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中修齊治平的智慧(第二回)—以人之難為易 成德法師主講 (第十六集) 2023/2/23 馬來西亞馬六甲 檔名:55-226-0016
諸位傳統文化的同道,大家吉祥!我們上次學習到「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聖狂之分在一念之間,所以我們用功也是下在念頭上,克念作聖。師長說的從根本修,從起心動念處修。這個克念的功夫,在佛門講死生事大,輪迴路險,臨終那一念決定我們下一輩子去哪裡,所以臨終這一念的功夫太關鍵了。當然,養兵千日,用在一時。所以師長常常勸勉我們要老實念佛,分秒必爭,能夠達到功夫成片,臨終就有把握,往生就有把握了。師長有提到,功夫成片,肯下功夫的人都做得到,就像《無量壽經》指導我們的,「人有志心求道,精進不止,會當剋果,何願不得」。
我們把孝親尊師擺在第一位,那我們就容易提起正念。就像黃老說的,我們有很多過去今生的父母眷屬還在惡道當中期望我們救拔。我們能想到這一點,包含過去的這些法眷屬,可能都還在惡道當中等我們救拔。因為父母、老師的念頭強,我們就會懇切念這個佛號。在高雄有一個女子,她婚姻不幸離婚了,她接觸到念佛法門,她也非常精進念佛。她四十多歲就得了癌症,她更精勤在念佛,後來快臨終了,旁邊很多同修幫她助念,她自己也忍痛在念。眼看這個因緣她就能順利往生極樂世界了,結果她的妹妹做了一件事,想說姐姐快走了,就把她姐姐的前夫找來醫院。結果這一位女士她很精進在念佛,剛好她這個前夫從門口進來,她看到一下子瞋恨心生起來了,就說你去死!結果這一聲念完,她就斷氣了。罔念,聖罔念作狂,你看她本來一聲接一聲就可以順利往生極樂世界了,但是被境緣轉了。所以我們念佛人什麼都要放得下,人事物要放得下。不然放不下,臨終這些人事物現前,很可能我們就被轉掉了。所以這個不能等臨終的時候才來考慮,現在就要觀照自己,哪些人事物放不下。祖師說的「娑婆有一愛之不輕,臨終被此愛所牽,矧多愛乎」,不能再有貪愛了,都要放得下。剛剛這個例子,她是恨,恨也是情產生的作用。所以黃念祖老居士在開解,「亦無希求不希求想,亦無彼我違怨之想」,這個希求就是喜歡,不希求,討厭,所以喜歡是留戀娑婆,討厭也是留戀娑婆,因為都是情見,情產生的煩惱,它都會讓我們提不起正念,提不起佛號。所以我們心中不能有恨的人,不能有討厭的人,所以「於諸眾生,視若自己」,不能形成對立。所以臨終這一念重要,我們要放得下,要作得了主。
當然在我們修學的過程當中,現在外在的誘惑確實是非常大。古人有很好的胎教(可能很多胎教就開始做了),從小學傳統文化的基礎,以這樣的基礎面對誘惑,都不一定抵擋得了。像明朝有一個大臣叫曹鼎,他後來當了很高的官。他曾經作一個監獄長,可能相當於現在的派出所所長。當時有一個女犯人,這個女犯人長得很漂亮,送進來了,他自己確實有起心動念,感覺伏不住。他就拿起筆來在紙上寫四個字「曹鼎不可」,寫完再換一張紙,「曹鼎不可」,寫了一整頁。古人那樣的基礎,他在面對這些境緣,他要克制住欲念,他還得用這個方法才行。我們要自知之明,我們基礎不如古人,現在的誘惑比古人多太多了。
