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弘護人才扎根班  成德法師主講  (第十四集)  2020/9/19  英國蘭彼得  檔名:55-164-0014

  尊敬的兩位會長、諸位同仁,大家一切吉祥!阿彌陀佛。每個禮拜六能見到大家挺歡喜的,孔子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們看「朋」字,朋字是兩個月,這個在佛家講叫光光互融。我們去感受每一個學長他的分享,就觸動我們的善根,那就是他心地的光明在點亮我們自己心地的光明,這樣叫光光互融,相觀而善,互相觀摩、互相學習。這是朋字。朋友朋友,這個友是兩隻手,那個字就是兩個手,就互相提攜、互相幫忙,這就是善友為依,依眾靠眾。所以我們看中國字,真的是充滿智慧。所以我們何其有幸,能投胎到做炎黃子孫,這個字裡面有智慧,詞裡面有智慧,每一句經句都是無盡藏,無量的義理智慧在裡面。所以「好學近乎智」,真正肯好學,去深入經藏,就離開發本有的智慧愈來愈近了。所以我們依教奉行一句,這個本有的智慧就會透出來一點。

  大家有沒有覺得我們這三個多月,感覺自己有靈光乍現的時候,好像事情遇到了,狀態挺好,很容易解決。「或處冗沓而觸念皆通」,這《了凡四訓》上說的,今天事情排得很滿,但是你處理的時候很從容,事情一到,跟這個人一講話,靈感就出來了。「或遇怨仇而回瞋作喜」,今天剛好遇到冤親債主了,但是心裡面一直提醒自己,我要做善財童子,只有我一個人是學生,然後跟他應對完說,他教我很多東西,讓我看到我內心還有對立、還有要求,太感謝他的提醒了,這個就是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這個當然是回瞋作喜。這個就是老法師說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了,這人生當然是享受。所以好學重要。

  《弟子規》不只是我們德行的基礎,它應該是做人做事,還包含學習的基礎。尤其是學習的觀念要建立起來,態度要建立起來。我們佛門常常說法器,這是比喻,器是器皿、器具,它是能裝東西的。所以佛門常說我們自己是不是法器,意思就是我們能不能承載釋迦牟尼佛、師父上人給我們教誨的這些大法,所謂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能不能把它納受、承接下來,進而去把它傳承下去。

  說到器皿,器皿假如破洞了,它就很難裝滿,邊裝邊漏。所以說有漏,這個修的功德都漏掉了。所謂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功德都燒掉了、都漏掉了。所以孔子他學生那麼多,他只讚歎過一個人好學。這個我們在座,我們顏會長、他兩個千金,在座比例最高的是我們顏回夫子的後代。你看夫子讚歎顏夫子是好學,重點讚歎他哪些方面?「不遷怒,不貳過」,這個是好學。我們去感受感受,這個不貳過的人,他的學習是什麼狀態?有過就改掉,不再犯,他每天德日進、過日少。所以孔子說他看自己的學生顏回是「吾見其進也」,我只看到他進步而已,「未見其止也」,這個止就是他從來不會停止,就用我們佛門講叫勇猛精進;另外一個說法是有點感嘆,還沒有見到他止於至善。

  因為顏回他比較早去世,你看顏回去世的時候,孔子哭得非常難過。但是大家要去體會那個心情,得到一個這麼聽話的學生可不容易,就想說把這個道統就要傳承給他,結果他比較早去世。那當然這個也提醒我們,世間本來就是很無常。其實假如冷靜去觀察,那顏夫子在孔子晚年的時候是幫了非常重要的這些護法的工作,整個護持孔子刪詩書、定禮樂、作《春秋》,還闡明整個《易經》的義理。你看這麼大的工程,旁邊沒有一些最重要的學生行嗎?

  但是按照理上講,孔子跟這些學生應該都是佛菩薩來給我們打基礎的。這個不是我猜的,這個是永明延壽禪師引《起世界經》就有講到,佛強調他遣了兩個大菩薩於震旦方向講經說法,他先去打好基礎。那兩大菩薩,假如我們現在去觀察我們整個文化,那三大主流就是儒釋道,這兩大菩薩很容易就明白了,孔子跟老子。這個也是成德剛好在翻《萬善同歸集》,突然看到這句後,高興得不得了。

  師父上人常說,我們中華民族的兒女太有福報了,你看這些古聖先王、孔子、老子,這個應該都是佛菩薩來示現的。所以我們不能辜負他們的表演,這都是難遭難遇的。所以顏夫子的表演,我們肯好好去觀察、去效法,這一生決定成就。孔子就讚歎這麼一個學生好學,所以大家有沒有曾經,顏回好學,《論語》裡面有講到顏回怎麼好學的沒有?你就去Google老師還是百度老師搜尋一下,打幾個關鍵字,論語、顏子、顏回夫子,打一些關鍵字,一下它就出來了,那每一句都要下功夫。

  像孔子有一次跟學生遇到生命危險走散了,結果約在一個地方見面,剛好是顏回夫子遲遲沒有出現,其他的人都到了,只有他還沒到。結果最後顏夫子終於回來了,孔子說:「我以為你死了。」那種情境,你看當下顏子怎麼回答?他說:「老師你還在,我怎麼敢死!」這個話真的很有味道,這個假如放在我們自己的一個修學的路上,老法師最重視的這些救世的理念,那絕對不能缺我一個,我一定都去同台演出把它配合好。這個才是能體會到顏夫子的心境,這個才是師徒如父子。所以慕賢當慕其心,我們真的能夠去體會到這些古聖先賢的心,你再看他說的話很親切,一點距離都沒有。

  可能有人要說,這個顏夫子不是說孔子在他怎麼敢死,那他怎麼比孔子還早死?所以學東西不能著這些言說相,因為縱使是聖賢人,他也是要面對無常。他會盡心盡力,但是他那個無常來的時候,不也都是在給我們一些提醒嗎?就像佛陀也要滅度,他不滅度,我們都想著反正佛壽命長著,明天再學、明天再學。佛陀有明天,佛陀壽命很長,不代表我們壽命很長,我們這個心態不積極主動,那無常一來,佛在,我們已經去輪迴了。所以這個學習一定要主動。

  所以孔子有感嘆:「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論語》裡面孔子嘆了幾口氣,這都是重點。孔子在嘆氣的時候,大家想說是孔子心情不好,那你就看錯了。你說,佛陀面對魔王,魔王說:「我要壞你的佛法。」佛陀說:「我的是正法,你壞不了。」結果魔王說:「沒關係,等你到了末法的時候,我派我的魔子魔孫穿上你的袈裟破你的法。」師父上人說,佛陀流眼淚了。佛是情執動了嗎?佛他都已經不起心不動念,他那也是應,他悲憫。悲憫誰?悲憫魔王、悲憫那些魔子魔孫愚痴,你去壞法的罪業那都是阿鼻地獄;也是悲憫眾生福報不夠、因緣不夠。可是大家要知道,福報是可以共享的。所以佛陀那個眼淚也是在喚醒我們每一個人的慈悲心,末法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我們不能讓佛陀那個淚白流。

  所以《勸發菩提心文》裡面說:「頓忘鄙陋」,我雖然能力差一點,但是我願意盡我的力量,我有多少力,我毫無保留去做、去承擔,「頓忘鄙陋,忽發大心」。所以誰都可以荷擔如來家業,只要把真心發出來。荷擔如來家業,不是先看能力的,也不是先看才華的。我們看白方禮老先生他有什麼才華?他就會踩三輪車而已,他又沒有地位,他也沒有錢,我們在座每一個人都比他強,可是他卻能震動整個國家對下一代教育的重視、責任感,那不也就是他的真心毫無保留的奉獻出來了嗎?真心就能喚醒眾生的真心。真心沒有一個人沒有,只是肯不肯拿出來而已。

