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群書治要》中修齊治平的智慧(第二回)—三省吾身  成德法師主講  (第三十三集)  2023/4/27  馬來西亞馬六甲  檔名:55-226-0033

  諸位法師、諸位傳統文化的同道,大家吉祥!我們看二十八頁,從三十五句看起,這個單元「反躬內省」的句子,我們先念一下經文:

  【三十五、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這是曾子能夠成為宗聖,一個滿關鍵的地方,他能『三省吾身』。因為修學的過程就是知過改過的過程,他能反省,才能看到過失。這個「三」,應該不能算是一二三,這個三表多的意思,多次反省,就幾個方面來反省自己。曾子都要這麼用功,當然我們也不得不這麼用功。曾子的後代曾國藩先生,他也是有很高的成就,他有反省的這個態度,他具體是每天都有寫日記,靜下來心來反省今天整個過程,自己念頭或者言行,有沒有錯誤的地方。這個印光祖師也是提醒到,「日用之間,萬境交集」,一天當中不少境界。「一不覺察」,沒有反觀、沒有覺照,「難免種種違理情想,瞥爾而生」,妄念、邪念出來了,自己又沒有觀察到。「此想既生,則真心遂受錮蔽」,這個妄念、邪念就障礙我們的自性了,可能我們就隨著這個錯誤的念頭一直在相續,甚至於有不好的言行隨之出來了。所以,這個「三省」是多次反省。其實一天當中,我們面對一切人事境緣,隨時都要反觀,所謂「觀心為要」,觀照自己的心念有沒有偏頗。一有偏頗,「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念頭不對了,不能讓它相續。淨土宗就趕緊佛號提起來,讓正念現前,邪念不能相續,邪念污染不上來。

  曾子就幾個方面反思了,『為人謀』,這個「謀」,籌劃辦事,我們有負責的職責任務,「而不忠乎」,忠是「敬己則為忠」,有沒有盡心盡力、盡忠職守?在《論語》當中,孔子有讚歎衛國的一個大夫史魚,《論語》中說:「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國君有道,他會盡心盡力;國君無道,他也是盡心盡力勸諫。他後來侍奉的是衛靈公,衛靈公算比較無道,但史魚到臨終前的心態,他覺得是自己沒有盡到忠。結果就交代兒子,我死了之後,我沒有盡到忠,所以我的棺木不能放在正廳,放在窗戶底下就好了。後來衛靈公來吊唁,一進門看到這個景象,就罵他的兒子了,你這個不孝子,怎麼把你父親的棺位亂放?。史魚的兒子就講到父親臨終前的交代,他到最後一口氣,他還在反思自己不夠盡忠。其實國君也好,衛國的大臣也好,都覺得他是大忠臣了。他的心態是什麼?只要國君還沒回頭,他覺得他還沒有盡到忠。所以我們觀察,真正忠臣,他的內心覺得他做得還不夠;真正的孝子,你讚歎他孝順,他誠惶誠恐。可能在他們的心裡面,都覺得這是他應該做的,生怕做不好。所以應該做的,他沒有落在心上,「我好孝順」、「我盡了好多忠」。就像盡忠的心境,「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師長在講經的時候,常常提到這一句,這也是老人家在面對事情的態度。所以會標榜孝、標榜自己忠,可能他還做得不夠。做得夠的人,反而都還覺得不夠。一個盡忠的人還覺得自己不夠,你看這種德行,就觸動了國君的善根了。連著最後一口氣都還在為國君想、為國家想,這個叫「死諫」,要死了都還在勸諫,所以這是一個盡忠的表率。我們讀歷史,從這些人物當中我們得到可以效法的表率。「德比於上則知恥」,他們的孝、悌、忠,我們不如,但是「縱去遠,以漸躋」,我們繼續效法他們。這是一個春秋時候大臣的例子。

