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節要—修學十善的基礎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集)  2022/12/8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9-036-0002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節要。尊敬的新加坡國際多元文化促進會全體同修,網路前全體全修,及台北華藏現場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淨老和尚生前在新加坡講的《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我們採取節要這個方式來學習。上星期也跟大家報告過,我們新加坡同修啟請悟道來講《十善業道經》,我就想到我們淨老和尚今年七月往生了,過去早年在新加坡講過這個經,有這個《講記》整理出來流通。如果我們同修需要這個《講記》,我們華藏有這個經本,歡迎大家來啟請。需要多少數量,可以跟華藏法寶組聯繫,就會寄到我們同修住的地方,或者寄到道場,由道場來轉交給需要的同修。

  我們上星期學習到經題,這個經題還沒講完。我們上一次學習到「佛說十善」,「善」這個字,就是第七條,「善」,這個善就是善的標準。我們要斷惡修善,《十善業道經》是標準,也就是告訴我們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佛給我們列出十條善業,也就是身口意三業,身三、口四、意三,合起來有十條。從不殺生到後面不貪、不瞋、不痴,這個當中有十條善,反面就是十惡。所以我們斷惡修善,《十善業道經》是標準。我們修學任何法門,如果沒有十善業的基礎,念佛也不能往生,這是在《觀無量壽佛經》佛也告訴韋提希夫人。韋提希夫人,在《觀經》我們大家看過,過去淨老和尚也講過,在講席當中也常常提到這個公案。韋提希夫人家庭遭遇變故,她是皇后,但是兒子要殺父害母,奪取王位,生到這樣忤逆的兒子可以說傷心到極處,不想再住在這個世間,也就是對這個世間生起厭離心。求釋迦牟尼佛指點,在這個虛空法界有沒有都聽不到惡的聲音、也看不到惡的人、也見不到惡的事情?也就是說,一個純淨純善的世界,在虛空法界有沒有這樣的世界?如果有,她不想住在這個娑婆世界,不想住在五濁惡世了。平常聽佛講經,佛常常講,我們現在住的是娑婆世界的五濁惡世,眾生一直造惡業。佛大慈大悲,也沒有特別給她介紹哪一個世界、哪一尊佛的淨土,用神力示現給她看,讓她去參觀,讓她自己選擇,後來韋提希夫人她選擇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

  選擇之後,下面最重要,怎麼樣才能往生?就請佛教她,西方極樂世界看到了,我想求生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我現在應該怎麼修學,也就是怎麼學習才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佛還沒有給韋提希夫人講十六觀。《觀經》就是十六觀,第一觀到第十二觀是觀想念佛;第十三觀觀像念佛,觀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觀佛像、看佛像,第十三觀;十四、十五、十六就講九品往生,我們持名念佛是在第十六觀。這個念佛,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都在《觀經》裡面,《觀經》有這十六觀,這個我們淨宗同修大家都聽過。我們要留意的,就是佛還沒有給韋提希夫人講這十六觀,也就是還沒有給她講念佛的方法(念佛有四種方法,還沒有講)之前,先給她講要修淨業三福。

  淨業三福,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佛給韋提希夫人講了這個三福,就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我們念佛是修淨業,所有的法門也都是淨業,只是修行的方法不同而已。三世諸佛,每一尊佛成佛,各有修行不同的法門,有的參禪、有的修密、有的修止觀、有的修念佛,法門就很多了。像《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二十五位菩薩代表二十五個圓通法門,一個菩薩代表一個圓通法門,都能達到圓通,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也就是修學的法門不同,但是淨業三福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過去、現在、未來,淨業正因也就是共同科目。三世諸佛淨業正因,就是不管你修什麼法門,這個三福是都必須要修的,共同科目,我們現在話講共同科目,共同的基礎,就是這個淨業三福。我們念佛人對淨業三福不能疏忽,所以在《觀經》佛告訴韋提希夫人,也就是告訴我們,在還沒有修淨業之前要先修三福。三福是大乘佛法的基礎,如果沒有這個基礎,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都不能成就。所以它是一個共同的基礎,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無論你參禪、修密、學教、修淨土,這個基礎是共同的,一樣的。不但是大乘佛法的基礎,小乘佛法、人天乘佛法都必須有這個三福的基礎;如果修大乘,就是說這三福都要具足。

