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新加坡二次宣講) (第二十三集) 1994/11 新加坡 檔名:02-027-0023
請掀開經本第一百四十一面,第四行第二句看起:
【其五者。世間人民。徙倚懈怠。不肯作善。治身修業。父母教誨。違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無子。負恩違義。無有報償。】
到這個地方是一小段。後面這第五段,在五戒裡面這是飲酒,這段裡跟我們說酒的過失。同時這段文裡面含義很廣泛,也提到了貪瞋痴,這是意業的三惡。由此可知,這品經裡面,不但是說五戒,實際上也把十善都包括在其中。譬如我們讀到妄語惡,這妄語裡面,他也說了口的四種過,惡口、兩舌、妄語、綺語,所以實際上這個經文是很圓滿的,包括了十善業道,五戒與十善業道。我們念到經文的時候稍微提一提,諸位就明白了。
一開頭還是講造因,『世間人民,徙倚懈怠』。徙倚就是心不定,徘徊不定的樣子;懈怠,懶散。這四個字它的意思就是形容這個人在世間沒有目標,沒有方向,猶豫不決,懈怠懶散,是形容這個樣子。『不肯作善,治身修業』。這兩句連起來看,就是我們俗話常講的不務正業,苟且放逸的意思;不肯從事於正當的職業、正當的工作來謀生,是這個意思。對於父母的教誨,『違逆』就是不願意接受。『反逆』那就更嚴重,反抗,不但是不能接受,而且還反抗。『譬如怨家,不如無子』。使父母對於子女真是失望,為子女操心憂慮,反而不如沒有這個兒子來得好。這是從這個地方看到父母對於兒女的失望達到痛心的地步。
『負恩違義,無有報償』。辜負父母教養之恩,他不懂得孝養父母,孝養父母是義!義是應當要做的,應該要做的。連動物有些都知道報恩,我們在書本裡面所看到,烏鴉有反哺,烏鴉老了,小烏鴉會到外面去找食物來餵老烏鴉;羊有跪乳之恩,小羊吃奶,跪在母親的面前,所以這樣的人實在說連動物都不如。
【放恣。遊散。耽酒。嗜美。魯扈。抵突。不識人情。】
這段是講的貪。『放恣,遊散』。貪玩,遊手好閒。『耽酒,嗜美』,這是貪吃。這個地方的美是指的美味飲食,喜歡喝酒,喜歡吃好東西,講求這些。這都是屬於貪瞋痴裡面意三業的貪惡。『魯扈,抵突』。魯是粗魯,扈是跋扈,抵突是不順人情。就是我們講或者在言語,或者在態度上頂撞,就是這個意思。『不識人情』,不能夠通情達理。
【無義無理。不可諫曉。】
如果能夠接受別人勸勉,那還不錯,還能回頭;這些人你勸勉他,他不但不能接受,還要抵突。也就是他以惡言、惡的態度來相報,不能接受。這是在佛法裡面講愚痴,業障很重,不能聽人勸告!
【六親眷屬。資用有無。不能憂念。】
一個正常的人他會孝順父母,對於親朋好友會常常關照,常常念在心裡面,他們現在生活過得怎麼樣,他會關心。這句『六親眷屬,資用有無,不能憂念』。對於親戚朋友毫不關心!
【不惟父母之恩。】
這個『惟』是思惟。他不想父母養育之恩。
【不存師友之義。】
『不存』。存是存念。『師友之義』。也不會懷念老師對他怎樣教導,這些好朋友對他些忠告,他心裡面完全沒有,他不想這些。
【意念身口。曾無一善。】
這是講意身口三業,身口意三業沒有一樁是善的;換句話說,真正叫作惡多端!找不出他有什麼一樁好事情值得人讚歎的,找不到。這段我們看到貪惡。
【不信諸佛經法。不信生死善惡。】
這兩句是愚痴。佛是人天導師,世出世間大聖人!佛是一個圓滿的覺悟者,對於世出世間諸法的實相,他都明白、都覺悟了。他為什麼能夠究竟圓滿覺悟?佛告訴我們,這是因為心地清淨,於世出世間一切法徹底明白覺悟。佛說了,這是每個眾生本能的事,本來就是這麼一回事情。眾生為什麼不覺?為什麼會迷了?就是因為有妄想執著。佛妄想執著放下了、斷除掉了,所以他這個本能自自然然的恢復,不是從外面學來的。佛把他的經驗告訴我們,把這個事實真相告訴我們,希望我們也能夠快快的恢復自己的本能;只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我們這個能力就很快的恢復。佛法教化眾生就如此而已!所以我們要相信佛所說的經,要相信佛教導我們的方法;經典所說的理論、境界決定是真實的,經典所傳給我們修學的方法一定是正確的,不信那是愚痴!從前李老師講那不是愚痴,就是狂妄!狂妄還是愚痴,總離不了愚痴。
『不信生死善惡』。生死善惡是事實,擺在我們面前,這就是六道輪迴的果報。善因善行一定有善果,惡因惡行一定是三惡道的惡報,決定不能夠避免,這要相信。真正相信了,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自自然然會有收斂,不敢造惡。為什麼?造作這個惡因,後來的惡報受不了!這就是聰明人,這就是有智慧的人。他不能相信、不能接受,這愚痴到了極處。
【欲害真人。鬥亂僧眾。】
這兩句是瞋恚。從嫉妒、瞋恚心生出來的。『真人』,是修道之人。有道德,有修行的人,他看了不順眼,要去傷害他,去毀謗他,去傷害他。僧團,是傳持佛法的團體,佛法在世間,決定是利益這一方,後面經文有詳細的說明。這個地方沒有佛法,眾生就苦了,所以經典上也常常把佛法比喻作燈明,在黑暗當中有這一盞明燈,可以指引我們的方向。他要破和合僧團,『鬥亂僧眾』,就是破和合僧團,這是瞋恚。所以這段裡面,貪瞋痴這是意三惡。這是十善裡面所說的。