所以現在想想師長有說,手機是魔王。他老人家很早就不用了,那我們想一想,老和尚他的功夫比成德高太多太多了,他老人家都表法不用了,這是不是在提醒我們?當然我們要用手機,不能被手機用,可是我們也要衡量,我們達不達得到?不然有這個東西,我們不善用的話,這個心怎麼都是懸在那裡。我們要修戒定慧,你看戒,攝心為戒,身口意三業要攝受住,不能讓它馳逐,不能讓它放縱。可是這個手機太容易就把我們拉走了,所以我們要考量自己的情況,因為這一生的道業是很重要的,無量劫來稀有難逢之一日。我們得很嚴肅來面對這個手機的問題,怎麼善用它又不被它影響我們。不然我們的定力不只沒有進步,還會退步,這個問題大家得看著辦。我也得好好看著辦,工作愈來愈多,這些會影響自己的,得要很好的來調整,不然很多自己負責的事都有可能會耽擱掉,這對不起大眾。像成德跟大家分享課程,假如沒有時間來積累,來深入經藏、來準備,那就對不起大家,自己也會愈講愈心虛。所以這個人生,我們面對境界都要斟酌,都要取捨,這個得自己考慮清楚。
「狂克念作聖」,在面對誘惑的時候能克住妄念、邪念,他的德行能成就,包含他這一生的功名也會很高。就像這個曹鼎他在做警察局長(現在的職位差不多是這樣),他假如沒有克住,那他後面的人生可能就會感來災禍。他能克住邪念,他最後好像是當到了宰相的位置。這樣的例子確實很多,像《德育故事》當中都有提到,讀書人面對女色,因為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有個讀書人叫宇文公諒,他到一戶人家作私塾老師,結果半夜有個女子敲門,他很有正氣,就呵斥這個女子,把她勸退了。隔天他就請辭了,可能也怕自己把持不住,他就說另外一個理由離開了。這一點也是他很可貴的地方,他假如說了這個事,可能這個女子的前途就毀掉了,他這麼做也會喚醒這個女子的慚愧心。他離開了,後來他去考功名,結果這個主考官就看到四個字「宇文同知」,他也沒多想,剛好把宇文公諒的文章拿起來,就覺得不是很滿意,就把它放在一邊。結果另外一個考官把它拿起來,就覺得寫得挺好的,希望這篇文章能夠上榜。後來他上了榜,分配的職位就是同知這個官位,所以上天都看到他的陰德。這個是克念作聖。
我們來看下一句,第七句,這一段也是很精彩,我們也隨著經文隨文入觀。
【七、夫道以人之難為易也。】
若循著道義來做事,就能使那些別人覺得困難的事情變得容易。我們想一下,像我母親,五十多年前當母親,可能生三、四個孩子,自己也有工作,沒有聽過她喊苦喊累。我母親那個年代,上有老下有小之外,還有小姑、小叔都住在一起,還要供他們讀書,沒有喊累。現在五十年後的媽媽,一個孩子她都喊累,還不一定有跟公公婆婆住在一起,應該在責任、工作量上比不上五十年前的母親,但是她常常會覺得苦、覺得累。所以這個跟心有關係,五十年前的女子她覺得這是她應該做的,義所當為,她就不會在那裡覺得好難,不想幹,想逃避。所以古人這句經文講的,循著道義,使那些別人覺得困難的事變得容易。所以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我們的心。接下來舉一些歷史當中的例子:
【是故曾子曰:父母愛之,喜而不忘;父母惡之,懼而無咎;然則愛與惡,其於成孝無擇也。】
這個是談盡孝,父母疼愛自己,心裡高興,『喜而不忘』,不忘父母的恩德。這每一個字都挺重要的。父母對我們很好,我們很高興,但是沒有記住恩德,那就變成父母對我們很好就理所當然,父母稍微不滿我們的意,我們就生氣,這個就在福報當中墮落掉了。所以逆境磨鍊人,順境淘汰人。你福報現前的時候,順境,順境不好修,順境要修得好的,就是不忘恩德。你在順境當中不能視為理所當然,這個其中要感父母的恩、感領導的恩、感老師、感眾人幫忙的恩德。能念恩的人他就想報恩,他不容易在順境當中墮落。『父母惡之』,父母討厭自己,要戒慎恐懼,『無咎』,就是不惹父母生氣。《弟子規》說的「親憎我,孝方賢」,可能過去生跟父母的緣不是很好,但是又能孝順父母,那就真是有德行。因為沒有父母的養育,我們不可能成長、成人,所以這個恩德是不能忘的。面對這樣的因緣,我們念恩忘怨,只記恩德,不放父母的過失。
