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節要—布施人人都能修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六集) 2024/5/11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WD19-036-0046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節要。尊敬的堂主悟全法師,諸位法師,諸位同修、大德,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
我們繼續來學習《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節要。上一次我們學習到「離貪欲得成就五種自在」,後面還有十條的節要,我們今天繼續來學習。我們還是先將這段經文再念一遍:
【復次龍王。若離貪欲。即得成就五種自在。何等為五。一三業自在。諸根具足故。二財物自在。一切怨賊不能奪故。三福德自在。隨心所欲物皆備故。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獻故。五所獲之物過本所求。百倍殊勝。由於昔時不慳嫉故。是為五。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三界特尊皆共敬養。】
這段經文的《講記》節要,我們上一次跟大家學習到第二十九條,我們接著學習第三十條。第三十條的《講記》節要:
「三十、第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獻故。」
這一條是離貪欲得五種自在的第四種。
「王是代表各個階層居領導地位的人。」
我們現在講領導人,居領導地位的。
「王位自在,就是你的社會地位永遠會受到群眾的擁護愛戴。你沒有貪欲,你的福德決定是澤及一切眾生,眾生焉有不擁護、不愛戴之理!無論我們在社會上是何種身分、地位,過著怎樣的生活,決定要斷貪瞋痴,才能得大自在。」
這一條就是給我們講,王位自在,必須斷貪瞋痴。這個貪瞋痴沒有斷,縱然有地位、有王位也不自在,因為患得患失。現在我們看看全世界,各個國家的領導人,有幾個人他的王位是自在?如果他自己沒有貪欲,他就得自在。如果有貪欲,有私心,就是為自己著想,肯定不自在。因為一天到晚總是想著怎麼保護他的地位,不要讓他的地位失去了,心裡總是患得患失,因此雖然有這個地位也不自在。所以我們現在看到選舉這方面,我們看到真的是很不自在,大家都在爭。有爭的心,就是有貪欲才會爭;沒有貪欲,他就不爭了,他得到的地位是很自然的,大家擁護的,他就自在了。縱然他的地位沒有,他也自在。所以這個自在,你居在這個地位自在,縱然你得不到這個地位也自在,因為心裡沒有貪瞋痴,所以他沒有得失心。他有這個地位,為國家、人民,為眾生來造福,為人民服務。他沒有這個機會出來為人民服務,為眾生服務,他也不怨天尤人,他也自在。像孔老夫子講「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就人家不認識你,不能推薦你出來當官、當領導人,也不發牢騷,不怨天尤人,只是怕自己沒有這個能力,憂慮自己沒有這些才能,不憂慮人家認識不認識,人家知道不知道,所以他就自在了。所以孔子、古聖先賢也都做榜樣給我們看。這裡是講,如果你有王位,你離貪欲,你必定得到自在。這個王位,在這條講,各個階層。各個階層,當個領導人,都屬於王位。如果斷了貪瞋痴,必定得大自在。
我們再看下面一條:
「三十一、珍奇妙物皆奉獻故,你得到群眾的愛戴,群眾將這些珍奇之物供養你。因為你沒有貪欲,所以大眾對你的供養,你決定是回饋於社會,布施供養一切眾生。因果是循環的,你能供養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必定也供養你,這個果報無比殊勝。」
