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修福與修慧  (第二集)  1994/12  台灣深坑觀自在念佛會  檔名:22-015-0002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

  昨天我們講到《觀經》「三福」裡面的第一福。從《觀經》上來觀察,我們也能夠體會到,學佛是真正有福報的人,沒有福報的人不能學佛,這是從《觀經》上,我們有了很深刻的體悟。這就是佛教導我們要學佛,一定要從修福開始,能夠接受,肯認真修福,才能夠進入佛門,接受佛的教誨。

  三福裡面最重要的,就是在生活當中的細節,我們往往都把它疏忽掉了。因此我們在佛門裡面,無論怎樣用功精進,好像都沒有得到像佛在經上講的那些效果。不是經典有問題,也不是佛的教誨有問題,實在是我們沒有能夠體會佛的意思。所以在開經偈裡頭說得好,「願解如來真實義」,的確是相當不容易。要怎樣我們才能夠理解佛的真實義?能夠理解、能夠體會,這就是智慧。

  實在講,福與慧是相輔相成。福裡面有慧,我們中國人常講「福至心靈」,那個人福報來了,他忽然就聰明了,這就說明福跟智慧,有密切的關係。實在講,沒有福就沒有慧;沒有慧,當然也就沒有福報,這是關係很密切。

  「三福」一開端,佛這樣子指示我們,我們要重視在生活裡面的細節,細節才是福德的根基!我們決定不能夠疏忽,也就是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處事待人接物,決定不能違背佛教給我們的原則,我們要認真的去修學,知道這是修福、這是修慧。

  從人天福再向上提升,就入佛法了。由此可知,孝親尊師、培養慈悲心、修十善業,只是學佛的預備功夫而已,還沒正式學佛。正式學佛要從「三歸依」開始,這就是第二條所講的「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從這三句,我們恍然大悟,為什麼現代人學佛學不好?從歷史上去觀察,我們比古人相去太遠了,我們在傳記裡面看到、在語錄裡面看到,過去無論是出家、在家,很多人三、五年就有成就了。參禪得「禪定」就不用說了,有開悟的;學教有「圓解」的,圓解就等於禪宗的開悟;念佛得「念佛三昧」、得「一心不亂」的很多。

  現代人學佛,念佛念了一生,沒有得念佛三昧,妄想、雜念、煩惱還是很多,這就是功夫不得力;學教不但不能圓解,很多把經典意思錯會了;學禪不要說開悟了,禪定都得不到。這是什麼原因?現在我們總算搞清楚了,沒有前面第一福的基礎。好像蓋樓房一樣,沒打地基,所以房子老是蓋不成,而不曉得原因在哪裡。現在我們曉得,第一福是地基、基礎!我們沒有做到。沒有做到孝親、尊師、慈心、十善,於是怎樣努力精進,這一輩子到最後還是落空,還是要搞六道輪迴,你說個多苦。

  錯不怕,怕的是不知道錯在哪裡!知道錯在什麼地方,我們能夠把錯誤改正過來就行了,改過來就不錯了,我們與古人的成就決定不相上下,古人能做得到,我們也能做得到。

  所以「三歸」是建立在第一福的基礎上。也就是說歸依三寶的條件,必須要具備孝親、尊師、慈心、十善,才有資格入佛門,接受三歸的傳授。三歸,就是把佛法修行的總綱領、總方向傳授給你,你這一生依著這個方向、目標去修行,就決定不錯。這是一條成佛之道,也就是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之道,是這麼一回事情。因此,我們要明瞭三歸真正的意思。

  佛陀在世的時候,以及古時候的承傳,都會講得很清楚、很明白。歸是回歸,我們俗話講回頭,從哪裡回頭?要知道。要從錯誤回頭,依靠什麼?要依靠正確的,這是歸依的意義,純正。佛為我們說了三條,稱之為三寶。

  我們世間人對於珍寶非常重視,所以佛用這個作比喻。世間人有了寶物,他就有了財富,寶會帶給你財富,財富能給你一生很富裕的生活,所以佛把這三樁事情比喻作寶,這三樁事情真的是寶。我們要依照佛的教誨,遵循這三樁事情來修學,我們的物質生活就能夠得到不缺乏。佛不說豐足,佛只說不缺乏。為什麼?豐足容易長貪心,長貪心就錯誤了。所以說不缺,你的生活上樣樣都不缺乏,這個就好!而且這三寶能斷煩惱、能斷妄想、能出三界、能證菩提、能成佛道,這真的是寶。世間無論什麼樣的寶物,都不能跟它相比,所以稱它作三寶,決定不為過。

  這三樣東西都不是外面來的,外面沒有,都是各人心性裡面本來具足的、本有的。雖然個個具足,大家本有,你並不知道,你迷失了,所以你長劫輪迴受苦,實在是很冤枉!諸佛菩薩知道、明瞭,他就得受用了,受用就顯示出大自在、大圓滿!

