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對和純善傳統文化促進會學員開示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集)  2018/6/29  中國大連  檔名:WD32-016-0002

  剛才銀幕放的就是儒釋道三教聖人。佛教是從印度傳到中國,正式傳進來也有兩千年的歷史,這個兩千年的歷史已經融入中國本土的儒道當中了,已經融入了。所以現在在中國地區的佛教,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它的特色就是佛教已經融入我們中國本土的儒道,儒教、道教當中,所以我們現在一般講三教都是儒釋道,變成我們中國的本土化了。所以我們學習,是三教都必須學習,這樣才圓滿。因為我們中國人也不能不學老祖宗聖賢的經典。過去李炳南老居士在世的時候也常常講到,我們學中國傳統文化也幫助我們學佛,學佛幫助我們更深入的去認識中國傳統文化,可以說這個兩方面相得益彰。換句話說,就是中國傳統文化,我們學習之後,就是我們學大乘佛法的基礎,人天善法,小乘的基礎。

  古來祖師大德都是以儒道做為小乘佛法的基礎,代替小乘佛法。因此古代的這些祖師大德他們學大乘法,三、五年很快就有成就,原因就是他們有儒道深厚的基礎,從小他就開始讀了、就學了。我們這一代人從民國成立以來一百多年,我們自己老祖宗教誨不要了,我們人天善法這個基礎沒有,就一下子學大乘經典,實在講是有困難。所以我們學了幾十年,聽了幾十年,像我自己就是一個例子,聽經五十年,學佛五十幾年,到現在還一無所成,很慚愧。原因就是什麼?這個基礎沒有。因此我們淨老和尚常常呼籲,我們這一生在佛法當中要有成就,我們念佛人想往生西方淨土,這個基礎教育的補習功課一定要做,要補習這個功課。所以我們現在還是要從這個根來學起。

  今天大家讀誦《太上感應篇》,就是儒釋道三個根,是道的根。儒家是成聖賢君子,道家修天仙、地仙,實在講還有人仙。因為「仙」這個字,一個人一個山,人住在山上就是仙。我們人如果去住在山上,於人無爭,於世無求,他知足常樂,那他不是天仙、地仙,起碼也是人仙,因為他知足常樂。儒釋道三教聖人都是教我們知足常樂,在物質生活不要太過分的享受,太奢求,不要太過分的去追求。所以知足就常樂,他就生活得很快樂、很自在,他也沒有壓力,就像神仙一樣。反過來講,我們一直在追求物質生活,就免不了要競爭、鬥爭、戰爭,生活壓力愈來愈大。

  雖然得到了財富,人心不知足,又想得到更多,永遠不能滿足,這個就很苦。所以《三時繫念》,中峰國師在裡面的一首偈子也開示,「諸苦盡從貪欲起」,所有的苦都是從貪欲起來的。我們現在看到整個世界的情況,全世界的人類都是在追求物質的享受。發展科技,實在講就是追求物質的享受,一直消耗、損耗地球的能源,破壞地球自然生態,污染整個地球,這是科技發展帶來的負作用;給我們帶來很多方便,同時也帶來很大的負作用,這些負作用就是天災人禍。因此人類追求這些物質享受,套一句俗話講,得不償失,得到的沒有辦法去抵償我們喪失掉的。第一個最明顯就是我們失去了一個健康的地球,我們現在住在地球,地球的自然生態破壞了,那你得到什麼?你失去了什麼?這是值得人類要很冷靜去思考的一個課題、一個問題,我們是得還是失?如果你算盤,不能只有算收入,要算支出。你得到多少,但是你要付出什麼代價,要支出多少。不能只算收入,支出都不算的;支出不算,有時候都很難收支平衡,往往透支了。

  現在人類走的方向,就是如果不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湯恩比教授講,那這個世界,社會上的秩序永遠不能恢復。也就是說,世界和平只是個口號,只是個理想,實在做不到,這些科技是無法解決的。所以英國湯恩比教授在上個世紀七O年代,就把這個世紀的預言講出來了。的確,現在人類如果不回頭,這個亂象是會愈來愈亂,災難愈來愈多,發展到最後就是造成一個大災難。這是有智慧的人他預言,能看得出來。事情還沒有到那個結果,看它這個因,就知道它將來的結果,是什麼樣的結果。

