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七十四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074
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一一三頁:
◎【三、旁通】
◎【初、觀經】
玄義【先明通觀經者,有言十六觀門,名為定善,執持名號,名為散善,今為通之。】
旁通裡面有兩段,第一段是說《觀無量壽佛經》,第二段再舉其他與本經相通的經典。淨土三經,除本經之外就是《無量壽經》與《觀無量壽佛經》,這是淨土法門主要的三部經典。曾經有人說:十六觀是定善,本經裡所講的持名念佛是散善。究竟誰是定?誰是散?這裡面也有一個說法,因為十六觀主要是修定,跟禪宗修止觀沒有兩樣,必須定心才能觀得成,心散亂決定觀不成的。譬如第一觀,觀「落日懸鼓」。太陽從西方下去的時候,這紅紅的太陽,你就看這個。無論是白天晚上,無論什麼時候這個紅紅的太陽都在面前,張開眼睛太陽在你面前,閉著眼睛太陽還在面前,第一觀才修成。第二觀,觀「大海結冰」,就是觀琉璃世界,觀成功之後,你看這大地就像翡翠一樣,琉璃鋪的,這實在不容易。所以十六觀的理論我們可以學一學,修行的方法決定做不到,這心太粗了,定不下來,所以觀不能成就。持名念佛這個原理也是出在《十六觀經》,就是最後一觀;你前面方法統統無法修了,那你就持名念佛。執持名號,初學的人可以說都是散心稱名,用散亂的心來念佛號。定與散的意思是這麼個說法。
玄義【於中有二,一總,二別。】
這裡頭有兩個意思,一個總說,一個別說。
玄義【先明總者,彼經妙觀,宗乎一心。】
這是把《十六觀經》修行的宗旨給我們點出來了。本經修行,從一日到七日,一心不亂,也是以這個為宗旨。
玄義【此經一心,正符彼意。】
就『一心』來說,本經跟《觀經》沒有兩樣。
玄義【一心作觀,一心稱名,何得同歸一心,揚彼抑此,詳如淨覺疏中說。】
蓮池大師跟我們說明,這兩部經實實在在是一樣的,一樣的宗旨,就是修行的方法不相同。如果就事上來說,《觀經》是專門教你觀想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這個修法也難說到微妙,必須通達大乘甚深的義理,這個觀才妙,否則的話,單單想這些事相,那妙在哪裡?理就很深了,這就要講到『一心』,《華嚴》上說的「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你觀一切法,不僅是西方世界依正莊嚴,盡虛空遍法界無量無邊諸佛剎土都是自性變現之物,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性周遍,無法不造。所以說「心外無法,法外無心」,這才是妙觀,這就是用的一心;用一心,這個觀就妙了。
我們也用這個心來念佛,那佛號怎麼不妙呢?《彌陀經》東方五尊佛的德號,最後一尊叫妙音佛,他那是妙觀,我們這個念佛是妙音,都妙!為什麼妙?妙在哪裡?妙在一心稱念,這就妙。念佛的時候絕對沒有妄想、沒有疑惑、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個念佛的佛號就叫妙音。我們看註解,先解釋旁通:
疏【旁通者,不別頓圓,但取諸大乘經義理相通。】
此地講相通,不是說別教、圓教、頓教,暫時不談這些,只取大乘經義理與本經相通的。
疏【以十六觀,是淨土專經,故先舉也。】
首先舉出《觀無量壽佛經》,道理就在此地。
疏【定散者,孤山判十六觀為定善,此經持名為散善。】
『孤山』是宋朝智圓法師,他住在杭州西湖孤山,後人直接以地名尊稱他,這是對他的恭敬。他當年在那裡主持一個道場,也是弘法利生,也勤於註疏。他有十種註解,當時有人稱他為十本疏主。定善、散善,就是他講的。
疏【今謂一心不亂,有事有理。】
蓮池大師從本經的經義與《十六觀經》的經義,作一番深入的討論。
疏【即事一心,已非全散,何況理一。】
「理一」是理一心。蓮池大師的看法比智圓深入,智圓法師不是專修淨土,蓮池大師一生是專攻淨土,在境界上、體驗上是不相同的。事一心不亂已經得定了,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給我們說得很透徹,念佛念到事一心不亂,見思煩惱就斷了。見思煩惱要是斷了,通常在教下講,那是第九定的境界。世間禪定是四禪八定,到四空天。第九定是阿羅漢、辟支佛所證得的,見思煩惱永遠斷了,超出三界不再輪迴了。這個是定不是散,何況理一心?見思、塵沙煩惱斷了,四十一品無明最少也破一品,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是理一心。理一心這個境界就是別教的初地菩薩,圓教的初住菩薩,這比阿羅漢、辟支佛高得太多了,那怎麼能講散善呢?這確實是講不通的。
