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學略談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集) 2008/6/21 中國廬江金剛寺 檔名:WD11-001-0003
今天我們繼續來跟大家學習律學的一些概念。這個概念也非常重要,因為我們學習沒有抓住一個綱領,就是宗旨,古人用拿衣服來比喻,就是提綱挈領,綱舉則目張,綱就是捕魚的網,它有大繩,那個就是綱,那些一個孔一個孔叫目,你把綱抓起來,那整個就拿起來,是不是這樣?我們這個衣服,挈領就是你拿衣服要拿這個領子,你一拿才順,你不能抓這裡、抓那裡,怎麼抓都不順,叫提綱挈領。用這個來比喻我們學習任何的學問,都要懂得抓這個綱領。
像蔡老師講《弟子規》,我看他演講,大部分主要的時間都在講一些正確觀念方面的,講得多,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照《弟子規》原文細講,在台南講過一遍,好像在其他地方演講,他都講這個觀念性的,一個心態、態度。這些為什麼講那麼多?因為我們一個觀念不對,你照這個去修,整個都不對了。所以佛法八正道第一個叫正見,見就是見解,我們這個思想見解正確了,那你後面修的這七個都正了;如果你思想見解偏差錯誤了,那你後面修的都不正,就不能叫正道。所以,八正道把這個正見擺在第一個,就是這個道理。這些我們也都必須要明白,要認識清楚。所以我們學習戒律也是一樣的,學習戒律如果我們對於戒律它的理論、方法,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我們這樣照戒律的條文來修,也不是真正佛的戒律,頂多是世間善法,就不叫戒,叫善,頂多是這樣。有的人他學的比較偏差,可能連善都談不上,大概只有一個形式。
所以,我們看看蕅益祖師給我們的開示,我們來學習蕅益祖師的開示。「五夏以前,專精戒律」。五夏,這是佛門的一個術語,五夏就是五年。在佛陀時代,出家的弟子一年有三個月的時間要結夏安居,因為印度它是處於熱帶區,農曆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這三個月是印度雨季,下雨。佛陀時代出家眾沒有自己燒飯的,都是托缽。托缽,每一天都要出去,到城裡去托缽。如果沒有下雨,托缽就方便一點。以前,在三千年前恐怕雨傘也沒有那麼方便,天天下雨,出家人又沒有雨傘,又頂著光頭,到外面托缽回來,大概全身都濕答答的,在路途的往返很不方便,路也不好走。所以,佛就定這三個月可以結夏,大家住在一個地方,可以接受居士送這個飲食。這三個月才可以,其他九個月,你都一定要出去托缽,不可以偷懶;除非生病。你生病,走不動,不能出去,其他的出家眾,人家托缽回來,一個人再分一點給你吃。這是結夏安居。
結夏,大部分就是受了比丘戒之後,他一年要結一次夏,這是佛規定的制度。受了戒之後,五夏就是五年,五年當中有五個夏天,所以叫五夏。這個五年當中,剛出家要先專精戒律,就好像我們學習,這個課程是排在第一個優先學習的,你前面五年要先學習戒律,專精戒律。這是佛當時規定出家眾學習的一個順序,前五年要專精戒律,你要專心,而且要精進在這個戒律上下功夫。純而不雜就叫精,這個五年當中專精,這個就是老和尚常講「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的道理。
現在有很多人,他看到戒律這兩句話,大家也很用功。我在台灣很多地方,看到很多人出家了,他也對戒律學習的態度非常的認真,也很用功在學習。但是學了怎麼樣?我們修學總得要有一個目標、一個效果。在我們學經教,大家都以天台宗智者大師的五重玄義,五重玄義,釋名、辨體、明宗、判教、論用,就是講它的作用,我學這部經我要達什麼目的,這部經修學的結果是什麼,這個要先明白。如果你不明白,那你修學一部經,到最後不曉得修學這部經要幹什麼的,它的作用在哪裡,我們要達到什麼目的,達到什麼目標,達到什麼樣的效果?如果不知道,那這個修學,就好像我們車子開出去,你不知道要開到哪裡。你車子開出去總有個目標,你要去哪裡?每天我們都要到實際禪寺去,你總要知道我要去實際禪寺。你不能車子開出去了,去哪裡也不知道,這個就沒有目標、沒有方向,這樣學習的態度是錯誤的,得不到結果。
為什麼修到最後退心,他為什麼退心?他不知道這樣學到底要達到什麼目的,達到什麼目標,方向在哪裡,他都沒搞清楚,修了幾天沒味道,他就退心了。你有了目標、方向之後,你很清楚,知道我現在是朝什麼方向目標在前進,你這樣學習才不會退轉,不然很容易就退轉了。有很多人出家,他是看到人家出家滿好玩的,一出家,好像不是想像中的那麼一回事,然後他就退心了。我們出家,第一個,我們現在都剃頭出家了,我們一定首先要認識,我們的目標、方向。我們講了兩天,這個主要的目標、方向,應該大家有一個概念,這個概念大家不曉得還有沒有印象?