  昨天晚上大連市的文宣部主任來看我,他跟我講,最近大陸有拍一部電影,現在正在市面上播映,「因果啟示錄」。聽說播了二十天了,六月八日播的,聽說拍得很好。我們同修有機會,花個錢去電影院看看。大家鼓勵鼓勵這樣的電影,多請一些親友去看,鼓勵社會大眾大家多看,讓拍因果教育影片的,將來他們就有信心拍更多的。《了凡四訓》講,對社會公益有幫助,提倡因果教育,我們要去支持;特別我們佛教徒,應該更要響應。請大家熱烈支持。

  「舉頭三尺有神明」,要有敬畏之心,這是教導我們。我們現在,實在講我們沒有敬畏之心,提不起那個敬畏之心。因為我們從小沒有薰習這樣的聖賢因果教育,所以就很難提起來,甚至現在很多人,講到鬼神的事情,他們不相信。所以這節課,我跟大家談一談。那一天在遼源做法會,大慶馬萬龍居士跟我講,他說央視有拍一個在吉林長白山的殺人滅屍案,死者託夢給他親人,真的去那邊找,找到埋葬屍體的地點,就找出來。這個片長有四十五分鐘。我又找到台灣新莊一個地藏庵的,也是這個案件,那是焚屍的,屍體給燒掉了。燒掉比埋屍,那更沒有證據。那也是透過神明(我們台北新莊有個地藏庵,供地藏菩薩),透過神明的協助,破了這個案子。這個大概有十七分鐘,加起來大概一個小時,連吉林這個案子。兩岸都有這個事情,但是這個事情在台灣記錄很多,過去台灣黃柏霖警官,他就去蒐集刑事案件記錄,他有蒐集了一本,很豐富,專門講現代因果的記錄。這些都屬於因果教育這個部分,我們淨老和尚講,現在因果教育效力大於前面倫理道德教育。所以因果教育來補助倫理道德教育,等於是三方面都要同步的來提倡、來推廣,這樣才圓滿。

  倫理道德教育,人明白了,羞於作惡,就是幹壞事感到很慚愧,有羞恥心,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因果教育,對現代來講還是更重要的。現代人都是講現實,現實就講什麼?講利害關係。大家不是都要得利?對自己有損害的沒有人會做,有利的他會做。比如說賺錢,有一句俗話講,「虧本生意沒人做」,沒有人會去做那個虧本的生意;「砍頭的生意有人做」,那個能夠賺到錢、有利的、會殺頭的,人家都去幹。為什麼?為了利,所以砍頭他也不在乎,反正先得到利再說。《太上感應篇》告訴我們,「取非義之財者,譬如漏脯救饑,鴆酒止渴;非不暫飽,死亦及之」。你取財要取之有道,要合乎道義,不能有偷盜、侵佔那種行為。如果你是用不法的手段取得錢財,就是非義之財,不合理的取得,在佛法講叫偷盜。那你得到這個錢財,不但不能受用,反而帶來災禍。《感應篇》講「橫取人財」,在現前,我們世間有什麼花報?以他的「妻子家口以當之」,他的妻子兒女「漸至死喪」,會一個一個的死掉,壽命減短,遇到什麼意外的災難,或者生病死亡。「若不死喪,則有水火盜賊、遺亡器物、疾病口舌諸事,以當妄取之值」。你看,不是家人一個一個死。俞淨意公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生了九個兒女,死了七個,一個失蹤,剩下一個女兒。這個就是取非義之財,如果家人不死傷,會有水火盜賊,水災、火災、強盜給你搶走,你偷盜人家,人家也偷盜你的;或者疾病(生病),或者口舌(訴訟、打官司)這些災難。以當妄取之值,就是那個等值,你取多少,那個果報跟它相等的去償還,這樣算一算,得不償失,得到的不能抵償失去的;想要佔便宜,反而吃虧了,甚至吃大虧。

