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先長後幼,先生後熟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十集)  2021/8/2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60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八十八頁,第二行,從第七小節「會客」看起,我們先看第一條:

  【一、見先致敬,熟客道寒暄,生客請姓字住址。】

  我們今天進入到「會客」這一節。「會客」,第一條『見先致敬』,會客的禮節,一見面,不管這個客人是生客、熟客(生客就是第一次來拜訪的客人;熟客,很熟悉,熟悉的客人),「我們是主人,只要上我們家裡來的,都是客」。人家到我們家裡來,他是客,「我們是主人,主人對人家得有禮貌,這個是應該的」。做一個主人必須有待客之道,待客之道就是要有禮貌,這個是應該的。「我們上他那兒去,他沒禮貌,是他沒有受過教育。」我們到人家家裡,人家主人他沒有受過傳統文化的教育,他不懂禮貌,那是他的事情。「無論什麼事情,先責備自己,先別挑人家的毛病。家裡來了客人,我們先行禮。」這一段話是很重要的,雪廬老人給我們講,不管什麼事情,人家錯了,我們也先責備自己,不要去挑人家的毛病。所以家裡來了客人,我們自己要懂得先行個禮。

  「熟客呢?見面就不必行禮。譬如你們同學們天天見面,若見了面還必得脫帽鞠躬,此屬不必!這個有通權達變的法子,可以見了面,不必行禮。」天天見面,那就不必行這個禮了。像過去我們淨老和尚講,我們住在一起,大家天天見面,不要看到他老人家就頂禮三拜,這個就不必,問個訊,這樣就可以,這個有通權達變的辦法。所以見了面,因為大家很熟悉,平輩,就不必行那個禮。「在街上走,見著了」,在街上走,如果見到熟人,就說聲早,早安!「這就叫禮貌,你先打招呼,這就行了」,跟他打個招呼。

  「這一個『道寒暄』是古時候的打招呼,寒是冷、暄是熱,見了面就問:『今天好吧!』雖然行禮,見面可不要呆板板,要自然!這些禮都要日久天長的練習。教的人只可以介紹個大概,聽的人在乎自己運用!大小事都是一樣。會用的人,自己用得自然。不會用的人,呆板板地,弄得叫人不舒服。」這一段也很重要,「道寒暄」這句我們也常常聽過,互相道寒暄。道寒暄是古時候打招呼,寒是冷、暄是熱,就是在冬天,或者在夏天,夏天熱,冬天冷,見了面問問好,最近還好吧!雖然行禮,但是自己要知道這個當中不要呆板,要自然。好像我們跟人家道寒暄,天氣冷了,要多保暖;天氣熱了,避免中暑,這些話都是一個寒暄的話。或者你再講其他的,就是自然一點,不要呆呆板板的,像機器人一樣的,那個的確會叫人很不舒服。所以李老師講,教的人他只能介紹一個大概,因為禮你要天天去練習,日久天長的練習。教人,教一個概念,聽的人,在乎自己的領會運用。大小事都一樣,自己會用了,那就用得很自然;不會用的人,那就呆呆板板的,呆呆板板的,我們也叫人家很不自在。這是講熟客。

  「生客呢?『請姓字住址』。客人來了不認識,一見面就問貴姓」,這是陌生的客人,第一次見面的,見面不認識,請問貴姓。「字在現在不大興了」,不興就是不流行,「可是讀書人到二十歲,別人格外送一別號」,這個就叫字。「譬如先總統,姓蔣,有名,他還個字,這不是有名有字嘛。唐家郭子儀,名叫什麼,字叫什麼,就不知道了。」這講古人,郭子儀,唐朝的大將,這個大家就不知道了,只知道他叫郭子儀。「他的最好朋友」,郭子儀最好的朋友叫李白,「李白是名,號叫太白」,叫李太白,「這不是有字嘛!古人沒有不字的」。古人有名有字,所以我們叫名字名字,現在的人有名無字。「例如念《論語》,每個人都有個名,子路是姓仲名由,字季路。現在這個時候,一切都是西洋化,不要這些了,講求簡單。」現代我們看到的確是這樣,只有名,沒有字。

