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複講20-015)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集)  2004/5/14  澳洲淨宗學會  檔名:WD20-006-0002

  諸位大德、諸位同修,阿彌陀佛!今天還要繼續跟大家報告《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上一集我們介紹中峰禪師他一生的事蹟,大概介紹一個段落。他的故事很多,得到當時朝野普遍的尊敬、仰慕,來請教、來求學。

  這傳記裡面所講的,句句都是真實的話,他被當時帝王大臣禮遇,可以說在當時沒有人能跟他來相比。說大師常常教導學人、教導後學,講「只尚言通不求實悟」,真的,這個毛病到現在,已經非常普遍。他距離我們七百多年,七百多年前佛法就衰弱,真正修行的人不多。所以他老人家非常感慨的說,無論是在家出家學什麼?學點言語,能夠說。通是通達佛法,什麼通?言通。你聽得多,你學得多,你會講,不求實悟。「常曰今之參禪不靈驗者」,這是當時有很多參禪的人不靈,為什麼不靈驗?他說了三條,第一個「無古人真實志氣」。中峰禪師那個時代一般學佛的人,真的跟古人不一樣,古人真修。但是,中峰禪師那個時代,論是在家出家要跟我們現代人比,我們現代人,也沒辦法跟他那時代的人來相比,差太遠了,他們比我們高得太多了,我們怎麼能比得上他?從這個地方看我們就明白,真的一代不如一代。

  我們的老祖宗是釋迦牟尼佛,我們學佛一定要向釋迦牟尼佛看齊。向他看齊,「取法乎上,僅得乎中」,這樣你還能有一點成就。如果你要取法乎中,或者說取法乎下,分上中下三種程度,你還會有什麼成就?所以說我們立志要最高,我們對自己要求要有最高的成就,不能說我只中等就好,或是說我下面就好。下面你如果不成就,就沒有成就了。所以說取法乎上,無法達到這個標準,還有中等的成就,這是說志氣。現在第一個問題,他老人家說真實志氣,你是真修還是假修?這一點是靈不靈、成不成重要的關鍵。這不但是參禪,可以說修任何一個法門,都是一樣。

  第二「不把生死無常當作一件大事」。真的,今天學佛,哪一個人是為生死無常來修行的?確實不是為了這件事情來修行的。古人確是為這樁事情修行的,出家修道為什麼?為生死大事。現在人把這樁事情忘得乾乾淨淨,值得我們深深來反省。如果我們學佛的目標,是在名聞利養、在五欲六塵的享受,就是古人講的「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披毛戴角是不是來世?不是的,來世是三途地獄。地獄的罪受滿之後出來,再來披毛戴角還。你如果要問有什麼罪?破壞佛教形象這個罪大!我們世間人做生意的說,你把這招牌破壞了,你讓社會大眾對佛法喪失信心,這罪過就大了。過去我們導師淨空上人,曾經講過《大寶積經》裡面的一分,《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也叫做《彌勒菩薩所問經》,這也講過三遍,曾經在台北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講過一遍。這部經將這樁事情講得很清楚,敗壞佛法形象,障礙正法的弘揚,你看經上所講的果報,那不是假話,不是嚇唬人的,是真的。但是今天很多人膽大妄為,不知道因果可怕,造謠生事到底存什麼心?聖賢的教育、佛菩薩的教育只是一個慈悲,佛家常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不學佛的人不知道了生死出三界,學佛的人要把這樁事情當作第一樁大事來做,我們一生就是為了這個。如果不是為了了生死出三界,就無法在佛法得到真實的成就。

