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永嘉禪宗集  (第一集)  1979/7  台灣圓覺寺  檔名:09-012-0001

  這本書後面的《證道歌》講不下來,時間不夠用。永嘉大師,這是禪宗裡面很了不起的一位大德,他一生所留給後人的就是這一本書。這本書的註解是幽溪大師所作的。幽溪大師與我們淨土宗關係非常密切,諸位曉得,淨土《彌陀經》的註解,一般所推崇的有三種,就是蓮池大師的《疏鈔》、蕅益大師的《要解》,再就是幽溪大師的《圓中鈔》,這是《彌陀經》三種權威的註解。除了註子不算,實在說,大師的《禪宗集》跟《證道歌》要合起來的話,是一本很小的冊子。可是這一本小冊子在我們中國佛教影響非常大,無論是哪一宗、哪一派的學者,幾乎沒有不讀他這部書的;換句話說,也就好像是佛門裡面各宗派的共同科目。

  《禪宗集》主要是講修因,《證道歌》是講如來果地上境界,也就是說,修因證果這些道理、境界、程序都包括在這本小冊子裡面,文字雖然不多,條理層次非常的清楚,這是一部難得的好書。我們這次選這個做教材,也就是提供我們同學們在學佛的道路上,尤其在起步上,做一個重要的參考。到這邊來也有同學建議,因為我們同學當中有許多不住在山上,晚上來聽經,可能晚上人還會多一點,昨天他們有事情不能來,他晚上來聽。當時我們也想到了,為了要能聽到完整,那最好是每天晚上,早晨就換一個科目。現在既然大家這樣要求,我們就可以比較詳細一點,把《禪宗集》本文講出來。這樣下午來聽的,只能聽一半,就聽不完全,好在將來有錄音帶可以做個補充。我們最近遵照大家的意思,在這十五天當中,所有的時間我們都講《禪宗集》。

  各位掀開書本看第一面,《永嘉禪宗集註》卷上,這個題目只有五個字,就是「永嘉禪宗集」。在佛經立題的原則,我們可以說,這五個字的題目是人法立題,永嘉雖然是個地名,但是在此地它是代表人的,所以我們可以把它看作人,是永嘉大師,禪宗是法,這個題就是人法立題。我們先解釋禪宗,因為永嘉大師,後面有個人題,我們人題裡面再做簡單的介紹。這個註子,我們不能按照註子講,諸位要曉得,按照註子一句一句的來講,時間最少還得再加到三倍到四倍長,才能夠講得圓滿,我們只講文而不講註,註,諸位同學們自己看。當然我們講也是依照註,但是不依照註的文字,依照註的大意來給諸位介紹。

  禪宗,這個禪的意思是梵語音譯過來的,梵語稱為禪那,翻成中國意思叫靜慮,也叫止觀,止就是靜的意思,慮就是觀的意思。這是佛門裡面修學的重要原則,也就是說,世尊在一代時教裡,我們常說八萬四千法門,四弘誓願裡面講「法門無量誓願學」,這些無量的法門都離不開這個原則,這是我們必須要記住的。不要以為禪就是禪宗才學禪,其他的就不要禪了,不要禪那就都不能成就,諸位要明瞭這個道理。就是淨土宗的念佛也是禪。諸位要不相信,你去看看《楞嚴經》,《楞嚴經》裡面把八萬四千法門分成二十五類,就是二十五圓通,哪一類都是楞嚴大定,楞嚴大定是最上級的禪定。我們看到「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那不就是上上之禪?所以諸位要記住,我們當念佛的時候,放下萬緣就是靜,就是止;六字洪名了了分明,這是觀,這是慮。所以要曉得,念佛也離不開這個原則。這是簡單的介紹。這本小冊子裡面是永嘉大師說的,雖然當機主要是為學禪的這些學者們說的,尤其是禪宗裡面入門,初學參禪的人,給他們開導的。這個法門既然是一切大乘法門的總原則,也就是任何一宗、任何一派、任何一個行門都要遵守的,諸位想想,這部書的重要性,這也是我們特別選出來介紹給諸位同學們的。

