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佛說十善業道經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六集)  2007/6/22  日本東京增上寺  檔名:WD19-013-0026

  「佛說十善業道經」。請大家翻開經本第十九頁,我們從第一行看起:

  【龍王。舉要言之。行十善道。以戒莊嚴故。能生一切佛法義利。滿足大願。】

  經文從這段開始就是修十善業再修菩薩六度,昨天我們講到第一「布施」,每一條善業加上六度的布施所得到殊勝的果報。今天這段經文是「持戒」,就是六度第二度「持戒」,這是行十善道。這裡講『舉要言之』,就是舉出重要的,就沒有像第一度每一條善業都列出來,從這下面就是略說,沒有詳細的說明,所以講「舉要」,「舉要言之」。『以戒莊嚴故』,這是十善業在菩薩六度持戒度來莊嚴。「莊嚴」就是修得很好,修得很如理如法,就是持戒修得很圓滿,叫莊嚴。持戒莊嚴『能生一切佛法義利』,「義」就是道理,佛經講的一切經教的道理,都能夠通達明白,「利」是利益。我們一般講「願解如來真實義」,就是真正能夠理解佛講的真實的道理、真實的意義,了解之後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所以《無量壽經》佛跟我們講,得真實利,惠以眾生真實之利,就是講這個義利。

  『滿足大願』,就是我們平常講的有求必應,你求什麼願望都能夠滿願,所以叫「滿足大願」。不管你發什麼樣的願都能夠滿足。但是這要修十善業道,布施、持戒才能滿願。我們常常很多願望不能夠去落實,這一方面總是我們沒有修得圓滿,所以佛力的加持有時候就加持不上,還是要從我們自己再不斷的努力來學習。學到持戒莊嚴,這就能生佛法一切義利,滿足我們的大願。

  此地講的持戒是在菩薩六度的第二度,這個持戒就是廣義的,它不是狹義的。一般我們講持戒就是三皈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這是有戒律條文,這個是比較狹義的。菩薩六度的持戒,除了這些戒律條文之外,凡是佛在經上講的這些教誡也都屬於戒,乃至包括我們世間的一切善法,國家法律,憲法規章,各地區的風俗民情,都要去遵守。所謂入境隨俗,你到哪個地區要遵守那個地區的法令規章、風俗習慣,到了那個地方大家才會歡迎,人家才不討厭。這個戒在儒家講叫禮儀,過去老和尚講經也講過,學這個禮,就是以前李老師講過,學禮的目的最起碼就是你到任何地方人家不會討厭你。我們看看有的人他到很多地方大家都歡迎,很歡迎,有的人走到哪裡人家就討厭。為什麼會討厭?他不懂禮,也不懂得入境隨俗。

  過去李老師編《常禮舉要》,入境隨俗。入境隨俗,首先先入境問俗,先問問這地方的風俗民情,有哪些忌諱,有哪些要注意的,先了解一下。如果不先了解,冒冒失失的,往往我們去到一個地區得罪人了,我們自己不知道,人家為什麼不歡迎我們,我們也不曉得為什麼,都是不懂得禮節。所以這都要學習,像這些都包括在菩薩持戒這一度裡面。所以經上佛跟我們講,菩薩所到之處,一切眾生都生歡喜心,為什麼會生歡喜心?如果菩薩他不尊重每個地區的風俗習慣、法令規章,你說眾生他會生歡喜心嗎?大概都會生煩惱,不是生歡喜心。所以持戒莊嚴,我們也要懂得怎麼持。你在一個團體遵守一個公約、規定,能夠跟大眾和睦相處,這也是戒。如果走到哪裡跟大家都合不來,你說你戒持得多好,別人也不會相信。所以這個戒,我們一定要明白它這廣泛的意義。

  一個持戒的人走到哪裡都不會給人家找麻煩,也不會讓人生煩惱,能夠跟大眾打成一片,和睦相處,這樣才能算是戒莊嚴,你這個戒持得很莊嚴。如果我們還沒有達到這個目標,持了戒但是還不能算莊嚴,還不及格,好像在學校學習,是有在學,但是還不及格。及格就是你到哪裡都能夠跟大家和諧。因為人是群居的動物,不可能是一個人跟大家分開的,既然群居,你就要懂得怎麼跟人相處。現代的人就像《無量壽經》講的「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沒有人教他,所以他不懂,他不懂怎麼跟人相處,學了很多不好的習氣。這些我們在現前的社會上,真的我們看到這個情況就要接著下面那句經文,「殊無怪也」,你就不要去怪他,因為他的父母沒有教他,他的父母也沒有人教他。像老和尚講的,在中國最少有三代已經失去這個家教了,你怪他也沒有用,沒有人跟他講,他也不知道,對跟錯要怎麼做他不知道,他沒有這個概念。遇到這個情況只好怎麼樣?就下面這句經文,請看經文:

  【忍辱莊嚴故。得佛圓音。具眾相好。】

  你現在碰到這些,你只好修忍辱波羅蜜了,不然你怎麼辦?他也沒學過。不但他不懂得跟人相處,對父母他也不懂得孝順。所以你遇到這個要修忍辱,慢慢有機會再去教導他,做給他看。現在你光講還不行,做給他看,他未必都會認同,何況你沒有做到要勸他那更困難!所以在這時候修忍辱就非常重要。

  『忍辱』,「忍」在古代印度梵文只有忍的意思,沒有辱,這是翻譯經典的法師再把它加上去,加這個辱。這個原因老和尚也講過,中國古人在社會上分四個階層,士農工商,士就是讀書人,現在講知識分子,在社會上普遍受到大眾的尊敬。中國的讀書人有一句話說,「士可殺,不可辱」,這個士,一個讀書人,他可以忍受人家給他殺頭,但是絕對不能夠忍受別人對他的侮辱,把侮辱看成比殺頭還嚴重。翻譯經典的法師就針對中國古時候讀書人,好,你這個士可殺不可辱,好,忍下面再加一個辱,就是這個辱都可以忍了,其他還有什麼不能忍?就是這個用意。所以翻經的法師是針對這方面用這個辱。一般梵文經典,它是忍耐的意思,就是忍受,忍受人事環境、物質環境,各方面不順心的事情都要接受。《金剛經》佛也跟我們講「一切法得成於忍」,在世間法也講「小不忍則亂大謀」,就是你有小的忍辱就有小成就,大的忍辱就有大成就,不能忍那一點成就都沒有。所以世出世間法能不能成功得力於忍。

  忍,這就是要修,要明理,前面要有布施、持戒,加上十善業道,你才能忍。所以六度的順序不能顛倒。為什麼不能忍?因為放不下,放不下自己的成見,放不下自己的執著,不能守法,不能守規矩,那就不能忍。所以有戒,布施、持戒,接著再忍辱。你不能忍你就不會進步,精進就是進步,你不能進步就得不到禪定,沒有禪定就開不了智慧。所以這個順序也不能顛倒,我們修學總是要懂得這個順序。忍辱在六度是第三度。

  這一次講座,我也實際上把過去我住在台北景美華藏圖書館,老和尚跟韓館長那個時候在道場,老和尚修忍辱也都示現給我們看。有一次韓館長她為了道場的事情跟建築商的老闆,剛好吃中飯,談了很久,我們就在四樓餐廳,老和尚帶我們大概十幾位出家眾坐在那裡等,整整等一個半小時,就坐在那裡等。老和尚靜靜的等,他也不煩躁,他就在那邊等,我們都被他這個定功影響了,肚子也就感覺不餓了,就坐在那裡等一個半小時。他這個就是叫教學,教學就是他在生活當中做給你看,帶著你們做。等了一個半小時,從十二點等到一點半,他就靜靜坐在那邊等,大家看師父不動,大家也不敢動,就坐在那邊如如不動,等了一個半小時。後來韓館長就慢慢、慢慢的走下來。但是經過那一次的這樣忍辱,覺得心裡滿定的,覺得心能夠安忍。老和尚就是教我們,第一個就是禮敬諸佛,要尊重,因為館長在這個道場等於是寺院的住持,她是領導人,要尊重她,她沒有來吃,大家要等她來吃。第二個就是修忍辱,看看我們的耐心。所以我到圖書館去也是學忍辱。

  在六度來講,我出家算是布施,因為出家也是一種布施、放下,要放下俗家的生活方式。因為在台灣出家人跟日本出家人也不一樣,日本有一些出家人跟在家人差不多,就沒有什麼差別。台灣出家跟在家的確生活方式上不一樣,所以你要離開俗家進入道場,你要放下俗家這種生活方式,放下自己這些親朋好友,這也算是一種布施。

  出家之後,我到佛陀教育基金會,老和尚叫我跟日常法師學戒律。日常法師小乘戒律持得非常嚴格,去那邊等於出佛操一樣,非常的嚴格。改變在家的一種生活不好的習慣,就在日常法師那邊做一個磨鍊,整個改過來。在家裡要吃肉、要吃葷,跟日常法師就要聽他的,天天吃大鍋菜。大鍋菜就是水煮菜,菜、湯都在一碗,而且不能煎、不能炒、不能炸。菜燒好了,比較不容易爛的先放下去煮,煮到最後容易爛的菜再放下去,然後加個鹽,火關掉了,油滴幾滴,然後上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吃那一碗大鍋菜。所以廚房都沒有油煙,也找不到蟑螂,很乾淨。湯、菜都在一碗。都要聽他的。上課不可以遲到一分鐘。遲到一分鐘,有一次跟我姪子遲到一分鐘,就帶我們去懺悔。七點上課,他的錶是七點零一分,我們的錶是剛好七點,但是以師父的錶為標準,我們的不準。他就,他說你看我的錶超過一分鐘了,走,我帶你們到佛前去懺悔,以後不可以這樣。從那次開始跟我姪子兩個就提前五分鐘到,再怎麼差大概不會差到五分鐘,就沒有再遲到過了,被他訓練得很嚴格。吃東西不能挑口味。

