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安士全書—慈心為國救民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七集)  2021/4/14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三重淨宗別院  檔名:WD19-025-0047

  《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卷上。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

  今天是佛七第四天,晚上我們利用這個時段,把以前在上海沒有講完的《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利用這個時間把它講圓滿。

  文昌帝君,可以說在台灣,有很多廟裡面都有供奉文昌帝君,包括佛教的寺,像萬華龍山寺都有供奉文昌帝君。文昌帝君廟很多,很多人去拜拜。特別如果子女要考試,都要到文昌帝君那個地方,把准考證影印放在桌上,希望文昌帝君保佑他的兒女能考到好的學校,這就變成一個信仰。實際上求文昌帝君,文昌帝君怎麼保佑?就是這篇文章,教我們怎麼斷惡修善,你求什麼願都能滿願。所以印光祖師一生提倡的三本書,《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還有這本《安士全書》。周安士居士他是在家佛弟子,受了菩薩戒,他用三教經典來註解這個文章。《安士全書》有四個部分,分成四卷,第一卷就是「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的註解,引用三教經典來註解。第二卷是「萬善先資」,專門講戒殺的;第三「欲海回狂」,講戒淫;第四是「西歸直指」,就是導歸西方淨土。印祖把這本書稱為世間第一奇書,勸這些在家的居士做為傳家之寶。所以印祖在世,他這三本書印最多,這是講因果教育。昨天我們學習到:

  【慈祥為國救民】

  《文昌帝君陰騭文》就是一句『慈祥為國救民』,六個字。周安士居士給它「發明」,「發明」就是說再給它說明、解釋。我們簡單複習一下昨天講的。

  發明【民者。國之本。本固而後國安。是救民。即所以愛國。愛國即所以忠君也。】

  人民是國家的根本,這個根本鞏固好、照顧好,國家就安定了。所以救民就是愛國,愛國就是忠君,忠於領導。

  【上句概訓世人。此句獨戒有位者。】

  『上句』就是前面一句「正直代天行化」。所有的人,你只要存心正直、行為正直,不管有沒有當官,你都可以代天來實行這個教化,可以教化別人,有沒有權位都可以,所有的人都可以。『此句獨戒有位者』,「此句」就是「慈祥為國救民」這一句,是單獨勸誡有權勢、有官位的人,就是我們講當官的。

  【世人皆稱官府為老爺。何也。蓋聲聲喚醒其為民父母也。】

  這是古時候稱官府,比如說縣長、縣令,以前叫知縣、知府,知府就是像市長、縣長,現在的名稱。這些當官的,不管哪個階層都稱為『老爺』。為什麼這樣稱呼?因為聲聲都要喚醒當官的人,你是人民的父母。所以過去古代講,做官稱為父母官。做父母官要愛民如子,愛護人民、照顧人民就像照顧自己的子女一樣那種心態。所以稱「老爺」就是提醒當官的人,你是人民的父母,要愛民如子。

  【父母唯其疾之憂。】

  這出自於《論語》,就是孝子奉侍父母,就不能讓父母操心、擔憂。父母為子女操心、擔憂,就是子女有疾病,『唯其疾之憂』,「疾」就是疾病。你看做父母的應該都有這種經驗,自己的子女生病了,做父母的就很憂心、很操心,找最好的醫生趕快把他治好,那是天下父母心。當父母官的對人民,要知道民間的疾苦。

  【賦役繁重。民之疾也。】

  『賦役』就是說賦稅、勞役,這是古代的名詞,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生活壓力太重了。昨天也跟大家分析,現在為什麼少子化,沒有人敢生孩子?我們去算一算,生一個小孩,生出來到培養到大學,再出國留學,一個孩子要多少錢?一般那個上班族哪裡能負擔得起!所以現在少子化。這個原因很多,當然一方面現在年輕人覺得帶小孩辛苦,這個也有;有的人他想生兒育女,但是考慮到經濟壓力,生一個對他來講就覺得負擔很重了,如果生好幾個,他們是承受不了。這個也都是民間的疾苦,當父母官的人要去為人民解決這個問題。

