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36O》之教化篇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四集) 2013/4/20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91-0004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上一次,剛好課程遇到我們馬來西亞校長職工會主辦的校長營,剛好就《群書治要36O.為政》教化篇跟大家交流當中這些《群書治要》的經句。上一次我們交流到二百一十三句。而我們在這個教化篇當中,一開始就講到「性相近,習相遠」,這是所有從事教育工作的人一定要肯定的真相,相信人性本善,進而願意用這一分教育的愛,用這一分教育的使命感去陪伴孩子成長,讓孩子都能成聖成賢。而整個教育過程當中,很重要的,為師者必須要以身作則。上次我們一起談到的二百一十一句,「上為下效,然後謂之教」。而我們古聖先賢幾千年教育的智慧、教育的經驗、教育的方法這麼多,我們應該掌握綱領來學習。而夫子在《論語》當中這一段話就掌握了整個聖學的綱領。就是二百一十三句講到的,我們一起先把它再念一下: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這段經文大家都很熟悉,因為儒家的根本是《弟子規》,《弟子規》就是依據夫子這段教誨編出來的,也是聖教要學習的七個重要綱領,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愛眾、親仁、餘力學文。每次念到這一段就讓我想到很多年前在吉打州,我們有幾天傳統文化課程跟當地的同胞們一起分享。課程還沒開始以前,剛好跟一位女士在一起用餐的時候,了解到她是孔子的後代。她就說到,她這幾個月才讀到《弟子規》這本經典,可是她讀的時候非常的歡喜。因為她每讀一句,比方「冬則溫,夏則凊」、「出必告,反必面」,她一讀到這句經句的時候,她就想到了她小時候的情境,她的父母、她家裡的長輩,從小她們成長的時候,都是這樣子在對待她的父母、對待家裡的長者。所以雖然她是第一次讀,但是她對於所有的經句一點都不陌生,非常的親切。這個感覺跟我們不大一樣,我們讀起來,「原來應該這麼做」;在她們讀起來,都覺得在她記憶當中是再熟悉不過的。
由於這位女士,這位孔小姐,她的這一番話,我們就深刻體會到師長老人家講《弟子規》不是給小孩做的,是父母以身作則做給小孩看,讓小孩潛移默化當中就學會了。尤其「三歲看八十,七歲定終身」,他三歲以前,整個家族幾十個、幾百個長輩都是這麼做,他就覺得做人應該這樣。那現在這幾代人忽略傳統文化的學習,反而學習的人變成異類了,人家都用異樣的眼光看,「還需要注重這些禮嗎,時代都這麼不一樣了?」所以整個教育假如沒有傳承下來,對的都變不正常,不正常的現象都變成正常了。就好像,比方以孝的標準來講,應該「入則孝」要做到才是孝子,但是我們還沒讀《弟子規》以前,都覺得能拿錢給父母算孝順的了,甚至在很多人心中都是這樣的標準。反而讀了經、看了德育故事,原來跟孝子的差距還是很大的。所以讀到這一段,再想到孔子,他們傳了二千五百多年之後的家道,都還是依照這些教誨在奉行。
所以,我們要教孩子、教學生,首先要自我教育才行。因為畢竟客觀來講,我們這幾代人都是缺乏倫理道德的一代。如果我們在接到這些教誨,沒有先第一步是自我教育,就要去教導學生、教導孩子,這個身教可能就沒法到位了。古人又說,「言教則訟,身教則從」,身教,以身作則,孩子他的本善就被長者的行為所喚醒了,他就很自然的效法。但是假如老師、父母、長輩本身沒有認知到其實應該從自身來做起的話,都是用言語要求孩子,自己又沒做到,那可能小孩子心裡都不服了。
