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便蒙鈔  (第十集)  1994/7  美國達拉斯  檔名:01-014-0010

  請掀開經本第廿四面第一行第九個字看起:

  【然諸經示淨土行。萬別千差。如觀像。觀想。禮拜。供養。五悔。六念等。一一行成。皆生淨土。】

  我們上次講到這一段裡面的『五悔』。「五悔」就是《普賢行願品》裡面講的十願,這在菩薩修行原則裡面來說,是屬於最高級的修行方法。十願,我們講到第五「隨喜功德」。今天我們再接著這個十願介紹之後,然後來會合什麼叫五悔,為什麼這個十願又叫五悔。

  「請轉法輪」是佛弟子弘揚佛法非常重要的一樁大事。因為佛法是師道,自古以來師道是非常尊嚴的,所謂「只聞來學,未聞往教」。學生親近老師要求學,是學生來求學的。古時候的老師教學,不像現在學校,現在學校有制度,每年招生。古時候這些老師有道德、有學問,都非常清高,也非常謙虛,他怎麼敢招生?招生那還得了,會被人笑話的,所謂師心自居,這太貢高我慢,所以決定沒有招生。我們看中國古時候跟佛門裡面,沒有見到招生這樁事情。那學生從哪裡來?我們做弟子的有義務要介紹,介紹也不可以去拉人。拉人,那對老師德行上來說,那是怎麼說也說不過去的。所以用一種非常善巧方便讚歎老師的德行。所以在佛門裡面有許多讚頌,讚頌就像唱歌一樣,我們唱出來,裡面是頌揚老師的道德學問,讓聽的人聽到之後心有所感,自自然然來請教,來問清楚。他來問,我們才可以跟他講,才可以為他介紹。絕對沒有像現在拉信徒,沒這個道理。所以是善巧方便這樣的介紹。

  另外一種方法,大眾不知道佛法的好處,我們自己深得佛法利益的人,主動請。佛在世的時候請佛、請佛的弟子到這一方來講經說法,佛法裡面說的講經說法,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到這個地方來講學、來教化眾生,這是我們自己去請。隆重的禮節,殷勤禮請。這個禮請禮節尊重,這一般社會大眾看到,他感受不一樣,他也會很尊重。所以現在這學校教育跟古時候不一樣,我這個年齡還念過幾天舊私塾,時間很短,好像我只念兩、三個月的樣子,以後就離開家鄉。學堂是在祠堂裡面請一位老先生在那裡教幾個學徒。我們拜老師,我的父親帶我一道,先到禮堂,禮堂裡面供奉的是大成至聖先師孔老夫子的牌位,我們要對孔老夫子行最敬禮,那個時候還三跪九叩首,我父親在前面,我們在後面。拜完孔老夫子之後,拜老師,家長對老師也是三跪九叩首。這樣隆重的禮節,把自己小孩託付給老師,你想想看,老師受這樣隆重的禮,他要不認真管教他能對得起家長嗎?這個不一樣。

  在台灣,早年台中蓮社辦了一個佛學研究班。這個班上收了八個學生,八個學生都是大學畢業的,我們是研究班。李老師也聘請了幾位老師,我們是李老師的學生,老師要我們到裡面去擔任教席,我們是他的學生,家長不會行這個禮,李老師代表這八個學生的家長,給我們也是恭恭敬敬頂禮三拜。我們怎麼能當得起?他說:不行,一定要接受。這是禮不能廢,禮要廢了,教就斷掉了。這樣隆重的禮,我們對每個學生的教導也非常認真負責,否則的話,對不起李老師磕了三個頭,尊師重道。現在在佛門裡面還能看到,佛門裡頭講學、講經還有一點禮節,其他地方看不到。尤其在美國,完全看不到。不能夠尊師重道,講到這個道學的傳授,幾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們做佛弟子的,要做出一個好樣子來給社會大眾看。希望能夠收到潛移默化的效果,改善風俗。如果要把這個道喪失掉了,道是什麼?人類之所以成為一個人的常道,平常的一個道理。這個道理是什麼?在中國就是倫常,在佛法是五戒十善。所以教育,中國自古的教育教什麼?教你怎樣做一個人,教你明白人與人的關係,父子的關係、夫婦的關係、兄弟的關係、君臣的關係(君臣在現在就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朋友的關係,五倫。這個關係搞清楚搞明白,一生能夠遵守這個原則,這才像個人。人與禽獸差別,就是人明白這個關係,倫常的關係。這屬於五倫。

