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宗同學修行守則—身心兩相安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集) 2021/5/27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06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律要節錄》。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課本第二十八頁,第二行,第十七條看起:
【十七、三業之中,心為主宰;結罪輕重,心境不同。】
我們今天從這裡看起。『三業』就是我們平常講的身、口、意三業。我們的行為無量無邊,歸納起來就是三大類:身(身體的行為)、口(言語的行為)、意(心理的行為)。身、口、意三業造作,心是主宰,所以「三業之中,心為主宰」。主宰就是在主導,心在主導,主導身的行為、口的行為(口就是言語)、意的念頭。口,說話,說話要小心謹慎,當說不當說要有分寸。這個都是要學禮,「不學禮,無以立」,不懂得禮,不懂人情世故,不懂尊卑長幼、親疏遠近,他講話就沒有分寸,可能就沒大沒小。所以古人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孔夫子教學四科,第一科德行,第二科就是言語,第三才政事,第四文學,這個四科,德是本。言語在三業之中非常重要,最容易犯的,比身業容易犯。我們天天在講話,講話當中有意無意,我們講話沒有分寸,講得不對,或者有意的去傷人,口業容易犯。所以《無量壽經》把這個三業,口業擺在第一個。一般都講身口意,它把口業擺在第一個,身業擺在第二個,第三個才是意,可見得口業容易犯。《無量壽經》這個排列,主要是提醒我們「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就是不知不覺我們就犯了口的過失。心為主宰,心是思想、見解,心裡的思想、見解如果純正,身口意三業就不造惡業,身不造殺盜淫,口不造妄語、兩舌、惡口、綺語,心不貪、不瞋、不痴,這個就是意純正了三業就正。所以我們身、口都是聽命於意在指揮的。
修行要從修身口下手,像小乘戒,小乘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這是戒身口七支,也是要達到心裡清淨,因為身口也會影響到我們的心。所以小乘戒是先戒身口,然後影響到心,讓心回歸到清淨。大乘戒,它是以心為主,這就是禪宗講的從根本修。這從根本修,當然就很容易,因為根本控制住,身口自然也就不會犯錯了。這從起心動念去修,從根本修。《了凡四訓》在「改過之法」也給我們列出來,它說有從事相改,有從理上改,最高的是從心上改。我們如果還做不到心上改,那可以先從事上改,事上就是像小乘戒,戒身口七支,從身上改。進一步就是從理上改,理是道理明白了,為什麼我們要這麼做,佛為什麼禁止我們造十惡業,這些道理明白了,道理因果都明白,自然就容易改。最高的是從心上改,從根本上改,這是最高的。所以有的從身口下手,有的從心下手,有的從身心,身口意三業同時都修,這個是最快速的。
『結罪輕重,心境不同。』結罪就是前面講律,處斷輕重,你犯了戒,但是這個戒犯得是輕還是重?這個地方講「心境不同」,就是我們現在的話講,你的動機、你的心態。比如說你殺生,你是故意、有意要去殺,還是無意的?這個心境就不一樣。你故意去殺,當然就重了,如果是無意的就比較輕;還是有罪,但是比較輕。所以舉出一個殺生,結罪在這個心境上。小乘也是這樣的,五戒,處斷輕重,要看他的動機、他的因緣、他的對象,這樣來處斷他犯的這個戒的輕重,可以懺悔還是不可以懺悔。
