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無量壽經選講(三十三品至三十七品)—善因善果,惡因惡報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九集)  2021/4/30  三重淨宗學會  檔名:WD02-013-0029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翻開經本,一百零四頁,我們從這段,第三十六品這裡看起:

  【重重誨勉第三十六】

  【佛告彌勒。吾語汝等。如是五惡五痛五燒輾轉相生。敢有犯此。當歷惡趣。或其今世先被病殃。死生不得。示眾見之。】

  我們上一次學習到這句,這品經就是佛不斷重複教誨,勸勉眾生不能造五惡。造了五惡,殺盜淫妄酒,會招感五痛五燒。五痛就是現世報,五燒是死了以後墮三惡道的果報。『輾轉相生』,就是造了惡業受苦的果報,受苦的果報又怨天尤人,又造惡業,變成惡性循環。「輾轉相生」,因變成果,果又變成因,造惡業,惡性循環,這就很苦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得解脫。五惡、五痛、五燒都互相會有關係、會有牽連,也都輾轉相生。『敢有犯此』,「敢」就是說膽敢犯這個五惡,必定要受惡報。眾生迷得太深,聽佛的勸導,很難回頭、很難接受,也聽不進去;聽了,生煩惱、排斥,這是眾生業障深重。佛的勸導不能接受,不能依教奉行,必定犯五惡,必定招感五痛五燒。所以敢有犯此,『當歷惡趣』,膽敢犯五惡,「當」就是必定的意思,必定經歷「惡趣」,惡就是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

  下面就是給我們講五痛,就是講花報。『或其今世先被病殃,死生不得,示眾見之。』「或其今世」,就是現在世,現在這一生、這一世,我們講現世報。現世花報,一個很明顯的就是生病。我們上次就講到這一段,「或其今世先被病殃,死生不得,示眾見之」,這個就是花報。「被」就是受,受到花報。「病」,疾病。疾病有業障病、冤業病、生理的病,都有,現在這個病很多。現在好像科學愈發達,物質生活比過去好太多,但是相對的,生病的也很多。所以現在如果到醫院去看,真的是人滿為患。醫院,有人要去住院,要個病床都很難排得到,所以醫院人滿為患。科學愈發達,醫藥愈發達,疾病不但沒有減少,生病的人反而愈來愈多,病愈來愈嚴重,這個跟業障都有關係。業障病、冤業病,世間的醫生他是診斷不出來的。世間的醫生他能診斷的是生理的病,實在講,生理的病跟業障都是有相關的,都有關連。生理的病是已經形成了,有形的,一般醫生檢查檢查出來什麼病,但是無形的這種業力,醫生他就不知道,這是真正的病因,主要的病因。所以疾病,業障病。「殃」是殃禍,災殃。病現在有很多種,像現在新冠狀病毒的疫情,這兩天印度報得特別厲害,我們看到這些新聞報導非常淒慘。印度那邊燒屍體,焚化爐不夠用,所以很多人死了,一天死幾萬人,死了之後,在印度都是露天的,停車場、外面的廣場,民間自己就架起來,去找一些木頭,就在那裡燒了。那個露天的,沒有什麼焚化爐。所以我們看電視節目,一片都在燒屍體,露天的,那個焚化爐不夠用。醫院也擠不進去,缺少氧氣,所以我們看到,實在這些人民很可憐。所以我昨天晚上臨時決定,明天上山主法兩天,給印度這些罹難眾亡靈,給他們迴向,這昨天臨時決定的。佛教是從印度傳過來,印度現在有災難,我們佛教徒也應該感恩佛陀,我們就是略盡棉薄之力,念佛迴向,迴向給這些罹難眾亡靈,祈求佛力加持,疫情能夠早日解除。

