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永嘉禪宗集  (第二十一集)  1979/7  台灣圓覺寺  檔名:09-012-0021

  第十七頁最後一行:

  【圓中三。應須具。】

  上面講的是偏,現在再給我們說『圓』,圓中也有三,『應須具』,應該必須要具足;換句話說,不能夠欠缺,欠缺就不圓了。小註說,「云何三」,圓裡頭是哪三條?「云何德,法身、般若、解脫是為三,一一皆具常樂我淨,是為德」,這就叫三淨德,清淨之德。法身裡面具足常樂我淨,般若裡面也有常樂我淨,解脫裡頭也有常樂我淨。我們懂得這個道理,三德要是具足,才有常樂我淨;三德不具足,沒有常樂我淨。不但在凡夫上,佛稱之為四顛倒,四種顛倒,無常以為有常,無我執著有我,無樂誤會有樂,不淨以為有淨,四種顛倒。如果你要是證得三德祕藏,證得一分,我們常說證得一分是在圓教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品法身;四十一品無明破盡,三德完全顯露。證得一分,雖然不是圓滿,也叫做佛,也是真正的佛,他證得一分法身;換句話說,四種清淨之德,他也得到一分,他得的是真實不虛,不同二乘、不同凡夫,也不同權教菩薩。此地跟我們講圓修圓證,大主意就在此地。我們看經文:

  【一、法身不痴。即般若。般若無著。即解脫。解脫寂滅。即法身。】

  這裡面三德祕藏,法身、般若、解脫,它的意思是非常的明顯,「法身」是寂滅意,「般若」是不痴意,「解脫」是無著意,意思你只要搞清楚就行了。『法身不痴』就是般若;般若不執著,『無著』,就是解脫;『解脫寂滅』就是法身。諸位一看這個關係,一二三,三二一,一就是三,三就是一,因此,叫我們要圓具,就是要圓滿具足。所以前面給我們說,有一個缺二個,偏,不圓,有二個缺一個也是偏,不圓。我們應當要揀別,三者統統要具足。

  小註裡面,我們把它讀一讀,這一段懂得,後面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懂的。「法身不痴者,天台明理即佛之法身也,此是圓智,圓覺諸法,遍一切處,無不明了,蓋含生本有清淨法身,當體如此照明,則不痴」,這是用天台六即佛裡面的理即佛來說明。天台家的理即佛就是一切眾生本具的佛性,這個地方說之為圓智,圓是圓滿,一絲毫欠缺都沒有。我們在凡夫位,圓智圓覺我們有沒有?給諸位說,有,有而不覺,不但有,我們還天天在用它。悟了的人,清清楚楚;不悟的人,迷而不識。好像人一樣,就在我們面前,我們不認識他,不認識好像是失掉了,實際上就在面前,並不是真正失掉,是因為我們迷而不識,說之為失掉了。「圓覺諸法,遍一切處,無不明了」,確實是如此的。「蓋含生本有清淨法身」,這就是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個個都是本來具足清淨法身。「當體如此照明」,這是講作用,法身之作用。「則不痴,不痴故即般若也」,什麼叫般若?般若就是不痴。「既稱般若,般若豈有染著」,決定不染,決定不取相、不著相。「故般若無著,即解脫也。以其解脫,故能寂五住煩惱」,寂即滅,它能夠斷五住煩惱。「滅二種生死」,煩惱也斷了,生死也盡了。「以其全體寂滅,故即法身也」,解脫寂滅,所以就是法身。

  這個關係諸位一看,你就很清楚的懂得,「舉一即三」,一就三,三就是一,不能分。「以法身必具般若解脫,只須立二句,不必更至於三。復云解脫寂滅即法身者,為顯三德極圓,如循環之無端」,好像一個圓環一樣,找不到哪個地方是個開端。「故作如此說耳。又若作二句,則二德有釋,法身無釋矣,為顯法身是寂滅義,故須第三句」。就是前面講的這三句,法身不痴即般若,般若無著即解脫,解脫寂滅即法身,就是這麼一個關係。這樣一個關係才看出圓,一個修道的人必須得要具足。這 一條明白,底下就容易了。