蕅益大師說,這是蕅益大師在《寒笳集》裡的開示,有兩段,「不與菩提大心相應,云代佛揚化,吾不信也。」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如果你沒有發菩提的大心,你說代佛弘法,我來宣揚弘法,我弘法利生,蕅益大師說,我不相信。第二段,「不與為生死心相應,云大菩提心,尤不信也。」第二段的意思就是說,我發了菩提大心,但是他沒有為了生死,他沒有了生死這個心,說他已經發了菩提大心,蕅益大師說,我更不相信,尤不信也,就更不相信。所以為了生死是發菩提大心的基礎。為了生死大事這個心,生死事大,是發大菩提大心之基礎。我們看到蕅益大師這兩段話,我們就可以明白,我們學佛的目的主要還是明瞭生死這樁大事,徹底明瞭、徹底解決這樁事情。蕅益大師這些開示,我寫在白板,大家可以抄。我為什麼不寫一寫印給大家,大家不用抄?因為你自己抄印象會比較深刻,我寫一寫印給你們,你們印象比較沒有那麼深刻,自己寫的會比較深刻。所以大家帶張紙、帶支筆,自己寫一寫。我們大家聽課,都可以把自己的感想心得寫下來,我們這樣就知道,我們這樣的課程學習的一些收穫。
所以現在大家對戒律有個概念。這個戒律,為什麼要持這個戒。以前在台灣,我也曾經聽到過有出家法師,他這麼說,他說他不想求生西方,他也不想了生死,勸人家來生再來做人。所以,在台灣有一些道場,現在大陸好像也有道場跟進,提倡人間佛教。提倡人間佛教對不對?不能說不對,因為佛教就是在人間,佛示現就在人間,當然佛教是以人為主,提倡人間佛教有什麼不對,沒有不對。這個口號是沒有錯,但是它錯在內容錯了,它錯在哪裡?叫人家不要了生死,勸人家不要了生死,來生再來做人,它的內容主要是錯在這個地方。
所以有一些法師說,他來生要發願再來當法師。後來老和尚講經也講過,大概當法師不錯,有名聞利養,很多人恭敬禮拜又有供養,覺得當法師還不錯,極樂世界大概不如當法師,所以他就不想去極樂世界,他也不想了生死。還有的道場勸人家說,你死了以後趕快再來做人,再來我們道場做義工,還有這樣的。這些話如果出自於在家人的口中,那還情有可原;這些話出自於出家人的口中,那就很離譜。怎麼離譜?在跟釋迦牟尼佛抬槓。以前黃念祖老居士講,就是跟釋迦牟尼佛抬槓,現在很多人都要跟釋迦牟尼佛抬槓。抬什麼槓?悉達多太子他為什麼要出家?他就是看到人生生老病死,要解決這個問題才出家的。不然他出家幹什麼,他做國王不是很好嗎?他提倡人間佛教,他做國王,不是剛好可以滿他的願來做人嗎?出家人自己不想了生死,也勸別人不要了生死,分明是在跟釋迦牟尼佛抬槓,這個是很明顯的。但是現在很多人他也不懂,盲從,跟著學,這是錯誤的。這些是見解上的錯誤,基本上的錯誤。
五乘佛法是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還是從做人開始。它是以做人為基礎,然後教導我們慢慢提升,你要提升。好像我們學校念書,你要升學,你要進步,不能說我念幼兒園就好了,你要提升到小學,提升到中學、大學、博士班,這樣學業才算圓滿。學佛也是這個道理,你要成佛,你這個學業才圓滿。人乘佛教是你這個學業的一個基礎,你要從這裡開始,不是叫你停留在這個階段,停留在這個階段不能進步,那就錯了。有些人他還不能接受了生死這些觀念,佛是恆順眾生,先跟他講人乘佛法;有些人想生天,跟他講怎麼生天,但是最終目標還是要引導他去作佛。
