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二一0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210
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四二一頁:
演【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前面大師告訴我們淨宗修行的方法,明白的給我們開示「善根、福德、因緣」必須具足。我們從什麼地方做起?大師依據《觀經》指出,「三福」是淨業正因。我們在此地曾經跟諸位報告過,這三條不僅是修淨土的基礎,實在講大乘佛法所有的宗派、無量法門都離不開這個基礎。由此可知,這三條十一句非常重要,如果疏忽這段文,縱然勤苦精進的修學,也沒有法子成就。為什麼?因果不相應,這是我們要特別注意到的。
實實在在的,佛法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由孝道而後才有師道,不孝父母,要他尊敬師長,那是做不到的。哪有說是自己最親愛的人不敬,去敬外頭別人?如果有這種事情,他必定有企圖;沒有企圖,這在情理上講不通的。這就說明孝親尊師是我們修行的大根大本。世出世間法要想有成就,這就是師道。佛在經上常說,父母之恩是生我們的肉身,我們這個身體得自於父母;老師的恩德是生我們的法身慧命,法身慧命得自於老師。在中國古時候,老師跟父母看的是一樣重,諸位讀《禮記》、讀古禮,你就曉得,父母過世守孝是三年,老師過世心喪三年,就是沒有形式,不要穿孝服。這是學生對老師跟對父母沒有兩樣的。還有一個顯著的就是稱名,古時候只有童子、沒有成年的人可以叫他的名,可以稱名。成年以後,如果再稱名,那是對他很不恭敬,對他很不禮貌,尤其是連姓帶名稱,更沒有這個道理,那是侮辱到極處。
男子二十歲成年行冠禮,戴帽子,戴帽子表示是大人不是小孩,你見到他要尊重,不能稱他的名;女子十六歲行髻禮,就是梳頭,她成年了。這一天他的長輩,他的同輩、兄弟姐妹要送他一個字,名字。從這一天起,大家都稱他這個字,不再稱名了。名以後誰稱?只有父母,父母一生稱你名;第二個人就是老師,老師一生稱你名。除這兩個人之外,你的祖父母,你的伯伯、叔叔,你的家親眷屬統統都稱字。祖父母因為隔一代,他對你要尊敬,長幼有序。你在朝廷上做官,皇帝也稱你字不稱你名;如果皇帝要稱你名,你就有罪了,那要判刑,你這個官位就保不住;如果皇帝是連姓帶名一起稱,那恐怕要殺頭,腦袋都保不住了。所以在稱呼上,老師跟父母是相同的。這是在古禮上很明顯的能看出,孝道跟師道是不能分的。我們今天孝道不談了,所以師道也沒有了。師道沒有了,怎麼可能成就?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今天說老實話,幾個人懂孝道?幾個人懂師道?世法裡面完全捨棄了,佛法裡面現在也不存在了,也沒有了,表面上看起來比世法好像好一點,只有個形式,內容沒有了。
師道從哪裡講起?今天這第二句就是給我們說明師道具體的內容。怎樣叫做尊師?如何是重道?首先是「受持三皈」。「受」是老師授給我,我接受之後,我一生要能奉行,要能保持,不能離開它。「三皈」就是基本的戒條,我們通常講戒,五戒是根本戒,五戒以三皈為基礎,沒有三皈,哪來的五戒?你們平常在佛門裡面受三皈;你去求戒的時候,還要受三皈,再受五戒。如果受比丘戒、受菩薩戒,還是從三皈受起,為什麼?三皈是基礎,沒有三皈,底下統統都沒有了。現在我們有沒有三皈?說老實話,統統都沒有了。修行從哪裡修起?三皈,大家只知道一個形式,內容一無所知,這個不得了!說起三皈,你們都知道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除了會念這九個字之外,裡面的內容確實一無所知。說到皈依佛就想到佛像,說到皈依法就想到經典,說到皈依僧就想到出家人,那就完全錯了。一千三百年前,唐朝時代禪宗六祖大師講三皈他就怕人家誤會,所以他傳授三皈,他不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說「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覺正淨是從意思上說,佛法僧是從形相上說,其實真實的皈依處是自性三寶。