【愚痴蒙昧。】
這是說痴惡之痛。
【自為智慧。】
他自己以為聰明,自己以為很有智慧,這是我們常講世智辯聰,自以為是,這樣的人。
【不知生所從來。死所趣向。】
佛這兩句話說得好!你自以為聰明,自以為是,你生從哪來,死了以後到哪裡去,曉不曉得?不知道。那不知道,就不是真智慧,真有智慧的人曉得,我們生從哪裡來,死了以後會到哪裡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大概學佛,在佛法上稍稍有一些修養,真正有一點心得,都不會迷惑,都應該很清楚。我們現在學佛,學了很多年了,看到經上這兩句,我也不知道,我也糊裡糊塗。如果是這個情形,我們這幾年學的是糊塗佛。為什麼學佛學了愈學愈迷惑?沒搞清楚。這不但我們在座的同修,糊裡糊塗學佛的人太多太多了。真正學佛,幾個人把佛法搞清楚了?搞清楚的人不多。假如搞清楚的人多了,這個社會就不會說我們學佛人是迷信。現在我們走到外面,很多這些年輕人、知識分子看到我們這樣子,迷信,他在後面講迷信。我們也遭了不白之冤。這就是什麼?真正搞清楚、真正搞明白的人不是多數,是少數。這我們極力要弘揚的,也就是說,我們要盡心盡力為社會大眾說明,佛法真實的功德利益對我們有切身的好處。我們每個人都想生活得很快樂,生活得很幸福,佛法確確實實能幫助我們達到。
【不仁不順。希望長生。】
『仁』是仁慈。沒有仁慈的心,他沒有;他也不能隨順大眾,還希望『長生』,還希望長壽。所以,從這經文上看,這樣的人心裡面是充滿了貪瞋痴,希望長生是貪心。
【慈心教誨。而不肯信。】
誰教誨他?父母、師長!這個兒子再壞,父母還是關心他,還是愛護他,還是教導他,但是他不相信,他不能接受。老師也是如此,但是現在這個世間師道也沒有了,現在的學校,老師跟學生的關係,跟過去師生的關係,已經有了很大的差別。過去,老師對學生那個愛護關心超過父子,為什麼?老師的道德學問要找個人傳授,要找個傳人,兒子不一定能傳,學生能傳,所以把道學看得非常重;能傳道的這個學生,那個關心愛護決定超過自己的兒女。所以師徒如父子,有這樣深厚的關係,決不是一般泛泛之交!這樣的恩情,現在人沒有這個福報。現在老師到鐘點上課,上完之後就下課,老師跟學生沒有什麼接觸了。老師上課甚至於為什麼?為薪水、為鐘點費。學生來求學為什麼?為分數、為考試。各人有各人的目的,彼此沒有關懷了。
我這個年齡真的還算是很有福氣,小時候念書,在抗戰期間我們遠離家鄉,沒有父母照顧,學校收容,老師就代替了父母。老師對我們,生活上照顧,生活在一起,學校就是一個家庭,所以我們對老師那種感恩戴德懷念,是現在人無法想像的。生活起居老師統統照顧。夜晚老師總要到我們寢室,要打個小燈籠來看兩次。怕什麼?學生睡覺不老實,被子踢下去了,老師還要替你蓋被子!所以我們對老師很懷念、很感激。這是『慈心教誨』,不信那就沒法子。不信不接受,這就沒法子。
【苦口與語。無益其人。】
這是父母師長苦口婆心的教誨,但是對他來講沒有利益。為什麼沒有利益?他不能接受。
【心中閉塞。意不開解。】
他心裡頭好像有東西塞住一樣,茅塞塞住一樣,不會開悟,不會明白的。這個人愚痴到這樣的程度,這所謂講痴惡之痛,確實是如此。前面這是說的因。這段裡面有「放恣,遊散,耽酒」,有這句,所以在五戒裡面這是屬於飲酒惡;可是整個經文裡面又講到貪瞋痴惡,所以包括十惡業。十惡翻過來就是十善,我們看果報。
【大命將終。悔懼交至。】
到他命終的時候,這惡報現前了。人在臨終的時候果報現前,一定見的是很不好的境界,見到無常大鬼、見到牛頭阿傍,見到這些,這是臨終的時候他會見到。這是果報現前,這個時候恐懼後悔沒用了,來不及了。
【不豫修善。】
『豫』是預先。不懂得預先修善。
【臨時乃悔。悔之於後。將何及乎。】
後悔沒用處,來不及了,還是要接受惡報。底下的經文是世尊勸我們。前面這些惡因、惡緣、惡果說得很清楚、很明白,我們要時時刻刻去反省、去檢點有沒有犯這些過失,如果有這些過失趕快要改。
【天地之間。五道分明。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者。】
『天地之間』,就是宇宙之間。『五道』,是天道、人道、地獄、餓鬼、畜生,真有不是假的。『分明』,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為什麼會有這些事情?這些事情是善惡報應。修善的人,人天去享福;造惡的人,三途去受報,有福、有禍。『禍福相承』。相承,這個意思就說明福裡面有禍,禍裡面有福。禍享盡了,他所修的那點善就現前了;享福的人很容易造罪業,你看禍跟福那兩個字很像,差不了好多,要仔細的觀察。到底是福是禍?很不容易辨別。愚痴的人往往把禍當作福,把福當作禍,愚痴搞錯了!所以『身自當之,無誰代者』。沒有人能夠代替。善惡果報真的是自作自受,沒有人能夠代替。
【善人行善。從樂入樂。】
善因、善緣、善果,這是真正得樂;唯有行善才會得樂。
【從明入明。】
『明』是心地有智慧、聰明!愈來愈有智慧,愈來愈聰明。
【惡人行惡。從苦入苦。】
這叫身苦,愈來愈苦。這一生人身很苦,來生要變畜生、變餓鬼那個身就更苦!
