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地藏菩薩本願經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四集)  2020/6/2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4-011-0014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翻開經本,一百六十四頁倒數第二行,從經文看起:

  【未出家時。為小國王。與一鄰國王為友。同行十善。饒益眾生。】

  我們上一集學習到有兩個國王,這個國王後來成佛了。我們看這個註解:「這一尊佛在沒有出家之前,是一個小國王,與鄰國國王為友,志同道合,用十善業道治國,教導全國人民斷十惡、修十善」。這尊佛就是一切智成就如來,還沒有出家之前,他跟一個鄰國(就是隔壁國家)的國王『為友』,這個友就是志同道合才稱朋友。這兩個小國王都是用十善業道來治國,教導全國人民斷十惡、修十善。也就是我們現在講的中國傳統文化、倫理道德因果教育,就是十善來治國、來教化人民。『饒益』,「饒是豐饒,益是利益」,就是用十善來治國,就給人民最豐饒的利益了。這個國王是善王,用善來教導全國人民、來領導全國人民,這個國家的人民就有福報了,所以都能得到豐饒的利益。「在物質與精神生活上都能達到滿足」,我們現在講,都能得到圓滿,得到幸福美滿的人生。「國王念念希望人民真正能得利益,過幸福美滿的生活。」這個也是給辦政治、領導人的一個榜樣,你應該怎麼來領導人民,怎麼來教導人民。在中國過去古代,皇帝必須具備君、親、師這三方面,「作之君」,領導;「作之親」,像父母親一樣照顧兒女,所以在中國古時候,地方的官稱為「父母官」,跟現在不一樣,現在學西方國家叫「公僕」。父母沒有對兒女不好的、沒有不照顧兒女的、沒有不愛護兒女的,所以用父母官這個名詞好。用公僕,公僕這個是僕人對主人,像現在常常鬧勞資糾紛,那你說這樣好嗎?所以還是過去那個是正確的。「作之師」,你要教導他。所以一個國家領導人,或者地方上的領導人,都具備這三個條件。我們再看下面經文:

  【其鄰國內所有人民多造眾惡。二王議計廣設方便。】

  他們兩個國家提倡十善來治國,他們兩個有共識,但是其他的國家就不這樣了,所以其他的鄰國,國內所有的人民都是造十惡業。「鄰國人民造種種罪業」,這個種種罪業就是不出十惡業了。他們是用十善治國,其他的國家就不用十善,不用十善,必定就是十惡,十惡業就造作種種的罪業。「這兩位仁慈的國王共同商議用什麼方法來救護他們」,來幫助他們。看到其他的鄰國統統在造惡業,他們也很慈悲,不但自己國家治理好,還要幫助其他國家的人民,所以這個都是慈悲心的一個表現。『二王議計』,就是他們在研究了,這裡我們淨老和尚也講到了,「古時候的國王,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君是君王,領導全國人民;親是要以父母愛護兒女一樣的心對待全國人民,愛民如子;師是要做人民的老師、表率,這才是一個最好的領導人,讓全國人民享福。」

  【一王發願。早成佛道。當度是輩。令使無餘。一王發願。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樂。得至菩提。我終未願成佛。】

  「這兩位小國王願心不一樣,但是目標相同,都是為眾生造福,都是想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其中一位國王發願早日成佛,才能廣度眾生,令使無餘,每個人都得度,一個也不漏。」「若不成佛,雖然有願,心有餘而力不足,還是無法廣度眾生」,於是這個國王發心求道要先成佛。的確,我們如果沒有成佛,度不了眾生。所以成佛為了什麼?為了度眾生,就是四弘誓願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後面三願統統是為了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為什麼要斷煩惱?為了要度眾生;為什麼要學法門?也是為了度眾生;為什麼要成佛道?也是為了度眾生。所以這個四弘誓願,後面三願都是為了落實第一願。所以成佛道就是為了度眾生。