  三寶的名稱叫「佛、法、僧」三寶。可是法傳久了會變質,何況佛法傳到現代。根據中國歷史的記載,三千多年了。大家一聽說佛法,就聯想到宗教,想到宗教,立刻就排斥,就不願意聽了、不願意看了,這裡面就造成很多的誤會。說到「佛法僧」三寶,也起了一個很大的誤會。說到「佛寶」,一定就想起佛像,泥塑木雕的佛像。世間人常說:「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它有什麼寶貴?它怎麼能救我們?提起「法寶」,就想到古老的經書,一般人都認為這是舊東西,過時了。說到「僧寶」,就想到出家人,出家人在這個時代所表現的,很難叫大眾尊敬。這些觀念是錯誤的,是不解如來所說義。

  佛給我們講的三寶,剛才說過了,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不是外面的。我們今天提三寶,都想到身外這三樣東西,佛講的不是這個。佛是什麼?佛是覺悟的意思,佛陀是印度梵語音譯的,它的意思是覺悟,覺悟是我們自性裡頭本來有的,所以覺是佛寶。法是正確的思想、見解,也是我們自性本有的。僧是清淨的意思,所謂「六根清淨,一塵不染」。

  所以唐朝時候,禪宗的六祖惠能大師,給一般人傳授歸依的時候,他就不用佛法僧。我們在《壇經》「傳香懺悔品」裡面看到,他老人家講三歸依,他說:「歸依覺,歸依正,歸依淨」,用「覺正淨」表自性三寶。這樣說法,我覺得對於現代人來講,好,不至於產生誤會。然後給我們做一個簡單的解釋,佛是覺的意思,法是正的意思,僧是淨的意思。六祖所以這樣說法,我們就聯想到,大概對於三寶的誤會,在唐朝那個時候已經很普遍了;如果不普遍,六祖傳授三歸,沒有這種必要。必然是對於佛法僧,已經有相當誤會了,所以六祖才這種說法,這就是智慧。說出來的時候,讓人家明瞭真正的意思,不至於產生誤會。

  所以,覺是覺悟。於是我們就明白了,歸依是從迷惑、從不覺回頭,要依覺悟!這就叫學佛。從什麼地方回?從什麼地方覺?從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從迷而不覺,回過頭來,一定要依自性覺。換句話說,不迷,我對一切人不迷、對一切事不迷、對一切物也不迷,不迷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話說得容易,實際上要做,還挺難的,不容易!我們自以為覺了,實際上是在迷。不容易!

  第二條,歸依正,就是歸依法。正是正知正見,也就是正確的思想、見解。這是教導我們,要從一切錯誤的思想、見解回過頭來,依正確的思想、見解。哪一個人的思想是正確的?佛沒有說:「我的思想是正確的,你們要依我。」佛教給我們依自性,性是正確的。所以禪家修行的標準是明心見性,為什麼?見性了,他的思想、見解就正確了。沒見性之前,不正確,決定不是正知正見!

  從這些地方,我們要明白,佛見了性(佛很謙虛,佛不說),菩薩也見了性。見性的人,思想、見解是正確的。經典、經論是佛菩薩說的,是見性的人說的,換句話說,他們這些東西是很值得我們作參考的。我們的見解是錯誤的,沒見性。這一樁事情,佛在經上很明白的告訴我們,教導我們不要相信自己的意思。

  佛說到哪一天我們證得阿羅漢果了,這個時候可以相信你自己的意思。因為阿羅漢就是正覺,他的思想、見解不至於有太大的錯誤,可以相信自己了。沒證阿羅漢之前,不能相信自己的意思,相信自己的意思會造業。好事造善業,不好的事情造惡業。善業,三善道受報;惡業,三惡道受報;換句話說,出不了輪迴。出不了輪迴,那個見解就不是正知,就不正了。阿羅漢超越六道輪迴,出三界了,不再在輪迴裡面受生死了,所以他的思想、見解可以相信,自己能夠相信自己的意思。

