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 (第七集) 1990/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9-002-0007
請掀開經本第八頁倒數第二行,從當中看起:
【今欲獲福而遠禍。未論行善。先須改過。】
前面了凡先生舉出吉凶禍福都有預兆,無論是個人、家庭、國家,乃至於世界,都有預兆的。這些預兆唯有心地很清淨的人他看得很清楚,常常在佛門裡面講有定功的人。不僅是佛門,就是道教、道家,在從前儒家讀書人,心都比較清淨,所以都能夠看得出來,定功愈深看得愈遠。所以佛經裡面常常告訴我們,阿羅漢能夠知道過去五百世,未來五百世。這不是神話,實在講這個是我們每一個眾生的本能,本來有的能力,應當是如此。現在這個能力喪失掉了,就是因為我心亂了,被妄想分別執著煩惱所混濁了,使這個能力失去了。佛法教給我們的只是把這個心地上的障礙、污穢去掉,恢復我們本能而已。前面說的是些道理,道理懂得了,從哪裡下手?今天要給我們講真正下手用功的處所。
我們每個人都求福,都希望遠離災難。我們要想得到幸福,這個福是從善得來的,行善是因,得福報是果。可是業障要沒有除掉,修福也不容易修了就能夠得到,先要把業障去掉。這個求有理論、有方法。世間一般人求都在事相上,都在常數裡面求,那怎麼可能求得到?現在我們雖然知道有個變數,使我們帶來了很大的興奮,可是畢竟這個變數並沒有立刻現前。如何能夠達到這個目的?先要修清淨心。什麼叫善?心地清淨是第一善,心不清淨沒有用處,心不清淨縱然修善,善裡面有摻雜,不純,所獲的福很有限,就是講消業障消得也不夠徹底,也消不多。由此可知,心地純善純淨非常重要。如何使自己心地恢復到清淨,那就要改過,將自己的心地真正做一番洗刷的功夫。所以在此地他教給我們,『未論行善』,我們還沒談行善、修善的方法之前,『先須改過』,須是必須,這個字非常之肯定。過要怎麼改法?這裡面提出幾條綱領,這個綱領非常的重要。
【但改過者。第一要發恥心。】
我們中國古聖先賢教導我們,「知恥近乎勇」,儒家講的大智、大仁、大勇。什麼人是大勇?知恥,知恥他才能夠真正改過自新,才能夠發憤向上,人要不知恥,那就沒有前途了。我們跟人比不要跟一般人比,把這個標準拉高一點,跟誰比?跟諸佛菩薩比,佛菩薩也是人做的,他也是人,我也是人,為什麼他能成佛、成菩薩,他能夠得到不生不滅,我們還要搞六道輪迴?這個是恥辱。所以要:
【思古之聖賢。與我同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師。我何以一身瓦裂。】
我們能常常想想這個,這個恥心就發出來了,就能生了,這個是改造命運的開端,也是改造命運的動力,什麼力量在推動?這是個原始的動力,所以非常重要。了凡先生在此地所說的多半是世間法。世間有大聖大賢,孔子、孟子、周公、伊尹都是我們中國古聖先賢,他是丈夫,我也是丈夫,此地的丈夫沒有男女之分的,說淺近一點,就是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做得到,我為什麼做不到?要從這個地方去反省。在出世間,人家證阿羅漢、成菩薩、成佛了,他過去生中有無量劫,我們過去生中也是無量劫,為什麼人家生生世世修行成菩薩、成佛,我們生生世世修行都搞六道輪迴?這個實在講叫奇恥大辱,我們世間講恥辱跟這個不能比。
所以他是百世可師,世出世間聖人都是天人師,釋迦牟尼佛十個德號裡面有天人師,此地這個師就是典型、模範,他可以做一切眾生的模範,做一切眾生的榜樣。再想想自己,『一身瓦裂』,瓦裂是比喻,就是造惡業受惡報。底下就非常具體舉出幾樁事實。了凡先生的好處就是他對於自己的過失一絲毫都不隱瞞,他所講的不是一般人的過失,他自己的過失,他發現了他能夠痛改前非,這是他的長處,他之所以能成就關鍵就在此地。第一個大病:
【耽染塵情。】
這個小註裡頭解釋得很清楚,『耽染』,拿我們現在的意思來講就是貪愛、貪戀。貪戀,清淨心就受了染污。塵是五欲六塵,五欲是情,塵是指六塵,在此地這個塵,塵也代表染污的意思,像我們坐的桌椅,如果一天不擦上面就有灰塵,為什麼天天去擦拭?我們的清淨心也被塵染污了,什麼塵?財色名食睡,這是五欲,起貪瞋痴慢,這個就是染污。所以佛把這個外面境界叫做五塵、叫做六塵,就是這些東西能夠染污我們的清淨心,這個就是病根。如果我們要恢復到自性清淨心,這些東西要放下。這個世間人最難的就是放不下,他能放下一分,他那個心就清淨一分;放下兩分,就清淨兩分。菩薩所以有五十一個階級,實在講,就是塵情放下多寡上而分的。把它區分為五十二個等級,這五十二分塵情統統都放下了,一絲毫塵情都不染了,就叫成佛,還有一分那就是等覺菩薩。這個東西就是業障。我們淨宗講帶業往生,所謂帶業往生,是放下一些,沒放得乾淨,還帶一部分過去。
過去有人主張,陳健民居士也過世了,在生的時候極力主張淨土法門不是帶業往生,叫消業往生,震撼了全世界的淨宗法門。這個說法是錯誤的,與經義完全不相應,雖然在淨土諸經裡面找不到帶業往生這四個字的字樣,可是意思裡面非常之具足。我們讀《無量壽經》,如果要是不帶業,業都消了往生,業都消了何必要往生?用不著了。真正講消業往生,有一年周宣德居士問我,周宣德也是去年往生的,他提出這個問題,他說有人這樣說,他說那我們沒指望了,沒希望了。我就告訴他,我說如果不帶業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要去。為什麼?太孤單了,只有阿彌陀佛一個人,除他之外一個人也沒有。為什麼?別人都帶業,只有阿彌陀佛一個人不帶業,那個地方去幹什麼?等覺菩薩還帶一分生相無明,就是說塵情還沒有斷乾淨,還帶一分業。
所以菩薩叫覺有情,有情是什麼?他還有塵情,還有,還沒有完全沒有,完全沒有了就成佛了。所以嚴格的講,心地純淨只有一個人,就是佛,除佛之外絕對沒有到心地純淨的。所以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生相無明。菩薩有塵情,但是沒有前頭那兩個字,耽染,所以他叫做覺有情,他是覺悟了的有情,他這個耽染的心念很淡薄,我們凡夫就是這兩個重,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所以帶業往生是祖師說出來的,是根據經義,與經義決定沒有違背,我們要相信。尤其淨宗法門,一品惑沒有斷也能往生。我們在過去、在現代,看到許多念佛往生的人,這是真實的見證,這是證明。所以有一些偏差的言論,我們要有能力辨別,不要受他的影響,要依法不依人,那是人說的,我們要依照經典來修學。
【私行不義。謂人不知。傲然無愧。將日淪於禽獸而不自知矣。】
什麼叫『不義』?這個「不義」,簡單說就是不應該做的就是不義,不合理、不合法、不合人情、不合道德、不合風俗習慣,這都是叫不義。自己做不應該做的事情,以為別人不知道,實在講是有一些人不知道,哪些人?迷惑顛倒的人,心思蒙蔽的人,這些人不知道。聰明正直、心地清涼自在的人他知道,這樣的人決定瞞不過他,何況還有天地鬼神!鬼神有五通,鬼神五通是報得的,他不是修得的,他有五通,他知道。那諸佛菩薩就更不必說了,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神通之大就跟佛差不多,他方世界的那些菩薩神通雖然比不上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也不在小處,我們六道凡夫起心動念沒有不知道的。所以經論,像這個是聖賢典籍,我們念了之後,真的是寒毛直豎,沒有一絲毫能隱藏得住的,想想還是發露懺悔對。為什麼?他都知道,我們不發露他也知道,還不如自己說出來好一點,我們心地比較能夠得到一點平安。