  「另外一位國王發願,自己沒有成佛前,要先度罪苦眾生,令是安樂,幫助罪苦眾生離苦得樂,得至菩提;菩提是覺悟,得至菩提就是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就是成佛。這是所謂菩薩發心,不為自己,要為別人。」那這是另外一個國王他發的願,兩個國王發的願不一樣,但是目的都是為了要度眾生,一個國王發願,「我要早一天成佛道來度眾生」,另外一個國王就是發的願,他要先幫助罪苦眾生離苦得樂,眾生都成佛了他才成佛,這個就是所謂菩薩發心。「我們必須了解此段經文的真實意義。」這個地方我們淨老和尚提出來,這個非常重要,我們讀了這個經,必定要先去了解這段經文它講的真實義在哪裡。「現階段我們是否可以發願,不度自己,先度眾生?」有很多人效法地藏菩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眾生度盡方成佛道」。過去我也遇到有法師發這麼樣的願。

  「若真發一切為眾生、一切為佛法,確實沒有我執了,我與我所俱斷,那就可以發這個願;如果還有人我、是非、得失,那就不能發這個願。因為有人我是非,就脫離不了六道。如果我們不能脫離六道,無始劫至今,生生世世我們累積多少罪業,豈有不墮惡道、不墮地獄之理!自己墮落在三惡道,憑什麼度眾生?」這段的解釋非常重要,這個也就是說,地藏菩薩他發的願,雖然他說要度一切眾生都成佛,但是他自己已經是菩薩了,他不急著成佛,他來度眾生,眾生統統成佛他才成佛,這樣是可以的。現在問題就是,我們是不是菩薩?這個不能不衡量自己的程度。我們想一想自己,現在還是生死凡夫,生死凡夫實在講,「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你自己度自己都度不了,你怎麼能度眾生?那你發的那個度眾生的願不都落空了嗎?所以這個我們要知道。所以淨老和尚這邊講的這段話,我們要記在心裡。

  「所以,自己一定要先證得阿羅漢以上,脫離六道輪迴,才可以發願:先度眾生,眾生不成佛,我不成佛;沒有本事,發這個願是空願。」但是我們淨老和尚把這個標準降低了,就是你起碼要證得阿羅漢,阿羅漢他脫離六道生死輪迴了,他來發這個願,可以。那如果沒有證得阿羅漢,自己還在六道裡面,實在講,我們憑什麼去度眾生?你要把眾生度去哪裡?度眾生,度這些眾生繼續在六道輪迴?所以這個也不能不自量力。所以發這個願,你自己要先修行。不是不能發這個願,這個願發了,你自己要先斷煩惱,你煩惱沒斷,你怎麼超越?煩惱斷了再學法門。斷煩惱、學法門、成佛道,統統是為了度眾生。這是最起碼,我們一定要證阿羅漢,如果我們現在都還沒有證得阿羅漢果以上,你發這個願變空願了。

  「我們業習深重,一品煩惱都沒有能力斷,最殊勝的方法就是發心求生淨土。」這句也是真話。現在實在講,煩惱不要說滅斷,伏斷我們都不太容易,把煩惱能夠控制住都不太容易,何況滅斷?那個難度就更高了。特別在我們末法時期,內心的煩惱很強烈,外面誘惑又很多、很大,我們怎麼可能不造惡業?怎麼可能在一生當中能夠超越六道?一品都斷不掉,超越六道遙遙無期。在我們這個時代,最殊勝的方法就是發心求生淨土,這個可以帶業往生,這個我們可以做得到。如果沒有這個法門,我們這一生要了生死,實在講辦不到。求生淨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後,即使是凡聖同居土」,縱然西方,也是有四土,我們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那跟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凡聖同居土就不一樣了,我們現在住的這個地球、這個人道,是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的凡聖同居土,有聖人跟凡夫共同住在一起,我們不認識佛菩薩,佛菩薩認識我們。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它沒有三惡道,我們這裡的凡聖同居土有三惡道,這個差別在這裡。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我們讀了《彌陀經》,常常讀「無三惡道」,沒有三惡道。所以我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若自己有先度眾生之願心,可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到十方世界度化眾生。此時才有能力效法地藏菩薩,先度眾生,後成佛道」,這樣就真能落實了,落實地藏菩薩這個願。如果我們不發心先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一趟,在這個世界,我們又沒能力斷煩惱,發這個願都是空願。我們再看下面經文:

  【佛告定自在王菩薩。一王發願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如來是。一王發願永度罪苦眾生。未願成佛者。即地藏菩薩是。】

  「佛告訴定自在王菩薩:發願先成佛再來度眾生的國王,就是現在的一切智成就如來;另一國王發願要先度盡一切罪苦眾生,如有一眾生未度脫,不願成佛,就是現在的地藏菩薩。地藏菩薩累劫以來時時發願,願心永遠不退,值得我們效法。地藏菩薩的殊勝功德,是其他一切菩薩不能相比的,即使是觀音、文殊、普賢諸大菩薩,在願心上亦不能與地藏菩薩相比。大乘佛法接觸多了,我們明瞭所有一切菩薩的願心就是自己自性裡面的智慧德能。」這離不開我們的自性,所以地藏菩薩他不是只有一個人,你發這個願,那你就是地藏菩薩,你的性德裡面都有這些德能。你效法地藏菩薩,你發這個願,你就是地藏菩薩,所以地藏菩薩很多。「我們幫助苦難眾生這個願心特別強,這就是所有一切菩薩法裡面」,屬於地藏菩薩,「地藏法門最為殊勝的道理在此地」。就是特別為那個造作極重罪業的眾生,要去度他們,所以這個願是超過一切菩薩。

  「現前這個世界,眾生苦難無邊,依舊不斷的在造重罪,不知道回頭,迷失了自性,起心動念無不是罪,都是為自己、為個人的利益,不顧社會的安全。」現在人的確都是這樣的心態,怎麼會沒有災難?「縱然學佛,自私自利的習氣深重,禁不起外界的誘惑,煩惱一起現行,就把佛法忘得一乾二淨。學佛人尚且如此,何況不學佛之人!」這個也是實在話。所以我們淨老和尚講這個話是真話,我們要真修,必須要聽真話。「現今學佛,一定要效法地藏菩薩,宣揚地藏法門。從本身做起,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念佛求生淨土。」這個是我們當前的功課了。「果真願心懇切,未生淨土之前,即得阿彌陀佛及諸佛如來加持,使我們消災滅罪,增長智慧,講經說法能令大眾生歡喜心,依教奉行。」這段話就是,我們果然真的發的這個願心很懇切,願生西方這個心很懇切,對這個世界絲毫都不留戀了,還沒有往生淨土之前就得到阿彌陀佛十方諸佛的護念加持,講經說法也能讓大眾聽得法喜充滿。

  「我們的智慧能力全靠佛力加持,既然得諸佛如來加持、龍天善神擁護,我們更應認真努力弘法,不能辜負諸佛菩薩之護念。」這一點也是我們要承當的,我們佛弟子、四眾弟子都要承當的,弘護一體,都要發心,有人弘法,也要有人護法。「下面世尊又給我們講一則地藏菩薩在因地修行的故事。」那前面這段經文是講過去,很久以前有兩個國王,一個國王發願先成佛,然後度眾生,一個國王他發願,先度眾生再成佛,但是基本上自己已經是菩薩的地位了;那這個發願先度眾生成佛,這一位國王就是地藏菩薩。下面這一則又是另外一尊地藏菩薩,你看本經它舉出的地藏菩薩,一個婆羅門女、一個光目女,長者子,然後這個小國王,就四個了。請看經文:

  【復於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名清淨蓮華目如來。其佛壽命四十劫。】

  『無量阿僧祇劫』,「這個時間比前面說的更為久遠」,就更早了。「佛示現住世的壽命與眾生相等」,佛的壽命長,顯示那個時代、那個地區的眾生壽命也都很長。「一切福報用壽命來顯示」,這個壽命是一切福報當中第一個,第一個福報。「從壽命來看,就曉得當時的人福報不可思議」,他壽命四十劫,那個地方、那個時候的人壽命這麼長。「現在人間壽命不過百歲」,現在能活到一百歲就很稀有了,「不到五十歲走的很多」。我們熟悉的人,我們也看到,有很多人還不到五十歲他就走了,十幾歲、二十幾歲、三十幾歲、四十幾歲走的,我們都見到,而且都是我們熟悉的人,我們不熟悉、不認識的那當然就更多了。

