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經講義節要  (第十二集)  1995/6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24-0012

  請掀開經本第十九面倒數第二行,小標題是「契旨請詳」。前面兩個字是須菩提尊者自陳之詞,就自己陳說世尊對他的開示他完全契入了。這個契入就是我們一般人所講的證悟,這個不是解悟,他證入這個境界。他自己雖然證得這個境界,可是一般人不能夠了解,請詳是請世尊再詳細說明。這個意思詳細說明不是對他的,對他則不必說了,對一些大眾。為什麼要詳細說明?如果不詳說這個甚深般若,一般人確實得不到利益。所以讀經的人很多,甚至於說念佛的人很多,也下了不少的功夫,用了相當長的時間,為什麼得不到受用?沒契入,就是此地講的沒有契旨,旨是如來所顯示的宗旨,他沒有能夠體會得到,所以他不得受用。世尊雖然詳細說了,《金剛經》後頭都是詳說,我們還是看不懂;古來祖師大德註解《金剛經》有幾百家之多,我們看了那些註解依舊不能夠契旨。《金剛經》註解當中,確實要以江味農居士的註解最為詳盡。江居士民國初年人,距離我們很近,他用的文字比較上淺顯,我們都能夠看得懂。文字看得懂、言語聽得懂,依舊不能契入,那原因就在這一句經文上。我們看它的經文:

  【唯然。】

  這兩個字是尊者陳說他契旨,『唯』是完全懂得、明白了,『然』是個轉語,然而別人不懂,我雖然懂了,這與會的大眾他們還不甚能夠體會。所以稱:

  【世尊。願樂欲聞。】

  這四個字是代大眾啟請的。為什麼有四個字?四個字都是請詞,都是請說的意思。大眾程度有淺深不一樣,程度淺的『願』,願聞;程度最深的,就是末後這個『聞』字,這個意思深,到這個層次也能夠契入。我們看這段的小註,這四個字的意思很深,也非常有味道。「唯是住降之理,徹底明瞭」,「唯」這個字的答應,這個語氣非常肯定,尊者所問的,一個發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他的心要安住在哪裡?要怎樣降伏他的妄心?這是兩個基本的問題。無論你修學哪個宗派、哪個法門,這兩個問題是關鍵的問題。如果不能夠降伏其心,換句話說,你所修任何一個法門都落空,都不能夠成就。這是我們真正學佛要想在一生當中成就的人不可以不留意。尊者全都明白、了解。「然如來護念付囑,他尚未見」,他是別人,此地所指不僅是當時與會的大眾,當時聽佛講經的這些人,這些人四眾弟子都有,根性都不相同,同時也包含著後來學佛的這些善男子、善女人;換句話說,包括我們現在,也包括到將來。這個啟請功德利益太大,他要不問,佛就不說;這一問,佛就把《金剛般若》詳細的為我們說明了,「故代為啟請」。

  「願、樂、欲、聞四字,後後深於前前」,這後面一個字比前面深,四個字愈是後面意思就愈深。「義甚深廣,應知」,它的意思很深、很廣。願,聽說佛說這樣微妙之法,實相般若,世尊無量劫來修行證果原來就在穿衣吃飯上,這個很稀奇,我也想聽聽,願就是這個意思,我也想聽聽,想聽聽而已,這個意思就淺。『樂』比這個意思深,他不但想聽,非常歡喜聽;換句話說,就很有想學習的這種心態。跟前面那個人用心不一樣,這就我們所謂是有心人,他歡喜聽,在聞法當中他能夠得到法喜。『欲』比前面又要深一層,「欲」是欲望,巴不得我要得到,他有這麼強烈的一個願望。佛所說的菩薩能夠領悟,我也想得到,現在就想得到,可見得這個意思比前面深很多。末後「聞」,這一聽的時候他已經得到了,這個聞就如同《楞嚴經》上觀世音菩薩,「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所以這個聞是反聞的意思,不是聽聞,是反聞的意思,那才是真正契入,真正得到圓滿的受用。所以這個意思一層比一層深,一層比一層廣。尊者請詞裡面說出這四個字,我們從這裡就能看得出來,參加法會的大眾程度有淺深不齊,有人是願聞、有人是樂聞、有人一聽就開悟,聽眾裡面層次不一樣。