  所以,我們應當尊重經典。經典是佛菩薩明心見性的思想、見解。我們能夠在自己沒有開悟之前依靠它,大致不會錯。可是這裡頭問題很多,我們也很難理解。佛所講的,也就是經論當中所講的,幾乎都是一些原理原則,特別是大乘了義的經典。如果依照文字去解釋,往往就有很大的偏差,所以你要體會它的精神,體會它真實的意思,這樣我們才能夠用得上,這就是所謂「願解如來真實義」。

  它的意思是在言外,這是古德教給我們「離言說、離名字、離心緣」,我們就明白佛所說的「佛知佛見」,幫助我們作參考。不要著言說相,言說記錄下來就是文字,不著言說相就是不著文字相,這就是離言說。離名字,就是名詞術語。佛講經用了許許多多專有的名詞術語,便利於表達意思,名詞術語是表達意思的工具,也不能執著。

  更重要的是離心緣。佛所說的一切話,我們今天讀的佛經,不能夠分別、不能夠去思考。我們拿它來研究、思考,一定會錯會佛的意思。為什麼?一思考、一分別,落在意識裡頭,佛所講的東西,是從本性裡面說出來的,不是從意識裡頭說出來的,我們用意識去了解它,決定會搞錯,所以不能用意識。怎麼辦?辦法有,而且很簡單。辦法是多聽、多讀,不要去研究,讀的遍數多了,意思就明白了。我們中國古人常講:「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意思自然就明白了。讀書千遍,作者的意思都能明瞭,佛的意思怎麼會不明瞭?何況還有佛力加持,哪有不明瞭的道理!

  諸位要曉得,一千遍念下來之後,心清淨了,心定了,佛心清淨,我們的心也清淨,這個心就相應,佛所講的意思,豁然開朗,就明白了。所以不能用思考,思考是愈思愈遠,把佛的意思解錯了,愈思惟就愈錯誤,不思惟才能得真實義。這個訣竅,從前人曉得,現在人曉得的好像不多了。

  現在拿到佛經,拚命去鑽研、去研究,研究幾十年,實在講,還在言外,還沒能夠搞清楚,原因是方法錯了。他如果循正規的方法,三年五年沒有不開悟的!縱然不能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小悟、大悟是必定現前。佛的意思不能完全明白,明白個五成、六成、七成是應當可能的,那就有很大的受用。不按照方法去做,就沒法子。這是講我們如何去求正知正見。我們用佛經典來做幫助,要從錯誤回頭,依靠正確的。

  第三個歸依僧。僧是清淨的意思,梵語僧伽翻成中國意思叫「和合眾」,所以僧裡頭有清淨、和睦的意思。我們不求別人跟我們和睦相處,不這樣求法,求我自己應該與大眾和睦相處,這是佛法跟一般教學不相同的地方。

  佛法一切求自己,不求別人。無論別人以什麼態度對我,我要以清淨心、和睦對他,這是佛教導我們的。為什麼?如果你要求別人都和睦對待我,你想能夠達到心地的清淨、和睦,是永遠不可能的。所以,要是求自內心的話,求我應該怎樣清淨和睦對人,這個決定是可以得到的,成就自己無量無邊的功德。

  「覺、正、淨」這三個原則是相通的,一個得到了,其餘兩個一定同時得到。自性這個體就是「覺、正、淨」,就好像三個門一樣,三個門都能夠進來,無論從哪個門進來,進來都一樣,沒有進來的時候,不一樣。像這個佛堂有三個門,無論從哪個門進來都一樣。於是我們明白了,佛法修行常講「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真的,無量法門到最後就變成三門。像我們這個「念佛會」一樣,每一位同修從四面八方許多不同的路,走到這個地方要進佛堂,到最後就變成三個門了,這三個門,隨便從哪一個門進來都可以,「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就是這個意思。

  理如是,事也如是。我們究竟要從哪個門進?距離哪個門近,就從哪個門進來,不要去繞圈子,就對了。所以佛祖告訴我們,眾生根性不相同,於是顯得法門就有難易了,所謂有難行道,有易行道。本來是平等的,難易在人,不在法門,法門沒有難易。人的業障習氣不一樣,所以面對法門才有難易之分。