  我住了一年五個多月,韓館長就叫我到圖書館去,那邊缺人。那個時候呂國安居士,現在出家了,莊行法師,他那個時候在開計程車,他載我過去。在車上就跟我講,他說你在這裡修持戒,跟日常法師修持戒,現在到圖書館要修忍辱了,要提升一度了,六度提升到第三度,修忍辱,真的到那邊是修忍辱。日常法師是吃大鍋菜,韓館長她不是,她不但要講口感,咬下去那個感覺要好,不能太硬,咬下去的感覺、口感要講求,而且色、香,那個味道要出來,而且擺得要好看,因為她自己很會做菜,要特別要求。到那邊去我也煮飯。在基金會煮大鍋菜好煮,日常法師說不要講什麼好看不好看,到肚子都一樣,你吞下去都一樣,拉出來都一樣,什麼好看不好看。到圖書館要好看,那個時候我就生煩惱了,前面是持戒,這個時候真的是要修忍辱,你不修你就要發脾氣了。所以剛開始去我也是很不適應,大概三個月。從大鍋菜,現在要煮色香味。而且師父他老人家也會教我們煮菜,怎麼煮豆漿加稀飯、苦瓜燒豆腐,還要教我煮大鍋菜,怎麼去醃臭蘿蔔,他們家鄉叫臭蘿蔔,都要學。所以到那裡去修忍辱。

  有一次韓館長她們挑菜,空心菜這麼長都要摘掉,太老,有一次瑩空師就看我怎麼摘得那麼短,她說要摘長一點,館長不吃的,丟到垃圾桶,我再去垃圾桶把它拿起來,我說日常法師連那個根都要吃的,妳這麼不惜福!我拿起來,她又給我丟掉,她說等一下你會被人家罵,這個這麼老了怎麼可以吃?我說日常法師講的,鐵丸都要吞下去,這個怎麼不能吃?我跟她吵起來。後來我想一想要修忍辱,我記住日常法師一句話,日常法師,一剃頭就跟我講,從今天開始你要遷就環境,不能叫環境去遷就你,這句話我現在走到哪裡都謹記在心。現在我走到哪個環境,我要去適應那個環境,不能叫那個環境來適應我一個人。所以我現在到哪個地方都還可以適應,吃香喝辣的,色香味俱全,還是大鍋菜,我都可以接受,現在我被訓練得都可以接受。

  我們做什麼事情都要忍,你看我們這次辦講座,大家來這裡聽課,你也要忍。我知道在這邊的同修,大家工作、生活壓力都很大,這我可以理解,大家能夠抽時間來聽課,這個精神可佳。你要忍,你要坐電車來,還要趕時間,回去時間又比較晚。但是我們忍過這段時間,我們就有收獲了,如果不能忍,我們也就沒有成就。我出家發願學講經,也不能違背我的本願,就是要學講經,有人邀請,有這個因緣就一定要去。所以大家來這裡互相學習,大家都要忍,要忍耐。你忍耐的時間愈長,你成就就愈大。所以那天有同修問我說下次來講什麼經?我說還講《十善業道經》。講幾遍?我說十遍,最少十遍。看看我們有沒有那個忍耐的功夫,我能夠忍受講十遍,你們能不能忍受聽我講十遍?這也是忍辱。如果我們能夠忍受長時間的薰習,效果肯定不一樣,不相信你們可以試看看,聽一遍跟聽十遍,那印象淺深不同,效果肯定不一樣。

  我們學習一個東西,你要真正有成就,沒有忍耐,沒有長遠的耐心,學不成。所以我這次在澳洲圖文巴淨宗學院佛學講座,有幾位昆士蘭的學生上去,我就舉個比喻,我說你們來念書,來這裡念大學,最少也要念四年,而且還拼得要命。你念出來是一個學士,畢業證書給你,社會上認定你讀了大學,你都拼得這個樣子。我說學佛,你要了生死,你要作佛,那這個世間的學士、博士怎麼能相比?你拿個學士、博士的學位,你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你要怎麼死還是怎麼死,那個都要拼得這個樣子。現在要了生死、要作佛,你說這樣輕輕鬆鬆的就作佛了,世間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難怪過去台中李老師講,現在學佛的人不是真正在學佛,是玩佛,玩。怎麼叫玩佛?無聊,到道場去有很多人可以聊聊天,消遣消遣。這不是在學佛,學佛哪有這樣學法?你在學校念個書,你要考個什麼學士、碩士、博士,你看拼得都三更半夜,你才能拿到那一張。現在要了生死,這是大事,這是世間法解決不了的問題,哪有說我們這樣把它當作其次再其次、其次再其次的,那怎麼會成就?這個忍辱非常重要。