  所以我們看,顏夫子他的表演很精彩,他對老師的話沒有絲毫懷疑,老師講什麼他就完全納受,納受之外還不止,他接受了之後他就真幹,孔子去觀察他非常歡喜。顏夫子去世了,後面承傳孔子道統的是曾子。假如是顏子傳承,大家可能說,那顏子是上根利智的,這我不行。最後誰傳承?曾子。曾子,孔子說他魯鈍,我們還沒有叫魯鈍吧,你說人家曾子魯鈍,最後他承傳孔子道統,那誰做不到?誰都可以做。

  《論語》裡面談曾子怎麼修學的就很重要了,他能從魯鈍最後能聽懂孔子一以貫之,「吾道一以貫之」,只有曾子說,「唯」,是的,老師。老師一出去了,人家馬上問他什麼意思?「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其實你看《論語》裡面,曾子的話裡面都充滿忠恕。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曾子說:「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你看曾子談到的,君子要有什麼樣的胸懷氣概?「可以託六尺之孤」,就好像劉備把阿斗交給諸葛孔明,你看這是把整個國家託孤給他。諸位仁者,現在把一個國家交給你,你敢不敢?或者把一個道場交給你,你敢不敢?可以託六尺之孤。有佛法就有辦法,不要害怕,要有信心。「可以寄百里之命」,百里是一個國家,那有多少的人民眾生託付給你,讓你給他們幸福。臨大節不可奪,面臨這些生死關頭你都不會變節。就像我們現在發願弘護正法,遇到很多考驗,我們會不會有退縮的念頭?你看這個就是忠,你看那個話念出來就是盡忠,這個等於是犧牲奉獻,在所不辭。

  你看恕道,曾子又有講道:「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這是曾子觀察顏子的處事待人接物。人家曾子不只跟孔子學,他的同學裡面優秀在哪,人家都觀察好去效法。他這句話裡面說,人家侵犯他,他從不跟人家計較,「犯而不校」,那不就是他觀察到顏子都寬恕他人。他觀察得到是什麼?他跟他起感應。觀察得到是有感應,不然看不到,有看沒有到。

  所以曾子他的學習,在《論語》裡面說:「吾日三省吾身」,有沒有「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這個是忠信時時放在心上。「傳不習乎?」老師教給我的這些教誨,我有沒有好好體會、好好去落實?甚至於包含我今天有沒有把我會的盡力教給我的下一代、盡力教給我這個道場裡面的晚輩、同仁?這個也都是一種責任感,作之師、作之君、作之親。這個是曾子,所以曾子很會反省,他每天可能是晚上的時候,總結一天,反思反思,他每天都會這麼做。

  我們每個禮拜寫一篇心得,這個要求不過分。再來,這個心得還不限字數,你說五百字,有些人看到五百他就開始緊張了。有,寫;沒有,不用寫。你有一點心得,哪怕是一百個字,你把它表達出來。所以,這樣的要求應該跟忙不忙沒關係的吧?所以大家要了解,任何一個做法,它其實不是說要去要求我們,它是希望建立我們一個態度。當然,這個我事先沒有跟你們解釋清楚,這個也是我的過失。

  你比方說佛家為什麼要持戒?戒是佛行,意思就是那是你性德本有的流露出來的行為。一般的人他覺得,你們學佛還得持戒,他心裡就先產生一個感受,又要要求我這個、又要要求我那個。那假如告訴他,禪是佛心,教是佛言,戒是佛行,所以佛這些戒律完全是每一個人性德自然流露出來的,你只要把內在這個習氣放下了,你做出這樣的行為你會非常歡喜,因為它跟你的自性是相應的。所以你學著學著你就會明白,原來不是釋迦牟尼佛牽著我的鼻子走,他是讓我自己恢復自己的佛性。所以世間好話確實是聖賢、佛菩薩說盡了。

  所以我們這一生遇到正法,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亦聞,今生不將此身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所以這一生要成就,曾子、顏子我們不能不效法。你不當個好學生,聽再多的課,讀再多的經,這不是法器,那個杯子有漏洞,全漏掉了。所以建立好的觀念態度,學習的觀念態度,我們才能承接如來的大法、儒釋道聖人的大法。其實我們一直在強調觀心為要,我們比方說寫一個心得報告,你看光是這一件事,請問我們的心裡有多少次的應對、多少次的掙扎、多少次的痛苦?你就感悟什麼寫什麼,應該是很歡喜的事情,不要搞得很痛苦;搞得很痛苦,搞到最後不想見成德法師,那就太嚴重了。所以每一個境緣其實都是讓我們更好的認識自己,我的心態、我面對事情的態度是什麼狀態。而且大家要知道,強者先牽。我們最習慣的念頭,它的力量是很大的。比方說,我們本來做事就比較拖拉,那很可能我們寫心得報告,一定是撐到最後前一天,甚至於最後前一個小時,然後再把它交出去,交出去的時候,一送出去然後就「呼」。但是大家要知道,交差交差,學佛不能交差,學佛要很真實面對自己。一切皆從真實心中作才是學佛,交差這個叫應付了事,這不是學佛。

  所以師父一直提醒「你會麼?」什麼時候是會?就是會不會修行,在什麼時候修?在每一個境界觀照自己的念頭,在每一個做人做事的態度上去反思。這樣去用功,會覺得自己一天可以發現自己很多問題。那你發現愈來愈多問題,可不要氣餒,可不要難過,這可是好事。一天下來,「吾日三省吾身」,我今天好像沒啥問題,這個麻煩大了,心粗眼翳。假如一天下來說沒啥問題,只有兩個狀況,一個就是是聖賢人了,另一個就是看不到了。所以夏老那兩句法語非常妙的,「須先打破自欺一關,始有商量處;須灼然見得自己滿身過失,功夫始有著手處」。我們這三個多月,我看到我什麼問題?我有沒有下最大的力度在對治它?這樣我們的修學才有一點道氣,對自己的習氣不能得過且過。「天下聰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者,只為因循二字,耽擱一生。」現在可不是耽擱一生而已,耽擱無量劫來稀有難逢的機緣。我今天講《了凡四訓》的句子講了不少,這部書重要吧?你看了凡先生說改過要從最難的去改,先儒謂為仁,亦為先難,從最難的去下功夫。

  有沒有哪一位仁者,你最近這一段時間就是拿最難的下功夫,要不要跟大家法供養一下?在對治哪個習氣?我們請林居士來給我們分享。

  林居士:阿彌陀佛,尊敬的老師、各位大德,大家下午好,阿彌陀佛。

  看來學生要支持老師了,其實最重要的就是,這個難處就是,學生覺得就跟岳母一起住的難處,有點難處。為什麼?因為老菩薩年紀大了,身體健康也不是很好,我們各方面家人都要遷就她,遷就她的起居生活、她的興趣這一類的。難處就是說,不過還好,我們都是做一做老菩薩的興趣,譬如說她有她的做事方式,譬如說我們洗衣服、晒衣服,她有她的一個標準。這個標準,其實學生還是沒有達到她的標準,不過一直在學習,希望能夠像她的標準比較算完美的,你如何折衣服、晒衣服,你怎麼掛,掛在什麼地方,都要注意一下,不然她心裡都可能不太舒服。