  【盜賊滋多。民之疾也。】

  現在社會的治安愈來愈不好。三十年後比三十年前更不好,三十年前,昨天跟大家講過了,在台北景美華藏圖書館,我們那個功德箱都被偷了,我那個兩萬塊放在抽屜也被偷了,師父的二十幾萬現金統統被拿走,翻箱倒櫃的。我差點氣死,你偷到佛門來。打電話到美國給師父,師父一直笑,我都氣不起來了。搬到信義路來,大概十年前,還是被偷。本來沒有安監視器,現在不得不安監視器。佛門,我們這個小廟,人家都不放過,這說明什麼?盜賊滋多,盜賊愈來愈多,全世界都這樣。

  二十幾年前我到西班牙去,那個時候商店沒有安鐵門的,最近一次,十五年前去,商店都是安鐵門。還有莊善師她的姐姐,我們十五年前去餐廳吃飯,一個皮包放在餐巾旁邊,馬上被拿走。還有被搶的,聽說義大利那邊治安是最不好的。西班牙也好不到哪裡去,有一年,也二十年前了,我一個人到西班牙去,坐新航,桃園坐到新加坡去轉機,轉到馬德里。旁邊有一團我們台灣的旅行團,一些老菩薩,那一團剛好跟我坐在一起。我坐飛機從來沒有那麼好睡,就只有那麼一次,一上飛機就睡到馬德里,睡到連餐送到我那邊我都沒吃。我坐的隔壁那個女眾老菩薩,這師父沒有吃,倒掉可惜了,她就拿去吃了。我醒過來,她說師父,你那一份我吃掉了。我說沒有關係,把它吃掉,不然浪費了。我去了十一天回來,回來又碰到他們,他們也同一天回台灣,我說真有緣。我就問那個老菩薩,你們這一趟玩得還快樂吧?她說我們一下飛機走到街上,我們有一團一個人當街就被搶。搶了之後就去報警,警察有找到兩個,好像很像搶的那個人,然後叫他去認是不是那兩個人。然後警察又跟他講一句,說如果你認錯人,那兩個人可以回頭來告你。那個人說算了算了,萬一認錯了怎麼辦?錢要不回來,還要被告,那個證件、錢都被拿走了。所以後來我們到西班牙去,商店都上鐵門了,跟我一九九七年第一次去西班牙,那次從美國達拉斯過去的,那一次治安比較好,後來去就愈來愈差。全世界都這樣,我們台灣也是一樣,盜賊愈來愈多。包括澳洲,有一次我帶團到澳洲去,也是十幾年前,到雪梨去,進去一個商店,我們有一個同修皮包就被搶走了。還好他那個皮包就放幾張佛像,還有念珠,還有一個念佛機,其他沒有,那個被搶了。我們在景美被偷,在信義路被偷,也去警察局報案,也找不到,你也要不回來,所以後來自己就去裝監視器。這個就是『盜賊滋多』,盜賊愈來愈多。

  還有這種詐騙集團的,這個都屬於盜賊。現在聽說騙錢的都會打電話來,說你的什麼過期。我早上還接到一個電話,那個電話像用留言的,說我的健保卡出現狀況,叫我按什麼,後來我也沒有按,那個是不是來騙的我也不知道。我看一看我的健保卡還在,說我的健保卡異常。現在聽說有很多那種電話進來,說你什麼什麼,然後叫你撥一個什麼電話過去,這個都是屬於盜賊。「盜賊滋多」就是治安愈來愈不好。這個也是民間的疾苦,當官的人要去為人民解決這個問題。我看現在當官的人他也沒有辦法,你去報告警察,警察大概沒有給你說就算你倒霉,大概沒有講這句話而已,你去報了沒有用。

  【水旱不時。民之疾也。】

  『水旱』就是說水災、旱災,像現在中南部旱災,這也是民間疾苦。這些都是當官的人要去為人民解決的問題,所謂未雨綢繆。

  【豪強炙剝。】

  黑道、白道剝削人民。

  【巧吏作奸。民之疾也。】

  這是民間的疾苦。

  【有一疾。即有一救之之法。】

  就是說民間有一個疾苦,就有一個解救的方法,就是官員你要不要用心去為國為民。

  【必須盡吾之心。竭吾之力。而後上不負君親。下不負百姓。中不負所學也。】

  必須盡自己的心。你既然當上這個位置,你要盡心盡力為人民解除民間的疾苦,這樣上對得起自己的父母親、上面的長官領導,下面就不辜負人民百姓,當中不辜負自己所學的這些學問。要做到這樣:

  【則非先使心地慈祥不可也。】

  為什麼當官的人他願意發心這麼做?沒有別的,就是慈悲心,視民如子,人民的疾苦就像自己子女的疾苦,盡心盡力就是要把它治好。所以『心地慈祥』,他才會盡心盡力為人民解決疾苦困難問題。如果沒有慈悲心,心地不慈祥,他不關心人民的疾苦,關心怎麼能保住他的官位,他關心這個,他前提不是關心人民,關鍵都是在心態。下面:

  【下附徵事(二則)】

  『徵事』就是說,在清朝時代,他徵信有兩則事例,就是怎麼去救民。我們看這個文:

  【設法救民(《皇明通紀》)】

  這個是出自《皇民通紀》。

  【明宣宗朝。南直隸巡撫周文襄公忱。愛民如子。理財無出其右。初下車。即問民疾苦。】

  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就是想方設法解救人民的疾苦。這個事情是發生在明朝宣宗這個時候,就是西元一三九九年到一四三五年,這個皇帝是明成祖的孫子,叫『宣宗』。『南直隸』,「直隸」就是直接隸屬,我們現在講中央。因為明朝第一個建都是在南京,現在江蘇省的南京,後來明成祖再遷到北京去。所以有兩個直屬的,「南直隸」就是南京。『巡撫周文襄公忱』,周文襄姓名叫周忱,他是西元一三八O年到一四五三年這個時候的人,他也活到七十三歲。他的字叫「恂如」,他諡號叫「文襄」,是吉安府吉水縣的人,就是現在江西吉水。他是明朝永樂二年的進士出身,他的官位也做了很多,有很多的職位,這裡講他是做到『巡撫』,巡撫就像總督、省長一樣。他『愛民如子,理財無出其右』,他很會理財,這是他的專長,「無出其右」就是沒有人能比他會理財,他很會理財。『初下車』,「初下車」是當官的人剛上任,剛到任,好像坐車,坐到那邊下了車,剛上任。他剛上任,到任何一個地方上任、當官,『即問民疾苦』,就是問這個地方人民有哪些問題。

  【深以蘇松賦重為憂。】

  他到了蘇州跟松江這個地方,這是古時候蘇州府跟松江府,它是直屬南直隸轄區,它是屬於直屬的,就像我們現在講的直轄市,像我們現在台灣五都,就是這樣的一個行政官員的級別。他到這裡詢問民間的疾苦,深深感覺到蘇州府跟松江府『賦重』,就是稅金太重,他很憂慮。人民經濟壓力很重,就為人民擔憂,擔憂這些人民賦稅太重。當然他知道這種情況,就是想辦法要去減輕人民的負擔。

  【乃於大有之年。】

  『大有之年』就是豐收的年歲。古時候,如果今年農作物豐收,收成都很好,叫「大有之年」;如果歉收叫「饑饉之歲」,就是今年收成不好,糧食缺乏,叫饑饉之歲。

  【用官鈔糴米。儲積以備賑濟。】

  『官鈔』就是官方印的鈔票,錢幣。『糴米』就是購買,把它買進來,買這些豐收或者是糧食過剩的,官方就用錢把它收購,收購了把它儲存起來。就像我們台灣現在有些農作物特別豐收,政府出錢去把它收購,像這樣的意思。他收購豐收的米糧,『儲積以備賑濟』,「儲」是儲存、積累起來,就是存糧。存糧,他預備如果萬一遇到有災難的時候,歲饑或者歉收的時候,有水災、旱災,農作物歉收,這個時候就可以拿出來賑濟、救濟這些災民,他是預備的。

  【宣德八年冬。】

  宣德八年冬天,這都是講明朝。

  【奏濟農倉法。】

  『濟農倉法』,這是由周忱所創的,就是官方去收購民間多餘的糧食,然後來預備有災難的時候可以拿出來賑濟。就是說還沒有災難他就先預備一些存糧,預備的,這種叫「農倉法」。