  在這個註子裡面,幽溪大師給我們說明,禪主要是講定,但是定裡面要有慧才算是禪,定裡面沒有慧不能算禪,這也是我們要揀別,要分別清楚的。像外道修的無想定,他只有定而沒有慮,這個不算是禪定,不算是禪;只有慮沒有定,也不是禪,這是一定要把它記清楚的。小註裡面雖然講的是定與慧,止與觀就是定慧,止就是定,慮就是慧,所以講是止觀雙運,定慧雙修。諸位明瞭這個道理,我們念佛就是定慧雙修,念佛的時候,六字洪名字字分明,這是慧;放下萬緣是定,要懂得這是定慧雙修,曉得這個道理。在念佛的時候,我們是有止有觀,有定有慧,不念的時候怎麼樣?不念的時候也得要有,不能說是不念就沒有了。不念沒有,諸位想想,這個佛念的沒起作用,這也是通常講的功夫不得力。功夫得力,二六時中定慧等運,念佛的時候有定有慧,不念佛的時候也是有定有慧;也就是說,我們生活在定慧裡,我們常住在定慧之中,這樣就得受用,功夫就上軌道。定與慧就是禪宗之體,也是一切法門的理體;換句話說,就是不離定與慧。

  末後講到它的作用,我們修學一個法門,要曉得它的用處,如果要沒有用處,用處就是利益,沒有利益,沒有用處,我們學它幹什麼?《禪宗集》永嘉大師開導這些話,它的作用就是教我們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也可以說作用就是教我們成佛的,在念佛法門裡面講就是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有事一心、有理一心,理一心不亂就是見性,理一心不亂跟禪宗裡面明心見性是相同的境界,見性就可以叫成佛了。因為佛在大乘經裡面講,尤其是天台智者大師所判的六即佛,六即到分證即佛,那就是名符其實的成佛,這是見了性,沒有見性夠不上這種稱呼,到究竟即那是圓滿。見性,或者是我們講到理一心不亂,這在菩薩的位次上是哪一個地位?我們也要明白。永嘉是天台宗的,他最初是學天台的,我們就依天台的說法。天台大師判教,區別為藏通別圓四教,明心見性在圓教裡面是初住的地位,圓初住也就是別初地,別教初地菩薩,是這樣的地位。這個地位比阿羅漢高,比辟支佛要高,阿羅漢跟辟支佛要在圓教裡面講是第七信、第八信的地位,距離初住還相當的遙遠。這個位次我們一生當中能不能證到?也就是說,可不可能證到這個地位?給諸位說,決定可能,問題就是你懂不懂學理,你懂不懂方法。如果學理明白,方法要懂得,依照這個方法去修學,你一定可以證得。凡是不能證得的,或者是理路不明,或者是不懂方法,或者是懂理論、懂方法,懈怠不肯往前進,那就沒法子了。經題簡單就介紹到此地。

  再看底下人題,翻開來看第二面,「唐永嘉沙門元覺撰」。這個字念「玄」,本來是玄,這是清朝時候刻的書,避康熙皇帝,他的名字有一個玄字,避諱,現在不必避諱了,現在用不著了,玄覺。唐這一個字,在此地我們不必把它看作朝代,我們把它看作年代,就是這位大師他是什麼時候人,他是唐時候人,唐什麼時候?他生在唐太宗的時候,圓寂在唐睿宗朝。後面有他一個小傳,諸位下課就可以看。永嘉是地名,就是現在浙江省的溫州,在漢朝時候稱之為東甌,晉朝時候改作永嘉,宋元以後就稱溫州,一直到現在我們還是稱作溫州。為什麼以地來顯示人?以地顯人,對人是尊稱。在我們中國過去例子非常之多,出家、在家都常用的,像我們比較晚近一點,清朝末年李鴻章,我們尊稱他叫李合肥,他是合肥人,類似這個情形很多。