  「覺、正、淨」三門,覺門好,一覺悟就開悟了、就見性了。在中國禪宗是從這個門進,在大乘裡面,性宗是從這個門進,法性宗、禪宗由「覺門」進。但是從覺門進的人不多,修學的人雖然多,能進得去的人不多。為什麼?《壇經》上說得很好,六祖惠能大師說的,他接引的對象是上上根人。換句話說,上、中以下根性的人沒分,你沒有法子覺;只有上上根人才有分。這就是說明他的煩惱輕,業障習氣薄,老師一點他就開悟。像我們業障深重,怎麼點也點不醒,沒法子開悟。

  中下根性的人怎麼辦?可以走「正門」。正門就是教下所修的,也就是說除了禪宗以外,都叫教下。其他每一個宗派,接引的根機都是中下。中下根機,依照經典,有次第、有淺深,由淺而深,循序漸進,好像爬樓梯一樣,一級一級,可以說都能得利益,沒有一個不得利益的。得利益的淺深、大小,在乎你自己的根性。如果是上根人,在教下就能大開圓解,跟禪宗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沒有兩樣。根性沒有那麼好的,循序漸進,多少都能得到真實的利益。

  所以佛法對於一切眾生,它實實在在是真實的教誨,能滿一切眾生的願望。你的願大,它能滿足你,你的願小也能滿足你。有人想得人天福報,有人想證阿羅漢果,有人想成佛、成菩薩,只要你有願求,都可以幫助你滿願,所以「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可是你要懂道理、你要懂方法,如理如法地去求,沒有得不到的。

  凡是求願求不到,必然是方法上錯誤了,或者是理論上有偏差,你求,求不到。如果是合理如法,沒有求不到的。我們求往生、求成佛,都能夠得到,何況其餘?其餘都是小事,成佛往生是大事,沒有比這個更大的。所以,的確是沒有一樣求不到。這是中下根性,從教下入門,像爬樓梯一樣,一級一級往上提升,但是時間長,費力多,這是一定的道理。

  從覺門進去是自己有真功夫,他有真本事,他不必要樓梯,他一步就跨上去。像我們中國練武功的,三層樓房,他一下子就飛上去了,他有那個本事。我們沒有本事,怎麼辦?爬樓梯,用這個辦法。所以,有本事的人少,沒本事,爬樓梯的人多。這就是受得辛苦,要長時間才能夠達到。

  第三個門是「淨門」。淨門在宗派裡面是兩個宗派,淨土宗走這個門,密宗也走這個門。密宗也是修清淨心的,心淨則土淨。這兩個門,特別是彌陀淨土,彌陀淨土是非常特別,既不是教你一步爬上去,也不是教你爬樓梯,怎麼上去?現在人知道有電梯,一下子就上去。所以這個方法對我們就好太多了,這是彌陀淨土無比的殊勝,叫「二力法門」。我們自己要肯上電梯,電梯是誰設的?阿彌陀佛設的。他幫助我們,把我們拉上去。

  諸位想想,如果真正覺悟了,覺悟的人,他的思想見解哪裡會有錯誤?不會錯誤。覺悟的人,心地一定會清淨。所以一個字得到了,那兩個都得到了。我們念佛修清淨心,你看《無量壽經》的經題上,「清淨平等覺」,我們心清淨了,思想見解就正確,沒有妄想、沒有煩惱,自然就覺悟。可見得「覺、正、淨」確實是一而三,三而一,一個得到了,那兩個都得到了。

  所以,從難易方面來觀察,就我們現前這個狀況,覺,我們沒有能力;正門時間太長,經典太多了,我們學習受不了;淨門最適合我們修學,彌陀淨土,經典不多,世尊傳下來的只有三經。

  天親菩薩做了一個《往生論》,《往生論》也不長,《往生論》的內容是什麼?是天親菩薩依據三經修淨土法門,他給我們做的修學心得報告。他的報告非常好,很有參考價值,所以古德把這一部論看作經一樣,三經一論。《往生論》前面總共是二十四首偈,五言偈,二十四首,一首是四句。它的內容把三經精華,全部都收在這些偈頌裡面,後面再以長行文來解釋這個偈子。