佛是覺的意思,佛是覺性,就是自家的佛性,這叫皈依佛。幾個人會皈?沒有一個,這真不容易。真正把皈依佛這一條做到,那就是交光大師在《楞嚴正脈》裡面所講的「捨識用根」,那就皈依佛了。皈是回頭,從哪裡回頭?從識回過頭來,從八識五十一心所回過頭來,依什麼?依自己的覺性。覺性是什麼?是六根根性,在眼叫見性,在耳叫聞性。我們沒有皈依之前,我們用眼識看外面六塵,這一皈依一回頭了,我們從今之後不用眼識,我們用見性見色性,不是見色塵,這才叫皈依佛。幾個人會做到?這一皈依,自己就是什麼地位?跟諸位說,馬上搖身一變,圓教初住菩薩、別教初地菩薩,這才是皈依佛。皈是回歸,回頭,幾個人肯回頭?死到臨頭都不肯回頭,你有什麼法子。
三皈統統在形式上講,三皈的內容、三皈的真實義趣不曉得,這怎麼辦?用八識五十一心所就是迷惑顛倒,我們常講的感情用事。「識」叫情識,感情用事;真如本性,性是理性的。處事待人接物統統用感情,這是造六道輪迴之業,這怎麼得了!所以,真實的皈依,幾個人懂得?我們通常講,只告訴大家從迷惑顛倒回過頭來,我們依自性覺。我講得沒錯,可是你聽不懂,什麼叫迷惑顛倒?什麼叫自性覺?我今天引用《楞嚴》這個說法,諸位能比較清楚一點,可是還是不容易懂。再講得淺一點,就是從感情用事回過頭來要用理智,這是用現代話來講,大家聽得比較能領會,可是其中的意義還是很含糊籠統。什麼叫理智,什麼是不理智,必須把八識性質搞清楚就比較容易懂。第六意識,前五識是接觸,這個不要緊,眼接觸外面的色塵,耳接觸聲音;起作用,第六識分別,第七識執著,第八識落印象。本性,就是六根根性,跟諸位說,它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也不落印象。現在叫你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眼見色、耳聞聲,不分別、不執著、不落印象,就回過頭來了,這叫做皈依覺,這叫做皈依佛。
這個說法清楚多了,我們能做到嗎?做到了,心就清淨。為什麼?所有一切煩惱都沒有了,煩惱從哪裡來的?分別執著來的。一切分別執著捨掉,怎麼可能生煩惱?不但煩惱沒有了,生死也沒有了。生死也是從分別執著來的,沒有分別執著,生死就沒有了,輪迴也沒有了,六道也沒有了。一回頭就沒有了,不回頭是樣樣都有,那就有的受的。祖師大德常常說:回頭是岸。要知道回頭,皈依就是回頭,這樣才叫皈依佛,這皈依佛好難好難。早晨做早課要打個三皈,晚上做晚課又要打個三皈,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一定要回頭。不回頭就不是佛的弟子,不回頭就不敬老師,不回頭就不孝父母。因為這第二條是以第一條為基礎,既然以佛為老師了,佛怎麼教給我們,我們就怎樣接受、怎樣去奉行,這是尊師,這是尊敬老師,這就是孝親。我們的父母希望我們跟一個好老師學,釋迦牟尼佛是世出世間最好的老師。佛雖然不在,不在沒有關係,經典在世間。依照經典修學就是依佛學道。
第二是皈依法,六祖大師說皈依正,「正」是什麼?正知正見。正知正見,我們也很難懂。什麼樣的知見叫不正?邪正的標準是什麼?淺而言之,邪正的標準就是經律論三藏。經、論是我們思想見解的標準,戒律是我們言語造作的標準。我們的思想見解、言語造作與經律論都相應,這個知見叫正知正見。如果我們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跟經典相違背,這個知見就是不正。這樣說起來,我們是不是要把《大藏經》讀盡?不是的。佛當年在世教導弟子,老實話就是一次的開示,終身奉行。我們中國古人也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教給你一天就行了,你一輩子都要遵守;不遵守,這就是不敬師,不孝親了。盡形壽去奉行,這是我們在一些經論上看到的。