  所以這是學生需要去改變,就是說,以前可能心裡有點不滿,說這個老人怎麼這麼做事?不過現在因為慢慢的學習之後就覺得,其實我們要有著感恩的心,去應對家裡的老菩薩,我們就決定就順著她,盡量做給她。她年紀大了,學生心裡的願望本來就是說,希望她有機會學佛,可以念佛,因為覺得這個是很重要,但是到目前為止還不能感動老菩薩的心。她就跟家人說,覺得挺累,講太多道理了。這個也是很重要,我就知道原來不能夠跟老人家勸的方式是不對的,學生覺得必須從這裡再就不講道理了,就慢慢去隨她的心。她本身是喜歡看電視劇,我們開電視劇,不然她也不知道做什麼好。我們就開電視,順著她的時間,她想開我們就開給她看。每個電視劇差不多四十分鐘,又要換,我們到目前為止也在幫她換。所以我們的生活就是做什麼事要順她這個方式,她要吃什麼,我們要看,就是你問她,她說:「我也不知道我要吃什麼好」,所以我們就又想辦法慢慢去隨順她的飲食習慣,希望能夠使她也安心的和我們住在一起。

  因為這也是很難得的一個機緣,我們就這樣子用感恩的心面對家裡的老菩薩,雖然她有時也是很多意見,但是我們也從裡面想想,到底她的意見對學生在那一方面做得不好,也又慢慢去修正自己。就這樣跟大家分享,阿彌陀佛。謝謝大家。

  成德法師:好,謝謝林居士的分享,這個都是很真實要面對的境界。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佛法跟生活工作、處世待人是決定不能分開的,都要去面對,而且當下要把佛法用出來,佛法就是生活。

  佛在經典當中講:「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者即是事佛。」佛已經滅度了,我們能很好的去侍奉父母、侍奉老人,這個跟事奉佛陀的功德是無二無別的。這段話大家都聽過吧?佛是不妄語,所以能侍奉老人、侍奉父母,那是第一福田,佛門講恩田,這是第一福田。所以老人在這個世間給我們修福,修大福報。世間人這些道理不懂,他著相了,好像是孩子在照顧父母,事實上給我們修大福報,而且給我們一個報恩的機會。

  人的性德要恢復,最快的方法,師父最常講的四個字,就是知恩報恩,恢復最快。我們看「勸發菩提心文」都是在報恩,念本師恩、念父母恩、念師長恩、念眾生恩。那父母的恩德最大,這個恩我們都提不起來,那其他人的恩,那些小恩小惠,很可能是有利益關係的。所以為什麼說「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這是顛倒了,父母恩不敬,然後對一些朋友好得不得了,那個都是愛憎的心。父母的話不喜歡聽,就不想見他們了;那朋友給你幾句話,高興得不得了,就很喜歡他們,這是愛憎,這是嚴重的習氣,不是開發性德。

  所以這個禮拜三是地藏菩薩聖誕,已經過了幾天,今年農曆七月二十九。地藏是開發心地寶藏,他表的就是孝親尊師,一定從這裡才開得了。我們太多傳統文化也好,佛教的這些同修們,修了十幾年、二十幾年、三十幾年,甚至更久的都有,都覺得功夫不得力,因為他不是從心地去開發,心地的德行就透不出來,他沒從根上下功夫。我們都知道我們種樹水澆在哪?澆在根上。現在人教育本末倒置,什麼最重要?才藝最重要。才藝是枝葉花果,你要在根上,根上是孝親尊師。你說現在搞教育,假如不從教孝親尊師,把水都澆在那個葉子上面,起不了太大作用。「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你看現在的人好像看起來也沒有比古人懈怠,也是很努力,可是本末分不清楚,捨本逐末,徒勞無功。

  而且我們冷靜去看看,我們小的時候,沒有行為能力的時候,父母是怎麼照顧我們的?你不覺得老天爺這個安排挺可愛的嗎?我們說老小孩、老小孩,人年紀大了像小朋友一樣,那不就讓我們回報我們三歲以前那個情境、六七歲以前那個情境,父母不也都是這樣哄著我們,體貼入微,那不是讓我們報這個恩嗎?而且我們知道,學佛最重要的是身見,就是這個見思煩惱,第一個是身見,講得更具體一點就是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這個是佛門一定要破的,不破這個,你學一輩子,不得其門而入。這個不是我講的,老法師說的,你一定要把十六個字放下,而且放下的時候才到佛法的門口,還沒進去,但是你已經找到門了,不然有時候我們學一輩子,四、五十年,不得其門而入,現在最起碼門找到了。哪十六個字要放下?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而且師父特別強調感情的污染,就是我們自性的污染,最嚴重的,自私自利。

  你看這個老人真是「堂上二老是活佛」,他來給我們練習把我放下,不然你練不成。所以為什麼我們的祖先很有智慧?這個孝要配一個字,你看我們祖先找了哪個字來配?順。有沒有道理?你不要看這個字又著相了,那父母要我貪污我也貪污吧,那你就愚痴了。這個順是不要忤逆他,但是不是說他錯了你也照做,那就愚痴了;他錯了你還得勸他,可是勸他還要順。「怡吾色,柔吾聲」,不是順嗎?「諫不入,悅復諫」,還要趁他高興的時候才勸,這不是順嗎?所以我們一般對老祖宗留下來這些法寶,一看會先有不是很歡喜,都是自己的分別執著造成的。一看這個順字,好多景象就浮起來了,這樣也要順嗎?那樣也要順嗎?你假如去體會到那個意境,這個真有味道。

  所以剛剛林居士說得去遷就她,假如改一個,得去「體恤」她,這個就不一樣了。這個遷就,我遷就妳。佛門講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要在境界當中練。「於諸眾生,視若自己」,我們這個我相、人相,這個人我的一種分別它慢慢就淡掉了。剛剛說老和尚說「你會麼?」,你在境界當中要會練。

  我曾經好像有分享過,新加坡有一個女士很孝順她婆婆。那剛好他們參加課程是夫妻一起參加的,這個先生就說:「我這個太太真的是很好,我這一生能娶到她很幸運」。然後他說:「我這個太太連我媽媽誤會她了,她還跪下來道歉。」這個先生講這個話的時候,是覺得他太太也挺不容易的、挺委屈的。結果這個太太說:「不會、不會。」先生意思就是很難為她,在這樣的情境,這個媳婦說不會、不會。太太為什麼覺得不會?比方說我們現在當人家的媳婦,這個婆婆誤會妳了,已經很委屈了吧,還得跪下來道歉,做不做得到?我有時候在課程裡面,我講到這裡我就會問底下的女同胞,我看她們眉頭深鎖,雖然她們沒有說行不行,但是我看她們的表情就知道,這個難度屬於高難度了。

  其實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難跟容易其實都是人的心念的問題。這個媳婦她就講,她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真的,老人家是家裡的福田,大福田。老人在家裡,三代同堂,你看那個孝道很自然,孩子就潛移默化了,你兩代人要教孝道挺費勁的。比方她婆婆誤會她了,「妳又把我那個衣服洗了之後收去哪了?」她找不到很生氣了。這個媳婦跪下來,「對不起、對不起,都是我的錯,我再去找找」。因為這個媳婦說,她一跪下來,她婆婆的氣就下來了。所以她在那個當下一看到婆婆生氣了,她的心念在哪?在婆婆身上。所以她跪下來了,她婆婆氣一降下來,她就不擔心了,她怕她婆婆生氣了等一下傷了身。念頭在婆婆,所以這個跪就跪得很舒服、很自然,看看婆婆氣降下來,心安了。那為什麼我們跪很難?念頭在自己,「拜託,我都給妳收好了,妳還怪我?我不跟妳吵架算不錯」。

  那大家想,人有時候就是太著相了。所以什麼是般若?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你看《金剛經》就是教我們怎麼用般若,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金剛經》有一句很重要的話;「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修一切善法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然後離四相、離一切相、離一切執著,就是般若。但是你五度,沒有般若,我們著相了,那它是世間的福報。你布施、你持戒,福報;可是有般若,布施也是波羅蜜,持戒也是波羅蜜,都是功德。一著相就沒有功德了,就像「達摩祖師」裡面的梁武帝,「朕有沒有功德?」他就沒了。因為他作而有作,著相了;作而無作,般若。他施而無施,這個就是布施波羅蜜,他不著相。所以「施恩不求報」,《太上感應篇》教的,「與人不追悔」,這不容易。

