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二O一九年道德講堂光碟教學課程第一季開示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集)  2019/3/27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三重淨宗別院  檔名:WD32-033-0003

  諸位法師、諸位同修,《群書治要》道德講堂,今天是第一天聽課,到這裡告一個段落。我們安排這個課程,主要也是依眾靠眾,所以華藏的職工、義工有的沒有來的,勸他們盡量能夠來聽這個課,如果有工作走不開,聽個一天甚至一堂課也好。為什麼我們要安排這個課?這個光盤,現在網路、手機、播經機也都非常方便,在哪裡都可以聽這個課。剛才這堂課蔡老師也講到,現在主動來學習傳統文化的這就不多,很少,主動要來學的,不多。不主動來學,當然就是退轉,「學道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好像一艘船在逆流當中往前走、往前行,你沒有往前進,必定被這個逆流沖下來了,就退下來,不進就退了。不可能說停在那裡,不進也不退,不進就必定是退的。但是我們要主動來學,實在講不容易,根據我個人的經驗,像我這種根器的沒有依眾靠眾,很難。大家我不知道,大家各人在自己家裡、在道場,自己是不是能夠主動來學習傳統文化,這個我就不知道了。但是根據我個人,我自己知道我這個根器很難主動。所以我都是會藉用團體,大家依眾靠眾一起來學習,逼自己來學習。

  最近我講《論語講記》也是逼我自己,叫我一個人這樣很主動來學,這個很難。所以我現在學習講《論語講記》,也是依眾靠眾,雖然沒有在這個現場,現在透過網路,還有微信,每天跟著我們微信群組裡面,一些同修大家來學習,這樣來逼自己學習。雖然沒有在現場,這個也是依眾靠眾,現場當然效果就更好。因為在微信網路上,我們放上去,但是他有沒有聽我就不知道,聽,總是有人聽。現在在《論語講記》這個班,我們華藏聽校組都會打字幕,當然負責打字幕,聽打、校對他一定要聽的;沒有負責聽打、校對的,就不知道他有沒有去聽。在上海和行道德講堂他們一個群組五百個,這五百個有些人很用功,是不是全部我不知道,就是我每天發一章《論語講記》,他們也都有字幕,也都放出來,所以他們也是有一組人很用功。有這些人也逼得我自己不能懈怠,每天我一定要發一章書,有時間我多錄幾章,沒時間就錄一章,這都是屬於依眾靠眾。

  在現場,當然大家都在那邊,縱然打瞌睡,我想偶然也會聽個一句、二句。但在家裡就要看個人了,我發到群組他聽不聽是他的事,我也不知道了。到現場坐在這裡,不聽也得聽,起碼也要坐在那裡打瞌睡,打瞌睡也好,打瞌睡總是有清醒的時候,也會聽個一句、二句。如果有一、二句你真聽懂了、明白了,在生活上去做到了,你就有受用,你終生就受用不盡了。所以雪廬老人在《論語講記》講,《論語》你懂得一章、一句,你的見地就跟一般人不一樣。就是說我們一知半解,跟一般人對一些人事物的看法,你的見地也不一樣,你比一般人有眼光。所以勸大家盡量抽時間來,義工、職工如果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勸他們盡量來聽這個課,對他一定有好處。你到其他的公司,未必能夠有這樣的因緣,這個我們是說真話。一般社會上的公司,不一定有這個因緣聽純正的傳統文化。現在蔡老師講的《群書治要》、《弟子規》,在我聽起來他講得是很入理,也很純正,所以我們就選擇他的。把他講的聽懂、聽明白,學會了,你再去參考其他的老師講的。這是我們安排這個課程的用意。

