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攝六根,慎勿放逸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一集)  2021/7/4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41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律要節錄》。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律要節錄」六十五頁,從第二行,五十七這裡看起:

  【五十七、臥須右脇,名吉祥睡。不得仰覆臥,及左脇臥。】

  這是在威儀門裡面講的睡覺,『臥』。在佛門,我們看到臥佛,佛臥的時候都是『右脇』,就是右手邊,右脇。我們生活當中,四威儀就是行住坐臥,臥就是躺下來的時候。所以這個躺下來必須要右脇,就是右邊(右手這邊)貼在床上,這個叫右臥,這樣睡的姿勢叫吉祥睡。『不得仰覆臥』,「仰臥」就是我們一般人睡覺四肢躺平,臉朝上,這叫仰臥。仰臥就不是吉祥睡,這個仰臥好像我們看到人死了,就是這樣四肢伸直躺在那裡。所以人睡了之後,就像死了一樣,每一天小死一次。如果右臥,這就是吉祥臥,這個仰臥就不是吉祥臥。但是我們一般人都習慣仰臥,都躺平下去,這個不是吉祥臥。「覆臥」是趴著睡,覆臥也不對。趴著也不是吉祥臥,實在講,趴著睡也不衛生。根據中醫講,如果右臥對肝臟比較好,對生理方面,肝臟比較好。仰臥或者覆臥,趴著睡、仰著睡,以及左脇臥,這個都不是吉祥臥,不是吉祥睡。左脇就是左邊,應該取右脇,右臥。我們看到臥佛的姿勢,就是那個姿勢就對了。這個也是要練習的,平常我們剛開始睡覺,這是右臥,但是睡著了,翻一個身又是仰臥了。這個我們現在常常就這種情況,但是慢慢練習,就是我們剛睡覺的時候,我們就養成一個習慣右側,右側這樣躺下去睡。睡著了,我們沒有辦法保持這個姿勢到天亮睡醒,就隨它去,有醒過來再把它調過來就好了。我們記住右脇臥,叫做吉祥臥,這樣的睡姿是比較不會作惡夢,所以這個睡的姿勢是非常重要,這是四威儀之一,非常重要。我們再看:

  【五十八、《大律》云:「有五種人問法,皆不應為說。】

  『大律』是《四分律》,就是有五種人來請問佛法,都不應該為他說法。哪五種?下面第一種:

  【(一)試問。】

  『試問』是什麼?我來給你考試考試,看你懂不懂,這個態度叫「試問」。他不是真的有疑問來請問的,他是來試看看你到底懂不懂,這種態度不恭敬,用試探的口氣、考試的態度來問問題,就不應該為他說法,不要跟他講,這樣不跟他講可以的。可以不用跟他講,因為他沒有誠意,他是來考試的,不是真正他有問題。

  【(二)無疑問。】

  『無疑問』就是說他沒有疑問,這一類也是故意問的。沒有疑問,那問什麼?問一些跟佛法不相關的,這個也不需要跟他回答。或者他已經是自己沒有這個疑問,他故意發問。這一類也是屬於試探的一種,這個態度就不對。但是另外有一種,叫「利樂有情問」,自己沒有疑問,他是代替別人來發問,這是可以的。像過去早年,淨老和尚在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辦大專佛學講座,每一次辦大專佛學講座都有一堂課是「佛學問答」。往往學生有的人他是剛剛接觸佛法,請大家有問題提出來發問,很多人也都不知道怎麼去問,是不是真正沒有疑問?有,但是不曉得怎麼問,不曉得從何問起?這個時候如果有比較資深的學長、學佛比較久的學長,看到這種情況可以代表,代替大家來問。他大概知道大家的疑問是哪些方面,其實他自己是知道的。他是代替別人問的,別人不知道怎麼問,但是確實有這個問題,他知道,但是不會問,他代替他來問,這一類在經典講叫利樂有情問。像眾生不懂得怎麼問問題,佛的資深大弟子知道了,代替他們問,這是利益眾生的,利樂有情問,那這個是可以。如果不是代替別人問,自己沒有疑問,你故意要問,這個就沒必要,這個也不需要回答,你是常常聽,你都知道了,你何必再問?就沒有意義了,這也不必作答,不必為他說法。