  我們看另外也是在周朝,一個女子的例子。在周朝有個宣王中興。因為周宣王的父親是周厲王,結果這個厲王很驕奢淫逸,幾乎要把國家毀掉,百姓都已經沒法接受了,這個厲王算是被推翻了,可是他的兒子是宣王,連宣王,他們也憤怒到了要殺害。結果有一個臣子很忠,把他藏起來,但是人家還是不放過,這個大臣把他的兒子拿出來。當然他的兒子就死了,他把厲王的兒子宣王保下來,後來宣王又繼位了。所以這個古人的忠,讓我們還是很敬佩。宣王的皇后是姜氏,她是齊侯的女兒,代表應該家教很好,生性就很賢德,平常不合禮的話她不講,不合禮的事務不做,一切都要合乎禮。像我們佛門,我們一切還是要合乎戒律,不能犯戒,這個功夫是一定要下的。《孝經》裡講「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一定是要這樣來要求自己,這樣言行才會循規蹈矩的。我們人很容易造口業,《無量壽經》在談到身口意的時候,把口業排第一位,有沒有用意呢?應該是有用意的,因為這一部經是指導我們當生可以求生淨土。「心淨國土淨」,心地我們要愈修愈清淨,才跟淨土相應。而我們每天要講這麼多話,這個話講錯了,心就不清淨,有可能就跟人對立衝突,造口業了。所以《無量壽經》有「不欣世語,樂在正論」,這一句話指導我們,我們一講話,樂在正論,所講的要跟經典相應;其實再講深入一點,要跟性德相應。經是佛言,戒是佛行,禪是佛心,它雖然是三,其實也是一,就是真心。真心起作用的言行,行是戒,言記錄下來變成經典,叫佛的言語,那不都是他的真心流出來的嗎?所以師長給我們指導,我們隨時就像這個單元,是「反躬內省」。

  我們剛剛也提到印祖說的,「日用之間,萬境交集」,那麼多境界,怎麼反觀?反觀我們在講每句話、做每件事,我們心跟「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相不相應?這五心很重要,不能偏離了真心、偏離了性德,一偏離,那就造輪迴業了。所以古人為什麼這麼強調禮教?就是要護好心念跟言行。這比喻禮教好像堤防一樣,你有堤防,這個黃河水不會氾濫;你把堤防拆了,水就氾濫了。其實我們這二、三代人應該體會特別明顯,我們看我們上一代還有這些傳統禮教,到我們這一代就已經差了一大截,再下一代呢?更沒有了。我們就講一個點就好了,男女關係的禮教,在我們的上一代很講究的,很有分寸,你看到我們這一代到下一代,亂成一團了。所以去反對禮教,這個造的業很重,不懂它的重要性還反對了。《論語》當中,顏回問「仁」,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所以「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禮,禮者理也,這個禮貌的禮其實也是跟真理的理相應的。守禮的目的,也是讓我們回歸我們的性德理體,我們真明白了,就願意守戒、願意守禮了。它不是來限制我們的,它是來幫我們恢復明德自性的。

  所以這裡提到這個姜后很有家教,她從小就都很守禮。結果有一次周宣王早晨起來得很遲,這個不符合禮了。你睡得遲了,這個朝會就開不了,一天沒開、兩天沒開,這個朝政就荒廢掉了。實在講,當皇帝、當天子是不輕鬆的,日理萬機。結果宣王晚起了,姜后她就脫去了自己頭上的簪子、耳上的耳環,然後就在宮廷內的長巷裡立著。她這個動作做下來,就代表我有罪,我做得不夠好,沒有護念好君王。她沒有去指責君王,她覺得是我做得還不夠好,我有罪,所以就站在這個長巷裡,等宣王來辦她的罪。然後就讓她的保姆去跟宣王說,因為是我的不好,才讓皇帝失了禮,所以請皇上辦她的罪。大家想一想,這個宣王看到自己的皇后這麼做,他有什麼感受?錯明明是他錯。我相信這個皇后應該平常都是做得很好的,可能在宣王的心目當中應該是很敬重這個皇后,他內心裡就有恭敬了,結果自己犯錯,居然皇后承擔了這個罪過,那就觸動他的善根了。這個是夫婦關係,其實裡面也有君臣的味道,在家裡面他們是夫婦,但在朝廷當中也屬於君臣的關係。能夠觸動別人善根的前提,應該是自己平常就做得挺好的,讓對方感佩;對方錯了,這個做得很好的人又反省自己,觸動人的善根。

