄,是兩重罪過。酒它本身沒有罪過,受戒犯了那有破戒罪,因為它本身的性質不是殺盜淫妄,酒都是植物釀的,沒有殺生。酒喝了會醉人,失去理智,犯前面的四種戒,四種罪,酒它是純粹只有遮,預防,本身它的性質是沒有罪的。
我們受了戒,不要講太高的戒,要把五戒搞懂那也不容易。現在我們淨老和尚給人家傳授,只有傳授三皈五戒。剛才悟全法師跟我講,今天有傳授三皈五戒。他只傳到五戒,他沒有傳沙彌戒、八關齋戒,這個都沒有,所以他的皈依證只有印上五戒。因為要傳沙彌戒、傳八關齋戒,傳八關齋戒傳戒的法師自己能做到這八條戒,才能夠傳,自己能做到這八條戒,過中不食,才可以去傳這個八關齋。沙彌戒,必須有兩個清淨比丘來傳授,他才能得戒,不然也得不到戒。現在到哪裡去找兩個清淨比丘?受比丘戒,要有五個清淨比丘來傳授才能得戒。所以我們現在末法時期,實在講能夠把三皈五戒十善修好,信願念佛求生淨土,也就不錯了。比較高的戒我們可以學。我們淨老和尚現在提倡的儒釋道三個根,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經》,在家居士修這三個根。出家眾再加個五戒、沙彌戒,沙彌戒是可以學,我們現在只是學這個戒,談不上得這個戒,學一條做一條,沙彌戒。
依照淨業三福這個修學的層次,在《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淨業三福,第一福是人天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一福是人天福。第二福,是出世間二乘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世出世間法就在第二福一個分水嶺,第二福第一句就是受持三皈,入佛門大家都知道要三皈依。三皈依也就是入佛門了,三皈依是世法跟出世法的一個分水嶺。如果只有第一福,那是人天福,世間的善福。如果提升到第二福受持三皈,就從世間福提升到出世間二乘福,小乘的福報。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大乘菩薩福。三福就像三層樓,第一福是第二福的基礎,第一福、第二福是第三福的基礎,這個我們必定要明瞭。現在很多學戒律的都直接從第二福學,不但學戒律,是個三皈依,三皈依這是第二福。
如果照《觀無量壽佛經》佛講的,這三福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沒有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個基礎。這個基礎現在具體的落實,就是淨老和尚提倡的儒家的《弟子規》,落實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怎麼做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就是《弟子規》以及跟《弟子規》相關的典籍。慈心不殺具體的落實,就是道家的《太上感應篇》,講因果。第一福第一句、第二句講倫理道德,修十善業就是《佛說十善業道經》,這三個根就是淨業三福第一福具體的落實。《太上感應篇》有相關的典籍,比如說《了凡四訓》、《安士全書》跟《感應篇》,印光祖師一生提倡這三種東西。《弟子規》展開,像現在我們淨老和尚提倡的《群書治要》,包括《格言聯璧》、四書五經、《論語》,這些都是相關的典籍。十善業道相關的經典,像地藏三經都是講十善十惡的,這是大乘的經典。小乘的像《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這一類的,都屬於十善業道相關典籍。有第一福的基礎才能落實三皈依,換句話講,沒有第一福的條件,不能受三皈依。
我們現在想想,我們具足不具足第一福的條件?實在講我們仔細反省一下,我們現在連受個三皈依的資格都沒有。沒有,現在不但受三皈依,五戒也受了,八關齋戒也受了,沙彌戒、比丘戒,連菩薩戒都受了。這個受了是什麼?結緣的,結緣的皈依,結緣的受戒。就是結個法緣,結結緣,結緣性質的,結緣這一生不能結果。所以我剛出家,我們師父淨老和尚叫我跟日常法師學戒律,日常法師常常給我們開示,你們這一生修行要修結緣的,還是修結果的?結緣有結緣的修法,結果有結果的修法,當然結緣就比較輕鬆,結果那就滿嚴格的。大家想想,我們自己這一生要在佛法結結緣,還是這一生要有個結果?大家自己思考思考,我這一生要結緣的、還是結果的?結緣跟結果的修法不一樣,結果就要真幹,不能幹假的。結結緣就無所謂,來生來世再說!
