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空法師早餐開示第三輯  (第十單元)  1997/6/26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20-012-0050

  我過去在台中跟李老師學習,我在學習基本的理念上就跟大家不一樣,我很微細地觀察,李老師處事待人接物包括他的教學,他用的是什麼心,這是根本,根本的根本。他用什麼心來待人?那就是他以後教給我的至誠心,真誠到極處,沒有絲毫虛偽的,只學做人的態度,恭敬、謹慎。我們曉得這個原則,跟他學,學什麼?就學這些,學真誠,學恭敬,學謹慎。他的念念都是希望成就大眾,沒有想到自己。

  我跟他的時候,他的年齡跟我年齡差不多,七十剛剛出頭,中國古人常講「人生七十古來稀」,所以我跟他的時候,他老人家就常常說:七十歲了,該死了,還有什麼想頭的?這是一個真話,人到七十歲對自己準備什麼?對自己準備身後之事。身後是什麼?積功累德,來生有好去處。這一生路已經走完了,準備來生。這是高度的警覺。所以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了,念念希望你們好,我的路走完了,幫助你們大家,毫無私心,這是存心。

  我當年跟他的時候,深有所感,念念為眾生,為社會,而沒有絲毫為自己去著想。這是他一生自行化他成功的真正原因。講經說法的技巧是從經驗當中得來的,這個經驗是累積的經驗,參考古人的經驗,參考今人的經驗,再加上自己的經驗,這是經驗累積。他如何在講台上靈活地運用,這是智慧。你懂得這些方法,你在講台上不會運用,你沒有智慧,誠敬就能感動諸佛護念,我們一般講的佛菩薩保佑,真誠就能感動。虛假的、自私自利的也有人幫你忙,什麼人?妖魔鬼怪。妖魔鬼怪也有小神通,也可以幫助你成功,但是最後他會把你毀掉,正與正相感,邪與邪相應,這是一定的道理。

  所以我學習的時候聽李老師講經,觀察他怎樣用心?觀察他如何運用這些方法,靈活地表演出來。我學的是這些東西,我並沒有聽他這一句怎麼講,這一段怎麼講,我不學那個,那是死的,所以觀摩就非常重要了。我在台中十年,李老師在台中或者在其他地區講經,我從來沒有缺過一堂課,什麼原因?細心觀察,長時期觀察,這樣學到東西。所以我們要學講經學講演,最好的方法聽別人講經,聽別人講演。你不肯聽,你決定就不會。你自己去搞閉門造車,摸不出來的,一定要觀察入微。

  今天講這段經了,我們就聽經,我曾經跟你們講過,聽經要做聽經的準備工作,你才能聽到東西。你沒有準備工作的時候你叫白聽,你們今天學不會的關鍵在此地。我聽李老師講經,他今天講的這段經文,我一定先看,我要看幾遍。他參考哪些註解,我把那些註解找到了,我也細細看看。聽經的時候去觀察,如果是我講這段經文,我是怎麼個講法,他是怎麼個講法,我們就可以做一個比較。他那個講法好處在哪裡,我這個講法缺點在哪裡,你在這個裡頭就會有很大的進步。你要是毫無準備的這樣去聽經去,像一般普通人去聽經去,這個耳朵聽進去,那個耳朵出去了。

  我有我一套方法,而且我這個方法在台中還用了十年,成就不是偶然,進步不是僥倖。偶然僥倖沒有成功的道理,要腳踏實地,老老實實認真去做。老實認真不但在學經教裡頭,在生活上,在工作上,在處事待人接物上都要老實,都要認真。所以聽教有聽教一套方法,問題你會不會聽,你聽懂了多少?我們自己學習的這個經,跟老師講的經不一樣,對老師講的這份工作,我們也要認真地來學習,為什麼?原理是一樣的,方法是一樣的,表達技巧也是一樣的,放在任何一部經論上都沒有例外的,那個講得不好的人講經我們也要聽,對自己有幫助、有進步。你聽了之後就曉得哪些地方他講得不妥當,如果我們上台講這個經我們是怎麼個講法,自己很不容易發現自己的缺點,但是看別人很容易看。看到別人的優點我們要吸收,看到別人的缺點要反省我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這樣才會進步。