看到『弟子入則孝』,這個「孝」字可以算是中華文化的核心所在,也是德行的根本所在。但這句話要落實,坦白講也不容易。比方《孝經》裡面講,「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真有孝心會很愛護自己的身體。就像曾子,他是孝子,他給我們表演到的態度是,臨終都是念念想著,父母把完整的身體給了自己,他也要完完整整的把它保護到生命中的最後一刻。在《論語.泰伯第八》裡面就講到,他病很重了,把學生都找來,讓學生看看他的手、看看他的腳,都是完好的。他說到,「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用這樣的態度來保護好自己的身體,不能傷害父母給他的身體。他保護身體是這個態度,我們可以想像得到,他保護自己的德行一定也是如此,不敢放縱自己。而「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我們都熟悉這段教誨,但是真正每一天我們能像曾子這樣戰戰兢兢保護好身體嗎?假如這個念頭斷了,什麼念頭進來了?可能是隨便的念頭進來了,「沒關係」,或者是自己的性格做主,太逞強了。所以真的要奉行傳統文化,不從性格改起也很困難。尤其是成年以後學,幾十年成長養成了一些習慣。
像我性格當中就是比較逞強,尤其還不會拒絕。比方有時候一個半小時、兩個小時課講下來,剛好有同事還是大眾,剛好有問題要探討,我上完課就來找我,我就不大好意思拒絕人家。結果有時候再跟他一聊,感覺聲音有點沙啞,氣有點不足,這叫透支了。其實人只要透支,對身體的損害就會比較大,甚至於就要花一、二天的時間慢慢把體力調回來。其實這個都可以很委婉的給對方講一下,現在時間晚了,我們明天或哪一天再跟他交流就好了,要懂得一個適當的拒絕跟應對,這個都是人生必修科目。「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這個時間應該察覺到,在體力上需要調節一下,不可逞強。這個情況我常犯,也一直提醒自己,還沒有徹底把它改過來。
同樣的,人假如應酬多,不懂得拒絕,對自己的體力、身體的損害還是會很大。你說一個人講義氣,結果都想不到愛護身體,我想這個義氣也是哥們義氣,也不是真正的正義之氣。所以這個「義」,首先應該是對父母,念念能想到父母。而我相信,當我們在跟這些因緣互動的過程,我們考慮到的是孝道,我相信人家都會能體諒。所以人生在應對當中,該拒絕的時候最好可以讓對方理解到,父母會擔心、妻兒會擔心,這樣比較勉強或者不適當的應酬、因緣,都可以委婉的把它推辭掉。
而對於傳統文化這麼好的寶貝,為什麼受益的人有限?首先是大家學習有沒有能夠持續?所以道德學問跟身體健康必然要有恆心才能夠成就得了。那倫理道德這麼好的教誨,人為什麼不能有恆心堅持去學?因為他的信心不足。所以任何事情要能成就,信心是大根大本。比方一個家庭,夫妻之間互相信任,「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夫妻之間不信任,那這個家就不可能會興旺。你去看醫生,對那醫生不信任,他開的藥再好,我看也治不好病。你去跟著一個好的老師學習,你不信任他,那要學到東西也不可能。包含經營事業,「人無信不立」,就不可能在社會立足了。
而很多人一開始接觸傳統文化非常激動,但學一段時間之後,他可能那一分動力慢慢有時候會退掉,這個可能跟他對傳統文化認知不夠深、不夠了解有關。遇到一些情況,他又感覺到很大挫折,他又把這個責任推到傳統文化上,那可能他這個信心就會大打折扣。比方我們看到「入則孝」,就會覺得這個孝道很重要,趕緊教孩子要孝順。假如教了以後,孩子不是很孝順,他可能就會生懷疑了,那孩子不聽,不受教。所以一開始學習,對於學習的態度非常重要。這個態度沒有建立起來,絕大部分的人他本來的慣性就是習慣把問題都怪在外在的人事物,很少是從自己身上來反省起。假如這個人沒有學傳統文化,他都是從自己反省起,那這個人不是普通人,他可能是曾子轉世的人,「吾日三省吾身」,還是了凡先生轉世的,「改過之法」。一般,「人不學,不知道」,沒有經過引導建立正確的態度、觀念,很可能遇到這些境緣就會喪失信心,都有可能。
我們面對自己的學習,面對帶領其他親戚朋友的學習,對於學聖教的觀念、態度的建立不能忽略掉。首先聖學是內學,是心性之學。內學就在向內求,心性之學下手處在自己這一顆心。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個學習的觀念他有了,他一遇到情況,你一提醒他,對對對,我自己的問題在哪裡。剛剛我們講到,你要去要求別人、要求孩子,自己不先做,沒有以身作則,那可能會適得其反。而坦白講,自己對於這些道理愈深入,自己才有信心。不知道大家學習過程當中,您一開始學傳統文化非常熱忱,想多跟朋友介紹老祖宗這些經典,可能人家會潑個冷水給你,有沒有覺得有委屈的感覺,或者覺得很不被理解?假如我們有堅定的信心,這些都影響不了。