所以,《法華經》佛講,「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實在講,佛法只有一乘,哪有什麼二乘、三乘、五乘,沒有,真正要跟你講的就是一乘,一乘就是希望你一生就去作佛,這是真的。為什麼講二乘、三乘?因為眾生不能理解、不能接受,佛恆順眾生。所以,除佛方便說,先方便把你接引進來,然後再引導提升向上,是這個道理,不是叫你停留在那個地方。所以,現在有很多道場,他沒有深入這個道理,變成對人家一個誤導,這些我們也都要認識清楚,這些觀念上要先認識清楚,不能有偏差錯誤。
我們現在要知道這個戒律,為什麼學這個戒律?主要是幫助我們了生死成佛道的。戒律是一個前方便,因戒生定,因定開慧,目的在開智慧,智慧開了就成就。所以我們學戒律,目標是要開智慧。開智慧要做什麼?就是要斷煩惱。斷煩惱做什麼?證果。證什麼果?不生不滅,殊勝妙果,去證實這樁事情。
所以,我們學戒律就是要了生死的,這樣大家這個概念應該可以記住了。以後大家也會給人家說法,這個可不能說錯,說錯我們要背因果,給人家誤導有責任,特別是我們出家人,大家都會來問我們請教一些佛法。所以,我們一定要給人家一個正確的開導,你不能給人家一些偏差錯誤的開導,誤導別人。古人講,錯下一個字的轉語,就要墮五百世野狐身,那也不好玩。所以,我們學戒律的目的是要了生死。
蕅益大師講,「若真為生死持戒,持戒亦必悟道」。你發的是為了了生死這個心,你持戒必定會悟道。「真為生死聽經,聽經亦必悟道」,聽經你就開悟了。「真為生死參禪,參禪亦必悟道」,參禪也會開悟。「真為生死營福,營福亦必悟道」,營福就是修福,營造經營修福。像現在齊居士在山東天目山,她那個是營福。如果你是為了真的了生死,你會開悟,悟道。蕅益大師只講這四種,我們現在以此類推,他是沒有講念佛,孔老夫子講要舉一反三!他在《寒笳集》是講這四種,現在我們是念佛,好像為了生死念佛大概也不會開悟?會開悟的,這個我們再把它加上去,為了生死念佛亦必悟道;為了生死持咒、修密也必定悟道。
我們以此類推,應該是這樣沒錯,這個如果有錯,我要承擔因果。因為這個有經典的依據,《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開就是開悟了。但是你要怎麼念佛才會開悟?要為了生死,持咒也是一樣。這個發心,發這個因地心不能錯,你一偏差錯了,你整個都錯了,你怎麼修都不對。那個定盤星,你那個方位錯了,好像你要到一個目標,譬如說你現在要到北京,你方向要正確,不然你車子一直開開不到,開到不是你要達到的目的。現在飛機有導航,船也有導航,現在汽車上也有衛星導航,那個導航,古時候叫定盤星,現在叫導航,你飛機導航錯了,飛得不對會去撞山,那很危險。
所以,比喻我們修行,你那個發心,心地不真實,錯了,你果報就遭迂曲,得不到結果的,有的甚至著魔發狂的都大有人在,這個不可以不知道。為什麼會著魔發狂?他發的心不對,他的動機不對,心態不對。所以他不是為了了生死學佛、持戒,悟不了道;不是為了了生死聽經,他也開悟不了。現在老和尚講的《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我們聽悟了沒有?為什麼不悟?這個要回頭觀察我們自己的心。為了生死參禪,亦必悟道;為了生死營福,你修福也會悟道。這是正確的心態,正確的修因,你一定達到悟道這個正確的果報。如果不是為了這個,你怎麼修都不是佛法,佛法的目的就是為了了生死。這樣大家明不明白,有沒有疑問?
