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道德講堂佛學答問—答華藏職工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集)  2020/1/20  台灣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32-062-0003

  我們繼續來解答下面的問題,下面這個是總務組謝秀冬居士問的問題。尊敬的師父上人,如何面對生死?

  這個問題是大事,生死事大,實在講是死生事大。講生死是一個階段,講死生那就沒完沒了了,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所以如何面對生死?我們每一個人都要面對,不面對也得面對。總是人有生必有死,這是六道生死輪迴的常態,這個常態就是每一個人都要去面對的。怎麼面對?是積極的面對,還是消極的面對?如果世間一般人,對於生死這個事情他是消極的面對,反正人有生就會有死,反正都是這樣,他也不想了解這個問題,他也不想去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世間一般人,他是消極的面對生死這個問題,消極的面對。我們學佛人是積極的去面對生死問題。怎麼叫積極?積極就是想要了解生死怎麼來的,為什麼會有生死?生從哪裡來,死往哪裡去?人為什麼會有生死,這個生死要怎麼解決?

  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就是解決生死問題的,幫助我們解決生死這個大事。所以佛年輕的時候,他是生長在王宮,可以說享受人間的榮華富貴,在王宮裡面真的不知道人間疾苦。到了十九歲那一年,王宮住久了,都沒出去外面看看,就請宮裡面的人帶他到王宮外面去遊玩,到外面去玩、去看。遊歷四個城門,剛好被他看到人生的生、老、病、死。人生下來,落地就哭了。看到生產的婦女,生育也是很痛苦,生得過那就好,生不過可能命都賠上去了。所以生產也是婦女生死交關的一個狀況。生苦,佛在經典上給我們講,在母親胞胎裡面很暖和,出生接觸到外面的冷風,好像萬箭穿心,所以一出生就哭了,很苦;老也很苦,老了,眼睛花了,體力不行,行動沒有年輕人那麼俐落;再來就生病,病苦;到最後死亡。生、老、病、死,這是我們人生每一個人都必須面對的一個大問題。

  悉達多太子看到這些情況,回到王宮就悶悶不樂,問旁邊的人,那做國王是不是也會死?他說一樣的,國王也是會死的,也是會生老病死的。所以他心裡就悶悶不樂,一天到晚在思考這個問題,想了想,也想不出辦法。所以到十九歲那一年,就向他父王請求,他想出家修行,尋找解決生死問題的方法。當然他的父王不同意,你是我王位的接班人,那你一出家,我這個王位交給誰?後來再三請求,還是不答應。後來一直請求,最後他的父王也很無奈的,你要出家,你起碼要給我留個後代,當時他已經和耶輸陀羅結婚。他說你要留個後代,起碼要有人接班,你不能這樣走了,以後這個王位怎麼辦?交給誰?古時候這個王位都是世襲的,父親交給兒子。他聽到父王這麼講,就指著他妻子耶輸陀羅的肚子說她有身孕了,他可以去出家了。當然他的父王說,有身孕,還沒生出來,那也要這個孩子你撫養長大。那就要等很久,後來他就偷跑了,他三更半夜偷跑了。十九歲那一年離開,在印度參訪所有的宗教,尋找解決生死問題的方法。所以跟外道修了十二年,修到日服一麻一麥,一般外道修三年,他修六年,修這樣的苦行。但是發現沒有結果,解決不了生死的問題。後來才把這些統統放下,自己到菩提樹下放下萬緣,把所學的全部放下,在三十歲那一年,十二月八日,夜睹明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然後四十九年弘法利生,徹底了解生死的原因,怎麼有生死,怎麼能解脫生死,把這些理論方法來告訴我們。所以佛出現在世間就是解決生死問題的。

  所以我們世間一般沒有學佛的人,面對生死的問題是很消極的面對,我們學佛的人是很積極的去面對。積極就是要去解決這個問題,消極就是不想去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我們學佛的人就是要了生死出三界。但是佛講八萬四千法門,大乘小乘、顯宗密教,要出三界六道生死輪迴,必須見惑、思惑都斷得乾乾淨淨。見惑八十八品,思惑八十一使,一品沒有斷乾淨,三界出不去。那難度就高了。唯有信願念佛,帶業往生,伏惑,我們就可以超越三界;不但超越三界,超越十法界。所以我們學佛的人,特別我們淨宗念佛人,我們就是要信願念佛求生淨土,解決這個生死的大事。解決生死的大事,這個才是我們三寶弟子、學佛的人應該有的態度。沒有遇到佛法沒辦法,遇到佛法就有辦法。有辦法,我們不積極的去面對解決生死的問題,那就太可惜了。世間一般人,他只能很消極的去面對;我們學佛,積極的面對。消極的面對,就是他不想解決生死問題;積極的面對,就是想要解決生死問題,希望這一生就要解決了。

