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呂祖心經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集)  2020/2/2  台灣新北市汐止區拱北殿  檔名:WD20-046-0001

  尊敬的汐止拱北殿林董事長、周副董事長,諸位董監事、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下午好。阿彌陀佛!請放掌。今天非常難得有這個因緣回到我們拱北殿,來跟大家一起學習《呂祖心經》,這個因緣非常難得。今天是庚子年正月初九,上午在本殿也例行性的請法師來做齋天的科儀,下午安排悟道來跟大家一起學習《呂祖心經》。

  在我們做三時繫念都會念《般若心經》,《呂祖心經》實在講跟佛教講的《心經》是無二無別。在《般若心經》講得深,《呂祖心經》是深入淺出。因為呂祖也是有學佛,也是有學習佛教的經典,而且深入這個經典,可以說儒釋道三教都有學習。這也是呂祖做一個很具體的代表,三教一起學習。在中國傳統就是講儒、釋、道三教,大家都知道佛教是從印度傳到中國來的,佛教傳到中國來,跟中國本土的儒跟道已經融合為一體。所以古時候的讀書人學儒,他也學習道家的經典,也學習佛家的經典;學道,也學佛家的經典、學儒家的經典;學佛的人,也學習道家、儒家的經典。所以這個三教互相學習經典,互相學習可以說是相得益彰。所以過去台中蓮社雪廬老人常講,學佛幫助我們深入認識中國傳統文化,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幫助我們做為學佛的基礎,所以是相得益彰,所以它很自然已經融合為一體。

  在中國學佛的人,是講過去古代的,不是指現代,因為現代人都不學我們祖宗的傳統文化了,都是學西洋的。過去有這個儒跟道的基礎,所以在中國接受佛教,他就直接接受大乘佛法、大乘經典。小乘經典翻譯成中文的分量也相當完整,從唐朝中葉以後,在中國佛教十個宗派,兩個宗是小乘的,成實、俱舍,這個是小乘的宗派,也就沒有人再學了,其他都是學大乘八個宗派。這個原因就是中國有儒跟道,足以代替小乘,而且還超過。因為有這個基礎,從小讀儒家的書(孔老夫子的書)、讀道家的書,有這個基礎,所以一接觸佛法就直接學習大乘經典。所以在中國這個地方,一般稱為北傳的,北傳的經典,北傳就是大乘佛教;現在有南傳,是小乘佛教。中國八個大乘宗派,小乘兩個宗派,現在在中國都看得不明顯,只有寺院。但是你到日本去,日本這個佛教就是從中國學過去的。現在日本不管大寺院、小寺院,它是哪一宗的它很清楚,它屬於哪一宗的。小乘兩個宗也在日本。所以日本從中國唐朝那個時候去留學,把中國佛教帶回日本,一直保存到現在。

  這是講到儒釋道,我們拱北殿是一個很具體的代表,我們主殿供奉呂祖,就是以道為主,一邊是供釋迦牟尼,一邊供孔夫子。有的佛教寺院,也有供道家的、儒家的。這個在《華嚴經》講主伴圓融,以哪一個為主,其他都是伴。以釋迦牟尼佛為主,其他阿彌陀佛、藥師佛,一切佛都是伴;你以阿彌陀佛為主,那釋迦牟尼佛是伴,藥師佛也是伴;以藥師佛為主,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都是伴,伴是陪伴的。所以主伴圓融,這個在《華嚴》講得很清楚。這是首先我們大家到拱北殿來,看到大殿供奉三教的聖人,我們對這個內容總是要有個概念。

  我們今天也藉著這個因緣,來學習呂祖講的這個《心經》。這個《心經》包括最後一首偈,一共四百四十九個字,這個經文不長。在《般若心經》是兩百六十個字,這個比《般若心經》長,一共四百四十九個字。但是我們要知道,這個雖然不長,但是它的義理是無盡的深廣,可以說每一句你要給它講得比較詳細一點,都要講很長的時間了。今天我們兩堂課,也只能很簡單的來跟大家介紹。這個每一個字都有它很深的含義,深廣的含義。好,我們請看經文,《呂祖心經》:

  【呂祖曰。天生萬物惟人最靈。匪人能靈實心是靈。心為主宰一身之君。役使百骸區處群情。物無其物形無其形。稟受於天良知良能。氣拘欲蔽日失其真。此心既失此身亦傾。】

  到這個地方,這八句是這一大段。這八句,第一句給我們講『天生萬物惟人最靈』,這句話我們也聽說過。大家應該有聽說過人是萬物之靈,在萬物當中「惟人最靈」,唯有人他是最靈的。這個靈是什麼在靈?『匪人能靈實心是靈』,不是我們人這個身體它靈,而是人心。是那個心靈,不是這個人靈,我們人這個身體,沒有心它就不靈了。所以第二句給我們講,「匪人能靈」,不是人能夠靈,這個人的身體當中有個心,那個心才是靈的。『心為主宰一身之君』,心它是主宰的,我們這個身體也是被心所主宰。「君」就是主導,它在領導、它在主導,心主宰一身。『役使百骸區處群情』,這個心它能夠「役使」,這個役使就是指揮、使喚,指揮我們這個身體。「區處群情」,什麼事情都是這個心在主導,它在指揮,然後做種種的事情。

  我們昨天做過三時繫念,第三時都有個小蒙山,小蒙山第一句是一首偈,「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首偈出自於《華嚴經》,法界一切都是唯心所造,在佛法講,「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在西方科學,這四百年來它立了一個二分法,心跟物質不相關的。現在的科學家又發現心跟物是一體的,現代科學家發現的這個講法跟佛經就相應了。所以過去有人提倡唯物論、唯心論,那二邊,其實心跟物它是一體的,分不開的。所以提倡唯物論的人他就講物質控制心理,人的心理都是受物質控制的。實際上心、物它是一不是二,在《般若心經》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色是代表物質,受想行識它是精神。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就知道,這個精神物質它是不能分開的。我們念這個「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就是告訴我們,這些都是心造出來的,這些萬物都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的。現在的人發明電腦,電腦也是人發明的,電腦它不是自己跑出來的,也是人去發明的。電腦也是人腦去發明的,所以還是離不開心,不是說它自己跑出一部電腦出來,是人去發明、製造出來的。所以心是主宰,這一切也都心在主宰。這四句就是給我們說明,主要要知道這一切都是心在主宰、在主導,我們人的心它是最靈的。

  下面再講這個物,心跟物。『物無其物形無其形,稟受於天良知良能。氣拘欲蔽日失其真,此心既失此身亦傾。』講到這個心,它沒有形狀。「稟受於天良知良能」,就是佛法講的本性,在《三字經》講「人之初,性本善」。本來每個人、每個眾生都有良知良能,自性本來就是具足的,但是受到「氣拘欲蔽」,這個氣是講煩惱習氣。《三字經》講「性相近,習相遠」,性相近,性一樣,但是那個習,各人的煩惱習氣不一樣,所以被這個煩惱習氣拘束。欲就是欲望。所以被煩惱習氣拘束,被五欲六塵蒙蔽,「日失其真」,就是漸漸他就失去了真心。真心也不是沒有,就是被蒙蔽了,被這個物欲,被這個煩惱習氣所拘束、蒙蔽。在《四十二章經》佛也講,愛與欲就蒙蔽我們的真心,「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這個情愛、情執、欲望使一個人愚痴、蒙蔽。「此心既失此身亦傾」,這個心,真心失去了,我們這個身,這個言語、身體的行為就傾斜、就偏了,這個言語、行為都偏差了。傾斜,好像一個大樓傾斜了,那就很危險了。這個真心是講被蒙蔽,那不是真的失去;那真的失去,那就沒有了。這個是講迷失,不是遺失,是迷失。哪一天覺悟了,又恢復了,恢復我們的真心。