這一條是講,如果離貪欲,自己沒有貪欲,沒有慳貪,離「慳嫉」,慳是慳貪,嫉是嫉妒,慳貪、嫉妒這個離開了,沒有這些貪欲的心。有這個嫉妒障礙,還是因為貪,貪跟瞋,有這個煩惱。如果遠離了,沒有了,王位得到自在。而且這些珍奇妙物,很多人會奉獻給你,我們世間人講的一些寶物,這些寶貴的,這些珍奇的寶物,這些珍寶都會奉獻給你。這是群眾對你的愛戴,所以這些珍奇之物都會來供養你。因為你沒有貪欲,大眾對你的供養,決定是回饋於社會,你也不會佔為己有。比如說,有人供養你這些珍奇妙物,有一些人他就貢獻給這些像博物館這一類的,供養社會大眾大家來觀賞,不是放在家裡自己觀賞,現代的話講,跟大家分享,不是自己獨享。因此這些大眾他就很樂意來奉獻,這也是一種感應。
過去先師淨老和尚他跟隨章嘉大師學布施。布施,早年他老人家講經,他說真正認真修,每天修,半年他就有感應了,修了半年就有感應,他要的東西,最多不超過半年。他老人家要的東西,不是這些什麼古董這一類的,他要的都是經典,他喜歡讀書,學了佛了,當然他希望得到的就是經書。當時要得到一本經書不容易,不像現在印刷術發達,他修布施,的確他想要的這些法寶,都是有求必應。他說有一部《中觀論》,他是求了半年才有人送給他,他說那個是最久的,其他的,他都不超過半年,都會有人就會送來。另外他也講一個法師,這個大家在講席當中應該都有聽過,是早年在台北市西寧南路有一個法華寺,法華寺請他去講《地藏菩薩本願經》,講《地藏經》。當時聽說廣欽老和尚(上廣下欽老和尚),就是我的得戒和尚,他老人家有去聽我們師父講《地藏經》。有一個法師聽到我們老和尚講《地藏經》,講到佛門,「佛氏門中有求必應」,經講完,這位法師就來請問,他說法師,你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他說我求都沒有感應。我們老和尚問他,你是求什麼?他說我求個電冰箱,求了三年,也沒有人送來。
當時大概在五、六十年前,台灣要一個電冰箱,那也不是一般的家庭能買得起。我從小我們家沒有電冰箱,後來才有。後來就比較多,但是早期的確要買一部電冰箱也不是一般家庭能買得起。我們老和尚就問他,請問你的常住多少住眾(住多少人)?他說只有我一個人,我一個人住茅蓬。我們老和尚跟他講,你一個人不用冰箱,只有一個人用不到冰箱,所以你求就沒有感應,因為佛菩薩不會增長你的貪欲。如果你有需要,佛菩薩就會有感應。
這個也就是給我們說,要離貪欲,我們有需要,決定不缺乏,決定是有求必應的。貪欲就是過分了,因為你就不需要,不需要也要求,那就是貪。因此要離貪欲,這樣求決定有感應。離貪欲,主要還是要修布施,前面第二十九條講到「布施是德、是道」。這個也是先師淨老和尚剛剛學佛認識了章嘉大師,章嘉大師教他修布施,布施就是要看得破、放得下。今天上午我到普至念佛堂,有同修問了幾個問題,其中有一個問題就是怎麼樣能看破放下?有沒有什麼祕訣?這個祕訣就是布施。我們現在要看破放下,但是都是放不下。我們聽經聽了很多,也知道要放下,也要看破,但是就是放不下。他問了這個問題,有沒有什麼祕訣可以幫助我們看破放下?這個祕訣就是先師淨老和尚去跟章嘉大師學佛,章嘉大師教他的,章嘉大師教他修布施。我們老和尚他聽到方東美教授(方老師)講「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請教章嘉大師有什麼方法讓我很快入進去,讓我很快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這個一條也就是人生最高享受的其中之一,「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獻故」。章嘉大師給他講,有。有,要怎麼入進去?再請問。接著就講,「看得破,放得下」,講了六個字。講了六個字,怎麼樣才能看得破,怎麼樣才能放得下?也就是說,要怎樣看破,要怎樣放下?他繼續請問,具體應該怎麼做,看破放下從哪裡下手?章嘉大師再回答,從「布施」。他一聽到布施,我沒錢,哪有錢布施?做一個公務員微薄的薪水,也大概只能過日子而已,哪有多餘的錢去布施?章嘉大師給他講,一毛錢有沒有,一塊錢有沒有?他說這個倒有。有,那你就從一塊錢,你有一塊布施一塊,一毛布施一毛,從這裡下手。他就明白了。
