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二五二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252
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四九六頁:
鈔【約行,則報行純熟,智冥於理,無相無功,曠若虛空,湛如渟海,心識妄惑寂然不起,方曰無生。】
我們上一次講到這個地方,這一段裡面我們應當注意的就是『報行純熟』,這是八地菩薩的境界,不是我們凡夫境界,不但是明心見性,而且是有相當深度的見性,在《仁王經》裡面,這是無生忍的菩薩,他們的境界就是此地所說的。我們再看下面經文:
鈔【前說猶通諸地。】
前說是講約法,法可以說初地以上,這個地方所說的也都是諸地菩薩的境界。
鈔【後唯八地所專。】
約行,報行純熟是八地以上,七地以前都達不到這個境界,可見這個境界相當之高。
鈔【餘如前序中辨,故知無生忍位,自有淺深,則上上品中,從一地以上至八地,已容多品,餘可知矣。故細分之,亦應無量。】
這就是說明三輩九品是大分,不是詳細分,詳細分實在是說不盡的,我們知道這個情形就好了。
疏【又三輩九品,二經相配,諸說稍異,如輔正所解融之。】
《無量壽經》講的『三輩』,《觀無量壽佛經》講的『九品』,我們把這兩個經合起來看,再看看古德的解釋,這裡面就有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很多看法不同。《觀經四帖疏》出來以後,對於古大德的看法確實有許多的辯證。因為古德總認為:上三品往生是聖人、菩薩往生的,中三品往生是小乘四果羅漢們去往生的,下三品才是我們凡夫,換句話說,上三品凡夫沒分。善導大師對於這個解釋得很詳細,舉出許許多多的證明,證明九品都是凡夫去往生的。他老人家說得非常好,凡夫去往生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品位?他老人家歸根結柢一句話,「遇緣不同而有九品差別」,這個話說得非常好,說的真正是事實。這個說法,我們凡夫上上品往生也有分,不一定要證得四果、證得菩薩的果位,那菩薩還不是普通菩薩,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我們看此地,蓮池大師也舉了好幾位,這是對這個不同的看法:
鈔【觀經疏云:此經九品,為令識位高下,即大本三輩也。】
九品是教我們明瞭往生西方之後品位的高下,跟《無量壽經》講的三輩完全相同,只是說得更詳細一點。三輩裡面每一輩都有三品,如果以這個類推,九品裡面每一品又有九品,就九九八十一品;八十一品再下,每一品又有八十一品,這個樣子,你去想品位就非常之多,這是事實的真相。
鈔【孤山謂大本三輩,止齊觀經六品,以三輩純明善行,不及惡人也。】
這是孤山法師的看法,他的看法也不能說沒有道理,因為《觀經》九品,下三品是造惡業的凡夫,大本三輩裡面沒有說造惡業的。換句話說,既然沒有講造惡業的,在《觀經》裡面從上上品到中下品都是修善的,沒有說造業的,應該跟這個是等齊,說的是這個事情。
鈔【靈芝判三輩止對上品。】
靈芝禪師他老人家的看法比孤山還要嚴肅,他說《觀經》的三輩實際上是九品裡面的上三品。這個就是說法不同,靈芝為什麼把三輩只對上三品?小註說得很清楚,因為《無量壽經》的三輩都說「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他從這樣看的,《觀經》九品後面這六品沒有提到發菩提心,可見得人家這說法也都有根據。一個是從修善造惡來看,能夠看到六品,一個是單單講菩提心,只看到上三品發菩提心。這到底哪個說法正確?實在說,現代的人疑問比古人還多!問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有些同修來問我,我們念佛人遇到這些難題怎麼辦?實在說,遇到這些人問這些難題,不管他是有意來問或者是無意而問,是誠心想明瞭事實真相,還是故意來為難的,來找麻煩的,這種情況統統都有,我們都會遇到,遇到怎麼辦?