  說到這個地方,我附帶給諸位說說,現在都不講求了,在從前非常重視,名與字是有區別的。從前凡是成年人,男子二十歲行冠禮戴帽子,行冠禮戴帽子就表示成年,不再是小孩,十九歲以前就算小孩、童子。童子他的名,任何人都可以稱,都可以叫他,成年之後要再稱名,那就是罵人,那就很不客氣了,不能稱名。不能稱名,怎麼稱呼?稱別號,成年的時候,這個別號是誰給他的?別號是朋友、同學大家送給他的,送他一個別號,以後就稱他這個別號,不再稱名。成年以後稱名的只有兩種人,一個是他的父母,第二就是他的老師,所以老師跟父母是一樣的。縱然過去在帝王時代,帝王之尊嚴,對大臣也稱字而不稱名,這是對大臣的尊重。如果皇帝要叫哪個人叫名字,那就不好了,大概他是犯法要受刑、要受處分,否則的話是不會稱名的。

  我們自己對別人應當稱名,給人家寫信的時候底下要具名,不應該用別號,用別號是我們對人不敬,就自己稱名是謙虛,別人稱你別號是對你恭敬。這是從前,現在沒有了,現在尤其是連名帶姓的叫,過去連名帶姓那不得了,那是很大的侮辱。最尊敬的就是連別號也不稱,稱他這個地,他的籍貫,他出生這個地方,這是最尊敬的。出家人有稱這個山,譬如住在某個山,以山來稱,或者以寺廟來稱。譬如智者大師,智者大師住天台山,我們就稱天台大師,天台是山名,這是對他的恭敬;像窺基大師,他一生住在慈恩寺的時間多,所以以後稱為慈恩大師,慈恩是寺的名。所以出家人是以寺、以山來稱他,永嘉大師是以地來稱他。

  沙門是代表大師的身分,沙門是印度話,在印度凡是出家修道的都稱沙門,不單是佛教,所有這些外道出家修道的人都稱沙門,所以沙門是出家修道人共同的稱呼。到中國來之後就變成佛門裡面出家人的專稱,其他這些宗教出家的他不稱沙門,這代表他是佛門裡面出家人的身分。沙門翻成中國的意思叫勤息,也就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在《四十二章經》裡面,所謂「息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我們看到這個字就知道大師的身分。玄覺是大師的德號,我們在講堂裡面要講解,這才說出來,通常我們為了尊敬不稱大師的德號,我們就稱為永嘉大師。小註裡面也有一個簡單簡歷,諸位自己去看。末後這個撰,撰就是他自己撰寫的。

  這個集子,一共是分為十章,每一章都有一個標題,諸位看第三面,「大章分為十門」,這十門就是十章,「皈敬三寶第一,發宏誓願第二,親近師友第三,衣食誡警第四,淨修三業第五,三乘漸次第六,事理不二第七,簡示偏圓第八,正修止觀第九,觀心十門第十」。這一段就好像我們現在註疏、著作裡頭前面的目錄,從前是這麼個寫法,現在是第一、第二、第三,它排得很整齊。這個十章在此地做一個簡略的介紹。這本書流傳很久,同時很早就已經入藏,就在宋朝時候第一次我們中國編輯《大藏經》,就是把一切經做一個總編,總分類,那時候就已經入藏。同時也是歷代無論是出家、在家,任何一宗一派必讀的一部書。幽溪大師也是看到這樣重要的典籍,尤其是學佛入門最好的指導,如果沒有一個標準的註解,對於後學還是感覺到困難,這是大師把古來的註子重新加以整理做了一個新註。至於次第的編排也經過幽溪大師的整理,次序編排,它的前面有一篇小序,諸位看看就明瞭。

  他這樣的編排非常的合理,我們看印度古德的註疏,以及我們中國歷代高僧大德的註疏,一開頭一定是皈敬三寶。皈敬三寶,它的用意是要先求三寶加持。為什麼?我們自己沒有證道,換句話說,沒有證得圓滿菩提,縱然你是在分證即佛裡面,分證即佛是從圓教初住到圓教的等覺菩薩,都是在分證佛,在等覺菩薩的地位,他要註解佛經,或者他自己造論闡揚佛法的道理,還是要皈依三寶,還是得要求三寶的加持。我們想想,我們博地凡夫不但是註解經,就是講經,乃至諸位聽經,都要求三寶加持,沒有三寶加持,他聽經也不會開悟。為什麼從前人一聽經他就開悟,我們聽經不能開悟?沒有三寶力量加持,你不能開悟。這就是說明不但菩薩註疏,乃至我們發心講經、聽經統統要求三寶加持。

