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集(印光大師法語菁華)—念佛力善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集)  2021/6/11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44-0004

  《淨土集》。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經本一百五十一頁,倒數第四行,從第十八條這裡看起:

  【十八。念佛力善。戒殺喫素。深明三世因果之理。欲免苦果。需去苦因。】

  我們從這段看起。今天是日本華藏淨宗學會、日本太和淨宗學會例行性,每一年護國息災三時繫念法會第二天,這個時間我們繼續學習印祖的法語菁華。這段是我們淨老和尚節錄印祖在《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節錄下來。現在災難很多,特別是去年、今年,新冠狀病毒疫情的感染到現在還沒有解除,而且還有上升的情況。特別最近在台灣,台北、新北這兩個大都市是重災區,特別嚴重。所以我們剛好護國息災三時繫念法會,以印祖的開示來跟大家一起學習,共同勉勵,期望能夠減輕災難、化解災難。

  這一條,印祖開示『念佛力善』。我們淨宗同修,提到念佛,大家都很熟悉,念「南無阿彌陀佛」或者「阿彌陀佛」四個字。我們三時繫念也是繫念阿彌陀佛、繫念西方極樂世界,勸導亡靈信願念佛,求生淨土。這是特別指淨宗念佛法門,這是從狹義的來講,專指淨宗法門;如果廣義的來講,所有的法門都是念佛法門,大乘小乘,沒有一個不是念佛法門。佛是覺悟的意思,我們一念迷,就變成凡夫了,起了無明;一念覺悟,無明沒有了,那就是佛。在禪宗講明心見性,大徹大悟,見性成佛,見性就叫成佛,見到自己的本性了。所有的法門都是佛教導眾生覺悟的法門,從迷惑顛倒回歸到大徹大悟,到最後目標都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無論哪個法門,最歸目標是一樣的。所以佛是覺悟的意思,念念覺而不迷,那就是念佛;如果念念迷惑顛倒,那是念眾生,就是我們現在凡夫,念念都是妄念,迷而不覺,佛就是念念覺而不迷,差別就在這裡。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講,「只因迷悟之有差,遂致現量之不一」,關鍵在一個迷、一個悟。所以從廣義的講,所有法門都是教人覺而不迷。覺就是佛,你這個念頭覺而不迷,就是念佛;如果念頭迷而不覺,那就念眾生,就是這個差別。

  這裡是專指我們淨宗念佛法門,這是從狹義的來講。而且淨宗念佛法門,這個念佛有四種念佛,第一種是「實相念佛」,這個跟禪宗參禪是一樣的,念自性天真佛,又稱為實相念佛,或者無相念佛。上上根的人才能修實相念佛,跟禪宗參禪沒有兩樣。

  第二個「觀想念佛」,這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第一觀到第十二觀都是觀想念佛。這個十二觀,每一觀都是觀想念佛,你要單獨修一觀可以,要修一個、二個、三個、四個、五個也可以,或者全部修也可以;只要有一觀修成就,那就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從第一觀,觀落日懸鼓,到後面觀佛身、觀菩薩身、觀佛的白毫、觀蓮花、觀琉璃等等這些,一共十二觀,詳細在《觀經》它有順序的,第一觀日觀、第二觀水觀,這樣它有順序,觀想念佛。觀想念佛要有定功,心要很細,心要定,要有禪定功夫;如果心不細,沒有禪定功夫,這個觀想很難成就。古人有修觀想成就的,但是不多。我們在《淨土聖賢錄》有看到,觀自己坐在蓮花裡面,觀蓮花開合,在《淨土聖賢錄》有記載,有兩個比丘修這一關修成就了,往生到極樂世界。第二種就是觀想念佛,《觀經》裡面第一觀到第十二觀。

