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中修齊治平的智慧(第二回)—義勝欲則昌 成德法師主講 (第二十集) 2023/3/9 馬來西亞馬六甲 檔名:55-226-0020
諸位傳統文化的同道,大家吉祥!我們翻到第十頁,今天我們從第十二句開始學起,我們看經句:
【十二、文王問太公曰:先聖之道可得聞乎?太公曰:義勝欲則昌,欲勝義則亡,敬勝怠則吉,怠勝敬則滅。故義勝怠者王,怠勝敬者亡。】
這個是文王請教姜太公,古聖先王他們治國之道,我可以學習嗎?這個是向太公請教,『可得聞乎?』這都是很恭敬謙虛的態度來請教。太公回答到:「道義勝過私欲,國家就會昌盛;私欲勝過道義,國家就會衰亡。」恭敬謹慎勝過怠慢則吉,就會吉祥,往好的方向發展;但是假如是怠慢勝過了恭敬謹慎,功業就會毀滅。所以道義勝過私欲,這個『王』就是能把國家治理得愈來愈好,怠慢勝過了恭敬謹慎就會滅亡,我們看到這個是治理國家之道。
之前我們有講過《群書治要.鶡冠子》裡面的一個故事,是楚莊王問詹何,「治國奈何?」就是應該怎麼治國?楚莊王接了君王位,他走了很遠的路去請教詹何。因為詹何當時候不是他的臣子,他等於是跑到民間去向他請教。我們自己有沒有請教過別人?比方說應該怎麼治家?應該怎麼治企業?應該怎麼經營道場?我們去請教過沒有?你看這兩則,文王請教姜太公、楚莊王請教詹何,我們回到我們自己的身上,我們有沒有請教過治家、治團體之道?當然這個也是勘驗我們平常有沒有主動請教的態度。
《弟子規》當中有講到,「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我們看這一句,跟剛剛姜太公回答的『義勝欲則昌』、『敬勝怠則吉』,跟這一句有沒有關係?我們會積極主動請教別人,這一顆心它重視道義,我要把家庭經營好,這個才對得起我的父母,對得起祖先;還是他的心態,讓我先去玩一玩,回來再說吧,這個道義的力量抵不過他的欲望。所以這些句子在哪?就在我們每一個當下,這些句子都能指導我們。聖凡之分在一念之間,克念才能作聖。你看回到我們的修行,我們修行進進退退,什麼時候進?這個道義的心提起來了,我不能辜負老和尚,我不能辜負我的另一半,他是信任我才跟我走在一起,這個念頭一起來,自我、自私就下去了,「義勝欲則昌」,自己的道業就會不斷向上精進。
你看「敬勝怠」,恭敬面對自己的道業,首先要對得起自己,不能辜負自己,不能拿自己的法身慧命開玩笑,要恭敬。所謂「初發心成佛有餘」,這個敬,尊重自己的佛性,尊重己靈,有這個恭敬的態度,這個初發心能保持,成佛有餘。但是假如懈怠懶散,這個恭敬的態度就會退了,就會像佛門講的,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二年佛在天邊,學佛三年佛化雲煙。事實上佛到底在哪?佛到底在眼前,還是在天邊,還是化了雲煙?佛是法界身,無處不在,是我們自己的恭敬態度。恭敬了,佛菩薩隨時在我們身邊,隨時在加持我們。所以這些句子是很好的道理,理事不二。這些道理一拉回來自身,你看每一句都跟修身、都跟齊家、都跟治國平天下相關。
我們剛剛提到了經營家庭,你看夫妻相處也要義勝欲則昌,也要敬勝怠則吉。你看一個道場,它一心為佛法、為眾生,這是不是道義?義勝了欲,他一心為道場,他的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下來了,則昌;可是隨著經營的過程得到很多的讚歎、恭維,他的自我在膨脹,他的名利心在增長,那就欲勝義。所以靡不有初,可能都有很好的開始。這個團體剛成立,氣象很好,但能不能保持?一染著,鮮克有終,就不能保持初發心了,就會往下降。
我們觀察老人家一生弘法,這個對我們都是很重要的指導,比方老人家在一方的因緣一開始很興盛,為什麼?這個負責人每天都來聽經,他很恭敬,敬勝怠則吉。我們觀察,這個因緣沒有辦法維持了,變化了,因為這個主事的負責人慢慢沒有來聽經,他對老和尚、對善知識的恭敬退了,怠勝敬,這個緣就要起變化,就滅了。所以我們觀察自身、觀察歷史,乃至於觀察我們眼前發生的事情,都可以證實太公給文王談的這一段話。