  這個我們看事情不能看一個點,要看立體的。有可能今天家裡人錯了,我們說「這是我的錯」,好像他們也沒感動,這個時候怎麼辦?奇怪了,我照做了,他們錯,我承認了,他們怎麼沒有生慚愧心?可能我們平常表現得不怎麼樣,突然我們說「是我的錯」,人家心裡想,他又要演什麼戲了?所以,這個不是學相上的東西。就好像我也曾經聽到有一個女士,她就跟我說了,她說我聽了課以後,回去這個禮拜我很認真做家務,然後我在那做啊做啊,很賣力。我就看著我先生,我說,我做了那麼多,他怎麼都沒看到,還在那看報紙?我很生氣。可能她以前都沒有這麼做,學的剛開始很努力做,可是她那個做的心怎麼樣?有求人家要看到。能感是自己的心,所感是境界,她的心假如說,我做很多了,他怎麼還沒看到?這個心念,會感先生怎麼樣?先生想,我看你能撐多久?這個心念互相招感。你發自內心的,跟你是有求的,那得到的感可能不會一樣。

  所以古人講「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還是很有道理的,就是我們要看自己的心念看得很深入,有沒有夾雜期望?有沒有夾雜要求在裡頭?我們前面應該有提過「繆彤自撾」,他父親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他是大哥,長兄如父,把弟弟都照顧長大了,最後娶了妻子,這些妻子鬧分家。在這個當下,他不只沒有責怪他們,自己關起門來,「我讀了這麼久的聖賢書,要修身齊家,還要去影響這一方百姓,我居然連自己的家都齊不了,慚愧,愧對聖賢書,愧對聖賢人」,他就自己打自己,他是發自內心的。這麼一打,說實在的,人不對的時候,他只是被習氣給控制住了,心裡還是不安的,自己的大哥奉獻了那麼多年,他們提這個不對的要求,大哥沒有責怪,還自己打自己,這個人的良心就喚起來了,就跪著道歉了,跟大哥道歉。所以我們在看古人在五倫關係裡面這些相處,我們就會去體會到說,「天下無不可化之人,但恐誠心未至」,真誠心現前,能觸動人的善根。

  所以宣王一聽,慚愧了,「是我失德了,不是皇后的罪」。之後他對於政事就非常勤奮的去做,上朝上得很早,退朝退得很遲,盡心辦國政,而且還重修文王、武王遺下的基業,就成了西周中興的天子。我們知道宣王中興,這個宣王中興裡面關鍵在哪?有一個好的太太。「妻賢夫禍少」,連唐太宗也是一樣。所以要成就一個君王,「萬法因緣生」,這個緣也不簡單,要有配套措施,其中一個就一定要有好的太太。不然忠臣可能也是凶多吉少,忠臣一勸,他可能情緒上來了,這個時候女子的柔順就很有力道了,馬上就安撫君王的心,讓這個君王就更珍惜這個忠臣。所以這個姜后也是在盡她的力量護念好宣王,她也是問,為人謀,她有沒有盡到她的忠?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忠臣叫介之推,他輔佐晉文公十九年,這麼長的時間。有一次晉文公餓到都昏過去了,太餓了,介之推居然拿自己大腿肉煮給文公吃,你看他忠的程度。後來晉文公回到晉國成為國君,他流亡十九年,回來之後,這些跟著很多年的臣子就開始在講,「你看這十多年,我的功勞比較大」,就在裡爭功。結果介之推看到這個情況,一句話也沒講他就離開了,他也沒有去邀任何功,自己就到山上去了。他有講到,「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我們偷竊別人的錢財,這是偷盜的行為;「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晉文公能回到晉國為國君,這裡面可能有他祖宗之德,有眾多因素,假如我們覺得我的功勞最大,這不是貪天之功嗎?這有上天的庇蔭,有祖宗的庇蔭都在裡面,把這個功勞自己邀過來不行。就像師長教導我們做事的態度,「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一點師長老人家慈悲,在機會教育點上抓得是恰到好處。當時候老人家在他的故鄉辦學,廬江湯池,辦了兩年左右,當時候不只是國內各省來一起學習,包含海外。舉個例子,有一次飛機上,馬來西亞的同胞好像就超過一百個人,一起來了,這麼多人都來中心學習。所以二OO八年初,還在春假期間,過年期間老人家就到中心來了,我印象很深的第一句話,「我們在湯池辦學這兩年,能有這樣的效果,都是佛菩薩的加持、祖宗的保佑、政府的帶領、百姓的配合,誰都不能邀功」。你看老和尚抓這個機會點,抓得淋漓盡致。辦學辦得這麼熱烈,甚至於來學習的人都很多讚歎,但老人家慈悲,護念我們弟子們的心念,不能邀功。所以再看看介之推這句話,「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