  看到那個景象,我們就知道什麼叫災難、殃禍。現在這個疫情全球性的,根據《黃帝地母經》記載,今年辛丑年。去年是庚子年,庚子年《黃帝地母經》記載是「山頭起墓田」,墓田就是墳墓很多。當時我們看農民曆,也看不懂這個意思,後來疫情發生了,特別看到美國紐約那個地方很嚴重,一大片,你要焚化也來不及,所以到最後就是土葬,挖一個坑埋下去,你要燒,焚化爐都不夠用了。真的山頭起墓田,墳墓像田一樣那麼多。今年是「人民留一半」。我們感覺今年好像稍微緩和一點,疫苗出來了,但是看看印度這個樣子,還是滿嚴重的,一天幾十萬人感染,現在快追上美國了。原來美國最嚴重,現在要追上美國了,非常嚴重的疫情。現在病毒又有變種病毒。所以根據《地母經》記載,今年上半年還是滿嚴重的,要到下半年之後才會慢慢緩和下來,才會減少,要減少到什麼程度,目前也不知道。恐怕今年,我看也是不太容易,下半年如果比較緩和,大家還是不敢掉以輕心,所以今年有一些什麼活動可能還是都沒有辦法舉行的。這個就是疾病、災殃,「先被病殃」,疾病、災殃,天災人禍,災難非常多。這些都是眾生造惡業,有過去生跟這一生造的,有連帶關係。所以《地母經》能夠這樣推算出來,到哪一年有什麼事情,這個就像《了凡四訓》裡面,孔先生傳授給袁了凡《皇極經世書》,這個就是推算的數理,從數學、數字、數理去推算。它可以推算個人的命運,一個家庭的家運,一個國家的國運,整個世界的世運,它都能夠推算出來。推算,就是有個定數,定數就是佛法講過去生造的業,這一生受的果報。這一生的果報就是一個定數,過去造的因,這一生受的果,這個是定數。這一生修的,就是來生的,包括這一生後半生。人一歲到四十歲,主要都是過去生的果報。四十歲以後就有連帶過去生跟這一生的,在這四十年你怎麼修的,做了多少好事,做了多少壞事,就影響到後半生。所以這個定數當然它固定,你沒辦法去改變,先天的定數無法改變,因造了就造了,你沒有辦法去改變;能改變就是現在這個緣,現在這個緣上去改。現在你要怎麼修?努力斷惡修善,達到這個標準就可以改造命運。所以袁了凡他示現給我們看,我們淨老和尚也示現給我們看,的確命運他們都被人家算得很準,但是的確他們也把命運整個改過來,說明定數當中它有變數,就是後天你怎麼去改造,改造命運的原理、方法就是在《了凡四訓》這本書裡面。實在講經典都是教我們改造命運的,像《無量壽經》這一段就是教我們改造命運的,教你哪些惡不能做,善要修,我們命運就改了,就可以避免災殃。殃是殃禍,這裡講水火之災、刑罰之禍等。水火之災,尤其受這些刑罰,這個災禍,我們上一次講過,今天重新溫習一下。

  下面我們看註解,『死生不得』這句,就是上面講受到疾病,有生理的病、有冤親債主附身的病、有業障病。得了這個病,被這些病殃,「死生不得」,這就是《地藏經》講的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就是好也好不了,死也死不了,現在這種病非常多。一般比較明顯的就是植物人,植物人他是沒有知覺的,一般就是重度失智老人,就一口氣在,這些病很多。還有一些受病痛折磨的,有癌症的,氣切,這都是很痛苦的,死也死不了,活也活不了。所以有的人受不了這個病痛的折磨,自殺的也很多。像台大醫院就很多,以前我們去做法會,他們醫生給我講,台大醫院歷史最久,自殺的很多。洪醫師給我講,他們那邊冤魂很多,所以你進去台大醫院,你會感覺陰氣很重,陰氣、怨氣都很重。各大醫院都有,有一些醫生護士他們相信,所以他們真正是有碰到了。生病,死生不得,這個我們看到很多,有的一躺,躺了一二十年、二三十年,這個都有,這也都我們親自見過的。《地藏經》講的,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下面註解講,「作惡之人,於現在世,或生重病,或招災禍,求生不得,求死不得,憂苦萬端,不能出離。」這是講現世報,得重病,招災禍,這句是講這個。有一些得癌症的病患,受不了那種病的折磨痛苦,所以有些人是自殺,有一些人是求安樂死,這些都有,就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人是最怕這個,你說一下子就死掉那也痛快,反正一下子就斷氣了;如果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那是最痛苦的,那個就是業障病,跟業障有關。所以這裡註解講,這都是惡業的感召,「作惡之人,於現在世,或生重病,或招災禍,求生不得,求死不得,憂苦萬端,不能出離」,就是現世報,得重病,招災禍。『示眾見之』,註解講,「顯此惡果,普令大眾,皆得見之,令知因果不虛,而生戒懼。」生病,就是比較明顯的讓我們看到為什麼有這樣的一種情況,就是我們過去今生造惡業,普遍令大眾看到,讓大家知道因果不虛,而生起戒懼之心。造惡業受報果,讓大家都看到,才曉得因果報應是真的,不是假的,自然有警覺。但是現在我們看到很多人,看到這些現象,他也不相信因果報應,這個業障就很重了,也是不相信。現在人講因果,他就認為是迷信,沒有科學根據。看到那些病人那麼多,甚至自己的家親眷屬,他還是不相信。