  在東北這邊有沒有城隍廟?在南方有,在上海,在河南、山西、陝西、廣東、福建、雲南這一帶都有城隍廟。大家如果有去上海,我建議大家去上海城隍廟,我去上海都帶同修去城隍廟。那個城隍廟,門口掛了一個大算盤,那個算盤是幹什麼用的?就是《太上感應篇》講的,「大則奪紀,小則奪算」。你犯重大的罪過奪一紀,一紀就是十二年,壽命減少十二年;小的罪過奪一算,一算就是我們壽命一百天,一百天叫一算。如果這個小過常常犯,這樣累積起來,那也很大的,也很驚人的。就是累積起來,我們的福報、壽命一直減少,縮減了。「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這個算減了就貧耗,貧窮損耗;遇到很多憂患的事情、憂慮的事情都來了,這是福報減損了,做錯事了,福報減損,福報減損就扣分。現在我們大陸開車,如果違規,十二分都扣掉了,都沒有了。大則奪紀,重大的扣十二分就不能開了,小則奪算扣幾分。如果你做好事,加分,所以了凡先生他記功過格,就是今天幹多少好事,加分。但你不能只算加的,你有沒有幹壞事?幹壞事你要扣掉。比如說今天幹了十件好事,十功,但是犯了過有九過,那十減九,你今天只有一功,是這樣算的,不能只有算功不算過,功過要去平衡。所以那個城隍廟就是算這個,打這個算盤。

  現在世間人他不會打算盤,他打錯了,以為佔便宜,實際上是吃虧了;明白因果,你做對了,看起來是吃虧,實際上你佔便宜。這就是因果教育它的重要,因果教育講利害。因果教育現在是要大力去推廣的,為什麼要大力推廣?因為印光大師講,說這個時代如果再不提倡因果教育,所有的佛菩薩、十方諸佛都來,所有的神仙,包括其他宗教的那些教主統統來,也救不了這個世間,沒辦法。因為大家不相信因果,那就不懂得去斷惡修善,拼命在造惡業,那怎麼救?救不了。佛力不可思議,眾生的業力也不可思議,他會去障礙佛力的加持。所以《地藏菩薩本願經》都是講因果的,那個因果講得深,《感應篇》講得比較淺,就是我們現在人間看的花報。《地藏經》是講三惡道,畜生、餓鬼、地獄的果報,那是果報;《感應篇》講水火盜賊,這是現在的花報,死了以後還有果報。

  所以印祖特別提倡,《感應篇》印祖都有寫序文,勸我們佛弟子要學。實在講,如果沒有印光祖師提倡,我們皈依三寶,我們也不敢學,那個不是佛教的經典,學了就被人批評。那印祖提倡這個有沒有違背三寶?沒有。皈依三寶,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不在世,以法為中心,皈依法。就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佛在滅度之前交代要後世的弟子遵守四依法,你就不會錯。所以《感應篇》雖然不是佛經,但它的意思講的跟佛經是一樣的,依義不依語,這樣沒有違背三寶的原則。所以這個是不明理的人他不知道,才會反對。像印光祖師是大勢至菩薩化身來的,他才有智慧替我們選這個東西出來,《太上感應篇》、《了凡四訓》、《安士全書》,讓我們淨宗弟子更要遵守祖師大德的教導,這樣我們這一生往生西方才有指望,這個非常重要。

  所以因果教育實在講,配合算命的也很好,看相、算命的,還有醫生,印光祖師在《文鈔》裡面都鼓勵看相、算命的要學佛,特別要把《了凡四訓》介紹給人。人遇到些不如意的事情,總是看看相、算算命,我現在運氣怎麼樣,現在運氣如何。以前早期在台灣有個翁陽春先生,他是殘障的,他就算命,後來移民到美國,老和尚在美國碰到他。他後來也學了佛,老和尚就勸他,你給人家看相算命,你這個行業勸人學《了凡四訓》是最好的。所以他回到台灣,那個時候就常常到華藏圖書館請《了凡四訓》的書、錄音帶,來看相、算命就送他一套,都免費贈送給他們,就是在這個行業當中,他就可以弘法利生。另外看地理風水的也可以,做醫生的也可以,大概有病看醫生,運氣不好去看相、算命的,那這些人講的話,他們就比較容易接受。所以印祖常常勸這些人做這些好事,不能只想賺錢,賺錢不做好事也不好,也是要做做好事,這些我們都能夠去推廣的。