  「常」,常就是我們講的道,常道,永遠不能夠變更的。儒家五常,仁、義、禮、智、信。《左傳》裡頭說得好,「人棄常則妖興」,人要是把倫常捨棄掉,這社會變成什麼?妖魔鬼怪。我們今天看這個社會確實妖魔鬼怪的社會,不像人!這是值得我們深深去反省的。孔夫子教學這四科裡面第一個是「德行」。從小培養倫常的概念。不但要培養你,而且要學習。所以中國古代的小學就是教你生活教育。小學七歲跟老師讀《禮記》,讀「學記、曲禮」,你就明白了,學生活教育;怎樣侍奉老師,如何尊重學長。他這個學會了之後,他回家就懂得如何去侍奉父母,如何跟兄弟姐妹和睦忍讓相處,從小學。所謂是「少成若天性」,從小教起,著重在品德生活教育,整個小學六、七年一直到十二歲都是著重在這個地方。「文學」方面?那就是背誦經典,沒有講解的。所以老師只教句讀。大概從七歲到十二歲,這四書五經,聰明一點的幾乎全部都能夠背誦,不講解。這個教學法高明到極處。現在人不懂。

  小朋友要沒有約束給他,也會胡思亂想。今天講的青少年問題,打開中國歷史,自古至清朝沒有聽說有青少年問題的,現代才有這個問題。什麼原因?教學有了大問題。小朋友不約束他,他也胡思亂想。天天就是背書,天天要背書,他就沒有功夫去打妄想。所以這一方面是教他對於典籍熟悉。實際上,另外一個重要的目的是修定、修清淨心。在佛門裡面講「根本智」。《般若經》上講的「般若無知」,小學就是教他無知。他能過他天真爛漫的童年,教他無知,專門去讀誦。能力好的,這經能夠背誦,在歷史裡頭選擇、子集裡面選一部分讓他去背誦去。

  從前中國教學沒有中學,小學完成之後就進太學,太學就像現在的大學一樣。太學裡面教導,老師教學生,講解。講解,你看許許多多的老師,那個時候一個老師教學生人數都不多,十幾、二十個人,帶著學生遊山玩水。有事弟子服其勞,弟子給老師駕車,給老師準備酒菜。一路旅遊一路玩,一路講解。這幾個月回來之後,這個課程就圓滿了。所以讀書真樂!老師講解沒有課本,學生聽課也沒有課本,給你說哪一本書第幾頁第幾行,個個都知道。背熟了。

  中國古時候這些書籍,說老實話也很科學。你去看看古書,古書這個刻板的印刷,每一面十行,每一行二十個字,裡面沒有空格。所以說到第幾頁第幾行,不管哪一家刻的書,全國是統一的。說到第幾頁、第幾行絕對不會錯,人人都知道。不像現在這個出版,這個頁數、行數不統一,從前是統一的。你們看看我們樓上《四庫全書》,你翻開看你就曉得,每一頁行數、每一行字數,一定的。所以到太學的時候就開講,研究討論,那在佛法講那是求後得智。後得智是無所不知。所以第一個階段是養清淨心,清淨心能生智慧,這古聖先賢的東西,他能理解,能夠明瞭。

  我們看中國的歷史,十幾、二十歲考中進士很多。進士就等於今天的高考,高考及格,分發到地方做官、做縣市長的不少。你在中國歷史上去看。在現在十幾、二十歲的年輕人還不懂事,那個時候就做父母官。為什麼說那個時候人能,現在時候人不能?教學方法不一樣。佛門同樣一個道理,諸位看《高僧傳》、看《居士傳》,在家居士學佛的,二十到三十歲的時候,開悟的人不曉得有多少。證果的人,上一次跟諸位提到的六祖惠能大師,他是證果,他不僅是開悟,他確確實實明心見性,廿四歲。像他這樣的年齡,開悟的不止六祖一個,永嘉也是廿幾歲成就的;居士裡面像彭際清居士也是廿多歲開悟的,在家人。