  「一切依正莊嚴是自己心性變現的,心地善良變現的境界就殊勝;心性不善,造作惡業,依報環境就衰了,讓我們深深感到這個世間不值得留戀,沒有能令人生歡喜的處所。追究其根本原因,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自作自受,哪能怪人!」當然,眾生自己造作惡業,感召的地球環境就是天災人禍。現在天災人禍頻繁,一年比一年多、一次比一次嚴重,怎麼來的?我們地球人類造作十惡業的多,修十善的少,因此災難就很多。的確,災難愈來愈多,這個世間的確不值得我們留戀。我們念佛人有個地方可以選擇,發願求往生極樂世界,不要再留戀這個世間。你說到哪個國家好?你看這次的新冠狀病毒傳染到全世界,你走到哪裡都不好,那後面會更好嗎?就要看人類能不能回頭了,如果回頭,大家都斷十惡、修十善,這個世界就會愈來愈好;如果還不知道回頭,繼續造惡業,是愈來愈不好,災難就愈來愈多。所以這個也不能怪人,都是人製造出來的。我們再看經文:

  【像法之中。有一羅漢。福度眾生。因次教化。遇一女人。字曰光目。設食供養。】

  這段經文一開頭就講『像法』,這尊佛他的像法時期。「一切諸佛的法運皆有正法、像法、末法三個時期。」這個我們常聽經的老同修,大家都知道。「像法表示清淨蓮華目如來已經入般涅槃」,這尊佛已經不住世了,「沒有住在世間」。佛沒有住在世間,「這時期僅有經典與修行者,而極少有證果者」。這個像法就是跟正法很相似,但是已經不如正法時期了。像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他滅度之後,正法一千年。照我們中國的算法,現在佛滅度已經三千多年了,正法一千年過去。佛教傳到中國來那個時候,佛滅度一千年了,就般涅槃一千年了,進入像法時期;像法又過了一千年了,現在是末法,末法初期,末法一萬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所以釋迦牟尼佛這個階段的法運一共一萬二千年。

  像法時期有經典,有修行的人,得禪定的人多,證果的就少了。正法時期證果的人多,就是證阿羅漢果以上的修行人很多;到像法,證果的就很少,但是得禪定的很多。『有一羅漢,福度眾生』,「羅漢是聲聞之最高果位」。聲聞是聞聲悟道,聞佛說法、講經開悟的。羅漢也是梵語音譯,羅漢,在聲聞最高果位,因為有四果四向,羅漢是四果,在小乘他是畢業了,就好像小學畢業。我們能遇到一尊羅漢,那也不容易,如果能夠以一飯供養之,「獲福無量」。能夠供養阿羅漢吃一餐飯,現在講齋僧,你獲得的福報就無量無邊。「阿羅漢見思煩惱斷了,有德行,用他自己修學的心得來幫助一切苦難眾生,為一切眾生做真正的福田,這是眾生的善知識。」『因次教化』,「羅漢次第遊行,教化有緣人,轉惡為善,轉凡成聖」。「巧遇一位孝女,名叫光目,在寺院施設妙味飲食供佛及羅漢」,這個孝女是寺院裡面去供養。

  「像法是塔寺堅固的時代」,就是建塔、建寺非常興盛。「佛的形像能教化一切眾生,所以造像功德很大。然而,若無善知識講經說法,一般人見到塔寺、佛菩薩的形像,只能種一點善根而已;不解經義,不能發心修行,他所得的利益是有限的,這一生不能成就。若有善知識講經說法,見像聞名,能令眾生生起真實清淨之信心,發起如佛之願與行,一生就能成就,功德不可思議。」所以這個塔寺的確是給大家種善根的,所謂「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一歷眼根也是永為道種,你見到、聞到,這個金剛種子不會消失的。但是在現前它不起作用,必定要善知識來給他講經說法、來給他說明,讓他了解經義,進一步發心修行,這一生就能得到佛法的利益。如果遇不到善知識講經說法,自己也不了解經義,不懂得怎麼修行,這一生只是結結緣、種善根,現前得不到佛法的真實利益,要等來生來世,這個善根種子成長,遇到緣,遇到佛出世或者遇到善知識,來給他啟發、來給他講解、來教導他,那個時候才能成就。