  我們說不能要情,不能去跟人家討人情,「我對他這麼好,他怎麼可以這樣?」有這個念頭,那還是施恩有求報。所以《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很重要,那是做人的基礎,有這個基礎才能學大乘;沒這個基礎,面對一切人事物都有著,沒有般若了。五度如盲,修前五度還是在輪迴的業裡面,最多是善業多,還是業,還是輪迴業,做很多善事都放在心上。

  我剛學佛的時候,遇到一些佛友,他們談話,我也不知道怪在哪,後來讀《金剛經》我才明白。因為我聽他們講話的時候,他們說「誰誰誰是我度的,誰誰誰是我度的」,我聽了就怪,但我也不知道怪在哪,因為當時候還沒聽什麼經,不知道。後來《金剛經》講了,人家佛陀說:「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佛都說他沒有度眾生,怎麼我們左一句誰誰誰是我度的、右一句誰誰誰是我度的?佛都沒有說他度眾生,我們常常掛在口上說我度眾生。菩薩若著相布施,即不名菩薩。所以《金剛經》重不重要?你看這些話,我們到底有沒有作而無作?這個重要。

  你看夫妻之間,這個太太付出很多,最難過的,他到底有沒有看到我付出那麼多?這一關就得過,妳這一關過不了,他一直沒有看到,妳的忍辱功夫到達極限的時候,就要拍桌子罵人了,就要跟他算一筆帳了。所以這個沒有般若不行,沒有般若,作而有作,早晚一發脾氣,一把火功德全燒掉了。

  今天不是上《金剛經》,般若為眼、般若為導,這個般若很重要。所以你看,《金剛經》裡面就一直提醒我們宇宙人生的真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萬般將不去,還去執著這些、貪著這些幹什麼?

  所以剛剛跟大家提到這個新加坡的太太,她的心念就是在婆婆身上,不是在自己身上。所以《了凡四訓》裡面講到了,你改過有從事上、有從理上、有從心上,他比喻從心上是什麼?「如斬毒樹,直斷其根,奚必枝枝而伐」,何必在那裡一小枝砍一下、一小枝砍一下,你要砍到哪一年?「葉葉而摘哉」,他直接從根砍掉。其實我們冷靜想一想,我們煩惱的根在哪?我執。沒有我了,貪瞋痴慢疑就沒有立錐之地了。貪瞋痴慢是因為有我,所以我貪、我瞋、我痴、我慢。這個媳婦她沒有想到自己,這個瞋就起不來了,她想到婆婆了,這個叫慈忍。《金剛經》說:「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你看《金剛經》在哪裡?《金剛經》在我們面對一切境緣,都要用上,要無我才能夠修忍辱。這是慈忍。

  這個六忍有發給大家學習,我們黃念老開解得很精彩,喜忍,就是每一個人都是來成就我的,只有我是學生。所以我們在面對老菩薩的時候,喜忍要用上,她來成就我了;慈忍要用上,處處替她著想;反忍要用上,跟她稍微有點鬧不愉快了,一個巴掌拍不響,我的問題在哪。你比方說這個反忍,老人家說,「這個道理講太多了」,這個時候我們要反省了,是我造成她這個感受,這個就是反忍。不過我們林居士家的氣氛應該還是很和樂的,老人都敢把心裡話講出來,有些家庭裡面壓抑到老人心裡話都不敢講,那這樣不行。

  包含觀忍,這一切境緣都是緣聚緣散,不要太鑽牛角尖,不要太去計較。甚至於觀什麼?每一個人都有他成長的環境背景,你就很能夠去理解對方。像夫妻之間,他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思惟、生活習慣一不一樣?不一樣。我們學佛要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現在連最近的人都包不了,那這個功夫咋練?所以諸位同修,我們是要去極樂世界,那裡是普賢菩薩的法界,普賢菩薩最重要的他的心量跟佛一樣,所以他是普賢王,菩薩裡面最高的。

  所以這個六忍很有味道,家裡面的人每天叮叮噹噹很多事情。這個忘忍也很重要,心裡面不能有家裡人的過失放在心上,你把對方的一些跟你的不愉快放心上了,有時候遇到一些情境,脾氣就會上來了,就會借題發揮。所以心上要修清淨心,清淨平等覺,清淨心是自受用。現在實在還沒見到這個人,念頭已經一大堆了,這個也很正常。所以就要一句彌陀轉乾坤,妄想千般皆不管,只要想到這些人事的問題,趕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把它換掉,不要去記這些不好。所以老法師說,最傻的人就是記這些有的沒有的,你把垃圾放在心上幹什麼?所以我們要學自愛,要先自愛,要護好自己的清淨心。所以諸位同修,是不是有佛法就有辦法?你看黃念老這個六忍就夠用了。

  在台灣有一些老一輩的人,他還接受過日本教育,他們那時候年代的人,現在都差不多九十歲了,九十幾歲的,他們那個規矩非常講究,一些比方說割草的器具,割完了一定都把它清洗一遍,我覺得他們禮敬諸佛做得比我們好。所以像剛剛提到老人家洗衣、晒衣,他們都有一套標準,這個也是在鍛鍊我們精進。所以說不定幾十年之後我們到極樂世界了才知道,原來這是極樂世界派來成就我們的菩薩,鍛鍊我們的做人做事,我們現在「凡情未滌,正眼未開」,還看不清楚。原來極樂世界的菩薩都派到我們家來了,我還看不清楚,到時候去了,還要跟她道歉一下,罪過罪過,有眼不識泰山。

  包含你看說,老人家就看電視劇,我們看她在那看電視劇就想,「真是浪費時間,都不知道人生無常」,人家在那裡看沒事,我們在心裡事情一大堆。不是有個故事嗎?有兩個出家人,一個比較年長,一個年幼的,然後他們剛好出去要過河。結果遇到一個女子過不了河,長的出家人就把她背起來幫她渡了河。又走了一段路,這個年少的終於忍不住了,他就對那個年長的人:「你剛剛破戒了,你怎麼可以背那個女的過河?」這個年長的出家人說:「我都放下了,你怎麼還背著?」所以有時候看好像是別人錯了,可能是我們自己放不下,不見得是人家對方放不下,人家說不定看而無看,無看而看。老法師不是說,會修行的人看電視也是修行。你看那個鏡面都沒有變,那個是本體,它現相,那個相剎那在變,在那個剎那變當中看到那個不變的,他看電視他開悟了。當然這個還是要就事論事,你看老人家是不是看到開悟了,還是看了之後,也隨著那個劇情心情跌宕起伏,那這個對她就不見得好了,這個還是要就事論事。

  成德記得三月份剛好見了一些同修,其中有一個同修他說:「成德法師,你講的這些,這是我們大人學習的,可不可以提供一些青少年學習的材料?」他這麼說就是個緣分,那我們也要把青少年放在心上,是吧?哪怕我們的時間有限,我們可以拋點磚引點玉來,說不定我們這個磚頭拋出去了,就有第一線的我們獨中的老師站出來了,那不是挺好!我們要請轉法輪、請佛住世,所以師父上人教我們要帶動風氣不為先。我當時候聽了也覺得,對,青少年那個年齡學習是很關鍵的,後來回來就有去蒐集一些卡通、動畫,寓教於樂。像「醫道」很好看,但是又太長,五、六十集,把它剪成十二集。我們把這些蒐集起來,就可以提供給他們看了。有一個平台上面就有這些材料,再寄給大家做參考。孔子說:「見義不為,無勇也。」義就是宜也,「義者,宜也」,宜就是應該的。你說:「那是他孩子,又不是我孩子。」你看,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又出來了。有緣就要見義勇為去做。

