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群書治要》中修齊治平的智慧(第二回)—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成德法師主講  (第二十三集  2023/3/17  馬來西亞馬六甲  檔名:55-226-0023

  諸位傳統文化的同道,大家吉祥!我們昨天學習到第十六句,第十四頁經文。

  【十六、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弗可逭。】

  昨天我們探討到,『天作孽猶可違』。可以避免,或者是可以化解掉哪些部分?我們前世造的惡業,今世透過斷惡修善,甚至是一念懺悔、一念孝心都能化解。所以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了凡先生有說到「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所以這一念心是福田的根源。林則徐先生也提到「存心不善,風水無益」,顯然風水的根源也是這一念心。昨天有跟大家舉到一個例子,一戶人家因為常常有人趕路,經過他們家,他供養水的時候在水上都撒上糠(米糠),他那個考慮都是為每一個人著想,不要喝嗆到了。其中有一個專門看風水的,他就給他建議一個不好的地,但是後來這個家發展得很好。所以我們看什麼事能看到根本,從根本修,從根本來化解業障,轉化命運。

  當然改造命運最有名的就是《了凡四訓》這一部書,而了凡先生能改造命運,其實最關鍵的應該是他跟雲谷禪師的談話。雲谷禪師問他,「汝自揣應得科第否,應生子否?」這個設問,也是教育的智慧。《禮記.學記》上講到的「開而弗達」,啟發他,不是強迫他接受或者灌輸他。雲谷禪師了解到,了凡先生被孔先生算命都算得很準,假如雲谷禪師聽完就說:你就是習氣太重了,所以你的命都沒改。這個聽起來跟雲谷禪師說:你自己想想你應該得功名嗎?應該有子嗣嗎?聽起來的感覺不一樣。尤其成年人你要給他面子,不能讓他很沒顏面。所以師長有強調到二十歲以前可以講,二十歲到四十歲要用暗示的,四十歲以上講都不能講,這個都是考慮人成年之後你不能不顧及他的面子。所以我們學習,人情事理我們也要懂得,也要能夠柔軟體恤到。李炳南老師講,學佛就是學人情事理,就是能體恤人心。菩薩四德說到的,「柔和質直攝身德」,質直是真誠,柔和就是很柔軟、很體恤,這樣才能攝受眾生。你看攝,四攝法,布施,要多關心人,多付出,多送禮表達善意,表達關心。接下來是愛語,他聽了會覺得你是真的為他好,而不是給他壓力。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是四攝法。利行,處處想著怎麼做他能得利益,甚至於幫他補漏,他剛好忽略掉一個重點,你都能及時提醒到他,感覺,有你真好。同事是和光同塵。當然這個同事也不簡單,你跟他一起同事,但是你要帶動他,你不能跟他同事跟著被他給不好的影響,同流合污,這個可不行。所以了凡先生跟雲谷禪師的談話,這個雲谷禪師確實是高人,他用啟發式的。

  我們要啟發別人,首先我們控制、要求的態度一定要調伏,不然你一遇到學生、遇到自己的小孩,還是遇到下屬,好像就有一股勁,我今天非得講個痛快不可,非得給他的問題糾出來不可,其實我們已經動情緒了,自己沒看到。「心平氣和則能言」,所以講話是要有先決條件的,不是我想講啥我就痛痛快快的講,要先檢查自己的心。因為一切言行都是心反射出來的,心假如不對了,這個言行不可能是正確的,不正確的言行,只會讓事情更糟而已。假如我們感覺,我們確實是為對方好,可是為什麼好像愈幫愈忙,因為我們沒有觀照到根本,根本是我們自己的心的狀態,佛門講依報隨著正報轉。所以真正要為家庭好、為團體好,乃至為社會好,應該先關注的是我們這一念心。所以師長指導到了,「和諧社會從我心做起」。