  三福,第一福是人天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人天福,我們現在講人天乘的佛法。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具足眾戒從五戒開始,三皈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戒律威儀,這是第二福,二乘福,二乘就是聲聞、緣覺、四聖法界的菩薩、佛,要具備到第二福。第三福就是大乘了,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發菩提心,它的標準就是《金剛經》,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是大乘菩薩,那個是實教菩薩;權教菩薩還沒有明心見性,還在四聖法界。這個也要做到第二福。所以這個三福不但是大乘佛法的基礎,小乘也是這個基礎。現在佛教有很多提倡人間佛教的,人間佛教就是要求人天福報的;你要求個人天福報,沒有第一福的基礎,你想求個人天福報也求不到。所以淨業三福實在講,無論學佛的,你學大乘、小乘,包括你學其他宗教的,乃至於你沒有宗教信仰的,你起碼也要做到第一福,做到第一福你才能得人天福報,我們現在的話講,你才能得到幸福美滿的人生。所以三福什麼人都需要,不但學佛的人,沒學佛的人起碼也要第一福。所以說三世諸佛淨業正因,這個一點都沒錯。

  我們學了佛,要修學淨宗法門,淨宗學會大家都讀《無量壽經》,讀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無量壽經》第二十四品「三輩往生」,三輩往生跟這個淨業三福,大家可以去對照,上輩、中輩、下輩。如果三福都做到了,這樣信願念佛,求生淨土,就是《無量壽經》講的上輩往生;如果只有做到第一福、第二福,這樣信願念佛,往生極樂世界,中輩往生;如果只能做到第一福,這樣信願念佛往生西方,下輩往生。大家可以把《無量壽經》「三輩往生」這品經文跟淨業三福做一個比對、對照,也就更清楚了。在《觀經》講上三品跟中三品,也就是這個三福,在《無量壽經》講三輩。所以淨業三福就顯得很重要,但是這個重要的基礎往往我們都疏忽了,我們念佛人也常常忘記,也疏忽了這個三福的修學。

  接下來我們學習第八條,請大家看這個文,我念一遍:「八、淨業三福的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前三句是願,最後一句是行;如果沒有行,這三願就落空了。要用什麼方法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就是十善業。十善真正做到,前面的願就圓滿了。」這部《十善業道經》的經題,就是淨業三福第一福第四句經文。第一福,實在講也是三福的根本、根基,後面的第二福、第三福也是從第一福這個基礎向上提升的,所以第一福是三福的根本,就是根基。而且第一福的第一句是大根大本,就是「孝養父母」,就講一個孝。這個孝,實在講,從凡夫一直到成佛才圓滿,成了佛才真正究竟圓滿孝道的落實。所以這個十一句經文,孝養父母是根本的根本,從孝開始,後面的十句也都是落實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是不是孝養父母?說我很孝順我父母,但是我到學校就是不尊敬老師,你說這樣是孝父母嗎?父母看到也很操心,這個孩子到學校不聽老師的話,不肯學習,這就沒有做到孝養父母。我孝養父母,我沒有慈悲心,一天到晚殺生,這是孝養父母嗎?那也不是,都在造十惡業,那更不是孝養父母了。所以我們以此類推,「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統統是孝養父母。所以這裡講,「前三句是願,最後一句是行;如果沒有行,這三願就落空了」。

  要孝養父母、要奉事師長、要慈心不殺,具體要怎麼做?就是修十善業。所以前面三句是發願,最後一句是落實,就是依教奉行。你沒有修十善業,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統統落空了。所以什麼方法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就是修十善業,「十善真正做到,前面的願就圓滿了」。但是十善要真正落實做到也不容易。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個我們在佛門、在世間也常常聽這句話。古時候白居易他當太守,在杭州的時候他去參訪鳥窠禪師。鳥窠禪師當時很有名,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祖師。他去跟他請法,跟他請問,佛法要怎麼來修學?鳥窠禪師就給他回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居易就講,這句話三歲小孩都會講。他以為有什麼玄妙的法要跟他講,講的這個大家都聽得耳熟了,連三歲小孩都懂、都會講。他這樣回答鳥窠禪師,鳥窠禪師就給他講,他說三歲小孩都會講,但是八十老翁還做不到!這個真的是善知識,真正善知識不跟他談玄說妙,因為知道這個你都做不到,跟你談玄說妙講那麼高,那個口頭禪有什麼用?所以這個也不容易,也要認真去修學,慢慢一步一步去落實。所以這個我們也不能輕忽,不能覺得這個好像沒什麼,其實真正能做到也不容易。