  【(三)不為悔所犯故問。】

  第三條,他不是為了懺悔他自己所犯的過失,是故意來請問的,這個也不用為他說,他不是為了懺悔自己所犯的過失,故意去問的。他不是為了懺悔所犯故問,那這個也不必說。他沒有心去懺悔,問這些,你跟他講也沒有意義,實在講彼此浪費時間了。

  【(四)不受語故問。】

  『不受語』,講了他也不接受,一直問,那也沒有必要為他講,這個我們過去也碰到很多。講了、說了,他也沒有聽進去、也不接受,但是一直問,這也沒有必要為他說。

  【(五)詰難故問,並不得答。」】

  『詰難』,就是他來找麻煩的,我們一般講找碴的,故意講一些難題來為難你,這叫「詰難故問」,故意的。這都不必要跟他回答,不要跟他說。這個有沒有?有,過去我們淨老和尚早年講經,他是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講經,那個時候香港好像他是住在中華佛教圖書館暢懷法師(暢公)那裡。第一次去香港講經,講了四個月,好像講《楞嚴》。還沒有講之前,香港的同修就有給我們老和尚提醒,就香港的居士,他說香港有一批人,專門找外面來這裡講經的法師麻煩。過去有很多從外地來香港講經的,這批人就到現場來,他不是來聽經的,他是來找麻煩的,故意出一些難題去問,目的就是要把這個法師難倒,就是要他以後不敢來香港了。真有這批人,所以就有好心的居士提醒我們師父上人,說你要有心理準備,有一批人專門是來找麻煩的,問很多奇奇怪怪的問題。我們師父上人似乎胸有成竹,他也覺得沒有關係。講了四個月,一個人來問都沒有,為什麼?在講席當中,把他們想要拿出來問的這些難題統統先講了,講到最後這些人也拿不出什麼問題來問,知難而退了,所以都沒有人來為難。後來講下來,這些居士說:淨空法師,你是第一個人,第一個法師到香港來講,沒有被人去問難的。過去很多法師來香港講經都被問難,人家故意來找麻煩,出一些難題來問他,讓他下不了台。

  以上,這五種來問問題,『並不得答』,就不需要跟他回答。這個是可以的,不需要回答,回答也沒有意義,對他也沒有幫助,這個是問。所以我們要記住,問問題態度要恭敬至誠,真正疑問來請問,而不是以上講的這五種,這五種問就不對了。這是我們要向善知識提出問題,要避免這五種,真誠恭敬心請問,這樣才可以。如果有人他是真誠恭敬來請問問題,不是以上講這五種人,就可以跟他解答。我們再看下面:

  【五十九、若為說佛法,則彼信重心生,福慧增長,超越輪迴,是即度父母出於生死苦海矣。】

  這條是節錄。在《沙彌律儀要略增註》裡面,他是講你出家了,你是沙彌,回去俗家看自己的父母親,父母親還在世,是有必要一段時間回去看看父母,是可以的,回去看看父母。回去看父母,在《要略增註》裡面也特別註明,不要一回家講那些世俗的,跟佛法不相關的話。當然看見父母,難免這些家常話的問候,這些是需要的,這個世間法也不能說完全沒有。但是主要還是要帶入佛法,讓父母得到佛法的利益,勸父母學佛。不能一回去,講道場的事情,是非人我,講自己在道場,師父多嚴格,他自己在道場受多少委屈,就不要去講這些,講這些讓父母操心,那不孝。所以應該回去問候父母,主要要為父母說佛法,讓父母真正認識佛教,進一步來學佛,能得到佛法的功德利益,這是最重要的。『若為說佛法』,「若為說」主要對象就是父母,父母是我們世俗家庭的代表,當然這是舉出一個父母代表,當然包括其他兄弟姐妹、親朋好友,有這個因緣也要為他們說說佛法,結結緣。

  如果為他們說佛法,『則彼信重心生』,他的信心生起來,他很尊重,他相信、尊重的心生起來了。相信佛法、尊重佛法的心生起來了,他就會認真來學佛,『福慧增長,超越輪迴』了。幫助父母、家屬增福增慧,最後超越六道生死輪迴,那就是超度父母、盡孝道。這個孝道盡得才圓滿,不要去講那些沒有意義的話。比如說,我們修淨土,最好勸父母也能念佛,發願求生西方淨土。如果父母對佛法(佛教)生起信心,信心生起來他就會尊重,他就會學習。我們念佛人,當然勸父母要念佛,求生西方淨土。父母他相信、他接受了,他老實念佛,這一生就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超越六道生死輪迴,一生成佛了。『是即度父母出於生死苦海矣』,「度」就是幫助,協助父母出離生死苦海,這個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回到俗家,不要講那些沒有意義的話,最重要勸父母信佛念佛,發願求生西方淨土,這個才是最重要的話,其他都不重要。這是講到回俗家看父母,要為父母說佛法。我們再看下面一條:

  【六十、不得左右邪視,不得雜語。若與女人語,不得低聲密語,不得多語。不得詐現威儀,假粧禪相,求彼恭敬。不得妄說佛法,亂答他問,自賣多聞,求彼恭敬。】

  這一條也是一個威儀,『不得左右邪視』,這個就是眼睛不能看左看右,眼睛斜著看的,這個威儀就不好。眼神邪視,讓人家感覺心不端正,所以眼睛「不得左右邪視」,有這個習慣要改過來。『不得雜語』,「不得雜語」就是說不要講那些散心雜話。雜語就是講那些沒有意義的話,無義語,沒有意義的話叫雜語。『若與女人語,不得低聲密語,不得多語。』跟女眾講話不能「低聲密語」,低聲就小聲的,我們一般講,講悄悄話,出家人跟女眾講悄悄話,這是很不得體。人家看到很奇怪,他們兩個是講什麼祕密?怎麼低聲密語怕人家聽到,是不是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讓人家產生誤會。「不得多語」,跟女眾講話也不要講太多,重要的、該講的講一講就好,不要講太多,講得很多、講很長時間,就沒有必要。這是講話。

  下面是講『不得詐現威儀』,「詐現」就是欺詐。用欺詐的行為,外面表現得很有威儀,『假粧禪相』,在那邊打坐入定,『求彼恭敬』。坐在路邊打坐,姿勢擺得很莊嚴、很有威儀,但是內心不是那麼一回事,內心是想求別人對他恭敬供養,他是這個心態,不是真正他有功夫,裝的,我們現在講裝模作樣,目的求得別人對他恭敬供養。這也是欺騙信眾不好的一個做法,欺騙信眾,「詐現威儀,假粧禪相,求彼恭敬」,這個也不可以。『不得妄說佛法,亂答他問』,「妄說」就是不懂的就不要講。人家問了,不懂,你隨便給人家亂答,這個是不可以,「亂答他問」。在《論語》也講,「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我們知道多少,他問了,我們知道,我們跟他解答。我們不知道,就跟他講,這個我還不知道,你可以去另請高明,你再去請問高明的人,我的學問有限。所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道就知道,不知道,不要假裝知道,然後亂講,「妄說佛法」,亂答他問,這個是不可以,這會壞亂佛法。

  『自賣多聞,求彼恭敬』,這個心態也是要求人家恭敬供養。前面是假裝一個參禪的那種禪相,詐現威儀就是戒律,看起來戒律持得很好,禪相就是他有禪定功夫,但這都不是真的,裝模作樣的,目的就求人家恭敬他。這一段就是說講經說法不能亂講,讓大家覺得他這個學問,博學多聞,了不得,這也是要求彼恭敬,求人家對他恭敬供養。總是離不開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總是離不開這個。不能妄談佛法,現在有很多人妄談般若。江味農老居士他註解《金剛經講義》,他說現在人談般若都是妄談般若(妄談就是亂講)、淺談般若、怕談般若,這都是不對。佛法要不要說?要說,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佛法一定要有人說,但是說法的人,一定自己要真正有把握知道的才能說;你自己沒有把握,不要亂說,亂說也要背因果。

  你看禪宗一個公案,錯下一個字的轉語,就要墮五百世野狐身。一個字,不落因果跟不昧因果,就是一個字之差。有人問禪師,大修行人還落不落因果?他說不落因果。後來就墮到狐狸身去了,墮畜生道,五百世做狐狸。後來這隻狐狸又遇到一個禪師,大善知識,請他開示,他以前給人家回答,人家問大修行人落不落因果?他說不落因果,這樣墮五百世野狐身。請問這個禪師,他這是給人家回答得不對,要怎麼回答才對?禪師就跟他講,你以前講的,再重新講一遍給我聽。他說你改一個字,「不昧因果」,把那個不落的落改成不昧的昧。他聽完之後就脫離野狐身了,他的錯誤被糾正過來了。不落因果就是沒有因果,撥無因果,那不對,那很嚴重,著空了。所以古大德講,「寧可著有如須彌山,不可著空如芥子許」。你著有,你相信有因果報應,你還會斷惡修善、持戒修福,雖然你執著,不能超越六道,不能明心見性,但是不落三惡道,會得人天福報。著相修行,不能超越六道,但是可以得到人天福報。