從歷史來看,有一個人物我們都非常熟悉的,唐玄宗。可能一講唐玄宗還不是很了解,再舉一個人大家就知道了,楊貴妃,就比較熟了。唐玄宗成就了開元之治,在歷史當中能成就盛世的君王屈指可數,很少很少,所以他很不簡單。可是他後來遇到楊貴妃,唐朝差點就毀在他的手上。所以盛世是他成就的,差點毀了唐朝也是他,同一個人。這個歷史給我們什麼啟示?我們這顆心能把持住,能成佛作祖;把持不住,很可能要墮到三惡道去了。以歷史為借鑑,為什麼他能成就開元之治?他要效法祖先,你看這個道義心,勵精圖治。開始上來當君王的時候,把一些奢侈品統統燒掉,義勝欲。可是盛世出來了,人會覺得我很了不起,他的欲望會膨脹,他的恭敬心退了,他的傲慢心會起。所以要護好自己的心念,這是大工程。「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什麼是本?起心動念是本。師長常說,從根本修,從起心動念處修。這個念頭用這一句教誨來觀照,很重要!
所以我們剛剛提到了莊王問詹何,趕了很長的路來問詹何怎麼治國?「詹何對曰」,詹何對楚莊王說:我只明白一點怎麼修身,這個治國我不是很明白。楚莊王聽了有點著急,說到:寡人現在接了國家,祭祀宗廟,我得給祖先能交代,我希望好好學怎麼治國,你趕快跟我說吧!我們再回到第一句,詹何說我只知道怎麼修身,我不是明白治國。這句話有沒有意在言外?楚莊王急著學啥?學治國。我現在接了楚國,這麼大一個國家,趕快教我什麼方法。我們有一個習慣,習慣在枝末當中下功夫,不習慣在根本當中下功夫。其實修行就是修正行為,也是修正習慣。我們一遇到事就急著要處理那個事,卻忘了處理事的根本是我們這顆心。趕快告訴我方法吧!實實在在講,心境不到位,給一些方法真的能處理好嗎?給一些方法,就想著趕快拿著方法去用,急著要看到效果;那個急著要看到效果,用那些方法,我看也大打折扣了。
所以這一句「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我們前面學習過這一句,學完了,我們從此以後面對問題是不是都從根本在思惟?從根本思惟的人不容易遇到事情很急很躁。是很執著要達到效果的才會急躁,真的會想「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個著急不來。我們這個心太著急了,一看不到效果就很氣餒,所以「為學第一功夫,要降得浮躁之氣」,定下來。你很期望,比方說很期望丈夫選擇一個好的職位、工作(有意義的工作),妳做了很多功夫,最後他違意,妳就像消了氣的氣球,沒了。妳所做的都沒有白費,可是妳假如一下子得失心很重,消了氣,你之後就會擺一張臉給你丈夫看,他就更不願意聽你的建議。妳付出了,他暫時沒有接受,可是妳還是恭恭敬敬的,他拒絕妳,他心裡應該也有一點愧疚感。妳不止都沒放在心上,依然更恭敬他,他對妳會產生刮目相看,妳跟以前的心態不一樣了。事事都是好事,只要我們用對心。我們就太容易著相了,太容易想對方聽我的,這種念頭的控制太強,我們都忘了在一切境緣當中觀照自己的心,調伏自己的心,都是看外面不往裡面看。所以經歷很多事,自己的心性沒有提升,就是盡記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愈記這些不愉快的事,自己的心愈多煩惱。
所以老和尚寫了一段墨寶,不能讓老和尚白寫,它是《呂氏春秋》裡面的一段話,「凡事之本,必先治身」,「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為天下者」,一個治理天下的人,「不於天下於身」。這段《呂氏春秋》的話很精闢,治理天下那麼大一個事,他從根本上就是把他每個念頭護好了。他護好自己的心念,今天教育部長來了,他都給他講得很到位;今天財政部長來了,他思惟都很清楚,都會給它處理好。當然護好這一顆心是大工程,這個心每天萬境交集,你一不觀照,它就可能被欲望、被懈怠、懶散給拉走了。
所以最近也跟大家一直在強調、探討,要把念佛不要求當唯一,要當第一。你一有時間了,你不念佛,你就打妄想,這個心常常都是在散亂當中。哪有沒事的時候都胡思亂想,突然事情來了正念分明?又不是四川的變臉,一下變另外一個樣子。平時如戰時,就是你在處理事的時候能處理好,是你平常就心平氣和,平常這個心就是做得了主,就不是讓妄想做主。《三時繫念》裡面這句話很重要,「須臾背念佛之心,剎那即結業之所」。我們自己要有自知之明,只要不念佛了就打妄想,就煩惱的念頭一個接一個,拉都拉不回來。所以首先心不能浮躁,浮躁聽不懂人講話。楚莊王有沒有聽懂詹何在點他什麼?沒聽懂。還覺得搞什麼,我跑那麼遠來問你一個問題,你都不回答,你不知道我現在責任多重嗎?
