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兩分鐘開示—為何淨老和尚講經,許多話時常不斷重複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六二集)  檔名:WD29-003-0262

  印祖講,恭敬心是我們修學成敗的一個關鍵。所以當恭敬住,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也常常給我們開示,這個恭敬,不但對佛菩薩恭敬,一切恭敬,對父母師長也要恭敬。他常常舉出拜老師這樁事情,跟老師學習。實在講,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講了很多很多,可以說常常重複的提、常常重複的講,不曉得講了幾百遍。為什麼重複講?表示那一句話就很重要,所以要不斷重複來提醒。講個一遍、兩遍沒什麼印象,很快就忘記了。所以重要的話、關鍵的話就是要不斷重複講、不斷重複提,讓這個印象深刻,才會有感覺,才能有受用,也就是不斷的叮嚀。

  所以這個道理,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也講了很多,他說你去親近一個老師,他就常常舉出早年他到台中蓮社親近雪廬老人,他學了十年,真的學成就了,講經說法學成就了,跟他同期的很多同學,都沒有他那樣的一個成就。所以學了十年,他離開老師,老師也是很不捨,但是也沒辦法,他要去弘法。所以早年,我們淨老和尚在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李老師常常給台中的同學講,學會的人已經走了。後來他也常常回去看老師,每一次回去總會碰到以前的同學,同學就會問,老師說你都學會了,你都學到了,那老師有沒有什麼特別傳授給你的?他說沒有,老師從來沒有單獨給我授課,都是他在公開講經的時候對大家講的,大家都聽到了,老師講什麼每個人都聽到了,他沒有特別。

  老師講的同樣一句話、一段經文,為什麼聽課的同修,有的人得到很殊勝的利益,他得到很大的受用;有的同學聽了好像沒什麼感覺,沒有受用,關鍵在哪裡?關鍵不在老師,老師他公開講,他也沒有特別去私下傳授,也沒有,該講的都公開講了,每個人都聽到的,但是學習的人,他的態度不一樣。關鍵在態度,態度就是你有沒有恭敬心?有恭敬心,他的收穫就很多。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如果沒有恭敬心,就耳邊風,聽過去也就算了,他就得不到利益,他都沒有吸收進去。

  

  節錄自:WD13-005-0024淨宗同學修行守(第二十四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