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馬來西亞師資培訓課程—愛心伴孩子成長  肖陳穎老師主講  (第二集)  2007/12/19  馬來西亞金馬皇宮酒店  檔名:52-263-0002

  像剛剛馬老師講到的,昨天晚上我感受到的,是有一首歌一直在我耳邊迴盪,一直到今天早上,這個歌聲還一直在耳邊響起來,就是那首「兒行千里」。不知道為什麼,有段歌詞不斷的在我腦海裡重現,「千里的路還一步沒走,就看見眼淚在母親的眼裡」。所以就感受到移風易俗,莫善於樂,真是這樣的,我們的老祖宗把這些好的教育的態度,好的方式都已經呈現給我們。所以在今天上課的時候我也在想,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一直在提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還有教學方法。我仔細一想,發現在我們古聖先賢的典籍裡面這些都有,昨天我們有提到教育的目標(從這裡看出來我平時做事太少,連一個筆蓋都打不開,這也是在給我考試。)

  我常常會問同學什麼是考試,我想這個名詞,對我們校長和老師是最熟悉不過的。我也想請問各位長輩、各位老師,什麼是考試?當時我就跟小朋友講,在試卷上作答是一種考試,這種考試得到的是個分數。但事實上真正的考試,是在生活的每個當下,比如說剛剛這個筆打不開了,這就是給我的考試,接著這個筆又沒有墨水,也是給我的考試。它在考我當這個筆打不開的時候,我會不會很慌張,會不會全身發抖,寫不出來了怎麼辦?所以在每個當下,我們的心境就是最好的答卷。我們剛剛在講到教育的目標,是為孩子一輩子的幸福負責任。昨天跟各位長輩溝通,幸福到底在哪裡?其實幸福只在一念之間。我們的心境有沒有感恩?有沒有充滿愛?所以在過程當中,感受到孩子不快樂原因,到底在哪裡?

  當時有個中學的同學學《弟子規》,他就問老師,《弟子規》到底教什麼?我們老師就告訴他,《弟子規》學了以後能讓你笑出來,因為你們現在笑不出來。為什麼笑不出來?在家裡不孝順父母,每天跟父母衝突,你能笑得出來嗎?在學校不恭敬老師,惹老師生氣;跟同學打架,每天製造矛盾你笑得出來嗎?走路跌跌撞撞,東西亂放,每天都找不到,找不到東西常常浪費自己的時間,你笑得出來嗎?跟同學、跟朋友之間說話不守信用,你笑得出來嗎?所以《弟子規》就是教孝的教育。因為它講「入則孝」,告訴我們如何孝順父母,在家裡你如何笑得出來;「出則弟」,告訴我們在學校如何跟同學相處,教我們在學校怎樣能笑得出來。接著「謹而信,汎愛眾,親仁,學文」,全部都是教我們怎樣生活,怎樣過幸福的日子。所以《弟子規》能夠讓我們的孩子,愈學愈快樂。

  當然這種快樂,絕對不是把《弟子規》背下來,背下來沒有辦法影響到他的生活。另外我們還感受到,現在的孩子沒有感恩心,當然不是全部,很多的孩子是這樣。他們認為父母這樣對我是應該的,所以覺得你不這樣做反而不正常。當一個孩子沒有感恩心,他一步一步在成長,一步一步在走向工作崗位的時候,他的心裡只想著,你如何為我付出。每天沒有去感受過,周圍人對他的這種恩德,他每天都在索求,而有的時候求不到,他就會很苦。所以就感覺到現在的孩子,真要讓他們幸福,一定要學會經營幸福人生的思想觀念。而這些觀念都是我們的老祖宗,很早就告訴我們,所以我們《三字經》上,第一句話就講「人之初,性本善」,我們教育如果能夠保持孩子這顆本善的心,這顆孝敬的心,孩子他的人生,真的可以愈走愈快樂。

  在傳統文化裡面,教學的內容就是孟夫子講的,人有四種心境,仁、義、禮、智這樣的態度,仁昨天我們講到。孟老夫子還講「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就是講一個人的學問的高低,到底是以什麼來判斷?不是以一個人的學歷的高低,來評判一個人的學問。我們常常問小朋友一個問題,我們問他們說,大學畢業有沒有學問?孩子們都會說大學畢業有學問。接著我又問他們,如果一個人大學畢業,但是不孝父母,他有沒有學問?小朋友就愣在那裡了。不孝父母沒有學問,但是這個人又大學畢業,所以我們感受到的,一個人學問的高低,跟他的學歷是沒有關係的。因為一個人的學問在他的心境,所以評價一個人的學問,看他有沒有這四種心境。看一個人學問的高低,是看他的孝心是在提升,還是在下墮?看他的羞恥心有沒有提升?看他的恭敬心有沒有時時在提升?還要看他的是非判斷力有沒有在提升?

  昨天我們講仁愛的心,是從孝心引發出來,所以我們到了學校都跟孩子講孝。我想昨天各位老師聽了這堂音樂課,也非常的感動,我們自己都如此的感動,不要說我們的孩子。曾經有個導演到廬江去採訪,他就問我,「肖老師,你教的孩子都是小學生,能把他們教好;如果一個人已經成年了,已經二十多歲了,還可以教得好嗎?」請問各位老師,如果一個人已經成年了,二十、三十,甚至四、五十歲了,還能教得好嗎?我當時非常肯定的告訴他,一定可以教得好。他說你為什麼這樣肯定?我就跟他講,我自己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因為我二十七歲才接觸到聖賢的文化。在接觸到傳統文化以前,自己和現在的年輕人沒有什麼區別,我接受所有的這些西方的思想,我也接受這些很奇怪的、很怪異的,一些前衛的東西,我都能接受。後來學習了傳統文化,才知道原來是以前不懂,人不學,不知道,所以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會來走上弘揚傳統文化,這樣的道路。

  因為我從讀書的時候,就像老師以前講到的那樣一個人,平生無大志只求六十分。以前我就是這樣的想法,我覺得六十分就可以了,所以在我整個讀書的過程得過一張獎狀,是個長跑運動的一張獎狀。大家看我像不像個運動員?我的體育是最差的,當時我的同學說,女子一千五百米跑步沒有人報名,你去報!你報了只要你跑完了就得獎,因為沒有人報名。所以我想我就去報,結果我去報,一報我的同學一看,說這個人體育這麼差都敢報名,我們也要報,結果一下子就有很多人報名。當時記得我在跑的時候,我們學校的操場是兩百米的,一圈一圈跑得我也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到最後我看到所有的同學都在衝刺,我一看最後一圈了,所以我也又吸了一口氣使勁往前跑。跑到要到終點的時候,我就聽到一個聲音跟我講,說你還有一圈。最後我就在眾目睽睽之下,慢慢的又跑了一圈,得了一張獎狀叫「精神文明運動員」。這是我在讀書的時候得到的一張獎狀,其他的從來沒有在學習上得過什麼獎勵。