我們就想到章嘉大師見老和尚,一見,老和尚問的問題可好了!我知道佛法好,殊勝,怎麼能夠更快的契入?章嘉大師停了半個小時。代表我們的心浮躁的時候這個法不容易入心,講可能也是白講。章嘉大師教育的智慧敏感度很高,停半個小時,老和尚的心都靜下來了,章嘉大師說「有」。這個一有,激動起來了,又不講了,又七、八分鐘之後才講,「看得破,放得下」。這六個字,老和尚一聽就放在心上了。諸位同道,老和尚講這個事例講給誰聽的?講給我聽的。就是看得破、放得下,入我們的心沒有?我們為什麼還有煩惱?看不破。遇到事情還是容易自尋煩惱、容易著急的慣性做主,沒想到要提起經教,理得心就能安。所以古人說,「為學第一功夫,要降得浮躁之氣定」。聽法要有正確的心態,這個法才入得了心。我跟不少家長溝通過,我常常都說家庭教育是根本,強調這一點,但是你可以感覺到對方問你的都還是找哪一間學校比較好、找哪一個老師比較好。就是人心裡面,真心一法不立,你有一法、你有一個執著,就不是真心在應對因緣;你有一件事一直掛在心上,你有一個執著,你的心就不中正,就會偏了,人家的話就聽不懂了。心有所憂患,心有所著急,不得其正,甚至於有很好的機會親近老和尚,你也聽不懂話了。所以我們看楚莊王問詹何,這個再拉回我們自身,我們都有受用處了。
一般來講,這些有智慧的人,在提醒我們的時候都會點到為止。可能我們就會想,我這個人,你直接來吧,就跟我直接講吧!說實在的,我們都習慣了別人順著我的意思、順著我的方式。一個人要學習,心態都是別人都順著我的方式,我就能學了。這個心態能學到東西?心是根本。你都不能用心去體恤一下這個善知識在點我們什麼?你能體會到別人在點我們什麼?是你的心要很靜,靜下來。一般我們都太容易著急了,別人不照我們的方式,我們就不歡喜了。所以這個自我隨時都會起現行,自我一起現行,我們的恭敬就會下降。
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你看老和尚為什麼跟章嘉大師可以學到,進而打好基礎?因為他恭敬老師。老師都不說話,他也沒有說大師你怎麼停那麼久,你趕快說說話吧,我就問一個問題而已,你趕快回答我。沒有!我請教大家,老和尚以前有沒有遇過章嘉大師這樣的老師?沒遇過。他首先遇到的是方東美教授,方教授的方式是什麼?辯才無礙,一去了,從頭講到尾,這是一種老師的方式。一下子變章嘉大師了,一句話不講。你說假如跟方東美教授學習產生了執著,那老和尚一想,這個老師怎麼跟方教授差這麼多。我們有很多煩惱都來自於比較,一比較,這個心就生煩惱,沒有辦法安下來。每個善知識他不可能都一樣,但是他為我們的心是一樣的,你能夠真正靜下心,恭敬,都會很有收穫的。
結果詹何一看莊王不是很了解他的意思。因為有學問道德的人都謙虛,有可能這個莊王一問,怎麼治國?「好!我跟你講」,那他這個態度,他修養一定有限。他一定是謙退的,他不會標榜自己,但他同時也點出來修身最重要。我只懂一點修身,這個治國我還不敢談。會學的人,就在善知識這句話當中學到他的謙卑。我們在請教別人的時候,只在那裡想趕快回答我答案,執著點有沒有產生?什麼時候在學?你當下靜下心來,善知識的一舉手、一投足都是學處。可是我們就在那裡執著趕快回答我答案吧。
我也見過有人請教老和尚問題,問了第一個問題,老和尚跟他答,還沒答完,好,師父,我再問你一個問題,又請教了第二個問題。老和尚還是很有耐心開始給他回答,還沒講完,好,老和尚我再問你下一個問題。好像在考老和尚能不能回答他的問題。你會聽的人要聽什麼?老和尚怎麼看待這個問題?他是用什麼心境來面對這件事?你要學他怎麼用心、怎麼處理事。會學的人,從他回答你一個問題,你就掌握了應對事情的態度,做人做事的態度。問一個問題,你可以用在處理一切事情。善聽,善領悟,佛門常常用這個善字,善思念之,善用其心,善於去領悟。就像我們常說,「當信佛經語深」,佛經每一句話很深,你不去領會它,囫圇吞棗,不只用不出來,還消化不良。