像我從事教育工作,對孔子講「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沒有絲毫的懷疑,而且堅信只要從孝道教起,這個孩子的德行、學業以後都不用擔心,我們有這個信心。尤其愈體會這個「百善孝為先」,孝心開,百善皆開。從《弟子規》當中就感覺到,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是八德,兩個說法合起來,十二個德目,而這十幾個德目根在孝道。在《論語》裡講,「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這根本掌握住了,自自然然他能成長、茁壯、開花、結果。
這個悌從孝出來的,「兄弟睦,孝在中」。這個忠,從「入則孝」裡看到,「親所好,力為具」,對父母忠才能對其他的人忠。你「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那違背道德,違背人的性德了。信,一定是先對父母守信。「父母命,行勿懶」,答應父母的事情要趕緊去做。禮,對父母恭敬,「出必告,反必面」、「父母教,須敬聽」。義,對父母有道義,像古人「喪三年,常悲咽」,甚至終身有好吃的東西都流眼淚,您看那種對父母的情義之深厚。歐陽修先生的父親就是這樣的。廉,「物雖小,勿私藏」。恥,「德有傷,貽親羞」。仁,「冬則溫,夏則凊」,您看那個體恤父母的需要這麼細膩,這麼無微不至。愛,「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漢文帝是三年這樣照顧他的母親。和,對人非常溫和、柔和,「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平,一個人心平氣和,功夫從哪裡練出來?一定從家裡跟父母的相處。父母誤會他,甚至責打他,沒有絲毫的怨言,沒有絲毫的不平,「號泣隨,撻無怨」。
我們想到曾子,他把父親種的瓜不小心給弄斷了,就等於是前面的種植都白費功夫了,父親一時情緒沒有掌握住,把他給打昏了。我們看到,曾子醒過來沒有絲毫的不悅,第一個念頭就考慮父親在擔心他的身體,他趕緊拿古琴出來彈奏一首,讓父親知道他身體沒什麼問題。所以這樣的人他對父母那種和平、那種至孝,他那個「父子有親」終身保持。他再把這個對父母的愛推衍到對兄弟、對整個家族、對鄰里鄉黨、對一切人,這樣保存孝道終身的人,他內心不裝別人的不是。其實一個人都不裝別人的不是,他是最懂得自愛的人。人把怨一裝到內心裡面,就污染了自己純淨純善的心,那是不自愛了。所以師長常說,人最傻就是拿自己純淨純善的心去裝垃圾,這是最傻的。傻事不能再幹了。所以「恩欲報,怨欲忘」。
剛剛我們這樣體會下來、分析下來,就可以了解到,孝心開,百善皆開。有這個認知了,有這個信心,就堅定不移的把孝道擺在教育的第一位,誰反對都不會動搖。而這一段體會用在自我的修身,這十二個德目,坦白講,也差不多掌握了人應有的德行。這十二個德行,孝是本,另外的德行有缺,一定是孝根出問題。所以我們走在修道的路上,要提升自己成為君子,成為賢人、聖人,很可能遇到一些瓶頸,習氣不能突破,往往是我們對父母這個德目還沒落實好。所以一個人修養自己就跟治病一樣,你得先把病根找到,才能藥到病除,所有德行的問題病根都在孝上。
接著是『出則悌』,出外恭敬長輩、恭敬上司,對國家的領導人尊重。我們看到假如一個人沒有出則悌,那他到單位去不尊重領導,傲慢的話,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還會帶動其他的人對自己領導也不恭敬,這就很損陰德。在《了凡四訓》裡面講到,「事君如天,古人格論,此等處最關陰德」。對領導,對國家領導者忠誠,這積很厚的陰德;但是不恭敬領導、不恭敬國家元首的話,這是很損德。所以民主社會也要教導「出則悌」,也要教導要忠於一個國家的元首,不能變成每個人都可以肆無忌憚的罵國家的領導人,這個對社會風氣很不好,對自身的修為是很大的傷害。所以我們不能空有一個民主制度,最後人心都是墮落的,其實這個損失就太大太大了。