  淨業三福,早年淨老和尚在一些比較短時間的講座也講過很多次,主要就是講淨業三福。過去講的這些原理原則,我們大家聽了也都覺得應該要這麼修,但是我們淨宗同修實在講,還是沒辦法去做到這個三福,不知道怎麼做,不知道從哪裡下手。淨老和尚在晚年,七十歲以後,韓館長往生之後這二十年當中,他就發現我們淨宗同修的確缺乏第一福的基礎,所以這些年就提倡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三個根。儒的根用《弟子規》來具體落實淨業三福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過去我們講,是應該要孝養父母、要奉事師長,怎麼孝養父母、怎麼奉事師長,要怎麼做不知道。有了《弟子規》就有個具體的做法,有一個下手處,知道應該怎樣做,應該是什麼樣的態度來落實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友愛兄弟,這個就是《弟子規》講的,所以他老人家提倡這個來落實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跟《弟子規》相關的典籍還是需要補充,像台中蓮社雪廬老人(李老師)他編的《常禮舉要》。他老人家有講《常禮舉要講記》,那個也是補充《弟子規》的,講常禮,這都是屬於倫理道德教育。還有清朝金蘭生先生編的《格言聯璧》,這個印祖也提倡,你怎麼待人處世,這是儒家的,這個也是相關的典籍。還有包括《論語》,李老師勸念佛的蓮友要學《論語》。他早年在台灣中興大學有講過課,但是在大學的講法跟在蓮社對蓮友的講法不一樣。對蓮社蓮友講的《論語》,他九十幾歲才講,為什麼?就看到蓮友,前十年念佛往生的最多,第二個十年就少了,第三個十年就更少了,愈來愈少,一萬個念佛人難得有三、五個往生。發現也是沒有淨業三福的基礎,所以說添講《論語》,還有《常禮舉要》。

  這些相關典籍,我們都需要涉獵學習,來補充說明,這樣我們學《弟子規》才會深入。夏蓮居老居士講,「廣學原為深入」。我們不是那種上上根的人,一聞千悟那一種的,沒有這些來補助,我們不懂。我們過去也聽「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有這個概念,聽一聽也同意、也點頭,但是具體怎麼做不知道,如果沒有這些典籍來補助就沒有辦法去落實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像講這個孝養父母,怎麼叫孝?你看《孝經》講的,每個人的身分地位不一樣,要怎樣做才是孝?夫子回答不一樣。不同的人去問同樣一個事情,回答不一樣,因為每個人根機不一樣,各人的環境不一樣,每個人的身分地位不一樣;用我們現在話來講,每一個人他的文化水平不一樣,所以夫子因材施教施,跟佛一樣,應機說法。所以你是什麼樣的身分、什麼地位,你該怎麼做,那才是盡孝道。所以這些我們也都要合起來學習。另外《弟子規》相關的典籍,就是淨老和尚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先推廣的《群書治要360》。這個過去蔡老師在馬來西亞漢學院講過,在其他地方也講過很多遍,現在也都有錄影帶,在網路上都可以點播,這個也是跟《弟子規》有相關的典籍。這些補充教材,我們都有需要來互相參照,這樣我們學習才能深廣、才能深入。所以我們不要小看一部《弟子規》好像薄薄的,沒有多少,它展開也是深廣無盡的。過去淨老和尚講,《弟子規》展開就是一套《四庫全書》,等量齊觀。所以夏老居士講的「廣學原為深入」,這個有它的道理。

  「慈心不殺」,淨老和尚用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來具體落實這一句。《太上感應篇》講因果,是屬於因果教育。當然儒家也講因果,但道家講得更深入一些,佛家是講得最徹底。《太上感應篇》是講因果教育;《弟子規》這些儒家相關的典籍,這些都屬於倫理道德的教育,當然這個當中也有因果教育在裡面。《感應篇》它是因果教育,但是它也涵蓋倫理道德,比如說《感應篇》講「忠孝友悌」,這個就是倫理道德。《感應篇》主要它講因果報應講得比較多。《感應篇》也講到「昆蟲草木,猶不可傷」,這也符合們佛門的慈心不殺,你看昆蟲草木,那些都不可以去毀傷,所以淨老和尚以道家的《太上感應篇》這個因果教育來落實「慈心不殺」這一句。道家講長生,修長生不老,延年益壽。儒家講辦政治,「天道敏時,地道敏樹,人道敏政」,人道辦政治最重要,政治辦好了大家得到公安,大家心都安定;政治辦不好,大家心不安。現在全世界很亂,大家心不安,沒有安全感,就是政治辦不好。儒家孔子主要提倡辦政治,當然它也有長生,甚至也有講到最高的性與天道,講到佛家的無生,但是一般人聽不懂,夫子就很少講了。

