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彌陀要解演義  (第七集)  1995/1  台灣高雄元亨寺  檔名:01-015-0007

  諸位法師,諸位大德、同修:

  佛法裡面所講的三十七道品,這是世尊教導我們的綱領、教導我們的原則,因此我們不能把它局限在小乘。天台大師,就是隋唐時候的智者大師,他老人家就以這個四教來解釋道品。譬如「四念處」,他就有「藏、通、別、圓」四種說法。由此可知,這個原則綱領是統攝一切法門。因為眾生機緣不相同,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根性不一樣,程度不一樣,乃至於我們的生活環境、意識形態不相同,所以佛的說法真的是無量無邊。不管說得怎麼多,歸納起來總不出這些綱領,不超越這些原則。所以這個大小乘經裡面,名義雖然不同,我們能夠掌握到綱領,就能真正得到修學的利益。

  在「七菩提分」裡面,除了擇法之外,其餘的六條都是對治我們修學一些障礙。這些障礙幾乎都是共同的,不但現在人有,古時候人也有;世尊當年在世的時候,那個時候的人也有,所以這個不足以為奇。

  大致說起來,一種就是「昏沈」,所謂昏沈是打瞌睡,精神提不起來。特別是在禪坐的時候,禪堂裡面打坐的時候,還有我們念佛堂裡止靜的時候,繞佛的時候他不會,拜佛的時候不會,到那個盤腿一坐,幾聲佛號念了,他就睡著了,這個就叫做昏沈。當然功夫提不起來,這是一個毛病。

  另外一個毛病是「掉舉」,跟這個恰恰相反。他一坐在那裡,心裡就七上八下。不坐好像心還滿清淨,這一坐下來妄想紛飛,不曉得從哪裡來的,嚇得他就不敢坐了。他說:「我一坐就有妄想,不坐沒有妄想。」其實他這個看法是錯誤的,平常就是那麼多的妄想,你不坐沒有覺察到,這一坐的時候才發現這麼多。絕對不是你止靜的時候、禪坐的時候會有很多妄想,不是的,這個一定要曉得。

  你要有對治的方法,「七菩提分」後面這六條,就是教給我們對治的方法。這在註解裡面都說得很詳細的。

  「八正道」是修學成就,正智現前,就是我們在三皈裡面講的覺而不迷。可是這個也是說的原則,大小乘宗派不相同,解釋就不一樣。譬如,八正道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禪宗的正見跟我們淨土宗的正見就不一樣。禪宗要用淨土宗的正見,就叫邪見,跟他的法門不相應。我們淨土宗的要用禪宗的正見,我們叫做惡取空,那決定不能往生。禪宗的正見,就是《壇經》後面講的「本來無一物」,心地一念不生,那個是它的正見。我們淨土宗的正見,就是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這是我們的正見,可見得那不相同。禪宗所謂念佛一聲要漱口三天。法門不相同,所以解釋就不一樣。都是這八個名詞,每一個宗派有與他本宗修學相應的解釋,所以它也並不是有一定的一個解釋,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但在佛學常識裡面講,解釋名詞的定義,那就是融合各宗都可以接受的一個講法,所以曉得它有各宗、各個法門不同的講解。

  經裡面跟我們講的「念三寶」,這一句話非常重要。要曉得世出世間法,「念」的關係最大。佛在許多經論裡面告訴我們,說:「一切法從心想生。」世出世間一切萬法,在我們佛法裡面所說的,十法界依正莊嚴。今天在科學家的說法,宇宙、人生這些現象從哪裡來的?實在講今天科學所能夠觀察到的這個宇宙,在整個大宇宙裡面是很窄小的一部分,並不完整,只看到一個角落。科學家現在也承認也明瞭,知道空間是無限次元的。我們能夠觀察的,現在只能觀察到三度空間、四度空間,超越這個次元的就觀察不到了,而空間是無限度的次元。由此可知,今天科學能夠覺察得到的空間是非常的有限。

  佛告訴我們無盡時空裡面的這一些現象,這個現象就包括了十法界,包括了無量無邊諸佛剎土,從哪裡來的?從心想生。那個能變的根源是一個,所變出來的境界無量無邊。由此可知,那個心想的關係太大太大了!心裡面想什麼,就變現什麼。所以你想佛,他就變佛的境界,你就成佛了。怎麼成佛的?想佛就成佛,所以「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換句話說,你想菩薩,你就成菩薩。