  「人人本具如如不動之自性。無明為障,致妄心生滅不停。故學者應在聞字上用功。反聞聞自性,時時照、時時聞,則見諸法實相」。這一小段是在這節經文裡面江味農老居士為我們貢獻一點意見。他的開示說得非常好,人人本具如如不動之自性,自性就是真心,真心沒有妄念,大乘經上常講「真心離念」,沒有念頭,真心是不動的,不動就是不生不滅。這個念頭,一個念頭生、一個念頭滅,這個生滅是動的現象,動是妄心不是真心,不動的是真心,不動的是自性。如果我們能夠發現,這個發現就是禪宗裡面講見性,你見到了,你見到自性,見到之後要緊是保持。我們凡夫可以說每個人在日用平常當中,這一剎那當中,這自性現前常有的,但是你自己不覺得,沒有覺察到這是真心現前,沒覺察到,於是乎日常生活當中就妄心做主。

  妄心是無明為障,無明是你不了解真相,不知道事實真相,於是真心雖然現前,它不起作用,誰當家做主?妄心當家做主。這個妄心就是生滅不停。這個東西很可怕,諸位要曉得,用生滅心,這個境界就變成了有為法。法相宗裡面把一切法分作兩大類,有為法跟無為法。諸佛與大菩薩住在無為法中,無為法不生不滅,《華嚴經》的一真法界、《無量壽經》的極樂世界都是不生不滅的。我們在《無量壽經》看到西方極樂世界那個狀況感覺得不可思議,它是屬於無為法。十方諸佛這些剎土屬於有為法,有生有滅,有六道、有十法界、有輪迴、有轉變,那就是苦不堪言。

  所以教給我們,學者是學般若的人、學大乘的人,應該在聞字上用功。大乘菩薩修行的要領,聞思修三慧。這三個字決定不能錯解了意思,錯解意思那就不能成就,不但不能成就,可能你學佛學成了魔道去,不是佛道。這種情形很多,在本省、在國外我們常常遇到,學佛最後學成魔了。學成魔,他把魔當作佛,把佛看作魔,他不會回頭,這是經典上佛常講「可憐憫者」,真的可憐。什麼原因?錯解了佛的意思,你看開經偈講「願解如來真實義」,他把意思錯解了。小乘修學的綱領,戒定慧三學,比較不容易發生誤會,戒定慧三學。大乘菩薩修的聞思修三慧很容易搞錯,認為什麼叫聞?我們在此地講經,你們在這裡聽了一個半鐘點,這聞,我在這聞經。什麼叫思?聽了之後回家好好去想想,揣摩、揣摩,我這是思。這想通了之後,再去修、再去做。認為這就是聞思修。

  諸位想想,如果聞思修這麼簡單,還得菩薩去修?這種做法還不如小乘,小乘戒定慧的水平比我們這就高,它怎麼能叫慧?所以你要注意這三個叫慧,慧是什麼慧?戒定慧之慧。這才明瞭,大乘菩薩的修行是建立在小乘的基礎上,你沒有戒定慧哪來的三慧?這個聞思修三慧就是戒定慧那個慧字,慧字裡面開出來三種叫三慧。什麼叫聞慧?聞是接觸,代表接觸。耳聽音聲這是聞,眼看色相也叫聞,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用這一個字做代表,所以聞是接觸。思是什麼意思?思是明瞭的意思。平常一般人總要思惟他才明瞭,所以這個思不是叫你真的去想,你這一思就落到第六意識去了,那就錯了。這個思是代表你一接觸就明瞭。所以從明瞭這方面來說叫它做思慧,從接觸叫它做聞慧,明瞭叫它做思慧。修是不迷了,明瞭就不迷了,從不迷就稱它為修慧。所以要曉得,聞思修是一不是三,它當中沒有三個階段,它是一次完成的。

  這三慧我們要舉個很具體的例子,可以用《六祖壇經》來打比方。六祖惠能大師聽五祖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三慧現前,所以陳說自己的心得報告,那就是契入。五祖一聽行了,後頭不要講,全通了,不但《金剛經》通,所有佛法、世間法全通了,這叫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聽法達禪師念《法華經》,法達念了十年,他說他念了三千部,三千部是個整數,三千多部《法華經》,大概一天念一部,三千多部念十年。經雖然念得很熟,可以說能夠背誦,背得滾瓜爛熟,什麼意思不曉得。六祖叫他念給他聽,《法華經》二十八品,他只念到第二品「方便品」,六祖說可以了,不要再念了,《法華經》他全都通達,全都明白了,再給他講解,法達開悟了。這叫三慧,不可以搞錯。