我們要了解,人這一生最大的意義跟價值就是提升自己的靈性,提升自己的道德、智慧,這是人生最有意義的事情。假如到最後,不尊敬父母,不尊敬領導,不尊敬國家這些元首,那豈不是絕大部分人都走著墮落的路嗎?因為人世間萬般將不去,身體都帶不走,身外之物怎麼帶得走?所以這些能看透的人,他就知道人生的取捨,身外之物夠用就好,更不要成為自己的累贅。而靈性的提升,智慧的提升,片刻不可鬆懈。因為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有這樣的認知,有這樣的取捨,這一生道德學問一定有很大的提升跟成就。
了凡先生苦口婆心,在「積善之方」當中,其中特別提出來,行善當中很重要的,「敬重尊長」,他分析得非常細膩,「與凡年高、德高、位高、識高者」。年齡長,我們留心看,年齡排在第一位;再來德行,德高;位高,他的地位高;識高,他的見識廣。我們這個民族特別尊重老者。因為老者,第一,他對家庭付出了一生;第二,他為國家社會服務了一輩子,不管他在哪個行業,都是服務了社會;再來,老者人生閱歷豐富。我們幾千年來,小孩往往都是被家族裡面的耆老教育懂事的,常常給他們講忠孝節義的故事。這個我們小時候都有這個印象,家裡面這些長輩講《三國演義》故事給我們聽。有時候附近的廟宇演布袋戲、演歌仔戲,都是在教忠孝節義。老者他的人生閱歷,往往非常願意傳承給後面的人。所以老人是家、是社會的寶。懂得尊重老人的人,老人特別疼愛,都會把這些人生的閱歷很歡喜的給予這些年輕人。
再來,人能長壽是他修來的,那不是平白無故就能長壽的。「仁者壽」,仁慈之心的人長壽,節儉的人長壽,所以長壽不是平白來的。古代有一個人叫王彬,他從小身體很不好,看到人家年長、長壽他就非常羡慕。他也明白那都是修來的德、修來的福。所以他只要看到老人經過他們家門口,他就恭恭敬敬給他行禮,請他喝茶。結果後來,由於他敬老的態度,身體慢慢好了,最後他還活到九十三歲,他自己也長壽了。所以只要看到長壽的人,你要尊重他,他是修來的,從他身上也能學到很多德行。了凡先生講到的這段話,面對「年高、德高、位高、識高者,皆當加意奉事」,特別恭敬他們。其實,看起來是恭敬別人,事實上最重要的是成就自己誠敬的德行,自己得的福慧其實是最大的。所以其實恭敬別人才是真正恭敬自己。
這分敬重尊長,了凡先生說下手處,「在家而孝順父母,使深愛婉容,柔聲下氣」,侍奉父母、家裡的長輩,就讓自己的心調柔了,對他們講話都是很柔軟、很低調,臉部都是非常,深愛婉容,那個都是很深情的、很柔和的,然後柔聲下氣,在天天這樣侍奉父母、長輩,後來就養成這樣的習慣。人這分敬長的心是和氣格天之本,這個格天就是感動上天,對父母長輩都是這種柔聲下氣的人,鐵定得到上天的垂愛。反過來,對父母、長輩,以至於走出家庭,在團體當中對人傲慢,對長輩都無禮的,那不只不能感動上天,每一天可能都要造不少罪孽。所以這個入則孝、出則悌,是德行的根所在。
接著我們看『謹而信』。看到這個「謹」字就想到「謹慎為保家之本」,謹慎的態度才能保住這個家道,以至於從自身來講,德行、學問要成就必然要有謹,不然立名於一生,失之只頃刻之間。劉備給孩子的教誨,「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其實這些教誨的背後對人性都有相當深的體悟。這個心隨時在變化,它是往好的變還是往不好的變,每一天都會有發展的。勿以善小而不為,雖然這個善是小的,他看到都不願意去做,慢慢的他那個好善之心不就退了嗎?這件惡雖然小,但是他要去做,慢慢那個惡心不就做大了?真正要把孩子教育好,都不能忽略小事。所謂「小時偷針,大時偷金」。
所以古人了解到這一點,對自己任何一個小的細節都謹慎,哪怕是自己一個眼神都要護住,跟恭敬心相不相應?跟真誠心相不相應?這個恭敬的態度很可能就在每一個細節當中退失掉了。比方一個人打哈欠,對面都有人,他都忽略了,沒有把口遮起來,他的恭敬心在那種情況根本都沒提起來,慢慢慢慢的就退失掉了。包含有福氣,常常人家送我們禮物,收到最後連謝謝都不講,這恭敬心都被自己給賣掉了。包含人家關心我們,「最近身體怎麼樣?」反而沒有體恤到人家的關心,還可能用更高的道理去跟對方講,「你不用著相,這身體是假的,不用擔心」,沒有領受到別人的關心,反而還用一個道理好像要去教育對方,這個恭敬的態度都在退。所以這個謹慎,保護好自己的道心很重要。