  【羅漢問之。欲願何等。】

  這個羅漢問光目女,妳今天到寺院來設齋供養,妳有什麼願望?妳想求什麼?「佛門規矩,出家人接受在家人財供養之後,一定要法供養,回過頭來要說法,以佛法供養在家人」,在家人以財物供養出家人。所以在寺院裡面,吃飯吃完了有一個祝願:「飯食已訖,當願眾生,所作皆辦,具諸佛法」,上午供,這首偈我們也都有念。「所作皆辦就是斷盡無明,具諸佛法就是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個就是三皈依。我們再看一百七十二頁,第一行經文看起:

  【光目答言。我以母亡之日。資福救拔。未知我母生處何趣。】

  這個羅漢問光目女,妳來寺院打齋供養,妳有什麼願望?妳有什麼要希求的?「光目女回答:我母親過世,設齋超薦,藉資冥福,以救拔慈母令生善處,但不知母親生在哪一道?」她就把她來寺院打齋供養的目的說出來了,就是她的母親過世了,她設齋替她母親修福,來超度她母親,就是希望她母親能生到好的地方去,但是不知道她現在是生在哪個地方、在哪一道。「可見做子女的人,對於父母過世之後,常常掛在心上,念念不忘,這是孝思。常常懷著一個心願,如何幫助過世的親人。」這就是孝,所以《地藏經》是佛門的孝經,這個孝就超越世間的孝了。

  【羅漢愍之。為入定觀。見光目女母墮在惡趣。受極大苦。】

  「光目女是純孝之心,羅漢深受感動,就幫助她。羅漢在定中突破時空的界限,他見到地獄,看到光目女的母親在地獄裡受極大苦。」「佛法講法界,法界無量無邊。無量無邊的法界,我們只能接觸到現前的人法界」,人道的法界,「畜生法界」,畜生法界我們也不是能見到全部,我們只能見到一部分的畜生法界,還有一些畜生道的眾生我們肉眼見不到,「就更不要說其他維次空間的生物了」。就在我們眼前,地球,有很多我們都見不到,那其他的星球、其他的法界我們就更見不到了。「定是將散亂心暫時伏住,心得清淨。」這個定,在印度梵語叫「三昧」,三昧翻成中文意思是正定正受。我們心入定,心清淨就能突破時空的界限,「定愈深,突破的時空就愈大」。「現代科學家也肯定,可以突破時空維次,但他們找不到方法。」理論上他們肯定了,的確時空可以突破,但是用什麼方法來突破,現在科學家還沒有方法,沒有方法突破這些時空維次。

  「佛法不僅有理論,而且有方法,禪定就是突破時空維次的方法」,用禪定的功夫。你沒有定功,那你的能見度就有限,你就受限了;你定功愈深,你能見度它就擴大。根據你定功淺深,能見度的大小就成一個正比例。「羅漢必須入定才能看到這個境界,不入定他就看不到。」入定就是說你要作意,你要打坐來入定,在定中他就能見到其他法界了。如果他不入定,他見不到,所以他必須要先入定。菩薩就不一樣了,特別這些明心見性的大菩薩們就不同,他行住坐臥都在定中,眼睛閉著是入定,眼睛睜開他還是入定,他沒有不入定的時候,統統在定中。所以經典上講:「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所以大菩薩你隨時問他,他都知道,可以給你回答,羅漢他就要入定了。大菩薩你一問,他馬上知道,馬上就可以回答你,他這個境界就馬上現前。

  【羅漢問光目言。汝母在生作何行業。今在惡趣受極大苦。】

  這個羅漢就問光目女,妳母親在世的時候做什麼事業?做哪個行業?行(航)業跟行業,是廣義和狹義來講,如果念行業,那就包括我們身口意三業了,那這是廣義的,如果狹義的叫行(航)業,你做哪一行?在世間,你的事業做哪一行?比如說我們現在,你在世間做什麼行業?比如說你是賣魚、賣肉的,那是你在經營殺生的行業,那個就造罪業了。所以這裡講,「妳母親在世的時候做什麼事業?」所以這個字可以從廣義跟狹義來講,也都講得通。「今墮在地獄受極大苦。」她在生造什麼樣的罪業,現在墮到地獄『受極大苦』?「極大苦」就是很難形容她那種巨大的痛苦。地獄那種巨大的痛苦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只能用極大苦這樣來講。

