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緇門崇行錄淺述誠感父骨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十二集)  2021/8/2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62

  《緇門崇行錄淺述.孝親之行第四》。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翻開《緇門崇行錄.孝親之行》一百一十七頁,從第七行

  【誠感父骨】

  我們接著看下面這個文

  【後周道丕,長安貴胄里人,唐宗室也。七歲出家,十九值駕幸洛京,長安焚蕩,乃負母入華山,安止巖穴,時穀涌貴,丕自辟穀,惟乞食供母。母問「食未?」恐傷母意,必曰「已齋。」】

  我們先看這一段。這一段是『後周』,就是五代十國最後一個朝代,「後周」。『道丕』,道丕法師。這裡《淺述》有註解,「後周洛京福光寺道丕法師」,洛京是洛陽。『長安貴胄里』,是貴族後裔所住的地區,他是唐朝皇族的宗親。唐朝已經亡了,已經到五代十國了。他七歲出家,「十九歲逢二太子(唐太宗)殺建成太子及三太子元吉」,遷都到洛陽,「舊都長安兵亂焚毀蕩盡」。那個時候在長安兵荒馬亂,房子都被燒毀了,那個時候丕大師他無家可歸,於是他就背著母親逃入華山,住在山洞。這個山巖就是山洞。當時米的價錢很貴,特別在鬧飢荒的時候米價很高,當然買米就有限,也沒有很多錢去買,大概只能供養他母親吃,所以米價很貴。「丕法師自己不吃米穀類」,他就辟穀。道家辟穀是一種修行的方法,就是不吃五穀雜糧,他學辟穀,呼吸用胎息,好像胎兒在母親肚子裡面那種呼吸。「只是乞食」,因為出家人乞食。我們可以理解,當時五代十國,唐朝亡了之後就到五代十國,那個時候年年戰亂,國家政局很不穩定,有的政權幾年就沒有了,常常換皇帝,所以就稱為五代十國,當然很亂。那個時候一般老百姓家裡,普遍都很窮,一旦在戰爭,什麼都不能做。因此你去乞食,當然也有限,能夠去要到一缽飯,那就很不容易了。乞食,一缽飯,自己吃了,他母親就沒得吃他母親吃了,他就沒得吃。當然,他先供養他的母親,自己辟穀。他母親每一次都問他,那你吃了沒有?他說已經吃飽了,我已經吃飽了,因為怕他母親擔心,所以他就說我吃過了。

  【母曰「汝父霍山戰沒,骨暴霜露,能收取歸葬乎?」遂往霍山,拾聚白骨,晝夜誦經,咒之曰「昔人精誠所感,滴血認骨。願群骨中有轉動者,即吾父遺骸也。」一心注想,目不輕捨。數日間,有髑髏從骨聚躍出,搖曳良久,丕躃踴抱持,齎歸見母。是夜,母夢夫歸,明晨骨至,人以為孝感所致。後應制論道,多居元席,朝野歸重。】

  有一天他母親就對他講,她說你父親在霍山。霍山這個地方是安徽六安,六安我也曾經去過,安徽六安市這個地方。那個時候常常在戰爭,他父親也是在這個戰爭當中就死了,在戰爭當中陣亡了。打仗,人死了很多,屍骨都混在一起。在荒郊野外,屍骨都混在一起。『骨暴霜露』,就暴露,他沒有埋葬,在戰爭沒有辦法埋葬。他的母親就想到了她的丈夫,她就跟她兒子講,給道丕法師講,你能不能去找到你父親的遺骨,找到回來安葬?他很孝順,他母親這樣交代他,他就自己往霍山去。白骨很多,以前科技也不發達,現在科學發達,你驗DNA可以驗得出來,以前也沒有。沒有,哪一具屍骨是他父親?實在講認不出來,而且那麼多混在一起。於是他就求感應,就是至誠感通,『晝夜誦經』,「晝夜誦經」就是日夜誦經。『咒之曰』,「咒」就是咒願、祈願,祈求佛菩薩感應。他祈求就說『昔人精誠所感,滴血認骨。願群骨中有轉動者,即吾父遺骸也』。他日夜誦經就發願說,古人也有這個例子,「精誠所感,滴血認骨」,就是用自己的血,然後去滴在那個骨頭上。這是古代相傳,就是至親的血,共同滴在水中,會互相凝聚起來滴死者的骨頭,他的血會滲透到骨頭裡面,如果不是你的至親,你滴下去不會入進去,所以說「否則不然」。這邊也有舉出另外一個例子,「如六朝孫法宗尋求父骨,即用此法」,在六朝時代,孫法宗也是用這個方法來找他父親的遺骨。就發願,「但願群骨中,有轉動的」,骨頭那麼多,如果是我父親,就他的骨頭會動。這個我們也覺得不可思議,死人的骨頭怎麼會動?但是他就是至誠這樣去求願,發這個願。說完眼睛就一直注視在骨骸上,注意在這些戰爭死的,這些軍人他的遺骨,就一直看著那些骨頭,看哪個在動,很專注。這個就是《觀經》講的觀想,觀想就是他心要很專注,不能打妄念,他心制定在一處,只想這樁事情,觀察這些骨頭哪一個在動。果然至誠感通,過了幾天之後,就有那個枯骨,從那個骨堆裡面跳出來,而且跳出來,搖晃很久。道丕法師看到萬分哀痛抱住它,撿回來,來見他母親。

  「那天晚上,他的母親夢見丈夫回來」,回家鄉了,隔天早上道丕法師就帶著靈骨回來了。他還沒有到家,他母親已經有感應了,夢到她的丈夫已經回到家鄉,第二天道丕法師就帶著他父親的遺骨回來了。大家都說,他「是至孝感動鬼神才能如此」,感動佛菩薩。後來他應皇帝的詔令去朝廷講經論道,常常居在首席法師之位,這個地位就很崇高。『元席』就是首席。「無論在朝為官的,或是在野的百姓」都來皈依,都很敬重他。

  這個公案也非常有名,我記得好像在《釋教三字經》也有記載這個公案。下面是蓮池大師的讚歎

  【贊曰「絕粒而餉母饑,誦經而獲父骨,可謂大孝兼乎存歿,而至行超於古今者矣。嗚呼!異哉!」】

  蓮池大師對道丕法師的讚歎,他讚歎說,自己不吃飯,讓自己的母親能夠吃飽,虔誠誦經獲得父親的骸骨,遺骸、骨頭認出來了,這個可以說是大孝了。「連在世及去世的父母都能兼顧盡孝」,他父親去世了,母親還在世,對去世的父親,對在世的母親,他都兼顧到了,都能盡孝「而他的孝行可算是古今少有啊」,這個真的非常稀有。從這樣的一個公案,我們可以看出他那種至孝,真的是非常少有的,實在是一個奇人!『異哉』,這是奇異的,一個很特殊的出家的孝子。這個道理,佛在大乘經論裡面都講到了,都講得很明白,所謂至誠感通,就是心在感應的,萬法唯心。「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所以心去感應的。他有這個孝心,至孝的心,那跟他的父親就感應了。

  好,我們這條公案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