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楞嚴經清淨明誨章—淫心不除,塵不可出  (第一集)  1992/11  美國達拉斯  檔名:07-003-0001

  《大佛頂首楞嚴經.清淨明誨章》,這次回來的時間雖然很短,有這個機會,將《楞嚴經》裡面最重要的一部分,給諸位做個簡單的報告。這段經文剛剛在聖荷西講過,錄音帶都帶過來了,在那邊講了七次,一次一個半小時,當然比這邊詳細多了,希望同修們拷貝,帶回家做參考。《楞嚴經》的經題,我是在「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裡面介紹了經題,所以這章經題就省略掉了。這部經在中國佛教經論之中,地位是相當崇高的,古人對它的讚歎,常說「成佛的法華,開慧的楞嚴」,開慧就開智慧。提到開智慧,這是一切經裡面《楞嚴經》是第一,講到成佛是《法華經》第一。為什麼說《法華經》第一?因為世尊當年在世說法四十九年,在一切經論之中,都不許一闡提成佛。就是說明一闡提,這是我們中國人講的沒有善根,佛說沒有善根的人不能成佛,這是一切經論常說的。到最後法華會上釋迦牟尼佛就改了口氣,說一闡提也有佛性,也能成佛。由此可知,在法華會上開權顯實,佛完全說真實話,沒有一個眾生不能成佛,所以叫成佛的《法華》。講一切眾生圓成佛道,是《法華經》講得最詳細。

  佛教,我們在許多場合裡面給大家介紹,佛教所講的內容,簡單的說就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也就是《般若經》上講的「諸法實相」,就是一切法的真實相。因此它的中心是智慧,而且不是普通的智慧,是究竟圓滿的智慧,《楞嚴》在開智慧來講它是第一經,可見得這部經典的重要性。所以在中國無論修學哪一宗,不管是哪一宗、哪一派、顯教、密教,沒有不研究《楞嚴經》的。《楞嚴經》當然裡面最重要的,就是經題裡面所說的「首楞嚴大定」,這部經的起源,發起的因緣也很特別,是阿難尊者遭摩登伽女之難,這樣發起的。阿難是博學多聞,在十大弟子當中多聞第一,境界現前自己的定力不夠,於是乎才深深感到定慧的重要性。所以這部經裡面整個內容就集中在定慧上,阿難向世尊提出「奢摩他、三摩、禪那」,這是佛常常說大定的三個名稱,大家都聽得很習慣,所以他也用這些名詞向世尊請教。

  世尊告訴他還有一種大定,是諸佛如來在果地上所證得的,這個定的名稱阿難尊者沒聽說過,佛說出來這叫首楞嚴大定。唯有楞嚴大定裡面生出來的智慧,才是究竟圓滿的智慧,楞嚴大定是屬於性定,就是自性本定,不是修得來的,是自性裡面本來具足的。我們是凡夫,雖然自性本具,但是我們的定失掉,這個失掉不是真的失掉,是迷失了,就是雖有不知道,迷失了,迷失了之後這才造業受果報,苦不堪言。世尊在這一會裡面,真的是以他圓滿的善巧方便,將我們自性本定的定體,委屈婉轉為我們顯示出來,讓我們初發心的學人也知道,我們跟諸佛如來同樣圓滿具足自性的戒定慧。這樁事實明白了、清楚了,於是修學的信心就具足了。《楞嚴經》一開端有「七處徵心,十番顯見」,這經文就相當長,差不多佔了全經的三分之一,告訴我們什麼是真心,什麼是妄心,用三分之一這麼大的篇幅,將這樁事情顯示得非常明白。

  在第五卷,佛非常慈悲叫這些大弟子們,這些人都是大阿羅漢、大菩薩,包括觀世音、大勢至、文殊、普賢都在其中,讓他們說出修行證果的方法,就是他們自己修行證果,是怎麼樣成就的,向大眾提出簡單的報告。所以這部經它的形象很像《華嚴》,有理論、有方法、還有表演,二十五圓通就是二十五位菩薩代表,為我們說出來他們是怎麼修行證果的,也就是如何修成首楞嚴大定。這二十五圓通章是本經的精華,它這章的地位在《楞嚴經》上,就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在《華嚴經》的地位相當。這二十五位菩薩他們先後排列的順序很重要,按照順序來排,為什麼會有二十五,而不是二十六,也不是二十四?這就是佛法將一切法歸納成二十五大類。每一大類裡面修行的前一位來做代表,所以二十五就代表一切的法門。它分類的方法,是用六根、六塵、六識,我們常說的十八界,三六一十八;再加上七大,七大是地、水、火、風、空、見、識,這七大。十八界加七大就把所有的法門全部概括了,所以這二十五。因此菩薩也得按著這個順序,一個一個的來給我們做簡報,報告他怎麼樣修行,怎麼成就的,這是值得我們做借鏡的。