舜王給我們很好的榜樣,父親、後母要害他,他沒往心裡去,他還覺得自己做得不夠。我們看舜王他所遇到的家庭情況,在世間已經算是極度惡劣的,但是他沒有跟父母對立,還是反省自己。這是很真誠,最後感動堯帝,感動天下,最後連他的父親、後母,還有弟弟都被他感動。所以沒有吃虧的事情,面對逆境惡緣我們能忍辱,能反求諸己,就像我們後面的句子裡面講的「禍兮福之所倚」,禍福是相倚。看起來,舜王面對的是不好的緣現前,但是他的心都是真誠的,都是反省自己的。你看他在這個境緣當中,孔子讚歎「舜其大孝也與」,他在父母的這個境緣當中,德行不斷提升,「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他在盡孝當中,他自性的德能顯發出來了,你看福報到了做天子,做天子要有很好的能力,都因父母這個緣,他的孝心整個顯發。不吃虧!所以古人這些表法,讓我們來體會這些金句,確實是禍福相倚。境界障礙不了我們,他遇到這麼不好的境界,他守住他的真心,他就不被這個境界轉。我們另外一個孝子閔子騫,你看他的後母虐待他,他也沒有往心裡去。他假如有往心裡去,當他的父親發現太太用蘆花給自己的大兒子做衣服,很生氣要把他後母休掉,當下閔子騫說了一句話,這是千古名言,「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心裡沒有放後母不是,都是想著這個家,想著自己後母生的兩個弟弟。所以這句話感動了他父親,而且更重要的,感動了他的後母。「天下無不可化之人,但恐誠心未至」,在五倫關係當中,我們古人都留下這些很好的典範。
下一個例子是盡忠,君臣關係,也是至誠感動了君王。所以古人講的「天下無不可化之人,但恐誠心未至」,很有道理的。曾子這段話就彰顯出來,不論父母喜歡還是討厭自己,對於自己成就自己的孝心來說,是沒有差別的,都能圓滿孝道。所以境界不可能障礙我們,我們的心產生分別執著、產生對立,這個境界才會障礙我們。不然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都是我們的增上緣,都會讓我們提升境界。所以這一段也在教我們要會修行,在君臣關係當中:
【史鰌曰:君親而近之,至敬以遜;貌而疏之,敬無怨。然則親與疏,其於成忠無擇也。】
史鰌說到,君王親近自己,自己就禮敬而恭順。這個『遜』是恭順。一般,關係一親近了就容易比較會隨便,恃寵而驕。你看這些忠臣,君王親近、重用他,他更加的禮敬恭順。『貌』是輕視,就是君王疏遠自己,也是『敬無怨』,也是恭敬,沒有埋怨。我們也容易起比較,一比較,我們的情緒就會上來了,我們一比較就有貪求的心,就會生煩惱。但是假如是道義,就不容易生煩惱,君王對我好,我應該盡忠;君王現在疏遠我,我也應該盡忠。這個該做的事,不是因為有什麼條件我才做,那就不是道義,那是利害關係。
我們是在經濟快速開發的過程,難免受這種功利主義的影響,可能在考慮事情不是道義,都是這種我這麼做對我有什麼好處,這就變成從自私自利出發。所以從這裡出發,人家一對我們不好,我們就對立起來了,就生氣了;對我們好,我們可能就更視為理所當然,予取予求都有可能。我們看到史鰌這一段話,我們也想到范仲淹的一句名言,「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這個就是『君親而近之,至敬以遜』。「處江湖之遠」,他被貶官,都是一心忠於國家,不被皇上理解,把他們貶得很遠,「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還是在找機會怎麼護念君王,他沒有變心。沒有因為君王對他不好,他對君王的態度就變了。