  現在可能中國的出家人還有,在我們中國,像我出家,師父給我取的法名,法名是內號,叫悟道。這個內號,一般是師長,在戒場的傳戒師叫的,他叫內號。我的字叫心城,心裡的心,城牆的城,這個是外號,也叫做字號。所以有名有字,現在出家人還有。在我們道場,現在莊字輩的,這是外號,內號是正,有名有字,現在出家人還有。但是一般社會大眾就沒有,沒有這個了。除非少數的,比較有傳統文化底子的人就有。名字,字號,還有別號,像弘一大師他的別號有上百種,最少有一個字號,古人都是這樣的。你看我們大家同修很多人都念過明朝袁了凡先生的家庭四訓。了凡先生,他這個了凡是後來再取的一個外號,他姓袁,他的本名叫黃(黃帝的黃,黃色的黃)。他本名袁黃,姓袁名黃,他的字號叫學海(學海就是他的學問像大海一樣很淵博),後來遇到雲谷禪師,聽雲谷禪師的開示,他明白改造命運的道理了,所以他就再改為了凡。那就用了凡,所以現在大家都用了凡,你看《了凡四訓》、袁了凡先生,這個是他的外號。現在人不講求這個,現在都向西洋學,沒有這個字號了。

  這裡講,「問了以後,再問住址,這預備幹什麼呢?預備後來通信。這是第一步,見生客」。請問府上住在哪裡?請問地址,先問姓名,再問地址,現在是留電話,或者是留名片。這是第一個,「會客」第一條。我們再看:

  【二、及門先趨,為客啟闔。】

  『及門先趨』,「及門」就是「從前有大門、二門,現在不是了」。古時候房子比較大的,它有大門、有二門,進了大門,走過一個中庭,然後再進入二門。「現在我們住的門就在街上」,門一開就是馬路了。「原來讓客在前走,走到看見前面是門,我們跑到前面去,幹什麼呢?給客開門,這叫及門先趨」。客人來了,我們到外面接他,走走走,走到快到自己家裡的門,那你要趕快跑到前面去給客人開門。所以已經接近門了,先跑到前面去給客開門。「若讓客人在前走,到了門口說:『您先進去!』那就不行了。」這個就不對了,現在人沒有學《常禮舉要》,的確不懂這些禮節,因為我常常也碰到過。大家都:師父來,師父要走前面。在還沒有到你家門口,當然走前面,但是快到的時候,你要先去開門。叫我走前面,還要我自己去開嗎?這就不對了。所以這個禮要學。所以人家客人來,走到快到門了,你就要跑前面去了,去給客人開門。

  「上次所講,當差的,只能在主人後頭,不能在前頭。晚上點著燈去接客人,說:『我在後頭嘛!』書是這樣講,聽是你啊!總而言之,禪家講究悟,大小事情一切都在悟!沒有一條不在悟的!」雪廬老人又提出前面講過的,那個當差的,大家如果還記得,應當還有印象。照規定,當差的人,你要走在主人後面,不能走在主人前面。但是有一種情況,你必得走在前面,你在前面領路的、你帶路的,那你一定要走在前面,不然怎麼帶?你走在後面,怎麼帶?這個我也常常碰到過,有一些同修請我去他家:師父,你先走、你先走,我們要走在師父後面。有的他家我去過,我知道怎麼走;有的他家我沒去過,那我就走我的。唉呀!師父,走錯了。我說我沒來過,那你要在前面帶路,你不能叫我走前面。碰到很多,他是很尊敬,要讓我走前面,這是沒錯,但是如果你帶路,你就要走前面,你不走前面怎麼帶路。像那個當差的,他的女主人叫他去接他的主人,晚上了,打個燈籠,在路上碰到他主人,他就說照規定一定要走在後面,不能走前面。主人說你走我後面,你打著燈籠,前面我看不到,你要走前面給我照明。說什麼都不行,把那個主人給氣死了,這個就不開悟、不開竅了。書是這樣寫的,這樣寫沒錯,但是你要悟了才能活用,你不悟就變死的。所以就舉出禪家講究開悟,大小事情一切都在悟,你不悟就是死的,沒有一條事情不是在悟的。