  我們今天修行為什麼不能成就?這裡頭有原因。不但我們自己修行沒有成就,更何況我們建個道場不能成就,道場不能成就度眾生還能談得上嗎?什麼也談不上,所以要度眾生得先度自己。這次我在聖荷西,同修們請我講「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我順便特別節錄出這段經文。這段經文小字是科判,是明朝交光法師的,從這個小字科判,已經將經文的段落、內容,就能夠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就說出來我們修行為什麼有障礙?為什麼不能成就?就是我們的心不清淨。你看《無量壽經》經題上「清淨平等覺」,真正用功夫就這五個字。我們很想清淨、很想平等,但總是做不到,真正的原因在哪裡?佛在此地告訴我們,持戒的功夫不夠。因為清淨心就是禪定,就是定心,因戒生定,因定開慧。如果不在這上真正下功夫,我們要想成就難,太難太難了。我們反省到這層,感到佛對我們教學的次第順序,的確非常重要。

  這章的章題,是經裡面佛自己說的,「清淨明誨」,清淨心就是圓滿的戒行,明是明顯、明瞭,誨是教誨,很清楚、很明白的教誨。內容有四章,也就是一切戒律裡面的四重戒,這四重戒通常我們講殺盜淫妄,在這個地方它的順序是把淫擺在第一,殺擺在第二。到後面會跟諸位報告,為什麼它要把次序顛倒,次序顛倒用意非常深。二十五位菩薩按照順序報告,這叫通途法門;不按順序的,把它排到最後提出報告的,這叫特別法門。佛法跟世法有些地方相似,在我們世間法,你看表演的時候,舞台表演最精彩的,總放在後面。為什麼?最精彩的擺在前面,人家看了之後就掉頭走了,後頭還有什麼好看的,沒看頭了,所以壓軸戲是最好的。佛法也是如此,把最精彩的擺在後面,二十五位菩薩當中最精彩的兩位,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他們兩個人都沒有按順序報告,排到最後,把大勢至排到二十四,把觀音菩薩擺到二十五,擺到最後,這兩位菩薩等於唱壓軸戲,這是我們要特別留意的。

  大勢至菩薩是念佛圓通,用念佛的方法修成首楞嚴大定,這個方法很特別。觀世音菩薩是用耳根圓通的方法,「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他用這個方法。念佛的法門是遍契法界根機,盡虛空遍法界都適合,所以這個法門廣大無邊。觀音菩薩是專契娑婆世界眾生的根性,我們這個世間根性,六根是以耳根最利。我們看不一定看清楚,聽會聽得很清楚,所以說觀音菩薩是偏契娑婆世界眾生的根機。這是把兩位菩薩擺在後面,我們要曉得。觀音菩薩代表禪宗,大勢至菩薩代表淨土宗。你看佛法傳遍全世界,確實還是這兩宗最盛行,這兩宗成就的人最多。剛才講了,凡是依照佛法修行不能成就,你必定有障礙。聰明人就會把障礙找出來,然後把它消除,我障礙就沒有了,我才能成就。迷惑的人有障礙在哪裡他不知道去找,換句話說,他障礙永遠存在,那就不能成就了。不但其他法門如是,念佛、參禪也不例外。

  現在大家可以看經文,因為這是節錄經裡頭的一段,所以沒有「如是我聞」。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我們從這個地方讀起。『阿難』非常慈悲,以他自己現身說法,給我們做一個示範。這是每天跟在佛的身邊都還會有錯誤,想法、看法、做法還有偏差,何況我們?我們是一點沒有錯,那不就是聖人了!因此阿難在覺悟之後,就想到末法時候的眾生去佛時遠了,這個時候修行障礙必定比佛在世的時候還要多,還要艱難,怎麼能成就?於是求佛慈悲為我們開示,使我們能夠辨別邪正是非,使我們自己能夠發現自己的障礙,知道用什麼方法把它排除,在菩提道上能夠一帆風順,像我們念佛人決定得生淨土。這個太重要太重要。