佛經這些教誨,指導我們用心。比方說「萬法因緣生」,這一句話在哪?在萬法當中。所以哪一件事不是因緣生?甚至哪一個人不是因緣生?每一個人都是因緣他才成長到現在,他不會突然變成這樣。所以當我們了解一件事情它的因緣的狀況,你就不會著急了,急不來,急了沒用,對事還有負面效果。你了解現在人事的因緣狀況,影響他的人有哪一些?影響多久了?你現在要從哪裡著手?可以多管齊下,慢慢改善這些緣的狀況。這樣我們面對境界就能客觀對待,面對境界心裡有數,清楚急不來。這一句「萬法因緣生」,你就隨時都提得起來,都有受用。
所以佛法不是要學得很多。當然大家不要聽完我這句話,成德法師說佛法不用學很多,我本來就不是很想學,一下子終於抓到一個可以讓我不用太精進的令牌。所以我什麼都沒說,大家也什麼都沒聽。所以還是回到這一顆心。我們的心很容易走極端,不容易聽得懂話。我們要不就不及,要不就太過。本來對孩子控制、佔有很強烈,太過了,一聽不能控制、要求孩子,馬上調到都不管了,你看我馬上就放下了,一下又調到不及了。其實是調這一顆心!我們就著在事相,「我什麼都不講了」。你該講也不講?以前是不該講也講,現在是該講也不講了。所以隨時觀心為要,不要走極端。
這個「詹何對曰」,跟楚莊王提到,臣從來沒有聽過一個國君身修好了他的國家會亂,我從來在歷史當中沒有聽過;我也從來沒有聽過一個國君修身不好,結果他的國家是治理好的。故治國的本在修身。所以君王你跑那麼遠來問我問題,我回答你不敢回答枝末,「不敢對以末」,我不敢用枝末回答你,所以我回答你的是從根本,根本是修身。
所以師長墨寶裡面,成德印象很深有兩句,「修身為本,教學為先」,這兩句話我們懂了嗎?我們今天當父母,我們要教育我們的小孩,可是老和尚這兩句話提醒我們,你要教孩子要修身為本。我們有沒有下功夫放下自己的壞習慣?這是修身的功夫,把這個重視起來。
這個第十二句,我們舉一個例子,稻盛和夫先生。他有一些成就,這個都是屬於世界級的成就,比方說他是自己親手經營,從沒有到有,經營了兩家全球五百大。全球兩百多個國家,他企業能列在全球五百大,你看那個成就很高了。他本來是做陶瓷的一家公司,後來他跨行做了通訊業。因為當時候日本通訊是由一家從明治時代的老公司,只有它一家,幾乎壟斷了整個通訊業。一壟斷,這個費用很高,百姓負擔很重。他就思考,我要來辦一家通訊公司,我有沒有為自己的私念在裡面,有沒有私心在?要創一家公司,他一直在問自己的心,這個從根本上下功夫。他問了自己好幾個月,最後覺得自己的念頭純是為國家想、為人民想,他就開始去做了。這個跟佛法很相應,因地不真,你的動機要純粹,你不能夾雜。一開始就有夾雜了,經過五年、十年他就開始偏了,「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你看他存心純正。而且他身邊好多的人都告訴他,你鐵定做不起來的,那家公司那麼大,人家到時候就把你給搞死了。他只問自己的心,不問外面這些有多難。後來他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做起來了,這個營業額很高,都用兆來算的。所以這些事業要講給年輕人聽,他們都很羨慕,公司那麼大,賺那麼多錢,他不知道能成就那麼大功業,是這顆心非常的純粹,利益人民。
