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為什麼教你一門深入,不教你同時涉獵很多門?  (第九一五集)  檔名:29-519-0915

  在中國古聖先賢教人,在佛法裡頭佛菩薩教人,為什麼教你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為什麼不教你同時涉獵很多門?怕的是什麼?著相。你能夠不著相那可以,你一著相就變成所知障,變成障礙了,不但障礙你開智慧,障礙你得三昧。這種障礙一發生,你一生所做的功夫,就像現在世間的學術。人世間做學問的人,他用的是什麼心?第六意識的分別、第七識的執著,他用這個心。所以他不會見性,他不會開悟,可能得一點小定,不是大定,這個道理要懂。大乘佛法裡頭不是這樣教法的,你就知道,大乘教學、聖賢的教學目的是什麼?目的是幫助你開智慧,連儒家、道家講悟性,如何幫助你提升悟性,它的方法在此地。但是悟性必須要有根,根有兩種,一種是前世的善根,帶到這一生來的,他心很定。往往這種人你看見他非常老實,他很少妄念,心地純正,沒有什麼歪心眼,不會害人,看他是笨笨的,很老實,好像很愚的人,那個愚不可及,遇到緣他智慧就開了。像中國惠能大師那樣的人,你看砍柴的樵夫,這個行業現在沒有了。每天上山砍柴到城裡去賣,賣了柴,拿著這個錢買一點米、買一點油鹽回家過日子,很辛苦。三天不上山砍柴,家裡就沒飯吃,辛苦一天大概就是維持一天生活,這非常辛苦。人老實,所以這是宿世的善根。

  另外一種是這一生栽培的,從小栽培,先栽培德行,這個非常重要。德行從哪裡學的?跟父母學來的,特別是母親,所以母親是子女第一任的老師。從什麼時候教?小孩一出生,睜眼睛的時候就得要教了。不是你有意去教他,他在那裡看,睜開眼睛他會看,他耳朵就會聽,他看大人言行舉止,他就記在心裡,他就在模仿、就在學習。所以中國古諺語有所謂「三歲看八十」,三歲他已經看了一千天,學了一千天,根就紮得很牢,他都學會了。所以父母在兒女的面前,要知道他看到的是什麼,聽到的是什麼,他接觸到的是什麼,決定要把倫理道德做出來,做出來給他看的。也就是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做出來給他看,這叫扎根教育。現在沒有了,現在誰懂?這個古書裡頭有記載,沒人懂了。這一千天比什麼都重要,這一千天教好了,這小孩以後好教,省心,不費力氣。大概六、七歲上學,上學是老師給他做榜樣,老師接著去教。有人念書早的大概在四、五歲,還有在三歲,教他什麼?教他識字、教他認字、教他背書。重要的典籍想要讓他學習的,在古時候四書五經是必讀的,這是根,不要講解就是念書。

  為什麼?讓小孩修戒定慧。那個根紮好之後,像《弟子規》、《感應篇》那個根,都是在三歲之前,這一千天裡頭要學會的。這完全是身教,做母親的人做示範,做出來給他看;三歲以後就可以教他,教他背這些書籍。小時候記憶力好,天天背書,一遍一遍的背,為什麼?他要是不背書,他就胡思亂想,他就會學壞;讓他沒有時間去想別的問題,這就是戒律。設計的這些方法,不准他有時間去想,他所想的就是他所念的書,把這個東西記住。很聰明的人至少一天要念一百遍,根性稍微差一點的兩百遍、三百遍,勤能補拙就這個道理。整個小學都是做背誦的工作,年歲稍微大一點,八、九歲的時候背古文,那是什麼?學寫文章了。大概在十歲就能寫出很好的文章,詩詞文章就行了,他都會寫了。會寫文言文,他就直接跟古聖先賢的管道就通了,懂文言文就通了,什麼東西拿來他自己會看。在中國從前教學真高明!現在沒法子比,現在人不學,就吃了大虧。古聖先賢幾千萬年,那種智慧、經驗、捷徑擺在你面前,你不知道,你沒有能力去看它,與你就沒分。如果你真的文言文通了,你這一生就有五千年的經驗,這還得了嗎?古聖先賢那個智慧統統變成你自己的。

  所以現在我們講學習,我們這一生沒福報,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定居,一生都過遊牧生活沒法子定居。所以我很羨慕一生有個小道場,那是非常幸福,他可以做很多好的事業,培養底下一代的人才。因為培養人才,至少要十年定在一個地方,他才會有成就,所以「十載寒窗,一舉成名」。古大德住一個山上,十年不下山,不出山門他心是定的,定生慧。常常往外面跑,法緣很殊勝,煩惱很多,心定不下來,煩惱障、所知障統統具足,這對於他修定、修慧產生大障礙,所以修學難就難在這個地方。我們自己明白了,真想成就完全在自己,自己可不可能?可能。你能找一個比較輕鬆一點的職業,錢賺得少沒有關係,只要能活得下去,有時間去讀書,有能力不跟外頭人往來,保持你的清淨心,讓你的學習不中斷。像劉素雲居士那樣,十年成功了。這個十年熬不過、忍不住,那你就一點辦法都沒有。

  

  節錄自:02-039-0188淨土大經解演義

  

  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  (第九一五集)  檔名:29-519-09151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  (第九一五集)  檔名:29-519-09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