  我們大概在十幾年前,大專講座裡頭就鬧了一個笑話。我還記得輔仁大學的一個學生,我跟他很熟,名字一下想不起來,他參加我們大專講座大概有二、三年,那天他來向我告假,他說法師,我以後不再來聽經了。我說為什麼?他說我已經聽了二、三年,我聞已經聞了二、三年,我這修跟思沒有。我一聽就明白,我說那你是不是不打算來了,回家去思惟?他說是的。我說思惟之後再修行對不對?他說是的,點點頭。我就問他,你今天這一會要不要聽?他說我今天要聽。好,就那天我就把聞思修給大家解釋一下。把聞思修分成三個階段,大錯特錯。你來聽經,你所聽的叫囫圇吞棗,你根本沒有聽懂意思。不聽了,回家去思,叫胡思亂想,胡思亂想一陣之後再盲修瞎練,這哪能成功?這是把菩薩三慧搞錯了。要菩薩像你這個修法,那不個個都修到三途裡頭去?這就是輕率,不解其義,叫粗心大意。

  菩薩修行比二乘高得多了,二乘還得從戒定慧下功夫,戒定慧是有層次的,聞思修是圓融的。《華嚴》上說行布圓融,行布是有次第,小乘是有次第,權教有次第;大乘圓頓,它沒有次第,它是圓融的,這個一定要清楚、要明瞭。所以要在「聞」字上下功夫,在聞字上下功夫就是在三慧上下功夫。這個話說得沒錯,絕對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去運用三慧。當然這個經不是為普通人說的,佛在這個經上說得很清楚,這個經真正的對象是「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你有沒有發大乘心?有沒有發最上乘心?你要真的發這個心了,確實因為發這個心,這個人就是菩薩了,他就不是小乘,發這樣的心就可以用菩薩三慧。發心不可思議!所以尊者在啟請的時候,第一句話就說的,「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那就是發大乘者、發最上乘者,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最上乘,無上正等正覺,他學佛是求這個。

  發這樣大心的人畢竟是少數,真正能發這種大心的人,就像世尊在本經裡面所說的,他過去生中已經在無量無邊諸佛種下的善根,那不是偶然的。我們在《無量壽經》上看到,過去生中曾經承事供養四百億佛,都不能往生淨土。由此可知,一個人遇到念佛法門就能夠很歡喜發願求生淨土,他過去生中的善根決定超過承事供養四百億佛,這樣深厚的善根。這是《彌陀經》上說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們看到那個善根是何等的深厚!若沒有這樣深厚的善根,換句話說,我們就很不容易超越六道輪迴。不能超越六道輪迴,諸佛菩薩對於這些眾生還是大慈大悲,幫助你不落三惡道。我們不必說小乘經,這個大乘經論裡頭有很多,世尊把三惡道的狀況說得很多、說得很詳細,三惡道的業因也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究竟為什麼?是希望你提高警覺,不墮三惡道。你能夠得人天兩道,繼續學佛的機會就多,墮在三惡道裡面機會就太少、太渺茫。所以諸佛成佛都在人道,沒有聽說天人成佛的,沒有,也沒有聽說三惡道眾生成佛的,成佛一定示現在人道。所以特別讚歎得人身可貴,可貴在哪裡?人身容易修道、容易證果,道理在此地。

  可是學佛如果要想真的成就,在古時候比我們現在容易,原因是古時候的教育好。大家千萬不要誤會,古時候學校少,好像受教育的機會不多,那是講在形式上不多,實質上不少。這個話怎麼說?中國的戲劇、歌舞、音樂都是教育,你看平劇、崑曲,你仔細去看它的內容,到結局都是善有善果、惡有惡報,因果報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是教育。這古代的藝術不是以娛樂為目的,是以教化為目的。孔夫子「刪詩書,訂禮樂」,那個時候的詩實際上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歌詞。夫子有個標準,《論語》裡面兩次提到,他刪了三百篇,這個刪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審查、審定,目標是「思無邪」。由此可知,音樂也好、舞蹈也好、戲劇也好,教人什麼?教人正知正見,所以它是教育。用這種方法把教育普及到民間,一般人雖然沒有正式上過學、讀過書,他懂得做人的道理,他懂得忠孝節義,他懂得孝親尊師,他懂得友愛兄弟,他懂得與人互助合作。這些我們現在教育裡面沒有的。所以古代教育的宗旨我們要清楚。