  所以從前那個教學方法跟現在不一樣,中國的確有許多好東西,可惜到民國建立之後,把這東西全部捨棄掉,這非常非常可惜。佛門裡面雖然保存一點,但是現在西方文化侵入中國之後,中國的衰弱,一味去媚洋,總是認為外國的好,把中國自己的東西全部捨棄掉,今天中國人遭這樣的大難。外國是不是真好?我們走了許許多多的國家,看了一看,也不見得真好。細細比較,我們中國東西確確實實能夠挽救這個世界,能夠給世界真正帶來幸福和平。外國人的長處是科技,科技達不到這個目標,科技發展到最後,只有整個世界同歸於盡(到核子大戰就同歸於盡),這是他們文化發展到極處。中國文化發展到極處是世界大同,不一樣。這是我們用很客觀的、很冷靜的思考觀察。外國有識之士也認為真正要想達到世界和平,還是中國孔孟之道跟大乘佛法。這個話是英國學者湯恩比說的,不是出於中國人說的,外國人說的。要想挽救這個世界,要用中國東西,他們能見到,我們今天迷失了,很可惜。

  佛法的教學隨著西方教學法,我們也把自己的方法原則放棄掉。所以這一代學佛的人比起過去,這個過去要從清朝末葉以前,我們的成就可以說就談不上。清末民初以前,每一代確確實實有高僧大德,我們沒見過,我們讀他的書、看到他的著作,不是現在人能夠學得出來。從哪裡看?從他的作品上看。現代人雖然也著作等身,那些著作你看一遍之後,就不想再看第二遍。而前人這些著作,你能夠百讀不厭,看了還想看,這裡面價值就可想而知。為什麼他的作品永遠讀不厭?他是從真實智慧裡面流露出來的。今天東西為什麼看一遍,不想看第二遍?他是常識裡面寫出來的。有些所謂是記問之學,這個地方抄一點,那個地方聽一點,這樣湊合起來的東西,不是從自己心性裡頭悟出來的,那個不一樣。也就是說,我們今人在修學上沒有古人那麼踏實,沒有人家那麼認真。人家確實從基礎做起,我們今天把基礎捨棄了。

  如果沒有一個好的老師為我們講解,佛法經典雖然多,經典的好處我們看不出來。雖然經典的文字比起古文淺多了,這在文學裡面,佛經的文字稱為變體文,實在就是古時候最容易懂的,像我們現在講的白話文一樣。因為他的目的是希望能大眾化、能普及化,所以這個文字盡量用淺顯的。佛經的文字不深,文字雖然不深,可是義理不淺,需要真正有修、有學的人來為我們介紹,來為我們講解,因此「請轉法輪」就非常非常重要。諸位如果說,我們佛門常講,我們希望做善事,哪一種善事最好?教化眾生的善事最好。我自己沒有能力教,不要緊,我請善知識,我請好老師到這來教,這個功德就是自己的。

  中國古時候有一個要飯的武訓,我想大家讀國文都讀過。武訓是要飯的,興學辦了幾十所學校,這也是中國了不起的聖賢人,不是凡人。所以我們能夠興學,不必要自己教學,我請有學問、有道德的人到這一方來主持教化,請他來講經弘法。這對於這一方風俗習慣必定有正面的影響,有真實的利益,一切好處、善事沒有比這個更善。現在大家懂得一點慈善救濟,那是救急,沒有辦法救貧。請法師大德來講經說法,這是救貧。我們在道德上的貧窮,在智慧上的貧窮,在才藝上的貧窮,這些老師能救濟我們,能夠幫助我們。所以請轉法輪是第一善行、第一大德。

  如果這一位善知識跟我們這一方很有緣,這個有緣,我們這個地方的人對他很尊敬、很歡喜他,很能夠聽他的話,接受他的教導,這就是有緣。有緣就不能讓他走,希望把他留在此地,就是「請佛住世」。希望他長住在此地教化一方。諸位要曉得,請一個法師來講經,講一部經、講兩部經,這個聽經的人就開悟、就證果,自古以來沒聽說。只有釋迦牟尼佛在世,經典上有記載,佛以後這種情形幾乎就沒有,眾生的根性不如前人;換句話說,必須要長時間的薰陶,才能改變習氣,才能有成就。長時間的薰陶,一定要請老師長住在這一個地方。