而整個《弟子規》「謹」的部分,我們從每一個經句對於一個人心性上的影響去看,就知道這每一句都不可以小看。「朝起早,夜眠遲」,尊重光陰,不能虛擲光陰。包含「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他對每一個細節都很注意,他就不會馬虎。穿個衣服馬馬虎虎的,都沒有紮好,出去就出洋相。人家看這些生活細節常常出情況,真正明理的人就覺得這個人不值得信任,做事不慎重,就從這些細節看出來,那怎麼可能把重要的事交給他辦?到後面,「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這個都是懂得量力而為,不打腫臉充胖子。然後對物品也尊重,包含後面講,「事勿忙,忙多錯」,這個是我們一舉一動當中都要懂得從容,心不可散亂。因為人心一散亂,會講錯話,會做錯事,後面再來補就很麻煩,這個都是謹。
那我們之前還跟大家交流到,管寧學問很好,就從這個謹慎看出來了。他遇到很大的海難,他說可能就是自己做錯了一些事情。做錯哪些?有一天早上起來沒戴帽子,一輩子有三天晚起床,然後有一次去上廁所沒戴帽子,就這樣而已。可見他謹慎的功夫。結果那個海難就他們的船沒有沉,其他的都沉下去了。所以謹慎的人每一天一言一行都在積功累德。他坐的那個木榻,他坐了五十年,木榻都是木板做的,他膝蓋的那個位置都被他坐穿了。再來「信」,這個言語,口為禍福之門,非常重要,自己的禍福,包含整個家庭的和樂與否,都跟言語有關係。
而接著是『泛愛眾』。懂得這個「眾」,不只是愛人,還愛一切生命。之前我們有講到曹彬是一個非常仁慈的武將,甚至於連昆蟲都不忍傷害。所以我們一個人很有愛心,從哪裡修起?從學厚道修起。厚道的人處處替人設想,不給人難堪,這是厚道。我們效法大地叫厚德載物。而在很多聖賢的行持,包含經典當中,讓我們感覺,這厚道從幾個方面來學習。首先,「慎終追遠,明德歸厚」。能夠常常念父母、念師長恩,念國家恩,念他生命當中曾經幫過他的人的恩,這個人心會愈來愈厚道。還有念舊的人,親戚朋友幾十年交情了,哪怕他們再惡劣、再無理都能包容,都能照顧他們。所以念恩念舊。說到這裡,我們自己反思一下,曾經對我們恩德很大的人,我們好像也很久沒有去看看他們了,那可能就提醒我們,我們可能這個恩也不容易提起來。再來,厚道的人不計較,然後肯承擔,他肯吃虧,這個人厚道。自己多付出一點,他反而歡喜。而不計較的人,鐵定要不念怨。人假如心裡面裝著別人的過失,這一遇到機會,可能就藉題發揮,那這樣就苛刻了,不厚道。
第三,他很能夠包容。大地化育萬物,不嫌棄任何的生命,這是包容。像古代有一個教育部長叫馬森,他的父親非常仁厚。他的父親四十歲左右才生了孩子,所以家裡很寶貝,結果不小心,這個婢女把孩子抱的時候掉下去,當場撞到額頭就去世了。首先被馬森的父親發現了,人死不得復生,但我們可以想像喪子之痛,而且他是老年得子。但在那個當下,他不只能夠包容,還能替她想,知道只要被家人發現,可能這個婢女也沒命了,就趕緊叫她走了。他太太發現的時候,他還說是自己不小心。太太沒辦法接受,撞他好幾次,最後問說這個婢女去哪裡了?那她已經走了很長一段時間了。結果這個婢女回到家,把這個情況告訴自己的父母,她的父母每天向上天祈求,老天慈悲,這麼仁厚的人不能讓他絕了子嗣,每天祈求上天讓他們有子嗣。真的,一來是他們的誠心,二來這麼仁厚的人老天也會照顧,後來又生了孩子,就是馬森。所以喪子之痛還能包容別人,這是厚德、厚道。後來再生的孩子做到部長,就是教育部長的位子,做了尚書。這是很能包容別人。包含我們想到鮑叔牙跟管仲做生意,管仲都拿比較多錢回家,鮑叔牙不只沒有計較,還說他家裡比較窮。這善解人意,能包容,不只不會怨他,最後還推薦他當自己的上司,為國舉才。所以鮑家的後代十幾世都是名大夫,很有福報。