『傲然無愧』,這個傲是傲慢,沒有慚愧之心,無愧就是我們俗話說的麻木不仁,沒有一點羞恥心,沒有一點慚愧心,再說的不好聽的,就是所謂喪失天良。做壞事常常還有良心責備,這個人是好人,雖然他外面瞞人,自己常常心裡感到不安,這種人有救;做了壞事自己麻木不仁,這人沒救了,他還能夠有羞愧之心,這是有救的,可以回頭的。傲然無愧之人,『將日淪於禽獸』,他現在雖然是個人身,人的樣子,他所造的惡業,將來必定墮三惡道,這個是他自己不知,諸佛菩薩天地鬼神知道。所以你在運衰的時候妖魔鬼怪來欺負你。妖魔鬼怪欺負人,他要看什麼樣的人,將來生人天道以上的他決定不敢欺負。所以妖魔鬼怪他對於善人不但不敢欺負,他恭敬;對於造惡的人,他常常諷刺他、譏笑他、欺負他。雖然是人身,必墮惡道。這些道理,這個事實,只有真正學佛的人明瞭,他明瞭,他起心動念、一切行為自然就謹慎了。
我們這一生不但說決定不能墮惡道,說實在話,決定不能再搞輪迴。如果我們不想再搞輪迴,只有一條路,求生淨土。所以取淨土這是一定要下很大的決心,淨土如何取得?心淨則土淨。信願持名修什麼?修清淨心,也就是說將前面這一句耽染塵情要遠遠的把它捨離,當然不能夠完全捨掉,完全捨掉你成佛了,你捨得愈多愈好;換句話說,不需要牽掛的事盡量不要去牽掛。把這個牽掛的念頭轉變成念阿彌陀佛,把自己身家的利益,身是本人,家是我這個家庭,我們常常起心動念都是念這個利益,把這個念頭轉變為利益一切眾生,把它轉過來,這樣我們心就清淨了。換句話說,佛與眾生的差別就在佛菩薩起心動念是想一切眾生,沒想自己;眾生起心動念先想自己,他不想眾生,差別就在此地。如果念念都想一切眾生的利益,這個我執不斷慢慢自然就沒有了。我執要是沒有了,在念佛功夫上就得事一心不亂,那往生品位就高了,生方便有餘土,他決定往生,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去下功夫,要認真的去做。所以眼光要遠大,不要僅僅看這一生,不要看眼前,我們眼前,乃至於這一生,非常之虛幻不常。經上講的沒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要知道諸法無常,不值得我們去牽掛。在我們身旁有我們親愛之人,家親眷屬,我們要教他正法,要勸他如理如法的修學。
我昨天晚上深夜接到巴黎打來一個電話,也是一個同修,他現在很著急,他的小孩想到國外去留學,因為他家住在大陸,很不容易出去,尤其現在共産黨對於出國留學限制得很嚴,他自己在巴黎,他問我怎麼辦?我就教他,你把一切妄念放下,全家念《無量壽經》、念阿彌陀佛,決定有感應。他說不行,我必須要先把這個事情辦妥,我的心才放得下,才可以來念經念佛。我說你要是這樣想法,這樣做法,你這一輩子都沒有指望。他說為什麼?我說你方法用錯了,你今天所思考運用的方法是你自己的業力,你沒有用三寶的力量,會用三寶的力量,把自己的力量捨掉,我自己力量做不到,我用清淨心求三寶加持,那有不可思議的力量,這個重要。我說你好好的去考慮考慮,你要不借三寶的力量,靠你自己本身的力量,你這一輩子都沒有指望。要用三寶的力量,就是此地講的,我們用變數,不用常數,常數是命定的,變數是我今天自己創造命運。創造命運要從心地裡面求,那個心地是真心,不是妄心,成天胡思亂想那是妄心,妄心是在常數上,不是在變數上,一用真心,常數就變了,就改變了。我們在佛經上,在《了凡四訓》裡面,大家看得清清楚楚。