  也許同修們要問:「我想了好多年,我也沒成佛。」你想了好多年之所以不能成佛,是你不如理不如法;就是你想的與理論不合、與方法不合,你想錯了。想錯了就是打妄想,想念佛的時候,心裡面還有許多妄想,還有很多貪瞋痴慢夾雜在裡面,所以你那個想是亂想。亂想,你的結果就亂了,就得不到你所想像的那個果報了。所以佛教給我們要專想,那個力量就大了。你要是專想佛,你一定成佛。

  所謂專想,我們想佛的時候,就是你念佛的時候,裡面決定沒有夾雜。不但世間法裡不可以夾雜,佛法也不能夾雜。你看《西方確指》覺明妙行菩薩說得很好,他說念佛最怕夾雜,夾雜些什麼?念佛人又去念經,又去持戒,又去參禪,又去做法會,搞這些拉拉雜雜,這就是些夾雜。夾雜就把你的功夫破壞掉了,什麼功夫?心力!力量散掉了,不能集中,這是你觀想不能成就的原因。所以要專想,專想那個效果很容易見到。

  咱們世間人念佛不專,有些事情他倒滿專心的。你看年歲大了,退休的人,退休了沒有事情。沒有退休的時候他有工作,他一天到晚就想他的工作;當然他也不是專想,他是亂想,所以他的工作成績並不是很顯著。退休之後沒事情,沒事情想什麼?想老。他不想別的,想:「我老了,社會上老人沒用,老人被瞧不起。」他想老。想老,他很快的就老化掉。沒有退休的時候,他一年一年過,看不出他老。退休之後,一年比一年衰老得明顯,好像一年過了十年一樣,老化得好快。這一老之後,他就想病,今天這裡痛,明天那裡痛,所以一身都是病。怎麼老的?想老的。怎麼病的?想病的。這一病之後就想死,就死了。這完全合乎佛法裡面講的道理。

  「一切法從心想生」,你知道想老就老,想病就病,想死就死,那想成佛怎麼不成佛?同樣一個道理。所以佛教我們念佛理論的根據就在此地,的的確確「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學佛的人,第一個心理健康,千萬不要去想老、病、死,不去想這個;想這個很糟糕,搞六道輪迴,這個就太苦了。去想佛菩薩。

  經上教我們念三寶,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也不例外,還是念三寶,「念佛念法念僧」。三寶真實的意思是「覺、正、淨」,這個要知道。念佛的法身、報身、應化身,這是從相上去觀想。從相上要能會歸到自性,自性的佛寶就是「湛然智照,靈明覺了」。簡單的說,就是於一切法中覺而不迷,就是自性的佛寶。所以我們看到佛的形像,要回歸到自性,這個很重要。

  法是佛的教法,有「教、理、行、果」,法可以分為這四種。教法是佛的教學,這些經典的文字是屬於教。佛給我們講經說法,音聲示教。教裡頭有理論,我們聽教看經要明白他的道理。理明白之後要知道行,怎樣做到,怎樣把這些道理變成我們自己的生活行為,讓我們得到真實的受用,那就是果的法了。所以它有果實在裡面,這是我們真正可以能夠受用得到的。回歸到自性,就是正知正見。《法華經》裡面所說的:「入佛知見」,這個是正知正見。

  僧寶是三乘賢聖,聲聞、緣覺、菩薩。在小乘四果,羅漢是聖人,三果以前我們稱他做賢人。菩薩裡面,十住、十行、十迴向,我們稱為三賢。從初地到等覺我們稱為聖人。三賢十聖,這些都是僧寶,真正是證了果的這些修行人。三乘賢聖之中,在家出家、男眾女眾都有,四眾弟子統統具足。他給我們的啟示,這也是從總綱領上說,無論你修學哪個法門,總不外乎禪家講的禪定,我們淨土講的清淨心,不外乎清淨心。修行,修什麼?從綱領上講都是修清淨心。你用什麼方法修?方法很多。我用念佛的方法,他用參禪的方法,他用念咒的方法,方法很多,都是修的一樁事情,都是修清淨心。念佛叫做清淨心,學禪叫做禪定,學密的叫做相應,名詞不一樣,實際上是一樁事情,這是修清淨心。僧寶裡面,清淨心自自然然和合。人與人能夠和睦,能夠互助,能夠合作,現在的話說,自自然然能團結在一起。這個是淨,淨而不染,這是三寶簡單的解釋。