所以古人他在五倫關係當中,對他不好,他覺得是道義所為,所應為,他也都沒有變心。我們要做一個不要變心的人。史鰌他自己,君王不聽他的勸,他也沒有抱怨,他真的是盡他的全力勸,到死前,君王還沒有聽他的勸。他勸要罷黜佞臣彌子瑕,要重用賢臣蘧伯玉。結果他臨終告訴他的孩子,我死了之後不能放在正廳,我沒有盡到忠,君王最後還沒有聽到我的勸,你把我放在窗戶底下就好了。兒子很孝順,不敢違背父親的交代,把棺木放在窗戶底下。結果衛靈公來弔唁,史鰌對國家的貢獻那麼大,君王必然要來弔唁。結果一進來很生氣,你這個不孝子,你怎麼把你父親的棺木放在旁邊呢?古人對於亡者的大體是非常恭敬的。兒子就趕緊將父親的交代,恭恭敬敬跟君王稟報,一稟報完,史鰌是什麼?死諫,臨死了還在勸國君。這個衛靈公很觸動,就罷黜彌子瑕,重新啟用蘧伯玉。所以史鰌來講這句話,他是做得淋漓盡致。所以從史鰌這段話我們來分析,「親而近之」,他能「至敬以遜」;『貌而疏之,他能「敬無怨」。既然是這樣,無論君王親近還是疏遠自己,對於自己成就忠臣來說也沒有什麼區別,親也好、疏也好,他的忠還是可以圓滿的落實。我們常常在要落實五倫大道,很可能我們都會覺得我這個條件沒有、那個條件沒有,我們很可能都把責任推到境界上去。你看古人這些例子,他的境界都很難,還是把忠孝盡圓滿了。接著:
【孔子曰:自娛於檃括之中,直己而不直人,以善廢而不邑邑,蘧伯玉之行也。然則興與廢,其於成善無擇也。】
孔夫子說到,這個「檃」是矯正的意思,在自我矯正中感到快樂。因為蘧伯玉二十一歲知二十歲之非,二十二歲又知二十一歲之非,他改過下的功夫很深。接下來這句很重要,你看他對自己下功夫下那麼深,嚴於律己,但是他是寬以待人,「直己而不直人」,嚴格要求自己而不苛求別人。這是我們的學處,我們對自己很嚴格,也容易嚴格要求別人,我做得到,你為什麼做不到,那就因為自己的能力而對人有苛求,那就不是用真心在待人。所以我們學傳統文化,最重要的用真心,用忠恕的存心,《中庸》說的「忠恕違道不遠」,忠恕的存心。有才德而被廢置不用,「以善廢而不邑邑」,卻能不鬱鬱寡歡,這個就是賢人蘧伯玉的德行。所以《論語》裡面有說,「用之則行,捨之則藏」,這個是孔子對著顏回說到的;蘧伯玉是「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他也很自在,沒有說一定要被重用。所以孔子這一段讚歎蘧伯玉的話,不論是被舉用,還是被棄置,對於自己養德行善來說沒有什麼區別,舉用可以修養道德,被棄置也可以修養道德,這個是沒有障礙的。往往是我們沒有受重用的時候,能夠檢查出來自己有沒有患得患失之心。下一句:
【屈侯附曰:賢者易知也,觀其富之所分,達之所進,窮之所不取。然則窮與達,其於成賢無擇也。】
這個『屈侯附』是春秋戰國時代的人。他說到,是否賢德很容易辨別,只要觀察他富裕時如何分配財富,發達時他舉薦什麼樣的人。他富的時候懂得去愛護他人、幫助他人,發達的時候沒有說要去謀自己的名利,建立很多裙帶關係,沒有,都是為國舉賢。窮困時如何拒絕外面的誘惑,代表他在富也好、達也好、窮也好,他都是在修養自己的德行。所以不論窮困發達,對於自己成就賢德來說,是沒有區別的。接下來總結:
【是故愛惡親疏,廢興窮達,皆可以成義。】
剛剛這四個歷史的故事,總結到無論別人對我們喜愛還是厭惡、親近或是疏遠,還是自己人生衰敗、興旺,或是窮困、發達,都可以成就自己的大義,都可以成就自己的德行。用我們修行人來講,都可以成就自己的道業。所以師長也都引禪宗的話「你會麼」,會不會修行?這一個教誨,我們以師長的一段法語來總結,師長說的,「處逆境,隨惡緣,無瞋恚,業障盡消;隨順境,處善緣,無貪痴,福慧全現」。師長這一段話已經總結了,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都是幫我們提升境界。福慧全現,業障盡消,那不都是好境界嗎?都能提升自己的道業。