遇到合掌阿彌陀佛,就這一句話就打發掉了。他再問,我們現在到西方極樂世界要緊,這些問題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請教阿彌陀佛去,我們把答案統統推到阿彌陀佛,見了阿彌陀佛,古德常講,「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不是一切問題都解決了嗎?現在起心動念,決定障礙一心不亂。我們今天這都是說老實話,我們今天一心不亂要緊,不能再打閒岔了,這個閒岔打多了,就去不了。今天是要到西方,這才是我們這一生當中第一樁大事。我們沒有疑問,你有疑問,到極樂世界問阿彌陀佛,不要問我,我說了你也不相信,何必囉嗦?這個方法是最簡單最明瞭,統統都打發掉了。像這些實在講都是廢話。
鈔【草庵輔正解曰。】
草庵禪師的說法比較圓融了。
鈔【天台以九品同三輩者,乃約位次相同,不約行因而言。】
三輩九品確實是講位次,上輩對《觀經》的上三品,中輩對《觀經》的中三品,下輩對《觀經》的下三品,天台大師這兩個經的相配,是從位次上來說,不是從修行的行因上來著眼。孤山跟靈芝他們沒有從位次上,他們從修行的因,一個從發菩提心,一個從修善,都是從修因上來說的。
鈔【則孤山、靈芝,皆不違天台。】
這是打圓場,兩個並不很違背。
鈔【所以然者,以天台但約位次,則輩品正同;二師唯約行因,則止齊中上。各有所據,取義不同,故不違也。】
這個話說得很圓融,兩邊都不得罪。下面他就下斷語:
鈔【剋實而論。】
這講真話了。
鈔【則煩惱不異菩提,始惡何妨終善。】
『煩惱』跟『菩提』是同一個自性,是同一樁事情。覺悟了就叫菩提,迷了就叫煩惱,只是覺迷名字不同,體性完全相同。體是什麼?體就是自己的真心。真心迷了就成煩惱,覺悟了就叫它菩提,所以迷悟不二!迷的是這樁事情,悟的還是這個事情。心性沒有迷悟,這個要知道,真心本性上沒有迷悟。迷悟是什麼?迷悟是妄執,是虛妄的,不是真的。妄心裡有迷悟,真心裡沒有迷悟。所以說『始惡何妨終善』,迷的時候造惡,悟的時候就變成純善,一悟就善了。悟的時候,在我們一般講是究竟徹底的懺悔,那個懺悔是不是要一把眼淚一把鼻涕?不需要。一把眼淚一把鼻涕未必是真懺悔,真正懺悔,無明破了,煩惱斷了,那叫真懺悔,叫真正覺悟了。這個是惡能變成善。
鈔【惡人既已成善,豈不賢聖同科。】
惡人既然一懺悔變成善人,他怎麼不能上品上生?也可以上品上生。這個經後面還講到,後面就是講阿闍世王,那是大逆不道,人家臨終時候懺悔,懺悔力量殊勝,往生西方品位是上品中生。你看看,造五逆十惡的罪業,臨終往生還上品中生,這就是符合這一句「始惡何妨終善」,他一回頭是大善人,普通小善不如他。我們中國俗話也常講「浪子回頭金不換」,一回頭那是人中的好人,一般好人不能跟他相比,真回頭!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聖賢同科。
鈔【三輩九品,正相配合,又何疑焉。】
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對於天台講三輩配九品,你就會同意,這裡頭決定沒有問題。至於講「發心」,經文有廣有略,有的時候省略,文字上沒有,意思裡頭有,像這些地方,我們讀經不可以不留意。下面大師又舉《華嚴經》來作證:
疏【又華嚴明念佛者,數與心等,即是三輩九品隨因不同義。】
前面這個說法是從理上推論,如果沒有經典作證明,還是不能叫人心服口服,這一切經裡面最大的、最為大眾所尊敬的無過於《華嚴》。所以蓮池大師引經,在註子裡的確《華嚴》引得最多,這就是最有力的證據。
鈔【數心等者,華嚴二十三經。】
數心等者,這句話在《八十華嚴》的第二十三卷。
鈔【離垢幢菩薩偈云:以佛為境界,專念而不捨,此人得見佛,其數與心等。】
這是《華嚴經》的經文。下面解釋是清涼大師註的。
鈔【釋云:數與心等者,謂隨念隨現。】
