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集—印光大師法語菁華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集)  2018/4/5  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  檔名:WD20-032-0001

  《淨土集.印光大師法語菁華》。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同修大德,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下午好,阿彌陀佛!請放掌。

  我們剛才也跟大家做了一個簡單的皈依儀式,我們現在再簡單的來跟大家分享學習,《淨土集.印光大師法語菁華》中印祖對於三皈依的開示。我把這個開示的文念一遍:「因知自性三寶之故,從此克己修省,戰兢惕厲。再求住持三寶,及十方三世一切三寶,則可消除惡業,增長善根,即生成辦道業,永脫生死輪迴」。

  印祖這個開示也非常重要。我們知道皈依主要是回歸、依靠自性三寶,自性是我們每個人本具的,本來就具足的。自性佛寶就是我們平常講的覺而不迷,佛稱為大覺,大覺標準就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所以稱為大覺。所以佛是覺悟的意思。這個覺,我們每個人本來就具足。所以在經典上佛給我們講,我們每個人都有本覺,本來就是覺悟的,也就是說我們本來都是佛,這個叫本覺。但是我們這個本覺當中起了一念無明,迷了;這個迷不是真的,是虛妄的,不是真的。迷了之後,現在我們遇到佛出世,對我們講解佛法,我們明瞭了,知道自己本來是佛,發心要回歸自性佛寶,開始學佛。開始學佛,這個人就開始覺悟,所以稱為始覺,開始覺悟稱為始覺。從始覺不斷的修行,印祖講「從此克己修省,戰兢惕厲」,就是修行,「再求住持三寶,及十方三世一切三寶」來加持,「則可消除惡業,增長善根,即生成辦道業,永脫生死輪迴」。

  我們知道自性三寶,自性三寶你知道一個,就包含其他兩個,包含自性法寶、自性僧寶。所以這個三寶它是一而三,三而一。所以回歸,皈依自性佛就是皈依自性覺;皈依自性法就是回歸自性正,法是正知正見,正確的一個標準;回歸自性淨,僧就是清淨的意思,它有清淨、有和合的意思。我們的自性本來就清淨,本來就覺而不迷,本來就正而不邪,這是我們自性三寶。但是我們現在迷失了,佛出現在世間給我們開示,讓我們明白自己本來是佛,教我們回歸自性三寶,這是最主要的。

  求住持三寶,住持三寶,現在看到的佛像,是住持佛寶,雕刻也好,泥塑木雕,或者彩畫的,這叫住持佛寶。我們現在看到的經典,我們做三時繫念念的《彌陀經》是住持法寶;《大藏經》裡面每一部經典,大乘小乘、顯宗密教每一部經典都是法寶,這個叫住持法寶。我們看到出家人這個形象,不管男眾女眾、大乘小乘、顯宗密教,出家人這個形象是住持僧寶。這個叫住持三寶。我們皈依主要是皈依自性三寶,不是皈依外面的住持三寶,但是沒有外面的住持三寶,我們也不知道回歸自性三寶。所以,外面的住持三寶,它是啟發我們回歸自性三寶。所以皈是回歸,依是依靠。佛門有一句話講,「回頭是岸」,要回過頭來回歸自性,不是叫你去皈依外面的住持三寶。如果皈依外面的住持三寶,那就變成外道。佛法稱為內學,就是要回歸自己內心的自性三寶。沒有外面的住持三寶,我們也不知道有自性三寶,雖然有,不知道,迷了,不知道。因此外面住持三寶就很重要,沒有住持三寶,我們雖然有自性三寶,但是我們不知道,沒有人啟發我們,沒有佛給我們講、給我們開示,我們不懂。佛不在世,佛法就是靠僧來弘傳,來弘揚、來傳播佛法,這個住持僧寶也就很重要,弘揚、傳播佛法,大家接觸到住持僧寶的開示,也才知道回歸自性三寶,來學習佛法。