  我過去在台中,李炳南老居士在台中一住就是三十八年,一直到他老人家圓寂。他一生就是一個道場,實在講,也是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我們這批學生,有一次老師也問我們,問我們的志向,各言爾志。問到我,我那時就跟老師講,我說:我喜歡,如果能學成,我到處去遊化,不住在一個地方,到處去遊化。老師聽了之後笑笑,他說:你自己成就可以,你成就不了眾生。我說為什麼?他就說:哪有眾生聽你講一部經就開悟證果的。確實沒有,所以他就勸我們一定要長住在一個地方,才能夠真正利益大眾。我一直到今天還在各地方晃來晃去,是不是沒有聽老師的話?不是的,緣不成熟。好像每個地方聽眾都很多,在美國是最少的。聽眾多是一回事情,沒有人真正肯學。真正肯學的,那個是緣。

  現在學道難!難在什麼地方?名利放不下,習氣不肯改。這個對於真正修行來說是最大的障礙。有這些東西存在,做老師全心全力的幫忙,沒用處的。師資之道是很不容易。我在台灣還能遇到三個老師,實實在在難得,確實是古人所講的「可遇不可求」。老師為什麼肯教我?我有什麼長處被老師看中?實在講一無所長。老師所看中的就是我很真誠、很聽話,這是一個條件。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對老師的教導百分之百的服從。第二個條件?也許我很幸運,我想學的時候都是開端,是一張白紙,沒有被染污過,老師很歡喜。我學哲學,拜訪方東美先生的時候,只是有個很強烈的願望,非常想學。老師問我:有沒有念過哲學的書?沒有念過。有沒有聽過學者們的講演?沒聽過,這個他歡喜。我想到學校去聽他的課,他不讓我到學校,讓我到他家裡,每個星期天特別花兩個小時來教我。原先不曉得,到後來學了佛之後才明瞭,他對我非常愛護,怕我到學校會認識很多同學,會認識很多老師,東聽聽西聽聽,東看看西看看,心地會受污染,那就沒法子教。只許可接受一家之言,跟定一個老師,這就是中國古時候講的師承。

  方先生給我介紹佛法,佛法是我們課程當中最後的一個單元,佛經哲學。告訴我:佛經哲學是全世界最高的哲學,佛法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被他這兩句話引到佛門裡來。我的運氣真的是很不錯,接觸佛法大概一個月,我就有一個緣分認識章嘉大師。章嘉大師跟方老師一樣,對我非常愛護,每個星期給我兩小時,在他的小客廳裡頭,我們也是一對一這樣教的,我跟他三年。以這個基礎,章嘉大師圓寂之後一年,我親近李炳南老居士,在他會下十年。我學東西很簡單,很單純,哲學一個老師,佛學先後兩個老師。

  老師限制非常嚴格,只可以聽他一個人的,除他一個人講經說法,任何人講經說法不許聽。這就是老師他負責指導你,你一定要聽話,你要遵循他的路子走,他對你負責任。如果你聽多看多,亂掉了,他就沒有辦法指導你。我們到後來對於佛法稍稍深入一點,才懂得古時候所謂的師承,明白了。懂得佛門裡面講「五年學戒」,明白了,五年學戒就是老師的教誡,不是那個戒律,老師的教誡,一定要遵循老師的指導原則。為什麼?我們初學,什麼都不懂,學雜、學亂,到以後沒有人能夠教導你。所以這個根一定要扎得穩、要扎得牢。

  什麼時候老師放你出去參學,開放什麼都可以聽、什麼都可以看?這個裡頭有個標準,到你自己智慧開了,你有能力辨別邪正,有能力辨別真妄,有能力辨別是非,只要有這個能力,老師絕對不會留你,出去,出去,把你趕出去,你出去參學去。那個時候參學對你真正有利益,即使是邪師說法,你也得利益,也決不會受他的害,你有能力辨別。老師教學的苦心在此地,讓你有能力辨別,給你真實的標準。這是古時候在佛門裡面是五年。但是我們在《高僧傳》裡面看到,有很多人十年、二十年,甚至於一生感老師的恩德,不離開老師的。老師過世的時候,這才到外面教化一方,傳老師之道。可見得這是一個非常莊嚴、嚴肅的一個問題。

  現在師道沒有了,老師也沒有了,學生也沒有了。我離開老師在外面弘法,尤其以後在國際上弘法,感到很苦,找一個志同道合的都沒有。所以每一次回到台灣我去看老師,我都會跟李老師說:請老師多培養幾個學生,我們在外頭有幫手,有呼應。這個話我總說了十幾遍。最後一次,老師說:我不是不願意培養人,你替我找學生。從此以後我不再敢講,我想想我找不到這個學生,到哪裡去找一個學生對老師百分之百的服從,我找不到。所以我明白了,以後不再說了。