  第三觀是「觀像念佛」,觀像比觀想要容易。觀想除了第一觀,觀落日懸鼓,我們眼睛看得到的,除非你眼睛看不到,眼睛看得到,大家都看過落日懸鼓,太陽要下山的時候,還沒有下山,紅紅的太陽,觀想那個太陽在眼前。那一觀如果觀成就,就是太陽下山,那個紅紅太陽還是在眼前,它不會消失掉。行住坐臥,這個太陽就在眼前,那一觀才算觀成。第一觀,觀想第一觀算是比較容易,但是也很難,不容易。觀像就比較容易了,觀像就是看佛像,一尊莊嚴的佛像,你一天到晚就是看這一尊莊嚴的佛像。我們現在有恭印圓滿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觀像就是要觀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有一個像可以看,這個就比較容易,但是你要有時間,你沒有工作,沒有其他的事情,一天到晚總是眼睛專注看佛像,把佛這個圓滿像深深印在自己的腦海裡面。你這個觀成就了,也就是這個佛像時時刻刻在我們眼前。這個觀像,有一個莊嚴像給我們看,這個就比較容易了。觀想,第一觀到第十二觀,第一觀是可以看到太陽,其他後面的都是要自己想,那個沒有看到,要觀想成就,當然你沒有定功是達不到。觀像比較容易,但是要很有時間,現在幾個人有那麼多時間?所以這一觀也不是人人都能修,只有少數人可以修。

  第四「持名念佛」,就我們現在做法會念的、打佛七念的。你念六字也好、四字也好,你念六音、五音、四音,一音都可以,或者清念都可以,只要把每一個字、每一句念得清楚、聽得清楚,這樣就可以了。行住坐臥都能念,晚上睡覺就聽佛號,心裡默念,不要出聲。在洗澡、在上衛生間,不乾淨的地方不要出聲,心裡默念。工作需要用到頭腦,暫時放下,不需要用到思考的工作也可以一面做、一面念,像擦地這些不用頭腦去思考的工作,可以一面做、一面念佛。需要思考就先放下,工作做完了,佛號繼續提起來。持名念佛就方便了,人人都能念,最方便。不但方便,它又是最究竟、最圓滿的,它通實相,你就這樣念,你不知不覺跟實相念佛就相應了,暗合道妙,這個是不可思議。像我們做三時繫念,念《彌陀經》「執持名號」,執持名號就是這樣念,執持名號就是念阿彌陀佛,「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就念佛。所以持名念佛是《彌陀經》提倡的,《無量壽經》提倡的,《無量壽經》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那也是持名念佛,這兩部經提倡持名念佛。

  《觀經》四種念佛都有,四種念佛都提倡,實相念佛是最高的,再來是觀想念佛、觀像念佛。還有九品往生,第十四觀就是上三品往生,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上三品往生,他就不一定修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了。我們看《觀經》上三品往生,修行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天、念施、念戒;戒是戒律,施是布施,念天就是修十善。念佛、念法、念僧,念佛你要實相念佛,像《金剛經》實相念佛,大乘經都是實相念佛;念法,讀誦經典;念僧,念菩薩的名號,念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彌勒菩薩。還有專門念經的,還有專門持戒的。所以上三品,上品上生就不一定持戒,他解第一義,經典裡面像《金剛經》,一首偈他真正通達了,這樣迴向發願求生淨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就不一定修持名念佛,或者觀想念佛、觀像念佛了,這個是修其他的法門,這樣迴向發願往生的。中品上生是持一天一夜八關齋戒,迴向發願往生;中品中生是持比丘戒、沙彌戒迴向發願往生。好像八關齋戒反而在上生,比丘戒、沙彌戒在中生。善導大師也有解釋,他說這個是因為八關齋戒雖然一天一夜,但是他用心很急,平常沒時間修,這一天特別用功,特別精進。比丘戒、沙彌戒天天在持,就沒有像持八關齋戒那麼清淨,反而八關齋戒的品位高。因此弘一大師也勸出家人,受過沙彌戒、比丘戒,可以再受八關齋戒。八關齋戒也非常殊勝,中品上生,一日一夜,把這個功德迴向求生極樂世界。中品下生是世間善人,平常沒有聽到佛法,但是好人,臨終才遇到善知識給他介紹極樂世界,勸他念佛,發願求生淨土,這個時候他才信願念佛求生,中品下生,世間善人。