  【二、般若無著即解脫。解脫寂滅即法身。法身不痴即般若。三、解脫寂滅即法身。法身不痴即般若。般若無著即解脫。】

  這都不必要解釋,開端不一樣,第一個從法身上說,第二個從般若上說,第三個從解脫上說。既然第一個就明白了,何必再說第二、第三?第二、第三是要說的,好像如環之無端,隨便你從哪個地方說起,全是具足的。你看跟前面講的有一無二、有二無一,不一樣。

  【舉一即具三。言三體即一。】

  體是一個,從相用上講有三,從三方面來說明,你對體才真正的明白。底下的註也就說明圓具的道理,「三德舉一即三」,三德就是法身、般若、解脫。「言三即一者,所謂直法身非法身,以法身必具般若解脫」,我們說一句,底下就可以省掉,單單講法身,不是真正的法身,為什麼?真正法身裡面一定有般若、解脫,這個道理一定要懂得。說見法身了、證得法身了,智慧沒有開、解脫沒有現前,這是假的。昨天晚上在偏中也給諸位透露過,說我們證得一分法身、幾分法身,還很少有人這麼說;說證得般若或證得解脫,有人說,誤會了,我般若現前了,或說我智慧開了。智慧開了,沒有法身、沒有解脫,這不是智慧。或者解脫得幾分了,解脫裡頭有神通,尤其在目前有些妖魔鬼怪有些小通,現一些小通,他沒有般若、沒有法身,那是假的,不是真的解脫。真的一定要連其他的兩條。

  在末法時期,尤其我們一般粗心的凡夫習氣深重,換句話說,好奇心重,好奇心害死人。講正法,沒什麼稀奇;邪法,奇怪,好奇,於是往往就把正法輕視了、捨棄掉,去學邪道。這就是世間所謂一類的聰明人,聰明反被聰明誤,現一點小神通有什麼了不起,知道些過去、未來,甚至他心通,知道你心裡面動什麼念頭,他給你說出來,「這個了不起」,沒有什麼了不起!他是不是真的有神通,或者是假的有神通?粗心的人不容易辨別。你要懂得這一段經文的道理,你就會恍然大悟。他有一,不具足其餘二個,這是假的。再說他那個小神通的能力,與他的修德要是不符,不是真的;再說到福報要是與他的德不相符,也不是真的。不要看別人,這個看自己,福報來了,就是名聞利養來了,想想看我自己的修德如何?德之未修,道也沒成,福報來了,決定不是好事情,那就是禍害來了,不是福報來了,是禍害來了,從此以後就得墮落。諸位想可怕不可怕?所以你要認識,那是禍害。禍害要來了,修道的人想方法避免,要逃避。

  真正有德有道,什麼叫有德有道?這裡頭也有揀別。德與道,用最簡單的方法來揀別,就是清淨心,名利現前,你的心清淨,如如不動,不取不著,這個是真正的福報,真實的福報。名利現前,心動了,生歡喜心、生貪婪心,禍害來了。為什麼?貪瞋痴是根本煩惱,你現在剛剛想要斷根本煩惱,而外面境界一現前,把你的根本煩惱又引起來了。等於說它來滋潤,看到你的貪瞋痴快要枯死,趕緊加一點肥料、加一點水分,又把你養起來,這不就糟糕?永遠斷不了,可怕!我們不要以為,自己德之未修,就是心地不到清淨的時候,這個東西來了,「我的福報現前了」,不是你福報現前,你業障現前,你罪業現前了,哪裡是福報?這是自己要明瞭的。別的人,咱們不管他,修行修自己個人。