  上次成德去我們芙蓉獨中,覺得那些孩子相貌都很好,所以我們馬來西亞的孩子還是很有福報。真的,你看歐洲那麼大,一所華小都沒有,只有中文學校,就是禮拜天學點中國字怎麼寫。可是華小、獨中,那是一個系統上來的,沒有間斷,你看福報大不大?而且有的還沒到學校讀書,就可以到淨宗學會開始讀《弟子規》、《三字經》了,這個福報不一般。所以隨喜大家,在孩子這麼小的時候就護持他們。所以我們這幾位年輕的老師,他們也是功德無量,那麼年輕就在護持這些小朋友了。所以也是感謝這些小朋友讓我們可以教學相長,這個學習的機會。

  所以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為什麼成德要講這句話?因為成德感覺,我們林居士以後必有重任要承擔,所以「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現在有個老菩薩讓他鍛鍊這些功夫,以後必有大用。我們面對老人家,你的耐性、柔軟、體恤,就在這一個緣當中練出來了,你練出來以後,佛菩薩一給你派任務,你面對一切眾生都是這樣的孝心。所以佛法妙,第一,學地藏菩薩孝親尊師;第二,學觀音菩薩,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不然你只面對父母孝敬,你又陷在一個侷限裡面去了。所以我們看婆羅門女,她從對待她母親那種全然的孝心她成就了,然後她發起願,她要度盡一切眾生,她就把對父母延伸到對一切眾生了,這是大乘佛法。你有大悲心,你還要用智慧,所以悲智雙運,文殊菩薩表智慧。最後是普賢王菩薩。

  所以諸位仁者,你們假如現在覺得家裡誰是我最大的考題,你就想著老天爺太瞧得起我了,因為老天爺覺得我是可以扛大責任的,所以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面對這樣的因緣,你真的可以完全包容、耐性,我們的真心就透出來了,就可以去服務眾生了,到時候佛菩薩自然會派任務給我們。

  所以佛門說一即一切,一心入一切境。大家說做事難不難?有些事難,有些事不難,其實這不是還在分別嗎?我一個真誠的心去面對一切事,也不複雜。我今天很有耐性的、很細膩的對待老人家,我以後就用這個心境去對一切的人,那我們該不該感謝老人家給我們的鍛鍊跟成就?很應該。所以老法師的法語,說佛菩薩安排,所以他老人家不挑境界,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統統是佛菩薩安排的。他就能安住當下,去歷事練自己的心。那這樣就修成一個功夫了,不挑境界。「亦無希求不希求想,亦無彼我違怨之想」,「捨離一切執著」,這些執著真的捨掉了,「成就無量功德」。什麼是功德?生活是功德、做事是功德、應酬是功德,處事待人接物沒有一樣不是功德,因為你不著相了,你離一切相修一切善,你應酬、處世待人就是緣分,你都是用真心做一切事,一心入一切境,都是功德。

  「遊步三界,無所罣礙,開示正道,度未度者」,這個開示有時候不見得是用嘴巴講,人家罵你了,你完全包容不回嘴,你也是在給他說法,你用身教。所以《了凡四訓》說,「舜在雷澤」,你看他都不講人,他用身教,「乃不以言教而以身轉之,此良工苦心也」。大家有沒有感覺,我們現在的時代,講不大有用,尤其成人,講不大有用。有時候講不止不大有用,還有副作用。首先你講那麼多,你自己也沒做到,還講我!那反而這個講讓對方更不認可了。

  所以我們也要總結總結經驗。所以剛剛林居士講到,他們家老人說他挺會講理的。那這個我們要總結總結,家裡的人對我學佛,到底他們是怎麼看的?我得總結好了,我之後才能做得更圓滿。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經一事要長一智,我們得總結總結,學佛以來,跟同事的狀況,跟家裡人的狀況。有一些錯誤要學顏夫子不貳過,後不再造。我們得要知過必改、知善必為。《太上感應篇》這兩句話也很重要,不能知過不改,知善不為。這些都是基礎而已,不能把修行看得太簡單,掉以輕心也是一個執著點。

  所以剛剛我們提到法器,大家不要小看了《弟子規》,你看「餘力學文」,就是讓我們建立觀念態度。「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我們學了這麼多年了,我實實在在下了什麼功夫去做哪一句、去改哪個習氣了?這個很重要。「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其實大家不要看我們常常聽經,我有學文,也不見得,這只是一個外相而已。今天我們在做事的時候,我們沒有去思惟,我現在要做這個事了,我要講這句話了,佛經是怎麼教的?老法師是怎麼教的?我們聽的經再多,我們沒有放心上,還是沒有學。我們還是照我們的做人做事在過日子,我們還是照我們本來的方式在帶領組織,那這不是「但力行,不學文」嗎?有沒有學進去,這個重實質不重形式。

  所以這些經句我們都不能滑過去,我們現在弘護正法,我都是師父怎麼教的,我應該怎麼樣去做,我要帶領組織,我現在要培養一個弘法人才,我應該怎麼做,不然組織愈大,這裡面牽扯的因果愈重。所以有些人他覺得當領導很好,他是看到相,而且有點好名,當領導哪有好?當領導假如下錯決策因果很重,就像我怎麼吃都吃不胖,福報折掉了。所以就像我一直告訴大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結果我自己身體也不怎麼的。所以我最近有胖了,我最近變成有「肚量」的人,我這一輩子第一次感覺到有肚子,有「肚量」的人。跟鍛鍊有關係,身體機能比較好了,每天六千步以上。但是走路還是在學習,因為時間有限,所以戴著耳機聽《無量壽經》,聽「勸發菩提心文」,或者是念佛,走一步念一聲、走兩步念一聲。有時候你《淨修捷要》念得熟了,坐公車也可以心裡默念《淨修捷要》,走路的時候也可以修《淨修捷要》。實在說,不念佛、不思惟經義、不默念經文就是打妄想。所以「須臾背念佛之心,剎那即結業之所」,還得精進不間斷,要淨念相繼,這個相繼還是很重要。

  成德自己是感覺手上有權力的時候,因果是重的,所以我很歡喜底下的人提意見,他是來幫我的。當然我也有跟他們說,你們覺得我有不妥的,一定要給我指出來,不然這個因果太重了,你們沒給我指出來,到時候我到地獄去了,在閻羅王那邊會參你一本。不過我話講到這裡的時候,我說這個好像有點威脅的味道,我趕快反求諸己,我說沒有沒有,剛剛說錯了,你們不跟我講還是我的問題,「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是我這個態度不好,你們才不敢跟我講,跟你們沒有關係。所以講話也不能有威脅的味道在裡面。師父說菩薩四德,要柔和質直,要柔和,不能有威脅的味道。所以一切時候都要以師父教的佛經裡面的標準來做人做事,不能順著自己的習氣,不然還是「但力行,不學文」,沒真學,沒真放心上,這樣就會「任己見,昧理真」。

  怕的就是一做事就陷在事裡面了,一陷進去,這個也要煩,那個也要耗精力,然後慢慢慢慢身心的負擔就太重了。身心一有負擔,思惟不可能敏捷。不然大家去感受看看,你心上掛個事的時候想事情,跟心裡都沒事的時候想事,效果怎麼樣?所以心上無事才能視事,你才能去應很多事情。因為你心裡一無事,心地清淨,很有靈感,心上沒有事了,人家一問你什麼、跟你商量什麼,老和尚教的自然就浮起來了。假如我們心裡很多事,已經有點煩了,人家一問你,待會再說,待會再說,然後很多事情就愈積在後面、愈積在后面,愈積壓力愈大。所以做人做事清淨心重要。