  第三樁,「拌捨積劫以來所習所重不下」,這一句換句話來說,大家就懂了,無始劫以來這些不善的習氣你放不下。就是說我們的煩惱習氣很重,習氣放不下,改不過來。這就是你參禪不靈驗,你念佛不能得到一心不亂,無論修行什麼法門,都不能成就,就是這三個原因。下頭又說了,「又不具久遠不退轉身心」,具是具足,不具足,你沒有,沒有什麼?沒有長遠心,沒有不退轉的心。這個久遠不退轉心就是勇猛精進心,你沒有,所以你不能成就,病根在這個地方。他下面又說,說得好,「畢竟病在於何,其實不識生死根本故」。真正是禪師一語道破,你不了解生死根本,所以你從來就沒有認真來學習過。生死根本是什麼?他老人家所編著的《三時繫念法事》,開示裡頭有,第一時第一篇開示就講得很清楚,傳記裡頭也說到。我們把傳記這個文,跟《繫念法事》裡面的開示一對照,確實是他的口氣,那個開示是他自己作的,不是別人編的。

  我們把這一段文也念一下,「夫根本者,性真圓明,本無生滅去來之相。」這實在講很不好懂,這是法身菩薩的境界,明心見性就是法身菩薩,不是普通人。什麼是根本?根本是心性。明心見性這是根本,性真圓明,本無生滅,這個生滅去來之相沒有,不生不滅。不去不來,去來,過去、未來,不但是講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現在科學逐漸逐漸發現了,鍾茂森居士跟我們講的有些資料,確實有很多淨宗同學聽過了,科學家發現的,這一切法是不生不滅的。「良由不覺瞥起妄心,迷失本源虛受輪轉。」這是講凡夫為什麼淪落到今天這個樣子?一念不覺生起了無明。妄心就是無明,迷失了本源(就是本性),迷失了本性,演變成六道輪迴,自作自受。所以說「迷之則生死始」,生死就開始了,就有生死;悟了,輪迴就沒有了,生死輪迴的真相一句話說出來。「蓋根乎迷而本乎妄也」,根本,根是迷,迷了根本,把心性變成了妄識。

  底下的這幾句話非常重要,「當知山河大地,明暗色空,五陰四大,至於動不動法皆是生死根本。」誰知道?不是一個真修實證的人,他不知道。這個事情就在眼前,一天到晚從來就沒有離開,大家跟自己都在迷惑顛倒裡面過日子,迷的相是什麼?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他這個話我們要清楚,山河大地,明暗色空,五陰四大,動不動法,佛在《楞嚴經》講得很清楚、很透徹,悟了就是華嚴境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迷了都是生死根本。法,給你講沒有迷悟,就像日本科學家江本勝博士做的水實驗,水沒有迷悟。山河大地,明暗色空,五陰等法沒有迷悟,我們善意、好的能量加給它,它立刻就有反應,反應是非常的美好。我們以惡的意,惡意、惡念加給它,它的反應非常醜陋,很醜。水本身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那是什麼?是法性。法性是真性,過失是我們自己迷,迷了之後,所有一切萬事萬物都變成生死根本。

  所以禪師說,「若不曾向真實法中脫然超悟」,這句話重要,要在真實法中,脫是解脫,超是超越,你真的悟了!「更於悟外別立生涯不存窠臼」,這就是法身菩薩,這是一真法界。但是這個地方要留意,如果你的煩惱習氣沒有斷乾淨,在這個境界裡面你又起心動念。像世尊在《楞嚴經》上所講的,「知見立知,是無明本」,你還是不能夠超越。這樣你才真正體會到,為什麼悟入真實境界那麼困難。我們常講純淨純善,這裡頭不能夾雜絲毫不淨不善,一絲絲都不行,絲毫不淨不善都不行,不能摻雜。所以大師在此地勸導我們,「惟有痛以生死大事為己重任者,死盡偷心,方堪湊泊,直下儻存毫髮許善惡取捨愛憎斷續之見,則枝葉生矣,可不慎乎!」這句話非常非常重要,毫髮許,毫髮就像頭髮那一絲絲,你心裡頭還有那麼一點點妄想分別執著,這是舉個例子。行善不要執著善,有過失,自己過失,或者別人過失,都不能掛在心上。為什麼?真性裡頭沒有善惡,沒有是非,沒有邪正,沒有生滅,沒有來去,沒有先後。「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塵埃是比喻絲毫不淨、不善都沒有。