  阿難既然啟請,釋迦牟尼佛很慈悲,就為我們說出這一大段「清淨明誨章」。所以經一開頭,佛叫著阿難跟他說,佛就告訴阿難,你常常聽我在『毗奈耶中』,「毗奈耶」是梵語,翻成中國字是戒律。佛常常跟大家講戒律,在講戒律當中就『宣說修行三決定義』,三種修行非常重要的義理。哪三種?第一個是『攝心為戒』,這個地方特別要注意的「攝心」。你看它跟一般《戒經》裡面講的不一樣,一般《戒經》是講事相的,講事相的戒容易持,能不能保證不遭魔難?不能保證。為什麼?功夫淺,不能保證你不遭魔難,不能保證你證果。楞嚴會上完全是講修因證果的。講到真正證果,果是什麼果?無上菩提之果。那這要講真話,不能講方便語了,因此要求比普通講戒的時候要嚴格太多了,叫攝心為戒。攝心就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裡面所說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也明白的告訴我們,「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相左」,這是《壇經》裡面講的。你為什麼會見到別人過失?正因為自己有過失。自己什麼過失?妄想分別執著。你要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心地清淨、平等,覺而不迷,你怎麼會見到世間過!這就是講求的攝心。攝心這個戒才叫真正清淨圓滿。換句話說,修行人為什麼不能成就?專門找別人岔,專門求別人的過失,到處打聽別人的過失。你的心怎麼能清淨?這個問題嚴重,與別人不相干,受害的是誰?自己,不是別人,別人沒受害,自己受了害。再擴大一點,從自己再擴大,同修、同參道友,這就是僧團了。四個人以上在一塊共修,這是僧團。僧團裡面如果互相猜忌,互相的尋覓過失,這個僧團不必要魔王來破壞,自己已經瓦解掉了。所以世尊為我們與大眾共修,制定了六和敬的基本戒條。自己自修要嚴守五戒,大眾共修要遵守六和敬。這樣才能夠『因戒生定』,定就是清淨心,才能夠生起清淨心。清淨心起作用就是真實的智慧,所以戒定慧叫『三無漏學』。所有一切行門,修行不能成就的因素,我們要講它第一個因素是什麼?就是心不清淨。如何心清淨?持戒心就清淨了。所以把持戒做為修行的前方便,是修行真正的基礎。請看下面經文:

  【阿難。云何攝心我名為戒。】

  這叫著阿難,怎樣攝心?佛稱它為持戒。前面剛才說過,一切戒經裡面順序都是殺盜淫妄,都是把不殺生擺在第一條的。本經是把不淫擺在第一條,原因是什麼?所有一切大小乘法,是利益眾生的,利益眾生是慈悲為本,所以不殺擺在第一條。今天阿難在楞嚴會上是要求怎樣真正能夠了生死出三界,證大菩提,這個目標不一樣。因為這樣的目標,佛就跟我們說,你離開淫欲的念頭,你就能夠了生死出三界了,所以這個順序就顛倒了。我們念佛往生,往生就是超越三界,你這個念頭還在,換句話說,臨命終時也許就是你這一個念頭,會障礙你不得往生,那個事情麻煩大了。請看下面經文:

  【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婬。則不隨其生死相續。】

  經文,同修們要特別注意,這裡面一個字都不能夠忽略,這不是對娑婆一個世界說的,『諸世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六道眾生』,沒有例外的。佛家常說,「一切眾生皆因婬欲而正性命。」換句話說,你為什麼會在六道裡面投胎,捨身受身?就是這一念不斷。我們在《無量壽經》裡面讀過,依照《無量壽經》上的教誨,我們每位同修過去生中,生生世世都學佛,不但學佛,曾經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這個善根福德真正不可思議。為什麼我們今天功夫不得力?這個因素我們總算找出來了,這個妄念沒斷,禍根猶在。所以佛在此地講的,不是講的身,心。身斷了,心還有念頭,不行,還有『生死相續』。「生死相續」就是你還要搞六道輪迴。你真的這個念頭沒有了,佛點頭許你,你脫離六道輪迴了,出離六道輪迴了,不再生死相續了。可見得此地要求持戒的標準,超過一切《戒經》裡面所說的。