  中國國家教育奠定制度是漢武帝,從漢武帝立下這個教育宗旨,一直到清朝末年沒有改變,差不多將近兩千年。教育宗旨是什麼?教你做人,是以這個為目標。所以教學主要的內容是教一個人從小讓他知道人與人的關係,父子的關係、兄弟的關係、夫婦的關係、朋友的關係、君臣的關係,君臣就是在社會上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這是教你做人的道理,所謂是倫理的教育。在倫理當中建立基本的道德觀念,這個基本的道德觀念叫五常,我們講倫常,常就是一時一刻不能離開的,這五種常道必須要遵守的,仁義禮智信,跟佛家講五戒的精神不謀而合。仁是仁慈,推己及人,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仁它是會意,仁是兩個人,不是一個人,常常叫我們替別人想,我不喜歡的不可以加諸於別人,這仁慈。再推廣這仁愛之心能夠遍及於萬物,不但對一切動物要仁慈,對植物也要仁慈。佛法戒律裡面就說得很清楚,「清淨比丘不踏生草」,這個地方有路可以走,你不願意繞路,從草地上走過去,這不仁慈。草長得很好,你為什麼去踏它?如果沒有路可以,有路的話不可以,仁民愛物。

  義是講義務,我們幫助別人、效勞別人絕不求報酬,這是做人基本的道理。古代的社會裡面,大家對於讀書人非常尊重,原因在哪裡?讀書人不講利。一個窮秀才可能他家裡三餐飯都有問題,他教幾個小學生,學生對老師的供養是隨意的,學生家裡富有多供養一點,貧窮少供養一點。沒有像現在要收學費,這個老師開不出口。古時候行醫,醫是救人,給人看病也不收費用的,義。商場裡面雖然講利,利也離不開義。年代久遠我不曉得,我記事的時候大概十幾歲,那個時候社會的風氣跟現在不一樣,一般人講信用。我們去買東西,身上沒有帶錢去賒帳,說一句話就行了,也不必去記。他也不記,我們也不記,到時候一定會去還,很少是賴帳的,有這個信用。現在不行,現在沒有了,這世風日下。

  禮這現在更不必講了,現在沒有禮,天下大亂了,禮沒有了這個社會就沒救。你看古人跟我們講的道德仁義禮,禮是最後的一個防線,禮要沒有了,這個世間就亂了。最高的是道,其次的是德,禮是第五層。信是信用,現在幾個人講信用?幾個人守信?中國古時候的教育教這些,從小培養,所謂是「少成若天性」,從小培養就像他的天性一樣。老師這樣教他,他在家庭、在社會上,他所看到的也確實是這樣的,所以他一生,他的言行、他的造作都有分寸,縱然有越軌,距離這個標準不太遠,這叫做教育。所以教人明瞭人與人的關係、人與天的關係、人與大自然的關係,我們中國教育內容是講這些。對社會教育,就是用這些戲劇、歌謠、舞蹈裡面來表現,使這個教育能推廣、能普及,這是中國幾千年社會安定的大力量。

  現在科技發達,一般人民富有了,教育捨棄掉,雖然學校很多,可是教育的內容、宗旨跟古時候完全相違背。所以今天這個社會雖富,富而不樂,人過得好苦,遠遠不如從前。從前人雖然沒有現在這麼富有,貧而樂,他過的確實人的生活;我們今天過的不像人的生活,這才叫苦。在這個大時代當中,我們把教育的大根大本忘掉,今天社會亂了,如何來挽救?如果要再靠教育,絕對不是容易事情,古人常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很難!宗教是一股力量,但是一定要具足於宗教的情操才能把自己的生活昇華,這在今天這個亂世也困難。宗教本來是好的,被人利用,這被利用了奇怪不奇怪?一點都不奇怪。為什麼不奇怪?諸位要多看看佛經就明白了。