  【命下。遂與蘇州太守況鍾。松江知府趙豫。常州知府莫愚。協謀力行。】

  他就跟蘇州府的太守況鐘、松江府的知府趙豫、常州的知府莫愚,大家合作來辦這個事情。

  【蘇州得米三十萬石。並松常二州。分貯於各縣。】

  蘇州府收購這些米糧有『三十萬石』,連松江、常州這兩州,『分貯於各縣』,就是在每一個縣都準備一些,預備有災難的時候可以拿出來。

  【其明年江南旱。】

  『旱』就是江南旱災。像我們台灣,現在中南部不是旱災嗎?聽說現在台中一個星期要限水兩天。那個時候江南乾旱,沒有水,農作物種不起來。像南部,我們今年旱象還沒有解除,有很多農田都休耕了。那個時候也是旱災。

  【蘇松饑民。】

  就是蘇州跟松江人民沒有糧食,受飢餓之苦。

  【凡三百餘萬。盡發。】

  三百餘萬石的米糧,全部發給這些人民。

  【猶不足。】

  還不夠。

  【忱復思廣為之備。】

  還不夠,周忱他就在想,還是要多準備一些。因為不夠用,他就想辦法了:

  【先是各府秋糧當輸者。糧長里胥。多厚取於民。而不即輸官。逃負者累歲。】

  『糧長里胥』,「糧長」就是明清所設,征收以及解運、運送他所在地糧區田糧的人員,由種糧食的這區內的大戶充當,他就當糧長,運糧的糧長;「里胥」等於里長,里胥就是里長,就是由他們來負責。要交給上面的米糧,都要先交到糧長跟里胥手上,交到他們手上,他們也就沒有往上交。『多厚取於民,而不即輸官』,這些米糧交到他那邊,交了很多,糧長跟里胥他也沒有往上交,就扣在他們那裡,而且『逃負者累歲』,「累歲」就是連年,他們也不往上交。等於這些農民交上來,到他們手上,他們就沒有再往上交了,連年都是這樣。

  【忱乃於水次置場。】

  『水次』就是在水邊,他就設置一個收糧的場所。

  【擇人總收發運。】

  就選擇人,他就安排人在那邊來收糧,然後再發送出去,運送出去。

  【細民徑自送官。不入里胥手。所費已減三分之一。】

  『細民』就是平民百姓。這些農民交的米糧就不必交到里長那裡、糧長那裡,直接交給官府。不然交到他那邊,都被他們扣住,他們也不往上交。就不會落到他們手裡。『所費已減三分之一』,這個費用已經省掉三分之一了。

  【又三府】

  『三府』就是前面講的蘇州、松江、常州這三府,三個地方政府。

  【當運糧一百萬石。貯南京倉。以給北京軍職月俸。】

  這三個地方政府,他們還要運糧食一百萬石去放在南京的倉庫,供給北京『軍職月俸』,軍人每個月的俸祿。古時候薪水都是用米糧去計算,不像現在都用錢。他們這個地方送到南京去:

  【解送等費。】

  『解送等費』就是現在講的運費。

  【每石約費六斗。】

  就是有六斗的糧食等於是運費,扣掉運費等於說每一擔就減少六斗米。

  【忱與鍾等謀曰。彼能南京受俸。獨不可於此受乎。若此處給之。既免勞民。且省費六十萬石。以入濟農倉。農無患矣。鍾等稱善。】

  周忱就跟況鍾、趙豫他們商量,他說北京需要的米糧南京可以受俸,為什麼不直接就放在我們這裡?就不用再運到南京去了。『若此處給之』,「給之」就是就在我們這個地方給就好了,不要叫我們從這個地方又運到南京,我們又要花運送到南京的運費,然後南京再交給北京,就可以省掉這段的運費。一石的米糧就可以省到六斗,一百萬石就可以省六十萬石,省運費。省下來這六十萬石的米可以『入濟農倉』,我們就省下來的運費,再把它放進去農倉,預備災難來了救災,農民就沒有憂患,就不用擔心萬一有什麼水災、旱災就沒得吃了。『鍾等稱善』,況鍾、趙豫、莫愚他們都說這個辦法很好。

  【於是請於朝而行之。】

  就向朝廷報告,建議朝廷用這樣的方式,可以多儲備一些糧食來預備救濟,有災難的時候人民都有得吃。朝廷也准了,就照這樣去做。

  【而蘇州一府。已得米四十萬石。又加以平糴所儲。凡六十餘萬石。忱曰。不獨濟農。凡運輸有欠失者。亦於此給借賠納。秋成如數還官。若民夫修築圩岸。開濬河道。竟計口以給之。】