  我七、八歲的時候,我們住在五堵(在汐止再上面一點點),我家房子就在現在這個省道,縱貫公路路旁。小時候常常看到人家死人,扛著棺材都從我家門口經過,扛到墳墓去,後面跟著一大堆人哭哭啼啼。問我爸爸那是什麼?他說死人,那個要扛去埋葬。我爸爸跟我講,我將來死了也是這樣,你們要幫我扛去埋葬。我聽到就想,人怎麼會死?我從小也是一直思考這個問題,人能不死嗎?所以那個時候一直想,一直想要找這個問題,但是不曉得問誰?問我爸爸,他說人一定會死,他也沒辦法。偶爾我爸爸有朋友來,就講故事給我們聽。那剛好我爸爸一個朋友來,有一次講修仙可以長生不老,我聽了就很有興趣。他就講故事給我聽,那你以後長大要去修仙,要給你家的祖宗牌位講,說你要去修道。從小就對這個很好奇,很有興趣。後來看《西遊記》,漫畫書看到孫悟空七十二變,又吃仙桃,就長生不老,那不就不會死了嗎?

  小時候我母親帶我們到汐止,現在那個江北里這邊,過那個基隆河,一個小廟;那個小廟現在還在不在我不知道,可能不在了。每一年我母親回娘家,去看我外婆,就會到那個廟去吃佛祖麵,有一個尼師手拿拂塵穿著出家人的衣服,我從小就想這個人一定知道了生死的方法,因為穿的衣服跟我們不一樣。所以我很小就是去想到這個問題。後來我大哥,我十六歲那一年介紹我們學佛,那真是我夢寐以求的。所以我們如何面對?我們學佛人,就是這一生希望我們往生西方去作佛,我們積極來面對生死的問題,解決生死的問題,這個才是我們佛弟子應該有的態度。好,這個問題解答到這裡。

  下面總務組謝素英:如何應對習氣及面對生死?

  這個跟上面這個問題是一樣的。習氣總是跟煩惱有相關,我們一般講煩惱習氣,生死也是因為有煩惱。我們淨宗不用斷煩惱,但是要伏煩惱。所以這個斷煩惱有滅斷跟伏斷,一般法門要滅斷才能超越生死;我們淨宗伏斷,帶業往生,就可以橫超三界。如何應對?習氣是我們的業障,就是多念佛、多拜佛、求懺悔,這樣慢慢可以改變我們的煩惱習氣;或者是修福,多修福,福能除障,多修福;多修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財布施有外財布施、內財布施,內財就是用我們的時間、精神、體力為大家服務,為大家做事,這是修福。所以內財、外財都要修布施,修福。把事情做好,不斷的改進,這個統統是修布施、持戒,這樣我們煩惱習氣慢慢就降溫,業障慢慢消除,福慧就不斷的增長。

  我們再解答下面的問題,這個是謝翠萍問的。人都有煩惱,但是學了佛之後煩惱輕一點,或者是說不再亂發脾氣,但遇事會生起瞋恨心,會盡責備人家,總看不見自己的過錯,如何改正?

  這個多讀經,經讀多了就會發現自己的問題,多讀經。《無量壽經》是最好的,《無量壽經》讀了會讓我們心能夠定下來、能夠靜下來。所以「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這個《無量壽經》是最好的。多讀經、多拜佛,求佛力加持。你要讀其他經也可以,讀《金剛經》、《地藏經》都可以。遍數讀多了,遍數少了這個力量不夠,讀經也是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它才有力量。有這個根,它才會生力量;這個根扎不穩,力量生不起來。這個多讀經就可以。

  下面法務組黃慧涓:請教師父,如何提升對自己與對別人的耐性?