  講善、講惡是幫助眾生回頭的善巧方便,因為你給他講真的,他不懂,他迷得太深。好,迷了就迷來說,這就是隨順俗諦。大師在這裡的開示,是隨順真諦,真諦是清淨寂滅,一法不立。俗諦裡頭才有是非善惡,為什麼?你沒有離開分別執著。沒有離開分別執著,給你講沒有離開分別執著的話;離開分別執著,就給你講真話。他是英宗癸亥年1323年,正好一甲子,六十一歲往生的,往生是八月十四日。他是坐著走的,他寫字的時候,坐在椅子上寫字就走了,不容易!諸位要想詳細了解,請看《天目中峰和尚廣錄》最後一卷。最後一篇是他的傳記,他的同學法弟祖順禪師寫的這篇東西,諸位自己可以去看。我們把中峰禪師大略的傳記跟諸位介紹出來。下面我們就正式進入《繫念全集》了。

  我們看「繫念法事」的題目,題目總共有十個字,《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我們導師他講的時候是用過去,在台北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印的經本,是民國七十九年那個時候印的,印的這些頁數,跟現在新出版的頁數都不一樣,不過大概這很好找,這本不是說分量很大,很好找。先說「中峰」,中峰是元朝明本禪師的法號,前面已經跟諸位介紹過,這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大德,有修有證、有德有學。我們在傳記裡面,看到他老人家一生的事蹟,確實令人感到五體投地。這一位宗門的大德編著這一本《繫念法事》,意義非常之深。告訴我們,佛法到最後一著還是要求生淨土,這裡面他的開示講得非常清楚,淨土法門的殊勝由此可見。又何況《華嚴》,這是中國歷代的高僧大德公認的,是佛門第一經圓滿法輪,末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宗門最後求往生,諸位只要看《禪門日誦》就明白了,這種修行方法顯示出最高的智慧。

  這一本《三時繫念法事全集》冥陽兩利,如果把它當作經懺佛事來做,有口無心,那就錯了,我們應當把它當作課誦來做。「繫念」,羅什大師翻《佛說阿彌陀經》,他是用意譯的,就是說翻譯它的意思,所以經文裡面有「一心不亂,心不顛倒」。過去我們導師在講經當中,也時常講起,聽到別人說過,一心不亂的境界我們凡夫做不到,因此就對這個法門生起了疑惑,不敢承當,我有辦法念到一心不亂嗎?但是《彌陀經》還有玄奘法師的譯本,玄奘法師是直譯,依照梵文直譯下來的。梵文裡面有十方佛,羅什大師只有翻六方佛,我們曉得羅什大師他是省略,就是簡省。一心不亂,在玄奘大師的翻譯本裡頭,是翻「一心繫念」,如果是一心繫念,這個凡夫能做得到。一心不亂這水準太高了,但是一心繫念我們能做到。我們要問,羅什大師有沒有把這個意思翻錯?給諸位說沒有。凡是往生的人一定念到一心繫念,臨命終時彌陀來接引你,接引你的時候一定先放光。阿彌陀佛放光,佛光注照,佛光一照你的功夫就升等,從一心繫念就到達一心不亂。所以羅什大師也沒有翻錯,大師確確實實把這樁事情,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念」,中國這個文字是屬於會意,你看上面是今,下面是心,這個意思就是說現在心裡頭有佛!心裡頭要有這才叫念。不是過去有,不是未來有,今就是現在有,這才叫念。繫念就是念念不捨,時時刻刻每一念都有佛。三時,法事裡面有第一時、第二時、第三時,這三時。在古時候的印度,把晝夜分作晝三時、夜三時,晝夜六時。由此可知,這個意思若是引申就是晝夜不懈,日夜都沒有休息。法是方法,事是專求往生淨土。現在一般來修這個法事,用的是狹義的三時,在中國,中國是把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為十二個時辰,一時就是現在的兩小時。如果是幫助別人,如同法本裡面所講的亡靈,廣狹兩種都可以做,完全看時節因緣,就是說看你的時間。法,中峰國師為我們制定的這個法本,依照這個法本來修,修這個求往生的法事。求往生這樁事情,這個本子三時是完整的,稱之為「全集」。