這個話是真的,這個一點都不假。為什麼我們念佛,佛不現前?我們曾經聽說善導大師念佛,念一聲佛,口裡面放一道光明,光中有一尊化佛,《華嚴經》這個偈子,要是用在善導大師很恰當。實際上諸位要曉得,用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也很恰當,善導大師一聲佛號一聲佛,清清楚楚這像見到了;我們一聲佛號一聲佛,自己看不見,別人也看不見,但是真有!為什麼說真有?《觀經》裡面跟我們講過,心想佛時,這個心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有天眼的人,我們晚上睡覺作夢他看得到,你夢中在做什麼事情,他看得清清楚楚,可見得夢中確實是有相。我們一般人見不到,有定功的人、有天眼的人見到,知道你在夢裡做些什麼事情。夢中有相,我們現在大家坐在這個地方,雖然是在這裡聽經,頭腦裡想些什麼不曉得,你想什麼都有一個相。你想一個人、想一樁事,想我今天去玩看到風景,你心裡一想就有相,有天眼的人看到你,不老實,又到哪裡去玩去了。由此可知,我們心裡念佛,心裡想佛,怎麼會沒有佛相出來?『數與心等』,一點都不錯!你想這個佛相的時候,想阿彌陀佛,一個念頭是一尊佛,人家講的是真話,一點都不假,確實如此。善導大師那個相為什麼明顯?實在講是人家心清淨,沒有污染,所以現的光、現的相大家都見到。我們心裡面妄想太多、雜念太多,混濁不堪,雖然現相,相現得不太清楚,人家一般人看不到,必須有清淨心的人才看到,就這個道理。『隨念隨現』,這個諸位要記住,念佛現佛,念菩薩現菩薩,念什麼就現什麼。
鈔【隨念有二:一隨念多少,佛亦如之,如念佛一聲,有一化佛從口中出等。】
隨念多少,每一聲佛號是一尊佛,這是數與心等。第二個意思:
鈔【二隨念淺深,佛應稱之,如臨終見佛有勝有劣等。多少淺深,即輩品分別也。】
這個講得通。
鈔【此人得見佛者,即阿彌陀佛現在其前也。專念者,即一心不亂也。】
這一段開示非常重要,告訴我們念佛的真實殊勝。念佛,佛就現前!我們通常解釋佛對眾生的加持有兩種:一種是顯加,一種是冥加。顯是明顯,這個加持你自己能夠見到,你自己能夠覺察到、感受到;冥加是冥冥當中加持你,你自己雖然看不到、聽不到,也覺察不到,佛確實在你的面前。這一段開示,你如果真正明白,你就相信了。當我們念佛心裡想佛的時候,佛就在現前,感應道交的快速不可思議!『專念』,這是一心念,一心念感應的力量特別的強大,所以這裡面講『多少淺深』,心愈清淨,感應就愈深。由此可知,我們心思雜亂,這個感應就淺,心清淨,感應就深。
疏【又志眼二種淨業,亦三輩九品義。】
這是志眼法師所說的。
鈔【志眼法師云:往生一門,有二淨業,一曰正觀,默照本心也;二曰助行,備修萬善也。二事俱得,則了達四淨土矣。】
志眼法師所說的還是依天台的教義,天台用功的方法是用「止觀」,止觀有兩種:一種叫次第三觀,一種叫一心三觀。這個地方是講:
演【以一心三觀,照三諦一境。】
「三觀」是空假中,空觀、假觀、中觀。「空」是觀一切法的體性,萬法皆空;「假」是觀它的現相,妙有;「中」是觀它的作用,用中。體是空的,相是有的,作用是中,所以用中。能觀有空假中,所觀外面境界,這個境界上有體相用,稱為「三諦」,體是真諦,相是俗諦,用是中諦。一心三觀對三諦一境,是一而三、三而一,一樁事情從三方面來觀察,這才真正明瞭它的真相,不至於有錯誤。
演【如智相應。】
「智」是能觀,就是三觀;「如」就是三諦,就是境界。境界為什麼稱如?相如其性,性如其相。所以天台大師講「百界千如」,無有一法不如。佛說經第一句「如是我聞」,那個「如」就是天台講的如跟智。智是能明瞭,這個智慧是般若真智,「如」是如如的萬境。
演【隨流識性也。】