  講到這個心,我們也是有必要一個概念,現在我們講到心大家也都知道,但是心到底是什麼個樣子?什麼是我的心?這個可能一般人他就不清楚。我們學佛,或者學道、學儒,起碼我們必須有一個概念,認識我們這個心。我們在《中峰三時繫念》,在第二時中峰國師的開示他有講到,「所謂心者,心有多種,曰肉團心,乃現在身中,父母血氣所生者是」,就是我們現在講這個心臟,這個是肉團心。我們一般人講到心,就想到我們身體裡面這個心臟,這個心臟就是我的心,這個是肉團心。再來就是「緣慮心,即現今善惡順逆境界上,種種分別者是」,這個叫緣慮心。第三個是「靈知心,是混千差而不亂,歷三際以靡遷。炳然獨照,卓爾不群。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在生死苦海,他沒有失去;證得涅槃,他也是一樣的。所以「處生死流,驪珠獨耀於滄海;居涅槃岸,桂輪孤朗於中天」。在六道生死輪迴這個靈知心,它還是存在,絲毫沒有減少;成了佛,也沒有增加一點。所以《心經》講,「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去不來。

  在《楞嚴經》,佛跟阿難問答,阿難講這個心講了七個地方,這個在《楞嚴經》稱為「七處徵心」,他講了七個地方,心在內、心在外、在中間,心或有或無,阿難他能想出七個地方,但是一一都被佛破除了,都不能成立了。這個心,第一個就想到心在哪裡?佛問阿難心在哪裡?你找出來給我看。阿難找了七個地方,這個我們想也想不到。第一個我們大家都能想得到,心在內,在我身體裡面。這個心,如果在我們身體裡面,只是因為誤認我們這個五臟六腑這顆心臟,以為現在這個思惟想像就是我們這顆心臟,以為那個就是我們的心,不知道它是一個有形之心,那個有形。像呂祖這裡講的,「物無其物形無其形」,我們只認定那個有形的那顆心臟,認為那個就是我的心。但是我們這個心臟是會隨著我們這個身體為生死,我們人活著,它存在;人死了,它就也壞掉了、沒有了。所以這個心,一個是有形之心,我們看到這個心臟,這有形的。但是有形當中還有個無形之心,這個一般人就不理解了。這個無形之心,它不會隨著我們這個軀殼為生死,它不會隨著我們生死。

  實際上,中峰國師《三時繫念》我們常常念,講的語言文字有點不同,意思是一樣的。這個緣有生滅,但是法性它不隨緣生緣滅,我們現在看到的現象是緣生緣滅,但是我們的法性就是真心,它不會隨著緣生它就有,隨著緣滅它就沒有了。所以因緣生,它存在;因緣滅,它還是存在,這個叫無生,無生就是本來它存在的。所以生滅的現象,是原來沒有,現在生起這個現象;原來沒有,生起的現象,過一個階段它就滅了,它就沒有了。像我們這個身體,它有生有死、有生有滅,萬物也是一樣,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動物跟人都有生老病死。這個生滅的現象,這個當中有一個性,它是不隨著生滅的,它本來就存在的,在佛法的術語講叫無生。我們在念迴向偈,「花開見佛悟無生」,悟那個無生。

  所以這個心,有形的心隨著這個身體的生滅,有生死。有形的心在內,我們這個有形的心在身體裡面,在內,無形之心不在內。如果說是同一個,說這個心就是那顆心臟,現在醫學發達,我們也常常聽到有人心臟壞了,他去心臟移植,現在這個心臟移植、腎臟移植、肝臟移植,現在這個醫學都能做得到。如果乙的心臟壞了,把甲的心臟移植到乙的心,移植到他的身體,乙活起來了,那乙他的思想、言語,他的習氣、他的行為會不會變成甲?不會。現在這個心臟移植的,那如果是它的思惟想像是那顆心臟,那移過來,移到它的身體,這個乙應該是他就變成甲了,那講話什麼都跟甲一樣;實際上,還是他原來。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就可以了解,我們思惟想像的不是那顆心臟;不是那顆心臟,那其他的地方統統不是。這一點我們要先明瞭,就是我們身體這個心它是一個物質,有形的,但是這裡講這個心它是無形的。從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理解,心,這說明就不是在裡面,佛給阿難否定了。這個在《楞嚴經》講得很多、很詳細,詳細要去讀《楞嚴經》。