  所以《弟子規》我們以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也沒有高下見、沒有世出世法這樣的分別去看待它,那《弟子規》每一句也是華嚴的境界,是吧?你看這兩句不就是《華嚴經》強調的,「有解無行,增長邪見」。「不力行,但學文」,不就是有解無行嗎?「長浮華」,浮華傲慢,增長邪見。跟《華嚴經》講的一不一樣?「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有行無解,增長無明」,這愈來愈愚痴了。

  所以做事是要歷事練心,在事當中練出真誠、練出耐性、練出設身處地、練出定力,不要浮躁、不要慌亂,要從容去應對事情。所以這四個字重要,歷事練心,到底我們要練出什麼?假如我們愈做事愈陷在事裡面,煩惱會愈來愈多;再來,做錯的事它會有因果、它會有業力,所以會愈做障礙愈大、煩惱愈多,這個惡性循環一定要跳出來。你說真的有很多這些事,那我們懂得度德量力,就會懂得調整。你看歷史當中,蒙古,整個歐亞大陸幾乎都要被它佔領了,你把土地打下來了,請問誰去守?到時候這些地區不都是變成動亂了嗎?

  同樣的,我們今天要去護念大眾的法身慧命,我們多少能力護多少因緣。你說還有很多人需要,那我們也不能打腫臉充胖子。我們把我們的道場做好了,所有有心的人都來這裡參訪,你也護得到所有的人,一多不二。佛法是圓融的,你不能去操心別人,自己的田都不耕了,那不是感情用事嗎?為什麼叫「願當安住三摩地,恆放光明照一切。感得廣大清淨居,殊勝莊嚴無等倫。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安樂」?那阿彌陀佛不是把自己的國土建設成最好的國土,然後其他的國度有緣的人不都來向他學習了嗎?所以不能貪做、不能貪大,這也是習氣,好大喜功,也是我們弘護的人要很慎重的地方。喜歡大就見不得別人發展,這隨喜心就出不來了。

  「讀書法,有三到」,這是《弟子規.餘力學文》,「心眼口,信皆要」,這就提醒我們要專注,「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就像李炳南老師教他的學生,每一次就是專一部經,這一部經學透了再學下一部。我們有時候這一點沒有深刻去體悟,今天碰碰那本書,明天又覺得這一本也很重要,又碰一下,然後連一部書、一部經也深入不了,這個就是沒有專注,心容易散亂。制心一處,無事不辦,要一直深下去,一經通,一切經就通了。

  就像我們三個多月大家一起共學,我們依據老和尚他講的一些重要的開示,依據黃念老、李炳老他們這些教誨行誼、他們重視的這些經教。諸位仁者,我們這三個多月探討到的範圍不少吧?有沒有探討《無量壽經》的內容?有沒有「勸發菩提心文」的內容?還有三根的內容,還有《了凡四訓》。這些內容我們能夠深入了,很可能你接觸其他經典,你一接觸就懂了、就能領會了。可是要夠深才行,不夠深入,我們自性的悟性出不來,還是走什麼慣性?學知識的慣性。假如我們現在接觸一切人事物,你馬上會想到哪些教誨,你馬上會有所領悟,那這個是走領悟、走開智慧的路;假如我們薰習了這一段時間,遇到人事境緣,我們這些學的東西不會浮起來,好像每一天也迷迷糊糊的,也沒什麼領悟,也沒什麼法喜,那這個就還是學知識的一個習慣。所以這些都要勘驗。大家要知道,時間花了不代表我們就學得到東西,努力有結果,不一定有好結果,得要心態對,得要方法對。

  我曾經試過,任何遇到的問題,幾乎每一部經都有解答,不用說哪一部。比方說我們現在遇到煩惱問題了,你把《弟子規》從頭到尾讀一遍,你說還是不能解決,那你來找我,我跟你talk talk一下。要不你試試看《了凡四訓》,你有問題,你從頭到尾把它念一遍,你說還是沒解決,你也可以跟我預約一下時間。或者是你念「勸發菩提心文」,念完你心裡那個問題還沒解決,I can't believe it,我不相信。因為這些祖師的智慧它是圓滿的,那個圓滿智慧妙就妙在這裡,你不要看他就講了這一部書,答案就在裡面。我跟你們for example過了,我說印光祖師這一段話,幾十個字,你任何人事問題裡面都有答案,「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閒談不論人非」,這一段話裡面,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十願的精神都在裡面了。所以智慧它是圓滿的,也是我們每一個人本自具足的,我們肯放下分別執著習氣,它當下就可以恢復、可以透出來了。所以老和尚講經常常講四個字:放下便是,這個也是他老人家修學的心得。修行有沒有很複雜?沒有很複雜,放下便是,看我們肯不肯放而已。

  所以重要的是學一部要把它學通,這一部就有大用了,一經通一切經通。我們今天告訴別人說一經通一切經通,那我們是不是真的是這個感受?是不是這樣的一種體悟?所以講課有什麼好處?你講給別人聽等於勸自己十次,等於你聽十次,因為你講給別人聽印象深,再來你講出去,人家盯著你看,他這麼講了,他有沒有做?我這個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當時候教小學,三十五個學生,我每一次跟他們講道理,我就會印象特別深,因為他們都會看著我。然後事後他說,老師,你上次不是怎麼講嗎?我臉就紅了。所以你看派了三十幾個菩薩來護持我,不得了!所以我們從事弘護工作很有福報,為什麼?沒有後路可以走了,只能往前走了,這叫破釜沉舟。

  所以《弟子規》也是李毓秀夫子他確實是透過他對於傳統文化的貫通,他用他的智慧做的供養。你看我們看他的智慧不一般,人家他就去從《論語》裡面選了這一句「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那是孔老夫子總結一個學道的人應該學哪些東西,他又依據這七個重點,他又從「曲禮」、從其他的經教裡面的重點,來詮釋這七個大項。請問大家,這本書裡面有誰的心血?我們現在就是來得容易就不容易珍惜,這是我們的罩門、致命傷。所以我們看起來挺有福報,可是假如我們不珍惜,反而我們是在福報當中墮落了。以前的人印刷術還沒有,經書都是抄出來的,那得到一本都是跪下來接的。我們現在書太容易拿到了。所以順境比逆境還難修,逆境警覺性很高,又來考我了;順境的話,那是溫水煮青蛙,煮著煮著,牠失去了警覺性沒跳出來,就麻煩了。

  所以諸位同修,三善道是消福報,三惡道是消罪業。這段話很精彩,老法師開解這段話成德覺得是巨力萬鈞。我們好像覺得我們在三善道挺好的,人家三惡道是去把罪業消一消,我們三善道是享福報,可是請問,有幾個人享福報不造業的、不墮落的、不視為理所當然的?最近有一個同事,他剛好有一段時間跟我住在一起,然後我就說,「你很好命,都被你太太照顧得很好」。現在一下子跟我住幾天,變成他照顧我一些事了,他的底就現出來了,因為他平常都是被人家照顧的。所以我就提醒他,比方說太太很賢惠照顧他,先生只要沒有常懷感恩心,這個先生就墮落了,因為他覺得理所當然了。請問大家,太太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這顆心只會用在太太身上嗎?他有可能去會用在同事、長官、下屬、同參道友,那他這顆心都在造業。所以順境不好修。所以為什麼要以戒為師、以苦為師?不能享福,一享了就稀里糊塗的,腦子就有點亂了、不清醒了。