所以求佛菩薩怎麼個求法?不是跟佛菩薩談條件,談條件談不攏的,佛菩薩你保佑我發財,我發一百萬,我供養你五十萬,我們兩個對分,這個不行,佛菩薩怎麼會答應你這個條件?所以世間人一般想運用佛菩薩,運用三寶的力量,都是談條件的,到那裡去許願,我去談條件,這個很有限,這個錯誤。所以說沒有條件好談的,恢復到自己的清淨心,這個有最根本的理論上的依據,就是佛法當中所說的,六祖講得很好,「何期自性,本來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所以到哪裡求?到自性裡求,自性本來具足,自性能生萬法,這一切都是現成的,哪有求不到的?有求必應,向自性裡面求。因為自性本來具足,因為自性能生萬法,三寶不過是,也是因為你自性本有,給你做一個助緣而已;你自己自性裡沒有,三寶也幫不上。鬼神能幫上忙的是什麼?是你命裡頭有的,你命裡沒有的,鬼神也不能給你,也幫不上。所以三寶當中,那更高了,是你自性裡面有的。你要明白這個道理,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你完全相信,一點都不懷疑,求什麼得什麼,求成佛都可以得到,何況其餘?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理,這個是求一定能夠得到。世間人不知,運用自己的聰明智慧,這個就是佛經裡面講的世智辯聰,他不是求取功名富貴,實在講是在造罪業,他自己不曉得,就是求得的還是命裡頭有的,你說這個多冤枉。但是他所造作這個惡業,後來必定有果報。
佛法裡面講十法界,十法界當中每一界又有十界,所以叫百界千如,智者大師講《法華經》給我們說出來的。我們現在是人法界,這一法界裡面就有十法界,我們現在一心一意在念佛求生淨土,你現在是在哪個法界?佛法界,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你現在修成佛之因,那你現在就在佛法界。我今天念菩薩,我今天修六度萬行,那你就是菩薩法界。我今天念仁義道德,那你就是人天法界。我今天想盡方法想去賺錢,貪這個世間的物質享受,這是餓鬼法界。見到一切人、一切事都看不順眼,地獄法界。糊裡糊塗,迷惑顛倒,一天混一天下去,畜生法界。雖然現在都是人身,已經可以把你分成十個不同的樣子了。剛才說過,諸佛菩薩、天地鬼神現在一看到我們樣子,他就知道你是佛、是菩薩、還是什麼,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所以每一界裡頭都有十界,我們自己明白這個道理,知道這個事實真相,就曉得應該如何去選擇,這個權的確操在自己手上。
【世之可羞可恥者。莫大乎此。】
人家成佛、成菩薩,我們搞三惡道,搞六道輪迴,這個是太可恥了,這個世間可羞可恥的沒有比這個更大了。
【孟子曰。恥之於人大矣。】
恥這個字與人的關係太大了,為什麼?知恥,這個人可以成聖成賢;不知恥,必定淪落三途,你看這個字與一個人的前途關係太大了。
【以其得之則聖賢。】
『得之』就是知恥,知道羞辱,他就發憤雪恥圖強,他能夠振奮起來。
【失之則禽獸耳。】
『失』是不知恥,不知恥就是小人,胡作妄為,在佛法裡面講,不知恥才會搞貪瞋痴慢,知恥的人決定沒有貪瞋痴慢,他曉得。貪心墮餓鬼,瞋恚心墮地獄,愚痴墮畜生,有什麼值得傲慢的,跟佛菩薩比比差太遠了。所以這些煩惱心所,他自自然然逐漸就消失了。
【此改過之要機也。】
『要』是重要,非常重要的樞機、樞紐,也就是關鍵,他把它擺在第一,要知恥。說得更粗俗一點,就是不如人,不如人是羞恥,一定要發憤自強。再看底下這一段:
【第二要發畏心。】
『畏』是畏懼,人常常懷有畏懼之心,那是一個很大的控制的力量,自己不敢作惡,他有所恐懼。他怕什麼?