  所以「寧可著有如須彌山」,寧可著有,有因果,這個像須彌山那樣。也「不可以著空如芥子許」,你著空像芥菜子,執著那麼一點點,那就不得了了,撥無因果。撥無因果怎麼樣?就造惡業,反正沒有因果報應,怕什麼,無所謂。造惡業就有惡報,就墮三惡道去了,這個很可怕的,所以不能撥無因果。不落因果跟不昧因果,一個字之差就完全意思不一樣。不落因果就沒有因果,不昧因果是什麼?因果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昧就是清楚明白。雖然當體皆空,這個體是空的,但相是有,空有不二,才是事實真相。著空、著有都不對,但是著空比著有更麻煩。所以這個般若不能不講,也不能亂講。如果不講,我們很難深入經藏。

  我們看世尊一生三十歲成道,七十九歲入滅(在中國人講虛歲八十歲),入般涅槃,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前面十二年講阿含,阿含部講了十二年,阿含好像小學、中學,人天善法,出世間的小乘法,後面八年是方等,方等是高中。前面通小乘、人天,後面通大乘。前面一共講了二十年,阿含十二年,方等八年。第三階段,般若講了二十二年,二十二年般若談。最後面就是《法華》、《涅槃》,《涅槃》是遺教,主要是講《法華經》,八年。開權顯實,會歸一乘,《妙法蓮華經》,等於是研究所了,般若等於是大學課程,它是大學課程。可見得佛法的中心是般若,如果沒有般若就不是佛法,就變成世間法。從小乘提升到大乘要般若,大乘要提升到一乘,也是要般若,所以般若它是中心,不能不講,但是不能亂講,講錯了,給人家誤導,那更麻煩。

  所以江老居士他說宋朝以後,在佛門裡面講經的法師,講其他經典的有,講般若的就很少,縱然有人講,講得很淺,淺談般若。沒有講的,怕談般若,怕就是怕人家誤會,聽錯了,給人家誤導,自己要背因果,就不敢講,叫怕談般若。所以江老居士講,很有道理,不可以妄談般若,亂講不可以;也不可以淺講般若,你講淺了,人家得不到受用;也不能怕談般若,怕談都統統不講,人家就不懂了。佛法的中心,般若是非常重要的,不能不講。所以應該要深講、圓講,要深入的講般若,圓滿的去講般若,這才是正確的。所以這裡也講「不得妄說佛法,亂答他問」,這不可以的;「自賣多聞,求彼恭敬」,這也是要背因果的,以上這個都要避免。「詐現威儀」也不可以,好像戒律持得很好,很有威儀,但內心求人家恭敬,這就是假的,不是真的。「假粧禪相」,外面表現得好像有禪定功夫。一個示現戒律威儀,一個示現好像有禪定,一個講經說法,亂講,這些裝模作樣都是為了求得人家對他的恭敬供養,這個就不對了,不可以這樣做,要避免。我們再看下面一條:

  【六十一、不得說僧中過失。人非聖哲,孰能無過。迦葉起舞,堯舜病諸。自無慧目,豈察他非。僧德如海,佛猶親讚。若生誹說,直招苦報。】

  這一條主要是『不得說僧中過失』。「僧中」是僧團當中。不要去說這些僧團當中的一些過失,因為畢竟都還是凡夫,大家都在修,所以『人非聖哲,孰能無過』。儒家講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這也就是說,僧有聖賢僧、有凡夫僧,凡夫僧他還是凡夫,怎麼會沒有過失?就是因為有過失,才要修行。聽經聞法,持戒、修禪(修行)。修行是修正我們錯誤的行為,行為有三種,身體的行為、言語的行為、意(心理)的行為,身口意三業。我們做三時繫念,每一時都要念一遍懺悔偈,身口意三業行為有偏差、有錯誤,把它修正過來,這叫修行。凡夫,當然三業都有過失,所以才要修行。如果沒有過失,那就不用修行,就成佛了。還沒有成佛之前都有過失,只有到圓滿成佛了,才沒有過失。等覺菩薩都還有一點點過失,他有一分生相無明未破,那個就是他的過失。