經典之由來,十之八、九都是有人啟請,啟請就是我今天有困難有個難題,向釋迦牟尼佛說,請他老人家指教。佛就給他講解,把他的問題解決,後來記下來,這就是一部經。這在佛經術語叫當機者,是他來請教,這對他說的。他一生依照佛的教訓去做,他就得到殊勝的結果。沒有人啟請,佛主動自己說的經不多。《阿彌陀經》是無問自說,這個很特別,《無量壽經》,前半部阿難尊者啟請,後半部是阿逸多菩薩(就是彌勒菩薩)啟請的,他們兩個人是《無量壽經》的當機者,都是有對象的。這部經是佛無問自說,這樣的情形很少,佛是觀察機緣成熟,雖然沒有人問,他老人家主動就說出來。由此可知,每部經都具足經律論三藏,任何一部經展開就是大的三藏,把三藏縮小就在一部經裡。你明白這個意思,我常常在講席說,《無量壽經》詳細的說明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詳細的註解就是《大藏經》,你就明瞭了。所以「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因此,我們選擇一部經論,一生依照這部經論修正我們的思想、見解、行持就對了,這才叫皈依法。
早課把經論念一遍是提醒自己,今天一天不要忘了佛的教訓,要依教奉行;晚課是反省,是檢討,我今天一天處事待人接物,我的想法、看法、做法跟老師的教訓有沒有違背?有違背,要真心懺悔,改過自新,這叫修行。否則的話,早晚兩堂功課有什麼用?早晚兩堂功課不缺,把那個經念一遍,念給佛菩薩聽,「我是佛菩薩乖寶寶,佛菩薩很喜歡我」,那是笑話,那是大錯。不但你自己想錯,實在是造罪業。佛菩薩又不在此地,泥塑木雕的像,早晨念一遍騙它一次,晚上念一遍又騙它一次,連泥塑木雕的像都忍心欺騙,他怎麼不騙人?所以他天天騙人,這不足以為怪,為什麼?佛菩薩像,他都騙,一天還騙兩次。不懂得什麼叫做皈依法,你說這怎麼得了!
第三是「皈依僧」,「僧」是清淨、和合的意思,兩個意思是以清淨為主,清淨心就是和合。每個人心都清淨,他怎麼不和?當然就和,自然就和了。僧團裡面基本的戒條是「六和敬」。六和敬的目的就是清淨心,這叫和合眾,心清淨、身清淨、境界清淨。我們今天看這個境界不清淨,為什麼不清淨?我們的心不清淨。心果然清淨了,就像《楞嚴》上說的,「若能轉境,則同如來」,清淨心就轉境,不清淨的心就為境所轉。心不清淨會被外面境界影響,心清淨不受外面境界影響;不受境界影響,你就會影響境界,你能影響外境,這就叫轉境。如果諸位參透這個道理,你就會恍然大悟。我們今天這個世界,幾乎現在全世界的人都意識到,地球已經非常嚴重的染污。這個染污如何能消除?給諸位說,如果我們心地染污,要不能夠恢復清淨,外面環境不會清淨的。為什麼?境隨心轉。心清淨就不會製造環境的染污,心不清淨才會製造環境染污。
今天全世界環保都是在搞枝枝葉葉,沒有找到根本,根本在心地。如何保護心裡的清淨,保護精神的不染污,外面的環境自自然然能恢復。世間許許多多人不讀經,不知道這個事理的真相。我們雖然曉得,曉得的人太少,人微言輕,看到這個世間人造業受報,沒法子挽救!救不了別人,一定要救自己,這是正確的。自己得救,將來眾生的因緣成熟,我們倒駕慈航再去幫助他。什麼時候叫因緣成熟?他能接受佛法,他能聽得進去,聽了歡喜,能信受奉行,這叫因緣成熟了。他現在聽不進去,不能接受,不能奉行,緣沒熟。沒熟的時候要自度,緣熟的時候再度他,這叫做皈依僧。皈依僧不是皈依一個出家人,這個一定要搞清楚。