  造這個生病的因,第一個因素就是殺生。你看不學佛的人,哪一個不殺生?都認為殺生是正常的。殺生,《地藏經》講,得多病短命報,這個我自己很有經驗。我自己就是從小跟我父親殺生吃肉,我父親要死的時候也是非常痛苦。以前年紀小沒學佛,也不懂。一般沒有學佛的人,每一個人都是這麼殺、這麼吃,他也不覺得奇怪,他也不覺得哪裡不對,你給他說這個有果報,他聽了很不高興,聽了生煩惱。你給他講殺牠一刀還一刀、一命還一命,吃牠半斤還牠八兩,他聽你這麼講,不但他沒有減少,他反而多吃一點給你看,原來吃半斤,現在吃一斤給你看。這是不能接受佛的勸導,他要造那個業。造這個業,你肯定要受這個報。這個報現前,他不知道為什麼。答案都在佛經,佛經講得很清楚,因跟果必定是相應的。我們自己想一想,我們被一根針刺一下,痛不痛?痛。那條魚,把牠抓來刮、剖、斬、砍、剝皮,牠痛不痛?牠也是有靈性的,牠也是眾生,一隻螞蟻都貪生怕死。所以你現在得到這個病痛,你就可以聯想到,你造這個給眾生痛的因,你將來就得到痛的果報,這個因果必定是相對應的。所以得了重病,這些重病死生不得,都是惡業,千萬不要以為這些惡業沒有果報,報到你頭上來,後悔就莫及,那就遲了。知道這個事實真相,現在就要防範。過去我們無知,造了惡業,從今天起,學佛了,聽經了,聽佛的教誨,聽佛的勸導,我們就不要再造了。真正不造惡因,這個惡緣就斷掉了。過去造的是因,你現在繼續造是緣,等於是增上緣,有因有緣就會結果,果成熟了,你就要受那個報。所以有因有緣,果報很快就現前。我們現在反過來,心善、行善、口善,我現在沒有惡緣,縱然有惡因,不會受惡報,你沒有緣給它。所以現在一定要把惡緣徹底斷掉。

  過去家師淨老他在講席當中也常講,這個我自己也看得不少,我們淨老和尚他說,在世間受病苦,死生不得,他也親自所見。初學佛的時候,台灣有一個很富有的企業家,晚年這個老先生生病,躺在床上十幾年,一口氣不斷,三班護士輪流照顧。他的媳婦也聽我們老和尚講經,聽了不少年。我們老和尚勸他的家人,把他醫藥費拿去布施。去布施,他就會有兩種狀況,他要是還有壽命他就好了,他就身體恢復健康;如果他壽命到了,他也就不會在那邊拖了,就走了,他就不受這個罪。但是他們家人不相信,沒有照做,所以財產那麼多,躺在床上享受十幾年才走。我們今天看看這個世界,不但有病苦,還有災難,這個災難是史無前例的。你看去年跟今年新冠狀病毒疫情的感染,跟二OO三年一比,實在是嚴重好多好多倍都不止,實在講,應該算幾百倍了。過去沒有發生這麼嚴重的災難,過去瘟疫有,但是比較有個區域性的,一段時間也就沒有了;現在是全球性的,不是說明災難愈來愈多、愈來愈嚴重嗎?我們不能不警覺。如何應對?就是斷惡修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就對了。

  古代在唐朝悟達國師(做到一個國師),他的道德、學問、修持都很好,皇帝拜他為老師,真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有一天皇帝送他一個沉香寶座,像太師椅那麼大的一個椅子,那整個寶座都是沉香去做的。這個不得了,要多少沉香去做那個椅子?沉香寶座!他就生了傲慢心,覺得自己了不起,皇帝都對他這麼恭敬。他這個念頭一起來,護法神就走了。本來真正修道的人日夜都有護法神來保護,諸佛護念,過去世的冤家債主不能靠近,找不上門來,沾不到邊。護法神走了,接著就冤親債主來了。膝蓋上長一個人面瘡,那個瘡樣子像人的臉,有眉毛、有嘴巴、有牙齒,要用飲食餵他,他就開口吃,跟人沒有兩樣。痛苦不堪,都快要命了,找遍醫生也治不好,醫生也沒有看過這種病。他還沒有遭這個難之前,就是他還沒有當皇帝國師之前,還是一般普通的法師,曾經在路上遇到一個出家人,這個出家人生病,一身都是膿血,躺在路邊。他看到之後,生起了一念慈悲心來照顧這位生病的和尚,把他的病治好了,那位和尚就很感激他,就告訴他:「你將來有大難的時候,來找我,我住在四川彭州茶隴山,二松為誌。」就是你遇到大災難不能解決的時候,到四川來找我,當時他也沒有在意。到了當國師,長了人面瘡,國家一流的醫生都束手無策,他忽然想起以前曾經幫助過一位和尚,跟他講如果遇到大難,可以到四川去找他。於是就依照他講的地方,彭州茶隴山,有兩棵松樹做記號,他就找人帶他去,入山尋找。到了這個山,果然看到兩棵松樹在煙雲間,這裡面有一個佛寺,即趨佛寺,看到以前被他治好病的這個和尚,就站在山門歡迎他。這個和尚不是凡夫,是阿羅漢變化的,這個和尚就是迦諾迦尊者,是一個證阿羅漢果的尊者,不是凡夫。他去找到他了,那天晚上就住在他的寺廟,悟達國師就把他遭遇到這種苦難告訴這個和尚,他現在長個人面瘡,找什麼醫生也都沒辦法。這個和尚說沒有關係,「無傷也」,沒有關係,山上有泉水,明天用那個水給你洗瘡口就會好了。