  從別相三寶會歸自性一體三寶,這是真正的修行。古人講聽教,就是聽經,或者是讀經,要大開圓解,要開智慧,智慧要圓融。修行要在轉識成智,也就是講要會歸自性,轉識成智。換句話說,佛法這個經論,字字句句都要把它運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你才能得到受用。你要是看到佛經與我們平常生活不相關,那就錯了!那這種東西我們學它幹什麼?從我們一早起來穿衣吃飯、上班工作、處事待人接物,字字句句都是最寶貴的教誨,使我們在生活、在工作、在事業、在處事待人接物都能做得非常圓滿,都能做得快快樂樂,這是佛法。

  我們看看現在許多人學佛,佛法是佛法,生活是生活,完全脫了節。脫了節就是世間法常講的所學非所用,這不是學佛,這個學錯了。佛法學了,一定有用處。念佛,我們對人對事對物不迷惑,這在生活就用上了。念法,我們的看法想法正確沒有錯誤。念僧,我們在所有一切境界裡面,都能保持著清淨心,決不被外境所污染。他真用上了,這叫做念三寶。

  經裡面給我們說西方世界,七重羅網,七重行樹,。風吹著樹葉,因為樹是寶樹,那個樹葉跟樹葉碰到的時候,都會發出聲音,就像我們的風鈴一樣,那個聲音非常美妙,就像交響樂章一樣。因為西方世界那個風吹著花、樹,發出的音聲是有節奏的,它不是亂的,是阿彌陀佛願力威神變化所作,所以那就是阿彌陀佛說法。你什麼時候想聽,什麼時候就有聲音;想聽什麼經,想聽什麼法門,它時時刻刻隨心所欲的為你演奏,為你說法,所以你自然會念三寶,自然得正念樂。這個裡面我們要細心去體會,實在講,妙不可言,真實不可思議。

  聞法功德是念三寶,這是世尊在《阿彌陀經》裡面多次的提醒我們。我們今天學佛,法是聽了,經是念了,不曉得念三寶。不曉得念三寶,就是佛法真正的受用忘掉了。佛法在面前走過,看到了,聽到了,沒有受用到,你說這個多可惜!由此,我們就體會到「念三寶」就是真實的受用!無論是什麼經典,無論是哪一個法門,無論是哪一個宗派,念佛也好,參禪也好,念咒也好,誦經也好,都要能夠懂得念三寶。念三寶就是幫助我們在生活當中,提醒「覺、正、淨」,這就是念三寶。我們「覺不迷、正不邪、淨不染」,你就得佛法真實受用。所以這個真實受用不是來生來世,是現在!學了佛,現在就不迷、就不邪、就不染,這才叫真正的佛弟子,你是在真正學佛。

  非常可惜,今天讀經的人很多,念佛人很多,參禪的人也很多,他就是不能夠得受用。不得受用,我們俗話說功夫不得力,功夫不得力就是沒受用,依舊還是迷,還是邪,還是染,這樣學佛都叫白學了。所以會學佛的人,他的「念佛念法念僧」,天天在進步,天天在增長;換句話說,他的「覺正淨」天天在增長,這是真實受用處。所以這句經文很重要,你學佛能不能得受用,就在這一句。

  在本經世尊為我們開示的這些話裡面,我們深深的體會到,西方極樂世界確確實實有情是佛菩薩們,無情是風樹流水,統統都說法,情與無情,同宣妙法。要用天台的話來講,「藏通別圓」四教的教學,無量的法門,西方世界全部都開演。所以「法門無量誓願學」,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學是決定正確的。無量無邊的法門想學什麼,都能滿足你的願望,隨著你的程度不斷的給你向上提升。佛在後面又給我們說:「能令聞者念三寶」,他得受用,念三寶就是真正得受用。

  所以我們一定要深深的相信,絲毫不能有懷疑,西方世界是阿彌陀佛願力成就的。這是世尊在《無量壽經》裡面給我們說得很明白,是阿彌陀佛圓滿智慧裡面所顯現,同時也是每一個往生的人淨業所感的。有人說「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念佛為什麼不能往生?往生的條件是淨,心要淨,心淨則土淨。我們用念佛這個方法修清淨心,這個名詞就叫做「念佛三昧」。「三昧」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叫正受,正是正常,受是享受。念三寶就是正常享受。可是諸位千萬不要誤會了,我「念佛念法念僧」這就是正常享受,不是的。是心裡面「覺不迷,正不邪,淨不染」,這個就是念三寶。那個念,不是口念,是心念,心裡面是「覺正淨」,這叫念三寶。心裡面「迷邪染」,口裡念佛念法,那個沒有用處的。心地要「覺正淨」。念是從心,不從口,這一點希望大家要特別留意,一定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學佛才得受用。