  現在電腦這麼發達,我想孔先生算的那個命,其實它是一個公式,算先天的命,它是固定的,那是死的,那個你只要生辰八字排得準,如果現在給它輸入電腦,按照那個方式,算的命也大概八九不離十。但是現代人,再高明的算命師來算,我看也沒辦法算得很準,因為現代人那種造業的力量,那個幅度太大。以前那個社會,他那個幅度沒那麼大,所以基本上算的都八九不離十。現在雖然幅度大,大致上還可以算個六、七成,應該還可以,如果不是特別大的可以。其實你照這個程式去把它算出來,也大概是很準的;如果說對照他現在不準,那你就可以問,你最近有幹了什麼事情,所以才不準。雲谷禪師的開示很明白,你做了大善事,命也算不準,你原來命不好,轉好了;那你幹了大壞事,原來命很好,現在變得很不好,那他那個也是改造命運,改的比較壞、比較不好。做善事就改的比較好,愈改愈好,做惡業就愈改愈不好,就是這樣,加減乘除。

  所以這些,我們在現在這些網站上,都可以去推廣正面的因果教育。所以算命它並不迷信,其實很科學的。看地理風水也很科學的,它怎麼會迷信?沒有地理風水嗎?沒有地理風水,你家的商店開在垃圾堆旁邊,看你要不要?你會選擇那個嗎?現在開一個商店,你要做什麼樣的行業,你要不要選擇什麼樣的地點?要不要?那不是地理風水嗎?那怎麼會迷信?那不相信的人他迷了,是他迷了,不是別人迷了,他自己迷了,講迷信的人他自己迷了。這個很科學的,怎麼會迷信?昨天我們去橫山寺看,我一進去,磁場特別好。我昨天要去之前卜一個觀音卦,是百達卦,非常好。我說今天出門,今天去寺院應該不錯的,果然觀音菩薩給我指點是正確的,那個住持看到我一見如故,一直請我去。所以那個地方實在太好了,那個風水寶地,那個風水寶地都給佛菩薩用。佛菩薩也不是特別去爭來的,那是佛菩薩修行,他自性就是這樣顯露的,他不是貪來的,他是自性無貪無瞋無痴,他自然就是這些,極樂世界就這樣現前的。你貪了,反而就沒有了,那些都隱藏起來;你不貪,它就現前。

  過去我們台灣台北基隆有個仙人洞,建議可以去看看。仙人洞很小,我去都鑽過。聽我父親講,以前那個仙人洞,它自己會漏出一些米出來,漏出來不多,看起來不多,就幾粒,一直漏出來。每一次去寺院參加法會活動,看有多少的信眾去,它漏出來的米,煮出來就剛好大家吃,吃完就剛好,每次都是這樣的。後來有一天,守廟這個人起了貪心,漏一點點,不多一點,拿個鋤頭把它一挖,希望它那個米多一點出來,結果一挖就沒了,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了,被他那個貪心給破壞了。不然那個是仙人去加持的,就是說來這個廟參加法會、參加活動,那個米漏出來,今天有十個人,它就漏十人份的,吃完剛好沒有;有一百個人,它出來就剛好一百人夠吃,不多也不少。被那個看廟的起了貪心,乾脆挖大一點,多出來,我帶一些回家去賣,可以得到好處,結果後來就連一粒米也沒有了。所以旅遊團帶人家去參觀這些點,要講這些歷史故事,大家看了才會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不然去看一看,這個山洞,我們大陸多的是,比這個大的還多,那看了就沒意思。這個就是什麼?教育,教我們不能貪。三教聖人都叫你不能貪,貪了你就反而是貧了。那個中文字,貪跟貧就差一點點,禍跟福也差一點點,你要看清楚,不要看錯了,把禍看成福,把福看成禍,顛倒了,教我們就是教這些。我們這幾天聽蔡老師講《群書治要》,老祖宗不是也是教這個嗎?亡國之君,他怎麼亡國的?貪婪無厭,奢侈無度,暴虐,做得太過分了,他才亡國;他不過分,怎麼會亡國?都是自己製造出來的。所以這個教育就非常關鍵,因此我們要多學習因果教育。

