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答問集—四念處與禪有何不同? (第一八五集) 2000/9/20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29-522-0185
問:「小乘的四念處,大乘的禪及密教的大手印,結論觀心法門,不知有何不同?如何得以截長補短,相輔相成否?」
答:宗派用的名詞術語不相同,用的方法不相同,但它的目標、方向、精神、義趣是相同。「四念處」是屬於禪,我們要清楚什麼是禪,《壇經》解釋得很清楚,六祖說:「外不著相是禪,內不動心是坐。」坐禪,內不動心叫坐,外不著相叫禪,祖師的話是從佛法裡面演變過來的,我們知道能大師是從《金剛經》開悟的,《金剛經》末後世尊教導須菩提「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就是禪,如如不動就是定,就是坐,所以祖師的話與經裡面的話是一個意思。用現在的話說,禪就是不會被外面境界誘惑,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無論是順境、逆境,決不受它動搖,決不受它干擾,這是禪。永遠保持著清淨心,決定不生妄想分別執著這叫定,這也叫坐,坐就是定的意思。這些法門是可以相輔相成,但是修行一定要一門深入,不能三門一起修,那個很難,因為一門裡面具足一切門。所以我們修學一定選擇適合自己的法門,適合我們現前的狀況,適合我們的工作,適合我們的程度,選擇這樣的法門修學就容易成就。
節錄自:21-090-0014學佛答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