  參禪得受用是禪心。禪心是什麼?覺。禪是從覺進去的,覺而不迷。禪宗所標榜的要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所以禪心是覺心。從教下入的,教下包括很多,像天台宗、賢首宗、三論宗、法相宗,這些宗派都是從教,從經典裡面入的。他是什麼心?你有這個心就得受用了,他是正心,正知正見。他對於宇宙人生的看法、想法跟佛完全一樣,受佛的薰陶。每一天讀誦經典,研究經典,受佛的薰陶,於是他的看法想法逐漸逐漸跟經相應,叫正知正見。

  淨土宗的心是清淨心,心地真的到了清淨,一塵不染,萬緣都放下了,這是淨土的心,到這種程度就決定往生。而且你要是入了這個境界,你會非常有信心,「我有把握往生」,會有信心。甚至於什麼時候會去,自己也可以能做得了主宰。壽命還很長,可以提前走;壽命到了,如果有事情,再耽誤幾年也不要緊,生死自在,不受壽命的拘束。心要清淨。淨宗,清淨心是享受。禪,覺心是享受。教,正心是享受。這就是為什麼經上佛一再講「念佛念法念僧」,是這個意思。如果達不到這個境界,你的修學沒有成就。你雖然學了沒有成績,你一絲毫受用沒有得到,所以這是我們要特別注意的。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末一段經文,「彼佛何故號阿彌陀」到「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這一段是講的正報。釋迦牟尼佛特別提出阿彌陀佛的名號,因為這一個法門就是教我們執持名號,《阿彌陀經》上講的;而《無量壽經》上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由此可知,一向專念就是執持名號。阿彌陀,本來這個名號裡面含有無量義,世尊為了說法方便起見,只給我們講了兩個意思:無量光,無量壽。其實這個名號含義無量,佛只說兩個。但是這兩個是無量義裡面,最要緊的兩個意思。

  『光明』代表的是空間,『照』代表空間,『壽命』代表時間。這個時間跟空間裡面就能夠包容一切,一切的無量不出光壽,不出時間與空間,時空就包含了一切的無量。這個一切無量就是法界的本體,也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心本性。如果我們把這個道理、這個事實真相參透了,如一切大經裡面所說的「始覺合本覺,始本不二,生佛不二」,眾生跟佛不二,所以「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我們的疑惑才是真正從根拔除。我們知道念佛的好處,念佛的利益,念佛的善巧方便,這個法門確實能幫助我們快速度的恢復自性,明心見性,快速的成佛。我們今天對這個理與事不能夠清楚的明瞭,這就是有疑。佛在大經上講疑,就是《無量壽經》上佛也說過,疑是菩薩修行很大的障礙。由此可知,斷疑生信是我們每一個修學人必須要關心的。

  如何能夠斷疑生信?善根厚的人,福報大的人,他不懷疑。所以我們千萬不要瞧不起一些老太婆,不認識字,教他念一句「阿彌陀佛」,他就很老實,一天到晚「阿彌陀佛」,心裡想「阿彌陀佛」,口裡念「阿彌陀佛」,他真幹,他真相信。到臨終的時候,人家站著走、坐著走,又不生病,預知時至,瑞相好得很,他那個是真正如法。我們自認為是知識分子,受過高等教育,受過科學洗禮,對這個經教、阿彌陀佛充滿了懷疑,念到臨命終時一塌糊塗,還要搞六道輪迴;跟那些老太婆比一比差太遠了,這是我們要特別提高警覺的。所以真的有疑,一定要斷疑,怎麼斷疑?一定要開智慧。為什麼?學老太婆,學不上,學不來。學不來那個辦法,就是要在教理上下功夫,要在實行上下功夫。行可以幫助解,解可以幫助行,認真努力,斷疑生信,我們的功夫才能夠得力。

  經上講的『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這一句話也非常重要,我們千萬不能夠把它疏忽了,這裡頭含著很多很多密義。你要把它看清楚看明白了,我想無量法門擺在面前,你一定選擇念佛法門。為什麼?就是這一句話。我為什麼要選擇淨土法門?我就是為了「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我就為這個。十劫時間短,西方極樂世界諸上善人,上善人是前面跟諸位講等覺菩薩,多少時間修成的?總沒有超過十劫。十劫就能夠從凡夫修到等覺,這個便宜太大了,我為什麼不去?當然要去了。