  神通也是如此,神通從哪裡來的?定裡面發的,清淨心裡面發的。心地不清淨,忽然有神通,通從哪裡來的?妖魔鬼怪附在你身體上,是他的能力,不是你的能力。這些理、這些事,諸位好好的去讀《楞嚴》,《楞嚴》末後一卷半的經文講,五十種陰魔是修禪的人最容易遭到的。遇到了,你要是認識不清楚,就落在魔道。現在妖魔鬼怪的勢力大,徒子徒孫遍滿天下,這就是大亂之相,也是人要遭大劫難之相。諸位要問,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我也曾經說過,引《仁王經》裡面的話說過,正法不興,就是正法無人說,鬼神與眾生知見都不正,就被邪知邪見誘導進去了,這是亂因。我們發好心希望將來成個正果,這些事理要不明白,自己心裡做不了主,遇到這個境界,心就動了,「某人有神通,我們到那裡請教請教他、親近親近他」。好了,問題就來了,你去請教他,你去親近他,增長他的勢力。增長他的勢力就是消滅佛的力量,把佛教化眾生的力量消滅了,有意無意當中幫了魔的忙,去興他的教,滅佛的教。如果你不親近他、不理會他,他有什麼能力?自然他就滅了。所以正法一定要弘揚,唯有弘揚正法才能夠正人心,才能夠開智慧,破除迷信。不必去辯駁,你只弘揚正法就行了,一切邪思自然入不進來。

  正法的宗旨就是清淨心,千經萬論就是這一個主意,就是叫你心地清淨,一切境界相,懂得離相不染,就是這個意思。寂滅,寂滅是心裡面一念不生,沒有邪思、沒有妄念,這是寂滅。般若就是不愚痴,絕不盲從,樣樣事情看得清楚、聽得清楚,沒有執著、沒有分別。不執著,身心清淨,這是佛法。前面一再給諸位說,學佛的人有願,沒有求的心,我們有願普度眾生,四弘誓願第一條就說「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求不求度眾生?不求。為什麼不能求?一求就著了,愚痴、不淨了。你看看,這是問題關鍵之所在,因緣要叫它自然的成就,這就是佛菩薩、祖師教給我們的,隨緣而不能夠攀緣。攀緣怎麼樣?攀緣你就起心動念,不痴、無著、寂滅都沒有了,這三個沒有,法身、般若、解脫就沒有,這是解釋上面的。具足法身、般若、解脫,這是佛法,這是八萬四千法門的原理原則,不管你修哪個法門,你要本著這個原則,叫圓修圓證,這才能夠增長智慧,離開了都不行,少一個也不行。

  所以我們要發願,發願建道場,發願建叢林、立規矩、普度眾生,不能求。我建道場怎麼建法?我到處去化緣,糟糕了,心不淨,愚痴,著相了。我要不用一些頭腦,不去攀緣,那我這個願怎麼能成就?能成就,自自然然成就,自自然然你的福報就現前。就是到你自己障礙都去掉了,就從性中顯現,不是意識裡頭去尋求。這就是本性,本性裡面的三德祕藏,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華藏世界是毘盧遮那佛從法性身裡面顯現出來的依正莊嚴,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從真性當中顯露出來的依正莊嚴,他不是到十方去募化的,他不是去找什麼大護法來護持的,是清淨心裡面現出來的境界。諸位要懂這個道理。只要你心地幾時清淨了,眾生有福,清淨心裡面現這個境界,究竟怎麼現法?不是自己有意現的,有意現的又不寂靜了,不是有意的,感應道交。他是現而無現,無現而現。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眾生心清淨,佛就現淨土;眾生心染污,佛就現穢土。

  我們以極樂世界來說,四土三輩九品不等,難道佛的清淨心有差別不成?不是的,往生到極樂世界的眾生,清淨心的差度不一樣,心地愈清淨,到極樂世界見到的相愈莊嚴。理一心的,生實報莊嚴土;事一心的比理一心的清淨心就差一等,生方便有餘土;帶業往生的就更差,生凡聖同居土。不是阿彌陀佛性地有差別,是眾生心相有差別。諸佛菩薩應化到我們這個地球上來,應化到我們這個國家來,所現的身相、所現的一些依報種種莊嚴,是我們現前眾生心所感召的。我們看看唐宋那些祖師大德,看看大陸上過去那些叢林,那些種種莊嚴之相,我們看不到,書裡面可以讀到,你就曉得那時候人心是怎樣的。現在我們看看各地方的道場,不能跟祖師道場比,難道佛菩薩對我們就有差別心?不是的,看我們現前眾生是什麼心就現什麼相。