  下一個是『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與朋友交往,是不是講究信用、誠信?信是人的第二生命,人無信而不立,沒有信用,在社會當中很難立足。《論語》當中也說到,「久要不忘平生之言」,我們曾經許諾的一些事情不能忘了,不然就失信於人。所以古人的態度,要答應人是慎重的,因為「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所以很高興的時候不能隨便答應人家。所以「盛喜中勿許人物」,你很高興的時候不要輕易「好,沒問題,都包在我身上!這個統統都給你了!」盛喜中勿許人物。「盛怒中勿答人書」,你很生氣的時候不要跟人家寫信。用在現在,很生氣的時候不要亂發短信出去,我非罵個痛快不可,啪就出去了。有點後悔,要退回來,微信是兩分鐘退不回來了,這個Skype好像比較安全點,Skype可以隨時退回來。當然說實在的,有時候你退回來,人家已經看過了。所以就是有情緒的時候不可以寫東西,還是古人這個比較徹底一點。所以《弟子規》這一句,「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很有道理,人都是要學怎麼應對、進退。這一點我是做得不好,因為我比較容易激動,也要經一事長一智了。而且要「度德量力」,我以前讀錯了讀「杜」德,應該是讀「奪」德,「審時度勢」應該是讀「奪」。度(音杜)可能是量、度量,假如是在考慮事,應該是念「奪」。度德量力為好,你要答應人家事,要看緣成不成熟,自己度德量力,這是我們自身的部分。再來,也要看形勢允不允許,審勢擇人,你要用對人;或者說這個因緣是好事,但是起頭的人不妥當,「人存政舉,人亡政息」,負責的人錯了,這個事就黃掉了,這個都要冷靜判斷,你不能說好事,頭一熱就不考慮這些事了。你看《中庸》講「栽者培之,傾者覆之」,發心純正又真的肯幹的,要盡力幫助他。他傾了,他的心態都是搞名聞利養,你還去幫助他,不助紂為虐嗎?傾掉了、偏掉了,這個樹讓它倒下來做肥料更好。所以人在事當中,都還是要懂得判斷的。

  第三,『傳不習乎』,老師傳授的有沒有很好的習?這個「習」字,你看上面一個羽毛,那個鳥在學飛,小鳥牠翅膀一張開,肚子白白的就露出來了,所以代表什麼?一定要練習才會學會飛。老師教給我們的東西,我們沒有去落實,就不能解行相應。《弟子規》提得也是很懇切,「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就愈學愈偏掉了。所以我們看到「傳不習乎」,老和尚教導我的,我有沒有好好去落實?從哪一句開始?從他老人家講最多次的這些句子開始落實。「念念為他人著想」,從「擴寬心量」做起,從「平等恭敬」做起,「自卑而尊人」,「先人後己」,尤其他老人家最常強調的,「孝親尊師」做起。假如我們這麼一思考,我好像都沒有做,那就不能解行相應了。

  另外,「傳不習乎」,這個「傳」也可以是要傳給學生的學問,是不是自己有很好的來溫習準備?甚至要傳給學生的學問,自己有先做了。比方說我們今天跟孩子講孝道的故事,我們自己有沒有盡力在做孝道?假如沒有,可能講起來的底氣會不一樣,那個攝受力就很不一樣了。所以師長在講《內典講座》的時候提到,有些人他講課,聽眾出了這個門就沒有味道了;有些人講課,人家三天還在感受、在回味他講的內容。差別為什麼這麼大?師長分析到,這個攝受力是來自於你講學的人自己落實的程度,落實得愈深,那等於是侃侃而談,他觸動人心就深了,所以從結果上看差別很大。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看到根本的因素在哪裡。

