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36O講記—第二十三集節要(忠言逆耳利於行)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四八集) 2025/8/10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64-0348
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群書治要36O》講記,第二十三集節要二:
【孔子曰。藥酒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湯武以諤諤而昌。桀紂以唯唯而亡。】
這一條講孔子在《孔子家語》裡面講到,『藥酒』其實就是指藥,就是良藥的意思,良藥吃下去苦口,嘴巴會覺得很苦,但是卻對病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利於病』,能夠治病。『忠言』,他人勸我們的這些「忠言」,當下聽起來不是很動聽,可能內心也會感覺到很不舒服。可是一冷靜想想,他真正把實話告訴我們,把我們的問題點出來,我們肯接受、肯改,確實對我們的德行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利於行』。古人在詮釋道理很善於用譬喻的,讓我們能去理解,接著從歷史當中又給我們啟示。所以你看這些句子都流露古人謙卑的態度,向一切人事物學習,而人又不分古今中外,只要值得我們效法,都是能夠認真、主動的來對待。商湯、武王『以諤諤而昌』,「諤諤」就是他的臣子都敢對他直言進諫,而因為大家都能直言進諫,湯王、武王又能廣納這些良言,就能做出對國家非常好的政策來利益老百姓,所以這國家就昌盛起來。這個話當中也都把因果關係告訴我們,國君能接受雅言,他能做對了決策,國家的興盛就是一個結果了。
而『桀紂』,夏桀跟商紂,『以唯唯而亡』,就是臣子的進言他都不能接受,所以「唯唯」,只是順著他的意思,不敢勸諫,可能勸諫就是惹來殺身之禍的危機。所以他不能接受勸諫,都是窮奢極欲放縱習氣,最後這國家就要滅亡,國破他的身也亡。所以「忠言逆耳」,這是對一個人相當的有幫助,而且一個人的位置愈高他的影響面愈大,位置愈高的人愈要戰戰兢兢,因為說的話、做的事影響大了,好的能利人,壞的決策就障礙很多人。所以權位愈高、影響力愈大,愈要戰戰兢兢來接受勸言。而我們舉的例子商湯、武王跟夏桀、商紂,這是不同時代的例子,事實上彰顯忠言逆耳能聽得進去的重要,從一個領導者的一生就有很大的差異。能夠聽進忠言,能夠改正錯誤的政策,那麼國家就興旺了;如果聽不進忠言,不能改變不好的政策,這個國家就危亡了。講一個領導人,我們每一個人實際上也都是應該要接受別人對我們的勸諫,有人指出我們的過失,我們要能夠接受,這個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地方。我們個人、團體、家庭,乃至一個國家,乃至整個世界,每一個人也都需要有這樣的一個態度。
好,這一條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