【從冥入冥。】
『冥』是愚痴、糊塗,愈來愈糊塗,愈來愈愚痴。這是善惡所顯示出來的現象,確實是這個樣子。
【誰能知者。獨佛知耳。】
哪個人對這樁事情了解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知道。佛所說的我們怎麼能不相信?佛所教導我們的如何不去奉行?
【教語開示。信行者少。】
佛曉得,佛清楚明白,佛教導我們,為我們開示,可是聽的人、相信的人不多。相信的人不多,佛還是要講,為什麼?一切眾生無始劫生死輪迴,愚痴、習氣很重,哪有聽一次開示就開悟了?沒這個道理。所以一定是長時期的聽,長時間的薰習,他豁然開悟、明白了。這點我們一定要清楚,一定要明瞭,聽經不可能聽一次就明白的,就省悟過來的,一定要多聽!在從前這個緣很難,只有這一個地方有法師講經,長年不斷的講經,你常常聽經,聽個一年、二年、三年,覺悟了,回頭了。這是要這麼長的時間來薰習才有效果。現在這個世間講經的法師大德很少,偶爾請個法師來講一天經、講幾天經,講完他走了,一日暴之,十日寒之;諸位在這聽一個月,一年才聽一個月,其他的十一個月打妄想,你想想看那有什麼用處?所以沒有效果!
現在講經的法師雖然少,科學工具比從前進步,咱們可以利用。沒有法師講經,我們這有錄音帶、錄影帶反覆不斷的去聽。這部經如果能夠聽上三十遍,聽上五十遍,那個效果就不一樣。沒有三、五十遍,不行!沒用處。這是大家,真正在佛法上要得受用,決定是長時間的薰習;中國古來的祖師大德們也不例外。我們在歷史上所看到的,唐朝終南山道宣律師,這是學戒律的,他專攻《四分律》,哪個地方有法師講《四分律》,他一定去聽。他這部《四分律》聽了二十遍。那當然不是一個人講,也不是在一個地方講的,哪裡講他就到哪裡去討經單。古時候叫討經單,就是我要聽一部經,我想住在你這個地方,你給我一點工作,我也替你做工,等於像半工半讀的樣子,在這寺廟裡討經單,這部經聽完了,他就走了。那個二十遍相當辛苦!《四分律》也相當長,講一遍也得要好幾個月,那個時候求學苦!現在這個錄影帶拿回家去,打開電視機,躺在沙發上,是不是?這多痛快!泡了好茶,這不一樣。以前人多苦,現在人是享受!希望大家認真享受。
沒有這二、三年的時間,佛法究竟什麼好,究竟什麼好處,你真的得不到,一定要真正下個三年工夫。這三、五年工夫,我們才會嘗到法味!法味嘗到之後,法喜充滿,你才真正入進去了。所以說,這是經文裡面講的『從樂入樂』,你才入得進去;『從明入明』,你真入進去了;入明,開悟了,入樂是得法喜了,真快樂!然後你才曉得人生真正幸福,真正快樂,你嘗到了。現在給你講人生真正快樂,真正幸福,你體會不到,為什麼?你沒有享受過,你體會不到。只有在這上下功夫,你就得到了。
【生死不休。惡道不絕。】
『生死不休』。這兩句是講輪迴。在輪迴裡面捨身受身,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沒完沒了。業力支配你,這個人可憐,這個人真苦!
【如是世人。難可具盡。】
像這樣的世間人,『難可具盡』。就是太多太多了,說不盡!