厚道的下手處還有就是時時能設身處地為對方想。像孔子,他身邊有人失去親人,孔子那一天吃飯都吃不飽,都能感受到別人的心情。像我們在《了凡四訓》裡面看到,「楊少師榮」,楊榮先生,他的曾祖跟祖父是擺渡為生。我們看很多行業,看起來不是很起眼的行業,有時候他們的德行超過一般的人很多。所以不能輕視任何一個人,輕視人罪過很大。我記得有一次我在一個廟前面,看一個人好像是賣湯圓的,他雖然做小生意,可是後來跟他聊起來,他飽讀經書,講起歷史來滔滔不絕,當下我覺得幸好對他挺恭敬的,不然就造罪業了。楊榮他的曾祖及祖擺渡為生,但是遇到水災的時候,其他的船夫是在撈財物,但是他們對貨物連起心動念都沒有,念念想著趕緊救人,以至於人都救起來了,趕緊把一些溺死的人撈起來。因為畢竟我們這個民族很重視喪禮,假如自己的親人去世了,連屍體都找不到,那是相當的悲痛。所以他竭盡所能的把人救起來,把這些溺死的人都趕緊把他撈起來,這個是能體恤到將溺死的人,或者是他們的親人,這都是設身處地。所以天報之以厚福,後代子孫都做到少師的官位。
再來,古人送禮也很厚,像我們歷代,中國,其他的國家來進貢,我們回禮一定比他的禮還要厚,不佔人家的便宜,這叫厚道。像了凡先生的姑父,沈心松先生,他們夫妻,他姑姑和姑父的厚道從哪裡看出來?比方一個他們底下的農夫來探病,他的姑姑就會那一天煮豐盛的食物招待他。然後,連他坐船的錢還會給他,因為知道他們謀生不易。然後因為來探病還買禮物,看看他買的禮物,一定回送給他更厚的禮。所以,回禮厚也是培養自己的厚道。再來,言語謙卑不傲慢,因為人一傲慢就會給人很大的壓力。這個都是從每一個生活細節、一言一行培植自己的厚德。
再來,『而親仁』,親近仁德之人。因為人生總在遇到的緣分不同,所以古代孟母三遷,包含以前的家族,為後代子孫都是要千里尋師,很多家族的長者煞費苦心,為整個家族後代找好老師。這個時代,非常多的父母為了讓孩子親近到好的老師,也是非常的用心。所以我們感覺到這些父母確確實實很有責任,希望把孩子培養成有德行的人,才對得起家,對得起社會。我們有時候也會有人問到,在哪一省哪些地方有沒有什麼好的老師、好的傳統文化的單位?而這些父母長輩們只要能遵循,比方說當地附近他們學習傳統文化是有師承的,因為傳統文化是師道,這個可以是去了解一個因緣的標準。包含這個團體它不以傳統文化為賺錢的手段,這一點也很重要。那當然他們維持一個生活是需要的,但絕對不會以弘揚傳統文化來達到他賺很多錢的目的。包含他們在整個辦學過程也比較有組織、有章法。因為傳統文化落實在生活工作當中,應該還是懂得計畫、懂得做事的這些原理原則才對。從這些地方去觀察、去判斷就好。不能很激動,沒有清楚這個緣分成不成熟就把孩子給送去,到最後又換了,對孩子可能也有不是很理想的影響。只要有誠心,相信好的緣都能夠接得上,因為這分誠心,祖宗會保佑,聖賢會保佑。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真正實行了這五件事之外,再好好學習古聖先賢的典籍。這一段話也是在彰顯「知所先後」,這些德行都是根本,不紮實,學一大堆,哪怕是經典,都有可能傲慢。我們看民國初年,很多從小讀古書的人,但他德行的根基不穩,最後在世界享有很高的學術地位,但是卻否定自己的傳統文化。他們有這樣的學問跟才識人家才聽他的,可是他卻忘本,所以對整個文化的傷害非常的大。沒讀古書的人他還傷害不了。所以必須入孝出悌,不然愈有學問,可能後面對家族,甚至對整個民族的傷害會更大。民國初年這些破壞自己傳統文化的人,給我們這個時代是非常重要的借鑑,不能再培養出這樣的人出來了。
我曾經讀過一個民國初年非常有名的文人的文章,他的文章裡面就講到,他小時候父親去世了,結果他在跟朋友談的時候,他還說我父親都管不了我了。當然被他媽聽到了,重重處罰他。但我現在體會這些經句之後,我想假如是我們的學生,他這個態度,就不要再叫他念一大堆書了,要什麼?先扎根。他根不牢,對父親都不尊重,再讓他繼續讀下去,那更狂妄了。所以最後真的破壞自己的文化,否定自己的文化。所以假如那個時候,教他的老師跟他的母親有洞察到他的孝根根本嚴重不足,那就不應該繼續重視他的整個學習經典的這個枝末而已了。所以餘力才學文,在這些事例當中,都給我們很深的借鑑。