  所以孔子他很不簡單,曾子有一天說到,孔子有三個優點,曾子覺得自己很不如。曾子說到,夫子是「見人一善而忘其百非」,所以孔子很好相處的,這是第一個優點,孔子很容易接近、很容易侍奉,「易事也」。第二個優點,「見人有善若己有之」,這是夫子不會去嫉妒人,不會去跟人家競爭,都能隨喜人家的功德。第三是「聞善必躬親行之,然後道之」,就是夫子要教給學生的善、好的道理,他是自己先做了,躬親行之,然後再去引導學生來做。所以這個跟我們前面講的,「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夫子這個心態,等於是我自己先做到了我再來教。所以師長有一句話講到,「做到再說,是聖人」。所以曾子觀察到夫子這個態度了,夫子是聖人。師長又說,「說了之後能做到是賢人,說了之後做不到就變騙人了」。我們二OO五年底到廬江去的時候,老和尚第一次給我們教誨,這句話印象很深。現在再說到這一句,自己是很慚愧,自己還在騙人的狀態,要繼續努力,騙得愈來愈少,然後說的東西自己要趕快好好去做。還是很不願意騙人的,所以要好好努力才行。

  李炳南老師他教學很認真,我們看老人家學問之淵博,他九十多歲了,講課都是旁征博引,都不用翻書的。但是他每一次講課前,他都是很認真備課預習。縱使這些他已經講過很多次了,他還是認真對待,甚至也做表解、做註釋。所以我們看李炳南老師《全集》好多表解,都是他講課前很認真準備的。講課前認真準備,我們很用心在落實,這個都是為講課在做準備。我們落實得愈深,體悟愈深廣,你才能娓娓道來,侃侃而談。而且你真正靜下心來,我們說「處處留心皆學問」。《弟子規》在哪裡?《弟子規》在每一天發生的事情上。我們觀察自己、觀察每天遇到的親戚朋友,都是《弟子規》正面、反面的事例。我們能「見人善,即思齊」,一個人、一個事給我們很多感悟,我們能「見人惡,即內省」,有很大的受用。假如我們有這種處處留心處處都在學習的心境,每天都在積累這些人生的領悟、閱歷,你真正去跟大眾有交流的時候,那一定是侃侃而談的。所以這個備課,認真對待之外,不能只是講課前半個小時好好來備,那就有點是臨時抱佛腳了。

  我們再看三十六句:

  【三十六、孔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親弗能孝,有子而求其報,非恕也;有兄弗能敬,有弟而求其順,非恕也。士能明於三恕之本,則可謂端身矣。」】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我們前一句剛好交流到忠,「為人謀而不忠乎」。接下來這一句是『恕』。孔子有說到君子有三個方面,要心存推己及人的恕道,推己及人是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推己及人,恕道。人家對我亂發脾氣,我很難過,我也不這樣去對別人發脾氣,這恕。恕容不容易?子貢有一天就在夫子面前講,「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我不希望人家用這種態度、言語對我,我也不這樣去對人,這恕。孔子說,「非爾所及也」,這個還不是你的功夫境界。比方說,誰都不是很願意別人在自己背後指指點點亂批評,這一般的人都會不舒服。但《論語》裡面,「子貢方人」,子貢在批評人。子貢說,「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他不希望別人批評他,他也不去批評人,這恕道了。而且這裡面還有因果關係,我們去批評人是因,會召來什麼果?召來別人批評我們。所以這個恕道還是要下一番功夫。誰也不願意人家對我們發脾氣,那我們這個恕道提起來的話,從今天開始不對人發脾氣了。這叫「強恕而行」,為什麼孟子要用這個「強」字?了凡先生也是過來人,他用了「始而勉強」,一開始要落實恕道還是有點勉強的,因為這個過程有時候考慮自己感受比較多,慢慢考慮別人多了,就轉過來了,「終則泰然」,就可以做得比較自然。