所以學戒如果沒有第一福的基礎,實在講三皈依都得不到,何況五戒?大家想想,佛列出這個三福,佛講的這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十方三世一切佛離不開這個原則的,不管修什麼法門這個原則都是一樣的。不止修淨土,修其他法門,這三個也都是共同科目,基本的科目。這個道理我們不難理解,大家可以想想,比如說我們皈依,我是三寶弟子。你說,我是三寶弟子,但是我不孝父母,不敬師長,又沒有慈悲心一天到晚殺生吃肉,又造十惡業。你說我是三寶弟子,如果我也不好意思講,自己都一天到晚在造惡業,卻跟人家說我是三寶弟子,講不出口是不是?從這個地方我們去思考就不難理解。所以三皈依,真正要得到三皈依的功德利益,必定有第一福的基礎,這樣來受三皈依,那就有三十六個護法神保護。如果沒有第一福的基礎,大概一個也沒有。
大家想想,佛經上不是這麼明顯嗎?當然結結緣這個功德都有,種遠因,將來來生來世得度的因緣種子,這功德肯定有。像我們念佛,你念一句佛號,《妙法蓮華經》講,「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你稱一聲南無佛,那你就將來就會成佛,那是將來。大家明天做三時繫念,三時每一時都要讀一部《彌陀經》。《彌陀經》到後面「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有沒有念過這個經文?什麼叫已生?已經往生的了,像海賢老和尚已經往生,他是已生。今生就是這一生他決定往生的,現在還沒去。當生是什麼?將來往生的,將來,來生來世也是將來,後生後世也將來,無量劫之後也是將來,也是當生。我們這一生念佛,如果沒有真修那就屬於當生,將來有一天,哪一天真修那個時候就往生了。如果現在真修就是今生,這一生就決定往生西方。
所以講到這個律不容易,律在三藏經典它佔了三分之一,經律論三藏的一藏,要通達真正不容易。不要講高層次的戒,講個三皈五戒都不容易。所以現在有受五戒的,也都是受一受結結緣,受完了什麼開遮持犯也搞不懂,到底是在持戒還是犯戒,自己也不知道。所以有一次我在新加坡做法會,有人說要求受五戒,當時我就建議,我說要受五戒,我在山東德州金山寺那邊,講了一部《五戒相經箋要集註》,蕅益大師他的《箋註》,還有弘一大師的註解,還有廣化老法師的《集註》,講了四十幾片的光盤四十幾個小時。我建議聽三遍再來受,真的,有一個居士真的聽了三遍。所以大家受五戒,我們淨老和尚後面印得很清楚,「我當隨學隨做隨持」。念一念要講解,不然你念一念,你也不懂什麼意思,什麼叫隨學?什麼叫隨做?什麼叫隨持?隨學就是要隨喜來學習,學一條做一條,學一條持一條。你沒有學你怎麼持?你懂得怎麼持戒?開遮持犯都不了解怎麼持?不是念完就沒事,念完事情才多,那要上課的。
所以我那一年在山東金山寺做三時繫念,我上五戒還有《沙彌律儀要略增註》,清朝弘贊律師《增註》,蓮池大師的《要略》,我們淨老和尚指定這一本。所以我每天上午供前九點到十點,跟同學大家一起學一個小時。講這個課有些來聽,有很多出家眾他也不來聽,都說很忙,忙這個忙那個,沒時間,一個小時沒時間。講完才上午供,下午做三時繫念。那個時候有其他傳戒的道場寄通知來,就是報名受三壇大戒,大家搶著要報名,搶著拿那個報名表。我說你們那麼喜歡戒嗎?大家這麼熱烈,那麼喜歡戒,我們上這個課你一天也不來上,那你去戒場受那個戒三十天,光演練那個儀規就沒什麼時間了,戒師哪有時間跟你講那麼多,沒有。所以我就給大家講個真話,我說那張戒牒就像學校念書的文憑一樣,學校的文憑,你沒有到學校去念書文憑就給你,大家想想那張有沒有用?不知道。你不用上課然後文憑就給你,那張有沒有作用?大家好像還不知道。如果這樣有作用,不用開學校,就印出來一個人發一張,不就問題都解決了嗎?是不是?那要怎麼樣才有用?你要上課,你要學習,你要學懂了,考試通過文憑才給你,對不對?是不是這樣?戒牒,包括皈依證那叫文憑。大家知道嗎?