蕅益大師也有講,蕅益大師當時的時代是明朝末年、清朝初年,如果不是為了了生死,那持戒幹什麼?這樣大家有沒有看清楚,不是為了了生死,持戒幹什麼?為什麼搭衣持缽,幹什麼?不是為了了生死,你去持戒幹什麼?想做律師。在世間法的律師也是收入不錯,佛法的律師應該也有人供養,他持戒是想做律師,聽經想做法師。我最近到實際禪寺,有個師姐,我說妳從哪裡來?她說從武漢來。我說來這裡做什麼?她說要來學經教。我說妳經教學得怎麼樣?她說現在很慚愧,從《弟子規》學起。所以聽經,現在很多人聽經,現在我們老和尚那邊有華嚴班,聽經學《華嚴》要做什麼?做法師,將來做大法師。
我們現在,實在講,華嚴班真正的條件是什麼條件,大家知道嗎?知道的舉手,有沒有人知道,華嚴班的最基本條件是什麼?大家不是常在聽經嗎?真正華嚴班的對象(條件)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圓教初住位以上,最少破一品無明,那是華嚴班,那是法身大士班。我們現在連初信位都還達不到,三界見惑還沒有破,都在凡夫位,叫大心凡夫。還沒有達到初信位之前都還在凡夫位,但是你發了大心,發了大心你可以學。但是真正的對象是明心見性之後,華藏海會這些法身大士。所以,我們這些都必須要明白。
所以,聽經想做法師,將來做個大法師。參禪想做宗師,一代宗師。現在我也看到有些人,他說他是傳禪宗第幾代的法。我懶得跟他講,我很懶得開口,因為你浪費時間,他也未必聽得進去,拿名片給我,他是什麼禪師。什麼是禪他都搞不懂,他名片印個禪師,真讓人笑掉大牙。但我不好意思去笑他,就是名片接過來,互相交換名片。以前的人他參禪還真有參,但是沒有達到真正明心見性。所以有人參禪,他想做一代宗師,他參禪的目的是做這個,他不是為了生死,所以他不能開悟。這個事情,大家《六祖壇經》有沒有聽過?有沒有看過《六祖壇經》?六祖在黃梅得到衣缽,是不是很多在家出家去搶他的衣缽,有沒有聽說?那些去搶的人是什麼心態?搶到是做什麼?搶到他就可以做宗師,他是禪宗的祖師。做禪宗的祖師要做什麼?就有人家恭敬供養,是不是?還是為了名聞利養,說穿了,還是為了名利,就是這樣。
營福想得權勢,營福就是修福,他不是為了了生死,他希望擁有權力,大丈夫不能一天沒有權力,勢就是威勢,他的身分地位。他營福,他是希望得這個,也不是為了了生死,這樣也不能悟道。這個是對我很大的提醒,因為我的法號就叫悟道,所以這個衝著我來,就不能悟道。蕅益大師在《寒笳集》是講四種,我們可以以此類推。念佛想做什麼?念佛想做祖師,有沒有這樣?有。現在聽說很多人在爭取第十四代祖師的位置,他念佛是為了做祖師,他不是為了往生西方了生死。持咒呢?上師。答對了,有獎,等一下喝茶一杯。學密幹什麼?想做金剛上師,他也不是為了了生死。如果是這樣的心態,蕅益大師很肯定跟我們講,不會開悟。所以這個給我很大的警惕。
