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兩分鐘開示—為何要花時間在虛幻的事物上呢?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九八集)  檔名:WD29-003-0198

  下面我們在弘一大師《格言別錄》,他有把蕅益祖師的《寒笳集》也編進來,蕅益祖師給當時的學人、出家人開示的一篇短文,他說「每見人冗中偷閒,吟詩習字,作種種清課」。這一段就是說每見人,他常常看到有出家人,很忙的當中有偷閒,偷閒就是找一點時間,找一點時間做什麼?吟詩習字,就是吟詩作對,練習字畫,「作種種清課」,他常常看到很多出家人是在做這些事情。「豈不能偷閒玩大乘,息心學定慧耶」,蕅益大師看到就很感慨說,你找一些時間去學吟詩、寫字,做種種的清課,甚至畫畫等等的,他說你怎麼不能夠偷閒安排個時間玩大乘?這個「玩」就是玩味大乘經典,為什麼不把這個時間用來深入經教?「息心學定慧邪」,息心就是說息妄心,把這個妄心止息下來,心定下來,學定慧,這個才是出家人本分應該做的。「彼於詩字得少幻味,未嘗於大乘定慧得真法味也。」他看到的這些出家人,為什麼他喜歡去學詩、學字等等的這些清課?因為他在這個上面有得到少許的幻味,幻就是虛幻的,虛幻的法味,他覺得這個裡面,他得到意味,所以他有興趣,很喜歡,在這個當中他得到一些幻味。這個幻就是說虛幻的,不是真實的。所以吟詩作對、寫寫字,也是人生一個享受,那個享受就叫幻味,享受那個虛幻的意味。「未嘗於大乘定慧得真法味也」,就是他從來沒有在大乘經典得到真實的法味。大乘經典,那個法味才是真的,所以佛門裡也有句話講「世味哪有法味濃」,那個真法味才濃,那才是真正的法喜。世間的世味,怎麼能夠跟這個真法味相比?跟經教的法味相比?當然不能相提並論。

  

  節錄自:淨宗同學修行守則(第三十八集)WD13-005-00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