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法師晨間講話—孝是中華文化根,敬是中華文化本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十三集) 2019/8/1 台灣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32-007-0053
諸位同修,大家上午好。阿彌陀佛!今天是夏曆七月初一,請放掌。我們民間一般稱為鬼月,今天開始鬼門關開門了,讓餓鬼出來找食物。七月三十日,七月最後一天是關鬼門,是我們台灣民間一個傳說。在佛門裡面這個月是教孝月,因為這個月七月最後一天是地藏菩薩的聖誕,地藏菩薩在佛門他代表的是孝親尊師,就是代表孝。「孝是中華文化根,敬是中華文化本」,所以世出世間法的大根大本,都是建立在孝道這個基礎上。所以世出世間的聖人、佛菩薩,都是建立在孝這個基礎上。教育也是教孝,以這個為根本,教孝、教敬,人有了孝敬,不管在世間法,或者出世間法,他才會有真實的成就;如果一個人孝敬沒有了,在世間、出世間法,都不能有成就,這個非常重要。
所以淨土三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淨業三福第一福第一句,就是講「孝養父母」;「奉事師長」,第二句;第三句,是「慈心不殺」;第四句,是「修十善業」,這三福的第一福。第一福第一句孝養父母,它是根。第二句,奉事師長是本,根本。然後從這個孝敬,孝養父母,奉事師長發展出來就是慈心不殺,慈悲心不殺生,再來修十善業。有了第一福的人天福的基礎,就有資格入佛門。所以第二福的第一句,就是「受持三皈」,我們入佛門大家都知道要三皈依,實際上照《觀經》的淨業三福,第一福這個條件來講,我們必須具備第一福的條件,才有資格入佛門,所以皈依是第二福的第一句,受持三皈。有第一福這個基礎,再進入佛門接受三皈依,正式成為一個三寶弟子,這是三寶弟子基本條件,就是第一福。有了三皈依你才有資格去受戒,受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戒律威儀建立在三皈依的基礎上,這第二福。第二福是出世間福,超越六道了。
有了第二福,就可以提升到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第三福是大乘菩薩福,第二福是聲聞、緣覺、權教菩薩的福,第三福是大乘菩薩福,進入大乘了。第一福,人天福;第二福,二乘福;第三福,大乘菩薩福,這是淨業三福。這三福,佛在《觀經》講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我們修淨土,這叫修淨業,這個三福是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諸佛,修淨業正確修因,正因,沒有一尊佛例外的。這是所有一切諸佛,不但修淨土,修任何法門,世出世間法都離不開這三福的基礎,這個原則,這個總指導原則。這個三福可以說孝養父母第一句,這個有十一句的經文,第一句是大根大本,後面的十句經文,都是從第一句孝養父母發展出來的。
譬如說奉事師長,尊重老師,你能夠奉事師長就是孝養父母,你能夠慈心不殺就是孝養父母,你能夠修十善業就是孝養父母。你說我很孝養我的父母,但是我造十惡業,又沒有慈悲心,一天到晚殺生造惡業。你說我這種行為是孝養父母,這是孝養父母的行為表現嗎?不是,那個不孝。如果你再提升,真正落實三皈依,進一步就受戒,受五戒,這個戒律威儀也是孝養父母,出世間的孝。前面是世間的孝,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是世間孝。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戒律威儀、皈依是出世間的孝。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是入世菩薩的大孝。後面這個十句統統都是落實孝養父母的,大家要懂這個道理,統統是孝養父母這個根本的提升跟發展。到了孝養父母圓滿,什麼時候圓滿?成佛就圓滿了。你還沒有成佛,孝養父母還沒達到圓滿,成了佛,孝養父母才達到究竟圓滿。
我們佛門代表孝的菩薩,就是地藏菩薩。你看地藏菩薩他發的願,為了他母親墮地獄,要超度他母親發這個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十方世界所有地獄眾生統統度到成佛,他才要成佛。大家要看清楚經文,那些地獄眾生都成佛了,他才要成佛,這個願多大!不可思議。所以發這個大願,才能夠馬上把他墮在無間地獄的母親,一下超度到忉利天去,這個願力太大了。每個人都可以發這個願,每個人都可以當地藏菩薩,每個人都應該當地藏菩薩。你說我修淨土的,我就不需要地藏菩薩嗎?不對。佛在《觀經》講得很清楚,淨業三福第一句就要孝養父母,那你不要孝養父母嗎?那你西方也去不了,違背淨業三福,佛的教導。所以我們不管修任何法門,地藏菩薩教孝它是共同科目。在學校念書有共同科目,有個別的科目,你修什麼法門那是個別的科目,但是這個淨業三福是共同科目,總的修學指導原則,總原則。