  過去講經升大座,大座儀規看起來好像很繁,前面那套儀規就是大家,講者、聽者共同求三寶加持,不是照那個文念念,有口無心過去,熱熱鬧鬧就算了,不是的,他有一番虔誠恭敬心求三寶加持。註的人、講的人求三寶加持,希望註解的不錯,希望講的不錯;聽的人求三寶加持,希望聽的時候能夠真正明白佛的真實義,像開經偈裡面講「願解如來真實義」,解如來真實義就是開悟,這是一定要求加持的,這點希望諸位要記住。像見如法師教諸位唱念,你也要求三寶加持,不求三寶加持你不會,求三寶加持,一點就通了,你就會了。

  我們可以入文了,「皈敬三寶第一」,第一章裡面只有三首偈頌。這十章,每一章的文,長短不相等,大致上的皈敬三寶,都是以三、四首偈頌的居多,大師也是用偈頌:

  【稽首圓滿遍知覺。寂靜平等本真源。相好嚴特非有無。慧明普照微塵剎。】

  這四句敘說四樁事情。『稽首』,我們現在講頂禮,叩頭的時候頭頂碰到地上,「稽」是停留一會兒,這是禮拜裡面的最敬禮。稽首,我跟在家同修要特別提醒幾句,五體投地這種禮拜,拜佛應當要這樣拜,拜法、拜僧都應該這麼拜法。有人曾經問過,我在家裡拜祖先可不可以五體投地?給諸位說,可以,但是不能翻掌。翻掌是接足禮。不翻掌跟稽首的意思差不多,這是最敬禮,禮拜祖先、禮拜長輩。接足禮是對佛的,佛的兩個腳站在我們手上,是這個意思。稽首兩個字貫下面這三句。第一句是『圓滿遍知覺』,這一句是講報身佛。報身,梵語稱為盧舍那,翻譯中國的意思是光明遍照。在天台宗裡面講三止三觀三諦,要合這些法來說,報身是講三諦裡面的真諦,三觀裡面的空觀。為什麼要皈依報身佛?因為佛法所說明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理,要是講到真理一定要講到空、講到假、講到中,也就是說,三諦三觀都要說到,才能把這個道理說得圓滿,說得周全。既然要說到空觀之理,要說到真諦的道理,換句話說,正好是說到報身佛,這是必須要皈依報身如來求他加持的意思。這樣一說,「圓滿遍知覺」就含在其中。圓滿是沒有欠缺,遍是普遍,知覺就是如來。佛陀耶是梵語,翻作中國的意思就是知覺,我們常講的這個知,跟底下加個日字,智慧的智,是一個意思,大智大覺。

  『寂靜平等本真源』,這一句是講法身如來,法身梵語稱為毘盧遮那,翻譯中國的意思是遍一切處。經裡面這句是形容,我們怎樣才能夠見到法身?怎樣才能夠證得法身?這句是給我們一個消息,你要想見到法身,你要想證得法身,你就學這四個字「寂靜平等」,你就能證得。為什麼?法身理體確確實實是寂靜的,寂靜是它的相貌。所以我們的心寂靜,與法身如來就相應。法身如來,在《華嚴》裡面稱之為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法身如來,在淨土裡面稱之為常寂光淨土,常寂光淨土也是法身如來,名稱雖然不一樣,境界是完全相同,是說一樁事情。寂靜,在修行綱領裡面就是轉前六識為妙觀察智,妙觀察是寂靜的,寂靜的觀察是妙觀察;平等,就是轉末那識為平等性智,末那是執著、是分別,一有執著、一有分別就不平等,就不寂靜。我們六根對待六塵境界要修靜,要修平等,這樣才能夠見性。念佛法門,我們講持名念佛,持名念佛是修學的一個過程。諸位想想,放下萬緣這就是寂靜,一句佛號以應萬法這就是平等,幾時到你的心裡面見一切法、見一切眾生都是阿彌陀佛,你就成了阿彌陀佛。你要在法中,在一切眾生當中,「他不是阿彌陀佛」,你就成不了阿彌陀佛。