小乘戒戒身口,身你沒有犯、口沒有犯,就沒有犯戒。如果心裡起心動念,但是身、口沒有實際上去造作,就沒有犯戒。比如說持小乘戒,心裡很想去殺生,實際上他沒有殺,那他這樣不犯戒,所以他就不結罪,他是從身口事相上來處斷輕重的。大乘菩薩戒就不一樣,大乘菩薩戒是論心不論事,你起一個心、動一個念,要殺害眾生、要傷害眾生,雖然事相上沒有去做,已經犯戒了。所以小乘戒,他心裡很恨這個人,要把他殺掉,實際上沒有殺,他不犯戒;如果大乘戒,心裡很恨這個人,想把他殺掉,他雖然沒有去殺,但是已經犯戒了。反過來講,大乘菩薩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他如果以慈悲心去殺人,他有功德。佛在經典上也有講這些公案,有一個菩薩他也證果有神通了,跟五百個商人一起出海去尋寶,其中有個商人起了惡意,要把其他的商人全部殺害,在外面取得的財寶他就一個人擁有了,動了這個念頭。菩薩有他心通,知道這個商人不得了,他已經準備要怎麼做了,他這個心很堅決,勸他也不會回頭,就趁他還沒有動手的時候,這個菩薩就先把這個惡商人殺了,救了其他五百個人。同時也救了這個惡意要殺人,謀財害命的這個商人,也救了他,為什麼?讓他少造殺業。他如果殺了五百人,得到那些財寶,犯了殺生、偷盜這麼重的罪業要墮地獄;現在他是被殺,他沒有罪,他不用墮地獄。所以救了這個惡意要謀財害命的商人,也救了其他的商人。所以這個菩薩慈悲,他這個殺生有開緣,叫開殺戒,他開緣。但是如果你是怨恨這個人,把他殺了,那就造罪業。
所以「心為主宰;結罪輕重,心境不同」,那個心不一樣,境就是那個環境、那個條件,你殺人的時候,你用什麼方法、用什麼手段、用什麼工具。如果你用了殺人的工具非常殘酷的,罪就重;一般的,罪就輕。比如說拳頭也可以傷人致死,還有你拿刀、拿槍、拿炮,或者很殘忍的那種殺人的武器,那個罪就重了。所以一個心、一個境,境就是對象,你殺的對象是什麼。你殺畜生,畜生也不一樣,殺一隻牛、殺一隻螞蟻都是殺生,對象不一樣,結罪也不一樣,這個都是屬於律在處斷輕重。所以戒律,條條戒律都有開遮持犯,這個要懂得,要有智慧去區別,要有智慧去觀察,知道在什麼樣的時候應該是什麼做法才能夠利益眾生。所以心境不同,從這個地方結罪,輕重差等就很大,差別等級就很大。好,我們再看:
【十八、經云:無得焚燒山林,傷害眾生;就決湖池,堰塞派瀆,殘害水性。】
這是我們佛弟子要牢牢記住的,如果犯了這一條,燒山林木,『就決湖池』,這個罪過就很重,決定得重罪。縱然無心,得的罪也很重,為什麼?傷害的眾生太多了。我們要小心謹慎的就是火燭,特別是在曠野的地方,稍稍不謹慎,引起火燒山。火一燒山,你看山林裡面,我們雙溪都是山林,裡面有多少蜎飛蠕動這些動物。所以《地藏菩薩本願經》佛給我們講,「若遇燒山林木者,說狂迷取死報」。有的人他故意去縱火燒山,我在馬來西亞古晉那個地方看過土著燒山,他們要種旱稻,燒山。這個燒山的罪很重,《地藏經》講「若遇燒山林木者,說狂迷取死報」,發狂。因為那些動物遇到火災就狂亂奔跑,造這個因,自己就得狂迷取死報。所以火燭要小心。我們出家人是沒有抽煙,有一些在家人抽煙,煙蒂亂丟,也容易引起火災,這個要謹慎。無意的,罪也是很重,因為傷害的眾生太多了。『就決湖池,堰塞派瀆』,「堰塞」就是河堤,我們現在講河邊的堤防。破壞河堤的機會很少,我們也不會去做這個事情,就是無意的也不太可能,但是可能有一些人他有意破壞河堤。這一條就是不殺生。