  在美國遇到一個同志,夏蓮居的學生,黃念祖老居士。我們的確是一見如故。要照我們中國的話來說,從我們這個家譜裡頭連繫也是一家。夏蓮居跟梅光羲是同學,是師兄弟。梅光羲是李炳南老居士的老師,這樣連就連到一家去。他在大陸上專弘《無量壽經》,我在海外也是專弘《無量壽經》。沒見面的時候都感覺到非常孤單,沒有人講這部經。大陸上除了黃老居士,也沒有人講這部經。在美國一碰,居然我們兩個都是講這部經。所以北京見面一見如故。

  由此可知,師道確實是難。師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人懂得孝親,而後才知道尊師。不講孝道,這師道就很難說,沒法子說。所以至善圓滿的教育還是要從孝親尊師上去扎根,決定不可以說這個觀念太落伍、這個觀念已經過了時代,那是我們自己看錯。一個人能把自己的父母老師都捨棄、都不要,他在這個世間就可以無所不為。人人都到無所不為,這個世界豈不是大亂之世。所以要想世界和平安定,要想大家過得幸福美滿,湯恩比的話沒錯。想想只有孔孟的孝道、大乘佛法確實能夠對治這個病根。所以「請佛住世」是非常非常要緊的一樁大事。

  但是,年輕的法師培養是相當不容易。這我在許許多多地方說過,每到一個地方,我們同修很多,大家都感到現在弘法的人太少,希望多栽培一些年輕的人來接班。我說:年輕人多,不少!為什麼接不了班、成就不了?都被你們這些信徒糟蹋掉。你們聽不到佛法,遇不到善知識,這是你們的果報。我說的話他不懂?我們對年輕法師很恭敬,我們哪有糟蹋掉他?過分的恭敬、過分的供養,傲慢心起來,貪心起來,迷惑顛倒,就把這個出家人糟蹋掉。他是人,他不是佛再來的,禁不起誘惑!這是把年輕人糟蹋掉。我們過去在李老師會下,李老師限制,嚴格的限制,四十歲以前縱然學成,不可以出去講經。原因在哪裡?年歲太輕,怕在外面禁不起誘惑退轉了,防範得很嚴。我們看到年輕的這些法師迷在名聞利養,墮落在五欲六塵裡面無法自拔。這是信徒害人,信徒這樣修福,將來果報都在地獄。你們修福供養這個法師,這個法師將來成佛作祖,你們有福報。他要落到地獄,你的福報在哪裡?你一身的罪業跟到下去。所以這個恭敬供養,不容易!要真正有智慧。

  我們對一個年輕法師照顧他,要照顧得很恰當,讓他生活能過得去,苦一點好。苦,他常常想著道;過得太舒服,迷了。西方極樂世界太渺茫,現前這個日子多好過、多舒服、多自在!西方世界都不想去。所以佛給我們講「以苦為師」是很有道理的。古來的高僧大德沒成就的時候吃盡苦頭,成就之後,依舊不捨棄苦行。什麼原因?他確確實實不會被境界動搖,不會被外境誘惑,為什麼還要修苦行?給後人做榜樣、給初學做榜樣,這是正確的,這是我們要常常記住的。所以現在這個供養多,過去比較清苦,出家人很苦。現在台灣經濟發達,人民富裕,隨著對出家人供養非常的豐厚,這個時候怎麼辦?你說不接受,他說:我供養法師,我想種一點福田,你老人家不接受,這也講不過去。接受怎麼樣?接受會墮落。實在兩難!所以一定要曉得,這個地方接受了,那個地方趕緊布施出去。我將來不能了道,將來還債由那些人代還,我也落得很清淨自在,不必要自己去還債。