  這個耐性,還是要多一些學問。耐性,做任何事情是需要的,但是如何提升?這個提升跟我們自己修養是相關的。耐性,我們修學總是要有一個標準來學習,《延壽藥言》裡也有講到這方面的。這個耐性就是耐煩。以前我也是很不耐煩的,就是像《了凡四訓》講的,薄福之相有一條,袁了凡他自己反省「不耐煩劇」,看到當官的人、有福報的人,他有那個耐煩。以前我也是一點事情就很煩,後來我看到這一句,有很多事情,我就比較耐煩。這個耐煩,特別到大陸,那有夠煩。我到香港去做法會,你看我早上到晚上唱了一天,下來實在講很累了,洗完澡想要休息一下,這個同修來、那個同修來,他要供養、要來照相。所以我在這個當中就練耐煩,練到快十一點,好了,大家滿意、回去了,我才能躺下去。特別到大陸去,大陸同修就比較喜歡照相,這個喜歡照相,有的人站一下子就受不了、就不耐煩了,我一站可以半個小時。有一些居士,團體照還不夠,還要單照,單照一個一個來,還要單照。當然,你說我站在那邊不累嗎?不煩嗎?但是這個當中我就想到,可能他一輩子就跟我碰這一次面,那要給他機會,我累一點,滿他們的願。所以我聽到星雲大法師,星雲長老他是我皈依的師父,幫我皈依的。我在家的時候十六歲皈依,通信皈依,我的法號叫慧明。在《六祖壇經》,第一個開悟的慧明。我聽說星公長老有一次跟同修去旅遊,那些同修去那個旅遊點去玩回來了,玩了一個小時回來,看到師父還站在那邊照相。我就想,人家這個長老,他那個寺院蓋那麼大,也是有他的一個道理。他那個寺院蓋那麼大,我們現在一、二間小寺院,我們就煩得不得了,他五大洲都有大寺院,你說煩不煩?如果不耐煩,他怎麼有辦法去應付那些事物?所以怎麼提升自己與別人的耐性?那可以跟我到大陸去照相,站在那裡,你來陪半個小時,我照跟著我照,這個也是培養耐煩的一個方法。

  所以在《延壽藥言》講,耐煩也是我們辦事很重要的一環,有時候難免遇到比較煩的事情,耐心去處理;如果不耐煩,處理起來就發脾氣。所以《了凡四訓》講,不耐煩劇是薄福之相,這句話我常常記在心裡,遇到我自己快要不耐煩的時候,我就想到這一句。不耐煩劇,薄福之相,我現在不要做薄福之人,我要修一點福,所以我就趕快修耐煩。所以這是我個人修耐煩的一個方式,提供給妳參考。

  下面吳寶玲:如何在忙碌的環境中增加定力?

  增加定力,講到定,實在講我們凡夫,我們是談不上定,現在就是說比較有耐力。因為定,照佛法講是禪定,禪定我們做不到。我們不要說出世間阿羅漢的禪定、菩薩的禪定,就這個四禪八定,我們根本做不到,色界天;不要說色界天,欲界未到定我們都做不到。那這個定力,我們一般通常講,就是說我們心比較能夠沉定下來。所以這個定力,我們也不能不清楚,把佛經的禪定沒有認識清楚,對這個概念也要清楚。所以我們一般講這個定力,就是說心不要那麼亂,不要那麼亂就算定,對我們來講。忙碌,當然這個心就比較容易散亂,事情多、壓力大,然後這個心會比較散亂。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每一天有一個時間靜坐收心,這個就有幫助。比如說你半個小時,沒有半個小時,十五分鐘也好,你要念佛或者靜坐、或者讀經、或者拜佛,這個都可以;如果能夠有半個小時是最好,當然時間更長就更好。這樣我們遇到事情,這個心就比較不會那麼亂。心比較不亂,我們念佛也是要念到一心不亂。那心不亂,心不亂就幫助我們辦事,辦事就會有條理,就幫助我們辦事。

  所以這個當中還是要從定,這個定還是要從戒開始。戒,我剛才講了《常禮舉要》,這個的確我們大家要長期來學習,也不是說學一遍、兩遍就會了,長期來學習,要增加定力。忙碌的環境,在《常禮舉要》講,我舉出一個例子,《常禮舉要》裡面講(《弟子規》也有講),我們擺東西,在哪裡拿的東西要歸位。我現在就是練這個,我現在在哪裡拿東西,現在用完了我趕快把它拿回去,不然等一下忘記了。你不能這次放這裡,等一下又放在別的地方,下一次要找,可能你也找不到,忘記放哪裡了,你找了半天找不到。現在我們義工,實在講還是要召集大家來學《常禮舉要》,先學一條。我那天在五樓辦公桌,一個刷子放在我的桌上,一塊抹布放在我的桌上,我原來的東西擺的位置都調動了,那我還得自己去整理。我房間那邊也是一樣,這些義工大家來打掃,打掃過了之後,跟我放的原來的地方就不一樣,我原來肥皂放這裡、毛巾放那裡,經過他一打掃易位了、位置變了。