【天地在上。鬼神難欺。】
『天地』是天神,在我們上面的諸天,天神有天眼,天眼通,我們人間一切動作人家看得很清楚。在我們下面的有鬼神,鬼也有五通,能力雖然比不上天神,他那個感觸比我們一般人有的時候要強。他的智慧比不上我們,這是真的,鬼神的智慧比不上我們,頭腦的清醒比不上我們,但是他能見、能聽這種能力比我們強。也許你不相信,鬼神有五通,那應該是智慧聰明都比我們強才對。實在講,現在科學家已經測驗出來了,很多動物牠們的器官很特殊,譬如說狗,狗的鼻子比人靈,我們覺察不出來的味道牠能夠覺察得出來,牠是畜生,牠沒有我們聰明,狗的耳朵也比我們靈。畜生裡面尚且六根有某幾種超過我們,何況餓鬼道?所以餓鬼有五通是可以相信的,他為什麼還要受苦、受難?他智慧不如我們,福德不如我們,福慧差。所以在下面有鬼神,我們一舉一動他們都清楚。
【吾雖過在隱微。而天地鬼神。實鑒臨之。】
我們縱然是在很隱密的地方,也就是說沒有人看到的地方,我們在這裡做一點小小的過失,天地鬼神有天眼,咱們牆壁障礙不住,他能夠透視,他還是看得清清楚楚,這個可怕,真正可怕。這些眾生神通還是小的,因為距離我們很近,所以他是實實在在,『鑒』就是看到,他們實實在在看到,『臨』是就在我們面前,我們見不到他,實在他就在我們面前,他看到我們看得清清楚楚。那個佛菩薩更不必說了。佛菩薩是大慈大悲,看到你做什麼壞事,他心清淨,他不會找你麻煩的,佛菩薩慈悲,你造再重的罪業,佛菩薩也不會動心。可是鬼神不一樣,鬼神是凡夫,看到你作惡,有的時候他生氣,他會找你麻煩。所以佛菩薩是無所謂,護法神很麻煩,護法神是眾生,得罪佛菩薩不要緊,佛菩薩不會降罪於你,可是那個護法神看不順眼,他要找你麻煩,因為護法神是凡夫,他沒有成佛、成菩薩,鬼神更是凡夫。
【重則降之百殃。輕則損其現福。吾何可以不懼。】
我們有重大的罪惡,這些鬼神他就要來懲罰我們,這個就遇到一些災難、災殃了;輕的,我們也常說,折福,輕也是折福。要真正明白這個事實,怎麼能不怕?所以,《無量壽經》裡頭有好幾段經文念了真是叫人害怕,西方極樂世界那些人數無量無邊,個個天眼都洞視,洞視就是沒障礙,一點障礙都沒有,天耳徹聽,能力是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一切諸佛剎土,這裡面我們肉眼看不見的他看得見,我們耳朵聽不見的他聽得見。所以想想,我們還有什麼地方能隱瞞西方極樂世界那些人?那些人都不能隱瞞,又如何能隱瞞阿彌陀佛、觀音、勢至?沒有法子隱瞞。所以大家真正明白這一樁事實,我們念佛求生淨土,迴向不迴向是沒有什麼關係,我們的心願他都知道,不必要嘴裡講我要求生淨土,不必說這個話,他早就知道了,起心動念他就曉得了,這個廢話都不要說了,好好的念阿彌陀佛,這個話是正話,其他的都叫廢話,求一心不亂,求上品上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統統是廢話,統統是妄想。我們再往底下看:
【不惟是也。閒居之地。指視昭然。吾雖掩之甚密。文之甚巧。而肺肝早露。終難自欺。被人覷破。不值一文矣。烏得不懍懍。】