  【光目答言。我母所習。唯好食噉魚鱉之屬。所食魚鱉。多食其子。或炒或煮。恣情食噉。計其命數。千萬復倍。尊者慈愍。如何哀救。】

  『習』是習性,『好』是喜歡、愛好,她特別喜歡、特別愛好『食噉魚鱉之屬』,說她母親在生前喜歡吃海鮮。現在我們看到很多人也喜歡吃海鮮。我在還沒有出家,年輕的時候,也很喜歡吃海鮮,跟我父親。我父親也都是殺生吃肉的,從小跟我父親殺生吃肉,在田裡面抓泥鰍,活活的炸,那真的是殺生吃肉這個業造的不少,這個業很重,所以我從小就體弱多病。所以殺生得多病、短命這個果報。吃海鮮,像我們台灣是海島國家,那在大陸沿海地區都有海鮮;現在不但沿海,連內地,因為現在交通方便了,運輸方便,連內地也都有海鮮了,所以有人很喜歡吃海鮮。『所食魚鱉,多食其子』,尤其特別喜歡吃那個魚卵、小魚,那個你想看看,一盤當中有多少生命!一個魚子就一個生命,那你吃那麼一盤的魚子,那你說多少生命在裡面?殺業太重!你看如果像光目女母親這樣吃,那個罪業太重了。「被殺的眾生怨恨深,牠不是甘心情願給你吃,只是沒有反抗能力罷了。」牠如果能反抗,那肯定不給你吃。「人有來生,畜生也有來生,機緣成熟必定報復」,這個因緣果報,緣遇到了,果報成熟了,那就無法避免了。

  「世間的戰爭從殺生食肉而來。若要世上無刀兵,除非眾生不食肉,眾生不食肉,世間的戰爭、災難就可以減少許多。」這古大德講的:「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我們這個地球上,人間為什麼自古以來,古今中外,你看戰爭都好像沒有停止過?這個跟殺生吃肉有關。殺生愈多,肉吃得愈多的地方,它那個戰爭就很多。為什麼?冤冤相報,殺來殺去的。你現在吃我半斤,將來你也要還我八兩。所以實在講,明瞭這個因果,真的不能再吃肉了。『恣情食噉』,恣情就是「放縱任意,弱肉強食」,就是沒有節制,放縱了,想吃就吃,吃很多。『計其命數,千萬復倍』,如果給她計算起來,她母親吃的眾生的生命數量,一千萬可能要再加倍了,「一生所殺、所吃的,不止一千條、一萬條命,還要增加好多倍,不計其數」。

  「當前為什麼戰爭一次比一次殘酷?眾生累積的殺業太重。」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比光目女的母親有過之而無不及」。的確這樣,從前雖然殺生,但是他還是有節日才殺的,平常我們也沒有肉吃,過年過節才有。平常吃蔬菜、豆腐、鹹菜這一類的,除非富貴人家才常常有魚、肉可以吃,我們是沒有的,所以過去殺生有限。現在大家想一想,天天吃、三餐吃,還吃宵夜。現在不要說別的,現在就是像那個麥當勞、肯德基,你看天天吃。以前我們吃個雞肉是過年過節才有,雖然殺生,它還是有一個節制,現在沒有節制了。以前有禁屠,政府規定一個月有一天不能屠宰,現在也沒聽說了。天天殺生吃肉,戰爭當然來愈來愈嚴重。現在第三次世界大戰如果爆發,那核子戰爭肯定避免不了。所以比光目女的母親真的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尊者慈愍』,「尊敬的羅漢,請你一定要慈悲哀愍,救拔我母親」,這光目女提出來的要求、請求。

  好,這節課時間到,我們就先學習到這一段,下面這段經文我們下一節課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