【故有自然三途。無量苦惱。輾轉其中。】
六道輪迴不是佛造的,也不是上帝安排的。從哪裡來的?自己業力變現出來的,就像作夢一樣,夢中的境界從哪裡來的?自己業力變的。所以說是『自然三途』,沒人製造,是善惡業力變現出來的。這裡面有無量的苦處,你得在裡面受這個報應。只要不出輪迴,諸位一定要記住,必定是在惡道的時間長,在善道的時間短,這一定道理。你要問究竟為什麼?你自己想想就明白了。我們從早到晚,想一天是惡念多還是善念多?這事就明白了。惡念就是為自己,自私自利的念頭是惡念,三惡道受報;會想著別人,會念念為別人好,這個念頭是善念,兩相一比較就曉得,惡念多,當然惡道的時間長久;善念少,這是善道的時間短暫!我們得人身,人身是善道,能活多少年?頂多一百歲。可是三惡道那個時間就長久,墮到三惡道那個壽命決定不止一百歲,所以說是『無量苦惱,輾轉其中』。
【世世累劫。無有出期。】
這個話都是真的,我們在六道裡頭已經是無量劫個無量劫,沒有辦法出去!
【難得解脫。痛不可言。】
沒有法子解脫,沒有辦法超越,生生世世修行也沒成功,為什麼修行不成功?佛前面講的這些過失我們犯了。有意犯,無意犯,都造成解脫的障礙,也造成了往生的障礙,念佛不能往生。
【如是五惡五痛五燒。譬如大火。焚燒人身。】
這一節是比喻。『五惡』就是殺盜淫妄酒,裡面還包括了貪瞋痴,這是惡!造作五惡,你這一生當中,自然就沒有快樂幸福可言,你的生活過得很痛苦,『痛』是花報,你的日子不好過,過得很痛苦。諸位要明瞭,世間有富貴之人,雖然他是大富大貴,像古代一樣,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他的日子也不好過。我們在歷史上看到,幾個帝王生活過得很自在、很快樂的?很少!太少太少了,所以我們看到貴,貴而不樂;富,富而不樂,為什麼富貴不樂?那就造的因不好!他造五惡。『五燒』是來世的果報,就是三途,地獄、餓鬼、畜生。『譬如大火,焚燒人身』。造這個惡業就像火燒,受的果報就像身體被火焚燒一樣,那麼樣的痛苦。末後這三行佛才為我們傳授五戒十善,說了那麼多,到這個地方正授。
【若能自於其中一心制意。端身正念。言行相副。所作至誠。】
『若』是假設。假設你自己能夠在這五濁惡世之中,這個『其中』,前面講五濁惡世。我們在這個環境裡面,能夠『一心制意』,就是能夠克服自己的念頭,不正當的念頭,殺盜淫妄、貪瞋痴的念頭,我能夠控制得住,制就是制服,克制。把這些妄想、把這些煩惱伏住。『端身正念』。身體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遵照佛的教誡,都如世間的法度。『言行相副』。表裡一致,心裡面想的跟所說、所行的決定相應,而不是口是心非。『所作至誠』。真誠的心對自己,也以真誠的心對人對事。這就是一片真誠。
【獨作諸善。】
『諸善』,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飲酒、不妄語,乃至於不貪、不瞋、不痴。諸善就是五戒十善。你能夠做,別人做不做與我不相干,我要做;我是佛的弟子,我一定要遵守佛的教誡。做佛弟子的標準,這是最起碼的標準,一定要遵守五戒十善。
【不為眾惡。】
前面所講的這些惡決定不做。
【身獨度脫。獲其福德。可得長壽泥洹之道。是為五大善也。】
五惡翻過來是『五大善』。我們的身,別人沒有辦法超越六道輪迴,我們這個身可以,我這一生就超越六道輪迴了。『脫』,脫離三界,脫離輪迴,脫離六道。當然這是持戒念佛,這段是講持五戒,五戒十善,持戒念佛!這才能夠了生死,出三界。『可得長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壽命無極!這得無量壽,到西方極樂世界,一生不退成佛。『泥洹之道』。就是大般涅槃,就是成佛,這一生當中,脫離六道輪迴,往生不退成佛,這五樣善是幫了大忙,所以叫五大善。我們經文講到這個地方,這才是五戒十善的真傳、正授,大家今天統統都受了五戒,統統都受了十善業道。我們再看底下這一品。
「重重誨勉第三十六」。佛在這品經裡面,顯示惡因惡果。應當要懷這個畏懼之心,這不能不怕、不能不警覺!再勸我們要正心誠意,不忘功夫,以免後悔。看經文:
【佛告彌勒。吾語汝等。】
還是叫著彌勒菩薩的名字,底下的話就非常重要了。叫著彌勒菩薩,這是提醒大家的注意。
【如是五惡五痛五燒。】
就是前面這品經裡面所說的、前面所講的。
【輾轉相生。】
怎麼『輾轉相生』?你造五惡,你就得痛燒之報,他在受報的時候,他又迷惑顛倒,又再造五惡,於是乎因果循環,這麻煩大!他不覺悟。譬如世間,受這個惡的果報的人,他不甘心,他認為老天爺不公平,為什麼對他這麼不好,於是就更造罪業,來生的果報就更苦,他不會回頭!所以輪迴很可怕。我常常在講席當中勸勉同修們,這輪迴是一世比一世苦,你說是來生比這一生好的,太少太少,那是哪些人?學佛的人,認真修行而沒能往生的,只有這些人來生會比這一生好一點,除此之外,墮落下去,一定是一世不如一世!我們常講,一代不如一代,這是事實,很可怕、很可怕!