智圓法師看這個是看我們初入門用功夫,現在我們念佛,我們的確是散心念佛,我們不是一心念佛。我們散心念佛能念得成功,能夠念到功夫成片,帶業往生。可是十六觀就不行了,十六觀一定要能觀成,觀成那的確是要一心來修觀;散心修觀決定觀不成功。如果從這點來看,智圓法師講得沒錯。如果就這個判定《十六觀經》是定善,《彌陀經》講的是散善,這個講法是不圓滿的。所以蓮池大師這說法,是依經典理論跟我們分析得很詳細。
疏【正符彼意者,彼經三觀,即空即假即中,超乎次第,是為一心。今經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則能持所持,了不可得,是名空觀;正當空時,能所歷然,是名假觀;非假非空,常空常假,不可思議,是名中觀。】
《彌陀經》修學的理論與方法,跟《觀無量壽佛經》實在講是沒有兩樣,沒有高下的。『彼經三觀』,講空假中,這是天台家教義,天台智者大師發明「三止三觀」,這個修行方法是他悟出來的。他念《法華經》時入定,在定中他到了印度靈鷲山,釋迦牟尼佛還在那裡講《法華經》,他在那裡聽了一座。回來之後告訴人:法華一會到現在還沒散。從此之後,他就開悟了,悟到三止三觀的修行方法。
在那個時候印度有一些高僧到中國來,智者大師把他的心得提出來討論。這些外國的法師對他非常佩服,說他悟出「三止三觀」這種修行的方法,與《楞嚴經》所講的「奢摩他、三摩、禪那」,意思非常接近。智者大師聽到印度有《楞嚴經》,就很希望這部經能傳到中國來。但是那個時候到印度不容易,不像現在交通這麼方便。他就在天台山那個地方築了一個台,叫拜經台,向西方,印度在中國的西方。每天在那裡禮拜,禮拜的目的就是求這部經能到中國來。他拜了十八年,一直到他圓寂,《楞嚴經》也沒到中國來。可是諸位想想看,這種精神毅力真正值得後人敬佩。以後《楞嚴經》在唐朝中宗時候,般剌密帝法師把這個經送到中國來。
三止三觀,裡面又分作「一心三觀」。一心就高了,一心裡面這三止三觀統統圓滿。此地所講的『即空即假即中,超乎次第』,有次第三觀,有一心三觀。一心三觀,觀三諦是一境,是一而三,三而一,這才是究竟,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稱性而觀」,教下是稱性而談。修這個觀的時候,一即是三,三即是一。「空就是法界」,一空一切空,不能說這個是空的,那個是有的,沒有這個道理,一空一切空。空從什麼地方觀?從體性上觀,觀一切法自性空寂,了不可得,也就是從本體上觀。
觀假,假也是整個法界,假是從相上觀,一切相都是因緣生法,緣生之法全是假的。沒有一樣不是假的,所以一假一切假。假也是法界。假跟空是不是對待的?不是的。假跟空是一不是二,這才入得了法界。如果假跟空是不一樣的,是兩樁事情的,你就入不了法界。空是它,假也是它。假就是有,《心經》裡面所講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是講法界的本體,假是講法界的現象。現象是本體之現象,本體是現象之本體,是一不是二,諸位要體會到這個意思。所以佛法的空不好懂,空不是什麼都沒有,空是有,空跟有是一樁事情,有就是空,空就是有,空有是一,空有不是二。這才叫一心三觀。
還有一個「中」,中是觀用,作用。不但佛法講中道是作用,儒家也講這個。《四書》裡面,一篇叫《中庸》,儒家教我們用中,那你就得自在,佛法也是如此。中也是法界,中是起用。一切法都是中道,無空無假無不中,這樣觀成了,就證得一心三智,這三種智慧就是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天台家這個觀法也有經論作依據,《中論》講「因緣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佛法裡面講的三種智慧,是從一心當中證得的;亂心決定不能開智慧,決定不能開悟,因為你心沒有專一。