  所以我們雖然知道自性有三寶,要發心修行,還要再求住持三寶,以及十方三世一切三寶。十方三世一切三寶是常住的,我們念小蒙山,還有午供,念「南無常住十方佛,南無常住十方法,南無常住十方僧」,這個就是十方三世一切三寶。我們目前看到的佛像、經典、出家人是住持三寶。住持三寶,我們看到佛像,如果能夠把佛像看作真的佛來恭敬禮拜,我們就可以消除惡業,增長善根。我們讀了經典,讀經之後能夠明白經典裡面佛給我們講的開示,明白佛講的意思,我們明白佛開示的道理,明白之後能夠依教奉行,這個也必定能消除惡業,增長善根。我們看到出家人,知道這個形象是啟發我回歸自性清淨心的。出家人這個形象,它是一個表法,是啟發我們回歸自性清淨心的一個形象。所以出家人出家,為什麼把鬚髮剃除?頭髮剃光,鬍鬚也要剃光光,它表什麼法,難道不剃頭就不行嗎?我們學佛的老同修都知道,成佛是心在成佛,我們心覺悟就是佛,明心見性就是佛,不在於這個形象。如果出家現這個出家相,心裡還是迷惑顛倒,也是佛,叫迷惑顛倒佛,也是佛,還不是覺悟的佛,迷惑顛倒。在家人,沒有出家,覺悟了,那真佛,他真的覺悟了。所以,不管在家出家、男眾女眾、老的小的,只要你大徹大悟,都叫佛。這個在《華嚴經》裡面,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表演給我們看。善財童子在文殊菩薩會下,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出去參學,參五十三位善知識,有六位是出家眾,其他四十七位都是在家人,在家居士。這個在家有男的、有女的,有其他宗教的代表、各行各業,還有三位代表貪瞋痴的,都是善知識。所以在家菩薩多,出家菩薩比較少。

  另外,《妙法蓮華經》裡面講,龍女八歲成佛,龍是畜生道,還不是人道,在龍眾當中的女眾,八歲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給我們說明一樁事情,就是你只要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都叫佛。所以這個不在形相,在心地,在心地覺還是迷。所以,一切都是佛,一切皆成佛,人人都有佛性,都平等的,但是在形相上有差別,在自性完全平等。相有變化,性沒有變化。所以觀世音菩薩他可以三十二應身,什麼相都可以現,在家出家、男眾女眾,六道身都可以現。相有變,有差別;性平等的,沒有差別。

  所以,我們看到出家人,我們一定要知道這個表法的意義,對出家人這個形象,我們也要恭敬、要尊重,他是代表住持僧寶。過去印光祖師那個時代,在《文鈔》,也有居士寫信請問印光祖師,當時看到很多出家人不如法,沒有修行,居士看到生不起恭敬心,就寫信去請問印光祖師,那個沒有修行的出家人,我們還要恭敬他嗎?印祖的開示,他說他沒有修行,你還是要恭敬他,只是你不能向他學習,他那個壞的榜樣,你不要跟他學,恭敬還是要恭敬,還是要尊重。印祖就用個比喻,說我們要祈雨,遇到乾旱沒有下雨,要求天上下雨,要求誰?要求海龍王,龍王牠管下雨的。祈雨,祈禱龍王下雨,就像我們辦法會一樣,你要布置一個壇場,還要用泥巴去捏一條泥龍。泥龍,大家都知道,那個不是真龍,那是泥巴去捏出來的一條龍,叫泥龍,那不是真的。那條泥龍當然它不能降雨給我們,但是我們要求真龍來下雨,還是要透過這個泥龍去求真龍來下雨,透過這個形相去求。所以,這個開示就是告訴我們,那個假的當中有真的在,你真心去感求,真的僧寶他就來化現,就感應了。這是印祖給我們的開示。