  所以《弟子規》講的、《常禮舉要》講的這個,這個是什麼?這個就訓練定力。雪廬老人在《講記》講,他說以前那個雜貨店的老闆東西那麼多,人家問他要什麼東西、要買什麼東西,他就知道去哪裡拿。那他怎麼知道?因為他有定位,固定哪個地方放什麼,他不隨便亂動的,用完了再拿回去放;如果動來動去,那可能找了半天也找不到。所以要增加定力,我們要從《常禮舉要》來練習,就先從這一條來做,這個很重要。我到福州去看李越老師教《常禮舉要》,她教那個學生,東西、櫃子什麼都擺得整整齊齊的,都有定位的。還有你到日本去看,這個日本人做得是真的很到位,擺的東西,地方小,但是它不亂,整齊。這個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古禮,你要看中國傳統文化的古禮到日本看。所以我去日本,看看人家中國傳統文化學過去,人家真的一直保持下來。這些都是我們學習的地方,到外面看,參學。我們要來學《常禮舉要》。

  下面是莊霖法師問的,如何讀誦受持《太上感應篇》?

  懂一句,做一句,讀誦就是受持。我們讀懂一句,知道這一句的道理,我們就去照這樣,在生活當中去把它做到。在生活當中做到,比如說「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這個我們也要常常提醒,有時候我們幫助人家,人家沒有回報給我們,我們心裡很不舒服,「這些人忘恩負義」。我們如果有這個念頭起來,就要想到《感應篇》,「施恩不求報」。我們布施給人家恩惠,我們心裡不求他給我回報;但是別人對我們有恩,我們可不能忘記,滴水之恩,報以湧泉,要回報的。別人對我們有恩,我們要回報;我們對別人有恩,我們不求回報,給人就不再後悔,「與人不追悔」。我是舉出一個例子,我們當中懂哪一句,先做,慢慢的就能夠把全部的《感應篇》都能夠去做到,懂一條做一條,就像持戒一樣,懂一條戒,受持一條戒。

  下面的問題,影音組鄭育東:尊敬的師父上人,這一切宇宙萬物的真相到底是怎麼回事?怎會出現的,要持續多久,會如何結束?

  你這個是大問題,這個不是三、二句就可以講得清楚,如果要講得詳細,你去讀《大佛頂首楞嚴經》,那一部經就全部講這個。你這個問題,佛的弟子統統問過了,統統在《楞嚴經》裡面。如果簡單講,這一切怎麼回事?怎麼出現的?就是我們的念頭相似相續相出現的。我們的起心動念非常快速,我們老和尚講經講過,我們一秒鐘就有兩千兆多個念頭,相續相。就像我們看動畫、卡通,一張一張很快速的,它原來是靜態的,但是一張一張接續,快速的轉動,像老式的那個電影一樣,你就看到那個畫面它在動;如果你機器停下來,那它是靜止的、不動的。我們現在看到宇宙人生的森羅萬象,都是我們起心動念現出來的一個幻相。我們這個起心動念停下來了,你就看到真相,原來不生不滅,原來就沒動。現在為什麼看它動?我們的心在動。我們的心在起心動念,所以看到外面的世界都在動;我們的心停下來、不動了,你看到外面世界不生不滅,如如不動。