佛法是以求智慧為目的,無論哪一個法門,無不是修定的,無不是修一心。如果說法門有高下,這是看法上的偏差、誤會。佛在大乘經上告訴我們,「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這個看法是絕對正確的,因為都是修一心。一心三觀是修一心,次第三觀還是修一心,只是方法上不一樣。一心三觀高明,是利根修的;次第三觀,愚痴一點、笨一點的人用這個方法。次第也好,一心也好,到最後都能得定、都能證果。次第三觀不一定從哪邊開頭,一般講先從假入空,這個比較方便,假是假相,入空;然後再從空又入假,回過頭來,所謂是雙遮雙照。別教以下的都是用這個方法。如果用一心三觀,這是圓教,這是圓融,沒有次第。本經雖然不是純圓,它是分圓,屬於頓教,所以才說『超乎次第,是為一心』。
本經也是如此,這是要真正通達《彌陀經》的理論。《彌陀經》裡面修行的方法就是「信願持名」,就是你一定要念佛。念佛的方法很多,口念、心念,當然是以心為主。如果口念心不念,那個沒有用,那是喊破喉嚨也枉然。心念、口不念,管用,《楞嚴》說得好,「憶佛念佛」,憶佛,我心裡想佛,我口裡雖然沒有念,我心裡面想,那行!「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經文這個句子非常的肯定,必定見佛。所以憶念非常要緊,時時刻刻不要把佛忘掉了。常常要看佛像,現在方便了,家裡供大張的佛像,小張的佛像可以帶在身上,常常看看,幫助你憶念,念念不忘阿彌陀佛,念念不忘西方三聖,要養成這個習慣。
『能持所持,了不可得,是名空觀』,為什麼?能所性空。「能持」是我們自己,「所持」的是阿彌陀佛的名號,這也是因緣所生法。《中論》上講:「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這些教給你什麼?破執著。雖然執持名號,裡頭有破執著,那真正是妙不可言。這個名號要不要?要。一天到晚佛號不中斷,這叫執持名號。雖然執持名號,同時又三輪體空,這是最高明的修行方法。
『正當空時,能所歷然,是名假觀』,它是同時的,雖然能所了不可得,我們的佛號沒有間斷,字字分明。「能持所持,了不可得」,不著有;「能所歷然」,不著空;空有兩邊不著,這就是說明真空不礙緣起,這是法界的真實相。
『非假非空,常空常假,不可思議,是名中觀』。非假非空,所謂互奪兩亡,兩邊都離開了,這叫做雙遮中道,兩邊不立,不著空也不著有;常空常假,這是雙照中道,雖然兩邊都不執著,兩邊都同時存在,遮照同時。這個不可思議,真正不可思議。佛在《無量壽經》裡面告訴阿難:汝不可思議。這句話要說到我們身上,我們每個人都不可思議。為什麼說不可思議?與這個經的理論完全相應。諸位要曉得,三諦三觀在哪裡?就在我們一身。我們的身心、體性了不可得,可是我們今天這個相也是能所歷然,能生的是法性,所生的是我們這四大五陰的相狀,這裡頭也是雙遮雙照,實實在在不可思議。
疏【良以單提聖號,直下一心,有何次第,正三觀圓修之義也。】
念佛法門怎樣才得力?這一段就是給我們說明這樁事情。這一句諸位要特別記住,『單提聖號,直下一心』,就這八個字。除這句佛號之外,什麼妄念都沒有,這叫單提;念這聲佛號還想別的,這就不叫單提。如果真正能二六時中只有一句佛號,其他什麼念頭都沒有,給諸位說,這就是一心;這不是次第一心,這是當下一心,一心不亂就現前。還懷疑這個懷疑那個,想這個想那個,這就把自己的一心破壞了。這種修法就是天台家正三觀圓修之義,就是天台家的一心三觀;他那個一心三觀的確很麻煩,我們這一句佛號修一心三觀比他那個容易多了。
這個法門,蕅益大師講:最簡單、最容易、最穩當、最快速,無量法門裡面沒有比這個法門更理想的,沒有比這個法門更殊勝的。諸位能聽到這個法門,這是很大的福報,沒有福報的人聽不到。你真正把這個法門搞明白了,依照這個法門來修學,這一生成佛了。修學其他的法門,一生想成佛不容易。這個法門一生成佛,不但是成佛,成圓教的佛,真是不可思議。
疏【是則彼經以心觀為宗。】
《十六觀經》是以一心觀想為宗旨。
疏【此經以心念為宗。】
以一心念佛名號為宗旨。
疏【觀即念也,念即觀也,兩經所說,既同一心,何獨此經抑之為散。】
這個意思非常的明顯,『觀』是把整個精神貫注在一個境界裡面,而且是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念」是心裡念著,「觀」是想,心裡想,念跟想是一樁事情。《觀經》是以法界心觀法界境,這個經裡面是以法界心念法界佛,就這麼回事情。實際上一點差別都沒有,怎麼可以說這個經是散善?