  你看看《釋迦譜》,看看釋迦牟尼佛的傳記,世尊當年在世的時候,魔王波旬對釋迦牟尼佛也很佩服。但是釋迦牟尼佛教人要超越三界,魔聽到就很難過,這是跟他的心願完全相違背,魔就希望你能夠在六道輪迴裡面時時受折磨,他看到人受折磨他很高興,看到你心清淨超越三界他就不高興,所以叫做魔王。魔王波旬告訴釋迦牟尼佛,他說他有方法破壞佛法。佛就告訴他,佛法是正法,沒有任何力量能夠破壞的。魔王就說了,等到你末法時期(佛這個法運有正法、像法、末法),我叫我的魔子魔孫統統出家,披上袈裟來滅你的佛法。釋迦牟尼佛聽了一句話不說,流眼淚。所以《楞嚴經》上講,「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那個邪師就是魔子魔孫,都出了家披上袈裟,他也來弘法利生,也來宣揚佛法。但是他宣揚的名義上是佛法,裡面是魔法,所謂魔就是你跟他學你會受很多折磨,那就是魔。

  如果你學得很自在,那就是正法,佛法一定叫你身心一天比一天清淨,一天比一天快樂,你就是得到佛法的利益。你要跟魔學,你的壓力一天比一天重,你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痛苦,為什麼?你受折磨。佛不折磨人,魔折磨人,給你身心一些壓力那就是魔,那就不是佛,佛跟魔的辨別並不難。因此宗教也不行。佛教裡頭有魔,基督教有沒有魔?天主教有沒有魔?統統都有了。末法時期魔擾亂世間,什麼樣好的教派魔子魔孫都進去了。魔王波旬不是專門跟釋迦牟尼佛作對要來擾亂佛教徒,所有的宗教徒、所有發心求善的他都來折磨你,都不會放過,這是我們要認清這個時代。魔的勢力很大,魔也有護法神,我們惹不起,我們自己修自己的,魔也不會來找你麻煩,為什麼?你跟他沒有利害衝突,他不會找你麻煩,你不去惹他他絕對不會惹你。所以我們老實念佛求生淨土。真正念佛求生淨土,諸佛護念,善神擁護,魔不得其便,他想找你麻煩也不行,他也沒機會。因此在這個時代就難了!

  挽救時局,所以在民國初年印光大師,大勢至菩薩再來的,這是很多同修都知道的,這不是普通人,大勢至菩薩在所有菩薩裡面智慧第一。一般人只曉得文殊師利菩薩是菩薩當中智慧第一,而不知道大勢至菩薩的智慧高過文殊師利,這個很少人知道。譬如這兩位修行人,一個是雜修,一個是專修,文殊師利是雜修,大勢至菩薩專修,不一樣,專修的人智慧高,雜修當然他廣學多聞,他的常識非常豐富,但是境界之高超、甚深的契入那是專修。大勢至菩薩在楞嚴會上給我們的報告,他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就一句佛號。他怎麼個念法?「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是他念佛的祕訣,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成佛之後度眾生還用這個方法,這妙極了!看起來簡單、容易,其實那其深真的是無底,絕不是文殊師利能跟他相比的。文殊師利菩薩在《華嚴經》上,我們看到文殊、普賢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那個排位子排在他們下面。觀音菩薩靠近阿彌陀佛,文殊、普賢還排在他們下面,這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告訴我們了嗎?

  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的化身,來救我們這個世界的。看到我們這個社會動亂,沒救了,他用什麼方法救?這在《文鈔》裡面我們讀到,幾十次的重複,唯有「深信因果」,這個社會才有救。而深信因果,在《觀經》三福裡面正是菩薩福,你看菩薩那條裡頭,「發菩提心」,就是這個經上「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今天若有真正善知識建立個道場,遵循這四句那就是正法道場,參與道場的同修,無論在家、出家,四眾同修,都是真正發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所以印祖在那個時代他特別提倡三本書,第一本《了凡四訓》,第二本《安士全書》,第三本《太上感應篇》,他提倡的是《感應篇彙編》。