  這在天台大師講的六即佛當中,這是屬於理即佛。講到理,不但一切有情眾生人人本具,一切無情的眾生也不例外,因為這是一切法的理體,一切法的根源。「本真源」就是根源、就是理體。會學佛的,他的著眼就在這一點上,他所求的就是求這一點;不會學佛的,他在文字語言裡面學。文字語言裡面學,你就是學上無量阿僧祇劫,你也不會開悟,你所見所聞都是別人的。換句話說,永遠得依靠別人,自己不能獨立。會學佛的從語言文字裡面去悟它的道理,去悟它的理,理悟得之後,語言文字就不要、就捨離。底下一段就說出來,把這個道理告訴我們。這在三諦裡面,是屬於中道第一義諦,三觀裡面屬於中觀。大師為了要解說中觀的道理,所以先皈依法身如來求加持。

  第三句是應身佛,應化身,『相好』,拿釋迦牟尼佛來說,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是相好。『嚴特』,「嚴」是莊嚴,「特」是奇特,就是太好了,他的相好莊嚴實在是太好了。好到什麼程度?底下這三個字很重要,『非有無』,就是非有非無。「非有無」,這是說應身的理體,如果沒有非有無,與法性(就是法身如來)不相應,有這三個字與法身就相應;換句話說,應身是法身的影像,我們要懂這個道理。釋迦牟尼佛的應身是非有非無,我們現在這個身是有還是無?這一點要明瞭,知道非有無是悟了;換句話說,對我們這個身的真實相明白了,我們常講的諸法實相。《金剛經》裡面所講的「信心清淨則生實相」,清淨就是前面一句所說的寂靜平等,就是清淨,寂靜平等就能見到諸法實相,就是一切法真實的樣子。

  我們自己的身是諸法之一,一相明白了,一切相都不例外,我們的身也是非有非無。真正要悟明這一點,對這個身就不執著了,就不會再留戀,不會再生執著。沒有留戀,沒有執著,沒有分別,給諸位說,煩惱就沒有了,生死也沒有了,了生死出三界,這個話是真的,一點都不錯。你們幾時把非有無這三個字真正懂了,你的生死就沒有了,你的煩惱就沒有了。如果你還有生死,你還有煩惱,這個話我雖然跟你講,講一百遍你還是不懂。怎麼說非有非無?《般若經》裡面常講,四大皆空,五陰非有,這是非有的意思。怎麼說非無?非無就是有,現前四大五蘊暫時集起現的幻相,雖現的幻相,要懂得大經裡面常說,「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就是不生不滅的意思。

  這樣說還是很難懂,這兩句話出在《法華經》裡面,我們拿建房子來做個比喻。這個法,房子是一法,房子是一些磚頭、瓦塊,現在是鋼筋、水泥,這些建築材料排列起來才有個房子的相。那些材料堆在一堆,沒有排列跟擺起來有什麼差別?材料的本身來說沒有差別。你給它堆在一堆,你給它擺起來,它本身沒有差別,磚頭還是磚頭,磚頭並沒有變成房子,鋼筋也沒有變成房子,水泥也沒有變成房子。是法,每一法還是在它自己的地位上,沒有起變化。這個相看到之後,你就曉得世間相常住,沒有生滅。這個意思很深,諸位要細細的去體會,見到這個相也就是見到實相,見到此地所講的非有非無。一法如是,一切法莫不如是。諸位果然入了這個境界,就像《心經》裡面講的「度一切苦厄」,白衣神咒裡面所說的「一切災殃化為塵」,都沒有了。入不了,我們再從經典裡面細心的去參究。參究不得,我就勸諸位老實念佛求生西方,到西方極樂世界再去請高明的老師阿彌陀佛來指導你,你一定會開悟。悟的時候還是悟這個道理,換句話說,現在在這個地方講非有非無我們不明白,到西方極樂世界再去研究這個問題。現在要是把這個問題搞通,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就當老師,不是當學生。