  所以『忍辱莊嚴故,得佛圓音,具眾相好』,修學要成就一定要忍。忍辱的果報,「得佛圓音」,就是佛的音聲是圓滿的。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這就是圓音,這個音也是從忍辱得來。佛講話一種音聲,不管哪個國家的人,哪個族群,哪一個法界的眾生,聽了就是他們的語言,不需要翻譯,這太方便了。「具眾相好」,相好就是相好莊嚴,相好莊嚴的因也是從忍辱來的。相好也是度眾生一個手段。所以有人他為什麼出家修行?因為他看到佛的相好,像阿難尊者就是一個例子。在《楞嚴經》你就看到阿難尊者,佛問他為什麼要出家,你當初出家的動機是什麼?他說我看到佛你那個相好不是父母生的,一定是你修行修來的,我也想修得跟你一樣,所以才跟你出家。他是為了相好去出家修行。相好也是攝受眾生的一個方便,看到相好,眾生就比較樂意來接近、來學習。如果佛長得醜八怪,你說他學問多好,那眾生看到,再見,敬而遠之,度不了眾生。相好是度眾生的方便,要從忍辱得來。我們再看下面:

  【精進莊嚴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

  有忍辱才能提升,因為你不能忍,你就退轉。『精進』,不雜叫「精」,不退是「進」。我們現在修學知道要進步,但是疏忽掉「精」這個字,精就是專精。在《三字經》也講,「教之道,貴以專」,教學之道貴在專。就是你一個階段你學一樣東西,這個效果比你一個階段學十樣東西要好。因為你在這個階段裡面,你的精神、時間全部貫注在這一門東西上面,效果就好。所以我下個月到古晉去,到馬來西亞,我一天是六堂,比我們這裡時間還長,上午兩個小時,下午兩個小時,晚上兩個小時,我七天要把一部《占察經》講圓滿。我也是採取像我們這個方式,採取報名的。報名,我人數定得比較多,但是我也不敢要求有太多人來,我定的人數是五十個人。但是我的理想當中如果有五個人來就不錯了,五個人他這樣天天來這裡上課。那五個人,四十二個小時,七天當中密集的薰修,效果不錯。我在圖文巴講到這個構想,當時就有台灣去的一位聽眾,他就第一個報名了。這是講精進。

  所以精進,我們在一個階段修學都要注意到「精」這個字,專精。你這一門學得比如說及格了,像以前李老師學這個經,他的要求就是說你學一部經,你能夠上講台講下來講得沒錯,他就算你這部經及格。你同時要學兩部經,他就不教了,他說你這樣學學不會。你一部學會了,再去學第二部,不可以同時學二部、三部,有的學了四、五部,這樣學不出來,學不會。

  「精進莊嚴」,真正能精進修學才能『破魔怨』。「魔」,《八大人覺經》講四種,「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天魔」,前面三種是我們自己本身的,天魔是外面的障礙,所以魔怨不是只有外面。「怨」是怨家,怨也不是只有外面的冤親債主,我們現在只知道外面的冤親債主,不知道自己內心的冤親債主是什麼,就是十惡,像《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十善厚友,十惡怨家」,十惡是我們的怨家,那是我們內在的怨。內在的魔怨比較麻煩,外面的魔怨實在講比較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如果你內心沒有魔怨,外面的魔怨起不了什麼作用,一定是內心的魔怨跟外面的魔怨兩個結合起來才起作用。所以魔怨有內外,主要還是在內。這個要怎麼破?精進,你沒有精進,你破不了魔怨。你問為什麼?力量達不到,沒有那個效果。破魔怨才能『入佛法藏』,我們一般講入佛門,入佛法的寶藏。在我們修淨土來講,往生淨土就是「入佛法藏」,佛法藏就全部得到了。我們再看下面:

  【定莊嚴故。能生念慧。慚愧輕安。】

  這是六度的第五度。『定』是有主宰,內不動心,外不著相。我們學佛,不管大乘小乘、顯宗密教,修定是一個樞紐,因戒生定,因定開慧,三無漏學是所有法門修學的共同原則,這個原則是一樣。修戒,目的要得定,六度前面四度也是要得定,得定的目的是在開智慧。我們如果沒有定,這個智慧不叫智慧,叫世智辯聰,在儒家叫記問之學,不是真智慧。真智慧是我們自性所生的,經上講般若智慧,你自性本來具足的,不是從外面來的,也不是學來的,你本來就有。本來就有,現在沒有,是因為我們被這些無明煩惱障礙住,你把無明煩惱排除了,我們本有的智慧就透露出來。我們本有的智慧就好像這個燈光,燈光外面有很厚的灰塵,把這個光遮住了,你現在把它擦乾淨,它又恢復原來的光明,就好像我們修行,把我們這些煩惱污垢去掉,自性般若智慧就恢復了。所以定是開智慧的樞紐。所以『能生念慧』,「念慧」,經上講的五根五力,這些都屬於念慧,智慧。