  有了《弟子規》、《感應篇》,《感應篇》相關的典籍我們也要去參照。《感應篇》的註解很多,自古以來一百多種。印光祖師他特別推薦《感應篇彙編》,三教經典註解《感應篇》,讀了《彙編》等於讀了三教的經典。《感應篇》有很多好的註解,有註解的內容很豐富、很詳細的,也有很簡單的《直解》,這個淺深都有。另外補充《感應篇》的就是《安士全書》,《安士全書》四卷,第一卷是「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要」,清朝周安士居士也是引用三教經典來註解這篇文章,「文昌帝君陰騭文」;第二卷「萬善先資」講戒殺,因果;第三卷「欲海回狂」,戒淫,也是講這個事理因果;第四卷就是「西歸直指」,導歸淨土,這個也是因果教育。另外再一部就是《了凡四訓》。印光祖師一生提倡就這三本書,《太上感應篇》、《安士全書》、《了凡四訓》。印祖在世,這三部書他印得最多,比印大乘經典還多。印光祖師是我們淨宗十三祖,相傳他是大勢至菩薩化身來的。大勢至菩薩,在《楞嚴經》講他是修念佛圓通的,就是念佛專家,他是修念佛圓通成就的。大勢至菩薩化身來的,怎麼這三本書印這麼多?這很明顯告訴我們,我們念佛人要這個基礎,就是淨業三福,這個基礎起碼是第一福的基礎,這樣有了這個基礎,我們念佛功夫才會得力。這個叫正助雙修,念佛是正修,這些是助修,幫助我們念佛功夫得力的,所以這個助修我們也不能疏忽。

  所以「慈心不殺」,淨老和尚用《太上感應篇》來落實這一句,相關的典籍我們也要參照來學習,這樣我們更能夠深入這一句,知道怎麼做。《十善業道經》相關的佛經典籍也很多,最基本的就是《地藏菩薩本願經》、《占察善惡業報經》、《地藏十輪經》,這個稱為「地藏三經」。地藏三經都是在講十善十惡,所以這個經就是幫助我們深入《十善業道經》。所以我們也不要小看《十善業道經》,《十善業道經》好像經文也沒有很長,也不多,但是這個十善業一展開就是一部《大藏經》,所有佛教的經典都等量齊觀,所以我們也不能疏忽這個。以經來解經,讓我們更能深入這部經典。當然我們現在學習,先從這部經來學習,然後再參照其他的經來補助,讓我們更深入這部經典的學習。我們學習《十善業道經》,佛門相關的經典,還有儒家的典籍、道家的典籍,統統是幫助我們落實修十善業的。所以淨老和尚講,能做到《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就能夠落實,就能做到十善業;意思也就是說,有了《弟子規》、《感應篇》的基礎,修十善業就不難,因為這兩本經典講的就是十善業。

  在《占察善惡業報經》這個經典裡面講,凡是善的都歸在十善,凡是惡的都歸在十惡。有這部經典的經文來解釋十善業我們就明白了,《弟子規》是不是十善?是;《感應篇》是不是十善?是;《了凡四訓》是不是十善?也是;《安士全書》是不是十善?也是。有了經典的依據,凡是善的、好的都歸在十善,不好的、惡的都歸在十惡。所以這個叫「以經解經」,以其他的經典來解釋這個經典,我們對這個經典才能更深入的理解,深入的理解能幫助我們生活上的行持。所以淨業三福第一福是我們現前的功課,我們大家要重視。我記得在二OO五年,我們師父上人就節錄《十善業道經》的經文,《十善業道經節要》,要我去美國、加拿大巡迴講演,就勸我們美加的淨宗同修說要補習這個功課。這在二OO五年那個時候,十七年前了。所以我們新加坡同修啟請悟道來講《十善業道經》,我們也是再來復習、溫習這個功課。實在講,這個功課也是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