  以前看到古文就覺得很頭疼,覺得這個背起來多難,一看到「子曰」,就把眉頭皺到一起。但是現在為什麼還有勇氣來學習傳統文化?因為我發現原來傳統文化離我並不遙遠,它並不是像我以前以為的那樣,置之高閣,遙不可攀,不是那樣。反而是每句都可以做到,每句都可以落實,並且哪怕是一句你落實了,當下就會快樂。所以那天有一個同學寫一篇日記很有意思,因為我們聖賢人講,一個心法就是反求諸己,我也給小朋友交流這樣的心境。那一天班上有個孩子就寫這樣一篇日記,他說今天我走到路上,一不小心就被天上小鳥掉下來一塊屎,掉到我的臉上,我非常的生氣。我衝回家,一路走,一路就在生這個小鳥的氣,到了家裡把臉洗乾淨。我突然想到反求諸己,於是我想小鳥為什麼會把屎拉到我的臉上,沒有拉到別人的臉上?因為我們告訴孩子人生沒有偶然,所有的事情都有前因後果。所以這個小朋友一想,他本來生氣,他就笑起來,因為他想到一定是我以前拿彈弓打過鳥。我打人家,人家現在只是拉了一泡屎在我的臉上,已經對我非常的寬容。所以他這樣一想起來,這個氣一下子就沒有了,反而覺得還很快樂,覺得自己以後不可以再欺負小鳥。

  所以我們感受到哪怕是一句教導,我們當下去做,當下就可以幸福。所以在我們給孩子教孝的過程當中,感受到的是孩子在行孝的過程非常的快樂。比如說那一次我們講,好吃的東西你會給誰?我們問小朋友當你拿到,因為我們教孩子寫毛筆字,寫書法課,書法課就設有獎項,比如說淨手獎,就是整個書法課完成以後,墨水沒有弄到自己的手上,那自己的手乾乾淨淨,就叫淨手獎。淨手獎我們就給孩子獎勵,發花生給他,把花生發給他,第二天我們就會問,問孩子花生都給誰了?誰吃了?小朋友也都很誠實,有個孩子站起來說,我馬上就把它吃了,有的孩子就說我拿回家給妹妹吃了,也有同學講我給了爸爸媽媽吃。有的時候我們還會獎勵一些糖果,當時有個孩子他就把糖果拿到以後,就吃掉了。那有個小朋友他就寫了一篇日記,他說我拿到糖果的時候很想吃,但是我一想到糖果要「長者先,幼者後」,要給媽媽吃。所以我拿回家,我拿給我的爸爸吃,爸爸說不吃,我又拿給媽媽,媽媽也說不吃,你吃就好了。我就跟媽媽講,你想成全我當一個孝子,就請你把它吃掉。媽媽也很有智慧,就把這個糖吃了。

  所以第二天我們就在全班,問同學一個問題,我們當時就說,請問各位小朋友,糖果自己吃了能甜多久?如果把糖果給媽媽吃能甜多久?糖果自己吃了,只是舌頭滿足一下自己的欲望而已,甜過舌頭以後就不會再甜了。但是如果給媽媽吃,這個甜是發自內心的甜,那會甜一輩子。所以當時我跟小朋友講,你們要有明智的抉擇,一顆糖可以甜一陣子,也可以讓你甜一輩子,你自己選擇,你想要它甜多久。所以後來我們的小朋友拿到好吃的,都拿回家給媽媽吃,給奶奶吃。他們寫回來的日記都這樣講,我真的感受到原來孝順父母很快樂,原來忍住自己的欲望,把糖果給媽媽吃,我心裡很甜。所以我們在把孝心啟發孩子的時候,孩子真正能感受到,人生的這種快樂和喜悅。而這種喜悅將伴隨孩子他這一輩子,這種是真正能夠利益到孩子一生的教育。

  另外這個義,義是在孟夫子講「羞惡之心,義之端也」,就是要讓孩子有羞恥之心。當時我們班有個小朋友他就也是寫日記,就寫到今天我的爸爸出差回來,我衝過去就接過了爸爸手中的糖果,然後回到沙發上,我就吃起來。但是我突然看見我的姊姊,接過的是爸爸的皮箱,我很慚愧。我當時看到這篇日記,我覺得這個孩子,他已經在提升他的道德學問,因為他的羞恥心生起來。為什麼這樣講?因為這個動作,這個孩子已經做了很久,每次爸爸回家,他都是去接過糖果,然後吃起來,沒有覺得這樣不對。但是因為我們有教孩子怎樣孝順父母,所以他開始反省自己,看到姊姊接過皮箱的時候,他感受到的是自己只看到了自己的糖果,而沒有看到爸爸的辛勞,而姊姊卻是看到父親在外奔波的辛勞。他有學習他就會有反省,會去反思,所以生起了這顆羞恥的心,他說我很慚愧。

  當時我們在跟很多家長溝通,家長就很著急,他說那我出差回家難道不能給孩子帶糖果嗎?其實不在於帶不帶糖果,我們在教孩子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心境的引導。如果這個時候媽媽跟孩子講,你看爸爸出差在外每天如此辛勞,但是他仍然不忘記你這個女兒,爸爸在外面給你買禮物回來。你接過的不是爸爸的禮物,接過的是爸爸的那分愛子之心。所以我們感受到一個孩子,他如果從小沒有教他,他每次見到父親,可能就開始想,你今天又帶什麼東西給我,如果不滿意,他還很生氣。那天我聽到蔡老師講,說在我們小時候有一個玩具,我們都會很珍惜。為什麼?因為看到玩具,我們看到的不是玩具有多少價格,而是看到它的價值,它的背後是父母對我們的那分關愛。所以當時我們還跟家長溝通到,一個孩子要有羞恥心,一定要首先有是非的判斷力,他要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不對的。那要讓孩子有判斷力,首先我們自己要有這種謹慎的判斷力,昨天周老師也跟各位老師有講到。