  諸位看這個「集」,集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會集本,這個法事是中峰國師會集的。你看裡面內容有讚誦、有香讚、有讚佛偈,它有讚佛;它有誦經,有《彌陀經》;它有念咒,有往生咒。它有禮拜、有懺悔、有迴向,修法很圓滿。跟天親菩薩《往生論》裡面的義趣相同,《往生論》天親菩薩是五念法門,他這個地方也是五念法門。淨土修行是好方法,這裡面有開示。這個本子我們道場提倡有好幾年了,大家都非常熟悉,這裡補充過去,台北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館韓館長在世時候,大概是民國七十五年、七十六年那個時候,那個時候也是應付在家居士,尤其農曆七月的普渡。過去圖書館一年做有三次的超度佛事,第一個是清明,第二個就是農曆七月中元普渡,第三就是冬至祭祖,固定的一年有三次的佛事。過去還沒有做《中峰三時繫念法事》以前,韓館長都是請明乘老法師、大智老法師、見如老法師,這些唱念的老法師來放大蒙山。

  以後我們導師提倡《無量壽經會集本》,那個時候這些老法師他們也很忙,尤其是農曆七月,可以說在台灣地區超渡非常的普遍,所以就沒空來放大蒙山。以後韓館長去請埔里彌陀精舍明訓老法師,現在他人還在埔里,也已經七十幾歲,今年大概有七十五歲了。請明訓老法師請他來放蒙山,明老他說他不會放蒙山,他不能做到三密相應,他只會放三時繫念。當時韓館長就說,不放蒙山放三時繫念也好,總是比不做的好。那時候開始請他教我們這些出家眾唱念,韓館長請他來圖書館教大家做三時繫念佛事。最初由明訓老法師他來主法,以後三時繫念一傳開之後,有很多同修發現我們念佛的,來做這個法事,剛好跟我們修淨土非常相應,所以以後就有很多人請他去做三時,到第二年老法師就沒空來了。所以以後我們導師淨空上人、韓館長,就指示出家眾自己要來學習。這就是因緣,我們道場一直到現在,我們將三時繫念法會傳遍全世界,這個因緣發起是從那裡來的。從華藏圖書館開始,韓館長請明訓老法師來教我們做法事。這是補充我們現在做這個法會的因緣,這個法會可以說,以後就普遍受到海內外淨宗的同修大家的歡迎。

  中峰國師為我們制定這個法本,依照這個法本來修求往生的法事,求往生這樁事這就叫做「全集」。這裡面有五念法門,跟天親菩薩的《往生論》一樣。淨土修行是好的方法,這裡面有開示,這本裡面提倡這些開示,我們也常常念過。我們提倡三時繫念也很多年,大概有十幾年,至少有十五、六年,所以大家就非常熟悉,儀規的部分我們就省略了,就是做法會的儀規,我們就省起來了。三時裡面有重複的,有重複的地方,我們講一遍就夠了,這樣就可以節省一些時間。這個地方一開始的第一段這是香讚,大師在此地為我們結集的,是「戒定真香」用這個讚。他為什麼不用「爐香讚」?爐香讚是最普遍的。為什麼用「戒定真香」?大師一生教人著重德行,他老人家住世,距離我們現在七百多年,在七百多年前,他就深深感覺到世風日下,佛門弟子他是指出家弟子,真修的人已經少了,真正修行的人少了。我們前面在他的簡短介紹裡面,諸位也聽到,他說參禪不得利益,他講參禪為何不靈?為什麼不如古人有原因的,你要把原因找到。所以在香讚裡面,我們想到他用戒定真香,不是隨便取的,他有很深的用意在。