  李老師教人怎麼知道他真誠?無私。他所知道的全盤托出,沒有絲毫隱瞞。聽的人那就看你了,你有心你真的就聽進去接受了。你要是無意、含糊籠統過去了,說不定一兩天忘得乾乾淨淨,他也無所謂了,幾百個人聽,幾千個人聽,有一、兩個留意的那就很有價值了,有一、兩個人聽懂了,這個法就傳下去了,所以我們聽他老人家教誨他絲毫保留沒有。得益淺深在乎個人,正是印光大師所講的「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這一點都不錯。活到老,學到老,都學不了。等覺菩薩尚且要學習,都不敢懈怠,何況我們初學?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理,要抓住學習的機會,才會真正做到弘法利生,續佛慧命。我們這一生就沒有空過,記住印祖的話,決定要求生淨土,若不求生淨土你的一生努力,即使積大功累大德不能超越六道輪迴,都沒有成就。你出不了六道輪迴;換句話說,你決定在三惡道的時間長,三善道的時間短,這一定的道理,明白這個道理,曉得這個事實真相,這個世間名聞利養你才能真正捨得掉,為什麼?害人的。

  印光大師所講的,他說:他一生上無片瓦,下無立錐,我也不怕死。你們懂得他這個話的意思?這個意思是說明老人家心地清淨,一塵不染,不但一點染污都沒有,遠離恐怖顛倒。世間人哪個不怕死?死是最大的恐怖,他沒有了,遠離恐怖顛倒,六根清淨,一塵不染,這是我們修行的好榜樣。

  所以只要至誠、恭敬,老老實實去念佛、修學,做自行化他的工作,把佛法介紹給社會廣大的群眾,自然與諸佛菩薩、護法龍天感應道交。一生當中無論是順境、逆境都是佛菩薩安排,處在這個境界裡一定是安然、自在,決定沒有退轉的。如果我們起心動念為了我,就退轉了。一切時、一切處一切順逆境緣當中,都不去想「我」,這個就是精進不退。一想到「我」你要警覺到,退轉了,退得太多了,又回到堅固的我執、法執。

  上講台一個很明顯的例子,所有上講台古今的大德都有同樣的一個現象?感應。你自己準備這一套講得材料,上了講台之後,可能你所準備的一句都用不上,你所講的是另外一套,講出來的時候你自己也不曉得這個智慧從哪兒來的?佛力加持的,絕對不是你所準備的。你意想不到的,諦閑法師,你看《圓覺經》他有講義,那是講《圓覺經》他自己寫了一些資料,可是他上台去講他還是用這個講義,所講出的東西許多講義裡沒有的,聽眾把它記錄下來,有三、四個文學根機非常好的,有三、四個人記,記好之後統統交給江味農居士,江味農居士也是筆記之一,由江味農居士整理,整理送給老和尚看,老和尚看到都奇怪:好,這不錯,這是我講的?那個筆記記錄就是《圓覺經親聞記》,現在這兩本書都出來了。

  所以講台上有三寶加持,真誠能求得感應。如果你擔心:我這東西預備不出來,預備的不好,所以哪個人講經我都不去,我要回家準備,不錯,你上台的時候一點感應沒有,你所講的就是你的東西,你沒有感應。準備是重要的,可是學習更重要,現在你們是顧了這一頭疏忽那一頭,顧了那一頭疏忽這一頭,你不能兩面兼顧,兩面均等那麼才會成功。

  我是希望你們成就,希望你們有超出別人的成就,這一些方法不是過來人說不出來,你們在其他地方聽不到。所以你們靠自己這種學習態度非常非常艱難,可能一生走得很辛苦,都平平凡凡,沒有什麼大成就,這是事實。《華嚴經》好例子,為什麼要參學、觀摩?五十三參到處去看到處去學?採人之長,捨人之短這才能成就。阿彌陀佛建立西方極樂世界也是這個辦法了,他去參觀、觀摩兩百一十億的佛剎,人家好的在哪裡,吸收;不好的,改進,才成了極樂世界,不是在家裡閉門造車,閉門妄想,搞不成功的。古人這些典籍裡面、註疏裡頭這一點東西,可是那個活的人更重要,你現在面對的是現實的世界,你不瞭解這一層,光拿古人的東西講給現在人聽,你是全盤失敗。這個我講過很多,你叫現在人學古人,你叫外國人學中國人,這行不通的,注定失敗。講經的法師太少太少了,太希有了。你們發這個心很難得,一發心這諸佛歡喜。看你走的路子,你走的路子不對,那佛也搖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