不殺生,實在講不但動物不能殺,植物也不能隨便去傷害。在《太上感應篇》講「昆蟲草木,猶不可傷」,這是道家的《感應篇》講。佛家也是一樣,佛在《戒經》教比丘,「清淨比丘,不踏生草」,就是那個生草,植物它也是活活潑潑的,我們給它踩下去踩死了,這個也不忍心,它也是有生命,很活潑的生長在那裡給我們看,不能故意去踩這個生草。但是這條戒也有開緣,就是說除非沒有路了,沒有路只好要從青草走過去,這個是可以的,這個叫開緣。如果有路,你就不能去走生草的地方;如果沒有路,那可以,開緣。另外我們在《戒經》裡面也看到,佛在《戒經》也有制這個戒,就是出家人如果修行,在山上搭茅蓬,搭茅蓬需要木材,你就必須去砍樹。佛有規定,如果出家人要搭茅蓬要去砍樹,事先要三天前就要去跟那個樹神講,說我是要搭茅蓬,需要用到這些樹,請你們搬家到其他地方去,跟他講,給他誦經念咒,給這些樹木神迴向,三天後才可以去砍。不可以沒有事先跟他講,一去就把它砍了,這個就不可以,這就犯這條戒。所以三天前。
這個事情在澳洲圖文巴淨宗學院也發生過,那個時候學院有一些工程,蓋房子,樹要移開,他們就照這個《戒經》,三天前去跟這個樹神講,請他搬家,給他念經、念咒、念佛迴向。三天後他們就去砍了,就移那個樹了。結果那天晚上,好像是悟謙師夢到樹神跟他講說,你們太快來砍了,他說最少要給我們一個星期的時間,三天我們還來不及搬家,還沒搬完,你們就把我們住的地方拆除了。夢醒過來向淨老和尚報告,淨老和尚想一想,也是有道理,因為澳洲人,西洋人工作沒有中國人那麼快。如果中國地區這些樹神,三天時間是可以,在澳洲那個地方的確是要七天,因為他們工作比較慢,效率比較沒有中國人那麼快、那麼高,他們時間一到就下班,他不會加班的。所以後來我們老和尚就講,澳洲那個地方七天,在外國都是要七天。七天當然是更好,七天讓他有充分的時間來搬家,當然是更理想。所以「清淨比丘,不踏生草」,不踏生草就是養我們的慈悲心,如果我們去踏了生草,也就沒有慈悲心了。這一條就是跟殺生有關的,這都屬於殺生這一類的。我們住在山上,這方面特別要留意,山上眾生很多。我們再看:
【十九、慈悲之道,是菩薩利生之大道。慈能與樂,悲能拔苦。】
不殺生是什麼?就是慈悲,慈悲心具體的表現就是不殺生。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利益眾生,當然第一個就不能殺生。任意去殺害眾生就沒有慈悲心,所以要長養慈悲心就從不殺生開始。不殺生,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也講得很深入。殺生有身殺、有口殺、有意殺,身口意三業都有。身殺就是我們自己身體親自去殺害眾生,拿著刀、拿著棍子或其他的東西,親自殺害眾生,身殺。口殺,叫人家去殺,像我們吃肉的,到海鮮店或者是買野味,請老闆當場殺,不是他親自殺,但是口殺,「老闆,這隻羊幫我殺一殺」。我們過去在大陸,我在山東做百七,看到路邊一些商店掛個招牌,「羊,現宰的」,現宰就是當場殺的。你去買,你要去吃羊肉,那你就叫老闆,那一頭羊給我殺一殺,煮來給我吃。雖然不是自己用身去殺,但是用口殺。意殺就是起心動念要殺。意殺,我們淨老和尚也講得很深入,就是說只要你有傷害人的念頭,你要讓那個人生氣,讓他不高興,你要去指責他,這個就是殺心,惱害眾生是殺心。所以這個都很細的,講到心理去了,從外面身、口講到內心這些意念。最圓滿當然身口意三業都不殺,這才符合菩薩慈悲之道,菩薩是『利生之大道』。『慈能與樂,悲能拔苦』,就是慈能給予眾生安樂,悲能拔除眾生的苦難。早上我看了一下網路新聞,在台灣全省有很多耳鼻喉科的醫師自願出來支援第一線防疫的醫護工作。這個是幫助大眾拔苦,現在這個苦難,幫助來拔除。慈就是能給予安樂。所以「慈能與樂,悲能拔苦」,這個是菩薩的精神,我們也讚歎。這個就是諸佛菩薩的心,佛菩薩的心就是希望眾生趕快成佛,那是諸佛菩薩的心。如果我們天天念佛,求佛菩薩加持,天天幹的是傷害諸佛的心,佛力加持加不上,這個要知道。所以俗話常講,佛門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學佛的人要從這裡下手。