  第二天一大早,童子就帶他到山泉水那個地方,用水來洗他的人面瘡。瘡忽人語曰,長在膝蓋的人面瘡忽然會講話,就講「公曾讀西漢書不?」他說你有沒有讀過歷史西漢書?記載歷史的西漢書。他說:「曾讀」,曾經讀過。「既曾讀之,寧不知袁盎殺晁錯乎?」袁盎害死晁錯。「公即袁盎」,悟達國師西漢的時候他就是袁盎,這個人面瘡就是晁錯,「吾晁錯也」。「錯腰斬東市,其冤何如哉!」他被陷害,被冤枉判刑,判腰斬。他報復、報仇、怨恨心非常強烈,放不下。所以「其冤何如哉」,那個冤情怎麼樣?「累世求報於公」,他說我跟你生生世世了,每一生、每一世都是要找你報仇。「而公十世為僧,戒律精嚴,報不得其便。」你死了之後,再投胎轉世,還是來作人,不但作人,還出家,出家戒律很精嚴。持戒就有護戒神,他要報仇,不得其便,就是沒有機會來報仇,都是護法神保護著,他要靠近都沒辦法。「今汝受賜過奢,名利心起,故能害之。」他說,你今天到第十世,終於機會來了,皇帝送你一個沉香寶座,你心裡生起驕奢之心,名聞利養的心生起來,護法神走了,故能害之,所以我才有機會來報復你。「蒙迦諾迦尊者洗我以三昧法水,自此不復與汝為冤矣。」晁錯(冤親債主)今天來到迦諾迦尊者的道場,尊者用三昧法水來洗我這些冤情,就是化解跟你之間的冤結,化解這個冤結,至此以後不再跟你為冤,這樣就算報掉了,就了了。

  「時悟達掬水洗之,其痛徹髓,絕而復甦,其瘡亦旋癒。」那個時候悟達國師,童子就拿水幫他洗瘡口,洗的時候他痛到昏過去,徹髓就是痛到骨髓裡去。昏過去,後來又醒過來,醒過來之後人面瘡好了,沒有了。這一類叫冤業病,冤親債主附在身上的病。冤業病就是要調解,對方接受了,他離開就好了;不接受,那沒辦法。他們兩個前生為什麼結冤仇?漢景帝的時候,吳楚反,就是要造反,皇帝用袁盎的謀略誅晁錯。就是說為什麼這些人要造反?就是晁錯的問題,所以要殺晁錯來安撫他們,就把他給殺了。所以晁錯實在是冤枉的,被陷害而死。他是冤枉,被陷害而死,當然他懷恨在心,他心不甘,念念要報復。到了第十世,唐朝。漢朝到唐朝,你看已經轉世十次了,袁盎轉世十次了,都是出家,高僧,戒律精嚴。到了第十世,唐朝這個時候,冤親債主找上門了,遇到迦諾迦尊者給他說法,等於跟他調解。迦諾迦尊者他的道場在四川茶隴山。