  「先趨幹什麼呢?怕你不懂,下頭注上一句,按文理說,這就算注解。為什麼先趨呢?『為客啟闔』」,這句就是註解,為什麼進門先趨?為什麼進門你要走前面,走前面幹什麼?為客人開門,或者為客人關門。

  「這個都得記在心裡,到時候都得照辦。為什麼呢?這叫世故,也是人情,連這個都不懂,《四庫全書》都念完了,也沒有用處。」所以我們要好好體會體會。我們接著看:

  【三、每門必讓客先行。】

  這是第三條。「怎麼還要每門呢?」這個每門,每個門,經過每一個門,必定讓客人先走。「現在你的住家,門在大街上,一開門就是房子了。可是古時候那房子不一樣啊!從前都是大門、二門,都有院子,都有天井。每逢走到門,就是到了屋裡頭,還有套房,再讓你上別的屋裡去。往前走,要在門口先讓客,這是禮貌。」這是講古時候大門、二門,進去二門之後,還有門,裡面房間那些都還有門。每經過一道門,都是讓客人先走,在門口先讓客,請進,這是禮貌。

  「也有客人是年輕的,比你晚一輩,你也不能說我是長輩而在前頭。你是長輩不錯,你不是他家裡的父兄,他是外人,外人就是客,上你家裡來了,人家就是客!總是對客得恭敬,這是很要緊的。」這一段我們要注意,有些客人他比我們年輕,輩分比我們晚一輩,比如說小我二十歲的,他是晚輩,你也不能說我是你的長輩,我是要走在前頭的。你是長輩是沒有錯,但是你不是他家裡的父親兄長,你不是他家裡的父兄,他是外人,外面的人來了,雖然年輕,他就是客人。上你家裡來了,人家就是客,主人待客總是對客人得要恭敬,這個是很要緊的。所以雖然他是晚輩,他比我們年輕,他是客人,我們還得尊重他,請他先走。

  「每個門總要讓客,客人或許怎麼也不肯,也有啊!懂禮的客讓個兩遍,接著再讓,那要讓到幾時啊!若必得如坐席似的,讓上半點鐘。讓得你拉我扯、一蹲,把後頭的牙碰掉了,必得那樣啊!那就叫不知禮了,再一、再二三就行了。」每個門總是讓客人先走,客人或許他怎麼也不肯:不行不行,我不能先走。主人:唉呀!還是請你先走吧!懂禮的客人,讓個兩遍,那就:好,恭敬不如從命,我就走了。如果一直在那邊讓,你要讓到什麼時候!如果要像坐席一樣,讓來讓去,讓個半個鐘點以上,你拉我扯,用拉的,坐!坐!請坐,他就是硬不坐,拉到後面,往後面一蹲,牙齒掉了。特別現在如果戴假牙,活動假牙的,那一碰,真的就掉出來了。必得那樣,必定要那樣嗎?那個就叫不知禮了。禮就是什麼?一、二,最多三次就好了。如果你讓個一遍,或者兩遍,最多讓個三遍,這樣就好了。客人如果堅持三遍,他不走前面,主人,好,我就先走。客人也要懂禮,讓個一遍、兩遍,主人還是請我們走,我們就不要再讓了,就趕快進去。

  「年輕的客人,怎麼樣也不上前去,這個就得通權達變了」,要變通,看情況。「譬如我現在就碰見這樣的,上我那裡去,讓他到裡面去,說什麼他也不在前頭走,那怎麼辦呢?接著讓起來,就耽誤時間,那就說:『好好好,我給你開路』」。主人,如果那個客人堅持不走前面,好好好,我就給你開路吧!當開路了。「這一句就敷衍過去了,什麼都得變通!」見到這些情況,大家要知道怎麼去變通。我們再看:

  【四、入門必為客安座。】

  「之前講『出門』的禮節,有說:『一人不入古廟,兩人不看深井。』什麼原因?你們今天誰願意答覆我那一句?」就是雪廬老人當時問同學的,他前面沒有說明,他定這一條常禮,「一人不入古廟」,自己一個人不進去古廟。古廟就沒有人管理的,荒廢很久的。兩個人不要看深井,那個井很深,兩個人探頭在看那個井,這個不能兩個人看。沒有說明,就是要給同學自己去揣摩、去體會。就是讓這些學習的人,自己要用心,用心去思惟,這什麼道理,為什麼?如果你透過自己的思惟,理解了,那就悟了,你就覺悟了,知道這什麼意思。如果講解說明,聽是聽,如果沒有用心聽,沒有聽入心,耳邊風,他也不在意,對他就沒有幫助了。

  下面講,「要教到幾時啊」,要教到什麼時候?這個教,還得學。「白了鬍子還是書呆子!上學無非是學辦事,會辦事雖然沒讀過書也能行。」這個很重要,現在很多人讀書,真的讀成書呆子了。什麼叫書呆子?他不會辦事情。他說你學歷再高,但是書呆子。上學是為了什麼?到學校學習為什麼?無非是為了要辦事,會辦事,雖然沒有讀過書,也可以。「《論語.先進篇》,子路說過:『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而後為學?』大家知道吧!」這出在《論語》的。「四書都講過呀!子路有政治才能,孔子勸他讀書,他說:『何必讀書而後為學?』你們是年輕的,你學了幾天?我學了時間可太長了!我還沒忘呢!朱洪武做皇上什麼都懂,問他為什麼?乃夜夢五經。晚上做了個夢,五經四書都念通了,那簡直是胡說八道,哄人的話,胡說八道也得說出個道理。」這是雪廬老人舉出這個例子,在《論語》講的一個例子,還有歷史上明朝開國皇帝。讀書是為了什麼?為了學習,學習是為了什麼?為了辦事,書讀得很多,學了很多,不會辦事,學了叫做白費了。我們一般講學以致用,學了你要會用,那才有用。學了不會用,那不是白學了嗎?所以雪廬老人講,他學習的時間可太長了!當時對蓮友講,你們才學幾天?他老人家學的時間真的太長了。舉出明朝皇帝,好像他做皇上什麼都懂,問他為什麼你懂那麼多?他回答,他說我晚上作夢,夢見四書五經。晚上做了一個夢,四書五經都念通了,雪廬老人講這是胡說八道,他沒學過,他怎麼會通?所以這個哄騙人的話,胡說八道的,不是真的。所以我們還是要務實的來學習。

  「客人來訪,必得給客人『安座』,不是酒席那個座。平素在家,你得懂得讓客安座。不要讓客到下座,否則自己找難堪了。」這個很重要,客人來,沙發椅,或者是圓桌,哪個位子是上座,主人坐在下座,你不能搞顛倒,把客人安到下座,自己安在上座,就給內行的人看笑話了,那就自找難堪了。在酒席當中也是一樣,這個我曾經碰到過一次,很多年前在北京,有人請客,主人他坐在上位,把我們安排在下位,他不懂。後來經過了幾次之後,可能有人跟他講,後來他懂了。的確,你不學就不懂。所以客人,你要安排他怎麼坐,而且如果同時來了幾個客人,那個順序,哪一個上座、哪一個次座,這個也是有講求。我們接著看第五:

  【五、室內有他客,應與介紹,先介幼於長,介卑於尊,介近於遠,同倫則介前於後。】

  這個是講介紹。『室內有他客』,「這是說會客,你上人家裡去」,他家裡還有其他客人,人家上你這裡來,你屋子裡早先有一個客人。「這一條是指兩方面」,我們到人家家裡去,人家到我們家裡來,這是講兩方面的事情。不管我們到人家家裡去,或者人家到我們家裡來,可能他前面已經先有一個客人了,或者兩個、三個了,應該怎麼樣?『應與介紹』。「應與介紹」,就是客人前面來的、後面來的客人可能他們不認識,不認識,你要介紹。他們兩個人不認識,「都在你這個桌子上坐」,你跟這個談話又跟那個談話,「他兩人都隔了一層,禮貌上必得介紹介紹」。就兩個客人,一個先來、一個後來的,我們跟這個客人談一談,跟另外客人又談一談,他們兩個你沒有介紹,他就不認識。不認識,你跟他談,再跟他談,他們在那邊也覺得也怪怪的。所以經過你一介紹他們就彼此互相認識了,然後你再跟這個談、跟那個談,那就很自然了。所以必須要先介紹。「這個大家必得注意」,介紹的時候,『先介幼於長』。介紹有個順序的,現在人也不懂這些,沒有長幼有序,這個都沒有,沒有學《弟子規》,沒有學《常禮舉要》,不懂。「懂這一句就行」,你只要懂得這一句,就知道怎麼介紹,先把年紀比較小的介紹給年紀比較長的、年紀比較大的。「介紹時看哪一個年長,哪個年輕,把這個年輕的,姓什麼」,叫什麼,現代人都稱名道姓,沒有那些禮節了,比較講求的,只有說姓,李先生,這位張先生。現在連名帶姓都統統講了,李某某、張某某,這是把這個年輕的,他姓什麼,或者現在的人都習慣把他的名字也講出來,他住在什麼地方,把他先介紹給這個長者。「下頭再說這幾句,雖不是博士賣驢」,這邊給我們提供,可以參見(參考)《明倫》四百三十一期的「常禮舉要」,「但也是多說話了」。「現在這個時候有什麼法子?不能舉一反三。」我們學什麼都要舉一反三,以此類推,你說「先介幼於長」,就會聯想到介卑於尊。

  下面就講『介卑於卑』,「地位低的,先介紹給地位高的」。比如說他在社會上,他是什麼樣的一個身分地位,他是一家公司的老闆、董事長,還是總經理,還是職員,這個身分地位就不一樣了。所以你要把那個當職員的,先介紹給地位比較高的,介紹給總經理,或者是某一家公司的董事長。一樣都是董事長,公司大大小小也不等,因為有大企業。還有當官的,官的層級、階級也不一樣。地位比較低的叫卑,地位比較高的叫尊,這是講身分地位,他什麼樣的身分、什麼地位。比如說道場也是一樣,道場、寺院很多,在一個寺院,最高的住持,監院、當家、維那、知客、首座,這個叢林四大執事,它分得很細。所以來了一個寺院的住持,在家居士當然尊重出家人;如果一樣是出家人,他在那個寺院,他不是當住持的,當然他地位比住持要低,所以先介紹他給這個當住持的認識。你一樣當住持的,現在你看我們大陸、台灣,乃至海外都有,每個地方都有佛教會,佛教會會長,比如說我們新北市佛教會會長,他是我們新北市佛教界的領導,在新北市佛教界他是尊。你是新北市某個寺院的住持,如果會長來了,我們這邊來了一個寺院的住持,你要先介紹那個住持給這個會長。我們地方的佛教會,還有中央的,就是我們中國佛教會,你要把地方的佛教會長介紹給中國佛教會長認識。這個叫「介卑於尊」,先介紹地位低的給地位高的。

  『介近於遠』,「你家住在中正路,我住在南屯,都在台中,你介紹時,若客人住成功路(靠近中正路),則先介紹那位客人給我」。「你與他近,我住南屯較遠,這與上句一樣。」這個就是舉出,如果是一般的平輩,都是客人,這些客人,他有住得比較遠、住比較近的,那你要先介紹住得比較近的給那個比較遠方來的客人,這是尊重遠方的客人,他比較遠,你要這樣介紹。舉出一樣是在台中市,台中市也很大,這個客人離你家近的,他來到你這裡比較近的,你要先介紹給那個來得比較遠的。同樣一個道理,以此類推,你從台北下去的,當然要介紹台中的給台北。還有國外來的,那更遠了。國外一樣遠,還有東南亞,或者歐美,那就更遠了,這個大家以此類推,要舉一反三。這裡雪廬老人舉出一個例子。

  「若『同倫則介前於後』」,「同倫」就同輩的,「先來屋裡這個客,就算半個主人」。先來的就算半個主人,後面來的就算是客人,「怎麼介紹法?介前於後」,先介紹前面來的這個客人給後面來的客人,這個順序是這樣。「我雖然編的很淺,但我採取的書可不淺,都是《禮記》上的。」雪廬老人他編的,我們看起來很淺,但是根據那個書來編的,那個書是很深,就是根據《禮記》上編的。我們再看:

  【六、敬茶果先長後幼,先生後熟。】

  「來了客人,最低限度倒杯茶,還有擺水果、擺糖,這是常有的。」客人來,招待招待,泡個茶,擺個水果、糖果、餅乾這一類的,這個是很平常。「台灣從前都講究這個,我來了就是這樣。」『敬茶果先長後幼』,「你可別按前面規矩,介紹遠的、介紹近的那個規矩」。「誰的年紀大」,敬茶就敬那個年紀大的。這個跟前面的介紹又不一樣,誰年紀大,就先敬那個年紀大的。「先敬遠客,後敬近客」,你要先敬比較遠地方來的客人,然後再敬比較近的客人。這個叫『先長後幼,先生後熟』,就是把前面那個規矩反過來、調過來就對了,就可以了。「譬如,台北客人來蓮社,你們倒茶,我是老師,當然先倒給我,可是我沒敢喝。外頭來了也是老師,你卻倒茶先敬我,後及客人」,後來再倒給客人。「我說過多少次,必須『先生後熟』,他是生客,我是熟客。」這個李老師也教了,他說大家都很尊重我,但是人家來的是客人,你不能先倒茶給我,要先給客人倒,再倒給我。所以這個先長後幼,先生後熟,長幼有序。

  這個也是機會教育,前天我俗家有個親戚他們來看我,這個親戚他帶了三個小孩子來,我們也擺了這些茶果,你來了也是客,雖然是親戚。但是我們有同修就拿糖果、餅乾,就先給小朋友,這就不對了,這個就沒有學《常禮舉要》。應該先給誰?先給他父母,先給大人,怎麼糖果先給小孩?所以我們今天學到這一條,希望我們同修以後接待,要知道這個順序。沒有學過,不怪大家;我們學了,就要這樣去做。所以看到帶小孩,小孩好好玩,好可愛,先給他,錯了,你應該先給他父母才對,讓小孩學習要尊重父母,他從小這樣看,他就學了。如果你先給他,以後什麼都要他先吃,父母是擺在後面,我們這樣給人家教,教錯了,要背因果的。所以我們今天學了之後,我們道場以後就要照這樣來做,這樣學了才有用。如果講了,不照這樣做也沒有用。

  「讓酒或讓茶,都講究禮貌。禮貌是動,動就是禮貌;不動就是安,一動就是不安。安然自在,在家裡行,凡是有客上你家,你安然自在,就是架子大,不肯理人,這話可懂了,所以是必得動作。讓酒,從前很講究,主人拿著酒壺到熟客那裡先敬酒。這個禮,現在學校不講這個,不能怨你們大家,你們沒受過這個教育,能怨你們嗎?這怨誰?家庭怨父母,學校怨老師。《三字經》裡的話:『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都有責任的。」這個現在家裡的父母,第一個父母,父母沒教,他為什麼沒教?父母也不懂。就是我們老和尚講的,現在教育丟掉一百年了,我們的父母,父母的父母,可能曾祖父那一輩才懂。民國成立到今年一百一十年了,丟了一百年以上了,大家都沒學,當然就不懂。做父母、老師的,自己沒有學過,自己都不懂,他怎麼懂得去教兒女、學生?所以做父母、老師,自己要先學習,才能教人。所以人家客人到我們家來,我們不能坐在那邊如如不動。你就在那邊坐得很安然自在,都不理人,人家看到,你怎麼架子那麼大?所以人家客人來,你必須要有動作。讓酒,這個從前就很講究,拿著酒壺到熟客那裡先敬酒,就是先敬個酒。李老師講,現在人大家都不講求這個,那這個要怨誰?這是要怪誰?當然這個父母、老師有責任,舉出《三字經》講的話,父母、老師都有責任。所以父母、老師自己要先學,自己不學,那也就沒有辦法教學生、教兒女了。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這一條。下面,第七條,我們下次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