三皈,三皈的文憑;五戒,五戒的文憑;沙彌戒,沙彌戒文憑;比丘戒,比丘戒文憑;菩薩戒,菩薩戒文憑,那要學習的了。不是這樣去走個形式,然後就統統得戒了,那怎麼可能?受戒,我們一個五戒都持不好,那你還能持什麼高層次的戒?那做不到的,只有形式沒有實質。我們為什麼說你持戒沒有基礎,沒有第一福的基礎,不要說五戒,就三皈依都得不到。所有的戒都建立在三皈依的基礎上,三皈依沒有,統統不用談。所以你要持戒律,『嚴持淨戒,以期三業清淨,一性圓明,五蘊皆空,諸苦皆渡。』真正持戒是能達到這個目標,現在你戒持了,說你戒很清淨,你五蘊空了嗎?「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還是人家罵一句就氣得不得了,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如果戒根清淨他的煩惱就輕了,貪瞋痴就降溫,不斷的降溫就是斷煩惱。所以不管你修哪個法門,都要搞真的,搞假的都不行,結結緣是可以。
【四二。教乃依教修觀。離指見月。徹悟當人本具佛性。見性成佛。】
教也就是我們講的經教,經。『教乃依教修觀,離指見月』。實在講佛法的修持,教它是個主流的,佛出現在世間四十九年講經說法,就是講經說教,它是佛陀教育主流的教學,就是經典,經教。「依教修觀」,佛法不管你修什麼法門,它總的修學原則就是觀這個字。如果不懂得觀,功夫不會得力的,不管你修什麼法門,都不會得力,修到最後枯燥無味,退心了。為什麼?煩惱伏不住,煩惱控制不住。不管你修戒也好,修密也好,修禪也好,包括我們修淨土也好,都離不開觀。你說念佛不用觀,念佛它也是觀,不是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才叫觀,持名念佛也是觀。持名念佛在《觀經》是第十六觀,大家要看清楚《十六觀經》。《觀無量壽佛經》第十六觀下品下生,五逆十惡臨終遇善知識,一念十念,勸他回頭信願念佛,求生淨土,是持名念佛,第十六觀大開持名念佛。所以持名念佛,我們現在用的這個持名念佛是第十六觀,那怎麼不是觀?所以我們要懂得修觀。
江味農老居士在《金剛經講義》特別強調這個觀。現在真正的禪門還有講觀法,其他都不講,因此功夫很難得力。觀也是幫助我們開啟般若智慧的,沒有般若智慧我們修了會退轉。不管什麼法門,都離不開般若,我們念佛法門也離不開。般若是佛法的中心,也是佛法跟世間法的區別的一個地方。所以依教修觀這個觀很重要,這個觀法還是要講求。依教修觀,依這個經教理論方法來修這個觀法,修止觀。「離指見月」,就是手指頭指著天上的月亮,你不要看手指頭,你要往手指頭方向往上看,不是叫你看那個手指,是循著手指的方向往上看,你才見到月亮,這是比喻明心見性。所以學教不能死在教下,聽經不能死在言下,學戒不能死在戒條之下,參禪不能死在話頭之下。參話頭,死在話頭之下,參到話尾巴去了,那不是參話頭了,所以離指見月。『徹悟當人本具佛性,見性成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不管修哪個法門,到最終目標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見到自己的本性就成佛了,成佛是我們每個人本分的事情。下面講:
【四三。密以三密加持。轉識成智。名為即身成佛。此亦但取即身了生死為成佛。非成福慧圓滿之佛也。】