  雲谷禪師這麼一問,了凡先生說到了,「余追省良久」,代表他整個心靜下來了,反思了,反思就是往內。傳統文化、佛法是內學,要往內,所以反省自己。想了好一會,他說我不應該得,然後接下來就講了一段,他自己的問題所在。這一段經文大家應該還是有印象,他講到「不應也,科第中人,類有福相。」考上功名的人確實都是有福相,當然相由心生。他自知福薄,自己福薄,而且「又不能積功累行,以基厚福;兼不耐煩劇」,耐心不夠,「不能容人」,度量不夠。「時或以才智蓋人」,有時候在一些情境,忍不住以自己的才能(小聰明)壓別人,「直心直行,輕言妄談」,講話太衝了,沒有考慮到場合,沒有考慮到對方的感受,這一些行為都是薄福之相也。所以自己沒考上功名,應該跟這一些有關係。

  接著又分析到自己為什麼沒有子嗣的原因。他講到「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這個是說自己不能太清高,眼睛容不下沙子,就是不能包容別人的缺點,所以他分析這個是他沒有兒子的第一個原因。「和氣能育萬物,余善怒」,自己脾氣不好,「宜無子者二」。「愛為生生之本,忍為不育之根」,我自己「矜惜名節,常不能捨己救人」,自己利益人、幫助人的心不切,還是會顧慮自己,這個「宜無子者三」。還有自己「多言耗氣」,不該講話的時候也講太多,開口神氣散,這個「宜無子者四」。「喜飲鑠精」,喜歡喝酒,傷了陽氣,這個「宜無子者五」。「好徹夜長坐,而不知葆元毓神」,徹夜長坐,沒有養好自己的元氣,這個「宜無子者六」。他說其餘過惡還很多,不能一一舉出來。等於是他一反省了,他就懂得去改過,所以改過才能轉變命運。所以我們從這些改造命運的主人翁的故事,我們能掌握到重點,我們命中沒有富貴都可以透過我們改習氣,然後積極行善,就能達到改造命運的效果。

  在《道德叢書》這一套書,師長老人家印了不少,其中第十二冊(它是一套書),這十二冊叫《命相真諦》,你看把命運是能改變的這些事例都有記錄下來,而且記錄得相當仔細。像明朝天順年間,山西絳州,應該是秀才,庠生馬世奇與王得輝,名字都記得很清楚,他們兩個是好朋友。王得輝比較富有,馬世奇貧窮,這個是過去生帶來的命。結果王得輝家受誣告,死在獄中,家產都沒了,僅存一個孩子才生出來七天。馬世奇就很憐憫朋友這個遭遇,他自己很貧窮,但是他竭盡全力來撫育王得輝的這個算遺孤,照顧了二十年,把這個小孩撫養長大了。有一天晚上夢到神跟他說,你本來不應該有功名的(有地位),這是貴(富是有錢,貴是有地位),但是你養育朋友留下來的孤兒,這個功德很大,所以你能夠當魁多士(魁就是考第一名),後來他隔年考鄉試果然考了第一名,第一名叫解元。我們有一個成語叫「連中三元」,這個就是到省去考試了,考第一名叫解元;後來參加全國考試了,這叫會元;之後是皇帝親自考了,這是殿試,叫狀元,所以古代叫連中三元。好像韓琦是連中三元,歷史當中有一些讀書人都有連中三元。好,這個是盡他的全力幫朋友照顧遺孤,改變命運。