  在中國大陸有很多菩薩、羅漢的道場,你看四大名山,四大菩薩是大家都知道的。天台山也是祖師的道場,雲南雞足山是迦葉尊者的道場。還有浙江雁蕩山,印光大師說有五百羅漢在那邊修行,在雁蕩山。所以這些靈山都有菩薩、羅漢在那裡,我們凡夫沒有特殊因緣的,見不到。像浙江南海普陀山,有人去拜拜,他會見到觀音菩薩現相給他看,梵音洞,這個很有名的。的確佛菩薩住在我們這個世間,特別在這個地球上,示現在中國很多,示現在中國。為什麼這些佛菩薩、羅漢都示現在中國,沒有在外國?是不是這些菩薩比較偏心?不是的,佛菩薩他度眾生都是平等的,但是眾生他要能接受,他要有那個條件。中國就是有儒跟道的基礎、條件,這些佛菩薩、羅漢,他來這裡度化眾生容易度,所以就會應化在這個地方,這是自然的感應。佛教是教學,老師去那邊講了半天,沒有人來聽,那你去那邊幹什麼?你幫不上忙,當然沒有感應就不去了。不是不去,因為沒有人願意接受。哪個地方有人接受,他就去了,這是很自然的一個感應。不是說特別對中國人好,不是的,因為中國有傳統文化的這種基礎條件,他可以承受、接受佛的大法。我們再看下面這段經文:

  【或於壽終。入三惡道。愁痛酷毒。自相燋然。】

  前面一段經文是說現在世的,「先被病殃,死生不得,示眾見之」。這一段是講死了,『壽終』,命終了。命終之後,『入三惡道』,墮入、墮落三惡道了。『愁痛酷毒,自相燋然』,墮入三惡道那更苦了。這是講後世果報,也是說來生來世的果報。前面講是現在這一生的現世報,這一段是講來生後世的果報。所以「或於壽終,入三惡道」,來世必定在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愁痛」就是憂悲苦痛,憂愁痛苦。「酷毒」就是極慘之苦痛。究竟苦痛到什麼程度,我們無法想像,佛在經上有個比喻,阿羅漢聽到地獄,心有餘悸。因為阿羅漢有宿命通,他可以知道過去世五百世的事情,知道過去世他墮地獄那種情況,從地獄出來很久了,聽到地獄,想到地獄那種情形還非常恐怖,還流血汗,可見得那種地獄之苦是不可思議,無法想像,無法形容的。「自相燋然」,燋是好像被火燒焦了,然就是燃燒,那個火燃燒,這是講地獄果報。在地獄裡被火燃燒,地獄是一片火海,這個火海很大,全部都在燃燒。無間地獄,受罪的人感觸到他的身體跟地獄一樣大,地獄裡面是化身,地獄裡面所有刑罰他一時同受,不是分別一個一個去受的。我們看到花報,現世報,看到都很慘,這兩天我看到印度父子、母子生離死別那種慘叫、哀嚎,看起來就好像人間煉獄。看到在廣場屍體一片,一具一具的燒,講到這裡一片火海,看到真的是。我們在人間看到就很慘了,那個地獄我們是無法去想像的,自相燋然,燒焦了,燃燒了。所以我們看到這幾天印度那個疫情,真的是人間煉獄。但是那個是現世報,果報不曉得慘到什麼程度了。

  下面引用《會疏》來註解這句經文,《會疏》曰:「燋然,獄火劇貌。」劇就是太大,地獄的火太劇烈,太大,猛火。火燒得太猛、太盛,讓受罪的人都燒焦了,通身是火。這一燒,就死了;死了,地獄有風,風一吹又活過來,活過來又燒死了,就在這裡面生死、死生,所謂「一日一夜,萬死萬生」,《地藏經》講的。苦不堪言,永遠不間斷,一分一秒都不停,這個罪很重。「自者,自業所感。」這個火不是外面的火,是眾生瞋恚之火,瞋恚心斷掉,地獄火就熄滅了,沒有瞋恚心了。所以貪、瞋、痴,貪心墮餓鬼、瞋恚墮地獄、愚痴墮畜生。地獄主要的業因是瞋心,所以消災要從內心去消災。講到後世果報,佛經字字句句是真實語,沒有一句是妄語,佛不說這些假話、廢話,佛的言語都是真實語,事實上怎麼樣,他就講怎麼樣,不會講太超過,也不會講不到;如實語,如語。佛沒有必要用這個去嚇唬人,有的人說可能就是用這樣來嚇唬人,讓大家不敢造惡業,沒有那個地獄。這樣想就錯了,真有地獄,你看《地藏經》講的,婆羅門女她念佛念了一天一夜,到地獄去看到鬼王,她問鬼王,聽說有地獄,是不是真的有?鬼王給她回答,實有地獄。但是這個地獄,兩種人才能到,一個是有定功、有神通的人,他可以到地獄,佛菩薩當然可以去,但是有一些有禪定功夫的,他就可以去。另外一個,有造地獄業的人才會看到地獄,沒有造那個業,地獄在面前,他也看不到。所以這個地獄從哪裡來?也是從自己心想生的。所以佛不說廢話,我們要想到火燒的滋味,常常想著、念著,才會有感觸,才會生起畏懼之心。這個也是一種觀想,想到那個可怕,畏懼心生起來,能幫助我們斷惡修善。我們再看下面這段經文:

  【共其怨家。更相殺傷。從小微起。成大困劇。】

  這段經文是約果報以重誨。約果報以重誨,就是以果報再重複的來教誨,來教我們。『怨家』這兩個字,註解講:「惡人在獄火中,痛極生瞋,互相傷殺,是則燒中重複造惡,結怨成仇,故云怨家。」地獄眾生只要一覺悟,一回頭,他就離開地獄了。他這個念頭轉過來,他就離開地獄,地獄的相就不見了,好像惡夢醒了,醒過來夢境不見了。作惡夢很恐怖,嚇得滿身大汗。他不覺悟、不肯回頭,就要受這些極端的痛苦,受這個極端的痛苦當中,在這裡面他又重複的起惡念,造惡業,結怨成仇,變成冤家。這個就是我們平常講的怨天尤人,自己受到苦報,莫名其妙,他會怪別人,怨恨別人。不知道是自己造的惡業,受這個惡報,去怪別人;怪別人,又再造惡業,這個惡報就沒完沒了,惡性循環。他就怪別人,就傷害別人。所以現在我們看到去年跟今年新冠狀病毒這個疫情,你看有一些國家它受到疫情,就怪別的國家,這個就是很明顯的怨天尤人。這個人沒有去反省自己,他遭受這種惡報,他沒有反省說這個是我們自己造的惡因招感的惡報,他去怪別人,這個叫怨天尤人。怨天尤人又加重業障,不但問題不能解決,愈來愈麻煩,所以就變成怨家,結忿成仇,變仇人,又造惡業了。所以這裡講,『共其怨家,更相殺傷』,互相殺害,又造惡業。「更相殺傷」,註解講,「互相報償,甲殺乙,乙復殺甲。」在三惡道中,還是互相報復,跟你有怨的人互相殺害,來生來世,這個甲去殺乙,乙又回過頭來報復殺甲,這個叫冤冤相報,沒完沒了,苦不堪言。所以我們中國古人講一句話,「冤宜解不宜結」,冤仇要化解,不要一直結冤結下去,結下去就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雙方面都苦不堪言。

  『從小微起,成大困劇』,「從微至著,愈演愈烈,無有窮期。」註解講,從原本是一個小小的不高興,起因就是沒什麼,一個小小不高興,就動手了,很小的衝突演變到後面很大的殺傷。一個起因,微不足道的,小小的事情不忍,釀成大禍。「劇」就是多,增加的意思。「行惡不止,苦增不已,乃成大困,創重禍深,故云成大困劇。」這個就是講創傷太重,大禍臨頭。《魏譯》作「久後大劇」,《魏譯》就是三國時代曹魏(曹操那個時代)翻譯的《無量壽經》,這句經文「成大困劇」,它翻譯作「久後大劇」,用的文字不一樣,但是意思是相同。《淨影疏》:「身受勞苦,苦增不息,名久大劇。」勞就是得不到安息,苦不能離開,苦上加苦,勞上加勞,有增不已。三惡道的日子不好過,我們今天作人,人間日子不好過。我們作人就感覺很苦了,這個日子不好過,三惡道就更苦,更不好過。如果我們不覺悟,這些痛苦的果報是無法避免。