『密以三密加持』,我們凡夫的身口意三業,叫三業,在諸佛叫「三密」,諸佛的身口意是三密,我們凡夫是三業,就造業。密宗它的修持方法,口持咒,身結印,意觀想,還是要觀。以這個三密,口持咒,意觀想,身結印,這個凡夫的身口意三業,然後用這樣的方法來取得跟諸佛三密相應。就是諸佛三密薰習加持,不知不覺我們凡夫的三業,透過這樣的修持,它就轉變為諸佛的三密,它這個也是很殊勝的修行法。這個密法,不是每尊佛出現在世間都有講密法,有的佛出現在世間,那個時代眾生沒有那樣的根機,沒有這樣的對象,佛就不說這個密法。釋迦牟尼佛他有說密法,就是這個時期的眾生有這樣根器,可以修這個密法,佛才會講;都沒有人相信,沒有人修,佛都不會講。密宗的修法也有真、也有假,現在假的很多,黃念祖老居士講這些也講了很多。現代密宗最關鍵就是要金剛上師,金剛上師是真正善知識,跟他學才能有成就。如果遇到假的那都被騙了,浪費時間、精神沒關係,有的人修到走火入魔。沒有遇到善知識,他遇到的不是善知識,不是真正善知識他不會觀機,他不會看你到底是什麼樣條件。密法也很多種,層次很多,適合修哪一種的,不是善知識他不會觀機,他那個法給你傳錯了,你修沒有效果,浪費時間,浪費精神,那還好,怕的是走火入魔。
我在二十幾年前,在美國休士頓有個居士,那個居士叫阿桃,台灣移民過去的。我們達拉斯打佛七,他們都開車從休士頓到達拉斯做義工。她一個兒子讀哈佛大學讀二年級,然後有一天跑到奧斯汀去,奧斯汀也是在德州,跑到奧斯汀去,去跟人家學密,學了半年神經不正常了。後來有一年,我去休士頓,那個時候好像我記得悟莊師也去了,悟性師我們幾個人去。去那邊阿桃就來找我,她說她兒子現在著魔了,問我有沒有辦法?我說我一點辦法都沒有。她說怎麼辦?我就問她,那是怎麼一回事?她說他到奧斯汀去學密。我說他怎麼學的?她說晚上念咒,念晚上的,白天睡覺,念晚上的。我聽到他白天睡覺,念咒念晚上的,我在家的時候,我自己有碰到一個居士修密的,那個時候我二十幾歲我在家。那個時候我母親她出家了,她住在汐止彌勒內院,我有放假就去看我母親,騎著車子上去看,就在寺院掛單。那天到寺院掛單,住持寬裕老法師就給我安排,跟一個姓那的,那裡那個那,叫我跟他睡一間,那是通鋪的睡一間,人家安排我就好,那就睡。
那天晚上要睡覺,這個居士就給我介紹,他說我姓那,那裡的那,我是旗人,旗人就是滿州。他說你晚上跟我睡,我晚上要念咒念到天亮,恐怕會吵到你。我說吵到也沒辦法,就安排跟你住,那有什麼辦法?我只好聽你念咒了。結果我躺下去,然後他就打坐一直念一直念,念到天亮。那個晚上我真的都沒睡覺,大概聽他念咒,還得到一點加持!所以那個阿桃跟我講,她的兒子到奧斯汀去跟人家學念咒,念晚上的。我說我在家曾經碰過一次,那真的念晚上的,我碰到過。但是他不善用心,著魔了,後來我也沒辦法,我說我只能到你家去念一部《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然後我就跟莊師講,我說你們敲木魚,我來主法,就二、三個師兄弟一個敲引磬,一個敲木魚,就到他家去。我一進到他家的門那種磁場,我真的整個人頭都暈了。我感受到《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的,「惡鬼屯門」,我才知道什麼叫做惡鬼屯門,他把那些惡鬼惡神統統找到他家來了。我一進去感受得非常明顯,整個身心不得安穩,勉勉強強把那部經誦完。所以密要遇到善知識,沒有善知識教也很容易出問題。如果大家要看看這個密,我們淨老和尚也有題的字,黃念老講的《顯密圓通集》,這個書可以看看,我們對密教的修法有個常識。
這裡印祖講,就是三密加持,『轉識成智』,把我們凡夫這個業識心轉成般若智慧。這個修行法也是非常殊勝,而且他是即身成佛,就是這個身體就成佛了,父母這個肉身就成佛,這裡講『即身了生死為成佛』。印祖講『非成福慧圓滿之佛』,還不是達到福慧圓滿,但是如果有觀慧,可以達到層次更高的。這是在《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大悲咒就是從這部經出來的。這部經裡面觀音菩薩講,持大悲咒如果有慧觀方便,「十地果位剋獲不難」,十地菩薩。但是要加上慧觀,就是我們前面講的你要懂得觀法,那個功夫的提升事半功倍。所以密也是要修觀,他的功夫提升就不一樣。江味農老居士的《金剛經講義》,講這方面講得非常詳細。我們再看:
【四四。禪則專仗自力。非宿根成熟者。不能得其實益。】
現在有很多人說他是禪師,我也遇到有些年輕法師拿名片給我,他是傳臨濟宗第幾代的禪師。那什麼叫禪有沒有搞懂?禪的種類有幾種?禪有世間禪,世間的四禪八定那也是禪,但沒有出三界;阿羅漢的九次第定超越三界,那也是禪,小乘的禪;還有大乘止觀的禪,種類層次也很多。世間禪定都不容易,不要說你修禪達到色界初禪都不容易達到,初禪財色名食睡都不需要了,禪悅為食,那還是世間禪定,沒有出三界,那就不容易了。你能夠修一個欲界未到定都很難得,特別現在末法時期,連個欲界未到定都得不到。欲界未到定,欲界天有六層,第一層四王天,第二層忉利天這不需要禪定,修上品十善可以,福報修得大就可以。你要生到夜摩天就要有一點定了,到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這四層天要往上提升,那個定功就要更深。但是到欲界未到定,他化自在天的禪定還沒有達到色界禪,還沒有達到色界,不容易了;色界上去還有無色界那更難,這才是世間禪定。
此地講的禪,禪有世間禪、有小乘的禪、有大乘禪。這裡講的禪是達摩祖師傳來的祖師禪,這個禪定是自性本定的禪,是明心見性那個禪,它是頓超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假方便,這個真的不容易。『專仗自力,非宿根成熟,不能得其實益』,參,你沒有參到破三關,那不能明心見性,「不能得其實益」。教下他還有一步一步的修,有一個層次的修,像爬樓梯一層一層爬。這個禪好像撐竿跳,跳不過去摔下來,什麼都不行;這個教一層一層爬,比較踏實一點。所以「專仗自力」這也不容易。但是這個根性的人他是頓悟成佛,不假次第的,那也是很殊勝,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修這個法門。我們再看:
【四五。淨則兼仗佛力。凡具真信願行者。皆可帶業往生。其間難易。相去天淵。】
是真的,我們現在不要說什麼高的禪定,就這個欲界未到定我們都做不到。我們現在能修的就是斷惡修善,信願念佛,求生淨土,帶業往生,這個我們可以做到。這個法門叫橫超三界,最殊勝的是帶業往生,我們的惑業一品沒斷,帶這個業習種子,但是這個帶業我們也要了解,帶種子,不帶現行。什麼叫種子?就是說我們貪瞋痴這些煩惱種子,沒有斷。不帶現行,就是種子在,但是不讓它發作,把它伏斷。所以斷煩惱有滅斷、有伏斷,我們淨宗做到伏斷就可以,伏斷就是伏住,根沒斷,帶業往生到極樂世界,再去滅斷。帶業往生再去滅斷,這樣就方便了。但是伏斷也是要有一點功夫,我們不用功也不行。如果沒有做到伏斷,那臨終還是沒有把握,煩惱還是會不斷起現行。所以帶種子不帶現行,如果這個惑沒有伏住,恐怕臨命終,見思惑跑出來擾亂,就障礙我們往生。
所以我們用這個比喻,塵沙惑好像杯子,見思惑、塵沙惑好像杯子沙裝得滿滿的,一品都沒斷。斷惑斷煩惱,就是這個杯子的沙都倒乾淨了,你再倒,倒沒有了,那叫滅斷,倒不出來,沒有了,差不多乾淨了。伏斷就是杯子沙滿滿的,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一品沒斷,用這個蓋子把它蓋住,蓋住就叫伏煩惱,這樣倒它也倒不出來。倒不出來,裡面都還滿滿的,但是壓住了。病根沒斷,病情控制住了,這叫帶業往生就是這樣的。