  所以我們對一切都要恭敬,但是有些不如法的,我們是不能學他的,恭敬心是一樣的。因此,我們只要恭敬平等心來對待住持三寶,都會得福報。所以每年農曆七月十五都要齋僧,在台灣很多道場辦齋僧大會。齋僧,請很多出家人來,也有顯宗,也有密宗,也有大乘,也有小乘,南傳、北傳、漢傳都有,一定要擺一張桌子,祈求真正的僧寶來降臨,求聖賢僧來應供。因此,我們對住持三寶也要生起恭敬心,透過住持三寶,才能回歸自性三寶,才能感應十方三世一切三寶。印祖的開示非常重要,如果我們都能夠這樣來修持,惡業就可以消除,增長善根,即生成辦道業,永脫生死輪迴。

  下面第八十七,每次皈依我們都要提醒,「既皈依佛,當以佛為師,始自今日,至於命終,虔誠敬禮,一息不容稍懈。再不可皈依天魔外道、邪鬼邪神」。這個我們的皈依證裡面都有印,大家皈依的同修有空可以打開看看。

  「既皈依佛」,就是說你現在既然發心皈依佛,「當以佛為師」,應該以佛為老師。佛,我們現前在地球上的教主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在經典上給我們介紹的東方藥師佛、西方阿彌陀佛,以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我們都以佛為師。一尊佛就代表一切諸佛,一尊佛講的話就代表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講的,都一樣,所謂佛佛道同。成了佛必定都一樣,絕對不會不一樣,不一樣一定有一個還沒成佛,真正成了佛都一樣。所以一尊佛所制定的,就代表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制定的。所以皈依一尊佛,也就等於皈依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我們以佛為師,那就是要以佛為老師,「始自今日,至於命終」,始就是從現在開始,到我們這一生壽命終了這個階段(在皈依證上面念盡形壽),就是從現在開始到我們命終皈依佛,「虔誠敬禮」,要虔誠恭敬禮拜,「一息不容稍懈」,就是時時刻刻都不能夠放鬆。「再不可皈依天魔外道、邪鬼邪神」,就是不可以再皈依天魔外道、邪鬼邪神。天魔外道,外道就是心外求法,教我們心外求法,那都叫外道。外道有佛門以外的外道,教我們心外求法的;還有佛門裡面的外道,示現佛門的四眾弟子,他也是自己學錯,教人也教錯了,也教人心外求法,我們就不能去依靠他,不能去皈依他,皈依他就錯了,他錯我們就跟著錯。所以,這個我們必須認識清楚。邪鬼邪神更不能去皈依,去皈依麻煩就很大。現在人也分不清楚邪正,往往皈依到邪鬼邪神。鬼神有善也有惡的,也有知見比較正的,也有知見偏差的,跟人是一樣的。人有善惡、有邪正,鬼神也是一樣有善惡、有邪正。我們一定要能認識清楚,要能辨別是非、善惡、邪正,如果不能辨別,雖然皈依三寶,遇到這些天魔外道、邪鬼邪神,還再去皈依那些外道、邪神,那就錯了,那就違背三皈依了。

  自古以來到現在,我們也碰到很多附體通靈這一類的。我從小跟我母親到處拜拜,這一方面接觸的也很多。後來學了佛,看《印光大師文鈔》,印祖那個時代也非常多,也有很多居士遇到這方面的事情去請教印光祖師,印光祖師就開示,說這個附體的,大部分是靈鬼要做好事。這個靈鬼就是有善根的鬼神,他也要發心做好事。鬼神,根據經典上講,有報得的五種神通,這方面他比人的能力要強,所以有些小事情他能夠知道,大事你問他就不準了。有些說他是關公,他是什麼仙,什麼佛菩薩,印光祖師給當時的居士開示,也是給我們開示,說那些大部分都是冒充佛菩薩、神仙的名義,來做一點好事,用那個名義。我們現在看到最多的就是濟公,這一類的很多。所以,印祖給我們開示,大部分是靈鬼冒用佛菩薩、神仙、聖賢的名義來做好事,他也是做好事。我們遇到這個事情,淨老和尚也給我們講一個原則,如果這個鬼神講的跟我們佛法三寶裡面講的有相應的,那我們也可以採取,沒有違背三寶。講的合情、合理、合法,當然我們可以採納;如果講的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我們不要去聽他的,我們還是要依三寶。這個就是要我們自己有智慧去分辨,要有這個能力。常聽經,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才能夠去分辨哪些我們該聽的,哪些不能聽。