「隨流」就是隨緣,隨十法界的緣,隨緣當中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為什麼?他認得性,不迷!這是大菩薩的境界,在圓教講初住以上的菩薩,所謂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見性就不迷了。所以初住菩薩就有能力在十法界裡面教化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現比丘身而為說法;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法身大士有沒有身相?沒有身相,隨類現身,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隨流識性,所以他能做到!我們六道凡夫很可憐,隨流忘了性,不認識性,麻煩就大了,在六道裡自己做不了主宰。大菩薩在六道裡他自己能做主宰,雖然在六道,他自己的境界,給諸位說,絕對沒有降低。他到六道裡來度眾生,真是大慈大悲,我們稱讚他,其實人家根本就如如不動,他是不來而來,是隨眾生心而變現的。古人有講,淨土「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他真的現相,他就來了,有沒有去來?沒有!為什麼沒有去來?因為自性盡虛空遍法界,他怎麼來法?盡虛空遍法界,就沒有來去!這都是事實的真相。心境一如,智就是心,如就是境,此地講的是如智相應。
演【古云: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亦無憂。】
這是凡夫,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幽是幽靜,這個幽就是一般講的定。轉處,如果你能夠心是定的,可以隨萬境轉,只要不動心就行了。所以佛法的修持沒有別的,自始至終都是修定。八萬四千法門是八萬四千種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手段,都是修定。佛法最後歸納就是戒定慧三學,沒有別的。持戒是手段,幫助你得定;定得到了,定起作用就是慧,就開智慧,就是此地講的智。定是修行的關鍵,是修行的樞紐。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面,這個心如如不動,那就成功了。在淨土宗,我們稱它為「一心不亂」,這個就是定,你要真正能夠學得。然後,「隨流認得性,無喜亦無憂」。喜憂是煩惱,是起心動念。在六道裡面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他這個心永遠是不動的。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示現在我們世間,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他講了沒有?我們說他講了,佛不承認,佛否認;我們說他沒有講,佛也搖頭,也否認。到底是講還是沒有講?事上是講了,理上沒講,相上是講了,他心確實沒講,他心從來沒動過念頭。沒動念,為什麼會講?我們現在凡夫,動念才會講,沒動念不會講!動念會講,叫造業;不動念會講,不造業。你要是問,不動念為什麼會講?大磬沒動念,你敲敲看,它響不響?你敲一下,它就響一下,敲得重,它響得大,敲得輕,它響得小。諸佛菩薩的心就像鐘鼓一樣,裡面空空如也,從來不起心動念,眾生有感,他自然就有應,就像我們敲鼓一樣,鼓裡面什麼也沒有,空的,一敲它就有應。佛說我們凡夫肚子裡裝得滿滿的,不空。聖人的心裡沒有東西,六祖講的「本來無一物」,所以他可以跟一切眾生感應道交。我們為什麼起不了感應?就是裡面已經塞滿,敲也敲不響,裝滿了,裝滿什麼?裝滿妄想、裝滿執著。《華嚴》上說的,「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以我們這個心裡被妄想、被煩惱障礙住,裝滿了,虧吃在這個地方。所以他怎麼可能有喜憂?他不會起心動念。