  蘇州這個地方的政府,他們照這樣的辦法去做,已經得到米有四十萬石,又加上平常收購的、所儲存的,加起來有六十餘萬石。周忱就講,『不獨濟農』,不但農民如果歉收的時候可以接濟他們,而且在這個運輸過程有欠失的、有遺失的,也可以先借給他們去賠償,等到秋天收成,他們再如數還給官府。可以先幫他們墊付,墊他們的賠償,農民的困難就可以得到解決了。如果『修築圩岸』,「圩岸」就是用來防護水田的堤岸。『開浚河道』,「開浚河道」就是開河,做這些公家的工作,像現在做堤防、開河道些水利工程,就要調民間的民夫來做,就要根據他們每一家有幾口人,『計口』就是多少人,然後就發給他們米糧。

  【朝廷皆從其議。】

  朝廷也都接受他們的建議,就是這樣做。

  【明年。江南又大旱。】

  隔一年又是沒水,又沒下雨。

  【令諸郡大發濟農倉賑之。由是田無禾。而民不知飢,前後活人百餘萬。】

  隔一年江南又是發生大旱災,周忱他們就命令『諸郡』,各縣鄉村,『大發濟農倉賑之』,因為他們已經事先準備救災用的。『由是田無禾』,「田無禾」就是說沒有水就不能耕種。像我們台灣今年中南部旱災,農田都休耕了,休耕就沒有收成。沒有收成,『民不知飢』,人民還是有得吃,因為他事先有準備好了,準備好應付這個災難。『前後活人百餘萬』,所救活的人有一百多萬,這個真是積陰德。

  【正統元年。】

  『正統』是明朝英宗的年號,是西元一四三六年到一四九九年,這個階段是英宗執政的。英宗元年,他執政的第一年。

  【忱別定南畿官田斗則。】

  『南畿官田斗則』,明代列於陪京,稱為「南畿」。就是官田屬於官府,或者皇家所有的,私人耕種,官府收租,這個田地好像佃農收租。「南畿官田斗則」就是周忱為減輕農民的賦稅,他用變通,一個平均稅則的方法。

  【蘇州一府。遂減秋糧八十餘萬石。】

  『秋糧』就是古時候官府秋季所征收的田賦,給他們減輕八十餘萬石。

  【他州有差。】

  『有差』就是例如那個信差、欽差的意思。

  【蘇松三百年來。屈指澤及於民之多者。必認公為第一。】

  蘇州、松江三百年來,『屈指』就是說用手指頭算一算,對人民幫助最大的、最多的,必定以周忱他是第一個。他真的為人民設想得非常周到,解除民間的疾苦,這是周忱他的功德。

  【而公自視欿然。】

  周忱他『自視欿然』,「欿然」,他自己也不會覺得很自滿,不覺得我自己做了多少好事,自己很得意,他也不會這樣。他覺得自己做得還很不夠,還很不足,還很不到位。

  【和易近物。】

  『和易近物』,我們現在話講平易近人。

  【好施出於天性。】

  他很喜歡布施。

  【方外衲子。】

  『方外』一般是指出家人、修行人,修道的或者是僧人。

  【有所建造。必向公募緣。公從無一拒。】

  出家人如果要建造寺院,都會去找周忱,向他化緣,因為凡是去跟他化緣,他一定給。他很喜歡布施,所以出家人這些寺院要整修或者建造,去跟他化緣他都給。『必向公募緣』,跟他募款,化緣。『公從無一拒』,他從來沒有拒絕。凡是出家人來,要修寺廟,做些什麼功德,從來沒有拒絕,他很樂意布施。

  【或有出於望外者。然公之財用益豐。江南依為福星者。二十餘年。民生其間。何其幸也。】

  『望外』就是出乎意料。周忱他很喜歡布施,但是他好像愈布施錢財愈多。就像我們老和尚講,財布施得財富,你布施得愈多,它回來愈多。周忱就是這樣,喜歡布施,所以『公之財用益豐』,愈來愈豐富,不是說布施了就一直減少,愈布施他回收就愈多。這也證明佛在經上講,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江南依為福星者』,江南這些人民就是依靠他這個大福星。二十幾年在那邊當官,『民生其間,何其幸也』,人民生在那個時候,遇到這麼好的官,真的是三生有幸,過去生修的,享他的福,他為人民造福。這是第一個公案,就是周忱儲備糧食,減輕人民的稅賦、負擔;節省一些運費來充實糧倉,預備災難來去賑濟災民,所以兩次大旱沒有人餓死。這個公案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第二個公案:

  【帝君示敕】

  【太倉黃建安。諱立德。見蘇松困於浮賦。日廑憂思。每晨興禮佛。必叩天禱告。求豁兩郡浮糧。又具呈當事。不遺餘力。人皆笑之。】

  這是另外一個公案,這個公案是發生在太倉。『太倉』是江蘇省最南部的一個城市,現在是蘇州市代管的一個城市,太倉。太倉也是江南水鄉的城市,現在好像工商業很發達、很迅速,文化底蘊也很深厚,距離上海很近。以前我們到江蘇去做法會,要到上海都會經過太倉這個地方。太倉有一個黃建安,『諱立德』,「諱」就是他的名諱。古代的人有名有字,他的號叫「建安」。「諱」就是古代父母、師長才有叫他的本名,一般人都是稱他的字號。他看見蘇州跟松江『困於浮賦』,「浮賦」這個浮就是超過、多餘的,意思就是指超收的賦稅,就是那個稅金收得太重、太超過,這個叫浮賦,稅收得太超過了。『日廑憂思』,「廑」就是勤勞那個勤。每一天他都很憂慮,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他就是為這個地方的人,覺得他們負擔太重,生活、經濟壓力這些人恐怕負擔不起。他就發心『每晨興禮佛』,每一天早晨起來他就禮佛、拜佛。禮佛,他必定『叩天禱告』,叩拜,向天叩拜、禱告,在佛前禱告。『求豁兩郡浮糧』,「豁」就是免除、豁免這些糧捐(就是糧稅),希望這兩個郡就不要再跟人民去收這個糧稅。就向佛、向天禱告,求佛力加持,我們現在講,求佛力加持,希望官府能夠免除這兩個郡(這兩個地區)人民的這些糧稅,讓他們生活不要超過他們的負擔。『又具呈當事』,「當事」就是當權的人,就是當官的人。就像我們現在講,我們去稅捐處向它建議,我們一般的人民去跟它建議,稅金不要那麼重。「具呈當事」,向上面當事的人、當權的人呈報。『不遺餘力』,就是他盡心盡力也要把這個事情做好。『人皆笑之』,大家看到他這麼發心,為這兩個地區的人民去要求政府不要給他們抽那麼重的糧稅,大家都笑話他,你算什麼!我們現代的話講,你算什麼!人家會理你嗎?你不自量力,也不知道自己幾兩重,還要跟政府建議?人家就笑話他,笑他不自量力。但是他是誠心誠意要為這兩個地區的人民爭取他們的福利。

  【庚寅秋病。】

  『庚寅』這一年秋天,『病』就是黃建安他生病了。

  【入冬漸劇。】

  『入冬漸劇』就是秋天得病,到冬天愈來愈嚴重。

  【至十一月晦。】

  「晦」就是我們農曆最後一天,『十一月晦』就是十一月最後一天。

  【已水不沾脣者數日。】

  連喝水都不能喝了,水沾在嘴唇都沒辦法了,可見得他真的病得奄奄一息,大概快沒命了。

  【其夜五鼓。】

  就是十一月最後一天,他已經病得不行了,那一天「五鼓」,就是凌晨。『其夜五鼓』,這個都是古代的一個名詞,「五鼓」就是五更。在北齊《顏氏家訓.書證》裡面講,「漢魏以來,謂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為節」。五夜、五鼓,我們比較少聽,我們以前有看過演古代的連續劇,有更夫,一更、二更,更夫都要敲。五更,這個我們比較常聽。一更就是我們現在晚上七點到九點,二更就是晚上九點到十一點,這是二更;三更是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一點,所以凌晨十二點叫三更半夜;四更就是凌晨一點到三點;五更就是凌晨三點到五點。古時候皇帝三點就要起床,就要去上朝、去開會。所以這裡講「其夜五鼓」,五鼓就是清晨三點到五點。