  能生『慚愧輕安』。「慚愧」是兩個善心所,慚就是對自己的一個自責,自己要求自己,責備自己;愧是愧對他人,覺得自己做了一些事情不好,對不起社會大眾。所以慚是對自己內心,愧是對別人。能常存慚愧心,他這個人的道業就不斷的提升。我們看淨宗十三祖印光祖師他寫信給人家,他下面的落款都寫「常慚愧僧」,常慚愧,他常生慚愧心。那反過來講就無慚無愧,這就是不善的心所,自己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也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事情,對不起別人,自己不知道,這就是沒有慚愧。為什麼沒有慚愧?我們看到經上講,祖師大德的示現,我們也很想生慚愧,可是生不起來。為什麼生不起來?沒有定。為什麼得不到定?前面沒有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所以這些本有的智慧、本有的善心所就被蒙蔽障礙住。

  「能生念慧」,有智慧,常生慚愧,就得到「輕安」。輕安也是善心所,輕鬆、安樂、自在,就是我們身心的壓力重擔放下了。我們現在都會感到生活壓力很大,尤其在東京這個地區,大家生活都滿緊張的。第一緊張的大概是香港,第二個大概是東京,你看他們走路的速度就可以感受得出來,步調很快,香港是最快的,我看,在世界上幾個大城市去看,香港是最快的,再來大概就是東京這裡。你看香港,一下電車,人都用衝的,大家街上走也很快。

  有一次我到大陸去,跟幾位同修在香港要轉機,時間來不及,然後香港機場一位小姐小小的、瘦瘦的,穿個高跟鞋這麼高,「趕快跟我來!」我們以為是很近,結果走很遠。她穿著高跟鞋,她就走,我們就看她只是用走的不是用跑的,我跟陳永信兩個人用跑的都追不上。我這麼高,我這個步伐也是很快的,我們兩個半跑半走追不上她,你看她那個。我是聽到那個高跟鞋叩叩叩叩叩,我們兩個用追的,陳永信說我不相信,我不信邪,他用半跑的還追不上,很緊張。然後到最後飛機要開了,她說快一點、快一點,還叫我們快一點、快一點,飛機快要飛了,快一點、快一點,真的一點都不輕安,壓力很大。所以現代人的身心壓力很大,得到神經衰弱的人都很多。這個是什麼?就是沒有定,沒有定功。沒有定功我們就會受環境影響,如果有定功的人他就不受影響。

  你看虛雲老和尚他有禪定,近代廣欽老和尚他也有禪定。我受戒的時候到妙通寺廣欽老和尚那裡受戒,那時候廣欽老和尚他只傳一次戒,他說傳完了他就要走了,我剛好碰到這個因緣。看到他走路好像很快,大家都說他有神通,我是沒有看到他什麼神通,但是我在戒場住了一個多月,每天看他就坐在那個椅子上,那怎麼看到他剛剛在這裡,怎麼一下子跑到那邊去了?好像很快,他那個就是輕安、得定,得禪定。這是「定莊嚴」。我們接著看下面:

  【慧莊嚴故。能斷一切分別妄見。】

  這就開智慧了,這是般若波羅蜜。前面五度,有智慧就叫度,就叫波羅蜜。波羅蜜是印度話,般若波羅蜜是印度話,翻成中文的意思是到岸、到家,到彼岸的意思。前面五度如果沒有般若智慧就不算度,那就變成人天福報,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沒有智慧,這人天福報,可以生天。有智慧就不一樣了,有智慧那起碼,我們以阿羅漢證四果羅漢來講,他九次第定超越三界六道,但是一般沒有超越的都在四禪八定,他有定,但是沒智慧。所以修這個五度沒有智慧就不能叫度,只能叫福,人天福報,有漏的福報。『能斷一切分別妄見』,「分別妄見」就是《華嚴經》講的妄想分別執著,這些都是分別妄見。智慧一開,這些妄想分別執著就沒有了,所謂轉煩惱為菩提,「斷」是轉變的意思。

  以上是修十善業再修菩薩的六度,有這麼一個效果。從這個經文我們看,菩薩六度還是建立在十善業的基礎;換句話說,如果沒有十善業,六度也落空了。接著下面就要跟我們講四無量心,是天人必須要具備的,慈悲喜捨。請看經文:

  【慈莊嚴故。於諸眾生。不起惱害。】

  『慈』能與樂,就是給與眾生快樂、歡樂,這就是「慈」。在佛門具代表的就是慈氏,彌勒菩薩。彌勒也是印度話,翻成中文是慈氏,氏就是姓氏的氏,慈是慈悲的慈,所以彌勒又叫慈氏,他有大慈心。那我們中國地區塑造彌勒菩薩跟印度塑造的彌勒菩薩像不一樣,印度的彌勒菩薩像是瘦瘦的,還有戴帽子,瘦瘦的。大家如果到過北京雍和宮,雍和宮裡面,在清朝時候,有一整棵樹,刻一尊彌勒菩薩,那大概是像刻好了,房子再蓋上去,不然我看那個房子小小的,如果刻好了要搬也搬不進去。它瘦瘦的,就像觀音菩薩一樣。但是我們現在一般寺廟看到天王殿,一進去就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是剃光頭,笑臉常開,肚子大大的,肥肥胖胖的,有的是揹個布袋。這個像是宋朝時代布袋和尚像。根據傳記的記載,布袋和尚是彌勒菩薩化身來的,常常揹個布袋,胖胖圓圓的,常常笑嘻嘻的,人家給什麼東西他往布袋扔,笑臉常開。我們佛門,後來中國地區的寺院蓋天王殿,你一進山門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彌勒菩薩。老和尚在《認識佛教》這部書也把這個表法的意思跟大家說明,為什麼彌勒菩薩放在第一個。

  在日本的寺院有四天王,他們沒有放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在中國寺院的。中國寺院叢林放彌勒菩薩,它的意義非常深遠,就是我們要常有笑臉。你笑臉迎人,你笑笑的,縱然是外國人,你跟他笑,他也知道你跟他笑,他也會對你笑,語言不通,但是用笑的也可以,用笑的應該他也會比較歡喜接受。如果你板個臉孔,臉臭臭的,他一看也知道你不高興,他心裡也不舒服,這是自然反應。所以有一句俗話講「拳不打笑臉人」,那個拳頭要打下去,看他笑笑的打不下去。

  在圖書館,我們一位大師兄,悟本法師,他有一個優點,他就是常常會喜歡笑。所以那個時候到美國達拉斯建佛堂,他都一個人,他也不通英文,但是他就是笑,他用笑的。然後他去買東西就是跟人家比手劃腳,語言不通就用比手劃腳,用比的比較快,要什麼東西指給他看,多少錢也用手指去比。但是他在美國住了一段時間,通行無阻,他到店裡去買什麼東西,他去換,那些店員都非常歡喜,歡迎他常常去換,買了再去換,他很歡迎。然後他開車出去要去加油站,忘記帶錢,他也有辦法說那先給他欠,改天再拿來給他,他就用笑的,那笑的大家看了不好意思,那只好這樣了。

  所以我們要常常培養像彌勒菩薩這樣笑笑的,人家罵你也笑笑的,讚歎你也笑笑的,那彌勒菩薩慈氏的歡喜心我們就學會了。你常常有笑臉就是給眾生慈,給他歡樂。我們對自己的身體來講,這個養生之道也講一天要笑三次,笑三次也會抒解我們的情緒。因為凡夫都有煩惱,喜怒哀樂愛惡欲,所以這些七情五欲也要懂得去調解。古時候儒家教人,就是人有情緒,但是你怎麼給它調解?不要太過,不要太超過,所以調到中和,這是最佳狀況。所以我們修行也要懂得調。

  有慈心,『於諸眾生,不起惱害』。眾生來侮辱你、陷害你,你也不會動一個念頭去惱害眾生,都不會。眾生看到你也會很放心,因為他知道你修慈心,不惱害眾生,他得罪你,他也不用擔心你會去報復他,他就很放心,像看到彌勒菩薩一樣。所以「慈莊嚴故,於諸眾生,不起惱害」。我們沒有修慈心,常常會起心動念,你看不順眼的人事物,你就會去惱害他,要讓他生煩惱,就會起這個心。下面是講:

  【悲莊嚴故。愍諸眾生。常不厭捨。】

  『悲』是拔苦,眾生有苦難,幫助他解除這些痛苦,這是「悲」。在佛門代表的是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眾生有苦難,我們能夠去幫助他,讓他離苦得樂,這就是悲心的表現。『愍諸眾生,常不厭捨』,「愍」是憐憫,憐憫眾生在三界六道受苦受困,「常不厭捨」就是「佛氏門中,不捨一人」。這個眾生縱然很頑固,甚至於你好心要去幫助他,他還惡意相向,那你也不會討厭,也不會捨離這個眾生,所以講「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佛菩薩,眾生討厭他的時候他就不來,不來不是說就不理他,佛門有一句話講「佛不度無緣之人」,什麼叫無緣?佛跟他講,他不能接受,這就無緣,講了他能夠接受就是有緣。不度並不是說捨棄他,不是,是暫時的,捨棄不是真的捨棄他,佛還是要度他,但是時間還沒到,時節因緣成熟了,他能接受了,佛又來幫助他,不是說永遠都不理他,不是這樣,如果是這樣就沒有悲心了。所以佛菩薩來是慈悲,不來還是慈悲,他從來沒有厭捨過一個人。縱然是要害佛、要殺害佛的,佛也不會厭捨他,佛知道他現在正在迷惑顛倒。但是他不會永遠的迷惑顛倒,總有一天他會覺悟,等到他覺悟的時候就來了。