這就是講的『正觀,默照本心』,這在我們念佛分上,實在講就是一心不亂,時時保持著一心不亂,那就是默照本心。第二,這是『助行』,前面是正行,這個觀就是修行,助行是『備修萬善』。自心清淨,本來無一物,何必要修善?本來不造惡,哪裡還有善可言?有善有惡,六祖聽到一定告訴我們,善惡是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但是不妨斷惡修善,這是大慈大悲,這也是眾生感應而現的。像現在這個社會造惡的人很多,這個造惡的心就感動諸佛菩薩,示現表演給我們看,我們在造惡,他在那裡斷惡,我們不肯修善,他在那裡修善,讓我們看,讓我們在這裡面慢慢的覺醒過來。菩薩的示現是眾生的感應,我們世間人稱之為潛移默化,他不要說一句話,一生當中就是默默這樣做,做了很久,被人發現了,這被大家宣傳了,這個人是好人,這個人是我們的模範,我們應當向他學習,無一不是感應所現的!不是感應現的,就是業報現的。這世間所有一切有情眾生,佛家講的十法界有情眾生,不是業報現的就是感應現的。四聖法界是感應,六凡是業報,凡聖同居土裡面,凡夫是業報,聖人是感應。這就是為什麼要修善,修善就是度眾生的方法,就是度眾生的手段,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二事俱得』,二事就是正助兩種你都得到,我們常講正助雙修,那麼就『了達』,了是明了,達是通達,你就明瞭通達西方的四種淨土。從上而下,常寂光土、實報莊嚴土、方便有餘土、凡聖同居土,這四種淨土的狀況你就明瞭。
鈔【如止得事善者,近生同居,遠作三土因耳。】
正觀,你沒有法子修,你只在事上修。稱名是事,我們一天到晚拿著念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是事,為什麼?有人念了一生,也沒有得一心不亂,但是他真的往生,可見得不能說事修沒有功德,不可以這樣說法。但是他沒有得一心,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凡聖同居土。生到凡聖同居土,大經上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就圓證三不退,所以不多久的時間,方便土、實報土、寂光土他統統都證得,所以是『遠作三土之因』。由此可知,淨土是決定要求生,下下品往生也最極殊勝,這都是真的,為什麼?永脫輪迴,比阿羅漢、比權教菩薩那個功德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個要曉得。底下作結論:
鈔【故知淨土,正究理菩薩所登境界,而兼容悠悠眾生耳。】
這個結論是蓮池大師下的,蓮池大師跟善導大師講的不一樣。大師講這個話的意思,《演義》裡面就講得更明白。
演【故知淨土下,尋常以淨土一門,唯攝鈍根凡夫。】
這是一般人這麼一個看法。
演【禪宗圓頓法門,乃究理菩薩境界。】
大家都把淨土看低了,把禪看得高,禪高高在上,淨土是低低在下,一般人總是這麼看法。蓮池大師順著凡夫的見解,說禪宗圓頓法門「乃究理菩薩境界」,究是窮究,就是研究到徹底明白心性之理那些大菩薩們的境界。
演【若如上論,則淨土正究理菩薩境界,悠悠眾生乃兼容耳。】
像前面所說的,淨土有正觀、有默照本心,跟禪沒有兩樣,這是究理菩薩的境界。下面它又有「助行,備修萬善」,連下下根性的人也包含在其中,也含攝,沒有把他們漏掉。我們想想善導大師在《觀經》裡面所講的,他就不是這個講法,善導大師給我們說,上上品也是凡夫去往生,只是遇緣不同,而把淨土宗抬得比任何一個法門都高、都殊勝。諸位要曉得,這兩位都是淨土宗的祖師,他們生的時代背景不相同,所以接引大眾的善巧方便不一樣,我們從這裡看到他的智慧,看到他接引眾生的手法非常高明。蓮池大師的時代跟永明延壽大師的時代是相彷彿,那個時代禪宗非常興旺,淨土宗被一般人輕視。因為淨土宗只曉得念佛,對於教理探討說明比較少,社會上對於淨宗有很大的誤會。所以他們的講法,一面捧禪,一面也把淨提升,用這個方式。善導大師的情形就不一樣,善導大師是唐朝時候人,宗派建立還沒有多久,還沒有形成一個很大的勢力,所以他那個時候不像後來禪宗鼎盛那種狀況,他說的話完全真實。告訴我們,不但是凡夫,造作惡業的凡夫,真正徹底的懺悔,也能夠上輩往生。他說的話,經裡真的找到證據,經典裡面有,可見得善導大師不是意氣用事,不是隨便說的,確實有經論作依據。像這些地方,我們應該要留意,應當要學習。
鈔【又云:圓機體道,是最上淨業,茍加願以導之,即預優品。】