  從經典的教訓,皆歸「五念法」,就是念佛的方法,為我們說出天親菩薩念佛往生的方法。這個方法傳到中國之後,我們從歷史上記載知道,曇鸞用這個方法,善導大師也是用這個方法,近代夏蓮居居士編的《淨修捷要》,還是用這個方法,叫五念法。

  第一個是禮拜,第二個是稱讚,第三個是作願,第四個是觀察,第五個是迴向,念念都具足這五法,所以天親菩薩跟我們念佛不一樣。我們念佛只是口念,其他的都沒有,天親菩薩每一句佛號裡頭有這五樣,我們每一句佛號只有一樣,只有稱念,其他四樣沒有,所以我們念佛的力量比不上他,他念佛得力,我們念佛不得力,不得力就是常講的「有口無心」,所以念佛的功夫不得力。

  第一個禮拜。附帶在此地給諸位說說,我們大家都是念佛人,禮拜並不指每一天去拜佛,不是這個意思。禮拜是恭敬,我們要用恭敬心念佛,恭敬當然一定真誠,心不真誠就是不恭敬,用真誠恭敬的心,就是禮拜。

  第二個稱讚。稱念是佛號念出來,古德教給我們,佛號從心生,從口念出,從耳朵裡聽進去,這叫稱念。

  第三個作願。我為什麼念佛?是為了求生淨土、是為了見阿彌陀佛,念念都有這個目標,不是盲目在念。我念這句佛號,就是要生淨土、要見彌陀,所以那個願就在裡面。

  第四個觀察。觀察是對西方世界的依正莊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第五個迴向。迴向是心,我願意生西方,我也願意一切眾生同生西方,我願意見彌陀,我也願意一切眾生同見彌陀,這就是迴向。

  所以每一句佛號裡面都具足這五念,這五念不是分開的,五念融於一句佛號當中。他念佛跟我們念不一樣,他念佛能「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我們今天念佛,不能夠「都攝六根」,問題在哪裡?我們念佛,口裡念阿彌陀佛,心裡還在打妄想,怎麼行?人家沒有妄想,人家有觀察、有發願,所以他就沒有妄想,他六根就都攝了。

  三經一論比起任何宗派所依據的經論要少。縱然現在有祖師大德們把《行願品》、《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附在後面,稱為五經一論。五經一論合起來印,薄薄的一冊,不多。任何一個宗派裡面的經典,堆起來都是一大堆。淨土宗一冊薄薄的,所以就很適合現代人修學。經典少,讀誦便利,容易記住;記不住,在日常生活當中,修行的標準就沒有了。能夠記得住,標準就在。

  我們起心動念、處事待人接物,一定要符合經典裡面的教訓。佛在經上教我們做的,我們要認真去做,教我們不可以做的,我們決定不去做,如教修行,老實念佛,這樣的人就決定往生。所以這個法門好,無論是上上根或者下下根,九界有情眾生依這個法門,平等得度,這個不可思議。我們講福與慧,福慧達到最究竟、最圓滿,無過於此!

  你能夠選擇淨宗,選擇五經一論作為修行的標準,一心一意求生西方,這是無比的智慧。在大乘佛法當中,大家曉得,智慧最大的是文殊師利菩薩;福報最大的是普賢菩薩,文殊、普賢的福慧達到究竟圓滿,都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才圓滿的;沒有到西方極樂世界,他們的智慧福德不圓滿!所以究竟圓滿的智慧是選擇這個法門,這是智慧的選擇,沒有高度的智慧,他不可能選擇這個法門。

  認真修學,決定求生,那是大福報,沒有比這個福報更大的。你的決心一下,就得諸佛如來的加持;也可以說,你的命運立刻就轉了。我沒有發願求生之前,我們的身是業報身,業報很苦;你一發真實願,你的願力超過業力,業力比不上願力。換句話說,願一發,這個身就是乘願再來身,這個身是得彌陀本願加持、十方如來加持,怎麼會一樣?不一樣了。

  換句話說,你今天求生淨土的心,是真的,還是假的?假的就得不到,真的就立刻得到。所以,一定要發真實願,真實願一定是捨棄這個世間,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放下不是事上放下,事上沒有妨礙的,心上放下。我心裡面再也不把世間事情放在心上,心裡面只有阿彌陀佛、只有西方淨土,除阿彌陀佛、西方淨土之外,心裡頭乾乾淨淨,什麼都沒有,你是真的發願了。如果你還有世間拉拉雜雜的事情在心裡面,你的願不真,你的願不純,你的心是雜亂心,雜亂心念佛只能成種子,現前的利益你得不到,關鍵在這個地方,這是講到福慧達到頂點。