我們這句佛號要有功力,把貪瞋痴的煩惱控制住,我們就成功了,到極樂世界再去滅斷。分兩個階段進行,這是淨土法門它的特色,它殊勝的地方。這當中『難易,相去天淵』,這個跟一般法門來比,一般法門真的難,叫我們這一生當中,不要說斷見思惑,斷個見惑我們都做不到;不要說斷惑,得個禪定也做不到,那個難,那個難度太高。這個容易,但是容易也不是很容易,沒有下一點功夫還是不行的,這點我們要認識。我們這一生要結果,要往生西方就是結果,這個功夫一定要下。如果結結緣當然就無所謂,要結果要真幹,要真正下這個功夫。我們再看:
【四六。永明曰。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永明』大師是淨宗六祖,這個六祖很有名,他有一本著作非常有名《宗鏡錄》,永明大師他修禪又修淨土。所以『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有禪又有淨土,好像老虎又戴著角那就更厲害。『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這參禪徹悟又修淨土,就像戴角虎。我們三時繫念編著的人就是中峰禪師,他是禪師,他是參禪開悟的,開悟之後修淨土。所以祖師大德參禪開悟以後,修淨土的也不少,像中峰國師就是一個,他是禪師,他開悟了他修淨土。我們看中峰國師的開示,開示都有禪機在,但是他導歸淨土,真的猶如戴角虎,所以「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參禪沒有徹悟,但是有淨土。「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你真正有淨土沒有參禪,沒有開悟沒關係,真正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一萬個人修一萬個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如果見到阿彌陀佛了,你還怕不會開悟嗎?那肯定開悟的。但是這個地方我們要看,這個關鍵在一個有。我們修淨土不見得有淨土,這後面印祖也有講,在第四十八段:
【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它去。】
『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有禪,印光祖師也有提出說明,這個有禪,他是修禪但不是真正有禪。有禪,什麼叫有禪?明心見性了叫有禪,哪有明心見性還會十人九蹉路?所以印光祖師也有做這個說明。這個地方我們要知道,就是你有去參禪但是沒有開悟,又沒有修淨土,那十個人到臨終九個走岔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它去』,就隨業流轉了。
【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
『無禪無淨土』,禪也沒有,淨也沒有,那就是埋頭造業了,那將來墮落,『萬劫與千生』,沒有人可以做他的依靠。這是永明大師的「四料簡」。我們再看:
【四七。禪即吾人本具之真如佛性。宗門所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宗門語不說破。令人參而自得。故其言如此。實即無能無所。即寂即照之離念靈知。純真心體也。】