  【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婬心不除塵不可出。】

  『修三昧』,我們念佛人修的叫念佛三昧,念佛三昧也叫做一心不亂。我們修這個法門,修念佛三昧目的在哪裡?目的是要超越六道輪迴。『塵勞』就是六道輪迴,「塵」是污染,「勞」是勞苦,本來是為這個事情,為了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咱為的是這個。『淫心不除塵不可出』,這個心沒斷掉的話,要想離開六道太難了,很難很難。

  【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婬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

  這就是你這個心不斷,修行也能得禪定,有禪定就有智慧,但是這個禪定不是真的禪定,相似的禪定,不是真實的。你的淫心沒斷,修得最好的,就到天上做魔王了。佛在經上常講,欲界最高的一層天他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也叫做魔天,他化自在天王就是大魔王。你要問為什麼?他淫心沒斷,這變成魔王了。所以他有定,他要沒有定,他就生不了那麼高。我們知道,如果沒有定功,全憑福德,最高只能夠生到忉利天。我們一般講超度,超度是要有真正修行的功夫才有效果;沒有修行的功夫,照著經本念念,效果不大。

  大家看倓虛老法師的傳記,大光法師寫的《影塵回憶錄》,好像我們圖書館有這個書。其中有一段叫「八載寒窗讀楞嚴」,諸位去看看那一段,這是一個在家居士。一部經上,這常講,佛法的修要專精,你才有功夫。你要是搞得太雜、太多、太亂了,沒效果。人家八年就念一部經,《楞嚴經》。反覆不斷的去念,不斷的去研究,專研究《楞嚴經》的註解,心定在這一個法門上,所以鬼神就求他超度了。為什麼求他?他有能力。他有能力超度我,我當然求他。為什麼不求別人?別人沒能力,求他沒用處。倓老法師說的,那個時候老法師還沒出家,跟幾個朋友開了一個中藥鋪。中午生意很清淡,沒什麼人,就在櫃台上打瞌睡。打瞌睡,好像是個姓劉的,劉先生作了個夢,就是他八載寒窗讀《楞嚴》的。他這個夢中境界非常清楚,就看到兩個人到藥鋪來了,他好像也起來了,實際上他還在作夢。一看到這兩個人是他的冤家債主,心裡就害怕了,怕他們來找麻煩的。這兩個人在過去曾經欠他的債務,欠債又不還錢,他就打官司,官司打贏了,這兩個人上吊自殺了,以後他非常後悔。所以今天看到這兩個人來了,也知道他們死了,這兩個鬼來是不是找麻煩來害我的?結果看他的態度還挺和善,沒有凶惡的相,走到面前就跪在地下。他就問他你來幹什麼?他說我來求超度。劉先生一聽超度,心裡放下來了,這不是找麻煩來的,來求超度。他說那行,怎麼個超度法?他說只要你答應就行了。他說那沒問題,點頭就同意,我答應超度你。看到這個鬼魂踩著他的膝蓋,踩著他的肩膀生天去了。你看多簡單,什麼儀式都不必做,點點頭同意就超度了。這兩個超度完了之後,沒幾分鐘後頭又來兩個,這兩個一看是他早年死去的太太,跟他一個小孩,也走到面前跪著求超度,他也是點點頭,看到這兩個鬼魂踩著膝蓋、肩膀生天了。醒來之後這個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跟倓老法師他們說這樁事情。所以超度是真正要有修行的功夫,不是念念經就算了。

  我們看到梁皇懺,梁皇懺是梁武帝超度他的妃子,主持法會的是寶誌公禪師。《高僧傳》裡面記載的,寶誌公是觀世音菩薩化身再來的,把他的妃子超度到忉利天。這個劉居士八載寒窗讀《楞嚴》,把這四個人超度,是不是忉利天,咱們不知道。但是他是從生天生上去了,生上去最低限度也是四王天,四王天再上去是忉利天,他要沒有寶誌公那個本事,送他到四王天也還不錯,天界了。大家看到安世高傳記,安世高超度他的同學也是超度到忉利天。這就說明憑修行功力超度那是福報,頂多只能到忉利天。忉利天上去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這個四層天都需要自己有禪定的功夫,看你禪定功夫淺深大小,你往上生的等級不一樣,他們都還沒有達到初禪。為什麼?初禪天以上的人淫心有沒有?有,如果沒有他不就出三界了嗎?雖有他的定功很深伏住它,決定不起作用。換句話說,他平常這個念頭不會起來,所以他的禪定成就生到初禪、二禪、三禪,到色界天去了。