  哪三方面要存推己及人的恕道?有君主不能忠心奉侍,卻要求部屬聽他的話,『有臣而求其使』,可以聽他使喚,這個就非恕也。這個「恕」字我們看,如其心,等於感同身受,這有恕道的味道,推己及人,感同身受。還有一個是寬恕,能包容,別人犯錯了,都能夠容,不嚴厲的去批評指責。這個「恕」,老和尚在講經當中也常常指導我們,常常引《無量壽經》一段經文,「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我們今天遇到一個人,他不懂事,你不要跟他計較,沒人教他,他的父母、爺爺奶奶,幾輩人,大家都沒有學到。身為炎黃子孫,中華兒女,沒有學到老祖宗的文化,好可惜,好可憐!他很可憐,我們還跟他計較幹什麼?要包容,這屬於寬恕。《孔子家語》這三恕,是屬於推己及人。今天我們自己不能盡忠於領導,然後我們又要求下屬,人家下屬看了心裡不服氣,人家不能接受,所以這個是不合理的要求,人家心裡不服,你去要求,可能適得其反。

  對父母,『有親弗能孝』,對父母不能力盡孝道,『有子而求其報,非恕也』,卻要求孩子要盡孝、要回報,這就不是恕道了。要求孩子要孝順,可能孩子馬上反駁,「你對爺爺都不孝,幹嘛要求我們?」這個是人心的狀態,我們有沒有體會到如其心呢?其實有時候我們的心是比較粗的,不能去體恤人心。有一個母親,她的孩子比較不聽她的話,她也挺生氣的。後來媽媽來學傳統文化,學了之後有一些轉變,照顧自己的公公很盡力,公公生病了,到醫院去照顧。照顧了幾天,她的兒子被她感動了,哭著跟她說,妳以前對爺爺不好,我很難過。你看孩子心裡有牴觸,那是當母親的人能不能體恤孩子的心?你有父母親不能孝,你要去要求孩子,孩子心裡不服。可是你現在在盡孝的時候,你就觸動他的善根了,你看孩子來主動給媽媽道歉了。所以我們去要求,得不到很好的回應,這個我們就要反思了,是不是我根本就沒有以身作則還去要求?人家心裡不服了。

  我記得十九年前我在深圳,到一個幼兒園,那小朋友可能就五歲左右而已。我跟他們上課,我印象很深,首先我說,「今天老師跟你們講《弟子規》」。他們說,「我們學過了,我們會背了!」五歲。所以你在教一個東西,一開始的觀念還是要講清楚,不然你看小朋友先入為主,你看他說「我學過了,我會背了」,《弟子規》是拿來做的,不只是背而已。然後,我跟他們聊的過程聊到,他們覺得一個好的女子(我也不知道怎麼會聊到這裡了)應該具備哪些條件?擺在第一的,最多小朋友講的,你們猜猜看,是哪一個條件?小朋友的條件是「要對爺爺奶奶好」。我當時候印象很深,你不要看他小,他都感受在心裡,他跟爺爺奶奶是天倫,直系血親,媽媽對爺爺奶奶不恭敬,小孩的心裡很難受的;他心裡難受,他就有情緒了,他就不能順從了。所以這個非恕也,真的是很有人情事理在裡面。

  『有兄弗能敬,有弟而求其順』,有兄長不能夠尊敬,卻要求弟弟順從自己,這也不是恕道。『士』,士是讀書人,能夠明白這個『三恕之本』,『則可謂端身矣』。這舉了三個倫常關係,所以讀書人能夠明白,忠於君、孝於親、悌於兄,自己應該要以身作則,上行下效來帶動,而不是先要求對方、要求底下的人,這個心境才與恕相應,這些是恕道的根本,有這樣的心境就可以是端正自己了。常常這樣觀照,就會覺得自己在五倫關係還有做得很不夠的部分。人一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就不容易苛責於人,那就跟忠恕相應了。我做得還不夠忠,我要更盡力;對別人又能夠寬以待人,恕。

  好,今天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