『禪』就是我們每個人本具的真如佛性,在宗門叫『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在宗門參話頭他不說破的,就是讓人『參而自得』,你去參,你參透了自然就得到。不給你說破的,這是禪宗的方法,那跟教下不一樣。『實即無能無所,即寂即照之離念靈知,純真心體』,本來心體就是不可思議的,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開口便錯,動念即乖」。開不得口,無法動念,禪宗的方法是這樣,你參開悟了,才允許你看經書;沒有開悟,不允許看經書,跟教下不相同。我們再看:
【四八。有淨土。即實行發菩提心。生信。發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之事也。】
什麼叫『有淨土』?這段給我們說明,就是『實行發菩提心,生信發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這就是「有淨土」。如果只有念佛沒有信願,這不叫有淨土,只能說修淨土,不是有淨土。有淨土就是真信發願,持佛名號,信願行具足才叫有淨土。在中峰國師三時繫念也開示,「信行願三,如鼎三足,缺一不可。」缺一條都不叫有淨土,這個信願行三資糧都要具足,才叫有淨土。我們再看:
【四九。雖修淨土。心念塵勞。或求人天福報。或求來生出家為僧。一聞千悟。得大總持。宏揚佛法。教化眾生者。皆不得名為修淨土人。】
這一段再給我們說明,什麼叫真正修淨土,雖然修淨土法門,但是『心念塵勞』,我們的心念還是貪戀這個世間事,貪戀塵勞,放不下。或者修淨土,『求人天福報』,他不求往生,雖然念佛不求生西方,只想求來生得人天福報。或者念佛,『求來生出家為僧,一聞千悟,得大總持,宏揚佛法,教化眾生』。發這個願也很難得,但是如果是發這樣的心,『皆不得名為修淨土人』,跟修淨土的宗旨不相應。他求來生做高僧大德,弘法利生,這不是修淨土的,跟修淨土的宗旨不相應。這個我們必定要認識清楚,然後才知道我們是不是真正在修淨土,它這個標準條件就在這裡。
【五十。不知真旨者。每謂參禪便為有禪。念佛便為有淨土。自誤誤人。害豈有極。】
這段祖師再跟我們說明,『不知真旨者』,就是不知道修學淨宗的宗旨,不知道修淨土真正宗旨的人,或者不知道什麼叫參禪的人。『每謂參禪便為有禪』,他就去學參禪,就認為他已經有禪。參禪你沒有開悟都不算的,那個參了幾十年也不算有禪,真正開悟才是有禪;不是參了禪就是有禪,不是這樣的。以為『念佛便為有淨土』,我是念佛的,我就是有淨土了。祖師講也不是,你沒有真信發願念佛,雖然念佛沒有信願,心念塵勞,求人天福報;或求來生做高僧,弘法利生,得大總持,不想求西方淨土,這就沒有淨土,雖然念佛,沒有淨土。所以祖師在這裡再就給我們講,『自誤誤人,害豈有極』,這給人家誤導,這個害處那沒有極限的,這個害處很大很大的,所以在這裡祖師大慈大悲特別給我們說明。我們這一生要往生淨土,這些開示非常重要,我們要常常看,常常提醒自己。真正要放得下,我們這一生往生西方才有分,否則就要等來生來世。等到來生來世龍華三會願相逢,那時間很長,三時繫念第一時「龍華三會願相逢」,那等到彌勒菩薩下來了。等到彌勒菩薩下來,那我們在這個世間不曉得還經過多少次的輪迴。
好,這個字幕,我們就打到五十段,到這裡就一個段落。明天早上還要誦《無量壽經》,上午還有活動,下午還有三時繫念。我明天上午會跟大家參加誦經,誦《無量壽經》,上午就看我們那個視頻。下午第一時、第二時悟行法師他回來主法,第三時我包尾,我明天一頭一尾。我們講到這裡,因為字幕就是打到第五十段,後面沒有再繼續打了,也是剛好一個段落。時間也差不多了,我們提前一點念佛,最好八點半準時把我送出去。就是請維那法師八點半準時把我送出去,我就圓滿了。好,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