  末後一句,『慧明普照微塵剎』,這一句是綜合前面報身、法身、應身,三就是一,一就是三。意思就是講以中道法身為主,報身是智身,智慧身,應身是眾生的受用身。可以說報身有自受用、有他受用,應身沒有自受用,只有他受用,是為了利益一切中下根性眾生,是度眾生的工具而已。三身就是一身,一身就是三身。智慧光明普照微塵剎土,「普照」,普是普遍,照就是教化的意思,佛是以三身在恆沙世界裡面教化眾生。三身雖說身,身裡面就包括法,也就是有一體三寶的意思在。一體三寶,向下我們還會說到。這是大師為了要說明空假中三諦三觀的道理,所以要求報身、法身、應身如來的加持。再看第二首偈子:

  【稽首湛然真妙覺。甚深十二修多羅。非文非字非言詮。一音隨類皆明了。】

  這四句一首偈是皈依法寶,前面是佛,這是皈依法。說到法,法裡面有能詮之法,有所詮之法。法這個字,梵語稱為達摩耶,我們翻作法。簡單的解釋,宇宙人生一切的理論,一切的物相,一切事、一切方法都包括在裡面,這個字是總代名詞。總代名詞為什麼我們中國人翻作法?因為法它有一定的程序,一定方法的意思,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有條不紊,有這個意思在。確確實實,宇宙人生一切事理、一切現象都是有條不紊,所以它有軌持之義,法,單單解釋,軌持而不失去的意思,所以有軌持之義在裡頭。第一句就是講所詮之法,就是我們所說的這個法,所說的這個法是沒有形相,也就是講的法性,也就是說明一切萬法的理體,只能用幾個字很抽象的來形容它。

  第一個『湛然』,湛然是很乾淨的意思,像水很清,一點染污都沒有,從上面一看就看到底下,看得清清楚楚,湛然。『真妙覺』,「真」者不妄,「妙」者就是前面所講的非有非無,這才叫妙,「覺」就是智覺。這個覺,湛然真妙覺也是一切眾生人人本具的,佛一切言說都是發明湛然真妙覺,這是十方如來言說一切經論、一切言教之理體,就是發明這個道理。這一句通常我們講,在有情眾生上說叫佛性,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湛然真妙覺就是佛性;在植物、在礦物方面來說,我們就稱之為法性。諸位要曉得,佛性跟法性沒有兩樣,是一樣的,皆是湛然真妙覺。這是第一句,是佛所說之法,千經萬論統統是說的這個,無論是深說是淺說、是長說是短說,都離不開這個原則。換句話說,凡是說湛然真妙覺的這些言語、這些註疏統統是大乘經典,這句也可以說是大乘經典的法印。

  第二句說,『甚深十二修多羅』,這是講能詮之法。能詮,佛陀在世的時候是以音聲為佛事,佛滅之後,弟子們將世尊一代的言說記錄下來就成為經典。「修多羅」是印度話,翻譯成契經,就是我們現在的經典。為什麼用個契?契是契合的意思,第一,必須要契合湛然真妙覺,湛然真妙覺是理,要契理,如果違背這個道理,這不叫佛經,所以一定要合這個理;第二,要契合現前大眾的程度,叫契機。如果契理不契機,雖然說了沒用處,大家不懂。不懂,古人叫閒言語,我們現在話就是廢話,你說來說去一大篇大道理,我沒聽懂,不得受用,這叫廢話。如果是契機而不契理,這叫魔說,不是佛說,也就是說,他所講的不契合湛然真妙覺,這是違背了理,決定是魔說。魔是障道的,障什麼?障礙你湛然真妙覺,這就是魔說。

