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群書治要36O講記—第二十三集節要(以文會友)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四七集)  2025/8/9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64-0347

  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群書治要36O》講記,第二十三集節要一: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友直、友諒、友多聞。」

  這一條講朋友正直,能夠互相提醒、互相護念,學問、道業才能夠提升。所以孔子的學生子路聞過則喜,人家指出他的過失他很高興,他很珍惜這個朋友,有這麼樣直心的朋友太好了,他很高興。「友直、友諒、友多聞」,歡喜有正直的朋友、有真誠的朋友、有非常有學識的朋友。古人很清楚,這一生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成就自己的道德,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利益生命當中有緣的人;沒有真實的德行,利益不了別人。德行怎麼上去?就是改過、遷善。除了自己發現自己問題,別人告訴我們問題了,我們去改過遷善,才能夠德日進、過日少。所以納諫,這個難就難在別人勸我們的時候,面子放不放得下、情緒放不放得下、傲慢放不放得下?比方人家勸我們,我們心裡想:你年齡又沒有比我大,你學傳統文化還沒有我久,還敢講我?人家邊講,自己心裡還在那裡嘀咕半天,臉上裝著沒有事的樣子,學習傳統文化的功夫全用在表面的態度上。

  傳統文化的學問,孟子講「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這個心態一偏掉就馬上能夠把它調整過來,把它調整成真誠、仁愛、恭敬,這個才是真功夫。《禮記.曲禮》開篇就說「毋不敬」,學問的提升在哪裡?一切人事物皆要恭敬對待。我們先學了,也不能有個傲慢的態度去看待後學的人。而學問之所以能夠不斷增長,就是時時保持謙卑的態度,謙受益。所以所有的德目我們能否落實,都是回到自己心地上的功夫,能不能去掉貪利、貪名、好面子這些問題?能不能去掉瞋、情緒化、憤怒這些問題?能不能去掉傲慢?能不能去掉對人的疑心?都是在心地上下不貪、不瞋、不痴、不慢、不疑的功夫。能夠在習氣當中去對治,我們要奉行這些教誨就不難。

  好,這一條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