當然這個法語裡面也指導得很細緻,順境善緣要沒有貪痴,心地上,逆境惡緣要沒有瞋恚。所以師長的墨寶也有寫到,「順逆皆佳境,惡善咸良緣」。這個就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都是自己的善知識,我們就能在一切境界當中,像善財童子一樣提升起來,這個就是會修行。我們看佛他遇到歌利王,他作忍辱仙人,你看這種境界,在一般人來講是晴天霹靂的境界。佛陀會修,他忍辱波羅蜜在這個境緣成就了,持戒波羅蜜成就了。他本來在彌勒菩薩之後才成佛的,提前了。所以諸位同道,你現在假如遇到的境緣挑戰很大,要跟自己幽默一下,上天瞧得起我。用儒家講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是上天瞧得起自己;用佛家講,就是佛菩薩希望你早點成佛,所以安排比較高的境界,那就可以早點成佛。轉個念,看什麼事都是積極面,煩惱成菩提,危機可以成轉機,化悲憤可以成力量。我們聯想到念佛,成佛、念佛是大事,海賢老和尚講的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的啥都是假的,所以念佛成佛很重要。
蓮池大師這一段「正好念佛」,就指導我們什麼情況都好,都正好念佛,不能自己佛念不好,都把責任推到境界上面去了。我們看他老人家怎麼指導的,「若人富貴」,富貴現前了,「受用現成」,他不用柴米油鹽醬醋茶忙半天,「正好念佛」。「若人貧窮,家小累少」,家累比較少,「正好念佛」。你車子太多,還得每年繳什麼費用,這個挺麻煩的。「若人有子」,你有孩子,「宗祀得托」,祖宗血脈有傳承了,「正好念佛」。「若人無子」,沒有子女,「孤身自由,正好念佛」。「若人子孝」,你孩子很孝順,「安受供養」,他願意很好的照顧你,「正好念佛」,然後迴向給子孫,正好念佛。「若人子逆」,遇到逆子了,「免生恩愛」,你不產生情執了,看破世間,「正好念佛」。孩子孝、孩子忤逆,都正好念佛。「若人無病,趁身康健,正好念佛」,何不於強健時,努力修善,欲何待乎。「若人有病,切近無常」,有病在身,說不定哪一天大限到了,有急迫性,「正好念佛」。「若人年老,光景無多,正好念佛」。「若人年少」,現在才十多歲,「精神清利,正好念佛」。「若人處閒」,比較清閒,「心無事擾,正好念佛」。「若人處忙」,現在很忙,「忙裡偷閒,正好念佛」,不能因為忙,變成藉口不念佛了。我們也要練練功夫,很忙的時候,忙裡偷閒也能念不少佛。「若人出家,逍遙物外,正好念佛。若人在家,知是火宅,正好念佛」,知道家庭當中討債還債不少,看破世間,佛菩薩有真感情,我得求生,靠大慈父才靠得住。「若人聰明,通曉淨土,正好念佛。若人愚魯,別無所能」,什麼都不會,沒關係,「正好念佛」。一句阿彌陀佛念得熟,成佛都有餘,其他的不會,沒學沒關係。大家聽到蓮池大師這一段教誨,啥都是正好念佛,啥都是正好修行,我們就懂得轉念了,任何事面對都要active,積極樂觀面對,不能negative,其實這都是一念之間。也跟上一句有關係,「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我們都能把消極悲觀的這種性格轉過來,轉成積極面對、事事是好事、人人是好人的心境,我們就在每個境界當中提升了,有法喜了。
好,今天時間到了,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