  「十二」是佛說經的體裁,好像我們現在作文章的體裁,有長行、有散文、有詩歌,特別的還有密咒,一共分作十二種。這十二種,諸位可以查佛學辭典,查《教乘法數》。十二種體裁,在從前稱為十二部經,以後怕人家發生誤會,以為佛教經典只有十二部,就改稱為十二分教,如果在現在講就是十二種體裁,那是更容易明白了。我們漢文經典,就是從印度翻成我們中國文的經典,大概有三千多部,三千多部的經典要照體裁上來說,不外這十二類。一部經這十二種體裁統統都有的只有《華嚴經》,《華嚴經》是十二種體裁統統都有,《法華經》裡面有九種,也就不算少了。《心經》裡面就兩種,一種長行,一個是密咒。《彌陀經》只有一種,雖然是一種,細分的話它有兩種情形,它屬於長行,屬於無問自說。「甚深」兩個字,就是因為它契合甚深之理,契合湛然真妙覺的理體。

  下面這一句我們要特別重視它,你要是明瞭,剛才講要在教理上著眼,萬萬不可以死在音聲文句之下,那就錯了。特別告訴我們,『非文非字非言詮』。文字言語是指引湛然真妙覺的工具而已,好像我們走路,那是個指路碑,指路碑不是路,指路碑也不是你想到達的地方。我們山下有很多指路牌子「圓覺寺」,你要到那個牌子一看,圓覺寺就在那裡,好,你就到那裡去聽經吧!那是個牌子,既不是到圓覺寺的路,也不是圓覺寺。佛說的一切經典,給諸位說,不是道,不是菩提道,也不是佛果,就像那個指路牌一樣,你可不要看到那個牌子就死在牌子底下。所以告訴你,真正的道,真正的理,不是文字,也不是言說。可是指路牌有沒有用?有用。聰明的人有用,聰明人一看到,他往這條路上走,他就到圓覺寺了。笨人就沒用處,笨人走到那個牌子死在那個底下,他認為那就是圓覺寺,那就是到圓覺寺的路。我想大家不會那麼笨,看到牌子個個都到圓覺寺來了,這一點很聰明。可是你要拿到那個書的時候,這就是禪宗,這就是禪!那就糟糕了,那就等於說,你在圓覺寺那個牌子底下,死在那個牌子底下一樣。所以一切經典都要作如是觀。

  佛陀滅度之後教給我們四依法,第一個教我們「依法不依人」,法是什麼?湛然真妙覺,這是真正的法。十二修多羅是指路牌,也要依靠的,但是要曉得,十二修多羅是指引我們到湛然真妙覺的,這可不能弄錯。不是說十二修多羅不重要,重要,文字重要,語言重要,語言文字只是引導我們,而不是我們自己所求的,因此我們不可以執著。四依法裡面第二句說,「依義不依語」,義就是義理,就是道理,我們要悟的是悟佛的道理,佛所說的道理,言語沒關係,多說幾句、少說幾句無所謂。因此古人所翻譯的這些經典,只要意思對了,文句無所謂,沒有關係,不必去計較,這一點我們特別要重視。現在外國人學佛沒福報,外國人不懂佛法,外國人拿指路牌子就當作是路,就當作是目的地,這是外國人笨。他們研究什麼?他們研究文字,研究考據,要找梵文經典,找中文翻譯的對不對,他研究那些東西。研究那些就是什麼?找到那個指路牌的時候,在指路牌裡去研究,研究到最後就是死在指路牌底下,路也沒找到,圓覺寺更不知道在哪裡,這是犯了大病。所以我們要懂得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一定要記住的。

  末後這一句是讚歎如來的,『一音隨類皆明了』,所謂是「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眾生的根性不相同,但是聽了佛所說的法,每一個人都得利益,他得的深、得的淺各個不同,但是都能夠得利益。佛一音說法,一切眾生都能夠隨類得解,我們學說法也是如此,只是範圍有廣狹不相同。因為我們講堂裡面,大眾程度也不齊,功行有淺深不同,功夫有淺深不同,得的利益當然不相同。除了我們自己看到的人之外,我們這個講堂裡面有龍天護法,還有這個地方的一些鬼神都在這裡聽,我們看不到,他們根性也不齊,功夫程度也不等,但是各個都得利益。這是說明大師在這一會裡面,就是這一篇著作裡面,要想說明一心三觀的道理,所以要皈依一境三諦,法寶,求加持。末後一首是講皈依僧寶:

  【稽首清淨諸賢聖。十方和合應真僧。執持禁戒無有違。振錫攜瓶利含識。】

  第一句是讚歎修行人。『僧』這個字是梵語,僧伽耶的音譯,僧伽耶的意思是和合眾,所以它是廣義的。這個字,出家人、在家人都可以稱,只要守住它和合的條例。理和,就是證得湛然真妙覺之理,證得一分也是證,證得究竟亦是證。事和合,通常講六和敬就是事和合,所謂見和同解,就是見解一致;戒和同修,戒律是我們大眾相處的生活規約,我們大家共同要遵守;身同住;口無諍;意同悅,心裡面每個人都法喜充滿;利同均,在利養、物質生活我們是平等的,十方供養大家平等的享受,沒有哪一個多、哪一個少。這是事理七種和合。這七個條件我們都做到,這個團體就叫做僧團,這個團體就叫清淨的僧團。

  『諸賢聖』,「賢」是指三賢地位,「聖」是指十聖菩薩,三賢就是十住、十行、十迴向,聖就是十地,從初地到法雲地的菩薩,三賢十聖,這是以三賢十聖來做代表。『十方和合應真僧』,應真,通常是指再來人,就是指乘願再來的,應化在世間。諸位要曉得,應真僧不一定是出家人身分,像《普門品》裡面所講的三十二應身,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示現什麼身相,所示現的身相在此地都叫做應真僧。

  末後這兩句就是連凡夫僧也包括了。『執持禁戒無有違』,這就是我們現在的出家人,或者是在家守五戒、菩薩戒,因為在家他遵守六和敬,受了戒在家,他也可以算是僧,這是廣義的說法。『振錫攜瓶利含識』,這是講自行化他。「錫」是錫杖,「瓶」就是缽盂,盛水的瓶。從前出家人遊化四方,瓶是盛水的,缽是乞食裝菜飯的,錫杖作用也很多,這是出家人所不能夠缺少的隨身用具。「含識」就是指一切有情眾生,出家人去托缽,一些信眾的供養,這是為他種福,這就是利益一切眾生,所謂是「一切眾生之福田」。眾生要種福,到哪裡去種?三寶裡面去種福,所以供養出家人、供養行道的人是培福。道人一定要對他說法,說法是開他的智慧,不但他培了福,而且他也增長智慧。所以在三寶門中,就是單單從簡單的供養裡面來說,已經就是福慧雙修了,有福有慧。可是一定要如法,一定要解義,如果不解義,福與慧都很少,尤其是不如理、不如法,很容易墮落到邪慧痴福。邪慧痴福寧願不要,為什麼?將來是造罪業的根源。所以我們要正知正慧,我們要正常的福報;換句話說,福裡面有慧,慧裡面有福,這種智慧才能常常增長,福報才享之不盡。

  這是大師他要說明一體三德,一境三諦。這個簡單給諸位說明一下,一體是任何一樁事情,都具足有三德,三德就是法身、般若、解脫,一境三諦就是第一義諦、真諦、俗諦。每一法裡面都有三德三諦,法法皆如,法法皆然。一觀裡面的三觀,空觀、假觀、中觀,這在天台家講一心三觀。他要說明這個道理,這才必須首先皈敬三寶,請求三寶的加持。這個請求是一定要有這個願,有這個願,不能有心,這一點要記住。為什麼?你一用心就是分別心,就是執著心,那就錯了,與性就不相應。這個地方講的求是什麼?有願,願是從真性裡面發出來的,願就是求,願就是心,用的是真心而不用妄心,像《楞嚴》裡面講的「捨識用根」。所以不可以用分別心,不可以用執著心,不可以用虛妄緣慮之心,你才能夠得到真實法,才能夠得到這個地方所講的湛然真妙覺。我們第一堂把第一章給諸位介紹出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