  當時我在一個學校的門口,看到一個兩歲的孩子,昨天是不是有講到?這個孩子在學校門口耍賴、打滾,不願意跟媽媽回家。但是母親掏出了一顆糖,這個孩子立刻就跟媽媽回家了。他媽媽問他說你想不想吃糖?想吃糖就跟我回家,孩子很聽話。那我每次講這個事情的時候,很多家長都面帶會心的微笑,我知道一定很多的家長這樣的在做。但是我們有沒有靜下心來,去體會一下孩子聽話了,他聽的是誰的話?聽媽媽的話,還是聽糖的話?曾經有個母親也是跟我們講,我的女兒很懶惰,我後來就學了一本書籍非常的有效,這個書上告訴我,給所有的家務活標價,她說我的女兒立刻變得很勤快。比如說洗一件衣服兩塊錢,擦一雙皮鞋給一塊錢,我的女兒這個一下子就變得勤勞起來。但是勤勞了一星期,有天我回家很累了,我在沙發上躺著,就叫女兒說,女兒,幫媽媽把洗衣機裡的衣服晾一下,媽媽給你兩塊錢,這個女兒連走都沒有走出房間的門,就在裡面回了一句話,跟她媽媽說,「媽媽,今天我也很累,這兩塊錢我不賺了。」

  我們感受到真正的教育,要靜下心來去思考,孩子做了一件事情,他的動力到底來自於哪裡?是「父母呼,應勿緩」,還是糖糖呼應勿緩?是父母呼應勿緩,還是兩塊錢呼應勿緩?那是完全不一樣的。同樣是做了,但是我們的教育這個孩子的心境,到底往哪個方向在走?已經完全不同了。所以當時我這樣一講,很多家長他也非常的謹慎。曾經我們班有個小朋友,寫了一篇日記,他寫到今天我的同桌找我借橡皮,我立刻就借給了他。這個同學做得好不好?一個人做的事情好,還是不好,最根本的不是看他外在的動作,更要看他當下的心境。他接下來就寫,因為我想到下一次我找他借,他也會借給我。這個同學借橡皮給他的同桌,是出於怎樣的心境?我一看就覺得很有意思,我就問他一句話,請問你的同桌不借給你,你還會借給他嗎?所以從這個方向我們去體會,人與人的交往,絕對不是利益的交換。在這樣一個細微的地方,我們也能去引導孩子,把他已經走偏的人生道路,重新給他拉到正道上來。因為借東西不在表面的一個動作而已,同樣是借,但是如果我是出於我的本分,我是同學應該關愛我的同桌,是出於這樣的心境借給同學。還是想到我借了,下次你會來還給我,這樣利害心的人生和道義心的人生,是完全不一樣的。

  所以當時我跟小朋友講,人與人的關係,我們可以去體會一下,一般有四種,一種是「以利相交,利盡則交疏;以勢相交,勢傾則交絕;以色相交,華落而愛渝;以道相交,天荒而地老」。以利相交,如果是以利害關係相交往的朋友,朋友以利而來也將以利而去。這個道理我想不用講,非常的簡單,人與人不管怎麼的關係都是一樣。比如說我們講君臣關係,就是領導和員工,如果是以利相交,那這個員工因為我們的工資開得很高而來,他可以因為更高的工資就走了。如果是朋友之間的交往,是建立在互相有利的關係上,那「利盡則交疏」,這個利益一旦沒有了,交往也會疏遠。

  「以勢相交,勢傾則交絕」,如果一個人因為我們的權勢很高,地位很高,很多人就可能巴結。巴結來的這些人,「勢傾則交絕」,一旦這個地位沒有了,權力沒有了,這些人也都不見了,因為這種交往,並不是建立在正道的道路上面。「以色相交,華落而愛渝」,如果我們一個女子長得花容月貌很美,如果這樣的男士是衝著色,衝著外貌而來的,那「花落而愛渝」,一旦臉色多了幾根皺紋了,或者歲月不留情,容貌不像以前那麼美了,那這個男士也將變心。因為當時他就是衝著年輕貌美來的,當他看到更年輕貌美的,他可能心也就跑到另外的地方去。所以唯有「以道相交,天荒而地老」,道義相交的朋友,那是愈久關係愈好,愈久覺得這種濃濃的情義,在心裡一想起來都會很溫暖。所以我們從小如果教給孩子,這樣正確的判斷力,讓孩子去明辨,我與人的交往到底是怎樣,我如何能夠交到道義的朋友?

  當時我們跟小朋友講,如何能夠交到道義的朋友?經典裡面有句話叫「方以類聚,物以群分」。我們想要交到有道義的朋友,首先你問一問你自己,你是怎樣的一個人?你是以怎樣的心境在交朋友?你都以利害關係去交往,那你交來的朋友一定也是跟你一樣,也是以利害關係來的。要讓孩子從小有道義這樣的態度,在家裡就要教他,因為道德的根本還是孝道,還是這顆孝心。所以我們在跟家長交流,就會跟家長提到,家裡就是教孝道最好的地方,就是教孩子判斷力最好的地方。如果我們家裡都在談利,都在談利害,都是在談你做了一個工作給你多少錢,我們在教孩子什麼?我們在教孩子跟母親,你都是用利益相交。所以現在為什麼很多的孩子為了錢,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六親不認。都是我們自己,從小有沒有把正確的態度告訴給孩子?這個判斷力非常的重要,它是真正的智慧。所以有這樣的判斷力,我們的孩子他才會真正生起,我們剛剛講的羞恥之心。因為他要明白了哪些是對的,哪些是不對的,那他做不對的事情,他才會覺得不好意思。

  當時有個家長就說,那這些很細微的地方,我怎麼能夠感受,我怎麼會知道?我們就跟這個家長講,正確的判斷力到底來自於哪裡?一個孩子從小他生出來,他就在看、就在聽,判斷力就在生活的點點滴滴就在教給他了。比如說一個小還抱在媽媽懷裡,不小心打了媽媽一下,我們這個時候,母親的態度應該是怎樣的?如果這個時候媽媽仍然一笑,笑著對寶寶說,「寶寶,你手的力氣原來這麼大。」那這麼一笑我們教給孩子的是什麼?孩子會覺得原來打媽媽,媽媽會笑,這個判斷力就教給他了。很多家長跟我說,我的兒子他很小他懂什麼?但是我們去體會古人講的一句話,「三歲看八十」,一個孩子正確的判斷力,在他三歲以前可以全部都教給他,他都在看,都在學習。如果這個時候孩子不小心打了我們一下,我們哪怕是拉著他的小手,嚴肅的告訴他,「這是不對的。」在他的小手上打他兩下,以示警告。這個時候孩子就知道,原來打媽媽是不對的,他下次不會再這樣做。這些細微的判斷力隨時隨地都在教。