  所以大家的這些供養,如何為他修真實的福報?這供養來的時候,我們要考慮這個問題。真實的福報,普賢菩薩講的請轉法輪,請佛住世。我們就幫他做這兩願。請轉法輪,印經。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佛也就常住。所以我從民國六十年開始印經,一直到現在沒有中斷過,一年比一年多,我也沒有統計,概略的估計有幾千萬冊!縱然不能上億冊,大概也接近這個數字,流通到全世界。這是給大家培一點真實福報。在這些年有錄音帶、有錄影帶也普遍在流通。所以現在我知道,在中國、在海外,念《無量壽經》的人很多,念阿彌陀佛的人很多,這是大家的功德,這是真實的功德,裡面決定沒有流弊的。所以我一生從來沒有一個念頭建道場。為什麼?我害怕,這道場建立,花很多錢!如果這裡面人將來不辦道,在裡頭爭名奪利,這是罪過,這決定要墮落。我印的經書不怕,你拿去賣都沒關係,只要有人買,那個人買了一定去看,一定得利益,這個沒有什麼流弊。

  道場流弊很大,從前李老師跟我們說過:建道場的時候都是菩薩,非常熱心,出錢出力;道場建了之後都是羅剎,爭權奪利。我過去遇到過,一個道場新蓋好的,蓋的也很不錯,蓋好之後裡面爭,住持是沒有人爭,老和尚當住持,爭知客師、爭當家師。他們在外面募捐的,說我募多少,我應該做當家;我募多少,我應該做知客。天天在吵架,天天在打架,那個時候他們請我在廟裡講經,我講了一半,回去我告訴李老師:我怎麼辦?李老師說:不要講了,趕緊離開。我說經不講嗎?沒有關係。我這就離開。這個爭權奪利,這是會墮落的,這怎麼能對得起出錢出力的這些信徒。所以我從來不敢動這個念頭。

  這個道場,我跟大家說是佛菩薩建的。我沒有動念頭,我也沒有勸人拿錢,也沒有去化緣,自自然然的,所以這是佛菩薩建的。我在這裡充實了一些設備,樓上的圖書,這是等於說是我來送的,裡面一些設備我來充實,這個硬體是佛菩薩建立的。所以這個不一樣。前些年有一個同修到聖荷西看我,問我說:法師,你有沒有意思建道場?我就告訴他:其他地方不算,單單中國大陸邀請我講經的地方,不少於三百處所,我每個地方去講一個月,從我現在這個年齡,我講到一百歲還講不完。你說我還要不要道場?我不要道場,處處作客,到哪個地方,你看我都坐首席、貴賓,伺候招待周到的不得了,一個月之後我就離開,再想我來一次,不知道何年何月。所以我說:他們建道場,我去住道場,他們有所有權,我有使用權。我不要所有權,所有權會累死人。我在那裡住一天,我使用一天,住一個月使用一個月,我有使用權,我不要所有權,這個就得大自在!所以這些行政業務是很煩的事情,我怕這個東西。

  我是有幾個掛名的道場,實際每個道場都有實際的人去管理,名沒有辦法不掛。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現在成立也有十幾年了,我只是第一任在那邊掛名做董事長,三年我就要辭,每一屆都辭,辭到現在都辭不掉。總幹事簡居士告訴我,他說:你不能辭!你走了之後,恐怕就沒有人送錢來。為這個原因,我那個招牌掛在那裡,會有人送錢來。我說:好,那你去掛。他說:什麼事都不要你過問,你只要掛個名就行。現在連董事會我都不去,他們找個人代替我就可以。這個名現在還拿不掉是為這個關係,道場掛個名,實際上我什麼事都不管,我做我自己應當做的事情。但是這些道場,也算不錯,我告訴他的方針、宗旨,他們去做,始終沒有改變,這我也是相當的安慰。這個道場剛剛上軌道,還沒有完全上軌道,我勉勵這邊同修要認真、要好好的修學,這是福地,不是真正修福修慧,這個道場住不住。當然我不會請你走路,有護法神請你走路,那就沒有法子。佛菩薩、護法神會請你走路,你住在這裡住不安,一定要走,感應不可思議。

  十願裡面,這個七條是願,後面三條都是迴向,「迴向眾生,迴向菩提,迴向實際」。迴向法是非常非常的要緊。因為眾生所以不能成佛,心量太小了,起心動念都是想自己,頂多想自己的家庭,再擴大想自己的家族,這個心量都很小!這是眾生之所以不能成佛,不但不能成佛,不能開智慧。迴向法是把我們的心量拓開,讓我們起心動念為一切眾生去著想,不為自己。為一切眾生,我們自己、我們家庭當然包括在其中,這個功德利益就大,心也得自在,也真正得到安穩,所以心安理得,那個快樂幸福不是一般人能夠想像得到,所以心量要大。佛之所以成佛,佛的心量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是成佛。