  下上品造作十惡業,這個十惡業還沒有下下品、下中品那麼重,但是也相當重,也是感得地獄,一般講小地獄現前,臨終碰到善知識給他講解一些經典,講一段經給他聽,勸他發願求生西方,他這樣往生是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主要都是出家人破戒,臨終地獄相現前,遇到善知識勸他念經題,一部經的經題,他能夠念這個經題,迴向發願,也能往生。下品下生,最下面的,就是勸念佛。因為臨終地獄相現前,情況緊急,你講一點經給他聽,我們一般講,給臨終的人講開示來不及了。叫他念這個經題,滅的罪也沒有念佛那麼殊勝,念經題滅一千劫罪,念一句佛號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怎麼能相比?所以罪業最重的,念其他的都沒有效,念佛還有效。既然念佛有效,為什麼下品上生、下品中生給他說經,勸他念經題?這個善導大師也有解釋,他說這個是為了讓大家去比較持名念佛的殊勝;沒有比較,大家不知道這個法門殊勝。你看什麼經教都無效了,這句佛號還能救,真正太不可思議了!

  所以第十六觀就大開持名念佛,古大德把這個經義給我們發揮出來,持名念佛。可見得在罪業最嚴重、最緊急的關頭,只有持名念佛救得了,其他就很難,沒辦法了。《觀經》第十四觀是上三品,十五觀是中三品,第十六觀是下三品,下三品的下下品大開持名念佛,這個在《觀經》我們看到。我們這次法會是日本同修啟請的,日本的淨土宗他們最崇拜就是善導大師,很多淨宗道場都有供善導大師的遺像。日本的淨宗尊崇初祖是善導大師,二祖是法然上人,日本的,所以在這裡就提一提這方面的,讓我們日本同修了解一下,日本淨宗對善導大師非常尊崇。善導大師的註解《觀經四帖疏》,過去我們淨老和尚曾經講過,非常殊勝。所以這裡的念佛是講到持名念佛,我們現在採用的就是持名念佛,這個方法方便,大家都能念;你自己不念,聽到人家念佛號也有功德,阿賴耶識落善根種子。

  「念佛力善」,念佛還要努力行善,就是斷惡修善;力就是努力,盡心盡力去做善事。『戒殺喫素』,這條就是斷惡修善的一個開始,戒殺是從吃素開始。昨天跟大家分享,不能吃素,吃肉,雖然自己沒有直接殺生,縱然吃三淨肉,但是也間接的殺生。因為我們如果不吃肉,賣肉的人沒生意,去殺生的人、去捕捉的人、去飼養的人沒生意,他這個行業就不做了,就收起來了,也就不殺生了。如果大家都吃素,肉沒人買,縱然他自己吃也很有限,他殺生就有限。現在吃的人多,殺生的人就多了,他殺生主要賣給吃肉的人,所以吃肉是間接的殺生。還有自己直接殺生的,自己養的,這個都有。以前在我家看到我父親、我母親他們都養雞、養豬、養鴨,過年過節都看到,豬是賣給人家去殺,雞鴨,過年過節都看到我父親自己殺,直接殺生。你看殺生都有命債,我們吃這個肉很好吃,但是有因果。這個殺生吃肉,在我們娑婆世界,在這個地球上很普遍,中國外國都一樣,都認為殺生吃肉沒有罪過,只知道殺人有罪過,哪裡知道殺動物一樣有罪,有因果?吃牠半斤,還牠八兩,誰也佔不到便宜。這一生我們吃牠,來生換我們被牠吃,被牠殺。這因果循環,輪迴報應,因果是事實真相。所以力善,第一個要戒殺吃素。佛的五戒十善,第一條就是不殺生。縱然不能做到吃長素,應該從吃花素下手,從這裡開始,初一、十五、早餐,或者六齋、十齋,從花素。另外還有人持觀音齋,十齋是地藏齋,這個也可以。最好能夠長素,長期吃素是最好。

  為什麼要「念佛力善,戒殺喫素」?要明瞭因果的道理。而且這個明瞭還不是淺顯的明瞭,你看這裡講『深明三世因果之理』,要深入去明瞭三世因果的道理。印光祖師給我們介紹三本書都是講因果的,第一本就是《了凡四訓》,這個同修大家常常聽,講改造命運的理論方法。第二本就是道家的《太上感應篇》,這是講因果。在《太上感應篇》講「昆蟲草木,猶不可傷」,就是提倡不殺生,跟佛家一樣。第三本就是《安士全書》,印光大師讚歎這本書是傳家之寶,是一本奇書。這個書我們看它的內容,的確自古以來一本奇書,引用三教經典,還有這些因果報應事實的記錄、記載,來闡明因果的理論與事實,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惡果報絲毫不爽。要深入去明瞭三世因果之理,我們才會認真來念佛,努力修善,戒殺吃素。如果不明瞭因果,也不容易做到。所以淨老和尚提倡因果教育。