  我在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講經,住在倓虛老法師的中華佛教圖書館,這個小道場是倓老創辦的。我到香港的時候倓老已經圓寂好幾年了,我沒有見到他。在他那個圖書館裡面,沒有事情就看書,看到印光大師弘化社印的書,印光大師印的書錯字很少,校對校得很精確,印得很清楚,所以是個好本子。我在裡面翻,翻到這三種書,我感覺得非常驚訝!因為這三種書都不是佛經,《了凡四訓》是世間東西,《太上感應篇》是道教的,《安士全書》裡面是混雜的,「文昌帝君陰騭文」是道教的,「淨土指歸」是佛教的,混雜在一起。這三種書我看它的版權頁印到二十多版、三十多版,而且每一版的分量很大,最少的兩萬冊,多的五萬冊、十萬冊,印了幾十版。我把它合起來看一看、算一算,這三本書老法師在世的時候它的數量應該超過三百萬冊,這個叫我非常驚訝!弘化社其他的這些,就是包括淨土宗的典籍,連《阿彌陀經》分量都沒有這麼多。所以那個時候我就想,老法師為什麼要這樣做法?

  以後看到《文鈔》裡面,還是傳記裡面,我現在都忘掉了,初學佛的時候看到。他在普陀山進修的時候,他在普陀山住藏經樓,藏經樓像圖書館一樣,他就是負責管理藏經樓的,所以他讀書的時間就多。定海縣的知縣(這是清朝末年),對老法師的道德、文章很仰慕,邀請老法師到定海講經弘法。老法師自己沒去,派一個代表去了。老法師何以沒有去?以後我們曉得,他是山西人,家鄉口音特別重,很少人能聽得懂他講話。山西口音跟浙江口音相差太大了,在我們想可能是語音上的問題,這個效果很難達到,所以他就派個代表去代他講。講什麼?講《太上感應篇》,這不是佛教的東西。實在說老法師這樣給我們後人做榜樣,佛法要利益一切眾生,所謂契機契理,不要有成見。老法師宣揚這些東西是給學佛真正奠定基礎,好像蓋房子一樣,這個打地基。我從這個地方省悟過來。所以以後我從香港回來,我們把《了凡四訓》就印了五萬冊,第一版印了五萬冊,以後陸陸續續印過幾次,我想應該超過十萬冊,而且講過好多遍。那個時候我們還沒有錄音的設備,沒有留錄音帶,早年所講的。

  我講的時候也遇到過一次麻煩,有一位法師,也是很有身分、地位的法師,來問我、來質問,很不客氣的來教訓我。他說你講佛經,你為什麼講外道的東西?我說我沒有講外道。他說《感應篇》不是外道?我說你說的這個,我就說這雖然不是佛教東西,但是經過佛的法印印定,那就是佛經。他說什麼法印?我就告訴他,「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算不算法印?他臉馬上紅了,就走了,以後他再都不理我了。像《感應篇》、《安士全書》、《了凡四訓》,裡面是不是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既然講的是這個,佛就承認跟我佛經是一樣的,我們就承認它是佛經,佛經不一定要佛親口說。所以印祖提倡是教導我們後學。從此以後我勸別人學佛就勸他先要把《了凡四訓》念三百篇,大家晚課之後一定要念《感應篇》,曾經有一度很多課誦本後頭附印著《太上感應篇》。我們知道,祖師大德教給我們「持戒念佛」,戒是什麼?你沒有受過戒,你不能看戒本,何況戒本裡面東西實在講你也看不懂,你看到會枯燥無味,會看不下去。老和尚聰明,你看用《了凡四訓》、用《感應篇》、用《安士全書》代替戒律,那個裡面所講的就是戒律。中國人寫的,我們能夠看到生歡喜心。所以它代替戒律,用這個東西來幫助我們修行,就是持戒念佛。

  深信因果報應,我們念佛得一心不亂不難,念佛最重要的就是得一心。我們為什麼不能得一心?《金剛經》上講的,你為什麼不能降伏其心?你再看看袁了凡居士沒有學佛之前,他跟雲谷禪師在禪堂坐了三天三夜,不起一個念頭,人家就得一心不亂。他是不是修來的?不是。他為什麼得一心?雲谷禪師盤問他,這種人很少有,三天三夜不起一個念頭,這是高段功夫。結果他說,我沒功夫,我的命被孔先生算定,我要打妄想也沒用,所以乾脆不想了。他是個老實人。雲谷禪師一聽就哈哈大笑,我以為你是聖人,原來你是凡夫。但是你要曉得,就是這樣的凡夫,他要老實念佛,那了不起,那個一心不亂很容易得到。這是你真正相信因果報應,「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你還想什麼?你那個想不叫妄想嗎?了凡先生很可憐,無可奈何,被命運拘束了。遇到雲谷,雲谷告訴他,命運可以改,命運是有,沒錯,可以改。遇到雲谷禪師才懂得佛法,才學佛,學佛改造命運,果然被他改了。「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他所求的樣樣都得到,樣樣都滿願。所以我們學佛的人從哪裡下手?先要從因果報應下手,要在這個地方建立堅定的信心,我們對於世間一切自然不求。不求就好,知足常樂,人能做到知足,決定不作惡,他往後做的都是善業、都是善行,那個福報就一天比一天大。