  現在大陸這個「因果啟示錄」的播映是吉祥的徵兆、是祥瑞的徵兆,是好事。雖然現在國家也遇到一些跟美國貿易戰這個挫折,我也卜了觀音籤,「重重憂險阻,蕩蕩自心寬」,前面很多憂慮,很多驚險、阻礙,但後面慢慢就好了。我們大家對國家要有信心,對老祖宗要有信心。大家同心協力提倡倫理道德因果教育,才能自救救他,不但救中國,救全世界人類,我們大家都要有這個使命感。現在不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是「世界興亡,匹夫有責」,大家每一個人都要承擔起這分使命感,大家同共發心。

  《太上感應篇》大家常常讀誦,如果每天讀誦一遍是最好,如果做為早晚課更好。以前我在家的時候,老和尚講經都勸我們把這個《感應篇》做早晚課,但是我當時聽了也是耳邊風,也不在乎這個。當時我也是好高騖遠,因為我十九歲聽淨老和尚講經,講的就是《楞嚴》、《圓覺經》、《大方廣佛華嚴經》,老和尚講,我喜歡聽。再叫我們看這個,我就覺得這個太淺了,現在我們大經大論,還學這個?書很多,都擺在書架,實在講,不但沒有說認真學,其實也沒學,只是喜歡聽經,聽到這些道理,實在太好了,愈聽愈法喜。聽完很法喜,但是做不到,沒有這個基礎,功夫使不上力。

  大乘經聽了真的會法喜,你聽懂一句、二句,法喜都是無量無邊的,而且你愈聽會愈開心。特別讀《楞嚴》,古人講,「開慧《楞嚴》,成佛《法華》」。教我們一生,從肉身就成佛的,這個叫一乘佛法。一乘佛法的經典,在中國佛教公認的,第一部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教你一生成佛的。怎麼修?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這樣修,就是一生成佛。《妙法蓮華經》教我們一生成佛,成佛《法華》。開慧《楞嚴》,你要開智慧,你不讀《楞嚴經》就沒智慧,真妄邪正你分辨不出來。《楞嚴經》你讀通了,現代人講的問題,實在講,三千年前古印度那些佛弟子統統幫我們問好了,現在你能想到什麼問題,那個時候都問好了,只是我們沒有去讀那個經典,我們不知道,讀了你就知道了。那個佛弟子講,山河大地從哪裡來,科學家能告訴我們嗎?你問科學家,你生從哪裡來?你為什麼要投胎到你家來?當時你有選擇嗎?大概能夠選擇,不會去選擇窮人家,大概會選擇那個大富人家,對不對?你選擇不了,你自己不能做主,受業力的牽引。死了以後去哪裡你知道嗎?你要怎麼死,你知道嗎?要在哪個地方死?科學家他都不知道。誰知道?佛知道。你不聽佛的,那就沒辦法,你就永遠不知道。