疏【故此法門名念佛三昧。】
為什麼叫念佛三昧?三昧就是正定,是用念佛這個方法成就三昧,所以叫它做念佛三昧。念佛三昧,嚴格講就是事一心不亂。功夫成片是相似的念佛三昧。
疏【亦名一行三昧。】
一行無二行,一行是專念名號。我一天到晚所想的、所念的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除一句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念,這叫做『一行三昧』。
疏【亦名諸佛現前三昧。】
『諸佛現前三昧』,諸佛就是阿彌陀佛。所謂「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念到心清淨了,感應到佛現前,你看到了。這個佛現前是給你作證明,你見到阿彌陀佛了。可是我們念佛人讀到《疏鈔》這一段,心裡別打妄想,我天天念佛,怎麼阿彌陀佛還不現給我看看?你們想想,阿彌陀佛會不會現?決定不現。為什麼不現?你這佛號裡頭摻雜有妄想,你不專。一面念佛一面還想阿彌陀佛現個像給你看,這樣念佛不會得一心。這個不是一行,這是二行。真正念到一心,佛像自然現前,這時雖然你見了,見如不見,你不會好奇,你也不會生歡喜心。雖然見到佛像,自己心裡清淨,如如不動,還是一句佛號念到底,這個境界是好境界。
如果佛一現前,自己就歡喜了,歡喜是煩惱,一心破壞了。佛現在為什麼不能現前?你功夫不到家,一現前就把你念佛功夫破壞了。幾時到如如不動,佛就現前了。好比你念書一樣,看看你念得差不多了,可以考一考你。什麼都不會,老師不會考你,為什麼?你還不夠格。佛現前就是考我們的,我們現在功夫程度不到。程度不到,佛也現前,你要記住,那不是佛,準是魔在擾亂。所以念佛人心要清淨,要專門想著佛號,念著佛號,其他的什麼都不想。也不要求一心,「我念這麼多天,怎麼還不得一心」?這個都不行,決定得不到的,因為你念佛的心裡頭胡思亂想,想一心也是胡思亂想,想佛現前也是胡思亂想,這是不可以的。
疏【亦名般若三昧。】
一心不亂就是大智慧。要知道一心是體,智慧是用,一心起用就是般若。般若跟禪定可以互為體用,禪定是體,般若是用;般若是體,禪定也可以是用。所以,也叫作『般若三昧』。
疏【亦名普等三昧。】
『普』是普遍。你只要把一心念成功了,八萬四千法門、三藏教理你統統都貫通了,你等於《大藏經》全都念過,所有法門全部都修圓滿了,所以一個法門成就,一切法門都成就了,這叫『普等三昧』。你要是明白這個道理,你就死心塌地念這個佛號,不會再起心動念要學這個、要學那個。好像這個也不錯,那個也好,不修很可惜。是,很可惜,你一輩子也修不成功,你不懂得這個門道。如果你懂得這個門道,你一條抓到了,統統得到了,一條也不失掉,確確實實如此。這部《疏鈔》要是念通了,《大藏經》就通了,不管什麼經典,你決定有能力讀誦,有能力通達,這是普等三昧。我們看了這麼多名詞,你才曉得念佛法門真正不可思議。
疏【三昧之言定也。】
『三昧』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叫正定。
疏【既通多種三昧,何得為散。】
念佛法門名字這麼多,都是講三昧,你要說它是散善,這個話實在是講不過去。
疏【大要觀想若非一心,觀亦成散。持名若得一心,持即成定,不在觀想持名,而在一心與不一心也。】
蓮池大師這個說法,非常的合理,非常的圓滿。修觀也好,持名也好,問題就是你是不是用一心?散心觀想,觀想也是散善;一心觀想,觀想是定善。換句話說,散心持名,持名是散善;一心持名,持名怎麼不是定善?這個講法確實合情合理。
疏【如淨覺疏者,疏云:智者大師於觀經,以三種淨業屬散,十六妙觀屬定,未聞以持名為散也。】
這是引用古大德註解來說。智者大師是天台宗了不起的一位祖師,他在《觀無量壽佛經》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給它做了註解,他的學生將他的註解再做一個註解,《觀無量壽佛經妙宗鈔》。這部註疏可以說是淨土宗理論的權威,蓮池大師引用的很多。要想對淨土宗的理論多了解,是值得去研究的。可是方法上來說,一定要修持名念佛。