  我學佛的緣很深,實在講我學佛第一本接觸到的書本就是《了凡四訓》,朱鏡宙老居士送給我的。我那時候看到我很受感動,因為裡面所說的有很多是我經驗到的。抗戰期間我失學三年,走了十個省分,那是兩條腿走,東南十個省走遍了,看得太多,這個因果報應絲毫不爽,我看了很相信。我在年輕的時候,有些算命看相的告訴我,我沒有福報,他說我有聰明智慧,沒福,大概是前生修慧不修福,沒有福報,而且短命,他說你過不了四十五歲。我相信,我怎麼相信?我家裡至少,我自己記得,三代都沒有過四十五歲。在一般人講遺傳,大概我也是短命的,恐怕過不了四十五歲。那個時候我們有幾個朋友,非常好的朋友,常常在一起,以後我出家,他們兩個也都出家。我們三個人同年,壽命都是過不了四十五、四十六歲。我四十五歲那年,第一個法融走了,法融走了大概二、三個月明演走了,再過二、三個月我生病了,我就想我要走了。所以我也不看醫生,醫生是醫病不能醫命,關著門在家裡老實念佛等往生。念了一個月,好了,病就好了,一直到現在沒有生過病。所以我這麼多年在台灣沒有進過醫院,我沒有病歷。

  仁王法會那一年,那一年很熱鬧,搞得轟轟烈烈的,就是經國先生就任第六任總統的時候,我們舉行仁王法會。在仁王法會裡面我碰到甘珠活佛,甘珠是章嘉大師的學生,我一開始學佛就跟他在一起,我們兩個好朋友。那時候他住在北投的普濟寺,北投有一個廟,普濟寺,我們宿舍在北投,所以下班之後就常常到他那裡喝茶聊天。法會當中碰到了,他就跟我說,法師,你這幾年弘法利生,你的命運統統轉了,你不但長壽,有大福報。我沒求長壽,沒求,這是什麼?《了凡四訓》一樣,自自然然轉的。我們在《了凡四訓》裡面看到,他也沒求壽命,他的壽命孔先生給他算的是五十三歲,他活到七十多歲,那也是修善積德的果報。

  所以到以後我們明白,在經典上講的真的相信,世間人的財富,財富是財布施得的果報,你這一生能夠發大財,是你過去生中財布施累積的果報。所以你不要看到人家有億萬財產的,用不著羨慕,人家前世修的,不管他用什麼手段得來的,都是他自己命裡頭有的。命裡頭沒有的,偷也偷不來,一偷都被警察抓到了,他命裡沒有;他命裡有的話,他天天偷,偷了好多,警察都抓不到他,他命裡有。真的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說實在話他不偷不搶他也會得來,他命裡頭有;命裡沒有,就偷、搶都不行,都得不到。所以古人講,真正明白這個道理,曉得事實真相,所謂是「君子樂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得財富是財布施,得聰明智慧是法布施,得健康長壽是無畏布施。

  我這個健康長壽可能是無畏布施有關係。因為我讀到這些東西心裡面很害怕,小時候我喜歡打獵,殺業很重。抗戰期間我父親是軍人,管軍械的,就管武器的,所以家裡頭長短槍七、八枝,子彈一箱一箱往家拿。在那個時期我十六歲,十六、十七、十八三年,正是玩槍的時候,每天平均打二十發子彈,所以真的變成神槍手,不要瞄準的,槍打得很準,殺業很重。所以以後一學佛知道。我父親死,死得很不好,那個果報跟《地藏經》上講的完全一樣。他也就是打獵,人是好人,我父親非常好,很仁慈,待人也很厚道,就是喜歡打獵。每天早晨,清早起來天還沒有亮,就把我們叫起來,拿著槍就打獵去了,回來之後野物就帶回來了。所以抗戰期間生活很苦,我們家裡天天吃野物,就去打獵。所以曉得這個果報的可怕,我父親過世那個相,我親眼看到的,人發狂,瘋狂,看到山往山上跑,看到水就往水裡面鑽,完全是打獵的果報,這是親眼看到的。