經典,部部經都含無量義,我們讀蓮池大師《疏鈔》知道,這是解釋《阿彌陀經》,《阿彌陀經》很短,三分鐘就念完了。《阿彌陀經》裡面講什麼?再看看蓮池大師《疏鈔》,真是不得了,每天講一個半鐘點,一年也講不完。我們從這個地方才知道,經裡確實含無量義。《阿彌陀經》含無量義,哪部經不含無量義?部部經都不例外。不要說一年講不完,要細說,一百年也講不完,這是真的。
「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就是佛弟子尊師重道的信條,就是尊師重道、孝順父母具體的行法,修行方法。「三皈」的意義要不真正了解,我們從哪裡皈?我們依什麼?也許同修又問,有很多老太太們一生也不認識字,也沒有聽過經,念這一句阿彌陀佛,臨終的時候站著走、坐著走,預知時至,那是怎麼回事情?我告訴諸位,她雖然沒聽過經,不認識字,也沒念過經,她三福十一句全部做到了。你仔細去觀察,仔細去檢點,她沒有一條缺乏的。人家一天到晚一句阿彌陀佛,什麼都不想,心地清淨,這三皈裡頭皈依僧有了。她的思想、見解就是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她深信不疑,念念就是求生淨土,希望阿彌陀佛來接引他,這個知見是正知正見;一句佛號不間斷、不夾雜就是覺而不迷。古德告訴我們,能念之心是始覺,所念的佛號是本覺,念佛就是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原來她一句佛號,三皈統統具足。不但三皈具足,眾戒也具足,菩提心也具足。整個大乘佛法統統歸納到最後,就是阿彌陀佛四個字,「讀誦大乘」她也具足了。她這樣走,做一個樣子別人看到感動,她勸化別人,她也具足了,自行化他,她以身教,「勸進行者」。你說她哪一條不具足?條條具足。我們能比得上她嗎?比不上!這不能小看人。
實實在在講,世出世間,現在基本道德觀念捨了之後,一般講受教育愈高的是愈麻煩,都是自以為是,狂妄,輕視了別人。今天報紙登了,英國新首相只是高中程度,很值得人深深去反省的。我們中國人常說「英雄不怕出身低」,往往出身低的人謙虛、恭敬,念念當中我不如人,他才能成就;別人不如我,就完了,我還會有成就?還會有進步嗎?沒有了。諸位看看《華嚴經》善財五十三參,每一位善知識,那都是大菩薩,善財童子去參訪,他把自己所修學的法門教給善財童子,教完之後告訴他,無量無邊甚深法門,我只知道這一點點,我不如那些善知識。你去查查,沒有一個不是自己謙虛、尊敬別人、推崇別人,五十三個善知識裡找不到一個傲慢的。連孔老子夫子都說,假設這個人他的才華像周公一樣,「如周公之才之美」,周公是聖人,孔老夫子最佩服的,「使驕且吝」,傲慢、吝嗇,假如他有這兩點,「其餘則不足觀矣」,那就不必看了。為什麼?統是假的,不是真的。
《禮記》一開頭,聖人就教給我們「傲不可長」,儒家講的是世間法,沒有強調斷煩惱,但是人家伏煩惱,不可增長。佛家要出三界,決定要斷煩惱。斷煩惱從哪裡斷起?傲慢的習氣先斷掉。所以佛法的修學,首先就是折磨你,把你驕慢的習氣折伏盡,然後才有資格學道。心清淨了,對人才有恭敬心,才真正做到自卑而尊人,這才能承受,這才成為一個法器,才能接受甚深之法。甚深之法是如來平等性法,有一絲毫驕慢,佛不是不慈悲,不是不肯傳授給你,傳授給你沒有用。這裡傳給你,那裡漏掉了,所以叫有漏,漏是什麼?就是你煩惱。所以首先一定要把見思煩惱斷掉,見思煩惱斷了之後,這才是個法器。
見思煩惱,思惑裡面貪、瞋恚、愚痴、傲慢、懷疑,貪瞋痴慢疑有一條就不能成就。不但一般佛法你不能成就,念佛都不能往生,這是真的。你念佛,你還在世間貪財、貪名、貪利,你能去得了嗎?阿彌陀佛來接引我,我那裡股票漲價,這不能去,要賺錢!那怎麼能去得成功?還有兒孫很多,我還沒跟他見面,還沒交代清楚,阿彌陀佛不可能等你。你有貪、有瞋恚,這個人過去對不起我,我還沒報復他,那也去不了。貪瞋痴慢疑統統是往生的大障礙,你要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些東西統統不可以有,這叫習氣,這叫煩惱,這叫障礙,叫業障!