  那當時有個父親跟我們的老師講,你不知道我的兒子可聰明了,為什麼?有一天我的兒子找我要兩塊錢。因為人民幣面值有一種就是一張兩塊的,也有一塊的面值一張。當時他說我就給了他一張兩塊的錢,我的兒子就說爸爸,我要的是兩張一塊的。這個爸爸覺得很奇怪,一張兩塊和兩張一塊不是一樣的嗎?他的兒子說不是這樣的,爸爸,我們學校有個獎項可以給班級加分,叫拾金不昧獎。撿到錢的去交功,就會給班上加分,你給我一張兩塊的,我只能交一次加一分;但是你給我兩張一塊的,我可以去交兩次,給我們班加兩分。他的爸爸覺得我的兒子很聰明。請問各位老師他到底聰不聰明?如果我們沒有正確的判斷力,可能還會覺得這個孩子很熱愛集體。所以我們要去從一個孩子行為的背後,更關注的是他的這顆心。

  所以學問之道沒有其他的,首先要看他的心,請問大家為什麼孩子想去給班上加分?因為加了分能得到老師的表揚。他要的是什麼?要的是名,他要的是自私自利的名,要的是老師的表揚,所以他這顆心已經走偏了。但是他的父親,不但沒看到孩子的心境,有沒有在人生的正道上,反而還去讚歎兒子的言行。所以這個孩子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當他走向工作崗位的時候,他的心思都會去動哪方面的腦筋?為了名、為了利他可以不擇手段,他可以用欺騙,他已經不誠實了。所以我們更多的去關注孩子的心境,我們的教育就感受到,孩子都開始回歸到真實的自己,而不是做個表面給老師看。所以每次我在引導小朋友的時候,我都會跟他們講,你不用騙老師,沒有任何的意義,你摸著自己的良心,問你自己的良心就好。因為一個人真實的學問,不是用表面做出來的,就在這顆心而已。我們常常也會去思考,一個孩子考試,剛剛我們講什麼是考試?考試的高分背後,他的心境到底是進,還是在退?他的孝心在提升,還是在下降?他的仁愛心有沒有在考試的背後得到提升?這才是真正教育的關鍵。不在於表面的分數,而更在於分數背後他的那顆心境。

  當時我在帶班的時候,有一次發考卷,發現全班的同學非常的緊張,我當時就把這卷子放下。因為我發現孩子的心境,已經全部都在往後退,因為他們沒有一個正確的態度,來面對考試的結果。所以我把卷子沒有發下去之前,我就跟小朋友講什麼是考試?考試有兩種,一種是在試卷上作答,這是一種考試。還有一種考試,就是我們面對每個結果,我們當下的心境是什麼?這是真實的你人生的答卷,這個答卷真的將影響你一輩子。怎麼講?比如說我們拿到一個試卷,這個分數比我預計的要高,我當下是什麼心境?我有驕傲嗎?有得意嗎?僥倖嗎?當我拿到這個分數比我預計的要低,我又是什麼心境?我會難過嗎?沮喪嗎?甚至一蹶不振嗎?甚至難以接受,覺得人生已經走到了絕路上。我看到現在很多的孩子,因為沒有正確的面對每個結果,他甚至可以走向把自己的生命結束,都有可能。我不知道我們馬來西亞有沒有這樣的孩子?

  因為我在大陸這邊,祖國大陸看到這樣的報導,一個孩子因為分數沒有考好,他可以從樓上跳下來,結束他寶貴年輕的生命,他可以不顧父母,不顧所有親人對他的養育,可以跳下來。為什麼?因為我們教育的目標,定格在一張試卷上面,而沒有定格在孩子的心境上面。他在考試的一次一次的過程當中,他的心境是一降再降,每次都是對他沉重的打擊,並沒有磨鍊他真正的意志,沒有正確的心態去面對。所以當時我就跟這些小朋友講,如果考得不好,你會沮喪難過嗎?另外面對同桌的分數,你又是怎樣的心境?見到同桌比我好,你會嫉妒嗎?你會心裡想著:等著瞧,下次我一定超過你嗎?面對我的同桌比我的分數低,我又是怎樣的心境?我會不會瞧不起他?甚至拿著卷子到同學面前抖兩下,「你看,我都沒複習,我就能考這樣。」那面對班上第一名的同學,你又是怎樣的心境?你會把他當作一個目標,使勁超過他嗎?面對班上成績最不好的同學,你又是怎樣的心境?你會不會瞧不起他?

  所以我會跟孩子講,正確的心境是什麼?當我考得好的時候,我是怎樣的態度,我考得很好,我只有一個態度仍然是仁愛之心。這個仁是想到自己,就想到別人,我們會立刻去感受到,還有些同學沒有考好,我現在考得好,我的心境就是總結經驗,我總結經驗的目的為了幫助同學。這個心境跟做事情是一樣的,我成功的時候,我的心境也是這樣。我可不可以總結經驗,把我的經驗分享給更多的人,讓他們也能像我一樣獲得成功,那我們這一次的成功有價值。當我在考試當中失敗的時候,我正確的心境應該是怎樣?從結果找原因。如果我成功了,我的態度,就是總結經驗幫助別人;如果我這次考試考得不好,或者這件事情我做失敗了,我當下我只有一個態度,從結果找原因。考得不好是結果,原因在哪裡?我在結果上煩惱憂慮,沒有任何幫助。但是如果我把原因找出來,幫助自己也可以同時幫助別人,助己又可以助人。所以考得不好也沒有關係。

  那我們面對同學的分數,我們以什麼樣的心境?同學比我們好,我們只有個態度,就是「見人善,即思齊」;「人所能,勿輕訾」。《弟子規》上講「人所能,勿輕訾」,別人有能力別人好,第一個態度不嫉妒,不是去嫉妒別人。第二個態度「見人善,即思齊」,見到別人做得好的地方,我們就去學習。所以看到別人考得好,我們要善於學,從哪裡學?當時我就跟同學講到,他考得好是結果,原因在哪裡?我當時給他們做了個比喻,比如說一個同學他考試很成功,就像他得到了一個大西瓜。我也想得大西瓜我怎麼辦?你看別人種瓜得瓜,那你要去播種,你要播種同樣的種子,你也能有同樣的收成。你現在在種豆,你要想得到西瓜,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會讓小朋友去觀察,同學是怎樣學習的,你去看一看。別人考得好的,平時的作業他是怎麼做的?他對老師是怎樣的態度?對學習、對父母又是怎樣的態度?往往我們看到很多孩子,考得成績好的,人緣也很好的,這樣的孩子,往往都是在家裡孝順父母,很多都是這樣。所以你要從孝順父母開始,啟發你的孝心,孝心是永恆的動力。孝心是一個孩子做任何事情永恆的動力,一個孩子如果有孝心,他可以發覺他各方面的能力。所以見到別人考得好,不嫉妒;見到別人考得不好,我們也生起這顆仁愛的心。見到別人不好,我們就想我如何去幫助他,「己有能,勿自私」,自己有能力不要自私,把我的能力告訴給我的同學,讓大家都共同進步。