  我舉出一個例子,在二OO二年之前,大概是二OO一年年底,我們澳洲淨宗學院副院長悟行法師,他到澳洲達爾文去那邊弘法,遇到一個菲律賓通靈的,一個女眾,通靈的,菲律賓人,不會講中文,只會講英文。這個通靈的就講了,說二OO二年三月底四月初太平洋有個魔鬼要毀滅台灣這個地區,她就講到,說這個災難很嚴重,但是有個人能化解這個災難,她就描述這個人的樣子。悟行法師聽了之後,他說妳講的那個人就好像是我師父,就從達爾文請她到圖文巴淨宗學院去拜見我們老和尚。這個通靈就跟老和尚講這個事情,講這個災難的預言。老和尚也很慎重的去分析、去評估,也不是隨便聽的,不是她怎麼講就怎麼聽就怎麼信,還是經過很慎重的去觀察。我們老和尚得到的結論,也不排除有這個災難的事情。這個通靈的後來就給我們淨老和尚講,說要拿些錢給她去做好事,做什麼好事她沒講,就是要拿些錢給她,她去做好事;還要帶她到台灣北部的海岸,她要去作法,要去施法,要去作法。這個我們淨老和尚就沒聽她的,也沒有拿錢給她,也沒有請她去作法。當時我們淨老和尚是交代我去印《大藏經》,印《龍藏》來給台灣這個地區化解災難,就是印《大藏經》。所以印《龍藏》那個因緣是這樣發起的,而且發心的人要住在台灣地區的人,大家同共發心來印《龍藏》,而且不可以找一、二個有錢的人發心,要大大小小、有錢沒錢都要發心,這樣才可以。

  所以當時印這個,我一毛錢也沒有,就從一塊台幣,一塊台幣就可以印《大藏經》。一部《大藏經》零售價都要十幾萬,當時台幣也要十幾萬,我就發起一人一塊印《大藏經》,消除災難。到了二OO二年三月三十日,我們到韓國去,跟老和尚到韓國去拜訪韓國佛教大學,三月三十一日那一天我們老和尚去拜訪韓國的佛教大學,我感冒頭痛,就給師父請假,師父我就沒辦法去,感冒得很厲害,我就在賓館休息。到了下午,頭痛比較好一點,就打開房間裡面的電視機看,看到韓國的電視台在播放台灣二OO二年三月三十一日那一天大地震,北部大地震。那個時候一O一大樓還沒有蓋好,結果吊車從那個高樓掉下來,砸到一部車子,砸死五個人,房子倒了一棟。我看到那個訊息,心裡就嚇了一跳,災難真有。但是我當時一個直覺感,那個時候發起印《大藏經》,把這個災難減輕了,降到最低了。但是這個事情我很清楚,其他的人不了解。所以有時候遇到有因緣,我就會跟大家分享分享,因為我是當事人。所以這個事情,的確我們老和尚做一個示範給我們看。

  所以鬼神講的不能完全聽的,你要看他哪些是對的,我們當然可以採取,哪些違背佛法的,我們就不依他的。她說要拿些錢給她,她要去做好事,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好事,也沒講,還要去北海岸去作法,去做什麼法術。這個我們淨老和尚就沒有依她,依三寶,印《大藏經》消災,也真有效。所以《大藏經》印到現在,後續還不斷在印,十幾年了,二OO二年到現在二O一八年,十六年。所以就不能夠皈依這些天魔外道、邪神邪鬼,我們如果遇到這些通靈、附體,我們聽一聽他講的合不合理,對不對,有沒有違背三寶。我們三寶弟子的原則就是要依三寶,不能違背三寶,違背三寶我們就不聽他的,跟三寶相應的當然我們可以接受。這個是皈依佛,以佛為師,以佛為老師。