  阿難想一想,那既然講心在裡面不能成立,不是在裡面,那肯定是在外面。不是在裡面,就是在外面。或者他認為,有形的既然不是心,那個有形狀的不是心,那什麼是我的心?就是以能知能見者為心,就是說我現在能夠知道、能夠見到,那個就是我的心。但是「所知所見之物,盡在於外」,我們現在能夠知道的、能夠看見的,都統統在外面,我們只能從這個裡面看到外面。我們如果眼睛閉起來,就看不到外面了。我們眼睛也不能看到自己,自己的五臟六腑我們也看不到,那你要跑到外面看進來。好像我們看房子,外面這個外觀有窗戶,我們在屋子裡面看不到外觀,那你要跑到外面才看得到,那你在裡面看不到。所以這個外面也不能成立。阿難又想到,不在裡面、不在外面,那就在中間。佛就講你認為這是中間,中間它還是有內外,哪一個才是中間?這樣一層一層講了七個地方。所以這個詳細,我們要去研究《楞嚴經》,《楞嚴經》研究透了的確會開智慧。古人講,「開慧《楞嚴》,成佛《法華》」。在這個地方我們就不能詳細來研究這個方面,只能簡單跟大家提一下一個概念。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心,實在講,我們不認識哪一個是我們的心。所以要讀《楞嚴經》,《楞嚴》這個七處徵心,我們才慢慢了解我們的自性真心是什麼。所以阿難聽到佛這樣給他分析之後,慢慢他才知道自己的妙明真心慢慢顯露出來。我們就先講到這裡。

  「物無其物形無其形,稟受於天良知良能。氣拘欲蔽日失其真,此心既失此身亦傾」,我們現在就先從這個來學習,我們自然能夠深入認識我們的自性真心。這裡呂祖就給我們點出來,這個良知良能本來大家都有,但是煩惱習氣、欲望蒙蔽了這個真心,蒙蔽了。失是迷失,不是真的沒有了,迷失了。此心既失此身亦傾,這個心既然迷失,迷了,這個身體言語造作就偏差、就不正確了。在《三時繫念》我們常常念,身口意三業,意它是一個主導,「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懺悔」。我們身口,身造殺生、偷盜、邪淫;口業,妄語、綺語、兩舌、惡口,這個都是受貪瞋痴所指使,貪瞋痴是屬於意,身、語、意,身口七支都受這個意來指使、來指揮的。所以這個心,我們從這個地方理解,這個心既然迷失了,那我們身體言語造作就偏差了。這個心、身傾斜了,要把它導正回來。下面兩句就是呂祖給我們開示怎麼導正這個身心:

  【欲善其身先治其心。】

  這個身要回歸到善,首先要先治這個心。因為心它在主導,它是主導,這個也是從根本來修,從心這個根本來修正,所以要先治,要先治心。古人的學問都是治心的,像宋朝趙閱道,趙閱道先生他每一天所作所為,晚上都要向上帝報告,不敢報告的就不敢做。所以他有一篇叫做「治心篇」,對治他自己這個心的一篇文章,每一天晚上都要對上帝來報告、來匯報。不敢報告的,就不敢做了。所以這個趙閱道先生他臨終自知時至,就我們念佛預知時至。在古人修治心的很多,三教都是講這個治心,像儒家講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大學》裡面講的。格物,物就是物欲,我們前面講的,這個呂祖給我們講欲蔽,你被這個物欲給你蒙蔽了,你真心就失去了,偏邪了。