  我們看下一句是『自作孽弗可逭』。抱歉,昨天講錯了,末代帝王其中應該是商紂王,昨天講成周幽王。商紂王當時候他身邊有很多聖人,他假如聽他們的話,商朝不會滅亡。他本來是帝王的福報,最後被武王推翻了,自己也是自殺身亡。同樣這一本書,有一個例子特別能夠說明,本來命很好,但是自作孽就毀了自己的前途。在豫州這個地方,有一對雙胞胎兄弟高孝標、高孝積,你看都記得這麼清楚,這個假如到當地去查應該可能查得到。他們兄弟兩個人他母親在生產的時候,兩個兄弟生下來幾乎是同一個時間,這裡用並肩而下,所以應該八字是完全一樣的。而且相貌,還有動作都一樣,所以連家裡的人都很難分辨出他們來,都得穿衣服顏色不一樣才分辨得出來。然後二十歲了一起入公辦學校,然後娶妻的時間,同年;生孩子,也是同月生孩子。包含補秀才的時間,因為秀才也分好幾個等級,幾乎都一樣。後來又一同去考舉人,到省裡去考舉人,結果剛好他們所住的地方旁邊有一個寡婦,對這個哥哥有興趣,但是哥哥很有正氣拒絕了。然後哥哥(因為他弟弟跟他長得一模一樣)就去提醒、警戒他的弟弟,你不能幹損德的事情,這個弟弟就假裝答應了,但是還是跟這一位寡婦私通。這個寡婦把這個弟弟當哥哥,因為長得一模一樣。後來放榜了,哥哥考上舉人,弟弟就沒考上。然後這個弟弟居然還騙寡婦說,我已經考上了,還要繼續參加考試,假如考上進士了,我一定來娶你。這個女子就傾其所有的這些財務給了這個弟弟。隔年春天,他這個哥哥真的考上進士了。這個寡婦朝夕都在盼望他趕快來娶她,等了很久音訊全無,最後抑鬱成疾,每天鬱鬱寡歡的就生病了。她死前還寫了一封信寄給這個哥哥,最後這個哥哥拿到這個信,就知道弟弟做了損德的事情,他弟弟後來也承認了。隔年他的弟弟的兒子死掉了,後來這個弟弟太傷心了,哭,兒子死了,自己雙眼也瞎了,沒多久也死了。這個哥哥考上進士之後很富貴,而且多子孫。同樣命運的雙胞胎兄弟,你看這個弟弟因為做了虧心事,最後是斷子絕孫,自己也很年輕就去世了。所以這個例子就是這個弟弟是自作孽,那就逃脫不了這個惡報現前。所以我們舉這些例子,也是給我們,正面的給我們信心,負面的也是警惕我們在一切境界當中都不能被誘惑,不然會一失足成千古恨。

  好,我們接著看十七句:

  【十七、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這個是老子的教誨。老子一開始用比喻的,老子提到,『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我們看註釋裡面有提到,在註釋第一行,古代借貸財務的時候所用的契券,它是竹木製成的,然後劈成兩片。左片叫左契,它有刻著負債人的姓名,由債權人保管,當然債權人是借給別人東西的;右片叫右契,刻著債權人的姓名,由負債的人保管。索物還物的時候,兩契一合為憑據,對得上那就沒問題了。當然執左契的人,他是借東西給別人,說明是聖明的君主應該是施惠於民,不求回報,是表這個意思。「不責於人」,這個「責」就是不索取、不求取。因為他的動機是要給予的,是要去幫助別人,而不是要去索取的。好像師長也有講過,今天你要幫朋友,你要借他錢,最好有一個心態,借出去就不要想拿回來了。現在看到這一句,想想師長這個教誨還是挺有味道的。我們的出發點是什麼?幫他,幫到最後還要一直給他要債,這有違一開始的這個動機。所以古代很多有德行的讀書人,他們借人家東西,後來看別人還不起了,他都主動就把借條燒了,讓這些人沒有壓力。

  隋朝的讀書人叫李士謙,他年幼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所以他侍奉他的母親非常孝順。這都是吃過苦的人,能夠體恤別人苦日子。他才十二歲就被當時候的魏廣平王賞識,就用他做開府參軍,就是軍事顧問,十二歲就可以做軍事顧問。後來家裡有錢了,他拿出糧食粟米數千擔,然後借給當地的老百姓。剛好那一年收成非常不好,他就把所有欠他的人召集來,把借券全部燒掉了,然後告訴大家這個債都完了,沒有欠了。不只是這樣,來年春天,又拿出很多要種糧食的種子都給這些貧窮的人,所以被他救活的人非常多。連家裡剛好有人死去了,要辦喪事沒錢,他都會幫忙。而且人家都歌頌他說,你的陰德很厚。李士謙就說,陰德就像耳鳴一樣,只有自己聽得到,別人不知道才叫陰德,今天你們都知道了,所以我沒有陰德。是很謙退。他有一天就夢到穿著紫衣的神就告訴他,上帝嘉許他積了很多陰德,所以他往後子孫都會很發達,後來果如神明所言。所以這個例子讓我們體會,古代的君主,或者是有德的人,他們就像執左契,不責於人,都是盡力幫助他人。