『優』就是優越的意思,品位的優越就是指上品上生。『圓機』是指圓教的根機,這種人非常聰明,就是禪宗裡面講的利根,上根利智,他一聽到佛法,他就能悟入,『體』就是體會,就是我們一般講的開悟,他一聽就開悟,這樣的人念佛往生當然是上上品往生。最上的淨業,加上願,信他當然會信,他都明白,他怎麼會不信?如果他一發願往生,這個人一定是上品上生,他立刻就得到很高的品位。
鈔【愚朴之輩,但稱佛發願者亦生。】
『愚』是愚痴,沒有聰明智慧,不但聞法他不會開悟,你就把經跟他講得再詳細,他也不會開悟。人有這兩種根性,上根的人好教,一聞千悟,非常好教,他會成就;下根的人也好教,為什麼?不必囉嗦,不要講東西,就教他老實念佛求生淨土,他就真幹,他將來也一定往生。「唯上智與下愚不移」,這兩種人是器,都很容易成就;當中這個半吊子,上不上,下不下,這一類的人麻煩。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說法就是為當中這一部分人(上根跟下愚不需要,很簡單,幾句話就明瞭,就都得度),這些人是非常麻煩的人,妄想多,知見複雜,煩惱執著,讓他聽清楚、聽明白很不容易,佛都感到困難,何況佛以下的,我們凡夫對這些人沒有法子,要他相信不太可能。怎麼辦?你也不必著急,也不必感情用事,過分慈悲,一定要用耐心先度自己,自己先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去了以後再來,再度他們。再來,那不一樣!你的智慧不相同了,你度眾生的善巧方便多了,為什麼?從阿彌陀佛那裡學來的。這一切眾生,無論他輪迴到哪一道,你都認識,只要自己有智慧、有能力,你時時刻刻都可以幫助他們。所以度眾生不急在一時,要認識時節因緣,時節因緣沒成熟,一點用都沒有;必須到緣熟了,他才能接受。
鈔【觀淨土一門,則聖人無棄物也。】
這是說明淨土法門的廣大、淨土法門的殊勝。上,他度眾生的對象,上包括等覺菩薩,文殊、普賢都要發願往生,下乃及地獄眾生,三惡道。三惡道最苦的是地獄,只要他一念回心,願意求生淨土,臨終十念一念也必定得生,這個是阿彌陀第十八願。古大德讚歎阿彌陀佛最偉大的就是第十八願,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最尊敬阿彌陀佛的也是第十八願。為什麼?因為有這一願,一切眾生都得度,可以說一個都不漏!只要你肯去,不肯去就沒有法子,只要肯去,一個都不漏,古德講萬修萬人去。
鈔【按所云正觀,通乎上中。】
上輩、中輩,正觀的修行方法。
鈔【所云助行,通乎中下。】
我們在經典裡面讀到,上輩理一心不亂生實報莊嚴土,中輩斷見思煩惱生方便有餘土,下輩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雖然有四土九品的差別,但是你一定要明瞭,西方世界四土是平列的,是融合在一起的。所以在西方世界的人,自己確確實實沒有感覺到有四土品位的存在,不會有這個念頭。事實上確實有四土九品的存在,但是沒有界限。
鈔【有法師此論極善,觀者毋忽。】
這就是志眼法師所說的,他這個開示非常重要,能幫助我們斷疑生信,增長我們的信心。
疏【有言九品,八從蓮生,以第一品云金剛臺故。今參合經論,仍以九品皆屬蓮生。】
佛經最困難的就是執著文字。佛經不能離開文字,也不能執著文字,離開文字,那是魔說;執著文字,會曲解經意,會錯會佛的意思。所以世尊在入滅之前,教導後人「四依法」。這就是教我們,佛不在世,我們學佛依靠經典要用什麼樣的心態才不會錯會佛意。佛教我們四依,第一句就是「依法不依人」,「法」是經典,揀別經典才是真正的歸依處,我們一生修行的依靠。善導大師在《四帖疏》裡也特別強調這個觀點,即使是羅漢、菩薩、等覺菩薩跟我們所講的,與佛的經義相違背,不相同的,我們都不能夠遵守,都不可以聽他的,一定要以經做依據。大師在這個註解裡特別強調,我們要曉得依法不依人。第二,佛教給我們「依義不依語」。「義」是佛講的意思,你要明瞭,佛講的話沒有關係。「語」,記錄下來就是文字,就是現在稱之為經典,文字不過是語言的符號而已,用符號來代表,把這個語言記錄下來。