  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句俗話,「有眼不識泰山」,有沒有?我是常常聽,但是我也不懂這句話的典故。我是看李炳南老居士的《修學法要》,好像在《修學法要》,李炳老講的,講出這個「有眼不識泰山」的典故。李炳老是山東濟南人,泰山就在山東,我去過一次,老和尚叫我一個人去那邊祭祖。有一天有個外地人到了泰山,問當地一個農民,泰山在哪裡?那個農民就跟他講,泰山就在這裡,這裡就是泰山。這個外地人他硬說不是,這個不是泰山,是另外一個地方。兩個人爭執不下,後來就說,我是農民,沒有文化,講了你不相信,那我請一個讀書人來做證,證明這座就是泰山。請那個讀書人來了,結果沒有想到這個讀書人來,就跟這個外地人講,他說你說的沒錯,這裡不是泰山,是另外一個地方,那個人很高興就走了。後來這個農民就很生氣,我們住在這裡的人,明明這裡就是泰山,你為什麼不幫我證明這裡是泰山,反而你說他說的對?這個讀書人跟他講,我要讓他永遠不識泰山。這樣大家明白嗎?這個叫做「有眼不識泰山」,我要讓他永遠不認識什麼是泰山,他再去找的那個就肯定不是泰山。這個公案就這麼來的,很有趣吧!有眼不識泰山這個典故就這麼來的。所以我們不聽佛的,那你就永遠不認識你自己;這個不是不識泰山,是不認識你自己,不認識你自己本來面目,就這樣,你不聽佛的就這樣。聽佛的指導,我們就會認識自己本來面目;不聽佛的,不學佛,你就永遠不認識自己,這個比不識泰山嚴重。所以要聽佛的,不要自己想一套。

  因果教育非常重要,現在也大力提倡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提倡因果教育。我們今天上午要來上個因果課,好不好?上午這兩節課上個因果課,對我們有很大幫助。下面我想,現在我們距離下課時間還有二十三分鐘,剛才台灣那個片是十七分鐘,介紹焚屍案的這個,下一節課我們就播大陸吉林的這個。兩岸都有這樣的公案,那我們對照都有,我們蒐集資料。這個就像《閱微草堂筆記》,紀曉嵐記錄那個都是真的,那個就叫新聞報導。等一下我們先看一段這個,台灣這個,然後我們再看吉林的。

  後面再給大家看一個台灣借屍還魂的真實例子,那個人今年往生的,九十七歲。她是在台灣省雲林縣麥寮鄉,靠近海邊的,很窮的一個鄉。她的先生是泥水匠,給人家做泥水工的。夫妻兩個都沒讀書的,不認識字,只會講台灣的閩南語(台灣話其實就是福建的閩南語),也不認識字。三十七歲那一年死了,要埋葬,以前都是土葬的,棺材要埋葬。要入殮之前,棺材蓋還沒有蓋下去,突然又活過來,活過來講話講普通話。她沒讀書,活過來變講普通話,那這個能裝嗎?大家想一想,這個能裝得出來嗎?她沒有讀過書,突然會講普通話,講的聲音很年輕的,而且說出她的姓名,她是金門人。就是有一次颱風,她被颱風捲進去,就被淹死了。淹死了,她這個冤魂就在那個海上遊蕩,哭哭啼啼的,被一個神明(王爺公)碰到了,看到很可憐,到陰間查她的生死簿,結果一查,她還命不該絕,冤枉死的。但是她的屍體已經腐爛了,回去不能用了,那個身體不能用了。後來這個王爺很慈悲,不然我替妳找個身體,看有沒有最近有人往生的,她壽命到了往生,妳就去借她的身體來延續妳原來的壽命。後來就去查,查到台灣省雲林縣麥寮鄉有個婦人林罔腰,她壽命到了,三十七歲。金門這個朱秀華是十七歲,她十七歲被淹死的。後來這個王爺幫忙她,把她引到麥寮鄉去借林女士的屍體回魂。今年往生的,今年九十七歲。因為她三十七歲死的,又活了六十年,這個六十年不是她本人,她已經走了,是這個朱秀華,又活了六十年。就是加起來朱秀華當年十七歲,活了六十年,到今年是七十七歲,就是借這個身體,還是照她原來的壽命,活到今年往生。

  等一下點給大家看看,跟大家分享因果教育,你就知道有六道輪迴,古代有、現代有,現代大家到台灣去,還可以去找得到,在麥寮。真的,真人真事,我十幾歲就看到這個報導。現在這個剪報,如果剪起來,我們蒐集起來,那不是跟紀曉嵐那個一樣嗎?怎麼會是假的?真的!佛講的是真的,這個是事實真相,所以我們一定要相信。

  現在我們就來看這個視頻,看完就休息,下一節課再來繼續觀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