  所以自己想到非常害怕,這怎麼辦?放生。所以我一學佛不到半年我就吃長素,有錢就放生,再就是救濟這些病苦,常常送一點錢放在醫院裡,給貧窮的人他們做醫藥費,我布施這個,別的布施沒有。因為收入很有限,除了買書之外剩下一點錢,我就常常捐給醫院裡頭做醫藥費。這個可能也是我不生病的原因,因為沒有錢,醫藥費捐出去,有病沒有錢買藥,藥的錢都捐出去,捐出去那當然就不能生病。你們都留著一筆醫藥費準備生病,那當然要生病,不生病那個錢怎麼能開銷?我的錢統統都打發掉了,所以我不能生病,生病了沒有醫藥費。這都是事實,都是大道理。

  所以印祖提醒我們,他的確是提醒我們,要想救國家、救民族,挽救這個世界,沒有別的方法,因果報應。而因果報應最能讓大家接受的無過於《了凡四訓》。那是什麼?它不屬於宗教的,雖然裡面講的佛教,它不是以這個為主,所以人人能夠接受。人人要是讀了之後,但是讀一遍、二遍沒用處,所以我教人應當一口氣要念三百遍,三百遍當然不是一口氣念下去,至少一天念一遍一年不間斷,你才能深深的契入,遍數少了沒有用處,你這個境界轉不過來。能夠在現前這個時代,我們提倡的《無量壽經》、《認識佛教》、《三皈傳授》,再加上《了凡四訓》,這四樣東西在今天講非常重要、無比的重要。我們在這裡建立一個正知正見,學佛才會有前途、才會有個結果,這很要緊。我們也非常感激印光大師,如果不是他這樣做法,我們不知道,我們也不會去注意這本書,這三樣東西我們都不會重視,我們還把它看作是外道的。經過他老人家的提倡,我們才真正省悟過來,學佛要從這裡扎根,用這個填補過去教育的不足,從這個地方扎根,從這個地方奠定根基。有這樣深厚的基礎、深厚的善根,這《金剛經》就有用處。

  《金剛經》所講的一些道理,實在上說重點就是兩樁事情,教我們看破、放下。為什麼要看破、要放下?因為你真正看破、放下,與事實真相相應,事實真相如是。眾生所以出不了輪迴,墮落在三途,就是貪瞋痴慢,誰貪?我貪,我的執著就是個錯誤的。佛在此地告訴我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我沒有了,能貪的心不可得,沒有,你所貪的這一切物、一切事,一切事、一切物因緣所生法,當體皆空,也了不可得。能貪的不可得,所貪的也不可得,你還貪什麼?所以佛教你看破、教你放下,正確的。看不破是迷惑,放不下是造業,迷惑造業就變現六道三途,那有得受的!那個境界說實在話還是假的,就跟作夢一樣,作夢是假的,你要天天作惡夢好不好受?在六道輪迴裡頭不能看破放下就等於天天作惡夢,這個惡夢繼續不斷的作。惡夢真的是假的,絕非事實。可是那惡夢還真的在作,他還真的感受到苦。《金剛經》給我們說明這個道理,說明這個事實真相。果然搞清楚、搞明白,自然就放下。這一放下,身心自在,那真是快樂無比,我們以後過的是佛菩薩的生活了。你看看從六道一提升就升到佛菩薩的生活,我們現在過佛菩薩的生活,雖然還沒有作佛菩薩,差不多了,不就是的嗎?所以這是這個經對我們的好處。

  此地江味農居士教導我們,時時照、時時聞,則見諸法實相,就是我剛才講的這個意思。能夠以《金剛經》的理論、教訓常常想著,常常以這個標準來觀察世間相,處事待人接物,逐漸事實真相你就能了解。了解事實真相就是契入,就是入佛知見、入佛境界,當然也入佛的這個生活範圍。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