  【忽夢帝君。】

  三點到五點,他就忽然夢到帝君,就是文昌帝君。

  【傳至丹陛。】

  『陛』就是宮殿的台階。以前要拜見皇帝,皇帝在宮殿裡面,宮殿上面的台階叫「陛」,以這個來稱朝廷的皇帝。就是宮殿,文昌帝君『傳至丹陛』,就是叫他到他那裡去。

  【諭曰。】

  『諭曰』就是告知,就告訴他。

  【汝數久當告終。】

  『數』是氣數、命運,就是指壽命。他說你壽命很早就該結束了,依照你的命運、你的命數,你早就死了,你的壽命已盡,壽命到了。『汝數久當告終』,你的數應當很早以前就終結了、就結束了,意思就是你早就應該死了。但現在還活著,變得這個樣子,還沒有死,為什麼?

  【因志切減糧。】

  因為你真的是為人民,很懇切的,你是真心的為民,希望政府減輕人民的糧稅,你是真心勸政府這麼做。

  【延爾壽算。】

  他說因為你做這個善事不是為你自己,為大家的。文昌帝君跟他講,就給你延長壽命了,『延爾壽算』,延長壽命。

  【遂口授一誥敕。】

  『誥敕』就是古代朝廷封官受爵的賜書,也就好像是一個行政命令一樣,就傳授他這樣一個口訣。

  【凡三次傳誦。】

  『三次傳誦』,這個口訣教他誦三遍。

  【而後記憶。】

  誦了三遍之後他就記起來了,文昌帝君傳給他的。

  【開目驚視。方知身在床褥。】

  就醒過來了。因為已經病得奄奄一息,不醒人事,突然做了這個夢,文昌帝君傳授他一個誥敕(就是口訣),誦了三次,他眼睛睜開了,很驚訝看到自己躺在床上。

  【而精神忽覺健旺。】

  忽然精神好起來了。

  【舊病頓若捐除。】

  病得都快死的那個病忽然就沒有了,不見了,病突然好了。

  【乃急起盥手。挑燈磨墨。】

  趕快就起來了,『盥手』就是洗手。三更,凌晨三點到五點,天還沒有亮,古時候沒有電燈,所以他點那個燈,『挑燈』就是油燈,趕快磨墨,就是寫毛筆那個墨。

  【時家中為送建安之亡妹節母出殯。】

  那個時候,他們家中為了要送黃建安的『亡妹節母』,「節母」就是有節操的婦女,「亡妹」就是黃建安已經過世的妹妹,他的妹妹往生了、過世了。他妹妹生前是一個有節操的婦女,所以稱為「亡妹節母」。『出殯』,「出殯」就是告別式,要去埋葬了。

  【獨留一老嫗守門。】

  『老嫗』就是年老的婦人。家裡因為他們大家都去送葬,留個老婦人看守門。

  【忽見經月臥病之家主。端坐燈前書寫。】

  這個老太太忽然看到家裡主人,已經生病躺了一個月,都起不來了,怎麼突然坐在燈前在書寫?

  【不勝錯愕。】

  很驚訝。病得都快死了,怎麼突然好起來?

  【天明後。其表弟郭雉先。同孔爾忠。來問疾。】

  天亮了之後,他的表弟郭雉先『同孔爾忠』,他們兩個人來探望他,看看他的疾病。

  【見之。亦復大駭。】

  看到也很驚訝,病得快死的,怎麼現在好好的?而且比以前精神更好。

  【遂乘肩輿。】

  『肩輿』,「肩輿」就是轎子。以前轎子好像箱子,箱型的,轎子裡面可以坐人,架上竹竿,人就可以抬著走。現在大陸這種轎子還有,鄉下還有。這也是古時候陸地上的一種交通工具,肩輿就是轎子。

  【遂乘肩輿。往鄉送殯。】

  就乘了轎子往鄉下去送殯葬,因為他妹妹出殯,他也去送。

  【與賓朋酬酢。】

  就是賓主互相敬酒,『酬』就是向客人敬酒,『酢』就是向主人敬酒,就一般講交際應酬。

  【奔走街衢。毫無倦容。】

  去應酬,四處奔走,這裡跑、那裡跑,看到不像生過大病的人,看他連一點疲倦都沒有,精神好得不得了。

  【飲食亦忽然如舊。】

  本來水都喝不下,現在吃飯跟以前一樣。

  【相知者無不以為美談。】

  知道的人都認為這是很殊勝的事情,『美談』,怎麼這麼神奇、這麼殊勝?一個病得快死的人怎麼突然變一個人了?