我們現在不管別人,先問我們自己,我們現在學佛為了什麼,這個答案應該大家可以肯定了,知道了。如果還不知道,我就白講了,這幾天白講了。為什麼要講這個?沒有講這個,你的心態抓不準,你學哪個都不對,這是我慘痛的教訓。我學佛四十幾年,失敗的教訓。我十六歲就開始接觸佛法,今年五十八歲,四十二年,我接觸佛法算是很早。十九歲聽到老和尚講《楞嚴經》,今年五十八歲,三十九年,我聽經到今年是三十九年。從老和尚剛剛出來講經,沒有道場到處借道場,那時候開始聽。到以後買圖書館,我也是參加買的人之一。
所以,學了這麼多年,到現在怎麼樣?一事無成,很愧慚,一事無成,自己也都犯了這些毛病。說實在話,我當初出家,我聽經聽了十五年才出家,三十四歲出家的。我十九歲聽到老和尚的經,我就沒有再聽其他法師講經。我聽到三十四歲,我是什麼因緣出家?我父親過世了。我父親在的時候,他也沒學佛,當然他也不是說很反對佛教,但是出家吃素這個他不幹的。我不結婚,他就罵我,他說你就是懶惰,怕賺錢養別人,所以你這個心態是懶惰。他說出家是什麼人才可以出家?像你媽媽這樣,兒女長大了,去養老。他的觀念,出家是去寺院養老。因為他沒學佛也沒聽經,他的觀念出家是老了,沒事情、退休了,才去住寺院的。現在年紀輕輕的,你不去賺錢,不成家立業,跟別人都不一樣,很奇怪。就他以這個世間法來看,當然我們是怪人一個。
所以,以前我小學有很多同學常常聚會,我俗名叫林正道,他說林正道我們跟你講,我們沒有反對你學佛聽經,但是我們勸你不要太迷了,不要迷得太深了,應該要有個時間去交交女朋友,我們都有女朋友,你就是迷得太深了。我也不曉得該怎麼跟他們講,我後來想一想,各人迷各人的,我迷這個,你們迷那個,都迷,迷的方向不一樣。所以,學佛以後,我不敢在他面前提起出家這個事情。常常聽經,他就會說,你跟那個法師有訂合約嗎?天天要去嗎?他說是不是跟他打合同,他說我是不是跟淨空法師有打合同,他講經你一定要去聽,我也不曉得從何說起。到我父親往生那一年,他七十六歲往生的,他往生的時候是有夠痛苦的,我想代他承受一點,辦不到。真如同《無量壽經》講的,「人在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受苦、快樂都自己要去承當,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代替的。
所以當時我看到我父親過世那麼痛苦,生離死別,真的是刻骨銘心。所以那時候我就有強烈的念頭,要出家了生死這個念頭。我這個念頭,這個願一發,果然我四十九天之內就有感應,感應出家這個因緣。但在這個之前,我父親還沒有往生,那年佛陀教育基金會剛成立,沒有義工,原來老和尚是找一個蔡崇盛居士,以前大專佛學講座的同修,叫他住在基金會當義工。後來因為蔡居士他有太太、有孩子,每天又要上班,他就來找我,他說你光棍一個(光棍就是自己一個人),你去住在道場做義工比較方便,我家有老婆、有孩子,還要上班,我沒有辦法,然後就帶我去見老和尚,說要我去做義工。我說好,我去做義工。做了三個多月,我父親就過世了。