  我們發願要度眾生,就是自己心地真正清淨了,也跟諸佛菩薩一樣,「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楞嚴經》裡面說的。佛菩薩心裡面從來沒有動過,如如不動,《金剛經》裡面講的,釋迦牟尼佛一再苦勸大眾要修法布施。修法布施就是弘揚佛法,弘揚佛法裡面,第一個重要的就是講經說法,為人演說,怎樣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為人演說包括的範圍很多,並不是單單的說法就行了,包括道場,包括種種的莊嚴,都是在弘法之列。要緊的要記住,不取相、不著相,要保持自己的清淨心,如如不動。這就叫佛法,這是一切福德因緣與清淨心相應。給諸位說,這是真正的福,這是真正的慧。一動心,趕緊就要覺悟。一動心,福慧現前都不是好事情,慧是邪慧,福是罪惡的增上緣,必落在魔道裡。這一段可以說是一切大經大論裡面的提要、綱領,我們修學要拿這個為宗旨、為目標。這是第一段的意思。

  第二段在第十九頁第一行底下,下半段。「然有性中之三德,則法身般若解脫是也」,這叫性中之三德。「法身屬一性,般若解脫屬二脩,雖是法身一性,於全性而起般若解脫二脩,故直法身非法身,於法身必具般若解脫,雖是般若解脫二脩,而全脩在法身一性,故直般若非般若,於般若必具法身解脫,直解脫非解脫,於解脫必具法身般若,此就性中論三也」。這不要解釋,剛才說的都是這個意思,就是這三者無論是哪一法,一定是具三,不能獨立。我們再接著看底下,「有脩中之三德」,修中之三德是什麼?就是三觀,「則空觀假觀中觀是也。雖是三脩,乃全性中三德以起脩中三觀,全脩中三觀而在性中三德」。這一定要記住,昨天在「簡示偏圓」一開頭給諸位說的,三德配三諦、配三觀、配三種涅槃,你要是這關係記住,一看就明瞭。這就是說明什麼叫「全性起修,全修在性」。「惟其全是三德,故三觀雖在於修,亦可論乎修性。蓋全法身以為中觀,故直法身中觀,非法身中觀」。這就是天台家所講的一心三觀,一心三觀叫圓修,稱性起修,一心三諦,不能夠有欠缺。欠缺就不稱性,換句話說,與性不相應。

  下面又給我們說有果上三德,就是小註末後這一行,「有果上之三德,則三種解脫是也。雖是果德,乃全性中三德。修中三觀以成果上三德,蓋全性中法身以修中觀,而證果上性淨解脫。全性中般若以修,修中空觀,而證果上圓淨解脫。全性中解脫以修,修中假觀,而證果上方便淨解脫也」。這都不必一句一句細說,註得很清楚,一讀就可以明瞭。「又此三德,於性中但名法身,於修中但名般若,於果上但名解脫」,三德即一而三,即三而一。如果把它分作性、修、果上來說,也可以這麼說法,法身、般若、解脫,法身是屬於性,般若是屬於修,解脫是屬於果。從這個地方去看,我們就曉得,在修的地位上哪個最重要?般若最重要。戒定慧為的是什麼?為的是般若,「因戒生定,因定開慧」,它是個樞紐,慧一開,法身、解脫都得到了。我們也可以恍然大悟,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為什麼般若就佔二十二年。他老人家住世八十年,講經四十九年,四十九年的講經,講《般若經》就二十二年,哪一法裡頭也沒有般若法佔的時間長,幾乎佔他講經的時間二分之一。要不是最重要的,為什麼要這麼長的時間來講?何必要讚歎「般若是佛母」、「一切佛從般若而生」?這不是把這個關鍵指出來了嗎?在性修果,修是最重要,唯有修才能證性,唯有修才能證果。

  我再看小註底下所說的,「以其名分主賓,故圓修之人能悟此者,單修亦可,複修亦可,具足修亦可,圓覺備明二十五輪,有單修、複修、具足修,非惟顯攝機之遍,亦以彰圓修之妙也」。理先要懂得,有主有賓,賓主就好像哪個是主修科、哪個是助修科,你要分清楚。只要你把它分清楚,一切法門裡面單修也可,複修也可,具足修也可以,都能夠圓悟。什麼是主?般若是主,修法是主;在理上,什麼是主?法身是主,清淨心是主;在作用上,解脫是主,可見得互為賓主。這個不能不辨,不能不懂。自修的時候,自己清淨心為主;化他的時候,眾生根性為主,他是什麼樣的程度,要跟他說什麼法門,是以他為主,不是以自為主。這是舉幾個例子來說。