  此地所講的『魔王』、『魔民』、『魔女』不是色界天,欲界天,沒有離開欲界,『必落魔道』,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這是個事實。所以我們要想這一生當中真正成就淨土,真正得生西方見阿彌陀佛,這個念頭不能不斷。這是佛在此地跟我們講老實話,沒有通融的,沒有方便的。不能說你不斷也可以,沒有這個說法,為什麼?那個可以說是你不出三界,不出三界可以,出三界不行。

  【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

  這就是這部經前面還一段經文,阿難尊者為我們說出的,「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哪些邪師?就教你修行,告訴你不要斷淫欲也能成無上道。這是魔的言語,不是佛話。現在在這個世間,我們聽到這個說法的太多太多了。你要不明瞭究理,你聽了,這方便,這個學佛那太好了,這個世間五欲六塵不要斷也能成無上道,這法門好。好,一窩蜂都跟他學去。

  【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婬為善知識。】

  他也自稱『善知識』,也打著佛教的招牌,也講經說法弘法利生,徒眾也很多,道場香火鼎盛,有!他教人就是不必斷淫,甚至於說淫欲也是佛事,這個不得了。

  【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

  迷惑一切眾生,『愛』是貪愛,『見』是見惑,就是他想錯了、看錯了,因此墮落了。原本是要求無上菩提的,現在走到岔路去了,這個路走錯了。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婬。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

  這一段我們也要特別留意,這是佛慈悲教誡囑咐阿難,也就是囑咐所有一切的弟子們。無論在家、出家,你要遇到初學,他要想真正修首楞嚴大定,此地『三摩地』就是指的首楞嚴大定。或者我們念佛法門裡面所講的念佛三昧,也就是一心不亂,《彌陀經》上講的。你要想在一生當中真正修成一心不亂,首先要『斷心婬』。這不是釋迦牟尼佛一個人說的,你看看經上講『是名如來,先佛世尊』,換句話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都是這個說法,都是這個教法,沒兩樣,第一決定的清淨、明瞭的教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是故阿難。若不斷婬修禪定者。】

  這個地方諸位要記住,一切大小乘佛法統統修禪定,絕對不是說禪宗才修禪定,那你就搞錯了。我們淨土宗念佛一心不亂就是禪定,天台的止觀就是禪定,賢首宗的法界觀也是禪定,名字不同,統統是修禪定。各宗的名稱不一樣,事實是一樣的,全都是修禪定。所以我們要記住,如果淫心不斷,修定、修念佛三昧、修一心不亂,都不能成功。下面一個比喻說:

  【如蒸沙石欲其成飯。】

  好像你拿『沙石』,你去煮,希望把它煮成飯。

  【經百千劫秖名熱沙。何以故。】

  哪裡能夠煮成飯?為什麼?

  【此非飯本沙石成故。】

  這就是說明因不一樣,你怎麼能得到果報?真因才能得正果,所以「因地不真,果招迂曲」,道理在此地。

  【汝以婬身求佛妙果。】

  『婬身』就好比前面的煮沙,『妙果』好比是成飯,得不到的,因果不相類。

  【縱得妙悟。】

  這個可能得到的,為什麼?他可以得到相似定,也能得一點神通。這個神通有兩種,一種是他自己修行得到的,他雖然那個定沒能夠成功,那個定叫未到定。譬如學校考試,考六十分及格,他只考了三十分、考了四十分,雖然不及格他還有分數,他不是完全沒有,沒有交白卷,這叫未到定。所以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這些天人都有神通,也都有定功。所以他們也有『妙悟』,這個「妙」對我們凡夫來講很妙。對阿羅漢、菩薩來說,他們是邪知邪見,那哪裡叫妙?

  【皆是婬根。根本成婬。輪轉三途必不能出。】

  這就是說他的心裡頭淫念沒斷,再要加上像前面所講的,「熾盛世間,廣行貪婬為善知識」,那就真的是『根本成婬,輪轉三途』,必定墮地獄,連前面所講的「魔王、魔民、魔女」都得不到。那個是修行,自己錯誤了,才墮落。這個害人,決定墮地獄。

  【如來涅槃何路修證。】

  這就指無上菩提你根本就沒有分,真的,佛在此地給我們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許諸位,現在不但在美國,在台灣也常常聽到,密宗有修雙身法,你拿這段經文對一對,你就應該覺悟了。黃念祖老居士他也是密宗的傳人,他是黃教,最近有個小冊子,我給他出版了,《心聲錄》,裡面有不少的文字說到現在的密宗,對它有嚴厲的批評,簡直在害人,那是魔說,不是佛說。所以現在人一說到密,他說密不錯,佛法裡頭是有密法,妖魔鬼怪也有密,你學的是哪個密?是佛密、是魔密、是妖密、是怪密、是鬼密,都有密,很不容易辨別。密法對於戒律的重視超過顯教,一定要認識清楚,絕不能受他的害。自己受他的害,自己墮落,那沒話說,自作自受。如果你還要教人,那這個罪過就大了,你把別人都誤入歧途,這還得了嗎?