前面所講是在一般的時處,這個地方是講你一個人,在私室,也就是獨居的時候,一個人。一個人在自己房間裡關起門來,有時候就不檢點了,可以馬虎隨便一點了,不知道慎獨,因為有人在,自己總會約束一點,沒有人在就放逸了。好像古時候,我記得過去李老師講的,大概是鄭康成(鄭玄),他跟一些同學們在一起,大家就提出來,我們反省,自己有什麼過失,自己反省自己說出來。每一個同學反省都能夠把自己的過失說出很多,唯獨鄭玄自己想不出來。所以最後大家問了,你想了沒?他說我在想,想了很久,我想出來,我做錯一件事情,有一次上廁所的時候沒有戴帽子,我想出來我有這件罪過,這就是我的過失。你就想想看古人慎獨的功夫,在自己私人房間裡面關著門,衣服都整齊,就像見賓客一樣,這樣的慎重。這要是現代人,何必要這麼樣做作?古人他就是這樣做法。所以這個叫慎獨,在他們觀念當中,縱然是掩蓋得很嚴密,天地鬼神見到,如果馬虎一點、隨便一點,這是失禮。隱密之處也如臨天地鬼神,所以他的態度是恭恭敬敬,不敢有一點放逸。
這個地方也就是講這樁事情,『閒居』是指私人的臥房,在這個裡面也是『指視昭然』。這個小註裡面講,雖在私室中,亦如十目所監視,十手所指,就像許許多多人大庭廣眾之下一樣,一樣的檢點,一樣的謹慎,不敢隨便。『吾雖掩之甚密,文之甚巧』。文是講文飾,就是掩蓋的,自己還有很多過失,還用花言巧語去掩飾。掩得住嗎?掩飾不住的。這個掩飾就是騙人,自欺欺人,實實在在是『肺肝早露』,肺肝是在內臟,一般人看不到,可是天地鬼神就看得清清楚楚。這是用這個來比喻,比喻你在暗室,你在臥室裡面,一舉一動,起心動念,天地鬼神沒有不知道的。你以為掩藏得很密,那不過是自欺欺人,早就被人看破了,看破了是一文不值。想到這個地方,怎麼不害怕?底下說:
【不惟是也。一息尚存。彌天之惡。猶可悔改。】
人知恥,人有敬畏之心,他就能改過,他就能滅罪,我們今天講懺除業障。學佛的人天天去拜懺,拜了一輩子,不但業障沒消除,愈拜愈多。原因在哪裡?他不曉得從哪個地方去懺悔。實在說,今天寺院大家拜懺,就是此地講的「文之甚巧」,他不是在懺悔,他是在掩飾他的罪惡,掩飾自己的罪惡,那個罪惡愈積愈重。所以我說拜懺的時候,愈懺罪愈多,搞這個。真正修行是知恥、畏敬,我們能夠念頭轉在這上面,就好了。『一息尚存』,只要你一口氣沒有斷。『彌天之惡』,彌天是講大惡,佛經裡面所說的五逆十惡,必墮地獄。這樣的人在一口氣沒斷的時候,有沒有救?還是有救,『猶可悔改』,他還能改過自新。
他要真正的知恥了,真正的生敬畏之心了,發願求生西方,一念十念決定往生,我們在《無量壽經》、在《觀無量壽佛經》裡讀到的。在印度、在中國,過去往生的人有這個例子。在中國,張善和,無惡不作,臨終十念往生。在印度,阿闍世王,《觀無量壽佛經》裡面,殺父親、害母親、破和合僧,也是無惡不作,我們《大藏經》裡面有一部《阿闍世王經》,釋迦牟尼佛專講這個人的事情,他在臨命終時,那一口氣還沒斷,他那個時候後悔了,懺悔了,念佛往生,他的品位是上品中生,不可思議。所以我們才曉得,往生極樂世界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我們平常積功累德,平常修積往生的;另外一種就是做大惡的人,臨終懺悔往生的,往生有這麼兩種人。所以不可以輕慢造作罪業的人,不能輕慢,說不定這個造作罪業,臨終他那個懺悔的力量強,品位比我們高,這個很可能。我們俗話說,浪子回頭金不換,那個浪子一回頭,比我們一般好人還要好,一般平常好人比不上他,就是這麼個道理。所以對於惡人不可以存輕慢之心。