  我們曉得三歸從哪裡歸,我們從什麼地方依。今天,我們不但要從世間一切拉拉雜雜的回頭,在整個佛法裡面,我們也要回頭。過去,無論我們學的什麼法門,讀誦什麼經典,我統統都放下,專依《阿彌陀經》,五經裡頭任選一種都可以,因為它都是以西方極樂世界為歸宿的。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行願品》也是往生西方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更不必說了。

  所以,五經一論都是導歸極樂,任選一種就可以,不必五種都讀,五種太麻煩、太多了,念一種就行了,老實念佛,我們今天依靠這個。依靠阿彌陀佛、依靠觀音、勢至。觀音是慈悲,勢至是智慧,怎麼依靠觀音、勢至?我們處事待人接物要理智、要慈悲,這就是依靠觀音、勢至,觀音、勢至的威神就能加持得上,這才叫歸依三寶。

  然後佛教導我們「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兩句也是廣義的,雖然我們講它是小乘善,但是佛這些話,都在大乘經上講的,不是在小乘經上講的,所以我們一定用廣義來看它。

  「具足眾戒」裡面包括的範圍非常大,佛在所有經論裡面對我們的教訓都是戒律,我們都要遵守。最基本的就是三福,三福六和是基本的戒律。世間的法律、道德、風俗習慣,包括在饒益有情的戒律,利益眾生的戒律。饒益有情、利益眾生,佛只講一個原則,沒有一條一條說,這些東西全部都包含在裡頭,我們要遵守!

  除此以外,像修學的次第,我們辦事情的程序,有先後,有本末,這些也在戒律的範圍之內。可見得這個意思,真的是很廣泛!不能說「具足眾戒」大概是五戒、八戒、十戒、比丘戒、菩薩戒,你這樣看法,戒律的範圍就太窄小了,這絕對不是佛的意思。所以,持戒用我們現代話來講是守法,這個比較接近。要守法、要守規矩,我們辦事情才會順利、才會暢通無阻,減少障礙。

  「不犯威儀」是作人的基本態度,威儀是現在人講的禮節。古時候的禮節跟現在不同,中國跟外國不同,這些我們都必須要講求的。現在佛門裡面,還保守著很多古禮,我們常常提倡佛法要現代化、要本土化,眾生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食古不化是錯誤的。

  譬如,我們最常見的佛門禮節還是頂禮三拜,當然我們對佛像可以,早晚課誦裡面,佛堂裡面對佛菩薩可以,這是修敬。對人就不必了,人是現代人,佛菩薩塑的像,服裝是古時候的,沒有穿現代人的衣服,我們對他用古禮可以。人是現代人,現代人用現代的禮節就通暢無阻了,這是我們應當要提倡的。現代人見面一鞠躬,我們頂多合掌一問訊就很好了,恭敬之心沒有差別,形式要提倡現代化,非常重要。

  因為佛法要教現代人,特別是在外國,中國人他還會磕頭頂禮,外國人就很少了。但是外國人也有,也很可愛,學了佛,他也知道拜佛,見到法師也會頂禮。但是我們覺得不太好,因為不能把佛法在外面很快速地發揚光大,這都是阻力,應該要把它排除掉,我們要明理!所以「不犯威儀」,要講現代的威儀,在每一個國家地區,要講當地的威儀,就是講他們的風俗習慣、他們的禮節。我們到哪個地方,遵守地方上的風俗習慣和禮節,我們就能跟人家打成一片。

  如果嚴格地來說,真的是照佛的本意,大乘經上很多,特別是般若經典。般若經典上明白的告訴我們,佛有沒有相?佛沒有相。《金剛經》上就說得好,佛問須菩提:「可不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可,就是說佛沒有相,佛的相是隨眾生的心變現的。《楞嚴》上說得明白:「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當處出生,當處滅盡」,明明白白地告訴我們!佛在人間現的是人相,畜牲裡面現的是畜牲相。佛要度豬,他只好變個豬,跟豬在一起才可以給牠說法;變個人跟豬講法,決定講不通的。在鬼道的時候,他就現鬼身,在地獄道現地獄身。由此可知,在中國度中國人,現中國人身;度印度人,現印度人身,這個道理應當要懂。