  所以儒家它講求這個格物,格是格鬥,你要格除物欲,要格除。格除物欲你才能致知,致知是達到,達到真知,自心的真知。致知才能誠意、正心,意誠心正,心正他才能修身。這個心不正,你這個身怎麼修都不正的,因為那個主導的偏了,那你怎麼修都不正。所以那個主導你先導正過來,我們這個身自然它就正了。所以治身、修身,自己這個身修好了才能齊家,你這個家庭才能整齊;你能夠齊家了,家庭都整齊了,那才能夠治國。這個國是家的擴大而已,能治家就能治國。一個家庭都治不好,怎麼去治國?能夠治國才能平天下。所以根本是從治心開始。所以下面講:

  【治心如何即心治心。】

  就是即這個心,治這個心。下面講了很多個心,大家想一想,我們心有那麼多嗎?中峰國師講有肉團心、有緣慮心、有靈知心,這裡呂祖講的很多個心,我們看這篇統統是講心。心有那麼多嗎?真心跟妄心是兩個心嗎?我們念《彌陀經》,大家應該有一句都念得很熟,「一心不亂」。不管真心、妄心,這邊講了這麼多心,實際上只有一個心。在《三時繫念》,中峰國師也給我們開示,「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三無差別,眾生,什麼叫眾生?迷惑顛倒,這裡呂祖講的,「日失其真」,失去真心,迷失了就變成眾生,迷了。如果覺悟了,就是佛,其實佛跟眾生他是一樣的,是同一個東西。

  真心、妄心都是同一個心,古大德有一個比喻就是用海水,海水如果起風、起波浪,驚濤駭浪,那比喻我們眾生的心就像那個驚濤駭浪一樣,那個起伏太大了;成了佛,就是風平浪靜。我們知道驚濤駭浪跟風平浪靜,那個海水是不是同一個?一個,不是另外有一個,是同一個。有起風的時候,它就起這個浪;沒有風,它就平了。所以我們眾生起了無明煩惱這些習氣,像起風一樣,迷了;覺悟了,這些就沒有了,回歸到平靜。正當在迷的時候,它的本質是一樣的。所以《心經》講「不增不減」,在凡不減,在凡夫也沒有減少,跟諸佛一樣;你成了佛,也沒有加一點點,也是一樣的。就像那個海水,有起風跟沒起風那個海水都是一樣的,差別就是在一個起風、一個不起風浪這樣。

  所以中峰國師給我們開示,只因「迷悟之有間,故凡聖而迥異」。就是我們迷了,迷跟悟這個當中的差別其實是一樣的。你覺悟過來,還是那個心,不是另外換一個心,不是,還是那一個心。只是這個心,迷跟悟它起的作用不一樣,就這樣。所以才有佛跟眾生的差別,其實佛跟眾生就是心。所以講到最後,中峰國師講得也是很具體。我們念佛念到佛來接引,也不是外面來的,是我們的心感應來的,不是從外面得來的,是我們心感應來,「究竟非從外得」,跟不是它從外面得到的。所以最後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彌陀佛」,講得最徹底、最具體了。你說阿彌陀佛在哪裡?就在我心裡面,我的心就是阿彌陀佛,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

  所以不管真心、妄心,這邊講那麼多心,其實都是一心,都是一個心,沒有差別,只是迷悟不同。所以呂祖講,『治心如何即心治心』。這句就是有禪機,我們看了好像沒有感覺出來,實際上這一句就是禪機了。治心怎麼治?還是以你起妄心那個心去治心。因為真心、妄心是同一個心,所以以心治心。只是一個迷惑的心,一個覺悟的心,把那個轉迷為悟,給它轉過來,這個叫治。下面就跟我們講要怎麼治,用什麼心來治什麼心。那講了這麼多心,同樣是一個心,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不要錯會了,以為我們心好多個、那麼多,不是,只有一個心。下面第一句:

  【以老老心治不孝心。以長長心治不悌心。以委致心治不忠心。以誠恪心治不信心。】

  這四句,呂祖給我們開示就是孝悌忠信。『以老老心治不孝心』,這是第一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個老老心。孝,在經典上講「百善孝為先」,這個孝是第一個。不但在儒家,在佛家也是一樣,我們修淨土,我們淨宗同修大家都很熟悉的《觀無量壽佛經》淨業三福,這個淨業三福第一福,第一句就是「孝養父母」,第二句才是「奉事師長」,所以孝它是大根大本。所以世出世間的聖賢,都是從教孝開始。所有的善都從孝發展出來,如果不孝,他就不會為善。