  我在早年,我還遇到一樁事情,我在大專佛學講座的時候,大概二十多年前,政大有一個學生,四年級的學生,名字我現在記不得,他對於政治很有興趣,他到我這來問,問我從政之道。我就告訴他,我說:我年輕的時候對政治的確很有興趣,也下過功夫去研究,可是學佛之後統統捨棄,不再留意這個事情。不過,我說:你既然來問我,我也不能讓你空過,為政之道,最要緊的就是心量要拓開。你做一個市長,你這個心胸裡頭整個市民你都要能夠顧及到。你要做到省長,你的心量要包括一個省,你的政治才能夠辦得好。如果心量小,你註定要失敗。所以我就講佛之所以偉大,佛的心量是盡虛空遍法界無所不包。我說:這個對你來說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一條。真正要從政,要在這上下功夫,要把心量拓開,學著能夠愛人,能夠關心別人,能夠幫助別人,這是從政基本的理念。

  後面一個「常隨佛學」,這是迴向菩提。佛是我們的老師,佛是我們的模範,我們要以他做標準,我們要學他。佛怎麼存心?佛如何對人?佛如何對事?這樣學才能學的像一尊佛,才能成得了佛。佛在哪裡?佛雖然不在世,佛的心、佛的願、佛的行持都記錄在經典上,我們細心去讀、細心去體會,依照這個標準,修正我們錯誤的行為。我們錯誤的想法、錯誤的看法、錯誤的說法、錯誤的做法,依照這個標準來修正,這叫做學佛。學到完全一模一樣,那就是成佛。佛不在世,經典是我們的老師,流通經典就是幫助佛度一切眾生,就是迴向菩提。這個地方就是常隨佛學。

  第九「恆順眾生」。要想眾生得到真實幸福美滿的生活,一定要順他。每一個時代意識型態不相同、生活方式不相同、嗜好希求不相同,諸佛菩薩明瞭,佛的弟子通達。所以佛法的教學,諸位仔細去觀察,確確實實是本土化、是現代化,所以這個教學法高明極了。諸位仔細去想想,我們中國人造的佛像像中國人,這在中國本土化;日本人造的佛像,一看就是日本人;泰國的佛像,一看完全泰國人,下巴尖尖的,一看就泰國人。佛沒有一定的像,在哪個地方就示現那個地方人的像,這彼此有親切之感。

  佛的道場也沒有一定的型式,在中國的道場採取的是中國宮殿式的皇宮的建築,你看一入到中國來,馬上就是中國化,在型式上完全中國化,我們中國人歡喜接受。假如佛教當年傳到中國,所有道場建築是印度的式樣,它在中國決定行不通。所以我有一次遇到一個基督教的牧師,美國人,非常虔誠的基督徒,跟我也很談得來,他對我非常感慨的說了一句話:基督教傳到中國一百年了,中國有十億人口,我們基督徒才一百萬人,十年,十億人口才一百萬人。他說得好傷心!為什麼中國人這樣難接受基督教?實際上他不懂,它要像佛教,那基督教在中國大大的盛行了。耶穌是中國人的面孔,瑪麗亞像觀音菩薩一樣,教堂是宮殿式的中國的建築,就行了。中國人一看,我們本土的文化,沒有隔閡,自然就進來。

  所以許多法師最初到美國來,我都勸他道場一定要建美國,建什麼樣型式?建白宮的型式,小一點,那個樣子一定像白宮一樣。美國人一看,他一定會走進來。本土化!佛像一定塑美國人的樣子,美國人的面孔,為什麼?到這個地方來是度美國人的,這個就對了。本土化、現代化,才能把佛法發揚光大。你還建築中國這個型式的,人家一看,這是外來的文化,外國人不會進來,這就造成障礙。教導他,要叫這些外國人去做中國人,還要做中國古人,他怎麼肯甘心情願?這註定失敗!從前佛門的這些高僧大德聰明到絕頂,所以佛教能夠這樣普遍的宣揚,我們今天不能體會這個意思,墨守成規,錯了。