  懺悔法貫穿全部佛法的修行,實際上無論是宗門教下、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哪個行門不是懺悔法?統統是在修懺悔法。懺悔要有誠意,要有行動,不是用嘴說說就好,只有用嘴說沒有用處。那到底要怎麼懺悔法?就要依教奉行,你能把佛菩薩教導我們的,認真努力都做到,這真懺悔。我們常常在說,同學們大家在一起勉勵,一定要把自己的妄想習氣、分別、執著放下,徹底放下,不能有絲毫夾雜,一心一意求生淨土。這是生死事大!無量劫來我們在六道輪迴,這個問題不能解決,自己要覺悟、要明瞭。好不容易,真不容易,真是佛門裡頭常常說,「百千萬劫難遭遇」,這一生能夠遇到佛法,遇到佛法就是遇到一個機會,這個機會了生死出三界,機會遇到了不能輕易把它放過,一定要把它抓得緊緊的,在這一生當中一定要成就,不要再搞輪迴了。隨順煩惱習氣就是搞輪迴,你的煩惱習氣改不過了,還是依舊搞輪迴,這是國師看到非常感嘆,這是修行功夫不得力重要因素。他老人家在一生教學當中,常常提醒「生死事大」,要把這樁事情當作我們這一生當中,第一樁大事來辦,我們才有救。

  所以一開頭選「戒定真香」,你看這個名字,什麼叫真香?戒跟定是真香,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就在我們這個年代,早年沒有多久,半個世紀以前。我們沒見到,但是有許多人見到,聽他們親自跟我們講,虛雲老和尚修戒、修定真修。老和尚一年洗一次澡,一年剃一次頭,所以我們看到許許多多相片,他的頭髮都很長。你看他頭髮短的時候,那是已經過一年,剛剛一年剃一次,一年洗一次澡。他的衣領油垢很厚,都黑了,但是不臭,是真香一點都不難聞,這是戒定真香,身上放香氣。另外還有一位金山活佛,民國二十幾年還在,很可惜那個時候,我們導師說他年歲太小,不知道。金山活佛一生都不洗澡,身上就穿一件衣服,衣服從來沒有洗過,不曾洗衣服,一生也沒有洗過衣服,也沒有洗過澡。但是身體不臭,身上有香氣,聽說他身體的油垢、污垢,他的垢還能為人治病,這是戒定真香。

  我們燃起這一炷香,香點了,香煙升起來就要想到戒,要想到定,我們要修戒、修定。香是表法的,佛弟子無論是在家出家,供佛一定要燃香、要點燈、要供水,這是供養佛菩薩供養具裡頭最簡單的三種,其他的省略沒有關係,這幾項是不能省的,香、燈、水這三項不能省。香表什麼?香就是表戒定,看到香、聞到香,就要想佛教我們要修戒、修定,諸佛菩薩是修戒修定來成就的!我們想要成就也要修戒修定,今天中峰國師他也是這樣來教導我們。燈代表智慧光明,代表燃燒自己,照耀別人。智慧不是自受用的,是他受用的,幫助別人。智慧從哪裡來的?智慧從戒定來的,因戒生定,因定開慧,沒戒定就沒有智慧。