  《圓覺》二十五輪、《楞嚴》二十五圓通,那是對根性來說賓主。文殊菩薩給我們揀選的耳根圓通,是般若為主,單說我們娑婆世界。「念佛圓通章」是暗選,怎麼曉得它是特別法門?通途的法門按次序排列,特別法門提到最後,不按次序。好像唱戲,最好的一齣戲壓軸戲在後頭,那是最好的。最好的戲排在前面,人家一看,後面都不及前面,掉頭而去,底下不必看了;最好的擺在後面,那非看完不可,愈看愈精彩。經裡面排法門也是如此,你看按照順序排,它是六根、六塵、六識、七大,是這麼個排列法。六根、六塵、六識,三六一十八,再加上七大,二十五,二十五圓通法門是按這個次序排的。如果按這個次序,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要按這個順序,「耳根圓通章」應當是排列在眼根的後面,不應該排在第二十五。它排到第二十五,排在最後,把這個挑出來列到最後,特別,一看就曉得這個法門特別,沒按順序。「大勢至念佛圓通章」在七大裡面是見大,七大是地、水、火、風、空、見、識,見大應該排在空大的後頭,排在識大的前面,它又顛倒了,它排在識大的後面,七大裡面它排在最後,一看這是特別法門。

  可見得二十五圓通裡面,二十五種修楞嚴大定的方法,這兩個是特別法門。一個是契我們娑婆世界眾生的根性,耳根圓通;另外一個是契十方世界一切眾生的根性,念佛圓通。我們一看這個排列就要覺悟,什麼叫圓修?什麼叫圓證?運用這個方法來修,很快就能夠成就。這兩個法門,兩位菩薩都是淨土的等覺菩薩,代表耳根圓通的觀世音菩薩,代表念佛圓通的大勢至菩薩。諸位要這麼一看你就曉得,《楞嚴經》是什麼經?是淨土經。頂重要的兩個辦法是淨土裡面兩位法身大士所修的,它不是淨土經是什麼經?所以淨土法門、念佛法門是千經萬論處處指歸。這個法門要不是第一等的法門,佛又何必這樣說?又何必在這個順序上這樣安排?這是我們應當要覺悟的。再看經文:

  【此因中三德。非果上三德。】

  這是接前面所說的,「正顯前所明三德,乃就眾生因性」,佛性,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是從真性上說的。前面曾經說過,是含生本具的、天台的理即佛,從理體上著眼來說明的。「并修性以辨也」,雖然從性具上說,同時也從修德上來說明。「往人不諳,乃約小乘大乘果證以辨者,有違此旨矣」,這段你懂就行了,不要去理會。這就是過去舊註,為什麼大師不贊成在這段裡頭就小乘的教義來說明?因為它這裡面沒有小乘的思想、沒有小乘的修法,所以不必要。往人就是前人,前人沒有抓到這章的宗旨,沒有了解大師的意思。要是以天台止觀裡面就大乘講、就小乘講,這個講法太囉嗦。此地只有大乘,不必要用小乘教義來解釋。下面是從果上說,因中說明之後,果上也得要明白。

  【欲知果上三德。】

  小註說,「禪宗何論於果,故智者歎云:嗚呼,聾騃,若為論道,偽說滋漫,難可紀矣」。修因一定結果,哪有因會不結果的道理!因是種子,一定結果。如果說修因沒有果,這絕非正說。世出世法,因果不爽,俗話還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哪裡會沒有因果?我們看果上三德:

  【法身有斷德。邇因斷惑而顯德。故名斷德。】

  果上的三德就是「斷德、智德、恩德」,說這三種,諸位要曉得這叫果上的三德。「天台云:法身不顯,過在無明」,一切眾生都有法身,都有這個理體,為什麼顯不出來?不顯不是說沒有,剛才講了,不顯是不認識,並不是說沒有法身,並不是說沒有法身的作用。一切眾生個個都有法身,而且法身都在起作用,雖在起作用,他不認識,這就叫不顯。為什麼不顯?過在無明。無明就是般若失掉了,般若失照;換句話說,他著相了,他取相、他著相,這就是無明。「故曰:法身流轉五道」,五道就是六道。怎麼說五道就是六道?講五道是不說阿修羅道,因為阿修羅道可以併在五道裡面。阿修羅有天阿修羅,併在天道裡面,人阿修羅歸併在人道裡面,畜生有阿修羅,餓鬼有阿修羅,唯獨地獄沒有阿修羅。講六道,人、畜生、鬼道的阿修羅不說,歸併在這三道裡頭,天阿修羅單獨稱一道。實際上他跟天是在一道裡頭,這就是開合不同而已。諸位以後讀經,看到經裡面講講五趣、講五道跟六道是開合不同,是一個意思,沒有說錯,說五道也對,說六道也對。法身流轉五道。

  「法身既顯,功由斷德」,法身怎麼樣才能夠顯示,我們認識出來?這個功勞應當是由於斷德,斷什麼?斷無明。斷無明不是說無明一開頭你就能斷得了,為什麼斷不了?無明前面還有障礙,有塵沙煩惱、有見思煩惱。所以我們要斷要從最粗、最顯處去斷,先斷見思,再斷塵沙,後斷無明,這樣一層一層斷去,這叫斷煩惱,叫斷德。由此可知,你要是不斷煩惱,法身顯不出來。小註說,「故曰:出纏名大法身」,纏就是煩惱纏縛,見思、塵沙、無明纏縛著它,它顯不出來。統統斷掉、超出了,超出無明,法身顯出來,稱為大法身。「余謂前二,法身寂滅,此之謂也」,前面因上說過,法身是什麼?法身是寂滅義,煩惱就是不寂滅,煩惱跟清淨寂滅恰恰相反,無明是個動相,妄動。再看底下:

  【自受用身有智德。具四智真實功德故。】

  身有自受用、有他受用,『自受用身』具足般若德,就是智慧,再細說『四智真實功德』。小註裡面講,就唯識論來說,轉八識成四智,這個是自受用。「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大圓鏡是個比喻,「大」,廣大無邊,這個大不是大小的大,是讚歎的意思,沒有邊際,它不是一個相對的。因為我們通常講大,大的反面有個小,這個大不是大小的大,超越大與小,所以在此地是讚歎的意思。「圓」是圓滿,沒有欠缺。「鏡」有光明、有顯像的意思,隨緣顯像,無所不顯。雖然顯像,自身是清淨的,一絲毫也不沾染。因為第八識是個染污識,它不清淨,一切法的種子統統含藏在其中,一遇到緣它就起現行。現行染污種子,現行薰習種子,薰習就是染污,種子薰現行,現行薰種子,所以它不清淨。幾時它不染污、清淨了,那就叫大圓鏡。「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此之四智,能嚴法身」。法身的莊嚴,以什麼莊嚴?以四智莊嚴,這叫清淨莊嚴。

  「故云真實功德」,這個功德不是虛妄的,四智功德是真實的,不是外來的,是你自己修得的。所以修行之樞紐就是轉識成智,如果不懂得這個原理原則,一切功夫都是白費。參禪也是在轉識成智,念佛也是在轉識成智,讀經、誦經也是在轉識成智,這都給諸位說過。會的都得法,都是圓修圓證。不會的,處處碰壁,所謂是處處成礙,都變成障礙;會的頭頭是道,法法圓融。讀經求清淨心,前幾天都給大家說明了這個道理、說明了這個方法,讀經的時候,不要去想它的意思,一直念下去,不認識的字也不要理會,最好事前查字典,把這個音注出來。讀得不錯,字字分明,這就是觀照。讀經的時候,沒有任何妄想滲透在裡面,這就是一心不亂,就是定。可見得你在讀經的時候修什麼?修止觀,止一切妄念,這就是放下萬緣;觀就是經文裡頭字字分明,裡頭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也沒有妄念。止觀雙運,定慧等持,這叫用功。