  就是中國,現代的中國,我們再建佛教道場,也不可以建宮殿式的。為什麼?現在國民政府辦公室不是宮殿式的,大陸共產黨政府也不是住宮殿式的。所以佛教道場的建立,要像一般學校建築一樣,要建立現代化的道場。古時候這些道場保留,古蹟,這歷史古蹟,現在觀光旅遊風氣很盛,這些道場都是觀光旅遊最好的觀光點,替國家賺取外匯,這觀光旅遊這種事業是我們中國觀光資源,真是世界第一。你看任何一個道場,一磚一瓦,千百年的歷史,許許多多好故事,很容易滿足觀光客的需求。應該這樣做法。

  真正修行要重新建立道場。我在大陸上跟趙樸初會長交換過意見,他對我這個想法很贊成。現在交通發達,不必要建很多,一個宗派建一個道場就夠。建立的方式?像美國這種大學城的方式,一個城市就是一個道場。我看過許多美國的大學城,我看了之後,現代化的道場就是這樣的。裡面有學術研究的中心,有同修大家在一塊修學的中心,分成這兩個大部分就非常的理想。不走上現代化,不走上每一個國家民族的本土化,這個教育無法推展,沒有法子利益一切眾生。佛教育現階段的任務就是六和敬,如何能夠把每一個國家的種族、文化、意識型態、宗教許許多多的隔閡,能把他化解,使這個世界上永遠沒有戰爭,都能夠和睦相處,這是佛教教育在這個世間的目的,確確實實它能做得到,你要問為什麼原因?就是他的胸懷很大,慈悲一切。佛門裡頭沒有界限的,破一切執著,破一切分別意見。這是「恆順眾生」。

  最後一條,「普皆迴向」。普皆迴向簡單的意義,我自己,我的智慧、我的能力、我的福報,我願意與一切眾生共享,這就是普皆迴向。把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真正看作一家人,真正看作一體。佛門講慈悲,「同體大悲,無緣大慈」,慈愛,無緣就是無條件!世間人這個慈愛有條件,佛法裡面講無條件。

  這個十願裡面,最重要的是禮敬,所謂「敬人者,人恆敬之」,第二是供養,第三是懺悔,這三條非常重要,我們要修行必須從這個地方下手。儒家教學也是這個原則。我們打開《禮記》,《禮記》第一句話就說「曲禮曰,毋不敬」。我們佛法裡面說「禮敬諸佛」。你們在課誦本常常念到「一切恭敬」。這就是教給我們學佛從哪裡做起?從真誠心,恭敬一切做起,這真實的善根。福報從哪裡修?從供養。佛告訴我們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善因必定有善果,這是永遠不變的定律,這是真理。普賢菩薩跟大乘菩薩不一樣,境界又提升了一層。大乘菩薩是布施,他老人家是以至誠恭敬心來布施,這布施就變成供養。本來這供養我們是對佛菩薩、對上的,今天對下布施,也是用對上那種恭敬心布施,決定不敢輕慢人。不能以自己的富貴輕視貧賤人,要把貧賤人看成諸佛菩薩一樣去供養他,這個了不起。布施事情小,這個心難得,這個心太可貴,這是佛心!決定要修懺悔,才能真正成就自己的德行。我們今天感到現在這個世界倫理道德已經見不到,也聽不到人說。可是這是人生最根本的大問題。

  我昨天到休士頓去參訪,遇到蔡居士,蔡念生的兒子,在一起吃飯提到這個問題。他這幾天也正在想,如何能在中國四維八德裡面選一個德目,我們來提倡它。他告訴我:四維八德裡面,今天我們中國人最重要的,我們要知恥。一點都不錯。他腦子裡頭想的我們怎樣組織一個「知恥學社」,我們來推廣這個運動,使倫理道德從我們幾個人本身,我們努力來推行。我說:這構想非常之好,那你回家趕快把詳細的東西寫給我。他說:我剛剛有這個念頭。我說:好,這個念頭今天我們碰到了,這緣就成熟了。你把這個東西搞出來,我在海內外,我來提倡,我來推動。夏蓮居老居士想了一個淨宗學會,我今天在各地方把它建立推行了。知恥學社,好,人能夠知恥,就不會做壞事、就不會起壞念頭!一想,這恥辱,知恥近乎勇,我們才有勇氣來改過自新,這個國家民族世界會有前途。這個想法非常好,所以我極力鼓勵他,叫他趕快寫出來寄給我。好,我們時間到了。今天這段五悔介紹了,底下還有個「六念」,這段裡頭每一個名詞都要很長的時間來介紹。好在後面比較簡單。好,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