  我們再看下面第九,「業」這個字。「九、正在做時稱之為事;做完之後,其結果稱之為業。做的是好事為善業,不好的事為惡業。」「業」這個字就是造作的意思,就是行為、造作。業,我們每一個人時時刻刻都在造業。我們說造業,我們造的是什麼業?我們是造善業還是造惡業?善惡業也有很多不同的層次,以哪一個層次的標準,這個也有不同。我們就說「業」這個字,就是造作的意思。凡是造業,無論善業、惡業,以佛法的標準,統統叫造業,統統是罪業。造惡業是罪業,造善業也是罪業嗎?如果以六道的標準,善業人天福報,生三善道,造惡業墮三惡道,在六道裡面的標準。如果以佛法的標準,你要超越六道;如果你不能超越六道,那都不善。為什麼?你修善業,你能生人天善道,生三善道,但不能出離六道輪迴,你還是要受六道輪迴,只是比三惡道好,三惡道是比較不好。所以凡是你不能超越六道生死輪迴的,以佛法的標準來講還是不善。所以我們念佛人要修淨業,淨業是六道沒有了。淨業在哪裡?在極樂世界,我們念佛是淨業,淨業三福。這裡我們就「業」這個字來講,就是我們正在做的。身體的造作,還有我們言語(口業的造作),還有意(心裡的想法、起心動念的造作),這個就是三業。我們凡夫時時刻刻都在造業,《地藏菩薩本願經》佛給我們講,「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為什麼說「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因為無論善業、惡業,你統統不能出離六道,以佛法標準來講就是業、就是罪,你要在六道裡面受罪,受生死輪迴的罪。「業」,正在做叫事,做完了它的結果叫業,結業。我們一般講讀書,讀到一個階段結業了。做任何的事情,我們一般講叫事業,你正在做這個事,那後面有個結果,事業。在我們眼前,好事是善業,不好的事是惡業。

  我們再看第十:「十、業在哪裡?看不見,聽不到,也摸不著。佛告訴我們,業在阿賴耶識裡;用現在話說,業在你的印象當中。你過去做的一切善惡業,現在一回憶就能記起來,是因為有一個地方替你保存這些檔案,此地就稱為阿賴耶識。」業在哪裡?的確看不見,也聽不到,你也摸不到。但是看不見、聽不到、摸不到,有沒有?你不能說它沒有,有,我們講業力。就像收音機、電視機收的電波,電波我們也看不到、聽不到,也摸不著,但是有沒有?有,我們有個接收器,它就傳輸進來了。所以我們如果這個真正參透了,實在講也就開悟了,這一切都是當體即空的。就我們現前的凡夫境界,我們怎麼知道業在什麼地方?佛給我們講,在阿賴耶識。阿賴耶識也就是唯識宗講的,我們有八個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這八個識,阿賴耶識是我們一念不覺,我們的真如自性也就變成阿賴耶。阿賴耶也沒有離開我們的自性,是我們自性迷了,迷了之後變一個阿賴耶出來。所以阿賴耶識是我們凡夫迷了之後就叫阿賴耶,變成第八識。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也都給我們開示,「諸佛悟之,假名惟心;眾生迷之,便成妄識」。我們一念不覺,迷了,變成妄識,就現出這八個識。這八個識,前面五個識是眼、耳、鼻、舌、身,這五個識是了別,了別就是眼睛看到、耳朵聽到、鼻嗅、舌嘗、身觸,這五個識叫了別,了是明瞭;了別,你看得清楚、聽得清楚。阿賴耶識是含藏的意思,就好像是倉庫一樣,善惡的種子(就是我們那些印象)都落在阿賴耶識,它都保存著。它也不會扭曲,原來怎麼樣它就是保存那樣的,善的就是善的,惡的就是惡的,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所以我們看到一個人,為什麼下一次看到你就想起來,我在哪裡看到你,你是某某人,為什麼?就是那個印象落在我們阿賴耶識,然後下一次再碰到,我們阿賴耶識那個種子現前,跟它再對照,沒錯,所以我們能夠回憶起來。所以阿賴耶識就是保存我們這些檔案的。