  所以我們看到所有的孩子,我當時把試卷在發下去的時候,他們的表情,那種狀態就完全不一樣。我讓孩子沒有直接的改錯題,而是讓他們寫出試卷分析。試卷分析怎麼寫?三點,第一個我錯的題,我讓孩子寫出錯題是什麼,把它寫出來。第二點找原因,題目寫錯了原因在哪裡?你的原因要找出來,並且原因要找到你的態度上,錯題是個結果,第二找原因,把原因找出來。第三找方法,我要怎樣改進避免以後出現同樣的錯誤,這個原因一定要找到根本,根本其實都在態度上。一個孩子學得不好,我們仔細去看一看,現在沒有哪個孩子他的腦子不靈活,都很靈活。為什麼學不好?都是沒有正確的學習的態度。所以原因找到自己的態度上,方法也從自己的態度上下手去改。那比如說很多孩子就找出原因,他說我是粗心大意,怎樣能夠改進自己粗心的態度?不是在寫作業,一個孩子粗心,絕對不是在寫作業的時候才粗心,而是在他生活的點點滴滴他都會粗心,所以要改也是要改到點點滴滴的地方。

  比如說寫作業的時候認真,做每件事情也都認真,那你的粗心才能改過來。「置冠服,有定位」開始,從你穿衣服開始,從梳頭髮開始。所以我們就教孩子如何洗臉、如何刷牙、如何梳頭、如何洗手,這些我們都教。那在教的時候孩子都學得很快樂,因為他們發現原來梳頭、洗臉、穿衣服,都有學問,都可以調自己的一顆心。因為學問之道就在這顆心上,梳頭也能看出你的一顆心,你的心有沒有恭敬,恭敬你自己的形相,也是恭敬別人。那你穿鞋有沒有把鞋帶繫得很好,有沒有把你的鞋子擦得很乾淨,也是在培養你的恭敬心,你細緻的態度都是在生活的點滴當中。所以讓孩子把這個方法找出來,我們有這樣的態度來面對一次考試,同樣孩子如果學會了這樣的態度,他可以用這樣的態度,去面對生活的每件事。比如說他以後到了一個公司,如果這件事情做得很好,他會去總結經驗爭取下次做到更好。如果這件事情沒有做好,他也不會去懊惱,他會去找原因,並且找方法解決問題,這也是我們古人做事情的一個態度。

  我當時聽到一件事情,中國有一套書非常的好,叫《五種遺規》。《五種儀規》是由清代的叫陳弘謀先生,一個大儒他編寫的,他收集編撰的。那當時陳弘謀先生非常的有德行,他到很多地方做官,曾經有一次他就被派到一個地方去上任。上任的時候就發現,前任的官員留了一千多樁餘案沒有審理,就給他留下來。這個時候,他第一個態度就是解決問題,並沒有抱怨,沒有說你看你這個當官的怎麼當的,居然有一千多樁案子沒審,他沒有這樣去抱怨過。反而立刻著手就開始調查研究,並且解決問題,問題解決以後,他就開始找原因。他想到原因是什麼?因為當地沒有受過教育,所以常常有訴訟的案件,鄰里之間經常打架,經常吵架。他想如何來改進?他就找方法,因為他發現根本原因,在於人不學,不知道。所以就寫了後面有一本書,叫《訓俗遺規》,他就把那本書寫好了以後,廣泛的去發給鄉親,後來這個地區被治理得非常的好。這是一種做事情的態度。

  從一次的考試也能夠教給孩子,如果一個孩子養成這樣的態度和習慣,真的會讓他受益一輩子,這才是真正理智的幸福人生的教育。當時第二天有一個孩子又寫日記給我,他說老師,這次的考試我比上一次進步了十分,我很高興。因為他的日記,我就第二天跟孩子講什麼是進步?也想請問我們各位老師,什麼是進步?進步也有兩種,一種是分數上的進步,但是更重要的,是你的心境有沒有提升?所以當時我就問小朋友,因為跟孩子講,要跟他講得很具體,要不然他聽不懂。我當時就問他們,比如這個同學他的分數進步了十分,但是因為這十分他驕傲了,他是進步,還是在退步?進退不在分數上,真正的進退仍然在你的心境上。但是同樣的我們來看一下,如果一個孩子,他考試比上一次退步了五分,因為這五分他總結經驗,提起理智的態度,他是在進步還是在退步?分數在退,但他的心境卻是在進。所以進退不要問老師,進退也不要去跟同學比,因為你的進退就在你自己的心境上。

  古人講「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很多人說傳統文化是很消極的。我們就會告訴他,不是這樣,傳統文化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他的進步是達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每天都可以提升「作新民」,每天都是新的。因為他的新不在一個表面,他的新是時時反觀自己的內心,我的心境每天有沒有提升?當我們引導孩子時時反觀內心,老師就會變得愈來愈輕鬆。因為孩子不會做表面給老師看,我時時跟孩子講,你們的進退你自己知道,你騙老師沒有任何意義,所以進退只在一念之間,不在於你的分數。這樣去引導,孩子就不會去跟同學比分數,而會跟自己比。我跟他們講,你們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昨天的你,你有沒有比你昨天進步?有,你就是進步的。因為每個人的狀況會不一樣,那我們跟別人比沒有任何的意義。甚至我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是第一。

  當時有同學,我跟他們講到這點不太明白。我就跟他們做個比方,比如說一個鬧鐘,我們看到的是鐘面兩個指針而已,或者是三個時針、分針和秒針。這三顆指針是不是就是第一?如果沒有背後一個一個的螺絲,一個一個的零件,這個三顆針它轉不動的。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每個人做好當下的自己,你就是第一的。不在於要爭著都要去當時針,都去當時針,沒有人願意做背後的零件,這個鐘就走不動。所以沒有人不是第一,每個孩子都可以做到第一,關鍵是你有沒有把你當下的工作做好。你如果分配到任務是刷馬桶,你可以刷馬桶刷出第一。你如果任務是當領導,你可以當領導當到第一,沒有區別的,因為你們的心境,你們的態度是第一的。所以工作不分高低貴賤,沒有的,但是你的心境卻有進退之間。所以我們在跟孩子引導的時候,時時讓他反觀自心。