  所以我們中國人塑佛像,塑中國人的面孔是正確的。你看泰國的釋迦牟尼佛像,泰國是小乘,佛只有釋迦牟尼佛,除釋迦牟尼佛之外,就沒有第二個佛。所以在泰國,一個寺廟不管供多少佛像,都是釋迦牟尼佛。下巴尖尖的、長長的像泰國人,這個就是「隨心應量」!日本人的佛像,你一看就像日本人,還有很多佛像穿的是鴨巴鞋。西藏的佛像,你一看就是西藏人,能看得出來。所以我在美國邁阿密講經,我告訴一外國人:「佛教沒有到美國來。」他感到很奇怪,就問:「為什麼沒來?」我說:「哪一尊佛像面孔像你們美國人?」我們一定要懂這個道理。

  因為佛不著相,所以能夠現一切相,佛因為不執著法,所以能夠說一切法。我們的麻煩,我們執著!執著就變成死的,不執著是活的,活活潑潑的。這些大乘經在我們中國,都看成是重要的大乘經論,讀誦的人很多,為什麼不能體會到這個意思?為什麼不能活用在生活之中?為什麼不能用在傳播佛法上?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深深去檢點、去反省。

  佛法不能夠普被眾生,就會造成世間的動亂不安。今天要靠其他的教育來善導人心,淨化社會,只是口號而已,做不到!我們深深的思惟,真的,唯獨佛法,要能夠發揚光大了,可以達到這個目標,真的能夠淨化社會、善導人心,使這個世間,每一個國家、每一個種族,都能夠和平相處、共存共榮。除了佛法教育之外,實實在在想不出另外一個好方法。

  宣傳佛法是我們每一個佛弟子分內的責任。佛法是真理、是至善、是圓滿,因此絕對不會有障礙,絕對不會有阻力,就是任何國家、任何民族、任何宗教、任何黨派遇到佛法,沒有一個不歡迎的、沒有不喜歡的。現在人家不歡迎、不喜歡,有排斥,原因在哪裡?我們自己做錯了,我們把佛法錯解了、誤傳了,問題出在這個地方。我們不懂佛法現代化的精神、不懂得本土化的精神、不懂得融和的道理,所以佛法不能夠普遍弘揚、不能夠普及人心。

  首先,我們要覺悟,我們應該懂得怎麼個作法。剛才說過,淨宗跟其他宗派顯得特別的簡單容易。我們依據的經典很少,總共也不過是六種,而且六種當中,任何一種就行了,分量的確不多。最少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總共二百四十四個字,比《般若心經》二百六十個字還短。

  我們在行門,也就是處事待人接物,我們遵守的科目只有五科,「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十願」,好記!時時刻刻用這個條目來反省、來檢點,認真努力去修學,福慧都在其中。你認識、你選擇,這是智慧;你願意修學,認真去做,這就是福德了,所以福慧都在其中。這個還是基礎,從這個基礎上,再建立大乘,大乘與如來果地上就相應了,可見得前面兩條是基礎。但是這個基礎非常重要,沒有這個堅實的基礎,大乘佛法的修學都落空,都得不到成就。

  今天我們所講的重點在三歸。三歸,多少人歸依錯了,不曉得歸到哪裡去了?我相信我們在座的同修,都受過三歸,你們自己好好反省,你歸到哪裡去?你依靠什麼?你是不是很清楚、很明白。

  一般最大的一個錯誤,傳授三歸的法師,「我歸依某某法師」,這下完了,已經迷惑顛倒了,更加一層迷惑,已經邪知邪見了,又加上一層邪知邪見,身心已經被污染了,現在又加上法師的污染,糟糕不糟糕!不但沒有把「迷、邪、染」捨掉,反而加重了。這樣的歸依,諸位想想,你怎麼能成就?你平常修行的,豈不叫白修了?怎麼用功、怎麼精進,都是白修了。為什麼?大的方向錯了、大的原則錯了。佛明明教我們要依覺、正淨、依自性三寶,你怎麼能去歸依一個人?這個錯得太離譜了。所以,要知道學佛從哪裡學起。

  在這個基礎上再建立大乘,大乘是無比的殊勝,從大乘法裡面再建立淨土,這樣修淨土,求生淨土則穩當!

  今天時間到了,明天我們還有一堂,我跟諸位做一個圓滿的報告,謝謝諸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