  念佛也是如此,六個字念念分明是觀,放下萬緣是止,也是止觀雙運,也是定慧分明,放下萬緣是定,六個字清清楚楚是慧。可見這個功夫裡頭,既沒有掉舉,也沒有昏沉。不會用這個功夫的,念佛不知道是怎麼個修法,「念就好了,念阿彌陀佛就保佑了」,迷信!所以自己不得一心,放不下,念佛的時候還是妄想紛飛,不是妄想就是昏沉,讀經誦經亦復如是,那怎麼能成就?會的,人家在那裡看經、在那裡念經,是在那裡修定、修慧,真正功夫用在上面,以這個功德迴向,真正能超度眾生。沒有定慧在裡頭,有口無心,哪裡來的功德?自己都保不住,還能保佑別人?沒有這個道理。

  總而言之一句話,要斷,就是要捨離。前面給諸位講過的四無量心,捨!捨就是斷,就是放下,一切都得放下,保持著清淨心。一樁事情放不下就是一個染污,兩樁事情放不下就兩重染污,放不下的事情多,那就太多的染污,斷德就沒有了。斷德要斷得乾乾淨淨,所謂「生滅既滅,寂滅現前」,然後寂滅才能現前,寂滅就是清淨心。生滅是什麼?生滅心,你看看,你一舉心動念就是個生滅心。幾時把生滅心滅掉,心地清淨了。寂滅是裡面沒有念,一片光明,所謂常寂光土,土就是身,身就是土,身土不二。法身、般若、解脫統統具足,三諦、三觀、三種涅槃完全具足,絲毫不缺,這才叫清淨法身、圓滿報身、千百億化身。理上講我們都本有的,現在不能現前就是我們生滅不滅,沒有辦法,生滅心不滅。什麼時候我們把生滅滅掉,就成功了。生滅心就是八識,寂滅就是四智,一定要八識滅了。八識滅在此地是形容詞,滅就是轉的意思,把生滅心轉成為不生滅的心。四智,智是不生滅的,不生不滅。換句話說,八識是妄念、妄心,有生有滅,一個念頭生,一個念頭滅,前念滅後念生,生滅不住,不同真心。真心是不生不滅,換句話說,沒有前後念,是真心理體、是四智顯現,這是真實功德。

  下面幽溪大師有幾句話,「余謂自受用身者,報身也」,圓滿報身。圓滿報身也叫做智身,就是四智之身,自受用的。「此之報身,惟佛自己受用,初住已上,等覺已還,所不能見」,這是講什麼?就是我們通常講的圓滿報身,唯佛自己受用。如果要是說分證報身,圓初住以上就有,那不是圓滿的,叫分證。分是部分,部分證得,沒有圓滿,圓初住以上就有。因為圓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得一分法身,證得一分般若,也得一分解脫。一分法身,法身、報身、應化身都具足,他有一分法身就證得一分報身,也有一分應化身,不是圓滿的,到如來地才圓滿。從初住到等覺都叫分證,他所證得的真實不虛,所證得的跟圓滿的功德沒有兩樣,就是一個功德圓滿、一個功德不圓滿,功德都是真實的,絕不是虛妄的。再看底下:

  【他化二身。有大恩德。】

  底下解釋:

  【他受用身。於十地菩薩。有恩德故。】

  這是講報身,就是前面講的圓滿報身。圓滿報身對於十地菩薩有恩德,因為十地菩薩他的修證沒有圓滿,沒有圓滿還離不開老師,還要老師教他。什麼人教他?報身佛教他,換句話說,如來在果地上要是遇到十地菩薩,十地菩薩有感,佛就有應。以什麼來應?以報身來應,那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實報莊嚴土、華藏世界,以這個來應。那個依正莊嚴太殊勝,不是我們能夠想像得到,也不是我們能夠把它說清楚,所謂「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好裡面還有無量光明,說之不盡。遇到我們這個博地凡夫,煩惱重重,我們也有感,他要應,應的就是劣應身,所謂是丈六金身,像釋迦牟尼佛顯示在我們世界上一樣。可見得他受用身是隨他而應化的,不是隨自的;隨自是圓滿報身,自受用。