  下面這兩句講,『欲免苦果,需去苦因』。災難,天災人禍是苦果,果必有因,苦果它的因當然是苦因,不是苦因怎麼會結成苦果?這是必然的。我們要避免這個苦的果報,首先要先去掉這個苦的因。「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眾生果報現前害怕了;眾生造苦因,他不怕。菩薩怕造苦因;苦果來,菩薩他逆來順受,甘心去償還,知道這是自己過去造苦的因,這一生得到這種苦果,現在趕快努力懺悔改過,修善業,後面就不會再有苦果了。我們再看第十九:

  【十九。苦因。貪瞋痴三毒是。善因。濟人利物是。】

  到這裡是一段,這段就是解釋前面「欲免苦果,需去苦因」,解釋什麼是苦因,苦因就是『貪瞋痴三毒』,我們一般講三毒煩惱。我們在做三時繫念,每一時都要念一遍懺悔偈,「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這個就是苦因。造苦的因,貪瞋痴造作十惡業就是苦的因,將來必定得到苦的果報。『善因,濟人利物是。』什麼是「善因」?不貪不瞋不痴,就是不自私自利,自私自利是貪瞋痴。我們老和尚講得比較詳細,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這十六個字是苦因。要把這個苦因反過來就大公無私,「濟人利物」就是大公無私。沒有自私自利、損人利己,也不貪求非分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心裡不起貪瞋痴慢,苦因沒有,就不會有苦果了。善因,濟人利物,後面結的果是樂果,就不是苦果了,你救濟別人,利益萬物,利物。

  講到濟人,這個也要稍微說明一下。因為濟人,我們現在講慈善救濟,人家沒有衣服穿,送衣服;沒有吃的,送點吃的;沒有喝的,送點喝的;他有病,送他醫藥;死了沒有棺材,送他棺材,這個救濟,我們一般講社會慈善救濟,在佛門叫做慈濟,慈悲救濟。社會大眾做的慈濟是治標,不是治本,是短暫性的,不是長久性的。真正根本的慈濟在教學,像佛在經典上教我們,把因果報應的理論、事實真相給我們說明,教我們斷惡修善,我們明白了,真正改過自新,斷惡修善,不造苦因,後面就沒有苦果,就不會有天災人禍,受災受難,那是根本的慈濟,根本的救濟。所以一般現在的救濟是救急,救急是一時的、短暫性的,解決他目前燃眉之急,救他一時的困難;長遠來講,如果這個人沒有覺悟,他繼續造苦因,將來苦果不斷,而且愈來愈嚴重,那就不是根本的慈濟。所以佛陀的教育才是對眾生根本的慈濟,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懂。不然我們說濟人利物,那我們也去做做慈善;當然這個是需要做,災難發生,救急當然需要,但是我們要知道這不是根本,根本還是在教育,特別要提倡因果教育,才能真正救世人、救世界。所以因果教育非重要。下面講:

  【能明此因果之理。則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災禍自無從起矣。】

  印祖做個結論,能夠深入明瞭善惡因果報應的真理,我們自然就諸惡莫作,不敢造惡業了,眾善會努力去奉行,這樣人人都能斷惡修善,天災人禍自然就不會發生,就沒有了,這個才是真正消災免難根本之道。如果不從這裡做起,災難來,實在講救急,治標不治本。像這次新冠狀病毒疫情的災難,大家現在急著打疫苗,這個是救急,治標不是治本。治本就是斷惡修善,這要靠教育,這個才是根本的疫苗。我們再看下面:

  【二十。佛言。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這首偈在佛門很普遍,但是這首偈還沒有普遍到整個社會,這個應該要推廣,推廣因果教育。這是佛在經典上講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們要知道前世,到底我是造惡因多還是善因多?這一生我們承受的就是了,就我們這一生遭遇,感受的果報就是了。想一想,我這一生的果報好不好?如果這一生果報不好,貧窮、貧賤、短命、身體多病,種種不如意的事情都發生在自己身上,這個不好。這個不好怎麼來的?自己過去生造不善業感得來的果報。我們舉一個例子,比如說短命,佛在《地藏菩薩本願經》給我們講,「地藏菩薩若遇殺生者,說宿殃短命報」。我們在雙溪都有插那個牌子,勸這些打獵的人不要殺生,殺生你來生會得到多病、短命的果報,遇到意外災難、意外災禍死亡的,或者得到重病、惡病、傳染病,這個都是跟殺生有關係。如果這一生短命的人,就可見過去生殺生太重、太多。多病,像我從小就體弱多病,過去今生,過去世,包括今生,還沒有學佛之前,我想一想,殺生這一條最嚴重。從小看父親殺生吃肉,過去生也是殺生吃肉習氣很重,所以我從小身體就很不好。我大哥、我弟弟他們身體比我好,他們肉吃得不多,後來他們吃長素都比我早,他們沒有出家,吃長素,吃得簡單。從小我弟弟身體就比我好,我是體弱多病,我母親說你實在是很難養。後來學了佛才知道怎麼一回事,再反省自己,的確這個習氣很重。如果這一生沒有遇到佛法,沒有遇到我們淨老和尚講經說法,沒有出家吃素,我自己想一想,大概現在不在人間,早就不曉得死到哪裡去了,這個我自己有反省過。

  我們老和尚講,他也是造了這個殺生的業,也是年輕的時候跟著他的父親打獵,他父親是軍人,管軍械的,拿槍枝、彈藥很方便。年輕的時候跟父親學打獵,他說槍法練到百發百中,練出來的,打了三年。年輕也是不知道,沒有學佛,沒有接觸到佛法,到台灣來接觸到善知識,學了佛,才知道他過去那個殺生的業很重,學了佛就開始吃長素。所以我們淨老和尚講,算命的給他講,四十五歲那一年他就要走了,壽命不長。自己想一想也是差不多,他的父親是四十五歲走的,好像他的伯父也是四十五歲走的。他以前還覺得,這大概是遺傳吧!其實哪裡是什麼遺傳?因果報應。你看殺生,他父親殺生,他也殺生,壽命都不過四十五歲。後來是學了佛,學講經說法,弘法利生,把這個命運改過來。但是跟他同年的兩個戒兄,同樣去找人算命,算命先生說他們三個人都不過四十五歲。結果他們兩個命運沒有轉過來,雖然出家了,也在修行,但是沒有達到轉變命運的標準,所以還是四十五歲就走了。只有我們老和尚發大願,弘法利生,他命運轉過來,今年九十五了,他延到今年已經五十年了。他四十五歲那一年病了一個月,那一年他在基隆十方大覺寺講《楞嚴經》,那個時候我跟我弟弟有去聽經。聽了三天,法師沒有來講經,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後來過了一個月,在李月碧講堂又開始講經,我們再去聽。後來我們師父在講席當中講到,他病了一個月,算命的給他算,過不了四十五歲,他覺得醫生只能醫病,不能醫命,命沒有了,神仙來也醫不了,他也沒有去看醫生,病了一個月又好起來,好起來繼續講經說法。延壽延到現在五十年,所以命運是可以改造。我四十六歲那一年,我也是大病一場,那一年也大概瀕臨死亡邊緣。大家如果看到我四十六歲那一年,大病剛好,到新加坡去講台語的《無量壽經》給那些老菩薩聽那個光盤,你看我那個樣子,很恐怖的。咳嗽咳到吐血,差一點就走了。所以我這個命留下來,大概佛菩薩留我下來去講這些閩南語的《無量壽經》給老菩薩聽。所以這個都是跟前生有關係的。

  所以「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你這一生受的果報就是了。你前世造什麼業,這一生受的就是了,就知道過去生修得好不好。『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你要知道來生是什麼果報,這一生我們現在造的是什麼業,善的多還是惡的多?善業多,來生果報就好;惡業多,來生果報就不好,就到三惡道去了。這一條也就是佛講的,這個我們聽起來好像老生常談,但是很重要。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下面二十一條,我們明天還有一天,再繼續跟大家分享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