  水是表心性,所有一切供具都沒有不要緊,因為現在一般人的生活進入了工業時代。居住的房子特別是公寓的,在都市一棟大樓住幾十戶人家,比較大的有住幾百戶。房子的建築愈來愈矮,為什麼?為了節約能源。所以你看大樓蓋得屋頂都矮矮的,冬天有暖氣,夏天有冷氣,房子比較低,房間也比較小間,為了節約能源。這麼矮的房子,我們的手舉起來差不多就碰到天花板了。所以一般家庭裡面若是供佛,大概都是小尊的佛像,當然就不適合燒香,燒香的空氣散發不出去。燒香、油燈、蠟燭,在一般公寓都比較不適合,因為它有油煙,房子矮矮的通風設備如果不好,造成空氣染污。不像寺院大殿很大間空氣流通,屋頂很高,燒香、點燈那就沒有問題。所以現在公寓房子裡頭不太合適,公寓房子最好是供水,水非常重要,水代表清淨平等。

  我們的心像水一樣乾淨,像水一樣平等,表這個意思,在一切時一切處都要保持「清淨平等覺」,心只要清淨平等,自然就有智慧,覺就是智慧。供具是表法的,水不是給佛菩薩喝的,要懂這個意思。供杯最好是用透明的,表法的意思就非常明顯,杯子外面看到杯子裡面的水乾淨。不能供茶,茶有顏色看起來就不乾淨,要供水。所以懂得表法的意思,常常看到這杯水,就想到我的心要清淨、要平等。從供水裡面要把表法的意思引申出來,無論在什麼地方只要看到水,你口渴的時候喝一杯水,看到水就想到「清淨平等覺」。不是只有在佛堂看到水才想到,其他看到就沒去想到,不是這樣的,處處都要想到。佛法教學,用這些方法時時刻刻提醒我們,莊嚴又美觀,裡面的意思非常豐富。

  【戒定真香。】

  這是在燃香的時候。

  【焚起衝天上。】

  這香燃起來,香煙是往上升起,『衝天上』,這是希求感應,諸佛菩薩、天神都在我們上面。下面有沒有?有。下面是下方世界,所以這個地方的「天上」,我們要懂得,並不代表的是上方,它也是表法的意思。就像《華嚴經》裡面善財五十三參,善知識都是在南方,哪有說所有的善知識都集中在南方,哪有這個道理?南,我們住在北半球,北半球的南方是屬火。南方是什麼?是赤道,是熱帶地區。北方是寒帶地區,北方是水,南方是屬火,火代表光明,所以它那個南方不是方位,是代表光明。凡是善知識居住的地方,就叫南方,方向都叫南方。凡是善知識居住的城市都叫福城,為什麼?有善知識。有善知識這個地方人有福,所以叫福城,表法的意思。因此,這個地方的天上,不代表上方,不代表方位裡面的上方,不是代表這個。這我們要知道,這是代表我們最尊敬的上方,我們最尊敬的上方是表這個意思,這個上方是諸佛菩薩所在之處。諸佛菩薩東西南北、上方下方都有,我們在《彌陀經》裡念到的,統統都是,用天上來表我們對他們的敬意,「焚起衝天上」,祈求感應。

  【弟子虔誠。】

  依照《繫念法事》修行的人,我們對佛菩薩稱『弟子』,佛菩薩是我們老師,是我們的善知識。師、弟子之道,就在『虔誠』。印光大師講得很好,一分誠敬則一分感應,十分誠敬你就有十分感應。李老師當年傳法給我們導師,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學習,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我們跟古人比差遠了,不用說多早,就是跟中峰國師這個時代的人,我們跟他們比,怎麼能比得上他們?中峰國師人家也是十五歲,不但是有志於學,他有志於道,比學還高一層。世出世間法,你看到傳記裡面所講的,晝夜精勤,真的是經典裡面所講的勇猛精進,日夜不休息,儒釋道三家典籍他都通達,根基這麼深厚。二十四歲他就開悟,這個開悟雖不是徹悟,我們一般講小悟、大悟,怎麼知道是大悟?世出世間的典籍他都能夠融會貫通,真正開悟。高峰妙禪師給他印證,那個時候他是二十七歲,二十五歲出家。我們要怎麼跟他比?我們沒有辦法跟人比!自己要知道慚愧,要知道奮發。

