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二O一四年三重淨宗別院佛七開示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集)  2014/5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三重淨宗別院  檔名:WD21-063-0007

  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下午好,阿彌陀佛。我們接著來學習《淨土集.觀無量壽佛經疏菁華》第六十六段:

  【諸寶林樹。皆從彌陀無漏心中流出。由佛心是無漏故。其樹亦是無漏也。】

  這一段跟我們解釋西方極樂世界的『諸寶林樹』。寶林、寶樹是怎麼來的?『皆從彌陀無漏心中流出』,這是從阿彌陀佛的無漏心中流露出來的。「無漏」是比喻,這個漏在經典上是比喻煩惱,無明煩惱。有煩惱就有漏,沒有煩惱就無漏。漏就是漏失的意思,有煩惱就會把我們自性的功德漏失掉,就這個意思,漏失掉。好像水桶破了一個洞,水裝進去,它就漏光了;如果這個水桶它沒有漏洞,水裝進去,它就不會漏失掉,用這個來形容比喻。

  無漏就是沒有無明,沒有煩惱,回歸到自性清淨心。自性清淨心所流露出來的世界也是無漏的。物質是從心變化出來的,現在量子力學家用尖端的儀器也觀測出來了,實際上沒有物質這個東西。物質追查到最後,完全是念頭波動產生的幻相,實際上沒有物質,這個現在科學家已經發現了。這個發現跟佛在大乘經講的就相應,佛跟我們講,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心清淨,顯現出來的世界就清淨;心不清淨,顯現出來的世界就不清淨。這個世界都是我們的心變現出來的,我們現在住的這個娑婆世界,是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大家的業力所顯現出來的。眾生的業力有善有惡,惡多善少,感應的這個世界就缺陷很多,就不好。

  這一段是跟我們講極樂世界是怎麼來的,就是阿彌陀佛無漏心中流露出來。『由佛心是無漏故,其樹亦是無漏也』。因為它的根源是從無漏的佛心流露出來、顯現出來,所以那個樹也是無漏。如果我們真正體會到,「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對這個道理自然能夠明瞭。

  

  諸位同修,阿彌陀佛。我們繼續來學習《淨土集.觀無量壽佛經疏菁華》第六十六段:

  【諸寶林樹。皆從彌陀無漏心中流出。由佛心是無漏故。其樹亦是無漏也。】

  這個是善導大師跟我們解釋,西方極樂世界的『諸寶林樹』,這個「林」就是樹林,樹都是寶。這是從哪裡來的?『皆從彌陀無漏心中流出』,都是從阿彌陀佛的無漏心中流露出來。「無漏」這個名詞是佛在經典上來形容比喻沒有煩惱,沒有無明,就叫無漏。我們凡夫有無明,有煩惱,叫有漏。漏就是漏掉,無漏就是沒有漏掉。好像水桶,要是沒有破洞,水裝進去,它就不會漏掉了;如果破一個洞,或是破很多洞,水倒進去,馬上就漏光了,這叫有漏。有漏就是說有無明,有煩惱。我們凡夫的心中有無明,有煩惱,就叫有漏。阿彌陀佛以及一切諸佛,他們沒有無明,也沒有煩惱,所以他們的心是無漏的心。無漏的心,沒有煩惱,沒有無明,這個心流露顯現出來的世界也是一樣無漏。無漏就是沒有變化,沒有污染。

  『由佛心是無漏故,其樹亦是無漏也。』因為佛的心是無漏,沒有煩惱,沒有無明,所以從佛心流露出來的寶樹、寶林,樹也是一樣無漏,因為根源是從佛心出來的。這和我們這個世界的樹木就不相同了,我們世間這些樹木是從凡夫眾生的業識心所流露出來的。我們凡夫有無明、有煩惱,所以感應到這個世界非常坎坷,污染、不清淨、無常、變化,這就是有漏的煩惱感得的世界,跟西方極樂世界是彌陀無漏心中流露出的世界不相同。所以這一點,我們要知道,知道這個世界萬物是怎麼來的?從哪裡出現的?都是從心出現的。清淨心顯現清淨的世界,不清淨的心顯現不清淨的世界。所以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我們繼續趕快再來念佛,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