  具體要怎麼孝順父母,這個在三教典籍講得很多。最近我們淨老和尚提倡的《弟子規》,的確這部《弟子規》講的內容就是孝悌忠信具體的做法。我們沒有學《弟子規》,實在講有這個概念,具體在生活當中怎麼去做才叫做孝?從這個地方去做,才能啟發我們的孝心。不然我們想要孝,但是不知道怎麼做,也就很難啟發我們的孝心。這個孝心如果沒有啟發,那反過來就知道我們就不孝了,不孝父母。現在這個不孝父母的事情太多了。所以《弟子規》前面講的一段,都是孝的一個具體表現。《弟子規》第一句就是「入則孝」,第一句就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四句。這四句能夠去做到,就是孝的開始了。

  現在有沒有這個教育?沒有。現在的父母呼,孩子怎麼樣?不理會。父母叫他去做什麼事情,他也不願意幹,這個就懶散了,不聽父母的。父母責備,他就頂嘴,甚至還有殺父、殺母的,這個現在在報紙常常看到。父母教導他,他根本就不聽。現在年輕人都會說,你們這些老人老古板,不合時宜了,不懂我們年輕人。現在年輕人都是這樣,父母教他,他不能接受。所以現在年輕人他不尊敬老人、不尊重老人,父母都不尊重,他怎麼會尊重其他的老人?你必定能夠孝養自己的父母,其他的老人你才會對他尊敬,看作自己父母一樣。但是這個老人他有經驗,做父母的人總希望自己兒女好,總希望自己兒女不要走冤枉路,所以把寶貴的經驗都是盡量要教給自己的子女,希望自己的子女不要走錯路,不要誤入歧途。天下父母心,沒有說做父母的人不為兒女好。但是做兒女的,他不一定能夠體會父母的心,體會不到,這個跟教育都有關係。

  所以早上我去送老和尚,在桃園。台南極樂寺總務劉美珠居士講,現在辦道德講堂很重要,她說現在做父母的人很操心兒女,一送到學校去都學壞了,沒有學好的,都學壞了。所以父母擔心,沒有這種倫理道德因果教育,都學壞了。所以年輕人現在不能尊敬老人。在《千佛名經》,過去我們景美台北華藏佛教圖書館,每一年都要拜三天的千佛懺,那是韓館長在的時候。三千佛,一天拜一千尊。這個千佛當中有一尊佛的名號叫做敬老佛,叫敬老佛,我們念到這尊佛的名號,顧名思義,那一尊佛出現的那個地區、那個時代,大概那些人統統不尊敬老人。就像我們現在一樣,兒女都會說做父母的老古板、老古董了,思想落伍、不合時宜了,大概都是這種情況的。所以那個佛教化眾生,針對當時那個地區、那個時候社會普遍的現象,所以立了這個名號。所以這個名號,佛不是說我想要什麼名號,佛他沒有名號,這名號都是為度眾生建立的。這些眾生都不知道敬老,所以他來示現敬老,敬老尊賢,所以這尊佛的名號他叫敬老佛。也就是呂祖這裡講的,「以老老心治不孝心」,要尊敬老人。

  去年年底,我到台南極樂寺看我們老和尚,我們老和尚看到我就給我講,現在世界這麼亂,怎麼辦?我就看著他老人家,怎麼辦?後來停了四、五分鐘,他給我講,「找老人」。他講完之後,就拿了一本書,那個書的名稱叫「老人言」,三個字。這個《老人言》就是我們祖宗、古聖先賢一些格言,他老人家以前用毛筆給它寫、給它節錄,寫了一本冊子,不是很厚,書名叫《老人言》。所以他也給我講,說這個書要多印,去流通。而且要再印一個書籤,那個書籤要印十個字,「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印十個字。他說書籤夾在《老人言》這本書裡面,看到這個書籤就會看到這兩句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所以老人有經驗,呂祖也是教我們要敬老,要孝敬老人,所以以老老心。但是我們這個心態要改變,現在年輕人都不孝父母、不敬老人,看到老人他就討厭,罵老人。但是有一天自己也會老,如果你不想老,你就要短命。有一天自己也會老,老了之後,那下一代是不是他又罵了,因果循環。所以這一句,「以老老心治不孝心」,這個心態要改變過來。這個《老人言》,我們的確印一些來流通,再加上印這個書籤,我們多多來流通。