【敢有犯此。當歷惡趣。】
你要是敢做,那你必定要經歷惡道,你要受折磨!
【或其今世。先被病殃。死生不得。示眾見之。】
這些佛在經上講的這一句,最明顯的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老人病。醫生給他診斷,實在講也診斷不出什麼病,可是他就是躺在床上,動彈不得,迷迷糊糊,一天要三班護士去照顧他,他也不死,所以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得這麼樣的怪病,這是惡業所感!痛,這是五痛,這痛!來生決定惡道去了。
【死生不得。示眾見之。】
讓大家看在眼裡,有智慧的人、警覺性高的一看到覺悟了,就明白了,愚痴人看到還是不覺悟,他還是不懂。
【或於壽終。入三惡道。愁痛酷毒。自相燋然。】
這或者是人在臨終的時候,我們看了臨終很恐怖的這個現象,也會叫人覺悟。為什麼他走,走的這個相這樣難看,這樣恐怖?凡是這樣走的,必定入三惡道。假如他生前造的有善因,他走的時候,那個相一定很好看。人走的時候就像睡著了一樣,相貌很慈祥,顏色很好,這是好相,這種人縱然不念佛,他也不會墮三惡道。所以我們從這個相上能夠看得出來一個人,他可以能夠判斷他是到善道、是惡道,這不難知道的。
【共其怨家。更相殺傷。從小微起。成大困劇。】
這段是從因上來教誨我們,諄諄教導,苦口婆心。『共其怨家,更相殺傷』。這就是講的冤冤相報。冤冤相報,往往起因很小。『從小微起』。微不足道的因,會變成慘烈的一個結局,『成大困劇』。劇是劇烈,劇苦!與前世的冤業有關係。因此一個覺悟的人、學佛的人要懂得忍讓,不能夠計較,處處忍讓,時時刻刻提高警覺,特別在這個社會、這個時代,吃一點虧,上一點當,實在講是消災免難,不要去計較。
【皆由貪著財色。】
這是說明原由。人與人之爭執,總不外乎貪財、貪色,彼此不相讓,才會釀成殺身的大禍!
【不肯施惠。】
不肯布施,不肯幫助別人。有財富的人要懂得『施惠』,你的福報才能夠久享。假如你有財富,你不肯布施,只知道自己享受,我們中國古人常講「一家飽暖千家怨」。別人看到你,嫉妒、瞋恨!嫉妒、瞋恨,時間久了你的麻煩就來了。譬如說,你家裡失火了,旁邊人說:燒得好、燒得好!為富不仁;你家裡被強盜、小偷搶,他在旁邊看到,他也不會報警:搶得好!這是人心不平,這要知道。如果你富有,你對於,特別是你的鄰居,鄰里鄉黨,你常常照顧他,逢年過節都送點禮物,請請他,照顧他。他們感恩,希望你發財,為什麼?你發財,我們大家沾光!你發得愈多,他大家愈快樂!你家裡有什麼事情,大家都來幫忙,不一樣!這才叫真正有智慧,能夠保全。一家如此,諸位想想,那個國也如此!你這個國家富有了,你能夠幫助別的國家,常常對人家有恩惠,大家對你就擁護,會把你擁護到,你是我們這許多國家的一個領導,對你尊重!假如你也為富不仁,常常去賺別人的錢,欺負別人,其他的國家對你就敵對了,就把你看作仇敵,積怨久了,對你也就沒有好處,一樣的道理。所以自己有福報的時候,要懂得再修福,萬萬不要叫自己那個福報享盡了,那就可憐了,那個惡的業果就會現前,這是真正的愚痴!這種人是貪著財色,不肯施惠。
【各欲自快。無復曲直。】
只貪圖自己的享受,只貪圖自己的快樂,他不曉得這種福報裡面藏著禍根!古人講「福兮禍所依」,你在享福的時候,那個禍根已經藏在底下,這是沒有智慧。『無復曲直』。曲直是講個道理。所以說橫行霸道,不講理!