  家師淨老早年他在「文昌帝君陰騭文」裡面看到,這在《安士全書》我們大家如果去看,也都可以看到。「文昌帝君陰騭文」,文昌帝君他講,他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身,就是說他有十七世是士大夫的身分,就是輪迴十七世都做士大夫。他講他也是漢朝那個時候開始的因果,也是講冤冤相報,跟這裡經文講的完全相同。大家要看這個故事公案,可以去看《安士全書》,《安士全書》這個有註解。文昌帝君也是要報仇,有一世做太子,他的母親是漢朝劉邦的一個妃子,被呂后害死。他寵愛這個妃子,她嫉妒,把她害死。還不是一下子給她死,四肢給她砍斷,眼睛給她挖瞎,給她丟在那個地方。她這個兒子(就是文昌帝君的前身)看到,他說這個是人幹的嗎?他誓言要報復。後來生生世世報復,有一世當龍呼風喚雨淹水傷害到無辜,自己墮到龍身去受罪。這個詳細的公案在《安士全書》裡面有講,大家可以去看。所以這個都是報復,報復有時候你不可能報到剛剛恰到好處,都報超過;超過,對方又不甘願,他又報回來,到最後演變成大災難,這個災難還連累到無辜的人民,讓無辜人民死傷太多,自己去造了無間地獄的罪業。還好有善根,遇到菩薩給他說法,他終於明白了,懺悔了,把這個怨結化解了,不再報了。所以報復,冤冤相報,雙方都痛苦。痛苦不是只有對方,兩方面都痛苦。一個戰爭,無辜死亡的人很多,你肯定會傷害到無辜的。士兵想打仗殺人嗎?應該是沒有那個念頭,與自己無緣無故,過去生中沒有怨結。但現在奉命非殺他不可,在這個時候,我不殺他,他殺我,逼得你非殺他不可,所以戰爭殺人都墮地獄。你打勝仗、打敗仗,統統墮地獄,都是瞋恨心。所以在戰場死亡的人,千百年之後他印象當中還是在戰爭,他現在在陰間還在打仗,打不完的仗,永遠生活在戰爭苦難當中,這多冤枉。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常講,發起戰爭、引起戰爭、鼓勵戰爭的,將來都下地獄。沒有贏家,都是輸家,戰爭都是輸家。我們再看下面經文:

  【皆由貪著財色。不肯施惠。各欲自快。無復曲直。痴欲所迫。厚己爭利。富貴榮華。當時快意。不能忍辱。不務修善。威勢無幾。隨以磨滅。】

  這段經文就是給我們說前面,為什麼有那些果報,它的緣由、它的根源是怎麼發生的,這段經就給我們說明了。世尊再三從貪瞋痴三毒惡因來教誨我們、勸誡我們,勸我們要學布施、要求智慧,要能忍辱、要修善。世間無論是榮華富貴、名位、權力,都是無常的,都是短暫的,要跟受苦報的果報相比,實在講非常不值得;真的是得不償失,得到一點點,將來受苦不曉得受多少劫。

  『皆由貪著財色』,這是第一句。為什麼要造那個業?起因是什麼?都是由於貪,貪取、執著財色。我們一般講財色名利,財色名食睡,財色名利。《解》:「多求無厭足為貪,貪心牢固曰著。」註解給我們解釋「貪著」這兩個字的意思。多求無厭,我們說人心不足蛇吞象,貪愈多愈好,永遠不會滿足的,這個就是貪,貪得無厭。貪心很牢固,不容易改變,這叫著,執著,著相,嚴重的執著。「財」,指錢財貨物。「色」,男女間之情欲。《寶積經》裡面講,「邪念生貪著,貪著生煩惱。」《嘉祥疏》:「皆由貪著下,出三毒之過。貪著榮華,貪現在樂造惡。」

  『不肯施惠』,不肯以財物布施給別人,「惠」就是去幫助眾生、利益眾生,這個他不肯做,不肯施財、不肯施法、不肯施無畏,這三方面他都不肯,不肯布施。一個人命中的富貴從哪裡來?佛在大小乘經典告訴我們一句真理,「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要牢牢記住。財色名利也不例外,佛在經上告訴我們,生財有大道。生財,你想要求得到財富,有求得財富正當的途徑。這個大道是什麼?就是你要財布施。你要得財富,得財富是果報,那你要修因,修因就是財布施。你財布施多,將來得財富的果報就多,愈施愈多,命裡沒有財,常常有布施的心,你命中就會生財。所以財富是從財布施來的,你要有這個心想去布施,你不想去布施,那也沒有。所以常常想著我要用布施幫助別人,用財幫助別人,自性裡面的財就現出來了。不是為自己,為自己是罪,為自己是病,是為一切苦難眾生。需要財的人,就是用財來布施給他,來幫助他;需要法的人,用法布施;需要無畏的人,用無畏布施,布施不出這三大類。財布施又分內財外財,外財就是我們身外的財物來布施、來施捨,來做好事;內財就是用我們的精神、頭腦,用我們的時間去幫助別人。像我們現在講做義工,為大家服務,這個叫內財布施,內財布施就更可貴。所以布施就這三大類,財布施果報是財富,法布施果報是聰明智慧,無畏布施的果報是健康長壽。財布施可以在生活上,就是在物質生活上得到豐足,不缺乏,不受物質缺乏的痛苦。三種布施當中最重要是法布施,法布施是教學。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四十九年講經說法,他出家一文錢也沒有,吃飯還去跟人家要飯,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什麼也沒有,他沒有財去布施,佛布施給眾生是法。