  接著講到,這有德的人,『有德司契』,就是有德的人如同聖人執左契一樣;『無德司徹』,沒德的人對待他人如同執掌稅賦。這個「徹」是一個稅收制度,就好像管稅收的人。你看我們成年人都要納稅,你們親戚朋友裡面有沒有在稅務局工作的?見到他們,他們就是催你交稅,趕快還錢,這都是用比喻的。接著說了,『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天道是沒有偏私,就是說我跟誰比較好,跟誰比較不好,上天沒有這種偏心。「常與善人」,永遠降福給與而沒有索取,而且是降福給完全合於天道的善人。我們想到新加坡有一位許哲女士,當時候新加坡人把她當寶,說新加坡有兩個國寶,一個是李光耀先生,一個就是許哲女士。她好像活到一百一十幾歲,很長壽。曾經好像人家在訪問她的時候說到了,妳一天照顧這麼多人,照顧很多老人,而且這些老人其實都比她小,但是她身體好。我曾經讀過她的一本傳記,當時候這本傳記前面還有她的照片。我一看這個許哲女士年輕的時候也很莊嚴,我正這麼想,看到照片底下有寫了字,說這是她七十幾歲的照片。七十幾歲看起來這麼年輕,而且她也很好學,好像學瑜伽,七十多歲才開始學的。人家問她說,妳每天照顧這麼多人,那誰照顧妳?她說老天爺會照顧我。你看她的心裡面很相信老天爺會照顧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她只要自己一心向善,老天爺會照顧她。

  孟子也有論到這一點,孟子說到,「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他享什麼福報?老天爺給他的福報。只要他仁義存心,仁義忠信,盡忠職守,要守信用,而且非常願意幫助人,樂善不倦,這樣的人就歸老天爺照顧。用我們佛家講的,佛菩薩安排、佛菩薩照顧。師長老人家提到,佛菩薩照顧,自己不操心,前提是學釋迦牟尼佛。意思就是不為自己為眾生,這樣都有佛菩薩安排、佛菩薩照顧。這是我們現代的例子。

  《了凡四訓》裡面有講到一個古代的例子,江西有一個教書先生,江西舒翁,他姓舒,舒服的舒。他到了湖廣一帶,他江西人,到了湖廣一帶教書,教了兩年。兩年之後回家探望家人,剛好跟著一些同樣是江西的這些教書先生,一起坐船回家鄉。結果在路上就遇到一個女子哭得很傷心,因為她先生欠官家的錢十幾兩,那就要賣掉她。她的孩子才幾個月還在哺乳,這個女子說到她假如被賣掉了,她的兒子就沒有辦法哺乳,可能連她兒子都會死,這一家就很慘。他看了不忍心,他說沒關係,我去跟我這些同鄉的教書先生跟他們說一下,我們每一個人出一兩就幫得上妳。結果他回來跟這些教書先生一提,沒有一個人願意拿出一兩來,最後他把他教二年的全部的這些禮金統統幫助她。他自己連吃飯的錢都沒有,所以一路上就被人家笑,但是還是有一些比較善良的人,就把他找過來,跟我一起吃吧。然後他心地很好,人家請他吃,他都不敢吃飽。結果後來回到家了,看到他太太,我餓好幾天了,趕快給我弄吃的。他太太說米呢?正等著你拿米來。他說沒有,我沒有米,你先去給鄰居借吧。她說已經跟人家借太多次了,不能再借了。先生就把這個遭遇告訴他太太,他太太聽完不只沒有罵他,還很歡喜,這個叫助夫成德。他太太聽完很高興,沒問題,我有辦法,就到森林裡面去挖一些東西,挖一些菜根,把那些根再煮爛也可以吃一頓飽。相信那個氣氛還是很好,夫妻同心。當天晚上睡覺就聽到窗外傳來聲音,說到「今宵食苦菜」,晚上吃了苦菜,「明歲產狀元」,明歲就是明年,可以生下狀元才。果然他明年就生了孩子,後來就考上狀元。這個是江西舒翁得的殊勝果報,所以這個也證明「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這一個單元都是談因果,「知因識果」。而且我們要慎重,因小果大。起一個惡的念頭,像師長在講《阿難問事佛吉凶經》,提到安世高大師,這一部經是安世高大師翻譯的。他前世有一個師兄弟,「明經好施」,明經是挺聰明的,好施是喜歡布施,可是脾氣太大了。有一天托缽對菜色不滿意生氣了,你看這一念瞋恨,他沒有罵人,他只是生氣了,因為他這一念心就是一個種子。所以靈芝禪師有一段話我們要引以為戒,「用心」,我們起個念頭,「皆名定業」,你起了這個心念就像一個種子形成了,「能牽來報」,這個種子遲早它遇到一些緣分,它要結成果的。所以佛門講,「假使百千劫」,經歷了那麼長的時間百千劫,「所造業不亡」,你之前種的這個因不會不見掉了,「因緣會聚時,果報還自受」,那個緣到了,因跟緣具足了,果報就現前了。所以安世高大師前世的師兄弟他起了這個惡的念頭,瞋恨心,下一輩子就墮到畜生道,應該是做河神。所以「用心皆名定業,能牽來報,縱懺不亡」,懺悔可以把它削弱,不可能把這個種子給沒了。所以知道這個真相,我們要思考,衡量清楚。「以此自量,何容輕動」,念頭不能隨便動。我們認識這顆心的作用,「識心之士,豈不畏乎?」我們要對念頭有敬畏心,因為這個念頭就會感召善惡報了。