我們每個人都知道,「我業障很重」,是的,業障很重,業障重的人不能往生。希望這一句佛號把你所有的業障統統消掉,貪瞋痴慢疑念頭一起來,馬上轉變成阿彌陀佛,把這個念頭忘掉。必須阿彌陀佛這句佛號要念得熟,念念當中這佛號會起現行,貪瞋痴慢念念會減少,這個就功夫得力,這就是好境界。一天念十萬聲佛號,還是起貪瞋痴慢,那個沒用處的,那就是古人諷刺的話,「喊破喉嚨也枉然」,不能往生,念佛只是口善意不善。所以「受持三皈」,諸位一定要把意思搞清楚,要從這裡下手。
「具足眾戒」,這個眾範圍很廣很多,不是指三聚淨戒。三聚淨戒,具足三聚就很好了,何必用眾戒?戒律是生活規範,戒律的精神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諸惡莫作是小乘戒、是自律的,對自己的,也就是我們儒家所講的獨善其身,獨善其身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大乘戒、是菩薩戒,是處眾的,跟大眾在一塊是眾善奉行,就是儒家講的兼善天下。個人獨善其身,處眾兼善天下。實在講,儒家所講的原則跟佛法講的沒有兩樣,因此,這個精神表現在事相上非常之廣泛。佛教給我們的戒條,我們要遵守,國家的憲法、法律規章,我們要遵守,都在眾戒範圍之內。除這些有條文的,還有沒有條文的,不成文這一類的戒律是什麼?社會的道德觀念、風俗習慣,全部都在這一句裡頭。在中國要守中國人的風俗,守中國人的道德觀念,到外國要遵守外國的法律、外國的風俗道德習慣,才能跟他相處融洽,和睦相處。所以戒律,你看到「眾戒」,你呆呆板板的就是那幾條戒,十戒、二百五十戒,就死在這裡,那是完全錯了。這個樣子學佛,釋迦牟尼佛看了都流眼淚,腦筋怎麼那麼死。從前李老師告訴我們,學佛人是什麼樣的頭腦?圓圓的水晶球,八面玲瓏!木頭、四方頭腦不能學佛,轉都轉不動,那還行嗎?諸位一定要明瞭。
《戒經》裡面的戒律,那是三千年前在那樣的生活環境裡面制定的規範,現在能不能用?不能用。我們世間法律每過二、三十年要修訂一次,現在因為社會變化太大,等不到二、三十年,三、五年法律條文就要修正一次,不修正就不適用了,社會不斷在進步,大幅度的在進步,從前訂的現在都不適用。立法院天天在那裡修訂,要適應社會,適應大眾的需要。
佛家的戒律傳到中國來,中國祖師訂的清規,清規是什麼?就是戒律的中國化,就是戒律的現代化。依照佛法戒律的精神,適應我們現在生活的需要,這樣訂清規。清規例子一開,每個地方的清規,在大陸上每一省、每一縣、每一個寺廟的清規,你仔細去看看,總有幾條不相同的。為什麼?一定要適合我們現前的環境。在我們這個地方可以行,在別的縣分不一定能行得通。尤其中國幅員很大,民族很多,每一個民族風俗習性都不完全相同。即使在台灣,台灣還有高山族,高山族還分很多族,他們的風俗習慣都不盡相同。
從這個地方,你才能真正體會到具足眾戒的深意!然後才曉得佛教的確是超時間、超空間的,無論在哪個時代,無論在哪個國家、民族都行得通的。為什麼?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死板板一個方法決定行不通。所以現在我們中國的法師在外國弘法,我看到就很難過。為什麼?當然現在都是教中國人,還沒有教外國人的。為什麼沒有教外國人?外國人不來!外國人為什麼不來?來了,聽我們講經,要做中國人,還要做中國古人,你說這怎麼行!這簡直開倒車,外國人怎麼可能進來?我們依照古人的註子,講出來統統做古人去,這個不可以。換句話說,他所講的,勉強算是契理不契機。所以佛法不能普及,佛法不受歡迎,道理在此地。你真正是通達明瞭了,哪個地方、哪個民族、哪個國家會排斥佛法?歡迎都來不及。為什麼?對他的國家、民族有一定的好處,有真實的利益。像《無量壽經》上所說的「惠以眾生真實之利」,誰不要?所以經典、古大德的註疏全是活的,活活潑潑。如果這些註疏要不是活的是死的文字,決定不能傳下來,而是我們這一代人把它講死了。它不是死的,我們把它看成死的,把它講成死的,這是錯誤,錯在這個地方。