【痴欲所迫。】
這是什麼原因?愚痴、欲望!愚痴、欲望使他造作這些罪業。
【厚己爭利。】
總希望自己佔到便宜。佔盡便宜,實在講就是吃了大虧,這個『利』哪裡可以能爭得到?爭不到的。所爭到的還是命裡頭有的,你才爭得到。不爭也得到,那何必去爭?他為什麼去爭?愚痴,不明理,明理的人不去爭。命裡有決定是有,命裡沒有,爭也爭不來。
【富貴榮華。當時快意。】
實實在在講,人間的富貴榮華時間非常短暫,真的,古人講「曇花一現,石火電光」,一下就完了。
【不能忍辱。不務修善。】
『忍辱』就是忍耐。自己能夠稍為忍,能夠忍就可以幫助別人,能夠歡歡喜喜的幫助別人。最聰明的人、最有智慧的人,他能把自己的財富,他自己取多少?取自己生活之所需,其餘的他可以盡量的去施捨、去幫助人,這是大智慧,大聰明人。我們印光大師最讚歎的蘇州的范家,宋朝的范仲淹,他們一家人世世代代都這個做法。蘇州范家,從范先生到現在差不多將近一千年,家道不衰,代代都出賢人,都有好子孫,什麼原因?積德修善!自己能夠吃得飽,能夠穿得暖就夠了,多餘的幫助社會,幫助一切苦難的眾生,他這麼做。我們在歷史上,讀范先生的傳記,他在讀書的時候家境非常清貧,在寺廟裡面念書,借寺廟的一個房子,在寺廟裡讀書。每天吃飯,哪有飯吃,煮的粥。大概粥煮的比較厚一點,這一小鍋粥切成四塊,一餐吃一塊,過這麼樣苦的日子。但是這個人念念沒有想到自己貧苦,他沒有想到,他這個心念想到天下苦難的眾生,他沒有想到自己,一生都沒有改這個念頭。
有一次他也去看相算命,看到一個看相算命的先生,替人家看相算命,他也去了。他就問那個看相的:你看看我,我將來可不可以做宰相?那個看相的笑他:你的口氣未免太大!他馬上就再換個口氣,他說:你看看我可不可以做個醫生?這個看相的人就奇怪了,他說:為什麼你一下掉就掉到這個底下來了?他說:做宰相可以救天下人,叫我不能做,我做醫生也可以救人!這看相的人很佩服他:你這個心,真宰相也!後來果然做宰相了。他從小那個念頭不是為自己,是為救天下蒼生。到他真的做了宰相,你看《義田記》這篇文章,諸位看看你就明白了。他把他的俸祿,也就是國家給他的這一份薪水,薪金!他拿去養了三百多家,沒有去享受,沒有改善自己的生活。並不是自己想吃好一點,穿好一點,住的房子好一點,沒有,還是過最低的生活水平,把他所有的錢救濟這些貧窮苦難的人,養三百多家!這是我們的好榜樣,說是積善修德,范仲淹先生他做到了。我們積的是什麼善?修的是什麼德?有一萬塊錢,拿二、三塊錢去布施,我做了好多好事,,我做了善事;比那個一毛不拔的好多了,總是拔了一毛了,這不行!這將來怎麼墮落,還是怎麼樣去,沒有法子!
所以你要真的去修善、真的去積德,那才管用。這我們一定曉得,要能夠忍。像范先生他就能忍,能夠忍受這艱難困苦的生活,他能忍受;這也就是我們佛法裡面講「代眾生苦」。他可以過得富裕一點,但是他不這樣做,自己還過苦日子,希望別的苦人能夠過得好一點,這就是菩薩心腸,真的是大慈大悲。明眼人看到富貴榮華時間太短了,不值得,應當節省節儉去幫助別人;這迷惑顛倒的人他不懂,他不能忍,他貪圖享受。『不務修善』。不是認真努力去修善。
【威勢無幾。隨以磨滅。】
『威』是我們常講的某人很威風、很有勢力。他那個威風勢力沒幾天,時間很短就報掉了,他只有這麼大的福報,就報掉了。因為他沒有繼續修善,所以他那個福享得很快,尤其享福的時候在造罪業,犯前面這五惡、十惡,那他這個福報很快就消掉、就報盡了。
【天道施張。自然糾舉。煢煢忪忪。當入其中。古今有是。痛哉可傷。】
『天道』,就是自然之理,因緣果報自作自受,所以『自然糾舉』。不是別人來糾舉,自自然然,你要福報盡了,惡業現前,必定要受惡報。『煢煢忪忪』。這是形容,形容這個人心裡頭沒有主宰,驚慌失措,無依無靠,身心不安,是這個意思,形容這個狀態。『當入其中』。這個「中」是三惡道。你一定要入惡道,一定要受輪迴之苦。『古今有是』。古今中外,因緣果報的定律是真的、是事實,這不是假的。到這個時候就『痛哉可傷』。這個果報是非常非常之苦!地獄的苦報,《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講得很多、講得很清楚。下面這是世尊對我們的教訓:
【汝等得佛經語。熟思惟之。】
『汝等』。就是彌勒菩薩在會的這些大眾,今天也包括我們在其中;我們今天讀佛經,當然也包括我們在其中。我們今天得到『佛經』,讀到佛的教訓,應當『熟思惟之』。讀了之後,細細去想想,想想佛所講的話,佛所講的道理,要多想想,細想想。當你想明白、想通了,你自自然然就會遵守,就會接受了。
【各自端守。終身不怠。】