沒有錢,實在講也能修布施,沒有錢也能修布施。這我看了《安士全書》有一個公案,這個公案是「欲廣福田,須憑心地」。這個公案是「指上植福」,這個公案是出自於《譬喻經》:「昔有長者,名阿鳩留,不信有後世」。就是過去有一個長者,這個長者就是在社會上有身分、有地位的人,名叫阿鳩留。「不信有後世」,他不相信什麼六道輪迴,有來生來世,不信有後世。當時印度有兩種外道,一個是常見,一個是斷見。斷滅見的外道,他不相信有來生來世,他認為人死如燈滅,什麼都沒有了,怎麼會有來生來世?他不相信。「一日經過險道,三四日不見水草」,有一天他到外面去,可能到遠地,經過一個險道。古時候交通不便,像我們中國從陝西出去,從新疆到印度,這個絲路一路上都是沙漠,大沙漠。這個大沙漠我去過,一望無際,杳無人跡。以前交通不便,走到沙漠,「不見水草」,那肯定是沙漠,也沒有看到草,沒有看到樹,也沒有水。「適欲餓死」,好幾天沒吃東西,也沒水喝,快渴死了、快餓死了。
「遇一樹神」,遇到一個樹神,阿鳩留長者就告訴這個樹神,我們餓了好幾天,沒吃東西,沒水喝,快餓死了。這個時候「樹神即於指端,化出飲食,濟其同伴」。這個樹神他的手指頭就出飲食,變化出飲食來供養阿鳩留長者,還有跟他隨行的同伴,供養他們吃,供養他們喝。吃飽喝足了,「長者即問:尊神有何福德,指能如是。」尊神,你是修什麼福德,你的手指頭怎麼能夠化出這些飲食?「神言:吾於迦葉佛時,本一貧人,恆於城門磨鏡,見沙門乞食,必舉右指,示其有齋之處。」樹神就告訴這個長者,他說他過去在迦葉佛,我們現在是釋迦牟尼佛,就是釋迦牟尼佛前面一尊佛,迦葉佛。迦葉佛那個時候,他本來是一個貧窮的人,「恆於城門磨鏡」,他是替人家磨鏡。古時候的鏡子是銅鏡要磨,過一段時間要把銅鏽磨掉,他是以這個為生的。在城門有人進出,因為古時候城門進出的人多,在那裡磨鏡,當然有看到一些出家人。「見沙門乞食,必舉右指,示其有齋之處」,看到有出家人,古時候印度出家人都托缽乞食,出家人自己沒有煮飯煮菜的,都是去在家居士家裡乞食。這個貧人他就舉右指,「示其有齋之處」,今天有哪一位齋主在供齋,有一些齋主他發心要供齋,他看到出家人要托缽,他就會用他的右手的手指頭指出它的方向,說哪個地方有在供齋,你去那邊乞食,必定有齋飯。
「如是非一」,非一就是不是只有一次、二次,他常常這樣。「故今生受用,皆賴此指」,因為這個緣故,所以這一生他的受用,他的手指頭就能出飲食。「長者心悟,大修布施」,這個長者聽了就很感動,因為他沒有錢,他這樣也能修布施,人家有修布施的地方,他用手指頭給他指個方向,那邊有人修布施,他就修這個福。「日飯多僧」,這個長老聽了之後就開悟了,修大布施,每一天他都齋僧,供齋供很多僧人吃飯。後來他生到第二天,「為散華天人」。第二天就忉利天,生天了。這個是樹神給長者講,他為什麼手指能夠出飲食。
下面周安士居士按照這個公案,「按:無智之人,有財不能作福;有智之人,無財亦能作福。」這個就是沒有智慧的人,他很有錢,他不懂得修福;有智慧的人,沒有財,他也能作福,他也能修布施。你沒有錢,用手指頭指也可以,所以無財亦能作福。「能學樹神之指,則他人之財,皆可為吾用矣。」如果我們能夠學習樹神那個手指頭指示哪個地方有在修布施,就是告訴別人,他不知道,你告訴他,這個也有功德。就是有供齋的地方,這個也能修福,就學這個樹神,其他的人的財,皆可為吾用。哪個地方有人做好事,在修布施,在齋僧,他不知道,你可以跟他講,別人他出錢修布施,你也能修,別人的財,「皆可為吾用矣」,也是可以讓我們來用。