「威儀」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儀表、風度,這也要趕上時代。現在這個世間,我們常常在電視台看到,年年都有服裝表演流行的,威儀就屬於這些,可見得佛並沒有教我們開倒車。佛不但教我們趕上時代,佛教我們領導時代,永遠走在時代的前端,不會落伍。今天人家看到「威儀」,都想到唐朝時候的威儀,宋朝時候的威儀;換句話說,統統去做古人去了,裝模作樣那個樣子,所以嚇得沒有人敢學佛了,這個錯了,這個把佛學死了!如果統統是這樣的話,佛教傳到中國,我們應當完全用印度那個威儀才對,為什麼到了中國穿上這種衣服?這個衣服是中國漢朝的衣服,叫海青,不是佛教的。漢朝時候讀書人,就是士大夫階級,今天講知識分子,穿這種長袍大袖的衣服,他不做粗重的工作。
現在有人提倡,我們出家人的衣服可以隨俗,本來是隨俗的。像日本的出家人,他的服裝是西裝、皮鞋。他的搭衣現在變成紀念性質,我們還有個衣搭著,日本那個衣這麼小一塊,平常就放在西裝口袋裡。如果有佛事,他從口袋拿出來,就像我們念珠一樣掛在脖子上,那就是他搭了衣。他的三衣都做成這麼一小塊,平常裝在西裝口袋裡。他有沒有錯誤?沒錯誤,「不犯威儀」,他是現代人,他不是從前那個社會的人,所以這個不犯威儀的。
我們今天出家人為什麼不換服裝?還穿這個?實在講,這個服裝穿起來舒服。我們現在看到西方人緊緊的裹在身上,這個多難過!寬袍大袖確實舒服。所以,中國人是很會享受的。說老實話,中國人在衣食住行上都講求享受。所以這個衣服設計的時候設計得好,外國人穿了之後,他也想穿,他不會裁縫,他買不到,這是真的。我們在外國的時候,他們看到都很羨慕,說這個衣服穿著是好,是舒適,特別是這個大袖子,這海青的確是特別舒服。
所以這一句,句句都是活的。因為現在社會很亂,風氣不好,所以僧團裡面還是保持。我們今天穿的服裝是明朝服裝,不願意更換有好處,對於出家人本身來說有一個約束。譬如電影院、酒家,我們穿這個衣服總不好進去,總覺得難為情。如果換上像日本出家人的服裝,走進去誰知道?沒人知道。中國的喇嘛,甘珠活佛,我跟他常常在一起,他穿長袍(馬褂是禮服,通常不穿馬褂穿長袍)。我那時候剛剛學佛,常常跟他在一起,有時候我們去看電影,有時候就吃館子,沒人認識他。如果穿這樣的衣服去看電影,就不好意思了。吃館子,因為他是喇嘛,他不吃素,我們那時候剛剛學佛也還沒有吃素,常常跟他在一塊吃炒牛肉。我跟甘珠很熟,所以以後甘珠的徒弟不願意跟我往來。他說:不行,我們跟你往來都矮一輩,你跟我師父是平輩,我跟你就晚一輩了。所以穿上這個服裝,對出家人的確有很多約束。尤其是現在,說老實話,僧團裡面戒律也不講求了,這個服裝走到外面多多少少是受很大的約束,有好處沒有壞處。曾經有人提倡要改革,有一些老和尚不同意,不同意是有道理的,是好的;好的,我們應當要保留。所以這三句意義非常深廣。不要看到「眾戒」就想到戒本裡那一條一條的,看到「威儀」就想到唐宋那個時代的,那就錯了。
再跟諸位同修說,將來的佛教即使出現叢林,也是新式現代化的叢林,絕對不是過去的。過去叢林那一套儀規,沒有一個人願意去遵守,你今天要是搬出那套規矩,你說我這裡建叢林,歡迎大家來,保險一個人都沒有,一個都不會來。為什麼?因為大家不會回頭去做唐朝人、做宋朝人,不會回頭,一定要現代化,一定要本地化。現在說老實話,由於交通便捷、資訊發達,整個世界就變成一個地區。在從前,我只曉得我這個地區的事情就夠了;今天不行,今天全世界的事情,每個國家、民族的文化歷史、意識形態、生活方式,乃至一般風俗習慣,你統統要知道,因為你隨時有出去旅遊的機會,你是不懂,出去就吃虧,就惹笑話。佛弟子要想全世界每個地區去弘法,你要是不了解,你的佛法怎麼弘揚?怎麼能讓人接受?這個要知道。