  這個持續多久?這個持續的時間非常短暫的,一下子就沒有了,你找不到,你控制不到。《金剛經》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你說過去,已經過去了;你說現在,現在馬上就過去了;你說未來,未來還沒有到,三心不可得。所以這個宇宙怎麼出現的?一時頓現的,好像那個卡通一張一張這樣接上去的,都是一時頓現。所以中峰國師講,「只因最初不覺,忽爾動心」。最初是什麼時候?幾萬年前,那個最初是什麼時候?我們做《三時繫念》,我們念了很多遍,最初一念不覺,那個最初是什麼時候最初?什麼時候開始?你念念都是最初一念,你當下這一念就是最初一念。你不要想到幾萬年前什麼時候,那個都是錯的,你現在當下這一念就是最初一念。這一念你給它停下來了,就禪宗參禪,這一下停下來了,你就明心見性。你只要有一念停下來,那整個就停了,你就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什麼時候出現?什麼時候…,這個佛弟子都問過。佛說無明,無明什麼時候起來?成佛就沒有無明,什麼時候無明又會冒出來?這個佛的弟子當年都問過了,所以要詳細了解,請讀《大佛頂首楞嚴經》,你就會明白了。給它讀個三百遍,你就明白了,因為你的問題,佛的弟子早就問了。

  下面是影音組劉豐義:尊敬的師父上人,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於過去無量劫中已成佛果,號「正法明如來」。如今表演為等覺菩薩,協助阿彌陀佛普度眾生。請問師父:觀世音菩薩(等覺菩薩)是否還有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沒斷?

  這個問題就是無明。你有沒有念過《心經》?《心經》有沒有念過?應該很熟悉了,《心經》講,「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斷什麼?有沒有?無無明,不是明明跟你講無無明,那本來就沒有無明才叫做無明。這個無明本來無,本來沒有;本來沒有,那怎麼會有盡?你有了才有盡,沒有,它怎麼會有盡?《心經》講,「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佛為什麼講幾品、幾品?那是方便說法;但佛在《金剛經》講,佛都是以無為法,都是建立在無為法上面,那是方便說法;給你講真的,就是無無明,亦無無明盡,因為無明本來就沒有,它本來就沒有。在《圓覺經》裡面也講到這個問題,《圓覺經》是用比喻,好像我們眼睛病,看到空中有花,實際上空中沒有花;空中沒有花,但他眼睛有病,明明他有看到花。你眼睛有病的時候看到花,實際上空中有沒有花?沒有。眼睛病好了,花沒有了。但是正當你這個眼睛的病還沒有好,看到這些花,那些花有沒有?它還是沒有。大家能不能體會一點?眼睛有病看到空中有花,實際上眼睛好的人看到沒有。但是眼睛有病的人看到空中有花,實際上空中有花嗎?有沒有?沒有。是因為他自己眼睛有病,沒有花看到有花,實際上他眼睛沒病看到的時候,它還是沒有,是不是?這個就是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教下它講這個品,這個是方便說法。所以佛以二諦說法,真諦講真的,一般人不懂;講俗諦,我們一般常識可以理解的,怎麼斷怎麼斷,這理解的。但是真俗不二,這是方便說法。講真的,就是《心經》講的,「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你真能悟入這個境界,那你當下就成佛了。所以佛法它的教學有頓、漸、祕密、不定。有漸次的,有圓頓的(當下教你成佛的方法),也有祕密,也有不定的(不定就是不一定的),眾生根器不一樣。所以這個問題,對我們來講並不重要,現在我們最重要就是怎麼念佛去西方,這個比較重要。這個問題就解答到這裡。

  下面是活動組鄭育翔居士問的問題。念佛的時候,如何才能徹底消滅妄念,或減少妄念,也就是清淨心要如何修?誠請,師父上人開示指導。舉例,據知念佛時,除了念佛,其他任何ㄧ切念頭都是妄念。劣弟子念佛時,總會有妄念進來,雖強用佛號伏住,未幾又有同樣妄念,或者其他念頭。似愈念佛,仍有妄念,有妄念就愈念佛,念到累了休息,仍然會想其他什麼的,終究擺脫不了妄念之類的想法。應該如何是好?

  佛法八萬四千法門講的就是降伏妄念,《金剛經》講,須菩提問,應如何降伏其心?降伏妄念。我們念佛,持名念佛,實在講就是它簡單方便。《淨語》裡面講,「妄想千般都莫管,聲聲佛號要分明」,就是你這句佛號,每一個字、每一句念得清楚、聽得明白,字句清楚。念得清楚、聽得清楚,「妄想千般都莫管」,不要管它,你愈管那些妄念就愈多,就是古大德講,不理會,專心念佛。只要把持一個原則,就是這句佛號我們念得清楚、聽得清楚,念得明白,專注在佛號上,妄念起來就讓它起來,不要理會,這樣就好了,這樣就可以了。我們持名念佛最簡單,就是這個方法、這個原則。「妄想千般都莫管,聲聲佛號要分明」,念得清楚、聽得清楚,像現在念佛機也是幫助我們念佛,不要理會妄念,不要在乎妄念,不要回憶妄念,不要害怕妄念。如果你回憶妄念,害怕這個妄念、擔心這個妄念,那妄念不是愈來愈多嗎?所以不理會妄念,專注佛號。一句佛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裡念得清楚,口中念得清楚,耳朵聽得清楚,這樣就好。