  我們再看第十一條:「十一、阿賴耶是印度話,意思是藏識,像倉庫、資料庫一樣,所有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點點滴滴都儲藏在資料庫裡。」這一條就是「阿賴耶」是印度話,翻成中文是藏(寶藏的藏)識,或者叫藏(收藏的藏)識,就像倉庫一樣藏了很多東西,庫藏很多東西。像現在電腦檔案資料一樣,我們無始劫以來所有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點點滴滴都儲藏在這個資料庫裡面,它不會消失,都儲藏在裡面。

  我們再看第十二:「十二、人死了什麼都帶不去,唯有業能帶去。因為有形的東西帶不去,而業是無形的,會跟著你。」這一條也就是給我們說明,我們人生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唯有業能帶去,業就是我們的造作,八個識,前面講的阿賴耶,那個都儲藏在裡面。這八個識,前五識加上第六意識、末那識;第六意識是分別,末那是執著。這八個識,主要是第六跟第七,一個分別、一個執著,問題出在這兩個識。其實前五識跟第八識它沒有善惡,它了別,了別就是看得清楚、聽得清楚、接觸得清楚。接觸之後很快傳到第六意識,第六意識馬上分別,分別之後第七識就去執著,我們的造業,問題就這兩個識。所以唯識宗講「轉識成智」,轉識不是轉前五識跟第八識,是轉第六意識跟第七識,轉一個分別執著,把它轉成不分別、不執著,就叫轉識成智。這兩個因地轉,果地上前五識跟第八識它就跟著轉了,就是轉八識成四智。這兩個識轉了,前五識就變成成所作智,第六意識就妙觀察智,第七識就是平等性智,第八識阿賴耶就變成大圓鏡智。我們還是凡夫,實在講,我們人生什麼都帶不走,唯有業隨身,「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因為有形的東西我們帶不走,包括我們的身體都帶不走,而業是無形的,它就跟著我們。《太上感應篇》講「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這個業跟著我們,好像影子一樣,我們走到哪裡跟到哪裡。

  我們再看第十三:「十三、世間沒有什麼值得畏懼,唯獨這件事情真正值得我們畏懼。我們的思想、言語、行為不善,都存在阿賴耶識裡,永遠不會磨滅。」這個就很麻煩,如果我們沒有轉識成智,這些都是有因緣果報。所以自己做的一切都是自己要去承擔,要去受這個果報,所謂自作自受,這個跟誰都沒有關係。因此我們學習,就是在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在思想、言語、行為,我們要不斷的修正,往善的這方面來修正,那我們就會提升進步了。

  再看第十四:「十四、佛教導我們,晝夜常念善法,這是心善;思惟善法,這是念善;觀察善法,這是行善。善法念念要增長,不容分毫的不善夾雜,惡才能去除乾淨,善才會修圓滿。」這是本經,佛教導我們怎樣斷惡修善?要「晝夜常念善法」,晝夜常念就是心念念都在善;「思惟善法」,心善、念善;「觀察善法」,這是行善,行為上的善。善法念念要增長,不容分毫不善夾雜,惡才能去除乾淨,善才會修得圓滿。怎樣常念善法?怎樣思惟善法?怎樣觀察善法?這個我們還是要有補充教材,不然看這個我們也不清楚。這個補充教材,我建議大家可以看《俞淨意公遇灶神記》,那篇短短的,實在講,就是告訴我們什麼叫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如果再補充《了凡四訓》,那就更圓滿。《太上感應篇》也是講得很具體,《太上感應篇》到後面說:「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我們讀這些相關的典籍就是來補充說明這段經文的,我們有一個具體的、自己能夠明白的善惡的分際在哪裡。

