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群書治要36O》第四冊—〈關雎〉之義  悟道法師主講  (第九十集)  2023/12/1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60-0090

  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群書治要36O》第四冊,第二單元「臣術」,四、「舉賢」。

  【九十、〈周南〉〈邵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是以〈關雎〉樂得淑女以配君子,憂在進賢,不婬其色。哀窈窕,思賢才,而無傷善之心焉,是〈關雎〉之義也。】

  這一條出自於卷三,《詩.周南》。

  『〈周南〉』:是《詩經》十五國風之一,周朝時採自舊周地的民間歌謠,多中正和平之音,歷來皆被視為正風的典型。『〈邵南〉』:即〈召南〉。《詩》十五國風之一,周朝民間歌謠。召在岐山之南,為周初(周朝初年)召公奭的封地。『正始之道』:端正初始治國方向的法則。『王化』:就是天子的德化。『〈關雎〉』:是《詩經.周南》的篇名。一共五章。根據〈詩序〉:「關雎,后妃之德也。」首章二句為:「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關關,水鳥和鳴之聲。雎,是水鳥。『進賢』:進用賢能的人。『不婬其色』:不自淫其色,不求專寵。淫者過也,過其度量謂之淫。女過求寵是自淫其色。『窈窕』:是幽靜美好的樣子。『無傷善之心』:沒有傷害善人的心,謂不會傷害、妒忌、抑制善人。

  這一條講「舉賢」。一開始第一條就是找后妃,古代天子找后妃的一個準則。「〈周南〉、〈邵南〉是端正初始治國方向的法則,是以王道轉變,體現了天子教化人民的基本思想。因此〈關雎〉一詩是說后妃心裡以得賢善之女以配君子為喜,以所推選的賢能之人不受重用為憂,不是沉溺於自己的美色以求專寵。憂愁幽靜賢良的女子未得以賞識推薦,一心渴望得到賢能的人才,而無絲毫妒忌、抑制賢者的心,這是〈關雎〉一詩的意旨所在。」這是〈關雎〉這首詩,它的寓意,它的宗旨所在,就在這裡。天子找后妃的一個條件標準,主要是要以道德仁義教化人民,從這裡開始。后妃也是以賢善之女這樣的德來配一個君子,做為自己最歡喜之事。

  好,這一條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