「指示於人,福田從手而廣;讚歎勸勉,福田從口而廣;奔走效力,福田從足而廣。」指示於人就是用手指指示,指示人哪裡有供齋的地方,這個是從手指頭,福田從自己的手來推廣。因為你每天都給人家指示,哪個地方有供齋,那就不斷的推廣了。讚歎、勸勉就是從口,某人做好事,供齋、修福,你讚歎,這個福田從我們的口來修,也是從我們這個口來推廣。「奔走效力,福田從足而廣」,這個就是我們現在講的,你做義工,你奔走到處去做宣傳,去告訴大家哪個地方有齋僧、有供僧,這些好事,這從足而廣。因此大家來做義工就是內財布施,這個都屬於內財布施。現在更方便,現在有手機,如果有這些好的訊息,你可以跟大家介紹。
今年台灣齋僧,這個齋僧大會,他們辦都是齋幾萬僧人的,七月份。齋僧,每一次齋僧,他們都是在星期天。每一次來邀請,我們統統要做法會,我們統統不能去接受供齋。今年齋僧大會,是在林口體育館辦。那個林口體育館,我們老和尚做讚頌會的時候,也是在那個地方。那個地方可以坐幾萬人,相當大,所以它齋僧都幾萬人的,大乘小乘,顯宗密教,統統請。這一次過去東山高中陳佳源校長,他是主辦人,他來找我,找我掛個名,掛個名做齋僧的一個和尚的名義。我說這個可以,這個好事,所以今年就把我的名字(他就是要找一些比較長老級,出家年資比較久的這些)掛一個齋僧指導的名義。這是好事,所以我也答應了,但是我給他講,很抱歉我不能去,沒辦法去。像這些我們也可以告訴人,就是那邊有齋僧,他不知道,我們可以轉告,這個也是修福。所以你去奔走,我們看到了,讚歎隨喜,我們也沾光,隨喜功德,也都有福報。
所以「自顧吾之耳、目、手、足,無不可作福者,大矣哉!佛法之利人也。凡夫豈有此智慧乎?」我們從頭到腳,我們統統可以修布施。我們從頭到腳,統統可以修布施,所以這個是屬於內財布施。我們外財、內財都要修,都可以修,人人都能修。有錢能修,沒錢也能修,沒有一個不能修的,樹神的這個公案也是給我們學佛人一個很大的啟示。就是你願不願意修,你懂不懂?學佛的人他就懂了。
我們老和尚要離開章嘉大師,就是他問了這個問題,章嘉大師告訴他,「看得破,放得下」。從哪裡下手?「布施」,布施下手。送他到門口,就給他講,今天給你講這六個字,你修六年,必有感應。根據我們老和尚他講的,他是修半年就有感應了,修半年。所以今天這個同修問的,怎麼樣修看破放下?就是修布施。你有一塊錢布施一塊,統統沒有錢也能修布施。如果有錢,當然盡量修布施。布施,最重要就是要捨掉我們內心的貪欲,這個是大布施。蕅益大師在念佛開示裡面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
早上同修也問,我們也很想放下,就是放不下。有什麼祕訣?還是布施。要怎麼布施?怎麼放下?這個《西方確指》覺明妙行菩薩一個開示,我們也可以從這個地方來修。他說,如果有一個人給你一塊錢,你會不會高興?等一下又有人把你這一塊錢搶走,你會不會生氣?這些弟子就說,那一塊錢微不足道,給也不會高興,人家搶走也不會怎麼樣。覺明妙行菩薩就開示,他說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你很早就脫離六道了,不會還在六道輪迴了。那要怎麼修?人家給你一塊錢,跟沒有給你是一樣的,就是跟沒有給是一樣的。人家等一下拿走了,好像跟自己都沒關係,就不認為那個是我的。人家給我,不認為這是我的;人家搶走,也不認為這是我的。為什麼給我們會高興?給我了,我的。被人家搶走了,搶走我的,就不舒服了。講到深入的話,就是我們老和尚開示,不要有佔有、不要有控制的念頭,對人事物不要有佔有、不要有控制的念頭,這個真能放下,那就大布施。所以這個也是我們在生活當中要去練的,剛開始修布施會很不習慣,《了凡四訓》講「始而勉強,終則泰然」。剛開始很勉強,但是咬緊牙根修,我們師父上人也是剛開始修,他說好像割肉一樣,非常痛苦,但是就是不斷修,修到最後很自然。布施是有一點捨不得,但繼續布施,布施到心沒有罣礙,慢慢我們貪欲的心就不斷的淡化。