  所以現在大家學佛了,你家人不學佛,你也不要厭捨他,你厭捨他你就沒有悲心了,永遠不理你了,這樣就沒有悲心。那要怎麼樣?你現在不能接受,暫時不跟你講,不勉強你,等到哪一天,看看你回心轉意了,然後這個時候再來勸你。現在暫時不要去勸他,不要勸他並不是說就永遠不理他,不是這樣,因為你的悲心還是沒有改變,還是要幫助他,只是他現在還不能接受,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明白。我們再看下面經文,「喜」,第二十頁。

  【喜莊嚴故。見修善者。心無嫌嫉。】

  『喜』就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的「隨喜功德」,隨喜。因為隨喜是破我們的嫉妒,嫉妒這個煩惱是貪跟瞋這兩個煩惱的成分都有,嫉妒,所以就貪瞋、嫉妒。嫉妒,見到別人有好事,或者別人比我們強,我們心裡就不舒服,不能隨喜。《太上感應篇》也教我們,「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看到人家得到了,有好事了,或者他賺到錢了,就好像我們自己賺到了,我們也替他歡喜,替他高興。我們有能力還可以盡心盡力去成人之美,幫助他成就這個好事,不能嫉妒障礙,嫉妒障礙就錯了。所以要修隨喜。

  隨喜功德,我們所得到的功德跟修的人一樣。所以普賢菩薩教我們修隨喜功德,他有多大的功德我們能隨喜,他做得很辛苦,我們得到的功德跟他一樣。經上跟我們講,《華嚴經》跟我們講,你能夠隨喜一切凡聖所有的功德,這個修學是最快速成就的,他們修的統統你都有分。所以這是最奇妙的一個修學法,別人修的功德都能變成自己的功德,那你何樂而不為?明瞭這個事實真相當然要修隨喜。我們現在為什麼不能修隨喜?就是不了解這個事實,有分別執著,別人做的總是他做的,什麼事情非我自己來做不可,這是錯誤的。好事有人做,我們隨喜,功德跟他一樣,我們還輕鬆,他做得要命,出錢出力,我們都很輕鬆的,我們隨喜讚歎,這樣我們功德就一樣。

  隨喜破嫉妒,嫉妒也是我們凡夫無始劫以來的習氣。所以小孩子生出來,糖分得不平均,他就嫉妒,他比我多。所以前年我到深圳信德圖書館,向曉莉居士帶了一批小孩子,好幾個小孩子在讀《弟子規》。一個小男孩,那一天叫他吃飯,他就不吃,就站在那裡。我說為什麼他不吃?她說早上分蛋糕,他比較小一點,他就不高興了,就不吃了。叫他給師父頂禮,他不頂就是不頂。後來再去給他擺平,後來叫他頂禮他就頂禮了,擺不平他就不頂。嫉妒是與生俱來的煩惱,不是學的,小孩子二、三歲他學到什麼?他前生帶來的習氣。要修隨喜。第四:

  【捨莊嚴故。於順違境。無愛恚心。】

  『捨』就是放下,放下什麼?對順境、逆境沒有『愛恚』,順境沒有貪愛,逆境沒有瞋恚。我們生活當中就這兩種境界,幾乎我們每一天多多少少都會遇到。有些事情,人事物,合乎我們的心意,我們就會很歡喜,貪,貪愛心起來;不合乎我們心意的,瞋恚心馬上就起來,違背我們心意這些事情,我們瞋恚心馬上起來,這就生煩惱了。所以「捨莊嚴」,就是捨什麼?捨愛恚心,把你這個心捨了,於順境不起貪愛,於逆境不起瞋恚,就是捨莊嚴,這樣才叫莊嚴。以上講的四無量心,慈悲喜捨,是天人。實在講每個層次都需要慈悲喜捨,不管你修學到哪個位次,這些都是必修課程,只是層次高低不同。我們接著再看下面:

  【四攝莊嚴故。常勤攝化一切眾生。】

  「四攝法」第一個是「布施」,第二、「愛語」,第三、「利行」,第四、「同事」。布施,這個布施跟六度那個布施同樣的字,意思不一樣,這後面我們會看到很多,比如說精進,這些都一樣的,但是它放在不同的科目,它的意思跟作用不一樣。四攝第一個「布施」。六度的布施是針對自己捨慳貪心,捨慳貪。四攝的布施是接引眾生的方便法,比如說我們要接引人家學佛,你送點禮物給他,他就比較會生歡喜,因為你有禮物給他,他就會來接觸。我們老和尚最近這些年在海外弘法,而且包括現在跟國際上這些領導人接觸,他也都用四攝法在做,所以新加坡九大宗教能夠團結起來就是用四攝法。他送了一些錢,不多,但是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新加坡九大宗教都能合作,原來是沒有往來,老和尚用四攝法也把他們團結在一起。

  到澳洲去也是一樣,澳洲去也是跟他們總理、公民部長,老和尚用這一招還滿管用,所以他發的公民特別快,用四攝法。現在在圖文巴淨宗學院每個禮拜六下午五點都有一個溫馨晚宴,請這些洋人吃飯,不要錢,這就是布施,這是四攝法的布施。他來吃,就放一個簡單的這些翻譯英文的佛法來給他們聽。所以在這個四攝也漸漸影響了。所以我住在學院,去年跟今年,大概是三月到五月,他們附近的學校,大概是高中的學校,都會有老師帶著學生來參觀。溫馨晚宴禮拜六現在來的人就愈來愈多,這也是度他們。以前在新加坡居士林,李木源,他在居士林就是每天都煮兩餐給人家吃免費的,學佛的、不學佛的,信仰其他宗教的,甚至是罵佛教的,統統可以去吃,吃免費的,這些都屬於布施攝。

  第二個「愛語」,愛語就是愛護他的言語。愛護他的言語當然有很多方面,講好聽的、不好聽的,愛護他的言語,只要是愛護他的都屬於愛語。像父母對兒女有時候常常用責備的言語,那也是愛語,他也是為他好。第三是「利行」,利就是利益,對社會、對大眾都有真實利益的。像老和尚做這些布施,讓他們了解到實質上對社會大眾是有幫助。所以在新加坡他團結九大宗教,他們政府就主動來參加,納丹總統在兩千年他就來參加,因為政府從來沒有把他們國家的宗教能夠這樣團結起來。因為新加坡也算是很多民族的國家,種族的和諧就非常重要。實際上不管哪個國家民族,和是最重要的,不和就動亂,生活大家就不安。因此利行,讓他感受到有利益,他就會來修,知道佛法的好處。

  第四是「同事」,跟他相同的事業也好,各方面,就是跟他同事,同事這個範圍也非常廣,非常廣泛。比如說你的同事,你常常工作跟他在一起,你要跟他介紹佛法就比較方便一點,不是同事當然就比較不容易。一般事業的同事我們是可以,但是如果那些殺盜淫妄的事業,那個我們凡夫就不能同事,那個可能要佛菩薩、阿羅漢他們證果的聖人去示現在那一類的同事,那一類同事我們現在還不行,我們去是跟他同事,但是不是去度他,是被他度跑了,墮落了。

  這是「四攝莊嚴」。『常勤攝化一切眾生』,這是要攝化眾生的。所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老和尚他也表演給我們看,我們也在這個當中學習。所以現在回教世界都頒一個榮譽博士給老和尚,他們對其他宗教的大概是第一個,這說明佛法的四攝法是真正能夠攝化眾生,要懂得去運用。下面就是三十七道品了,請看經文:

  【念處莊嚴故。善能修習四念處觀。】

  三十七道品通大小乘,三十七道品的品數一樣,但是大乘、小乘的層次不一樣。所以在天台宗智者大師把三十七道品也分為藏通別圓四個層次,藏教的三十七道品,通教的三十七道品,別教的三十七道品,圓教的三十七道品,一樣是三十七道品,但是層次不同。

  三十七道品第一科就是「四念處」,四種。四念處第一個就是「觀身不淨」,第二、「觀受是苦」,第三、「觀心無常」,第四、「觀法無我」,這個觀就是看破的意思。前面三種是人生觀,第四種是宇宙觀。人生觀第一觀,觀我們自己的身體不清淨,每天大小便溺,流汗,這個身體是不清淨的。我們人一口氣在,每一天排泄不淨之物,我們要觀察我們的身體不清淨,它從「種子不淨」到「究竟不淨」。這個在佛門修行修不淨觀。所以修苦行,有一個頭陀行要住尸陀林,住尸陀林就是看死人腐爛的過程,我們一般人就不敢看,但是有一種苦行是要住在墳墓旁邊的,頭陀行,這是修苦行,觀身體不淨。觀身不淨,你就會破身見,就不會執著這個身體。觀受是苦,受是享受,三界享受都是苦,沒有快樂。觀心無常,我們的心,妄念,變來變去。這三種是人生觀。第四種,觀法無我,就是整個宇宙沒有我,不能主宰,我的定義就是主宰。

  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先講到這一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