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群書治要36O講記—第二十二集節要(折直士之節,最國家之大患也)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四六集)  2025/8/8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64-0346

  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群書治要36O》講記,第二十二集節要十二:

  【折直士之節。結諫臣之舌。群臣皆知其非。然不敢爭。天下以言為戒。最國家之大患也。】

  這一條講『折直士之節』,折就是挫折,或者是侮辱,就是這些正直的臣子他們勸諫的時候,領導人君主反而不接受,還羞辱他、折辱他。折,讓他挫折。這就是「折直士之節」。『結諫臣之舌』,「結」,結果的結,就是阻撓、障礙這些進諫之臣說的話,他每次要勸諫都被君王給制止,甚至是辱罵於他了,他就不敢再講,這就是「結諫臣之舌」。『群臣皆知其非』,就是大臣都知道君王領導人的過失,『然不敢爭』,可是卻沒有人敢據理力爭。『天下以言為戒』,天下對於進諫忠言都引以為戒,都不敢去做,都很恐懼、有戒備之心,因為深怕受到君王侮辱,甚至於降罪來迫害,『最國家之大患也』,這種風氣是國家最大的禍患。假如一個朝廷,還有團體,大家都不敢講真話,這個團體的大患就要到了。因為都不敢講真話,就不明白事實情況。不明白情況,這下決策都會下錯;決策一下錯,人心就背離了。所以一個風氣,都是影響整個人心的向背。

  在團體當中,其實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風氣是每個人敢講真話,敢為團體的利益去據理力爭、去表達,那這個正氣就起來了。每個人都毫無顧忌的去為團體把關,去找出問題來,而且他勸得對又肯定他、支持他,就把大家那種公天下的心、利益團體的積極性,就給調動起來。過去唐太宗他有不對的地方,有個臣子勸諫,太宗要判一個人比較重的罪,結果孫伏伽勸說不應該判那麼重,他就提醒太宗,太宗皇帝當下就把一個蘭陵花園就賜給孫伏伽,把一個很大的花園就賜給他。大家都很驚訝,當然孫伏伽也很驚訝。結果唐太宗說了,我上任以來,他是第一個當面指出我的問題,所以重重有賞,這樣就把那個風氣帶動起來了。所以興衰有時候都是在無形的人心是關鍵所在,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就一定要讓大家為公、為團體都敢講真話,這是對的。而這裡提出來的,是這個上位者根本就糟蹋底下人的忠誠跟勸諫,最後大家都「以言為戒」,不敢講了,這個國家離禍患就不遠了。

  好,這一條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