  諸位懂得這一點,你就曉得,圓初住他就有分證的受用身,就有分證。雖有分證,功德還淺,所以還不能夠感得實報莊嚴土,必須要登地才能夠與實報土(就是佛的報身)相應,感應道交。換句話說,在三賢的地位,十住、十行、十迴向,這三十個地位所感的是方便有餘土,三賢位。也就是說四十一品無明,必須要斷三十品無明之後,才能夠與佛的圓滿報身相應。那個是說什麼?你也快成佛了,去佛不遠,才能夠感應道交。所以他受用身於十地菩薩有大恩德。

  下面的註子,我們念一念就行了。「問,自他受用二身云何,答,自受用身,上冥如理,他受用身,下應機緣」。自受用身就是上契諸佛所證之理,自受用,自己享受;他受用身是應機的,什麼樣的根機,是什麼樣的示現。可見得不是自己做主宰的,這裡頭沒有主宰,隨機應現。「亦是如理如量二智,根本後得二智,然地上聖人,見他受用,即舍那十重,為十地所現,故余謂別明初地,破無明,見他受用身,圓明初住」。別就是別教,圓就是圓教。別教要初地菩薩他才破無明,見佛的受用身;在圓教講,圓教初住就破無明,見他受用身。所以西方淨土,我們講實報莊嚴土,要圓教初住以上,別教是初地以上。「破無明,見他受用身,今言十地,依《華嚴》故」,這段講的是依《華嚴經》說的,華嚴的十地就是圓教十地。《華嚴經》是圓教,初住菩薩就已經破一品無明,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圓教。再看底下一句:

  【三種化身。於菩薩。二乘。異生。有恩故。】

  這個地方的『菩薩』就不是十地菩薩,是地前的菩薩,也就是三賢位的菩薩。三賢十聖,十地是十聖,三賢菩薩。『二乘』人,乃至『異生』,異生就是指一般的凡夫,有恩德。『三種化身』,底下說,「大化千丈」,身相大,度誰的?度三賢菩薩。「小化千尺」,度二乘的,乃至於「丈六」,這都算小化,這是度二乘、度眾生的。第三種叫「隨類化不定」,隨眾生之類,佛要度畜生,要現畜生身;佛要度餓鬼,要現餓鬼身;佛要度地獄,要現地獄身。如果要不現同類身,沒有辦法度化。他要度人道,要現人身才容易度化,就是跟人的生活語言完全一樣,才能夠度化。他要度狗,他要現狗身,成天跟狗在一起,他才能度得了牠;現個人身,找一群狗給牠說法度牠,你想想看,那多難!沒有辦法。要現同類身,這叫隨類化不定,隨著六道有情眾生的根身。這就叫「三種化身」,大化、小化、隨類化。

  「余謂佛有三身,曰法、報、應」,這是通常說的。「今云自受用身,即報也。他受用,即報即應」,他受用裡頭,報身有他受用,十地菩薩受用,應身就是地前菩薩、二乘跟異生受用。「他菩薩所受用,故亦可稱勝應」,這講應身,就是講法、報、應身的應身,有勝應身、有劣應身。「故又今但云化,不云應者,合應為化故」,此地沒有說應身,把應身包括在化身裡面。「若具論者,須分應化」,要是細說,應與化還是有分別的。應身,譬如釋迦牟尼佛到我們這個世間來投胎,八相成道,示現跟我們人一樣,這叫應。化是什麼?變化來的,忽然之間遇到了,又忽然之間沒有了,這個叫化身。譬如諸位聽說的,周邦道居士的夫人遇到地藏菩薩,那個地藏菩薩身是化身,化身來的,一會兒他就不見了,沒有了;九華山那個地藏菩薩,那是應身。這是講應與化不同。化身大概都是隨類,這一個根機成熟,與他有緣,他來度他,感應道交來度他;應身則不然,應身是要投胎示現這個身相,住在這個世間多少年,度一切有緣的眾生。所以應化不相同。這個地方他是把應化合在一起,應身合在化身裡頭。「如釋迦丈六,名為劣應,於法華會,又召十方分身,故知不開,未為詳說」。這個地方說得簡單,沒有開合,沒有細說。雖沒有細說,但是意思也很完全,包括在其中,我們明瞭就好了。好,下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