知道這個事情,決定不能存僥倖的心,造惡臨終懺悔還可以往生,現在我們多造一點惡不要緊,到臨終的時候還來得及,你要存這個心那就壞了,存這個心可以說你決定墮三途。諸位要知道,臨終懺悔往生是很不簡單的事情,我們表面上看他,看他一生,其實他過去生中的善根福德不知道有多厚,而是在這一生當中他迷了,臨終的時候他又醒過來了,這才行。過去生中沒有深厚的善根,大家可以去參觀參觀病院,你就曉得了,幾個人在臨命終時頭腦清醒,這是第一個條件。如果臨命終時你昏迷了,那時想求懺悔的念頭忘掉了,你說怎麼辦?那不就惡道去了!所以,這個念頭,我們曉得有這個事情,決定不存這個念頭,為什麼?太難太難了,真是千萬人當中難得有一個,臨終的時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這是第一個條件,沒有這一個條件的話就辦不到,我們能保證自己臨終的時候頭腦清楚嗎?誰也不敢保證。所以還是老老實實平常積功累德,這個穩當、可靠,所以說萬修萬人去。他這個小註裡頭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茍有悔罪之心,便開自新之路」。這個要愈早愈好,愈是早覺悟愈好,趕緊回頭,不要再造惡業了。
【古人有一生作惡。臨死悔悟。發一善念。遂得善終者。】
這個例子很多,世俗、佛門當中都有,在近代我們還是能夠見得到的。DC周廣大往生,他雖然不是一個作惡之人,給我們證明了臨終遇到佛法是可以往生的。周廣大是一個經商的,是個好人,不是個惡人,一生沒有遇到佛法,臨終前三天才聽到佛法,他聽到了就歡喜、就接受,就發願求生淨土,就念這句阿彌陀佛,這是過去生中的善根現前。你看有很多生病的人,你勸他念阿彌陀佛,他不相信,他不肯念,你給他助念,放錄音給他聽,他討厭,他把你趕走,這就沒有法子,這個就是沒有善根、沒有福德。所以像周廣大這個是很少見的,他肯相信,他歡喜。一發願求生,他病痛就沒有了。這個我們佛法裡面講的花報、果報,真心一發,三寶就加持,雖然有病,沒有痛苦;雖然病重,精神提得起來。這個精神提得起來,從自己本身上來講,是自己的願力,法喜,人逢喜事精神爽,特別有精神,歡喜,這是本身的力量,另外是阿彌陀佛威神加持。所以他能夠提得起精神來念佛。念了三天,他看到西方三聖從雲端裡面下來接引他往生,三天。所以諸位要曉得,修行重實質不重形式。周廣大沒有聽過經,也沒有讀過經,也沒有受過三皈,也沒有受過五戒,不過就是人家勸他念一聲阿彌陀佛,他念了三天阿彌陀佛,你看西方三聖接引他往生。修行重實質,重心地,真心。
這個小註裡頭這兩句話也很重要,「修不嫌早」,修行不嫌早,愈早愈好,「悔不嫌遲」,臨終悔過還是來得及的。凡是臨終死得好,他將來來生去處一定好,這個是可以斷定的,好死好生,一定的道理。所以人好死,在我們中國說是五福之一,五福最後一條是考壽終,這個就是講的安詳,死的時候安詳,沒有痛苦。那麼他來生的時候決定是三善道,決定不會墮惡道。
【謂一念猛厲。足以滌百年之惡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燈纔照。則千年之暗俱除。故過不論久近。惟以改為貴。】
這一個事實,儒佛都講,世出世間聖人都說,可見得它是真的,它決定不是假的。改過要勇猛,真正勇猛的去改過,縱然是大惡,縱然是久惡,都能夠懺除得掉的。這個『一念猛厲』,就是真實的懺除業障,所以『足以滌』,滌是洗刷乾淨,百年是講長久,累積的惡業都可以懺除得掉。底下舉個比喻,『譬如千年幽谷』,那個山洞,黑洞,千年的一個黑洞,我們點一盞燈,黑暗都沒有了,就照明了,『一燈纔照,則千年之暗俱除』,這個就把燈,光明,比喻你勇猛改過,這個一念心就能夠把長時間的積惡都能夠洗刷掉。所以過失不論大小,不論久近,是『以改為貴』,一定要改過。