所以佛法不是死的,死的沒有價值,它最殊勝、最了不起,它是活的。像水一樣,放到圓裡面它是圓器,放到方裡面,它是方形的,隨外面境界千變萬化。它的原則、原理不變,在形式上它時時刻刻都在變,這是它了不起,所以學佛不能學死了。今天我們同修們學佛有許多障礙,這個障礙產生在哪裡?實在講,是你們違背佛的教訓所產生的,你們把佛法學死了。所以在家裡不受歡迎,家裡人一看到你學佛都怪怪的,學佛的人都不正常,這怎麼得了?錯了!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時,佛與佛的弟子無論走到哪個地方都受到大眾歡迎,我們走到哪裡,走到家裡,家裡人討厭,走到社會,社會人討厭,像這個樣子搞法,釋迦牟尼佛還能夠弘法利生嗎?錯了。不是佛法錯,我們自己把佛的意思解錯了,錯解佛的意思,曲解了,還自以為是,你說糟糕不糟糕?
我們今天講佛學要講現代佛學,深入經藏,了解過去每個朝代、每個地區,這些祖師大德們,他們是如何在當時把這個東西,就是當時他們那個時候的現代化、那個時候的本地化,他才能夠弘揚,才能夠有深遠的影響。我們參考這些,推陳出新,今天有今天的講法,有此時此地的講法,我們大家才能得到真實的受用,覺得佛法修行一點都不困難,與我們的生活完全沒有矛盾,只帶給我們更豐滿的生活、更幸福的生活,沒有一絲毫障礙,哪個不願意接受?今天大家覺得麻煩太多、障礙太多,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行,算了,不要學了,錯在此地。
不是佛經錯,佛經沒有錯,字字都不錯,我們認識錯了,我們把它解錯了。人家叫你不犯威儀,沒有再加一個「不犯釋迦牟尼佛當時候的威儀」,如果加上這一句,那就沒法子,那就一定要守住那個時候。「不犯威儀」這四個字是活的,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威儀,每個地區有每個地區的威儀,威儀也就是禮俗,不一樣的。「具足眾戒」,人家那個戒也沒有說是哪部《戒經》上所講的戒,沒有那麼指!我們才曉得這個戒是生活規範,今天講國民禮儀,國民禮儀就是威儀,生活規範就是眾戒。諸位了解這個意思,你要這樣子跟人家宣傳,誰不歡喜?誰能夠說佛法是迷信?如果我們一定要講過去某個朝代,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那種佛教當然是迷信,當然行不通。我們不但不能做中國人,還得做印度人,還要做三千年前古印度人,這個誰願意幹?當然不願意。
演【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第三條是菩薩善。這是三個階層,第一個是人天的標準,第二個就是學佛,佛弟子的標準。佛弟子最低限度要具足這三條,不是這三條就不是佛弟子。從這個標準再向上提升,這就成了菩薩,菩薩是什麼?是佛的入室弟子。前面是佛弟子,沒有登堂入室,這是佛登堂入室的弟子。前面是佛一般弟子,後面是佛的傳法弟子,這個標準又不相同了。
第一個要「發菩提心」,菩提心是什麼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具體來說就是四弘誓願。四弘誓願是菩提心,要真正發度眾生的心,「眾生無邊誓願度」,什麼叫度?「度」是幫助他、協助他,最重要的是幫助他破迷開悟、斷煩惱,幫助他恢復清淨心,這是最重要的。如果把標準放低,幫助他,教他孝親,教他尊師重道,教他慈心不殺,教他修十善,這是標準放在最低,這是接引一般眾生。不學佛的,要用這個方法教他,這是人天法;已經學佛的,要教他真正回頭,「三皈」是回頭,教他守法、守規矩,這就是「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對於老修,要勸他「發菩提心」,一定要自行化他。