  你在其他世界修行,佛在經上講的三大阿僧祇劫。一個阿僧祇劫是多少?從前李老師在慈光講座裡頭編了一個講義,他有一個說法,也是根據經典裡面說法的。阿僧祇是一千下面八個萬字,一千萬萬萬萬萬萬萬萬是一個阿僧祇劫,還要乘三倍,底下單位是相同的都是劫。西方極樂世界十劫就成就了,你要搞三個一千萬萬萬萬萬萬萬萬都還搞不成功,你說西方極樂世界多便宜!就憑這個我們就要往生。所以他這一句話的含義很深很深,千萬不要疏忽了,那一邊成就,容易,快速。

  根據經上所說的這個意思,我們仔細去觀察,我再告訴諸位,西方世界從我們凡夫修到真正等覺菩薩,大概只是三劫四劫,不是十劫。如果是十劫修成的,那只有阿彌陀佛成佛第一劫去往生的,現在成了等覺菩薩。第一劫去往生,現在成等覺菩薩,在西方世界人數是少數,不是多數,十分之一。世尊明明告訴我們,西方極樂世界等覺菩薩是多數,可見得就不需要十劫了,三、四劫去往生成就的。三劫、四劫、五劫、六劫,大概是第六劫去往生的現在都成等覺菩薩,他才是占多數。我們從這個地方去觀察、去計算,才曉得西方極樂世界修行容易。

  為什麼容易?你仔細觀察經文,你會恍然大悟。第一個,它沒有退緣,它修行的環境好,沒有障礙。老師是阿彌陀佛,老師好;同學是諸上善人,都是等覺菩薩,真正的等覺菩薩是同學。其次更殊勝的,你每一天都能夠供養十方無量無邊的諸佛如來。你供養佛,一定聽佛說法,每一天聽一切諸佛為你說法,所以你只要三、四劫就成佛了,原因在這裡。我們在這個世界修行,遇一尊佛都遇不到,所以要三大阿僧祇劫,那裡的修行環境太好太好了。所以佛在《無量壽經》講的話沒錯,多少菩薩想求這個法門,求不到!我們太幸運了,這一生當中居然遇到了。沒求,碰上了,這個運氣很好!碰上了,你要不能夠把它抓住,不能利用這一個機會,這一生就見阿彌陀佛,這多可惜!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下面這個大段,是「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在我們經本七十六面到八十二面,這是第二個大段。前面是講信,起信,這個地方是勸我們發願,所以經文「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一直到「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這段經文跟《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上所說的完全相同,可以證明這是真正的事實,決定不是假的。

  『眾生生者』,把它跟四十八願的願文合起來看,你才能夠瞭解裡面真正的意思,他的確是平等的。菩薩去往生也是這樣的,我們去往生也是這樣的,地獄、畜生去往生也是這樣的。他並沒有揀別,哪一類眾生去往生,做阿惟越致菩薩;哪些眾生去往生,他做不了阿惟越致菩薩。他沒有,他是平等的,『皆是』,這個就是阿彌陀佛本願的加持。

  阿惟越致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叫不退轉,就是不退轉的菩薩。這個不退轉是圓滿的三不退。小乘初果是「位不退」,所以證到小乘初果就決定不會退轉到凡夫,等於說他得到保證了。他是進進退退,但是他退有一個底限。好像你在學校念書,你上了學了,你念書不用功,考試不及格會留級,不會被開除。留級留到一年級那是最低的,不會被開除的。保證他退轉有個底限,不會更再退了。第二種是「行不退」,行不退是菩薩絕對不會退轉當小乘,這是行不退。第三個是「念不退」,念不退是明心見性,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他不會退轉到三賢菩薩位。所以菩薩修行的確是有進進退退的,但是他都有個底限,不會退過這個底限。

  如果三種不退統統都證得,這在圓教是初住,在別教是初地。可是此地阿惟越致菩薩,許多古大德的註解上,都肯定是七地以上。而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又告訴我們這是「圓證三不退」。這個「圓證三不退」,古德沒有講過,這是蕅益大師講的,那個地位就高了。圓是圓滿,圓滿的三不退是等覺菩薩,像觀世音、大勢至他們這一個階層的人物。如果依照蕅益大師這個說法,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蒙阿彌陀佛願力加持,使我們凡夫一品煩惱都沒斷,一下子就給你拉到等覺菩薩的地位。換句話說,你的神通、你的智慧、你的道力、你一切的受用跟等覺菩薩平等。這個話我們可以相信,為什麼可以相信?我們有《無量壽經》作證明,世尊跟阿彌陀佛在《無量壽經》確確實實是這樣說法的,所以蕅益大師講這個話他是有根據的,他不是隨便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