『怠』是懈怠。我們每個人都應當自己認真端守,恭恭敬敬的遵守佛的教誡。『端』是恭敬的意思。以真誠之心,恭恭敬敬的來接受佛的教誨,遵守佛的教訓,『終身不怠』。一生當中,時時刻刻提高警覺,不可以懈怠。
【尊聖敬善。仁慈博愛。】
佛給我們提出幾個重要的綱領,對於聖賢人一定要尊重,其實這個字裡面就是尊師重道。『敬善』。前面給我們講的善人,賢人,善事,五戒十善,我們要敬重,要仁慈,要博愛。仁慈博愛是教給我們對人。對待一切眾生,我們用什麼樣的心,用什麼樣的態度?要用仁慈博愛對待一切眾生。果然仁慈博愛,自自然然就像范仲淹先生一樣,能夠捨己為人,這仁慈博愛才真的表現在事實上,不是在這裡喊口號。我們要真做,真的去幫助人。
【當求度世。拔斷生死眾惡之本。當離三塗。憂怖苦痛之道。】
這兩句是教我們要立志,要以永脫輪迴為目標。不要再有意念我還要在這個世間。有這個意念,就不能出輪迴,輪迴心。念念『求度世』,超越世間,就是超越輪迴!那要超越輪迴,必須要『拔斷生死眾惡之本』,要斷惡。生死眾惡之本,就是貪瞋痴,這是根本。前一品裡面所講的五惡十惡都是生死眾惡之本,我們要把它從根拔除。不但不造作,連心裡頭這個惡念都沒有,這叫拔除。這個惡的意念都沒有,這才行。
【當離三塗。】
『三塗』是三惡道。三惡道是憂,心憂慮、恐怖,身苦痛,這是形容三惡道之苦,我們一定要有出離這三界六道輪迴的念頭。
【若曹作善。云何第一。】
這是佛教給我們修善。『若曹』,是你們大家。你們大家要『作善』,前面講的是斷惡,惡要斷,善要修!怎樣修善?佛告訴我們這第一善:
【當自端心。】
心是根本。不僅僅是禪宗的大德講到修行,從根本修。什麼是根本?心是根本,這是我們要懂得的。所以,大乘法跟小乘法不相同的地方,小乘人修著重在事相上,所以小乘戒律結罪的標準論事不論心,就像殺生,你動了念頭要殺生,但是你沒有做,在小乘戒裡面不犯戒,我沒殺牠,沒殺生;大乘戒就不一樣,大乘戒是論心不論事,你事上沒有殺牠,心裡動念要殺牠,已經破戒了。所以大乘戒戒條少,很難持,小乘戒戒條雖然多,容易持,跟世間法律一樣,論事不論心;大乘菩薩論心不論事。所以大乘人心清淨,小乘人戒律持得很嚴,心未必清淨,所以,他不在起心動念上結罪;菩薩戒是在起心動念上結罪。如果菩薩,譬如說是絕對沒有起心動念,誤殺了一個眾生,算不算犯戒?不算,為什麼?他心裡頭沒有,所以,他不在事上結罪,在心上結罪。但是小乘人,你說是我沒有起個念頭,你殺了人就算結罪,小乘人結罪,大乘人沒罪。所以這個結罪不相同,標準不一樣,這是我們要曉得的。
『端心』。這個經是大乘經,是以菩薩戒的標準,我們一定要端心。心要怎樣才是真正的端正?用儒家來講,就是正心誠意,端心就是正心誠意。這裡面也有許多不同程度的標準,如果以世間標準來說,五戒十善這個心那就是端心。這是世間的標準。如果以菩薩的心,菩薩是六度萬行,自利利他,這是菩薩的端心。在我們淨宗裡面,這個端心就是本經「三輩往生」裡頭所說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就是淨宗的端心,這是第一!我們要把心安在阿彌陀佛上,要定在西方極樂世界,這就對了。
【當自端身。耳目口鼻。皆當自端。】
這是教給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所謂守口攝意身莫犯。佛為我們制定的戒律,決定不能違犯,樣樣要合乎規矩,合乎禮法。可是現代就很麻煩了,禮沒有了,法也沒有了,你說哪個規矩是對?實在講,因為沒有標準,都對!
我有一次在台灣,見到這世間人,老人過世了,子孫在做喪禮,有些兒女披麻帶孝,穿著白衣服,披著麻;有些穿著是黑布的長衫。就有同修來問我:這個禮哪個對、哪個不對?我就說都對!怎麼都對?因為沒有禮!沒有禮,你怎麼做都對。那個穿白的孝服,披麻的那個,滿清的禮服,民國成立以來沒有制禮作樂,那是滿清的禮;穿黑的長袍是外國禮,是西洋的禮。沒有禮了,你用哪個禮,我都覺得大概都講得通。這是亂世,真是可悲!沒有標準。因此,此地講端身耳鼻口,這就難了。我們一定要懂得,心正則行就正,一切要從這個地方去體會。我們心端正,心裡面沒有邪思、沒有邪念。身口造作,要懂得現代,要懂得此時此地大家的習慣、風俗,我們遵守這些就不為過了,就不會有大的過失了。當然佛的教誡是基本的精神,應用在實際的生活上,要知道此時此地大家的習俗,我們不要違背,我們樣樣遵守,這就可以了。
【身心淨潔。與善相應。】