  大家說很忙不能來上課,我也很忙,我是更有理由講我很忙,我也可以不來。大家想是不是這樣?但是我自己還是要逼自己來聽課。所以也是勸大家,我們祕書長自己要帶頭,要勸這些同仁,大家要發心。不然你說忙,哪一個人不忙?我們總是要忙裡偷閒,來學習這個重要的,學習這個人生的智慧,怎麼樣來經營人生,你再去做事,事半功倍。所以我們花幾天的時間,似乎這個三天工作停下來,但是你這個當中,如果學會了一句、二句,回去再工作那真的是事半功倍。因為你懂得傳統文化,懂得這些做人處世的道理,做事就很順利,就不會做錯,不會浪費時間、浪費精神、浪費資源。我們這個帳去算一算利害得失,頭腦冷靜一點去計算,這個答案就出來了。所以在蘇州固鍀公司吳董,有一次碰到他跟我講,他們全部公司的員工,統統坐飛機到馬來西亞漢學院去上課,上一個星期。那個星期等於他們工廠、公司都休假,一個星期上課上完,再回去工作。他跟我講,業績沒有減少,而且增加了。為什麼會增加?因為大家明白了,知道該怎麼做,做對了那就很順利。如果你想錯了、做錯了,一天到晚埋頭苦幹,不但得不到效果,而且浪費很多資源,浪費時間、浪費精神,很努力,那做錯了。所以這個學習還是非常重要的,勸大家有這個因緣要知道珍惜,不要錯過。

  我們在學習傳統文化,為什麼不會主動來學?因為不知道它的好處在哪裡、它的重要性在哪裡,真的不知道。如果知道了,肯定大家都會很主動來學,知道這是寶;因為不知道、不認識,所以才不會主動。不會主動,我們現在就來被動,我也是被動。我們不能主動,總是要被動,如果連被動也不行,那真的這就很可惜了。我也是被動,我也不是主動,怎麼被動?因為大家都來了,這個課排了,時間排上去,一定要來。所以依眾靠眾,主要就是被動。真正能主動的那是最好的,能主動來學習,好學的人,這樣的人很少的,能主動來學習的很少。大多數是被動,特別現在這個時代。大家聽這個課為什麼沒有興趣?就是還聽不懂!聽不懂怎麼辦?我們繼續聽,遍數聽多了你就懂了。但是還不懂之前就是要有耐心,要有耐心繼續聽下去,聽久了,聽多了慢慢他就懂了。這也是培養我們的耐心、長遠心,這也是需要的,所以大家要發心。

  我們學佛了,甚至出家了更要學,在家人要學,出家人那更要學。出家人不學,那就真的不如在家人,真的都不如在家人,所以出家人更要學習。你看古來祖師大德,哪一個沒有學過傳統文化的?所以我們出家人也不能好高騖遠,我學了佛法,我學的又是大乘佛法,你懂得大乘佛法嗎?小乘佛法都不懂,不要說小乘,人天乘,這個人天法都不懂,我們能懂大乘嗎?能做得到嗎?很難,做不到。所以我們現在出家人大部分都是自以為是,自己以為自己想的都是對的。不依經典,不依經教,不依善知識的指導,自己怎麼想怎麼對。三十五年前老和尚勸我出家,出家之後叫我跟日常法師學戒律,大概他老人家看到,我在家也養成一身很不好的習氣,所以勸我跟日常法師學戒律。生活上一些不好的習慣,一百八十度的被日常法師扭轉過來,因為的確這個習氣不好。沒有跟日常法師那段時間,實在講在家那個習氣一直快速墮落下去,很難自拔,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

  所以這個出家了,沒有人天善法的基礎,實在講我們修任何法門都不能成就,念佛功夫也不得力,這個我們也要認識清楚。這是我最近自己個人的體會,跟大家分享我個人的體會。所以日常法師當時他就跟我們講,大家學佛不要學一個我,怎麼學佛學成我?後來他跟我們講,什麼叫我?我認為怎麼樣、我覺得怎麼樣、我要怎麼樣,都是學一個我,我執不斷的增長。學佛就是要破除我執的,現在不但沒有減輕,反而愈來愈嚴重這就錯了,修錯了。遇到事情一點也不能忍辱,這個不行,一點委屈都受不了。以前我們剛出家的確也受過這個磨練,有這個因緣也非常感恩。日常法師他以小乘戒來給我們調整,淨老和尚以大乘戒來給我們調整,日常法師小乘戒調身口,淨老和尚以大乘戒調心行。