但是慈悲是要理智的,不是感情用事,那就錯誤了。所以佛門也有一句話講,「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是什麼?那是感情的慈悲方便,慈悲方便都是感情用事,不理智,這個就壞了,所以一定要建立在理智的基礎上。我們看到古大德,以前我們淨老和尚常常舉出《禪林寶訓》,常常講這些公案,到晚年就比較少講,早年聽經的時候常常聽到他提到《禪林寶訓》。《禪林寶訓》是非常好的一部書,裡面有很多公案。他常常舉出一個公案,他說那個老師如果看中一個學生,知道這個學生是法器,希望將來能夠做傳法之人,如果他選定之後,對於那個學生就非常苛刻,就從來沒有好臉色給他看,處處找他麻煩,沒有毛病也找他麻煩,我們一般講「雞蛋裡面挑骨頭」,去折磨他。這種人將來才能承受大法,才能有真正大的承擔。我們在《禪林寶訓》看到有個例子,那個老師看他不順眼,想盡辦法把他趕走,見到他不是打就是罵,從來不把他當人看。但是他對老師非常恭敬,怎麼趕他也不走,老師把洗腳水潑到他頭上,他還是不走。最後找個理由把他遷單,遷單被遷出去,沒辦法,被趕出去,不能住了,這個老和尚在裡面講經說法,他還躲在窗外偷聽。這樣過了一個時候,老和尚要傳法,要退居,住持要讓位,新的住持是誰?老和尚說,把外面躲在下面偷聽的那個人找進來,那個就是他的接班人,傳他的法。這才曉得,傳法傳給他的,就是傳給那個人。可見得那是真的愛護。《金剛經》講「一切法得成於忍」。你要不能忍,那就算了;你能夠忍,能承受,將來如來家業就可以交給你。所以看看古人教學,跟現在人大不相同。
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也常講,他在台中蓮社求學,李老師教學,他看中你了是有打有罵,很嚴格;如果沒有看上你,對你很客氣。是不是老師有私心,比較照顧那個人?不是,實在講,老師他沒有私心,他是平等的教學。選擇的標準是什麼?他老人家所教的你真的聽了,真的去做,他知道。你表面上在聽,表面上很恭敬,離開之後完全不照做,陽奉陰違,這樣的學生,老師就對他很客氣。為什麼?不跟他結冤仇,不去得罪他。有的學生你也不能講他,講他你就得罪他,他就恨你一輩子。他不能夠了解老師的用心,就變成跟他結冤仇,所以對他就要很客氣。這種真的學生,打你罵你,學生對老師還是感激,那就不一樣。所以慈悲是理性的,世間的愛是感情的,這個有區別,但是表現在事相上完全相同,一般人也不容易看出來。表面上看都一樣,但心不一樣,心態不一樣,用心不一樣;換句話說,他的方法跟目標也不一樣。佛菩薩的方法決定是誘導人成就戒定慧,目標一定是幫助你破迷開悟、明心見性。我們再看第二十條:
【二十、經云:施恩濟乏,使其得安。若見殺者,當起慈心。】
『乏』是缺乏。眾生有缺乏,我們有多餘的就應當幫助他,這是『施恩濟乏』。「施」是布施,布施恩惠來救濟貧乏、缺乏的人。他不缺乏,他生活就安定;如果他有所缺乏,就生活不安。他不缺乏,生活安定了,情緒也安定,所以這個『安』是身也安、心也安,身心都得到安穩。這兩句是總綱,下面是舉一個例子。『若見殺者,當起慈心』,「若」是假若,如果你看到那個眾生要被殺害,應當生起慈悲心,能夠救護這是最好的,不能救護也應當給他祝願。就是開導他,叫他了解這是業因果報,你這一生被人抓來殺,也是你過去生自己造的業因,過去生你也是造這個業,你殺害眾生。過去生你殺害他,這一生換你被他殺害,這個業因果報要給他勸,給他祝願。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有瞋恚心,縱然被殺害也不要有瞋恚心,曉得這是三世因果,自作自受,過去生造的,不要冤冤相報。