  就像《地藏經》有告訴我們,「是故眾生莫輕小惡,以為無罪」,勿以惡小而為之,「死後有報,纖毫受之」,這個一點一滴都不會差錯的,所以不能起惡念,不能有惡的行為。所以「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你自己造的業都要自己承受的,再親的人也不可能幫我們代受。所以《地藏經》這一段話也勉勵我們,「靜則一念不生,動則萬善相隨」,只要講話、做事都是為了利益他人,沒事的時候心地清淨。當然沒事的時候不起妄念不容易,所以沒事的時候一定要念阿彌陀佛,師長這個指導很重要。儒家也講「克念作聖」,所以沒事的時候要想到孔子教顏回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個勿動就是不能隨便動念頭。《弟子規》也說,「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不要去接觸會讓我們起惡念、邪念的,不管是書籍還是這些多媒體,這個都要靠自己,護念好自己。

  我們進入「丙」,就「明理篇」的第三個單元,「真實學問」。什麼才是真實的學問?我們可以透過底下這些經句來體會。第十八句:

  【十八、好學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能成天下國家矣。】

  這一句出自《孔子家語》,其實《中庸》也是有相似的教導。這一句話,我們來稍微先了解一下。『好學近乎智』,喜歡學習聖賢教誨就接近有智慧,當然這個是要深入經藏才能智慧如海。而且首先這個「好學」,學什麼,學習的目標在哪?這些我們要想清楚。「學」這個字是覺的意思。在《說文解字》當中有很多解釋,學者是覺也,所以學是為了要覺悟。「讀書志在聖賢」,讀書是為了成為聖賢人、有智慧的人,所以讀書志在聖賢。假如以成德自己成長的經歷,讀書志在拿學位,讀書志在以後能賺大錢。你假如這樣的心態,要變成有智慧,那不容易。佛家說,「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所以《朱子治家格言》那一句「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這個很有味道。所以《大學》開篇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所以學習是為了「明明德」,那就是覺悟了,自己的明德恢復了。「在親民」,就覺他,幫助別人覺悟了。所以學習的內容都是為了自覺覺他,不是學小聰明。

  『力行近乎仁』,將學到的教誨好好落實就能接近仁。這個好學我們以孔子為榜樣,孔子他的根基這麼好,但是他學《易經》韋編三絕,很勤奮的。力行為什麼能近乎仁?我們舉大家看過「醫道」,許浚他有提到,看起來好像是我救了這個病患,事實上每一次我救病患,我的慈悲心就因為這個緣更加發出來了。所以我們在助人的時候,我們本有的仁愛心就會愈來愈顯發出來了,「力行近乎仁」。而且一個人真正去修行,他知道修行不容易,他對人就更能體恤、包容,不會苛責了;或者他去承擔弘法的工作,他體會到事非經過不知難,他在給別人意見的時候都能設身處地去體會別人的難處,力行近於仁。

  『知恥近於勇』,知道自己有錯誤而發羞恥心去改正。就像我們提到了凡先生,他反省到自己錯了,他就發願行三千善事,這個也是有勇氣來突破自己。這個是三達德。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先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