《觀無量壽佛經》裡面講,韋提希夫人,她遇到一個不孝順的兒子,怨憎會,冤家對頭來的,覺得人生非常的痛苦,求釋迦牟尼佛教她思惟,教她正受。「我應該怎麼想法,怎樣看法」,佛以三種淨業答覆她。如何能得到正受(正受就是正常的享受,也就是清淨心)?佛用十六觀答覆她。這是智者大師在註解裡面所說的,他老人家說得很清楚,三種淨業散心思量叫思惟,這是散善;十六種觀法,這個屬於正受,這是定善。散善與定善是這個講法。
三種淨業是什麼?就是《觀經》三福,對我們修行人來說很重要。十六觀我們不用這個方法,我們用持名念佛,但是三種淨業很要緊,我們必須要修。第一種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一定要孝順父母,要尊重師長,要養慈悲心,慈心不殺。我們現在中國佛教徒都能吃長素,這個很好,但是修十善業不多,我們要修十善業。十善業:身不殺、不盜、不淫;口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意不貪、不瞋、不痴。這種淨業修成,人天福報,不墮三惡道。
三種淨業,三個層次。第二種是「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比前面高,這是小乘法,超越世間。受持三皈,受是你要接受,持是保持,三皈是覺不迷、正不邪、淨不染,要持戒,這是聲聞、緣覺的境界。第三種淨業,這是大乘的,「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不發菩提心與西方淨土不相應,因為西方淨土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礎上。菩提心是真誠,待人接物要用真誠之心,這就是菩提心。決定不能有虛妄,不能有虛偽,要以真誠心待人接物,我們在佛法才能入門。
諸位要曉得,多少學佛的人乃至於出家,到了七十、八十、九十,佛法沒有入得進去,原因在哪裡?就是沒有菩提心。菩提心是真心、誠心,這是菩提心的本體。真誠起作用,對自己是清淨心,自受用,清涼自在;對別人是大慈大悲。至誠心它起的作用就是這個,這個不要學的,這是性德,真如本性裡頭本來具有的;自己一定清淨,對人一定慈悲。自己心地不清淨,對人不慈悲,你自己就要覺悟,菩提心沒發出來。菩提心沒發出來是什麼心?凡夫心,凡夫心你就不能出六道。菩提心才能出六道,才能明心見性,才能往生西方。
《觀經》裡面,這三種淨業非常重要。要深信因果,所謂「眾生畏果,菩薩畏因」,學佛的人不敢造惡因,造惡因後來會有惡報。惡的果報來了不怕,逆來順受,那是報,報了就完了,受報當中決定不造惡因。要讀誦大乘,《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統統是大乘經。我們修淨土的人就讀這些經典,夠了,不要再給自己添麻煩。淨土三經一論,或者蕅益大師所編的《淨土十要》,印光大師的《文鈔》,都是發明三經、發明淨土的宗旨教義,這些我們都可以讀誦。印光大師的《文鈔》雖然不是經典,但是裡面所說的全是大乘教義。「勸進行者」,自己修,還得要勸別人,把這個理論、方法、功德利益說給別人聽。
智者大師沒有說持名念佛是散善,只說三種淨業是散善,十六觀是定善,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
疏【孤山判此經為散善,予不韙彼說。】
智圓法師說這個經是散善,實在講,我們看了蓮池大師前面這番議論,想想他實在是有道理,不是隨便說的,所以孤山的說法我們不敢同意。
疏【且普門品疏,釋一心稱名,有事有理,存念觀音,無有間斷,名事一心。若達此心,四性不生,與空慧相應,名理一心。普門無不亂二字,智者尚作空慧釋之,今云一心不亂,何得貶為散善。】