  【時建安已七十有七。乃謝絕世事。長齋學佛。】

  黃建安他那個時候文昌帝君給他託夢,教他一個口訣,他念了三遍病好了,跟往常一樣。到了他七十七歲那一年,他就『謝絕世事』,就不再參與這些世間的俗事了,他就『長齋學佛』,「長齋」就是吃長素,發心學佛了。

  【又數年。無疾而逝。】

  『無疾』就是他往生的時候沒有生病就走了。這個就是,你看他做這件好事,雖然他力量達不到,政府都不理他,但他這個心感應到文昌帝君延長他的壽命,讓他以後還有機會吃長素、學佛,「無疾而逝」。這如果是修淨土,肯定往生西方了,預知時至,往生西方了。

  所以我們往生西方,正行是念佛,做好事是助行,幫助我們念佛。你做好事都可以迴向西方。我們現在在這個世間做什麼好事,我們統統要迴向西方,不可以求人天福報;只要求一個,我們往生的時候讓我們自在的走,讓我們安安靜靜的走,這個是最好的,旁邊不要有人來打擾是最好。淨良師伯幾前天往生了,他也走得不錯。九十二歲了,比我們師父小三歲,我們中國佛教會前理事長。他的彌陀寺在陽明山,那一天他給他徒弟講,他要去陽明山散步。他的信眾就給他講,師父你不能往生,你要長久住世。他說你要叫我做老妖怪?然後那一天上午他去陽明山走一走,回來累了就休息,就走了。我看他發出來的遺囑,他的遺囑寫得很簡單,我覺得我可以效法。他寫了幾條,很簡單,他不要辦什麼讚誦會,什麼統統不要。我前天想,師伯跟我們師父是師兄弟,都是在臨濟寺出家的,想去彌陀寺給他上個香,因為之前我們有去給他訪談過。結果他的徒弟說,他師父交代什麼都不要,連去他那個廟上個香統統不用。所以人家說要給他助念,他說我自己念就好了,不要來吵我,他說不要來吵我。我覺得這樣滿殊勝的,我們求這樣就好了,人生,我們求往生西方。往生西方,像海賢老和尚他也是安安靜靜,三更半夜走了,沒有人知道,第二天人家才知道。我很嚮往這種方式往生,最好三更半夜,沒有人吵就走了。下面是:

  按【讀帝君誥敕。其略云。咨爾立德。藐焉惸獨。泡影頹齡。發心為三百年積困思甦。矢願普億萬戶窮簷樂利。奚啻蜉蝣之撼泰華。精衛之塞溟滄。雖然九仞一簣。進由吾往。天地之道。至誠無息。聖賢之功。有進無退。庶幾黽勉。無怠初心。觀此。則知浮糧一事。原在人為。如人上山。各自努力。】

  這段就是周安士居士按照這個公案來做一個評論,我們現在話講,做一個評論。『咨爾立德』就表示讚賞。『藐焉惸獨』,「藐」是小,「惸」就是孤獨,就孤苦伶仃的人,意思就是人地位藐小,孤苦伶仃,毫無有力的靠山。『泡影頹齡』,「泡影」就是好像水泡、光影,形容隨時會破滅。「頹齡」就是衰年,垂暮之年,意思就是指人已經快死了,隨時可能死亡,垂暮之年。他還『發心為三百年積困思甦,矢願』,發願『普億萬戶窮簷樂利』。「窮簷」就是好像窮苦家庭,破茅屋,這些人的這種福利。下面,『奚啻蜉蝣之撼泰華』,「蜉蝣」就是蟲,朝生暮死,生存的時間很短,比喻微小的生命。「撼」是動,「泰」就是泰山。你說那座泰山,一隻蜉蝣能夠去撼動它嗎?這個也是形容比喻,形容比喻他雖然這麼藐小,但是他發的心是很大,就得到這個感應。

  今天時間到了,這一條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我們明天再來學習。這個公案也值得我們大家來省思、效法。所以做好事,積功累德,人人都能做,你有地位、有財力的人當然做是更容易;但是很窮的人、地位很卑下的人,他也能積大陰德,完全在這個存心。好,今天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