  當時還有個同學,我們也跟他們講,如果一件事情,我們怎麼去判斷它是好事,還是壞事?一件事情做成功了是好事嗎?其實跟孩子考了一百分是好事嗎?是一個問題,更重要的,是看這一百分帶給孩子的,是心靈的進步,還是他心靈的退步?如果一件成功的事情,提起的是孩子總結經驗,它將是下一次更成功的階梯。但是如果一個事情做成功了,我當下傲慢、得意洋洋,這件成功的事情,已經是下一次失敗的預兆。但是同樣的,如果一件事情做失敗了,我因此奮發向上,總結果經驗,那在這次失敗的過程當中,已經在奠定下一次成功的基礎。所以成功和失敗並不代表好事和壞事,真正的好壞,在於我們如何的去面對每次的成功,以及每次的失敗,我們如何去面對。心境有提升,這就是好事;如果心境在下墮,這就是壞事。怎樣才能判斷心境的提升?時時觀照仁愛心有沒有提升?恭敬心有沒有提升?羞恥心有沒有提升?判斷力有沒有提升?那這樣的提升才是真正的提升。

  當時我們班上有個同學考了第一名,九十六點五。她寫了一篇日記,她寫老師,我考了第一名,我回到家裡,媽媽問我,妳要什麼獎勵?我跟媽媽講,我什麼都不要。但是我要了媽媽一句話,她說媽媽跟我講說,女兒,妳真棒。這裡面我們去體會,第一個孩子值得肯定的是,她沒有要獎勵,這是個進步。因為以前考試都有獎勵,但是我們跟孩子講,你考得好是應該的,因為要報父母之恩。但是這個孩子的話當中,我們也聽出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她說媽媽講,女兒,妳真棒。這個孩子認為我考得好是誰的功勞?她認為是誰的功勞?個人的功勞而已。所以當時我也給她寫了一段話,只問她一個問題,請問妳的九十六點五分的背後,有多少人的付出?那這個問題我沒有直接去批評她,希望引起她的反思。這個孩子第二天,她寫了一行字給我,她寫到,老師,九十六點五分有媽媽的照顧,有老師的教導,還有同學的幫助。所以我告訴這個孩子,妳的分數、妳的成績的背後,不是妳一個人的,絕對不是。所以我們有什麼資格居功自傲,沒有資格。

  所以我們要從小給孩子一個態度,叫「讓功於眾」。如果成功,我們的態度就是要讓功於眾,因為成功不是我一個人的。我們每次的成功都離不開父母,離不開老師,離不開同仁,甚至離不開所有的萬事萬物對我們的成就。所以當時我跟這個小朋友一講,她就覺得很慚愧,生起了羞恥之心。她自己感覺到,一開始還很想驕傲,我就問她沒有老師的教導,妳能考第一名嗎?沒有父母的養育,妳都餓死了或者凍死了,沒有衣服穿,沒有東西吃,妳還有機會學習嗎?沒有。如果沒有同學的幫助,可能妳也沒有辦法取得這樣的成績,所以這個成績是屬於我的,僅僅是一點點而已。在這些過程當中,不斷的去啟發、引導孩子生起一分孝心,生起孩子感恩的心,這樣的成績對他才是有意義,才是有幫助的。我們講「學問之道無他」,所有的學問根本都在判斷力,都在我們孩子有沒有正確的判斷力上。如果他有了正確的判斷力,他就會有正確的心境生起來。所以根本都在孩子的這顆心境上面,心境的進退才是真正的進退。

  在整個教學的內容,就是直指孩子的那顆心,那這是我們古人的經典告訴我們的。關於這個判斷力,當時還有很多的孩子,寫日記來問我問題。比如說那天就有小朋友來問我,老師,請問您為什麼有的人聰明,有的人笨?我也想問各位長輩、各位老師,如果我們的孩子這樣問我們,我們怎樣回答?他問為什麼有的人聰明,有的人笨?我並沒有去回答,因為我當時也覺得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因為是這樣,我在教學的時候遇到問題,我就拿出來全班討論。我當時就把這個問題全班討論,出乎我的意料,這些孩子他的回答讓我很震撼。那個時候我們學了三個月的《弟子規》,這是四年級的孩子,第一個孩子舉手站起來,他就跟我講,「老師,人沒有聰明和笨的區別,只有用心和不用心。」第二個孩子站起來,他說「老師,我也認為沒有聰明和笨的人,只有認真和不認真。」我當時一聽,我真的是覺得很震撼,因為他們只有四年級,所以讓我感受到學經典的孩子,他是真正的長智慧,他是智而不是知識而已。他學到的是智慧,不單單是知識和技能,他能夠去辨別是非,能夠去判斷真偽。

  當時我們就跟孩子講,人生所有的問題一本《弟子規》可以解答。當你出現問題的時候,請你用心的讀《弟子規》,我們這句話是不是講得太過?因為這真的是我的一個體會,所有孩子的問題《弟子規》可以解答。比如說聰明和笨的問題,我就跟孩子們講,我們拿出《弟子規》來看看,有沒有在當中講到聰明的人和笨的人?沒有。但是《弟子規》最後一句話告訴我們什麼?「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告訴我們所有的人都可以成聖成賢,那怎樣成聖成賢?《弟子規》前面所有的部分,都是告訴我們如何成為一個聖賢人。從「父母呼,應勿緩」開始做,點點滴滴的做到,你就可以達到最後的結果,「聖與賢,可馴致」,並且當中還告訴我們方法。孩子為什麼會覺得有的人聰明,有的人笨?他問這個問題的心境,是覺得有的同學會做事、會作題,但是有的事和題我自己不會做,所以他覺得這些會做的同學聰明,而我笨。

  當時我就跟這些小朋友講,這個聰明和笨只是暫時的,因為《弟子規》告訴我們,不要在結果上打轉,這叫迷者畏果。一個人迷惑,很愚笨的人他考慮的角度就是結果,他在一件事情的結果上去打轉,總是在一個結果上煩惱、不安、憤怒、恐懼,他都是在結果上面。但是一個覺者,覺就是我們講覺悟的人,其實就是明白的人,做個明白人,那明白人幹什麼?找原因。把原因找出來,並且從原因上下手,就能夠改變現在的結果。當時我就跟這些小朋友講,他呈現出來的一個現象,好像他很能幹,很會做事,是結果。我現在暫時不會做也是個結果,但是這個結果只是暫時的,它是可以改變的,通過你的努力可以改。而且《弟子規》告訴了你方法,什麼方法?「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見到別人有好的結果,即思齊,我可以向他學習;即使現在離得很遠,以漸躋,只要我肯做,我也能一步一步的像他一樣。比如說他很會作題是結果,原因是什麼?上課專心聽講,不懂就不恥下問,問同學、問老師,好問。