  過去我在很多地方,在大陸、在美國,有同修皈依,我也怕大家對這個概念不清楚,所以我講得比較淺顯。有一次我在美國西雅圖淨宗學會,有些居士來皈依,皈依完了,後來我就跟他們說明皈依的簡單意義。皈依佛要以佛為師,不能依天魔外道、邪鬼邪神。天魔外道、邪鬼邪神,對我們一般人來講,他概念當中也很抽象,也很模糊。什麼叫邪魔外道,是不是長得青面獠牙的?所以我就講得很簡單,我就舉出一個例子,我說現在大家都相信科學,對不對?大家說對,全世界人類沒有一個不相信科學的,沒有一個不相信科學家的。我說你今天開始皈依佛、皈依三寶,如果科學家講的話跟釋迦牟尼佛講的不一樣,那你要依誰的?你要依科學家,還是要依釋迦牟尼佛?他們這些皈依的人都在考慮,在想一想,我到底該依科學家,還是依釋迦牟尼佛?我說你們考慮清楚再來皈依,你現在是要皈依佛,還是皈依科學家,這個要搞清楚。

  大家還聽不懂,後來我就再具體說明了。我說佛給我們講不能殺生,殺生是有罪的,一刀還一刀,一命還一命,這個有因果報應的。羊死為人,人死為羊,有因果報應的,如果你遇到一個科學家說,沒那個事情,那個統統是迷信,那你要依釋迦牟尼佛講的,還是依科學家講的?他們又在考慮。我說想清楚。後來他們終於想清楚了,說要依釋迦牟尼佛的。講話又很小聲,我說大聲一點。大家就大聲一點:要聽釋迦牟尼佛的。我說這樣就對了,你這樣才依佛,不然你是皈依科學家,不是皈依釋迦牟尼佛。這樣今天受皈依的人有沒有聽明白?都沒有聽明白。好像沒有很直接的反應,還要我再確認一次。你現在在佛前都念了皈依的誓詞,以後遇到這個你要有一個取捨,不皈依天魔外道、邪鬼邪神,以佛為師。

  「既皈依法,當以法為師,自今至終,不可再皈依外道典籍」。既就是既然,你現在已經皈依佛法,佛在世,我們以佛為中心,我們有任何問題,去請教釋迦牟尼佛,請佛來給我們解答,幫助我們解決困難,解決問題。現在佛不在世了,佛不在世我們沒得問了,在這個時候我們要以法為中心,佛在世講過的經教有流傳下來在《大藏經》裡面,要依法,皈依法,當以法為師。所以,佛在滅度之前交代四依法。阿難尊者看到佛要涅槃,很傷心,同學就勸他,你不要再傷心,你要趕快請問佛,佛滅度之後,佛在世我們以佛為師,佛不在世,我們以誰為老師?佛就講了,「以苦為師,以戒為師」,又講了四依法,第一個「依法不依人」,第二個「依義不依語」,第三個「依了義不依不了義」,第四「依智不依識」,講了四依法。

  以苦為師,以戒為師,諸佛以苦為師,苦是第一個。現在有很多人說,以戒為師。要先依苦,那個戒才是真的,如果一個人不知道這個世間苦,那個戒就是假的。所以,佛滅度了,蕅益祖師在他的開示裡面講到,四念處是佛法的總關鍵,如果沒有四念處,持缽搭衣,出家人拿個缽搭這個衣,好像木頭掛幢幡一樣,這個身體就像一根木頭,那個衣就像幢幡掛在木頭上面。我們出家人這個身體就像一根木頭,搭這個衣就像是一根木頭掛著幢幡一樣,那就沒有實質的意義,沒有內容,只有那個形式,沒有實質的內容。實質的內容是什麼?四念處。四念處第一個「觀身不淨」,觀察我們這個身體不清淨;第二「觀受是苦」,我們一切享受都是苦,三界統苦。以前老和尚講,知苦才能了苦,吃苦才能了苦,人知道苦就善根生起來了,才會發心求解脫;如果人在苦中不知苦,他就不會想要求得解脫。戒是幫助我們了生死,解脫六道生死輪迴之苦的,你不知道苦,持什麼戒?變成外道的戒。第三個「觀心無常」,第四「觀法無我」。所以,四念處,你不能起觀察觀照的功夫,修的一切法都落空了,都不是真的。所以這個很重要。