這一點,實實在在講,沒有很深的體會,真正在從事教育工作還是會忽略。什麼時候才記取教訓?在學生真的出問題了,才記取教訓。比方說,一個國家的元首貪污了,他小學的老師才注意到,他的父母才能體會到,你不把他德行弄好,官再大只是禍國殃民而已。包含現在傳統文化在弘揚,我們這幾代人都是根基不牢的,不把入孝、謹、信、愛眾這根穩穩的扎下去,很難不迷失在別人的讚歎跟掌聲當中。他只要不從這些根下手,最後必然狂妄,連對他有恩的人,連教過他的人,他都會瞧不起,最後殺傷力很大。因為他在講課了,講課的人講那麼好,最後德行,對父母、老師都不尊重,那他的流弊就會非常大。所以教育、文化的弘揚,不能求很快看到效果。傳統文化第一個時期是宣傳,讓大家知道自己的文化好;接著都要走入扎根期,不管是當父母、當老師、當領導的必然要走,必然要在自己的習氣當中下功夫才有可能。
我們接著看二百一十四句,我們讀一下:
【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陳之以德義。而民興行。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道之以禮樂。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
古聖先王這個『見教』,就是他們體會到,順從人性的教育是可以感化人民。古人他們體會到天人是合一的,所以常常都是效法天地之德。這段話前面是講到,孝是「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這個孝就跟天運轉不息,天四時運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它是恒常不變的道。地之義也,地是順承上天、孕育萬物的這個德行。「天經地義」就從這裡來的。所以人民這個孝道就跟天經地義一樣,不能改變。古聖先王體會到孝是人的性德,是自自然然應該要做的,所以他們順從人性來教導。「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他們的教化不一定要很嚴肅才能教成,他的政治也不是要非常嚴格才能夠治理得好。其實我們從這裡先從社會國家再拉回來一個家庭,為人父母者非常孝順,他的家道不用說非常嚴苛才能把孩子教好,因為小孩從小看到父母孝順爺爺奶奶,他那個孝心就被喚醒,這樣的孩子都很好教育,所以是『見教之可以化民也』。
『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這裡提到的,古聖先王他們身為領導者,都是以身作則,「先之以博愛」是率先力行去廣博的愛護他人。而人民受他們的影響,就沒有遺棄自己的家人,「而民莫遺其親」。在《大學》裡面就講到,「堯舜帥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所以「一家仁,一國興仁」。像周文王他的仁慈心能夠關愛到死去的人,他看到那些枯骨他不忍心,趕緊把他們安葬。所以老百姓很感動,連枯骨文王都這麼能生起這種慈憫心,那更何況是活著的人?這些聖王他們的聖德都讓老百姓效法他們。所以堯舜他們的人民都覺得,不能像堯舜這樣的德是他們的恥辱。從這些現象可以看得出來,領導人以身作則,確實可以帶動底下人的德行。像從家庭來看,許哲女士她的母親很有愛心,幫助這些飢餓的人,她的孩子看到了,也是愛心很小就已經發出來,所以她的兄弟姐妹都從事於公益的事業。
『陳之以德義,而民興行』,向人民宣揚這些仁義道德,那人民感動,都能夠起而效法,形成風氣。在我們中國大陸,從二OO七年開始就有舉辦道德模範,兩年舉辦一屆,二OO七、二OO九、二O一一年,今年還會有道德模範的評選。我們看到這些道德模範被表揚之後,老百姓都很感動,都起而效法他們的精神。而且參與的人非常踴躍,我記得二O一一年的時候,參與評選的人就超過一億人了,每一年都這樣辦,那整個國家大家效法仁義道德的風氣就會非常的興盛了,所以這個重要。但大家冷靜,現在多少政府在做這個事情?不多。所以身為國家領導人能夠重視到德教,那這個是整個國家人民的福分。