佛法裡面常講,法要有法器,法器難得,如果不是法器,決定不能續佛慧命。器是什麼?器是器皿,像我們這個茶杯,這個杯子一定乾乾淨淨,我們盛水才能供給我們飲用。如果這個茶杯不乾淨,裡面有一點點的毒藥,你盛滿一杯水,喝了還是要中毒的,毒是什麼?就是惡業。所以法器,要把你惡業淘汰盡,你接受的佛法才管用。這前面講修福,為什麼先改過?先使自己成為一個法器,諸佛菩薩、諸天鬼神賜福,我們裝的真正是福,不會變質。如果自己這個器不乾淨,裡面煩惱重重,惡業很多,諸佛菩薩給你福,會變成更毒的藥,怎麼能受得了?這就是先要改過自新,然後才能修福,否則的話,過要不改,你修的那個福是彌增大惡。為什麼?沒有福報,造的惡小,沒有能力造;福報大了,造的惡就更重、更大,將來墮地獄墮得更深,墮得更苦。世間貧窮人,他縱然想造罪惡,造不大,富貴人造的惡比貧窮人造得就大,這個一定的道理。
所以大陸,如果從佛法來看,這個世界最光明、最有前途的就是中國大陸。中國大陸雖然人心不好,貪瞋痴慢增長,不管他怎麼增長,他造不出惡業出來,他沒有能力,他聰明智慧也不夠,他造的是小惡,造不出大惡,不能危害社會,不能危害國家,他沒有這個力量,想吃肉,吃肉吃不到,沒有錢去買。我們台灣這個殺業現在是世界第一,為什麼?錢太多了,太富有了。從前我們在大陸上,四十年前的時候,人人都喜歡過年,過年真有過年的氣氛,唯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吃得比較好一點。台灣現在過什麼年?天天過年,這個年節的氣氛沒有了,也就是說天天在殺生,天天在跟一切眾生結冤仇,這怎麼得了!
所以我們明瞭為什麼修福先要改過,就是先要消災,先不要求福,先消災,然後修的福你才能夠真正得到受用。如果自己積習要不消除,你要去修福,福來了會造大罪業。我們舉一個例子,我們出家人,出家人研究經教,講經說法,如果自己不肯去學,沒這個福分,自己一生縱然是搞貪瞋痴,也不過是貪圖眾生一點點供養,為什麼?沒有大供養給你。好了,自己貪瞋痴慢也沒有除,拼命在研究經教,搞得一點世智辯聰,會講得天花亂墜,得到許許多多人來擁護,好了,信徒也多了,財富也有了,蓋起大廟,天天造罪業,必定幫助你加深墮地獄,幫助你加快墮落,這就是什麼?福是修得了,自己那個毒沒有去掉。真正善知識,真正有好老師,傳不傳這個學生?不傳,為什麼不傳?害他。這就是佛門講的,他不是法器,不是法器不能傳法。法器不是說這個人很聰明、有智慧,舉一反三,不是這個,是這個人心地清淨,沒有貪瞋痴慢,這是法器,再笨都不怕。
你們看倓虛法師《影塵回憶錄》後面有個曬蠟燭的和尚,那真是笨頭笨腦,笨得不得了,一點智慧都沒有,但是他心清淨,他老實,他沒有壞心眼。這個是老和尚看中他了,他是法器,叫他去拜佛,去修這個方法,去阿育王寺拜釋迦牟尼佛的舍利,一天拜三千拜,他拜了三年開悟了,悟了以後能作詩、能作偈,辯才無礙,後來到處講經說法,廣受人歡迎。雖然自己有成就,自己生活很節儉,對人非常謙虛有禮,這是法器,那個福報是真實的福報。所以傳法是成就人,也會害人,這個是自古以來世出世間的善師,好老師,傳法是要選擇人才的,要選人的,選人是德行第一,其他的不考慮,德行,其他的可以培養。所以我們自己要想真正成就,在這一生真正往生,能夠自利利他,一定要從改過上下手,這個是惟改為貴。好,我們休息幾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