  下面問題,老法師常開示一門深入,我們有時誦《地藏經》,有時誦《無量壽經》,請師父慈悲開示,這樣是否夾雜?法寶組張榕居士問的。

  佛法八萬四千法門,你要專修一部經可以,要兼持其他經典也可以,這個不算夾雜。這個夾雜主要是說修學的法門修得太多種,你哪有辦法一下修那麼多,一下修念佛、一下參禪?那你要修,也要分開時段去修,這個不算夾雜。但是有時候有人也會有懷疑念那麼多經,有的人他選一部經就專誦一部經,是可以的。講經說法的法師,就需要多知道一些經典,因為才能以經解經,以那部經來解釋這部經,你沒有讀很多經典,你沒有辦法去引用。像黃念祖老居士註解《無量壽經》就用一百九十幾種的經論來註解,他如果只有讀一部《無量壽經》,他哪有辦法。你說他夾雜嗎?所以夏蓮居老居士講,「廣學原為深入」。黃念祖老居士根據夏蓮居老居士講的,他用一個比喻,廣學原來是幫助你深入的,他就比喻挖這個井,你那個口徑挖得大,它就能挖得深;如果你那個口徑很小,你挖不深的,你沒辦法深入,你挖得很淺。

  所以這個因人而異,有一些人他只能持一部經,特別年紀大的人,他能念一部《無量壽經》就不得了了,你再叫他念那麼多,他更困難。所以,周金發居士跟我講,老菩薩一部《無量壽經》念了都在打瞌睡,改《彌陀經》可以不可以?我說可以,它這個是活的、有彈性的,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而且你一部經修,也是一個階段性的一門深入,就是說你同時不要修很多種,你要分開。所以這個不但不夾雜,而且幫助我們深入《無量壽經》,幫助我們深入,要懂這個道理。如果你善學,不但沒有妨礙,而且幫助我們深入;如果不善學的人,他有障礙。他有障礙,他沒有辦法,那我們也鼓勵他,那你就讀一部經,這樣也是可以,所以不算夾雜。現在老和尚又提倡《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傳統文化,那不夾雜嗎?不是只能讀《無量壽經》,那些他都不能看,是不是?那也不是這麼解釋。我們老和尚過去是看人家修得沒有頭緒,所以他先告訴你這個經先讀三千遍,一門深入,主要是讓你這個心定下來。所以善導大師也講,求解可以多看一些經,但是行門你只能選一個,行門就不能多了。行門要一門深入,但解門它可以多,這善導大師講的。這個問題就解答到這裡了。

  下面法寶組謝癸梁:請問師父,修行要靠什麼最快成就?

  放下萬緣,你就成就了。剛才講,你起心動念那一念把它停下來,你現在就作佛了,禪宗就是用這個方法,這是最快的。這個參禪我們做不到,那最快的還是念佛,念佛當下就是佛。那我們為什麼念了還不是佛?因為我們有懷疑,我們自己懷疑不知道。所以念佛念到這個疑根斷了,那我們就成就了。所以靠什麼最快成就?最快成就就是念佛最快,方便。所以念佛即是佛光注照的時候。我們說什麼時候佛光注照?你念佛的時候,你心裡在念佛,就是佛光注照你的時候。你說我什麼時候作佛?你心裡在念佛的時候,你當下就是佛。是不是這樣?是這樣。但是我們不敢相信,為什麼不敢相信?有懷疑。所以佛講難信之法,是不是?就是有懷疑。如果不懷疑了,不間斷、不夾雜,那很快你就作佛了。念佛是最快的,直捷了當。念佛是因,成佛是果,直捷了當,不拐彎抹角。但是你有懷疑就不行,問題一大堆,所以經才要講那麼多。實際上,如果你真能老實念,什麼都不要,經也不用聽,一句佛號就成功了。現在問題我們不老實,不老實才要講經,才要勞煩釋迦牟尼佛講那麼多經,就是幫助我們斷疑生信。你有懷疑,疑沒有斷,你信心生不起來,很難相信,難信之法。好,你問靠什麼最快?念佛最快。