  諸位要知道,佛在《華嚴》裡面給我們講了一個原理原則,「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換句話說,眾生的性德跟諸佛如來的性德無二無別。如來的性德圓滿顯露出來了,所以他受用自在;凡夫雖有,迷失了。怎麼迷的?佛說「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一句話把我們的病根道破。淫的念頭是妄想,淫欲之事是執著,你有妄想、有執著,使你自己性德雖有,等於完全失掉了,不起作用。你說這多可惜,所以它是明心見性的大障礙。不斷可以明心見性,諸佛如來也要拜你做老師,他做不到。所以跟你說真實話。說不斷也能明心見性,也能成佛作祖,這是騙人的話,這個不是真話。這個地方給我們下的結論:

  【必使婬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

  這一段是非常重要的開示。我們在末法時中,要能夠遵守佛的教誨,我們就不會迷失方向,不會誤入歧途,這個非常重要。經上講的條件很高,『淫機』,什麼叫「機」?是你心觸動的時候,這個叫機。這一念都不能有,『身心俱斷』。剛才講,「身心俱斷」,就是你妄想執著斷掉了。『斷性亦無』,這才真正到清淨。為什麼?如果有能斷有所斷,能所還沒有忘。你們都還有淫心,我沒有了,我斷掉了。你看能斷所斷,能所沒忘,換句話說,還沒有到真正清淨,真正清淨是能所俱忘。這就是六祖大師講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真正到無一物了,真正到本淨了,有這樣的圓滿戒行,與佛的大菩提那就有指望了,可以求得了。後面佛說:

  【如我此說名為佛說。】

  『我』是釋迦牟尼佛,世尊說像我前面所說的,這就是『佛說』。這個「佛」是指一切諸佛,佛佛道同,一尊佛所說的就是一切佛所說的。一切佛所說的,也必定跟一尊佛說的完全一樣,沒有兩樣。

  【不如此說。】

  假如跟這個說法不一樣的,不是這樣的,說不斷淫,甚至是淫心不斷也能成無上道的,這是魔說。

  【即波旬說。】

  『波旬』是魔王的名字,那是魔說的,不是佛說的。

  我們這一次特別選出這段經文,重新再做一次深入的溫習,主要的目的是警惕自己,一定要把自己菩提路上的障礙連根拔除,我們這一生才能夠平平安安的達到西方極樂世界,保證必生淨土。所以這章經文,可以跟《無量壽經》五惡五痛五燒的經文合起來看,指導我們如何來修學。

  第二段,斷殺。小註,諸位同修自己看。

  【阿難。又諸世界六道眾生。】

  經文跟前面是一樣的,範圍是無限的深廣,不單單指我們這一個世界。

  【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相續。】

  所以古德說,「殺盜淫妄酒,地獄五條根」。「其心不淫」,這五條根斷了一條,這一條是最深的、最難斷的,其他的比這條容易一點。還有四條,這個四條現在就要斷第二條,殺要斷。五條裡頭最好斷的是酒,不飲酒好斷,跟你說。所以這四種清淨明誨裡頭沒有酒,就殺盜淫妄,這個四條很難斷。這拔除第二條。

  【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

  『殺』也是講念頭,不但對人,對一切眾生,乃至於很小、微細的小動物,蚊蟲、螞蟻你要有念頭殺牠,這六道就很難出去了。這個小小戒可捨,不行,小小戒可捨,得人天福報行,要了生死出三界不行。所以佛在這個地方跟我們講的是句句真話,沒有一絲毫委屈婉轉。

  這次我們三天講經,這是《楞嚴經》上一段重要的經文。剛剛聽到葛光明居士的母親往生了,我們得到這個消息,這三天我們說聽的功德給他母親迴向。所以我們念佛迴向,先念佛,然後念迴向偈給她迴向,三天都給她迴向。好,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