這是引用智者大師《法華經》註解。智者大師的《法華文句》,一直到今天還是第一權威註解。這個註子非常深,他的學生把註解再加以註解,稱之為《法華經文句記》,就是筆記,這是天台宗所依據最重要的經典,天台三大部之一。這個註解雖然好,太深了,我們初學的人沒辦法讀。這次我從香港回來,帶了一部《法華經文句記篡要》,清朝道霈禪師所編的。《篡要》是把《文句記》裡面的東西摘要,對於初學《文句記》的人來說是有很大的便利。在《法華經》註疏裡面,智者大師有這一番論斷,講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有事一心也有理一心,不過他沒有講一心不亂。『事一心』就是你念名號不間斷,就跟我們念阿彌陀佛一樣的,二六時中這個名號不間斷,這就叫事一心。
『若達此心,四性不生,與空慧相應,名理一心』。什麼叫四性不生?四性,也是從《中觀論》上出來的,「諸法不自生」,一切法不會自己生自己,「亦不從他生」,也不是從別人生的,他也不能生自,「不共不無因」,也不是自他共生的,也不能說是沒有原因生的,「是故說無生」。這就是講四性: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你要是能通達這四種性質,你就曉得這一切法本來就不生。若達此心,四性不生,這與空慧相應,與空慧相應就是與大般若智慧相應,這就是理一心。與大般若相應,實際上就是與真如法性相應。
在《普門品》註解裡面,雖然沒有『不亂』這兩個字,它講到一心。『智者尚作空慧釋之』,智者大師這樣解釋。『今云一心不亂』,我們本經不但講一心,後頭有不亂,講到一心不亂。『何得貶為散善』,智圓法師說這個經是散善,實在講是講不過去的。這一段蓮池大師給我們辨別的實在是太清楚了,所以我們不能懷疑。
疏【愚按:智者入滅,唱三寶名。】
『愚』是蓮池大師自稱。智者大師圓寂,臨命終時念三寶名: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他是念佛往生的。
疏【章安臨終,亦稱彌陀及二大士。】
章安是智者大師最得意的學生,大師後來的著作多半都是他整理。《法華文句》是智者大師作的,《文句記》是章安的筆記,解釋大師的註疏。章安臨終也是念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也是這樣走的,都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疏【彼師資自行如斯。】
『師』就是智者大師,老師,『資』是學生,徒弟就是章安。他們師徒兩個自己修行就是這個樣子的,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疏【必不散判稱名,於是益信。】
智者大師決定不至於把持名念佛看作散善。我們看了智者大師、章安大師他們一生的修行,一生講經說法、註疏經典,我們更相信持名念佛決定不是散善。這些都是啟發我們的信心,堅定我們的信心。念佛人一定要自信,我這一生決定生西方極樂世界,要有這個信心,決定往生,一點懷疑都沒有。
前面跟諸位講「讀誦大乘」,我就念《彌陀經》,念《疏鈔》、《要解》,或者看看《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足夠了,別的都不要再去念了。蓮池大師說得好,「三藏十二部,讓給別人悟」。我讀誦大乘就專門讀誦淨土三經。讀經的時候也是念佛,因為經典上念念都是講西方淨土,都是講極樂世界;念佛也就是念經,因為經上就是勸你念阿彌陀佛的,念阿彌陀佛豈不就是念經!所以念佛與讀經是一不是二。這樣才能決定往生,決定會念到清涼自在,念到法喜充滿,現前就得受用。今天時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