  下面這個問題,活動組呂碧珠居士問的,請師父開示臨終助念的重要性,及如何如理如法的做法,令往生者受益。

  臨終助念,《飭終津梁》這個書裡面寫得很清楚,我們助念組也有一些手冊。如理如法,就八小時不要動,不要在旁邊哭泣。臨終這個人如果神智還清醒,跟他講講開示,提醒他放下萬緣,發願念佛求生淨土;如果神智不清,也可以跟他講,還是要勸他放下。但是不容易,要放下難。我們平常都很難放下,臨終實在講要放下就更難了,不容易。念佛法門是八萬四千法門最容易的,最容易是比較其他的法門容易很多,但是也不是我們想像中那麼容易,也就真放得下才行,你放不下不行。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疑斷不掉,很難生起信心,因此《地藏經》的補助就非常需要了。實在講,《地藏經》就是補助臨終怎麼做,統統在《地藏經》,好好看《地藏經》。實在講,助念也是《地藏經》。助念,《地藏經》講,為臨終人念一佛名、一菩薩名、一辟支佛名,「歷臨終人耳根」,有沒有?是《地藏經》講的。然後怎麼替臨終的人修福?幫他消業障,統統在《地藏經》。所以弘一大師講,「普勸淨宗道侶兼持誦《地藏經》」,就這個道理。因為念佛的人多,真正求往生的人少,不想去的人比較多。不想去,你就在六道。你在六道裡面,你不聽地藏菩薩的,那肯定要到三惡道去;聽地藏菩薩,幫助你生到人天善道,來生來世再向上提升。這個《地藏經》就很需要了。

  下面這個問題是法務組劉世凱,請教師父,如何兼顧工作與學佛(念佛)?

  工作的時候,專心工作;念佛的時候,專心念佛。工作很忙,一天念十念法也可以,定課宜少,散課宜多,定課不要定得太多,如果工作很忙碌,一天定十念法。四十八願第十八願不是定十念法嗎?定課不要定多,定多了,你沒時間做,心有罣礙;定得少,容易完成,沒有罣礙。散課,就是你有時間你就多做,沒時間就少做,這樣就不會有罣礙。所以這個工作與念佛就這樣來調配,定課宜少,散課宜多。

  下面這個問題是財務組顏淑萍居士問的。弟子近日有看到居士平日念佛很用功,也很發心,但也許是業障現前,中風而呈現昏迷狀態,像這種,弟子有些許疑惑。像這位居士平日那麼用功,為何在臨終時有如此業報?像我們修淨業的佛弟子,如果有這樣的病苦,還能正念現前而往生西方嗎?

  這個問題也是很多的,這種例子很多。有病苦,如果心平常有正念,也能往生;如果心沒有伏惑,這個病苦一來,自己做不了主。這個我自己有經驗,病苦來的時候,跟我們沒有病苦的時候,那完全不一樣,所以平常要練習。平常如果在夢中做得了主,在病中就做得了主;病中做得了主,臨終就做得了主,所以我們先從夢中來訓練。這個問題的確都是有業障,我們修淨業,為什麼還有這些業障?這個是多生多劫跟眾生結的怨。所以這個問題,要排除業障,理論方法也都在《地藏菩薩本願經》。所以弘一大師講,「普勸淨宗道侶兼持誦《地藏經》」,就是這個道理。

  弟子想請師父慈悲開示,我們平日要怎麼樣用功念佛,才能在臨終正念分明,不被病苦所影響?因為臨終會遇到何種境界任何人也都不能預測,修淨業者如何能準備好如弟子所說的遇到昏迷的這種狀態呢?

  我建議可以聽我們老和尚在新加坡講的《地藏菩薩本願經科註》,那裡面有講到這一段,這一段有講到,你可以先聽聽那一段。我記得以前我也單挑出來流通,就是惡病、重病如何轉這個業障,有挑那一段出來流通,這個可以查一查。那個聽一聽,如果有問題,我們再來研究。

  這一節時間到了,下面還有一些問題,我們現在休息二十分鐘,我們下一節課再繼續解答問題。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