他過世之後,那個時候我出家的意念非常強。在我十六歲遇到佛法的時候也有這個念頭,那個時候不是看到人生這種生老病死想出家,那個時候是看到有些出家人穿著長衫,那個風一吹來飄飄欲仙,這個人好像跟我們一般人不一樣,很羨慕,不錯!那個時候是這個念頭。但是我對了生死這樁事情,可能過去生,我就有這個觀念,我小時候五六歲、七八歲,看到鄉下人家抬棺材,後面跟著一堆人,哭哭啼啼的這樣出殯,我就一直在思考,人為什麼會死?死了,大家怎麼這麼傷心?人可以不要死嗎?不死,不是很好嗎?小時候也找不到答案。
後來,我母親每年都會帶我們到一間寺院去吃佛祖麵,大年初一。我們鄉下有一間小廟,小寺院,有一個老尼師,很老了,那個老尼師對佛法是一竅不通,拿個拂塵就這樣揮來揮去。小時候我母親初一就要帶我去吃佛祖麵,我常常在想生死這個問題,我小時候就有這個觀念,我想這個人穿的衣服跟一般人不一樣,將來我長大來問她生死這個事情,她一定會知道。小時候就有這樣的一個觀念,將來來問她一定知道,當時就有這樣的一個念頭。後來我就是想到這個問題,就想要超越現實。
所以,我小時候一般的書不太愛看,我專門看小說,然後看到《西遊記》,我是最喜歡的。以前又有漫畫,畫得很生動,《西遊記》。《西遊記》看到什麼我很喜歡?看到孫悟空去偷吃仙桃,說要長生不老,這正是我要追求的,就是專門看那個。武俠小說、七俠五義、封神榜,我全看,那個時候還沒有聽到老和尚的經。十六歲我就聽到一些電台有老法師講台語的經,慢慢對佛法有一些概念。到十九歲聽到老和尚講《楞嚴》,才對佛法有個正確的認識,有個修學的目標方向。聽經之後,知道出家不容易,在十幾歲的時候有動出家的念頭,後來也就不敢再動這個念頭。一直聽了十五年之後,我父親過世這個打擊,讓我很強烈這種出家要了生死這個心,再重新發起來。那時候是這樣出家的。
所以,我當時出家還真是發這個心。這個心發了之後,慢慢會忘記,我是我父親滿七的時候那天出家的。那個時候老和尚跟我講,你出家將來弘法利生,比你做水陸大法會給你父親迴向功德還大。日常法師說,出家很殊勝!他也鼓勵我出家。那個時候說真的,因為我父親過世那一段時間,我出家的意念很強,要想了生死這個意念很強,但是快到滿七的時候慢慢就會淡忘了,一個多月之後慢慢就忘了,就沒有那麼強烈。好像現在的四川大地震,前幾天大家都很警覺,現在都還沒有滿七,慢慢就健忘了,就淡下來了。到了我父親滿七的時候,他們就勸我出家,那個時候我還在猶豫不決,覺得出家條件要很好,我習氣一大堆,恐怕不行,在那裡猶豫不決。後來被佛陀教育基金會的功德主簡豐文居士,他是一個建築師,他說我們辛辛苦苦蓋了這個道場供養你們,我每個月還要護持,還要受到人家的侮辱、毀謗,你撿現成的,你是光棍一個,你還在考慮什麼,我被他臭罵一頓。我說好,剃就剃,就這樣出家。出家之後跟日常法師學戒律,他也天天上《菩提道次第廣論》,講的無非是這個。
所以,當初發了了生死的心,後來為什麼會退?這個沒有接上去,四念處,問題出在這個地方。所以我們為了生死,這個四念處就是佛法的總關,四念處慧是佛法的總關,關就是它的機關、開關,好像我們開保險箱的號碼鎖,要對準,才打得開。今天我們時間到了,就跟大家談到這裡,我們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