四弘誓願,第一個誓願是菩薩願,第二、第三是菩薩行,第四個是菩薩果位。願發了,從哪裡做起?從斷煩惱做起。煩惱不斷,自己不能成就,也不能度化眾生,煩惱斷了之後才學法門。所以現在學佛,學了幾十年,學了一輩子,在佛法上什麼成就也沒有,原因在哪裡?他順序顛倒,一開頭就「法門無量誓願學」,「煩惱無盡誓願斷」那條不要了,所以他永遠學不成。為什麼?他那個器是有漏,好像這個茶杯,底下破一個洞,怎麼裝都裝不滿,漏掉了,裝不滿。他有漏,「漏」就是煩惱的代名詞。所以學佛的程序是先斷煩惱,先修清淨心,一定要按照佛的程序去做,程序是戒定慧。「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在三學裡面是戒學,「發菩提心,深信因果」是定學,「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是慧學,它有次第的,不能躐等。後後一定是包括前前,前面包不了後面,後面包前面,我們現在不懂,躐等。好像蓋大樓一樣,下面三層不要,我蓋第四、第五層,怎麼蓋法?沒法子蓋,永遠也蓋不成功。這是現代人學佛所犯最大的一個錯誤。
諸位要想真正成就,先斷煩惱再學法門。我今天勸大家念《無量壽經》,念經是什麼意思?就是斷煩惱。為什麼?不念經就胡思亂想,胡思亂想就是煩惱。念經,我念一遍一個小時,至少我這一小時不胡思亂想,這一小時修定,念二小時,我二小時不胡思亂想。所以你每天念得愈多愈好,你能一天念八小時,八小時不胡思亂想。你念上一年、二年、三年,你心清淨了,妄想漸漸少了。妄想少才可以學法門,那個時候你聽經,我這一講,你豁然大悟,開悟了。現在你聽我講經,聽上三十年都不開悟,什麼原因?因為你有煩惱在,你聽經裡頭摻雜著煩惱,煩惱障礙你悟門,你開不了悟。你要是沒有煩惱的話,說老實話,聽幾次經一定開悟,悟了以後就證果。
中國古人教學,出家人講「五年學戒」,五年學戒不是學戒律,不是經律論三藏學律藏,不是的,是遵守老師的教誡。老師教你什麼?在教下就是教你讀經,叫你工作,其他的什麼都不教,常住什麼事情分配給你工作,你好好的去工作,工作是修福。教你讀經,一天教你念多少遍,那是修戒定慧,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所以讀經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就修好了。所以讀經不能想裡面的意思,不能一面念一面去想,想就是胡思亂想。為什麼?因為經沒有意思。經要有意思,怎麼可以有兩種講法,有很多種講法。譬如講「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我們在台灣有台灣的講法,你到日本有日本的講法,你到美國有美國的講法,為什麼?他們這個社會道德觀念、法律跟我們都不一樣。可見得這個東西,它只是原理原則,沒有意思的。沒有意思硬給它安個意思,那叫打妄想,錯了。
所以這個經典在什麼時候什麼講法,在什麼處所什麼講法,沒有一定的講法,沒有一定的意思,你怎麼學它?真正會學的,學清淨心,什麼都不想,只是去念,什麼都不打妄想,到時候人家請你講經,你見人就說人話,見鬼就說鬼話,這個東西還能準備嗎?有許多人講,抄筆記抄了好多,這個等於病人來了,大夫給他看病,藥方老早已經寫好,你要照我的藥方生病才對,不是我的藥方錯了,是你生的病,病錯了。現在講經就是這個樣子,他老早都預備好了,藥方都開好了,來給你治病。你們想想看,哪個大夫是把藥方開好等你來看病的?你就真正明瞭開經偈上講「願解如來真實義」,很不簡單。我跟同學們講的是真話,你老老實實修戒定慧,修清淨心,修覺正淨,然後經本一展開,你自自然然就會了,自自然然講得契理契機,自他都得受用,得真實的利益。「發菩提心」這句還沒講完,下一次從這句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