在這個時候真誠心信願持名,念佛求生淨土,勸導這個眾生,如果真信切願,臨終一念、十念也必得往生西方。這個事實有很多公案,這些例子在經典上也有。我記得以前看過一個經典的公案,好像一隻狗被殺,一個人去勸那個人不要殺,那個人不答應,一定要殺。後來他就去給這個狗說法,你之前造的這個業,現在業因果報遇到了,他要報復沒辦法,這也是你造的業,你要安心承受。給牠說法,給牠念佛,後來這個狗被殺了,就投生到人道來,有這個公案。這個都是屬於「施恩濟乏」。
施恩濟乏,我們現在放生也屬於這一類的。不過現在這個放生,政府規定很嚴格,不能隨便放,怕破壞自然生態的平衡,這個政府有管制,這個也是需要的。過去我們在澳大利亞,在澳洲布里斯本,澳洲淨宗學會也辦過放生活動。辦放生活動,事前一個月要向政府報備,你預備要放哪些生物,水族類的還是飛禽、還是走獸?一般大多數都是放水族類的佔多數。水族類的,布里斯本市政府有規定,你要放鹹水的(海水就是鹹的)還是淡水的,還是你要放海水跟淡水交接處,有鹹有淡的這個魚,都要向他報備。你大概要買什麼魚,大概哪一類的,要先報備,報備了他就會先指定一個地方讓你去放。鹹水的到哪個地方放,半鹹半淡的在哪個地方放,淡水的在哪個地方放,他有規定你一個地方,其他地方不能放。這些也是屬於施恩濟乏,施恩濟乏就很廣泛。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條:
【二十一、一切眾生於財法二種,多所饉乏。見眾生起於慳貪、破戒、瞋恚、懈惰、散亂、愚痴之障,為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而濟度之。以財施能令身安,法施能令心安。】
這是講『一切眾生於財法二種,多所饉乏』。「財」是物質,「法」是精神、心理的,身跟心兩方面都缺乏。所以『見眾生起於慳貪』,「慳」是慳吝,「貪」是貪求,沒有的想要得到,得到了不知足,貪求無厭,貪心沒有止境。慳吝是自己有,不肯施捨給別人,吝嗇,一毛不拔,這個是慳,慳是吝嗇、慳吝;貪是貪求,沒有的想得到。第二『破戒』,不守規矩,破戒。第三『瞋恚』,喜歡發脾氣,一點點不順心就發脾氣。『懈惰』,「懈」是懈怠、懶惰、懶散。『散亂』,心很散亂。『愚痴』就是沒有智慧。這些障礙,菩薩就為他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而濟度之』,用這個來救濟、來超度。我們講超度,實在講這個就是超度,用六度來對治這六種煩惱。所以菩薩修六度為眾生,勸眾生修六度。所以《無量壽經》第八品,「積功累德」這一品,法藏比丘在因地修行,就常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安立眾生,自己這樣修,也這樣教眾生。『以財施能令身安,法施能令心安』,財布施能夠讓他物質生活沒有缺乏、沒有憂慮,身能夠安。在佛門裡面講,「身安則道隆」。法施,你要講經說法,你要布施給他,他心才安。就好像我們這個道場,居士來供養,我們衣食住沒有問題,身得到安;但只有身安,如果大家不明理,沒有說法,沒有教大家怎麼修行,大家雖然身安,心不安。所以兩方面都要,不能只有有吃、有住、有用。住的環境很好,身安了,但是心不安,常常生煩惱,所以要講經說法,要教學,這兩方面才能平衡,身安心安。
好,這一條我們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下面我們明天再繼續來學習。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