  下面第二句,『以長長心治不悌心』。上面一句是孝順父母,這裡是友愛兄弟。「長」就是年長,兄友弟恭,兄弟要互相敬愛。兄弟之間不能只有講理,也要講情,所謂手足之情;如果完全講理,就傷兄弟之情,兄弟姐妹之情就傷了。所以不能完全講理,也要講情。所以情理情理,要講情、講理。這個兄弟要能夠和好,也是孝順。在《弟子規》講「兄弟睦,孝在中」,就是兄弟姐妹大家很和睦,這個孝就在當中。這個我們可以理解的,做父母的,他當然喜歡看到自己的兒女都很和睦;如果看到兒女一天到晚在吵架、打架,那你說這個對父母是孝嗎?就不孝了,讓父母操心了。所以兄弟睦,孝在中,兄弟和睦了,孝順就在當中,父母看到了,他安心了。那特別這個父母如果有財產的,父母死了之後兄弟姐妹爭財產、打官司,這個在我們現前社會有看到很多,自古以來都有,現在也看到很多。

  所以留財產給子孫,就是給自己的兒女變仇人。這個我都親眼看過的,而且還是我認識的,兄弟姐妹打官司、爭財產,反目成仇。我認識的看過,在報紙上看到不少。所以父親死了,財產分不平,父親他的遺體要下葬都很難,在打官司,這個就沒有兄友弟恭了,他這個當中沒有義,只有利。所以《論語》講,「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小人他只知道利,他不講道義,義是合理的,他不講,只看到利。那你說這個父母死了,在九泉之下,他能安心嗎?這些都是屬於教育問題。所以呂祖講,要「以長長心治不悌心」,兄弟要互相幫助,兄友弟恭。

  下面,『以委致心治不忠心』。「委」是委託、委任,人家委託我們辦什麼事情,人家委任我們做什麼事。這個「致」就是達到,我們有給他辦到、辦好了。如果人家委託我們的事情沒有辦好,就是不忠,你沒有忠於這個事情,沒有把這個事情做好,沒有把這個事情做到。所以在《論語》,「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曾子每一天都反省自己三件事情,其中有一件就是「為人謀而不忠乎」,人家拜託我辦的事情,我有沒有把它做好、做到?如果沒有做好,接受人家委託的,沒做好就是不忠,這個心不忠。所以「以委致」,人家委託的事情,致就是把它辦到、達到,應該辦的事情辦好了,用這個心來治不忠心。所以我們替人家辦事也好,自己辦事也好,有沒有辦好?那不能馬馬虎虎,馬馬虎虎辦就不忠,對這個事不忠。

  『以誠恪心治不信心』,「誠恪」就是誠敬、謹慎,這個誠敬(至誠恭敬)來對治這個不信心。信這個字是非常重要,你看我們淨宗做三時繫念常常念,念佛法門要信願行,《彌陀經》講的信願行,第一個就是信。我們為什麼不信?就是沒有誠恪心,這個心不誠,所以就不信。不信什麼?不信聖教。像呂祖開示的這篇《心經》,如果不信,那就沒有誠恪心;沒有誠恪心,對這篇經文他肯定是錯解的,用他自己的意思來解釋的,他不信。他不信,所以要以誠恪心來對治這個不信心,要信聖賢之教。

  好,這節課我們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這一段,下面下一節課我們再繼續來學習。我們現在休息三十分鐘,我們第二節課三點半開始。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