所以我們要依義,語沒有關係,多說幾句、少說幾句無所謂,只要意思對就行了,這是重要的一個標準。第三,那就更重要,這四句一句比一句要緊,「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什麼樣的話才叫了義?能夠幫助我們這一生真正超越輪迴,永斷生死,成佛作祖,這個法子、這個開示就叫了義。佛所講的一切大乘經都是以這個為目標。理沒錯,我們自己程度夠不夠?了義的經很多,我們仔細去觀察一下,哪一個了義經能符合我這個了義的根性?他的經是了義,我這個根不了義,這沒有用處,學他那個法門,不能了生死,也不能出三界,這對我來講就不了義。所以在末法時期,一切經裡面,真正能幫助我們在這一生了生死出三界的就是淨土三經。除這個三經之外,你要想了生死出三界,不是那麼簡單,普通人決定做不到。除非你是天才,你是上上根,你是再來人,那沒有話說,那個可以成就。中下根性人沒有法子了生死,唯有念佛帶業往生。所以這個經典是究竟了義、圓滿的了義。為什麼稱它做究竟圓滿?華嚴會上,文殊、普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念佛求生淨土,這是上上根人,他們也學這個法門。下下根人,惡道眾生,無惡不造的,臨終遇善知識,至心懺悔,十念也能往生,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所以這個法門叫究竟了義,叫圓滿了義。這是我們一定要把它認識清楚的,我們要學了義經,不學不了義經。我們這一生得人身,壽命不長!不要看到幾十年的光陰,一百年的光陰,一彈指就過去了。我將近七十歲了,想想十幾歲的時候,就像在昨天的事情一樣,你看多快!不可能再有七十年了,縱然再有七十年,也是一彈指就過去了。我們的壽命太短,光陰太寶貴,浪費在不了義經典上,那太可惜了。所以要把時間、精神集中,專修專弘,專弘就是專修,專修就是專弘,自利利他是一不是二,這就對了。所以說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最後,當然就更重要,佛教我們「依智不依識」。這是給我們很大的警惕,為什麼?凡夫感情很重,往往被感情拉跑了,明明曉得這個地方是不了義的,可是你幾個好朋友,他們相信,今天這個來勸你,明天那個來拉你,為了人情面子不好意思不去,那就壞了。所以佛教給我們依智不依識。「智」是理智,「識」就是感情,依感情沒有不墮落的,依理智才能夠超越!所以我們要以理性做主宰,不可以感情用事,那你就對了,你的路子就走正確了。這是佛涅槃之前交代我們後人四句話,叫「四依法」。這四句開示,我們真的明白了,我們確實遵守了,那就無異在佛的身旁,跟一天到晚跟在佛的旁邊就沒有兩樣!可見得釋迦牟尼佛設想很周到,對於千萬年後世的學生所遭遇的種種環境他都了解,他都教給我們很好的方法、很好的原則,能夠在一切境緣當中不障礙我們的道行,我們都能夠成就。這是很高的原則,一定要把握到,然後看許許多多枝枝節節問題,自然就明瞭。
蓮池大師在這裡給我們寫得這麼多,說明這個世間境緣非常複雜,現代的環境比明朝末年有過之而無不及。守住祖師的教訓,守住佛祖的原則,我們在今天這個環境依然可以突破,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要讀《疏鈔》,為什麼要講《疏鈔》,宗旨、目的就在此地。這一段首先提出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是從《觀經》上來的,《觀經》裡面這個九品,上品他說『金剛臺』,沒有說蓮花,上品中生以下到下下品都說蓮花化生,這個人執著文字。八個是有蓮花,上上品沒有蓮花,問題發生在這個地方。『今參合經論』,凡是祖師在這個地方所講的論,都是講的《往生論》。我們把三經一論合起來看,你就明瞭,上上品往生也有蓮花,不是經上沒說就沒有。所以佛教給我們依義不依語,這句話就重要了。底下這段文很長,就經論合起來看,說明九品統統都是蓮花化生。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