  那如果他很會做事是結果,比如說他很會管理班級是結果,原因在哪裡?他很勇於承擔,勇於練習。比如說掃地,他很會掃是結果原因在哪裡?他掃得多,做得多,他有那顆為同學服務的心,所以他的能力是不斷的在提升。而我現在是暫時落後,可能連個手絹都不會洗,也是結果,原因在哪裡?有的女士講除了洗臉和洗澡,我的手就沒有碰過水,從來沒有做過,你怎麼會做?那不是你笨,關鍵看你有沒有這顆心去學習。所以我們如果有學習的心境,每一刻都能提升我們的能力,也能達到同樣的結果,所以人與人沒有笨和聰明的區別,只有你用心和不用心,只有你肯做和不肯做。所以我們愈來愈體會,《弟子規》教給我們很多徹底的方法,讓我們的孩子在每個境界當中,都能提升自己,提起自己的理智。他以後長大了,比如說到了公司,看到同事很能幹,他不會羨慕,不會自卑,他也不會去嫉妒,不會去障礙別人。他只會回歸到自己,我如何向他學習,這樣的話,他的人生一定會愈走愈平坦。所以這才是真正幸福人生的教育。

  當時還有些細微的地方,也感受到我們自己要先去學習。比如說有一次一個孩子也寫了日記,他寫到今天我給媽媽把衣服洗了,洗了以後,媽媽從外面幹活回來,一看衣服已經被洗了,就問我是誰洗的?他說我沒有承認是我洗的,因為我想當無名英雄。大家聽一聽,他是不是無名英雄?第一我也肯定他,你態度也很好,幫媽媽洗衣服。但是我要更多的去關照,無名英雄是什麼意義?無名英雄是心裡沒有想得到表揚,這樣心境才叫無名英雄,而不是不講那叫無名英雄。我當時跟他講,你的心裡想當無名英雄,已經有名了。大家思考一下是不是這樣?他的心裡已經有名了,所以有名和無名不在外,所有的東西都在我們的自心。時時引導孩子反觀你的內心,反觀我們自己,有沒有這樣真正求學問的態度,沒有任何這些名利這種污染,沒有這些東西,就是一顆真誠的心。我幫媽媽洗衣服那是應該的,媽媽問我,我可以講,我講出來但是我不是為了得到母親的讚歎,你才是真正的無名英雄。而不是我故意不講,心裡還在想要跟老師說,老師可以表揚我,那已經是名利心在洗衣服,不是孝心在洗衣服。

  所以這些細微的地方,我們常常都會看到,孩子會呈現出來。如果我們有這種判斷力,就能夠把孩子當下導正,時時去觀照做這件事情的動力。一個孩子做一件事情的動力,只有兩個方面,我們把握住這個就能夠很明白,第一個就是孝心,出於仁義禮智的這種態度去做一件事情,覺得我是應該做的。除了這樣的心境,就是另外一種心境,名利心、交換的心,覺得我做這件事情是有回報的,要圖交換的。我們也常常感受到,我們自己做事情的動力是什麼?我是以名利的交換來做一件事,還是完全無求的,完全無私的,覺得這就是我應該做的,做一個人的本分應該做的事情。所以當我們不斷的去反思的時候,孩子他們也就開始愈來愈回歸到提升心境,提升真實的學問當中來。那這樣我們才能夠明確的去判斷一個人,到底有沒有學問。因為學問跟他的外貌無關,跟他有沒有穿名牌的衣服無關,跟他有多高的學歷也無關,關鍵在於他的那顆存心。所以我們才感受到古人教學的這種智慧,教學的內容,教的都是直指這顆心。

  除了教學的內容、教學的方法,我們古代的經典也有提到,怎樣來教導孩子的這些方法。昨天靳老師在上音樂課的時候,提到一本最早的經典叫《禮記》。那昨天靳老師提到的是《禮記.樂記》,《禮記》裡面還有一篇,是專門針對教學的叫《禮記.學記》。這個「學記」裡面就寫得非常清楚,一個人,一個老師和一個孩子如何來教、如何來學。當時就寫到有四種方法,一個是「禁於未發」,我們隨時都在考試。《禮記.學記》裡面講到教學的四種方法,《禮記.學記》裡面講到「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講到四種教學的方法,第一種預防法,禁於未發之謂豫,在沒有發生之前先預防。因為我們古人學習都是相通的,我們周老師昨天有講,中醫也是一樣,真正醫術很高的人,他在病沒有發之前,病發之前就可以預防。等發出來再去救已經晚了,所以我們古人教導孩子的時候非常的謹慎。

  昨天周老師也有講到胎教,從胎教開始教,這就是禁於未發。這個孩子出生以後,我有一次看到一篇記載,覺得非常的感動,為什麼?因為古人處處都是教學。當時講到一個讀書人的母親,這個讀書人被誣陷,關進了監獄,他的母親做了菜就送進去,母親沒有去。這個讀書人一見到這盤菜就哭起來,他一看就說我知道這是母親做的。別人就問他為什麼?他說因為我的母親,從小給我做的菜,切菜,像那種一條一條的菜,每一條都切的一寸長,不會長也不會短,整整齊齊切一寸。為什麼要把這個菜切到一寸長?是想教導孩子與人應對要有分寸。他說我的母親切的肉,每一塊都是切得方方正正的,沒有不方的,因為母親要教導我,做人要方方正正。我當時一聽覺得很震撼,所以講閨閫乃出聖賢之地,聖人是母親教出來的,因為他的母親在切菜的時候都在教。

  甚至於我們看到古代的建築,因為我從安徽有個很有名的風景區叫西遞,西遞都是一些古建築。當時我們老師有的就去那邊,看到這個門上面畫了一把扇子,前門畫了一把扇子,什麼意思?扇和什麼同音?和善,善良的善。它是要告訴人,推開門,出門就要行善;後門畫了一片葉子,告訴落葉歸根。一進門,因為很多的這種建築都是這樣,我們看到古建築,中國傳統的建築,一進一個門,它的門口有個屏風,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有屏風,什麼意思?不露內秀。告訴我們一個人要內斂,不要張狂,愛是不自誇,不張狂,所以一個屏風把裡面擋起來,要迂迴才能看到房間的內部。那一進去,一般這種建築一邊會放個花瓶,這邊會放個鏡子,它告訴我們什麼?保持平靜。隨時心地要平靜,我們看到這些感受到的,就是中國老祖宗的那種教育無處不在。衣食住行全部都是教育,點點滴滴都在教孩子,我們的孩子在這樣的環境當中成長起來,三歲看八十,他一定能夠紮下他人生的根基。所以這些都是在禁於未發。