  所以諸位馬來西亞的男眾大德同修,你們生長在很重視女德的國度,你們警覺性要很高。就像上一個禮拜,我們黃居士說的,「這本來就是我們女人應該做的」,這一句話,天下的男人聽了之後都是很高興、很歡喜,是吧?現在有這樣的態度的女眾愈來愈少了。當然,女人有女人應該做的,男人也有男人應該做的,大家不要又聽到一邊去了,變成都是去要求別人,這可不行,這樣就變成大男人主義了,這個就有執著點了。所以學佛很多時候已經不是對錯、善惡的問題了,都是不能執著的問題,順境不能執著、不能貪戀,逆境不能執著、不能瞋恚。

  所以師父老人家都把心法給我們了,我們這個法器接下來沒有?「處逆境,隨惡緣,無瞋恚,業障盡消;隨順境,處善緣,無貪痴」,你沒有貪就是沒有貪戀、沒有視為理所當然、沒有要求,你享福的時候清清楚楚,要去感恩、要去惜緣、造緣,要去惜福、造福,這樣就不愚痴了。所以為什麼富不過三代?一享福的他就要墮下去了。所以我們看孔子的後代、顏子的後代、范公的後代,他們為什麼那麼多代可以不衰?他的家道就是我們的學處了。

  「此未終,彼勿起。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寬為限,所以心得一有靈感就寫了,不要撐到最後一天才寫,這不是《弟子規》教我們的嗎?不要把自己搞得很累,有靈感就寫,不用硬逼出來,硬逼出來的東西意義也不大。

  「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這一點大家也都很用心做,每一次也都有提問的同修。但是大家提問也不要產生執著點,比方說你今天提問了,然後三點半開始了,然後看著成德法師,成德法師怎麼還沒回答我的問題?成德法師怎麼還不回答我的問題?那這個就有執著點了,那你整堂課就有點不在狀況內了。所以你看不能有執著,若心有住,即是非住。因為有時候一個人的問題是他自己想通的,跟人家跟他講的,你們覺得一不一樣?所以成德建議,你有問題,第一,自己先靜下來,用佛經的教導、用師父的教誨去思惟,看能不能把這個問題想通。因為有時候有人可以問也容易形成執著點,有人可以靠了。

  想當年,我們也沒人可以問。沒人可以問也有辦法,心裡有疑惑了,就聽師父講經,一般來講,差不多十五分鐘這個問題就解開了。很有意思,你不管聽哪一片都行,差不多一段時間,沒事了,想通了。其實這個很容易理解,我們之因為有疑惑,就是覺得想不通,好像有障礙,人有障礙、事有障礙。其實不是人有障礙,也不是事有障礙,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我們的心有分別執著。然後你聽啊聽啊,聽著你的心境轉了,就過去了,就想通了。這是你在境界當中有不明白。

  當然,比方說這個經句是大乘佛經,我實在不能理解,這個是可以問的。而事實上老法師的教導,這六十一年很圓滿,所以我們自己用經教思惟不出來,還可以第二怎麼做?問一下百度老師跟Google老師,然後把老和尚、關鍵字打上去,師父哪一次在回答義工,就跟你的問題很相同;或者你是《華嚴經》裡面哪一段不了解,你一打,師父曾經講解過,這個你就自己解決了。或者你找到這些資料,你覺得對你自己很受用,你也可以供養出來。我們這個平台,你一放上去了,那二十幾個同修都受益了,這也是廣修供養。你去找資料,這個時間不要白費,你拿出來供養,我再幫你供養到更多的地方去。我們出家人就幹一個事,叫化緣。

  所以大家假如有什麼很深的領悟,你們分享出來,我就會把你們這個深刻的領悟再去供養給有緣的人。像我們林居士今天講的,我也很受觸動,那我以後一有機緣,怎麼奉養老人,我們的心態應該注意到哪一些,都可以供養出去。當然,我是有職業道德的,我在供養的時候牽扯到人的時候,我會不露痕跡的,你們放心。當然,你假如說平生所為之事無有不可語人者,成德法師你都去講,沒有問題,那這樣我就更有空間了。

  每一次我都想說先進入課程,結果一聊個心態就聊出去了。當然,聊的過程我們也都是根據佛經,還有師父教導我們的這些重點。所以剛剛聊的,對於我們接下來深入師父在李炳南師公他三十週年圓寂紀念的這些開示都會有幫助的。因為我們懂得珍惜,這樣再來學,所謂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

  我們來看第一段,上一次是講到開頭,師父是以很歡喜的心和盤托出,來談他跟李炳南老師學習的十年因緣。第一段老人家說到了,他「出生在一個動亂的年代,災難頻繁,我們的生活確確實實像世尊在《無量壽經》上所說的,『飲苦食毒』,日子不好過」。師父常說到逃難,走了十幾個省,你看老人家是吃過這樣的苦的。其實對我們來講,懂得用心去體會因緣的人,當下這個國家恩自然就提起來了。我們現在能安定,那是有國家的護佑,那也有老人家福報的護佑。你看老人家這麼難!有時候我們在聽師父講這些話,真的要用心去聽。你看我跟你們講到這裡,我就會想起師父說的,「我們逃難的時候,有時候日本人那個機槍的聲音都聽得很清楚」。你看都遇過這樣的情境,那都有危險的。老人家經歷過這些人生的磨難,比方這一段的戰爭的苦,所以為什麼老人家他盡力的在勸人家不要打仗,在勸人家要放生、要吃素?「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戰爭的根源是什麼?世間人他沒有遇到佛法他不知道,就是因為吃眾生肉,殺業不斷積累,到一定程度了,這個業力一定要發動的,這個沒辦法僥倖的。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所以老人家他人生的每一個體悟,其實都變成了他人生的一種願力,這個叫隨事菩提心,隨著他遇到的事情,他的菩提心就發起來。今天去戒毒所講課,看到那些吸毒人員,他們每個人的家庭狀況,可惡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他們也很可憐,全部都是沒有遇到好的教化,那有可能你去一趟戒毒所,這些人的面孔就變成了你的一種動力。你說我現在時間有限,我在教小學,那你把這些小學生教好,你把他們的這種慈悲心喚醒了,說不定哪一個以後就是在監獄裡面專門在弘道的人。你的學生以後會有很多,說不定他在各行各業都做菩薩。因為你把這些孩子的願心、菩提心喚醒,每個孩子他過去生的才能不一樣,所以他可以在各行各業去發揮。

  那一天有一位老師,剛好因為大陸的教師節是九月十號,結果這家長也很有心,覺得老師教學很辛苦,就讓孩子錄一、二分鐘的話祝福老師。結果傳過來,這個老師很高興。因為那個都沒有事先預習台詞的,就是他孩子想什麼就講什麼,想表達什麼就說什麼,結果孩子大部分都講到以後要奉獻社會,那個老師就很高興。所以我看他高興成那個樣子,老法師說的,父母跟老師不會嫉妒孩子、不會嫉妒學生,孩子跟學生好,他比孩子還高興。

  所以老人家這個精神我們要學到,他看到人間的苦,他就變成他的責任,甚至於他在盡這個責任的時候又遇到新的挑戰,他還是不會退縮。老法師把中國老祖宗的智慧介紹給聯合國了,發表了多次的主題演講,結果居然底下的和平專家告訴他:「你講的是理想,做不到」。師父說,冷水澆頭,當頭一棒,最大的危機不是糧食、不是環境、不是經濟、這些軍事危機,最大的是什麼?信心。連信心都沒有了,誰還肯照著古聖先賢、照著這些宗教經典去做?所以師父,您看他經一個事就長一個智。我們不會學的話,經一個事就洩一個氣,經一個事就落一個消極負面的印象。所以叫初發心成佛有餘,初發心都很猛,慢慢慢慢恆心就難。但是你看師父他是「知土如影像,恆發弘誓心」。所以《無量壽經》就是我們的生活。大家假如說《無量壽經》這一句怎麼理解、怎麼做,你只要做一個思考,老法師是怎麼做的?有可能那句話就活起來了。