  所以,你看普賢菩薩示現等覺菩薩,還要帶領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十大願王第四願「懺悔業障」,懺是懺除,悔是悔過,就是我們中國人講改過的意思。過去不要再造,就懺除了;悔過,不要再犯這個過失,這就是懺悔的意思,懺悔業障。你看等覺菩薩他還要懺悔業障,等覺菩薩什麼業障?就是生相無明他還沒破,那就是他的業障。那很微細,幾乎快沒有了,但是還是業障,還要懺悔。你說等覺菩薩以下,到地獄眾生,哪一個人沒有過失?所以不能去說僧團當中的一些過失。特別回去給父母親講、家屬講,讓這些人瞧不起僧團,造罪業就更重了。

  我們要知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這個「聖哲」就是聖賢。你還沒有成聖、沒有成賢,怎麼會沒有過失?嚴格講,在世間法講,到聖人才能說沒有過失,賢人還有過失。賢人就等於是菩薩,聖人等於是佛,這是世間法。出世間法,佛陀才沒有過失,佛陀以下菩薩,菩薩以下都有過失。在世間法裡面,聖人以下賢人,再來就君子。在佛法裡面,佛、菩薩、羅漢;在世間法,儒家他的學位也三個等級,第一個君子,第二個賢人,第三個最高的聖人。孔子,我們稱他為聖,聖人。但是孔子我們看他怎麼樣?你看他是聖人,他七十歲了,他說再給我幾年,我好好來深入《易經》可以無大過,就可以避免一些重大的過失,大過可以避免了,但是小過還是有。你看聖人都要懺悔業障,何況我們凡夫?所以不要去說僧團當中一些不好的過失,講這些,自己造口業,造罪業。

  『迦葉起舞,堯舜病諸。』這是舉出佛門,「迦葉」他是修苦行的,他還會起來跳舞。世間的聖賢,古聖先賢,堯帝、舜帝是聖王,我們看好像還有過失。是不是真的有過失?不是,可能我們不了解。所以孔子也講,你親自看到的事情都不一定是事實真相。就舉出一個例子,有一次孔子在陳絕糧,那一段時間他們在郊外。煮一鍋稀飯,煮好他們要先供天,就像我們佛門午供,我們還沒有吃飯就先供佛。他飯煮好了,還沒有供天,子貢在遠遠看到,顏回就把那鍋先吃掉一口了,他就去給孔子(老師)報告,說顏回煮的飯,沒有供天他就先吃了,我親眼看到的。後來孔子就找顏回來問怎麼一回事,你怎麼飯煮好了,沒有先供天,自己就先吃了?顏回就講了,他說剛才那一鍋飯飛了很多沙進去,那不能供天,所以我就把它挖起來吃掉了,那個不能供天的,大家才明白原來是一場誤會。所以沒有問清楚,這個當中很多是誤會,自古以來中國、外國都有。何況我們凡夫,『自無慧目』,我們沒有智慧,『豈察他非』,就是說你怎麼有辦法去觀察別人他真的錯在哪裡、對在哪裡?不能隨便去下一個斷語。就像剛才舉出來,你親自看到的事情都還會有出入、還會有差錯,你沒有問清楚。所以親自看的都還會看錯,那何況聽人家講一講,你就認為是這樣,那這個常常就會出現誤會,事實不是那樣。

  所以『僧德如海』,這個「僧德」好像大海一樣,佛也讚僧,『佛猶親讚』,佛也讚歎僧,讚歎僧團。所以佛門有一句話講,「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不要去說僧眾的過失。「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特別我們佛教界,我們佛教界如果有什麼不好的事情,我們也沒辦法求證,我們不要去傳,聽人家講,到我們這裡為止。在佛教,僧團還是要維護自己佛教的形象,這樣對社會大眾、對眾生才有利益。如果一直去講這些僧團的過失,讓社會大眾知道,那人家就不願意來學佛,不願意來接觸了,你們佛教怎麼這個樣子?就破壞佛教形象,這個罪過很大。應該讚歎,僧團如果有一些,一點點好事,我們讚歎、隨喜;不好,不說,我們也不讚歎,也不批評,這樣就好。『若生誹說,直招苦報。』如果你生起這個誹謗,到處去講,自己就會招感苦報,這個苦報就三惡道,自己墮落,就很冤枉了。所以這個嘴,口業當中,我們可以修福,也可以造業。關鍵,我們要知道要怎麼修,這個戒就是我們一個修行的標準。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這裡,下面我們明天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