接著,『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領導者率先做到恭敬、禮讓、謙讓,那人民就不會爭鬥搶奪了。在周朝,孔子常常會讚歎到周朝建國的這些古聖先王,在《論語》裡都有讚歎,像周文王的大伯、二伯(泰伯、仲雍),他們把國家讓給自己的弟弟,連國家都可以讓了,還有什麼不能讓的?他們當時候的百姓都非常佩服這些聖人,所以「民不爭」。像文王當時候他的德行也是遠揚,有兩個國家虞國跟芮國,因為土地爭吵,結果兩個人跑去找文王評理。結果進入文王管理的地區,看到農民之間都不爭,田地與田地之間的走道特別寬,在他們國家都是很窄,都互相搶;然後到了大街上,看老百姓走路很有次序,都互相禮讓;到了朝廷,看這些官員也是互相禮讓。這兩國國君還沒見到文王就自己先回去了,很慚愧。不只自己的人民被教化,連其他國家的人到了他的境內都被感動。
接著,『道之以禮樂,而民和睦』。我們看到這一段,再想想現在夫妻離婚率那麼高,包含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以前幾十人、幾百人住在一起都和睦,現在三個人、五個人,甚至於夫妻兩個人,可能每一天都有爭吵,不能和睦,我們就了解到制禮作樂的重要。而制禮作樂是聖人做的事,是每一個朝代立國,國家領導人最重視的一件事情。因為禮樂每天都在教化老百姓。沒有禮了,那每天沒有接受教化,當然整個社會風氣一定往下。父子之間有禮,所以「長者立,幼勿坐」、「出必告,反必面」,家庭裡面有禮。
我們師公李炳南老師非常用心良苦。國家沒有設禮,那老百姓也不能一天不教化,老人家用心編了《常禮舉要》,希望真正重視的人有依循的標準,可以從家庭的子弟教起。像《常禮舉要》裡面都有提到,「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這不言家醜,言了家醜,這個家還能和睦嗎?包含人與人相處如何和睦,《常禮舉要》都講到,「無道人之短」,這樣就跟人家衝突了;「無說己之長」,常常誇耀自己,不是給人家很大的壓力嗎?所以這一分內心的對人的恭敬很重要。《常禮舉要》又說,「見失意人,不說得意話」,這也是厚道,時時能體恤人家的心情,人家已經很難受了,我們還講著自己得意的事,不就讓人家更難堪嗎?包含你見到老人不能常常在那裡說老,或者見到老人不要說那些喪氣話、衰喪話。
其實禮樂教化的力量,我們這幾代人很難體會。我自己也是從在廬江每一年我們祭祖,知道那個祭祀之禮對人心那內心的震動,感悟太深了,真的體會到祖宗慈悲,時時都在護佑著我們。包含參加我們中心二O一一年舉辦的婚禮,那當下都能感受得到,這個婚禮當中每一段細節都是讓人提起使命感,讓人不忘父母的恩德,讓人承先啟後。所以不只結婚的人影響一輩子,所有參與的人統統接受教化一次。你看古代的人,一年要參加過幾次婚禮,夫妻之間一定就有情義、道義,他一年假如去參加十次,不是又接受十次婚禮的教化嗎?包含音樂教化的力量非常大。音樂確實可以通天地、感鬼神。宮商角徵羽的五音,跟金木水火土、跟肝心脾肺腎是完全相應。那個音樂是真能治病,不只是治身體的病,調節你的五臟六腑。人心有怨的時候,聽著那個古琴中正之樂,聽完真的怨就消掉了,所以那個能量很強。我們從小沒有接受這些治世之樂,反而是接受那個亂世之樂,所以心浮氣躁,心都定不下來,那些情愛、頹靡、非常浮躁的音樂反而對身心有傷害。所以整個禮樂的教化,我們體會多少就落實多少,就帶動多少。
接著『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明確的能夠強調表示人生應該崇尚什麼,應該要厭惡什麼,包含國家面對崇尚的事情能獎勵,面對厭惡的事情能懲處,那老百姓就知道了。「知禁」,就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不可以做的他絕對不敢違犯。其實我們看一個孩子成長過程當中,他的是非、善惡、好壞從哪裡學的?他父母怎麼做,他就是這麼看來的。你看那個小孩,他要做哪個動作看看他媽媽,媽媽點點頭,可以做;媽媽搖搖頭,他就不敢做。「而民知禁」,小孩知道什麼是不對的不能做,什麼是對的該做;同樣的,國家領導人這麼做了,他的行為也是老百姓的指標,會起而效法他。
好,那這一句跟大家交流到這裡,這一節課我們先交流到這,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