這個後來你看他兩家那麼大的公司,他遇到自己得癌症了,心也沒有亂,很平靜的面對,把公司交代好。這代表什麼?他有善後的觀念,他已經培養好人了,自己面對無常的時候,安排好工作他就離開了,馬上就把五百大放下了,就出家去了。這都是我們的學處。很快身體也好了。幾年之後,出現了日本航空倒閉,首相鳩山由紀夫來請他,他又出來。他也再問自己,我出來有沒有名利心?我是不是真正是為了國家?這個是國家級企業,倒下來了,對老百姓、對國家的信心影響非常大;再來,我是不是純粹為了三萬二千員工;再來,假如這家企業倒了,整個航空業就變成了某一個公司又是獨大,一下子這個飛機費用又要攀升上來了,這個對廣大坐飛機的人民影響都很大。都是這些考慮,沒有為自己,所以這是義勝欲則昌。而且他接了工作,恭恭敬敬,全公司誰工作最認真?就是稻盛和夫。他工作一整天,到晚上可能就買個三明治吃而已。所以他有六種精進,其中有一個,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敬勝怠則吉。所以我們去觀察這個人的成功、這個團體的成功,真的都跟這一句教的很相應。稻盛和夫還講到了,他要出來拯救日本航空,他的心情還是非常澎湃,這叫豪情不減當年。現在年紀大了,但是這個心沒有變。人不能隨著年齡增長就好像沒有朝氣,那就被境界轉了,被年齡大這個境界給轉了。
所以我們看師長老人家,九十歲辦漢學院,比任何一個人都積極。我們院長勝妙法師,他那個時候是侍者,看到老和尚面對這個因緣,幾乎所有的人都反對,只有他老人家堅持。你看跑歐洲一年,跑那麼多趟,年輕人都沒有這種幹勁。
好,我們看第十三句,這些句子都放在「知因識果」,如是因、如是果,這個心用對了,一定感來自己的提升跟團體的興旺,包含下一句:
【十三、仁者在位,而仁人來;義者在朝,而義士至。】
這個是理,底下舉事例:
【是以墨子之門多勇士,仲尼之門多道德,文王之朝多賢良,秦王之廷多不詳。故善者必有所主而至,惡者必有所因而來。】
這些句子告訴我們都是感召,都是感應,能感是我們的心,所感是境界。所以:
【夫善惡不空作,禍福不濫生,唯心之所向,志之所行而已矣。】
所以善惡是不會憑空發生的。怎麼會有善?自己的心感召來的善事。怎麼會有惡事?也是自己的心感召來的。《了凡四訓》說「福有福始,禍有禍先」,都是不會憑空發生,都離不開因果。所以『禍福不濫生』,禍福不會突然來了,隨便到來,都是我們心的趨向,心之所向。『志之所行而已矣』,我們的意識所實行,我們的心志最後感得的結果。你看阿彌陀佛他的心志,就是「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的心,一切皆成佛。他感來什麼?感來他的老師教導他,他有這個願,世間自在王如來看到有這樣的學生太難得了,傾囊相授。他教了多久?不是教一個小時,不是教兩個小時,千億歲。你看,感老師傾囊相授。
再來阿彌陀佛現在還感召什麼?感召十方佛國度的眾生,一起來跟他同心、同願、同德、同行,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愈來愈殊勝。當然更重要的,西方極樂世界因為自己而殊勝。這一句話,大家可不能「不行不行,我不行」,這個時候要直下承擔。我們假如沒有直下承擔的心,迴向文都念成形式了,都有口無心。迴向文說「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我們每天念有入心,應該我們每天都在讓西方極樂世界更莊嚴,我們每天要讓自己的國家更莊嚴,莊嚴佛淨土。
這裡面舉了好幾個例子,舉了墨子、孔子、文王,還有秦王,這個我們明天再就這些事例來探討。今天時間到了,感謝諸位同道,謝謝大家。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