  這三種布施,它的中心是法。所以普賢十大願講「廣修供養」,這個供養講了七種,最重要就是法供養為最。法供養是最為第一,最就是最殊勝的,也就是我們講一句比較淺白一點,最需要的。所以你法布施得到的是無量智慧,智慧也是愈布施愈多,你愈不吝法,你智慧就愈增長。財富,愈布施財寶愈多;無畏布施愈做得多,你得的就是無量壽。這些都是自性本具的,本來就具足的。佛法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求的是什麼?就是求個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自性裡面什麼都不缺,什麼都具足,你只要恢復自性,明心見性,見性就叫成佛,你無量光、無量壽,什麼都不缺。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本來就是佛,那你也得要承認才行,你不能說我敢當,而是要直下承當,就是佛。所以要相信佛菩薩的教導,佛菩薩慈悲教導,我們用真誠歡喜心來接受,直下承當。佛說我們都是佛,我們就承認,就是佛。所以要學佛,學得跟佛一樣,為什麼?你本來是佛,你作佛是本分的事情。要依教奉行,我們才能得三昧,才能大徹大悟,才能跟佛一樣得到真實智慧,得到真實的德相才能,德能相好都具足,這個叫學佛。世間人所貪所愛,全部都是虛幻的,是無常的,這些虛妄的東西,無常的,佛教導我們要放下,不要執著。你現在有財富,你不肯布施,福報享盡就墮落了。

  『各欲自快,無復曲直』,註解講:「只求自利快心,不問是非曲直。」就是自己享受,自己快意,他這種享受、這種快樂,只求現前這個果報,不問它是什麼原因,非法也能夠得到,那就造罪業了。

  『痴欲所迫』,「貪欲之心,實根於痴,故曰痴欲。」為什麼我們有貪欲心?因為愚痴,愚痴就沒智慧,沒智慧才會起貪欲之心。就是說為什麼他會貪、會造業?愚痴、無知。有智慧的人肯放下,有智慧的人不會造業,知道生從哪裡來,死要去哪裡。所以《遺教經》講:「若有智慧,則無貪著。」《佛遺教經》也有講,什麼人有智慧?沒有貪心的人,他這個人就有智慧了,沒有執著的人就有智慧。「所迫」,《會疏》裡面說,「愛欲逼迫,常想欲境。」。你受愛欲的逼迫,常常想著你的欲望,以為這是很快樂的事情。所迫就是被逼迫,煩惱習氣逼著你自己去作惡,造惡業,自己完全沒有感覺,好像很自然的。這個說明煩惱習氣起作用,習氣太深,長時間培養出來,變成自然的,習慣成自然。

  反省自己,如果我們還有貪瞋痴三毒,那我們沒有智慧,在日常生活當中還是完全被煩惱習氣所控制。怎麼辦?多聽經、多讀經。一天《無量壽經》能讀三遍、五遍,經讀多了,自自然然就開智慧。不想讀的,聽經也可以,多聽。現在播經機很多,我們老和尚講的經太豐富了,一遍一遍反覆的聽。這五種見惑,跟貪瞋痴慢疑這個思惑,我們一般講見思煩惱,就是檢驗我們學佛有沒有真正得到利益,就用聽經來檢驗,這個很有效。沒有貪心的人、沒有我執的人,見到別人在苦難當中,他一聽到,自然就伸出援手,就會去幫助他,歡喜幫助別人。幫助別人離苦得樂,絕不求任何報酬,世間名聞利養都不沾,心裡所求的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在這個世間隨度日,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隨喜當中成就功德。什麼是功德?不著相就是功德,著相就變成福德。我做了多少好事,常常放在心裡,就變成人天福報了。做了多少好事沒有放在心上,不知道,好像有這個事情,你不說,忘掉了,這樣不放在心上,就變成功德。功德是幫助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的助緣,為什麼?你不把世間這些事情放在心上,心就清淨,心淨則佛土淨。

  《解》:「是故損人利己,但慕富貴榮華,以求快意於當時」,求眼前的快樂,快樂要在今天,「不願忍辱修善積累福報於來日,於是威勢不長,隨即消滅。」他今天福報現前,有富貴、有榮華、有威勢、有地位、有權力,一定要知道這個東西不長久,享盡了怎麼辦?福報多半都是前世修來的,這一生當中也有修福,遇到善緣做了一些好事,但是善緣沒有惡緣多,造惡還是比善的多,善報很容易消失。消失之後,惡報就現前,災難就降臨,威勢很快就磨滅了,你的威德勢力就沒有了。所以享福的時候有權有勢,要懂得去積德修福。

  好,這段經文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這段經文,我們就下一次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