  所以以前在圖書館,在三十幾年前他常常講,現在年紀愈來愈老,愈來愈慈悲,這些比較嚴厲的話,現在聽不到他講這些話了,以前都比較嚴肅。以前早年在圖書館講經,他也常常講,提到他們早年在台中蓮社跟李老師學經,李老師學生很多,對有些學生他就很嚴厲,有打有罵很嚴厲。對有些學生客客氣氣,對他很好,從來不說他的過失,不講,對他很客氣。所以老和尚當年剛去,覺得很奇怪,都是學生,怎麼對某幾個學生好像特別的嚴格,有打有罵,態度都不是很好,有些對他很客氣。他感覺很奇怪,私下去請問老師,老師跟他講,他說我會打、我會罵的就是他能接受,打不走、罵不走的。有些不能講的,你一講就跟他結怨,他就懷恨在心,他不跟你往來,甚至他離開。他說對這樣的學生那就要客客氣氣的,不要去跟他講這些。所以這個也是要看人,不能說遇到什麼人都是罵、打,那也要看對象的,他能受得了,你才能用這樣的方式,是為了要幫助他,要成就他。

  所以在圖書館那時候出家眾也很多,當時我做當家,那時候圖書館的環境,一些老同修才知道,現在的比較不了解。當然你要住在那個環境,的確很多委屈你都要能夠忍受。有些年輕的出家眾受不了委屈,甚至有的一點委屈他都受不了,在家裡被父母寵慣了,受不了一點委屈。所以那個時候老和尚就跟我講,如果不能受委屈的,一點委屈都受不了,他要離開就讓他離開,也不必要去留他,把他留下來對他也沒幫助。所以在那邊的確是要修忍辱,破我執。實在講「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智者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境界實在講沒有好壞,看我們用什麼心去面對?所以有些逆境我們能夠修忍辱,這個逆境就是我們的增上緣,就幫助我們成長,幫助我們斷瞋心。順境不生貪愛,就是幫助我們斷貪心。所以順逆境界統統是成就我們的,境界沒有好壞,完全在我們用什麼心去面對。好壞都是從我們的心生起,所以調心是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

  我們還一下子做不到調心,先調身口,像傳統文化就是幫助我們調心、調身口。像《群書治要》講的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每天、甚至時時刻刻都會遇到的一些事情,我們周遭的這些人事物都會遇到的。我們出家在一個僧團,也離不開這些事情,也是一樣的,這些做人處世原理原則,在家出家實在講都一樣。所以這個我們聽一遍是初步一個概念,《群書治要》我們要真能深入,最少要聽三十遍才會印象深刻。聽個一遍、二遍很容易就忘記,印象不深刻,印象不深就不起作用。所以聽這個課,就是不斷要調整我們的身心,身口意三業。念懺悔偈是在佛前發願,真正懺悔要在生活當中去調整改過,那才是真懺悔。如果在生活當中不懂得,不知道去調整自己的身口意三業,那是有口無心,佛念得再多也不起作用。雪廬老人過去也是給台中蓮社的蓮友講,「念佛不改心,猶如說空話。」他說念佛,口念佛但是心不改,這個心還是貪瞋痴慢,煩惱一直起現行,沒有改變,這個心沒有改,念佛功德都被我們的煩惱障礙住了。所以說念佛不改心,猶如說空話,好像說空話一樣。

  念佛沒有功夫,沒有感應,這是我自己深深有體會的,所以這個提出來跟大家共同勉勵,大家分享。所以安排這個跟大家一起來學習,我也是依眾靠眾,也是很被動的。在我們這個時期共修,它的作用就是依眾靠眾;如果沒有安排這個時間,你說大家會去聽這個課嗎?現在雖然你到處都可以聽,但是你會不會去聽很難講。我在家裡聽就好,在家裡你會去聽嗎?你願意去聽當然是沒問題的。如果什麼事情來了,忘記了,這個也很容易忘記的。或者這個心轉到其他事情上去,也不會特別安排時間來聽這個課。我們不聽這個課,不聽聖賢經典的這些言教,我們接觸的,現在社會上的形形色色的,在網路上形形色色的,可能負面的多於正面的,我們很難接觸到很正面的,絕大多數都是負面的。包括你去聽什麼法師、什麼人講的,你聽的那是不是真的佛法,都大有問題,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所以我們能夠遇到淨老和尚,在他的會下來學習佛法、來念佛,學習傳統文化,這都是大家過去生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累積的善根福德因緣,大家才能碰到。碰到了我們一定要珍惜,把握這一生,大家共同努力來學習,能夠提升自己,自己能提升,也才能幫助別人提升。

  好,今天我就講到這裡,希望大家共同勉勵。沒有來聽的這些同修,盡量勸他們來,這個機會難得,這個機會錯過也就沒有了。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