  你皈依法,再來就是依法不依人,法就是經典的依據。因為佛不在世,我們要依經教經典。所以依法,有法的根據,我們才能相信,如果在《大藏經》沒有這個說法,或者是後人編造的,那個我們就不能皈依了。有了法,我們就依法不依人,依法為標準。依法之後,第二個依義不依語,這個義就是意思、義理,這個意思相應,那就是佛法,雖然不是佛講的,佛也承認是佛法。所以,佛法不是只有佛一個人講的,有佛的弟子、有菩薩、有天仙,包括其他宗教。我們現在講儒釋道,跟佛講的意思相應就可以,用的語言文字不一樣沒有關係,意思相同就可以,我們就可以皈依。

  譬如現在我們淨老和尚提倡的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有些學佛的弟子就有疑問,那個也不是佛經,我們佛弟子為什麼要去學那個?那個也不是佛講的。雖然這個不是佛講的,但是有佛的法印去印證。法印是什麼?《弟子規》跟《太上感應篇》,佛教的法印是什麼?就是《十善業道經》。《十善業道經》也沒有講到《弟子規》,也沒有講到《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也沒有講到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我再引用《占察善惡業報經》的經文來做印證,在《占察善惡業報經》佛給我們講,凡是善的統統歸納到十善業,凡是惡的、不好的統統歸納到十惡業。也就是說,佛講的十善,反過來是十惡,十善涵蓋所有一切的善法,統統歸十善;十惡涵蓋所有一切惡法,統統歸十惡。你不能說十善業那個十條沒有講孝養父母,那就不是佛講的。我們去思考一下,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是善還是惡?當然是善,那是好的。慈悲心,不殺生,是善還是惡?當然是善,既然是善,佛就給我們講,統統歸十善,不好的就歸到十惡,統統歸到十惡。

  所以,過去有人受五戒,他說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酒不能喝,但是香煙可以抽吧,因為佛沒有規定不抽煙,所以應該抽香煙沒有問題。佛也沒有規定不能吸毒,那毒就可以吸了嗎?其實不飲酒也涵蓋這些對你身心有害的東西,他是舉出一個代表。所以,我們要舉一反三,不能呆呆的,受戒死在戒條之下,聽經死在句下,參禪死在話頭之下,統統學死了,不能活用,這個人就沒有開悟。所以,依法非常重要。

  再來就是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了義就是說佛講的經,層次很多,有了義的、有不了義的。譬如說,佛教人求人天福報,有些人他還不想了生死,他只是想求人天福報,佛是恆順眾生,根據他現前的需要給他說法,滿足他現前的需要。這是佛講的,沒錯。譬如說,有人想發財,佛就教他怎樣去修就能發財。佛講了這樣求人天福報的經典,跟這個出世間了生死的經典,那個講法有牴觸。譬如說講小乘法,小乘就是超越六道,人天還在六道,都是佛講的,但是有牴觸,我們要依小乘教,依了義,了生死才究竟,在六道得再大的福報,也是不究竟。所以,這個遇到有牴觸,要有取捨。小乘教跟大乘教有衝突,也是佛講的,你要依大乘教,了義。大乘教跟一乘教也是佛講的,一乘教就是一生成佛的,跟大乘教抵觸,我們依一乘教的。像淨土,不但是一乘,它是究竟一乘,是究竟了義,我們要依這個。第四個就是依智不依識。

  這個四依法非常重要,今天有人發心皈依,這個還是很重要,等一下下一堂課再補充說明。現在為什麼講這些?因為大家皈了依,實在講還會發生很多問題,總是沒有把皈依的意義真正理解、明白。我們現在時間到了,我們這一節課就先講到此地,我們休息一下,等一下再繼續來跟大家學習,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