  中峰國師為我們指出,修行不得力的毛病出在哪裡?他說得很好,但是裡頭最重要的,是不知道生死事大,這是許多因素裡頭最重要的,把這樁事情疏忽。所以沒有古人那種真誠心在學道,因為他就沒有注重這件事情,所以學道的心,就沒辦法達到如古人那個真誠的程度。這就是印光大師講的,你沒有誠意,沒有誠意你怎麼能夠成就?沒有誠意,不知道生死事大;再其次,無始劫以來的煩惱習氣不肯放下,這是大障礙!知道生死事大,但是煩惱習氣就是放不下。我們導師常常勸勉同學,我們每個人,特別是現代人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他講了這十六個字。這十六個字你要不是真正放下,中峰國師說得好,不但要真放下,還要放得乾乾淨淨,一絲毫都不能留,他老人家的標準在此地;只要有一絲毫你就很難有成就。徹底放下,我們這個菩提道上才能有些進步。這些障道的根本你不拔除,永遠是在佛門之外,你還沒入門!我們自己真正要常常想想,天天反省,為什麼放不下?要是照中峰禪師這個說法,我們換句話說,就是貪生怕死。貪生,大師的意思講,你生不了;怕死,死你不能避免。真正肯放下生死就了!然後慢慢再來通達佛法。所以這「虔誠」兩個字非常非常重要,你要有誠意。這個時候香燃在香爐裡頭。

  【爇在金爐放。頃刻。】

  『頃刻』就是說很快。

  【氤氳。】

  『氤氳』是形容香煙彌漫,香點起來,這個香煙遍滿虛空,香燒起來之後,這檀香,一般都是講檀香,香煙彌漫。

  【即遍滿十方。】

  前面講到,「焚起衝天上」,衝天上是『遍滿十方』,所以天上是我們最尊敬的方位,十方三世諸佛菩薩,是針對佛菩薩,天上是表這個。下面這是舉一個公案:

  【昔日耶輸。免難消災障。】

  耶輸陀羅是釋迦牟尼佛的妃子。為什麼舉這個?戒定。釋迦牟尼佛決定要出家,他的父親(父王)跟他講,你要給我留一個後代,你才能出家。你一出家之後,我們這個家族就沒有後代,就斷掉了。釋迦牟尼佛當時指著他的妃子耶輸陀羅說,指著她的肚子說她已經懷孕了,已經有孕了。耶輸陀羅聽了這個話嚇一跳,她真的就懷孕了,真的肚子裡有孩子了。這個孩子在母胎裡面六年才出生,羅睺羅出生。所以當時很多人懷疑,羅睺羅是不是釋迦牟尼佛的兒子?耶輸陀羅哪有說在丈夫離開六年之後,才來生這個小孩?一般人懷胎是十月而已,她六年,難免會引起一般人懷疑,所以毀謗、批評,種種謠言非常難堪。耶輸陀羅就發誓,抱著這個小孩,如果這個小孩真的是釋迦牟尼佛的,是他的兒子,我們母子兩個跳到火坑裡面,應該不會燒死,她就這樣做。果然在大火裡面,母子兩個安然無事,於是大家就相信了,一切謠言也就停止。戒定真香!所以耶輸陀羅『免難消災障』,國王(他的父王)也相信,這個家族(王族),外面的臣民,全國看到這個情形,大家都沒有話說。這是羅睺羅尊者出世一段故事,這是戒定的感應。後面這是三稱: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南無』是梵語,是皈依的意思。『香雲蓋』是比喻香煙在空中結成寶蓋。『菩薩』是覺有情,『摩訶薩』是大菩薩。「香雲」也是表戒定,戒定覺悟一切眾生,取這個意思。

  好,這一集時間到了,我們就報告到此,下面我們下一集再繼續跟大家報告。謝謝大家的收看,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