這是一個很好的標準。在禮樂崩壞的時代,我們能夠守住這個原則就不錯了。我們身清淨,心清淨;這個地方的清淨,諸位要懂得,不是說你把身體洗得乾乾淨淨,洗得乾乾淨淨當然也重要,可是佛意思不在此地,意思在斷除一切污染,你就清淨了。我們心裡面遠離貪瞋痴慢,貪瞋痴慢是污染,名聞利養是污染,五欲六塵也是污染,我們要遠離這些;除了這些之外,對於聖賢人的教誨要懷疑不信,那也是污染,那是愚痴、無明!把這些污染統統遠離,我們的心就清淨了。心清淨,我們身怎麼清淨?身一切造作自然如法如理,就是能夠遵守五戒十善。身不造殺盜淫,身清淨;口沒有妄語、惡口、綺語、兩舌,口清淨。這身清淨是這個意思。而不是叫你把這個身洗得乾乾淨淨,穿得整整齊齊,不是這個意思。『身心淨潔,與善相應』。這要是和前面的意思來講,與五戒十善相應,五戒十善你都做到了。
【勿隨嗜欲。】
這是心,千萬不要隨自己貪心、愚痴這些欲望,不能隨這個心。
【不犯諸惡。】
這是身,身一定持戒,一定行善。所以這兩句就是身與行。世間人造惡都是心裡頭有惡念、有欲望,這是一切惡之根本。佛教導我們對於欲望要捨掉,要知道它是我們心裡面的毒素,心裡頭有毒!不但世間的欲望我們要捨,對於佛法裡頭的欲望也要捨,因為捨的是欲不是對象,不是換對象。世間對象換個佛法對象,那還是不行,你那個欲望還存在;欲望就是貪心,就是痴心。所以一定要捨得乾乾淨淨,然後我們的身口自然就潔淨了,就不會犯過失了。
【言色當和。】
我們處世待人的時候,我們的言語、我們的容貌、我們的態度要溫和,言語要柔軟,態度要和睦。
【身行當專。】
這句裡面含的意思很深。在生活裡面,『專』的意思是敬。專是專一,專一是表敬,我們敬人、敬事、敬物。如果在學佛、在求學上講,那就是一門深入,你才會有成就。所謂「教之道,貴以專」。世間求學,這也是一個科系,你念大學你念一個科系,你不能念很多的科系,很多科系去念的話,你這一輩子也畢不了業,你學雜了。你專心學一個科系,四年就完成了,四年就畢業了。在社會上,從事行業也要專,專心致力於一個行業容易成功。有很多大企業家,他經營許多的事業,他必定是一個行業成就之後,才能夠遍及一切,是這麼個道理。佛法也常說,譬如說學經,一經通達了,然後一切經就可以通達;一個法門成就了,一切法門都成就了。是這麼個道理。開始學一定要專,專在一門上,這才能夠得到真實的受用。所以這個字裡面包含的意思很深很廣。我們要細心的去體會,常常去細嚼它的味道。
【動作瞻視。安定徐為。】
這實實在在是說講修養。真正是一個大福德的人、大智慧的人他的舉止一定非常安詳,不會很急躁。凡是急躁的人成就都會很有限。真的建大功,立大業,自古以來態度都是很端莊的,這幾個字他真的做到了,心安,身安,心定。徐是慢慢的,一點急躁的這種現象都沒有,非常的安詳。這點佛在這裡教導,我們一定要學。過去我們在曾國藩的家書、家訓裡面看到他教導他的子侄,他的晚輩,曾先生對於『安定徐為』四個字他是非常重視。說話要求慢,走路要求慢,不准你急躁的,做事也要求你慢慢做,樣樣要做的踏實,他要求這個。最忌諱的是浮躁!這不能成大功,立大業;成大功立大業一定是安定徐為。
【作事倉卒。】
這就是完全相反的,急躁!
【敗悔在後。】
現在好像有成就,你將來一定會失敗。小事情尚且如此,事情如果事業愈做愈大了,愈是大事愈要細心,愈要周詳的顧慮。那個急躁的時候,小事情急躁還無所謂,處理大事情急躁,往往就有疏忽,這個疏忽就可能造成很大的困難,甚至於造成很大的失敗。那個時候後悔來不及了!『敗悔在後』,世出世間都不能違背這個原則。修行,愈到後愈見功效,愈到後愈困難,這也是一定的道理。所以,佛教我們修忍辱波羅蜜,你能忍才會能夠安、才能得定。你不能忍,這個安與定你得不到的。菩薩六度,忍辱才能夠有進步、才能精進,精進才能得定。雜進、亂進不能得定,要精進才能得定。精就是前面講的專,身心當專,他才能得定。可見得這個很重要、很重要。安定當中,他就有真正的智慧,智慧才能把一切事情看得清楚、看得明白。你去指揮、去經營不會出亂子!這些事情,古今中外都脫離不了這個原則,雖然現在這個社會形態跟從前不同,但是這個原則還是管用,還是不可以違背。
【為之不諦。亡其功夫。】
『諦』是真實。如果你所行不謹慎,不踏實;不諦就是不踏實、不謹慎,你的功夫會前功盡棄,那就很可惜了。所以說是,尤其是大的事情。我們在美國看到一樁事情,王安電腦,在美國非常有名的。你看王安一死,不到一年就完了,這就是『為之不諦,亡其功夫』,這就是一個例子。所以,你看到大的事業,它垮的時候很快就完了。這些事實如果諸位稍稍冷靜一點,隨時隨處都看到,你在看到仔細想想,這個經上講「做事倉卒,敗悔在後」,跟佛講的完全一樣,佛把它為什麼會那麼樣快的垮掉,前因後果講得就這麼清楚、這麼詳細。所以我們一讀,想想這個完全正確,這就給我們一個很高的警惕,我們一定要遵守佛的教誨,遵循佛的教訓,我們的功夫才不致於喪失。今天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