你不管修哪一宗哪一派,甚至你是信仰其他宗教的,甚至你什麼宗教都不信的,那你也要孝養父母,也要奉事師長,也要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你這樣才能得到人天身,你來生才不墮三惡道。你說我不要,不要,那來生就到三惡道去了,你連人都得不到了,做人的機會都沒有了。但是現在我們看到眾生,的確來生再得到人身的非常少,大多數都墮三惡道。所以佛門有一句話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在六道輪迴,輪迴到人間來很難。過去世我們有修人天善業,這一生這個業成熟,我們才能到人間來。但是我們依比例來講,造十惡業多、造十善少,因此墮三惡道的機會多,時間長;生到人天善道來時間短,機會少,所以人身難得。得到人身,要聞到佛法那更難;聞到佛法,能聞到淨土法門那就難中之難,無過此難。所以我們現在都聽聞到了,大家要珍惜這一生的修學。
今天是七月一號,是教孝月,你看盂蘭盆會,也是目連尊者七月十五日這天齋僧。這齋僧的由來,也就是目連尊者他的母親,生前就很慳貪,死了以後,她是沒有像光目女、婆羅門女,她母親造的業那麼重墮到無間地獄。她是墮餓鬼道,餓鬼道當中的一個倒懸,就是吊起來,好像人被吊起來倒立那種難受的。他送食物,因為目連他是證阿羅漢果,他有六種神通,他有神足通他可以到鬼道去看他母親,看他母親墮在餓鬼道沒東西吃。他就托缽,把食物要送給他母親,送到她的口中就化作焰火燒焦掉,看得他非常傷心、非常難過。那怎麼辦?他的神通也抵不過業力,要送飲食給他母親吃,他母親吃不到。後來就去求佛,有沒有什麼辦法去救他母親,讓他母親得到飲食?二六時中都受飢餓煎熬之苦。後來佛就跟他講,七月十五(就是我們夏曆七月十五),這一天是僧眾結夏安居圓滿,這一天叫佛歡喜日。
為什麼叫佛歡喜日?這一天佛允許在僧團裡面,彼此平常有什麼過失可以互相提出來,你看到我的過失提出來,我看到你的過失可以提出來,提出來就要在佛的面前懺悔,改過。所以這一天叫僧自恣日,僧人自己反省,自己懺悔,自己發露懺悔的日子,改過。在佛前發願改過的日子,也是結夏安居圓滿的日子,所以這一天佛特別歡喜。所以佛說你這一天來齋僧、來供僧功德很大,你辦一些錢飲食來供養僧團,把這個齋僧的功德迴向給你母親,你母親就可以解脫餓鬼道之苦,就可以超生。所以目連尊者就接受佛的指導,在這一天他就供齋供養僧團。供齋就是請僧人吃飯,因為佛時代僧人不拿錢的,所以都是請僧人吃飯供齋。然後把這個功德迴向給他母親,他母親就超度了叫盂蘭盆會。這也是孝,因為是要度他的母親,跟地藏菩薩是一樣的。七月三十日最後一天,最後一天是地藏菩薩聖誕。七月十五是目連尊者超度他母親齋僧的日子,所以這個月佛門很多道場辦齋僧。
齋僧另外一個公案,就是賓頭盧頗羅墮,讀《彌陀經》有賓頭盧頗羅墮,這位尊者還沒有示現涅槃,他還在人間。他是跟外道比賽神通,他勝利,以為回去佛會發一個獎牌給他。結果被釋迦牟尼佛處罰,不可以顯神通的,佛規定不能隨便顯神通,你怎麼可以去跟外道比賽?他以為比賽勝利了可以拿到獎牌,結果被處罰。其他的佛弟子都可以入涅槃,你不可以入涅槃,你要留在人間,處罰你在人間留到末法時期,給佛門的弟子來種福,讓末世的佛弟子有機會來齋僧,來修福。所以現在有很多齋僧的道場,都有弄個桌子擺一副碗筷一個菜,那就是要給賓頭盧頗羅墮尊者來吃的。但是我也曾經去接受齋僧,看那桌子都空空的,沒有人坐。如果哪一天有人坐到那裡,可能那就是賓頭盧頗羅墮。但是都沒有人敢坐,那個都空空的。
但是尊者來,他不會現一個很莊嚴的出家人,不會,可能會很邋遢的,你看都看不起的,你都不想看他一眼的,那個就是了。他為什麼這樣示現?你不會去注意他,他都混在裡面,混在裡面跟大家吃。齋僧是不是都能感應賓頭盧頗羅墮?這個要看齋主的心,齋主的心要平等。你不能說這個法師比較有名,對他恭敬一點;那個法師不出名,對他就不太恭敬。心不平等,賓頭盧頗羅墮就不會來了。如果你是平等的恭敬,出名的也好,不出名的也好,你一律都是一樣的恭敬,賓頭盧頗羅墮就來了,所以齋主要平等心。這是我的師父,供養;那不是我的師父,我不理他,這跟尊者就不會感應。反正看到出家人,男眾女眾、南傳、北傳、漢傳,你都是一律恭敬就感應了。這個齋僧不在你做的菜怎麼豐盛,關鍵不要分別,平等心、恭敬心這樣來齋僧,你就可以修到大福報。你看供養一尊阿羅漢來那不得了,佛在經上講,你九十一劫統統不會受飢餓之報。
今天就跟大家講到這裡。這個教孝月,大家要發心來學習地藏菩薩的精神,目連尊者的精神,還有僧團,我們自己要懺悔、改過。佛為什麼會歡喜?看到僧人自己能夠反省,能夠懺悔,能改過。現在我們出家僧團看不到這個,大家都是別人錯,我都沒錯。吵架,都是他不對,我都對。這個佛看也不是歡喜,佛看了就掉眼淚了,大家想對不對?他會歡喜還是掉眼淚?掉眼淚。如果你自己發露懺悔,你自己懺悔,自己改過給別人看;別人不懺悔,你要做給他看,你要教他,這樣佛才歡喜。不能兩個人在吵架:都是你的錯,我一點都沒錯。大家都不懺悔,佛怎麼會歡喜?佛是掉眼淚。所以我們要知道怎麼修,才能得到真實的功德利益。好,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