  心起於善,或者起於惡,我們一般人還是不會很清楚,所以必須舉出一些比較具體的例子,我們根據例子以此類推就會比較明白,不然聽一聽只是一個概念,也不清楚從什麼地方下手、起心動念怎麼做?所以《感應篇彙編》舉出一個公案(一個例子),就是有個元自實先生,有一天一大早,他帶著一把刀要去殺一個姓繆的,這個姓繆的對不起他。他經過個軒轅廟,軒轅廟就是供黃帝的。我們華人都是黃帝的子孫,我們黃皮膚的,黃帝的子孫,軒轅廟是供黃帝的。那個廟祝一大早起來誦經,看到有一個人從他廟門口經過,後面跟著好幾百個凶神惡煞,幾百個跟著他走過去。一大早天還沒有亮,他看到了。沒多久,他看到那個人又折回來,又從他那個廟門口經過,這次回來,後面跟了好幾百個好像天上天使一樣,善神,面貌都非常和善的,又走過去。看到他很奇怪,他就去找他,請他到廟裡面坐一坐,請問他貴姓,一大早去哪裡?去做什麼?這個元自實先生就給他講,剛才我是要去報仇的,那個姓繆的對不起我。我帶了刀,準備去把他殺了,但是走到他家,他忽然想到,對不起我的只有姓繆的這個人,他還有個老母親八十幾歲,兒女還小,如果我把他給殺了,他的老母親誰來奉養?他的兒女誰來撫養?我殺了他一個人,不是等於殺了他一家嗎?對不起我的只有他一個人,他們是無辜的。他想到這裡,一念善心起來了,放下了,放下報仇的念頭就回去了,沒有去報仇。廟祝聽到他這麼一講,他說我明白了。他說你知道嗎?你要去殺那個姓繆的,怒氣沖沖,你後面跟著很多凶神惡煞,好幾百個跟著你。「夫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你起那個惡念要去殺人,人還沒有殺,你起這個念頭,凶神就跟著一大堆了。你到他家,你忽然起了一念善念,替他家人想,你放下報仇的念頭,善心起來了,「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他說你念頭轉過來了,惡念轉成善念,善還沒做,吉神就跟著一大堆了。所以起心動念,馬上就感應吉神跟凶神。

  透過這個公案,我們可以以此類推。我們很恨一個人,那你就要想到《感應篇》這一句,「夫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你恨一個人,你起這個念頭,凶神就跟來了;如果你念頭轉過來,吉神就來了。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你就有個下手處,不然這些念一念,也不曉得怎麼修。從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這樣來修,這就是思惟善法、常念善法,就常常提起《感應篇》這一句,「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起個惡念,惡事還沒造,凶神就感應了;起個善念,善事還沒做,吉神就感應了。吉凶都是我們起心動念去感召來的,所以《太上感應篇》一開頭就告訴我們,「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災禍、福報沒有門路,都自己找來的。自己怎麼找的?在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去招感來的,善招感善報,惡招感惡報,跟誰都沒有關係。所以要讓善法念念增長,建議大家讀《俞淨意公遇灶神記》、《太上感應篇彙編》,多看看。《俞淨意公遇灶神記》在二OO六年我也請北京的世邦文化公司協助,幫忙拍了八集,這個在網路上都可以點得到。過去廣東揭陽謝總,他們辦道德講堂,把這一片列為他們一堂功課,看連續劇,一堂功課。這一篇,還有《了凡四訓》、《感應篇》、《安士全書》,這些書都幫助我們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所以相關典籍我們還是要參照,這樣我們修善才能修得圓滿。

  我們再看第十五:「十五、道是雙關語,從理上講是宇宙人生的自然規則——大道;從事上講就是一真法界、十法界。這是依你所修十善的標準。」這個道就很多,十法界十個道,一真法界超越十法界了。所以這個十善就是講它的層次不一樣,十法界十個層次;超越十法界,一真法界,那是十善。這個發明得最詳細的就是蕅益祖師他註解《占察善惡業報經》前面那個《玄義》,把十善、十惡從地獄眾生發揮到諸佛如來,都是十善、十惡,所以這個層次很多。十善,到佛才究竟圓滿,所以我們不要小看十善。

  我們再看第十六:「十六、上上品的十善,在一真法界作佛。上中品的十善,十法界內作菩薩。如此一直往下降,降到下下品的十善是餓鬼道。如果十善統統沒有,就是地獄道。」這大概給我們分十善的層次,這個還是大分,當中要細分,那層次就太多了。所以這個十善,每一個層次善的標準有不同。圓滿的十善就是成佛,成佛才做到究竟圓滿的十善業。所以我們不能小看十善業,以為十善業是人天善法,我們這樣看就錯了。其實從我們六道凡夫一直到成佛,都是十善業的提升。

  好,這個經題講到這裡。「十善業道」這是別題,就是別於其他經的。別題到第十六條,這個別題我們講到這裡,別題講完了。後面十七到二十二,「經」這個字是通題,經有貫、攝、常、法,這個通題。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別題,下面「經」這個字的通題,還有後面的人題,我們下個星期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