  在我們學校當中如何來落實預防法?如何來預防?我當時接班的時候面對孩子,因為我會想到他們上課,很多孩子會玩東西。所以禁於未發,把這些不好的東西給他去掉,所以當時我對孩子的要求桌面怎麼放?我跟他們講桌面的要求是一本書。如果我要寫作業,我會告訴你再加個本子,一枝筆、一個橡皮,其他東西全部收到書包裡。為什麼要這樣?因為現在很多,包括文具盒都是玩具,我們把不好的緣給它斷掉。這個緣,我們做個比喻,因就像一顆種子種下去,緣就是陽光、空氣和水份。種子遇到水份,遇到陽光它就會發芽,然後它會結成果實。如果沒有遇到這些陽光,沒有遇到水份,這個種子不會發芽。所以一個孩子他很好玩,他現在有這種貪玩的心,是有這個種子在這裡。我們首先禁於未發,面對他現有的狀況,我們可以做的是把它的緣斷掉,不好的緣斷掉,讓不好的種子不要發出來。當時我每一節課上課,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檢查教室,我會巡視一周。

  那我們講教學有言教、身教和境教,我首先跟孩子講道理,講清楚「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房室清,牆壁淨,几案潔,筆硯正」,上課以前先做到房室要清潔乾淨。所以我就跟小朋友講書本怎麼放,我全部都會教,放到統一的位置,筆都放到書的旁邊。其他多餘的東西全部都收進書包裡,包括文具盒,書包都放好課桌,抽屜裡面不留任何東西,我會一個一個的檢查。我第一次講完要去落實,要不然孩子就不會再去做,所以我每次我進教室,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整理講台。因為教室,不是每天我一個人在教,我走到教室的第一件事我先擦講台的桌面。然後把粉筆,我們的粉筆,我不知道我們這邊用什麼?我們是用粉筆。粉筆的每顆粉筆我都會把它放得非常整齊,不可以亂,粉筆都給它放整齊,一條一條,拿兩條放外面,要用的,粉筆用個小盒子裝起來。書本全部都整整齊齊的,跟桌子齊平了放。

  我在整理講台的時候,請問各位老師,孩子在做什麼?他們就開始整理自己的課桌。所以我發現教育真的很有意思,沒有那麼難,當我們去做,孩子就會做。所以我整理完,當然不是全部的孩子都會立刻去做,我接下來再巡視教室一周。我這次去巡視我就不會用嘴巴再去講,看到孩子書歪著放,或者是沒有做好的,我就會開始去幫他做,我也不會去責怪他,我會去幫他做。書歪了,我會去幫它扶正,筆沒有放好,我會去幫他拿出一枝筆,幫他把文具盒收到書包裡。請問大家,我在幫一個孩子做的時候,其他的孩子在做什麼?他們都開始檢查自己的書本有沒有放整齊。然後我巡視我還做第二件事情,就是撿垃圾,教室裡如果有紙屑,我就會去撿。發現也是這樣,我一彎腰就會有孩子彎腰,他們就都會去撿。

  後來我還代課帶一年級的品德課,一個星期只有兩節。我去一年級帶品德課,我就做這兩件事,一進教室我就收拾講桌,然後撿垃圾。因為那是個鄉村的小學,衛生習慣也不太好,小朋友那教室也很髒、很亂。後來我發現就很有意思,雖然一個星期我只有兩節課,但是一個月以後,我去這個教室,走到教室門口,我發現什麼?本來這些孩子在教室裡亂跑,看到我來了,立刻撿垃圾。甚至後來又過了一段時間,我走到教室就發現有孩子,只要是我上課,他會去整理講桌。所以就感覺到教育很有意思,我們堅持做對的事情,孩子就會跟上來,沒有去責怪,這個境教也就能夠一點一滴的形成。

  當時我跟這些小朋友,首先教他們如何放書,書本放好以後,接著我們要開始上課,所以上課小朋友會站起來跟老師問好。我不知道我們馬來西亞有沒有這樣的習慣?他們站起來怎麼問好?這些孩子站端正了,就開始說老師好,就是這樣。我不知道我們的孩子會不會這樣?那我從這問好當中,我體會到的是什麼?孩子在問好的當下,他的心境是怎樣的?是應付,是不恭敬的。所以我們教是教恭敬心,教恭敬心在點點滴滴都能教,當下他是應付的,我絕對不會讓他延續下去。所以就從問好開始教,我就跟他們講,因為跟小朋友講不可以,現在雖然孩子還小,直接罵他,他也不高興。我就跟他們舉例子,我說比如說你在路上遇到你的同學,你怎麼去給他問好?你會不會說圓圓,早上好。我這樣一學,他們就會笑,因為這種語言不是發自內心的,我說你們跟同學講話會不會跟他們說,可不可以借枝筆給我?他們就會笑。我說那你平時怎麼說話?你一定會說可不可以借一枝筆給我?那你為什麼跟老師問好,你要這樣問?說明你應付,心不在焉,所以我說老師不接受這樣的問好。他們就開始笑,那我說我們重來問一次,然後我請同學再來問好,他們就會改變。從問好都開始教,回歸到真實的自己,「老師,早上好」,我說你們真誠的問好,老師可以接受。

  那當時就有家長就問了,對孩子要求是不是太嚴?你這樣孩子每天會不會很苦?我發現並不是這樣。孩子在循著規矩做事,循著正道做人的時候他非常的快樂,並且老祖宗告訴我們一句話,我們的目標定在上,「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下,了無可得」。我們對孩子的要求在高位,可能做到的都會再降一個等級。如果我們本來就定位在說,我的孩子只要他不打架、不罵人,就可以了,最後將教出一無是處的孩子,了無可得。所以一開始,我們禁於末發的預防法,告訴我們慎於開始,開始的時候要非常的謹慎,每個當下要求要嚴格。「教不嚴,師之惰」,這個嚴,很多人說嚴了以後那孩子不是很怨嗎?為什麼古人的父親嚴,但是孩子沒有怨?所以根本還是回歸到我們自己身上,我們嚴格是首先是自己做到,再要求孩子嚴格,孩子沒有怨言,孩子不會有怨言。而我們自己沒有做到,又要求孩子,孩子他才會生怨。所以禁於未發是我們嚴格的要求孩子,前提是首先我們嚴格要求自己。好,這個上半節課就先跟大家分享到這裡,待會兒再和各位長輩、老師繼續匯報。好,謝謝各位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