  所以我覺得我們福報很大,跟著老法師我有一種感覺,比方說我看《論語》,孔子怎麼樣怎麼樣,孔子畢竟離我二千五百年,那個時候的社會跟現在也不大一樣,可是我只要想說,師父是怎麼做的?這句話好像就活起來了。還是我們在讀「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然後讀讀讀,這句怎麼理解?「遊步三界,無所罣礙」,「興大悲,愍有情,演慈辯,授法眼」,我只要看這個句子,一想師父,這個句子就活起來了。這是我們的福報,師父他整個表演給你看。我們入寶山,可不要空手而回,那這個福報也花掉了,遇到是福報。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所以這個「十年因緣」,我們現在學習下來,我們要變內行人才行。

  所以師父講,他那個時候是飲苦食毒,我們要珍惜當下,我們也要珍惜他老人家的福蔭,也要珍惜現在整個國家社會的安定。所以以後看到警察要給他鞠個躬,看到軍人,他也是在守護整個社會的安定。所以孔子看到有拿著比方說老百姓的戶籍名單的這些人,他都會在車上給他行禮,因為你看他拿著這些都是老百姓,他在管理、在愛護老百姓。所以《太上感應篇》說:「輕蔑天民,擾亂國政」,天民,你看這兩個字,每個人民都是上天的孩子,你可不能欺負老天的子民,要恭敬、禮敬。禮敬各行各業的付出,禮敬這些官員,他畢竟承擔的責任比我們重。所以恭敬心,一心就入一切境。你一看到別人的父母年紀大了,這些老人家都不容易,把他的子孫拉扯大了。所以「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你真正對你的兄弟姐妹愛敬,你一聽到人家朋友說,我跟你介紹一下,這個是我姐姐,你一下子那個自然而然的感覺就提起來了。就像我們也曾經聽課的時候聽到,別人也是人家父母的小孩,你也要善待他。就像我們的父母,未嘗不是時時都希望我們走到哪人家都是愛護我們,這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所以我們這些忠恕、這些愛敬的心時時能提起來,學經教的時候很容易融會貫通、觸類旁通。所以學習最重要的,自己的心量要擴寬,心境要提升,這個才是最重要的。大家不要想著,每一次來多背幾句話,回去可以炫耀炫耀,這可不對。都是全修在性,都是下的心地功夫。所以會學的人,念的每一段,老人家的心境就變成自己的心境。

  老人家又說到,在他十四歲的時候,抗戰時期,他十四歲那一年,因為家裡太貧窮讀不了書,不得不去做童工養活自己。他常常坐在小河邊樹底下,就問自己,我為什麼活在這個世間?我活在這個世間為的是什麼?師父也是善根很厚,年齡那麼小都在思考什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同樣的,看到這段話也要問自己,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我這一生到底人生的目標是什麼?要問清楚自己。

  所以師父讀不上書,但是你看他以後盡心盡力護持人家讀聖賢書,所有的經書統統是供養,免費的,希望大家都能學。你看師父失學了,但是他轉變的就是一種願力,受過人生的苦難,他就特別能體恤人家的苦難。所以師父他會把錢捐到醫院,師父他會鼓勵辦老人安養、辦彌陀村。人世間的苦在哪?老、病、死。而且我們又是學佛的,哪一刻最重要?死了之後去哪裡最重要。護持好老人,很可能在他關鍵的時候拉他一把,他就出輪迴去作佛了。

  所以師父所提倡的每一個理念,那個意義都非常非常的重大跟深遠,我們得配合他老人家同台演出,他這些救世的理念,才能光照我們地球。要辦個彌陀村,《華嚴經》說個個第一,要辦彌陀村就要辦第一的彌陀村。我們裡面參與的人,個個都是孝子賢孫,來侍奉這些有緣的老人。所以成德讀這段,感覺到老人家就是悲天憫人,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一種胸懷。

  接著下一段,師父提到,他來到台灣,雖然無依無靠,但很幸運,在二十六歲那一年認識了方東美先生,方老師為我講解哲學概論、佛經哲學,把佛法介紹給我,又受到章嘉大師的教導,我的人生才有一個目標、才有一個方向,目標是大乘佛法,方向是學習經典。

  其實每一句都跟我們很有關,比方老人家無依無靠,有沒有抱怨、有沒有沮喪?沒有。他遇到這麼好的老師,哲學泰斗。大家讀到這一段說,我怎麼都遇不到?那師父怎麼在那個時代最好的三個老師都被他遇到了?假如我們還起這個念頭,那太沒有良心了。老和尚已經給我們講了幾十年了,怎麼會沒有遇到?但是我是覺得人他就很容易攀比,他都沒有藉一些事情去看到根本。人世間沒有一件事是偶然的,事不出因果,他有那個因才有那個果。所以老法師會遇到最好的老師,不是偶然的,那是必然;我們沒有遇到,也不是偶然,也是必然。為什麼?佛菩薩是同體大悲,哪一個人真想學他不來應,那佛菩薩同體大悲就不靈,那不可能的。所以問題一定在我們這邊,不可能在佛菩薩那一邊的。所以要信佛。

  所以成德也有思惟過,老和尚特別恭敬老師,所以他能感應。你看方東美教授單獨見他,還約到家裡。那一般是不約到家裡面談話的,一般是在辦公室,為什麼直接約到家裡?因為老法師寫的信,是用毛筆一個字一個字工工整整寫下來的。方教授閱人無數,他從這個信就透到看到這個學生的心了,直接就把他約家裡來了。你說約到家裡再拒絕,不是很難拒絕嗎?所以師父一來恭敬老師,還有一個,師父是對國家民族非常有責任的人,他是有願的人,他一定會跟好的老師感應的。因為好的老師每天也在想著這個法要怎麼傳下去,他一看到肯學的學生,那當寶貝一樣。所以你看師父在提到李老師跟他的相處,你看李老師一定是把師父當寶貝一樣。

  所以方教授給他講哲學概論,其實大家看,師父能成就他的學問,也很不簡單,這三個老師缺一個都不行。所以你細細去分析老人家的因緣,我們要感激的人太多了!方教授要不要感激?沒有方教授,師父要改變對佛教是迷信的認知改變不了,因為師父也是很會思惟的人,你假如不講得很有道理,你說服不了他的。方教授學問讓他最佩服的人一講,他服了,「你年輕,你不懂,釋迦牟尼佛是最偉大的哲學家」。因為師父最喜歡哲學,你不從哲學,要繞進佛門繞不進來。所以你看佛菩薩慈悲,都安排得這麼好,方教授才能把師父對於佛教的認知扭轉過來。

  接著活佛,章嘉活佛,章嘉大師,三年他老人家走了,你看把師父上人佛法的根基扎下去了。我們一想,我又遇不到章嘉大師。你看大家又捨近求遠,章嘉大師教的重點,師父會不會教我們?師父不只把章嘉大師的教給我們,章嘉大師教的怎麼去用在生活工作、處世待人,他老人家全教給我們了。他老人家是集三位老師的大成,甚至於是集印祖,集夏蓮老、黃念老這些教誨,他老人家都是恭恭敬敬的去學的、去融會貫通的,最後跟我們講都是和盤托出。

  所以諸位同修,「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佛」,我們真的肯依照他老人家教誨去做,要見佛,要恢復我們本有的自性、智慧並不難。他老人家一定是把他所有領悟的,都會在半個小時、一個小時,甚至於是一段話、一句話當中都會和盤托出。所以我們收穫多少,就是看我們珍惜的程度。

  今天就跟大家先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