所以看破放下從布施下手,我們老和尚講的,他真正認真修,真有感應。但是他老人家又開示,你真正修布施,你會慢慢有感應、有福報。原來沒什麼福報,後來愈修福報愈多,錢愈多。剛開始沒有錢,還可以布施得光光的,那錢愈多,就愈慳吝,愈不肯布施,那個時候又是一個關卡。還有名聞利養來了,信徒很多,你放得下嗎?這個我常常在問自己,我不是問別人,問我自己。這個都是考驗,你現在修了,有了,這麼多了,那你肯不肯再施?要不斷的施,徹底的施,這樣才能超越,才能解脫。所以這個經它的經義也無盡的深廣,一層一層的深入。所以覺明妙行菩薩這篇開示,也非常重要。我們能不能捨?本師釋迦牟尼佛做給我們看,他什麼都捨,王位、妻子、這些財富,世間人大家拼命要爭的,他既得的利益,他捨得乾乾淨淨。一般講,沒有得到都想去爭,想得到;已經得到了,既得利益,要捨很難,要放下很難。這個是示現給我們看,他既得的利益,現成的,不要了。像法藏比丘也是一樣,世饒王,國家很豐饒,很豐富,國強民富,他捨了,這個是做給我們看的。我們現在為什麼不敢修?因為怕布施出去就沒了,就沒有了,所以就不敢。如果明瞭這個因果報應就敢布施,你愈施愈多,一定要相信因果報應真實不虛。
我們接著看:
「三十二、如果一個領導人自己享受珍奇寶物,不肯供養別人,而群眾所有的珍奇寶物也都各自藏匿起來,也不會奉獻出來,於是這世間的珍奇寶物都被掩埋了,不能發揮其德用,這是罪業。什麼罪業?不能物盡其用。社會真正能走向繁榮興旺、安和樂利,必定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這兩句話是永遠不變的真理。」
這個領導人也是一個帶頭的作用,如果領導人他自己把他的珍奇寶物都供養給大家,像捐給博物館讓大家來觀賞,大家也會效法。如果一個領導人他自己都藏起來,你有機會到他家,有關係的人去他那邊看一眼,其他人統統看不到。那很多人也會效法學習,我有這些寶物,我也要自己收藏起來,放在倉庫,不肯讓人家看。這個珍奇寶物,當然也就被埋到地下去了,埋到地下也不能發揮它的德用,這就造罪業,這個罪業就是不能物盡其用。這個物,你沒有好好去使用它,這個就是有罪過。所以社會要走向繁榮興旺、安和樂利,必定是要「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這個是真理。
「三十三、自己有能力、有智慧,不願意教別人,這是吝法。而障礙別人的才華、智慧,使他不能圓滿發揮,這比自己吝法的罪過還要嚴重。佛說法布施得聰明智慧。」
自己有能力、有智慧,不願意教別人,吝法,吝嗇。別人願意學,你不教他,這個叫吝法。而障礙別人的才華、智慧,不能讓他發揮去利益社會大眾,這個比自己吝法的罪過還要重。所以佛說法布施得聰明智慧。
「三十四、障礙法施得愚痴果報。佛法常云: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何以不空?因會變成果,果又會變成因,因果永遠在轉變、循環、相續,所以不空。這是因果的定律,是事實真相。」
障礙法布施,果報就是愚痴,沒有智慧。這條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這個因果不空,就是因它會變成果,果又會變成因。這個不空是說因果永遠在轉變、在循環、在相續,就轉變不空、循環不空、相續不空,不空是講這個。所以因果不空,這是因果的定律,也是事實真相,有因必有果。真正明瞭因果,你就能夠真正明瞭空的道理,就是因果是講有,有從空出來的,是空有不二。
「三十五、第五、所獲之物過本所求,百倍殊勝,由於昔時不慳嫉故。獲不是求得,而是自然得到的,所得之物超過自己所求。百是形容詞,不是數字。你所獲得的福報,與你所修學的功德決定相應。」
這一條是離貪欲,你修布施,決定不會吃虧。我們現在人為什麼不敢修?就是怕吃虧,怕修了之後,自己就失去了。其實你布施,你再回收的比你原來要多,是「百倍殊勝」,超過一百倍。為什麼能夠超過?「由於昔時不慳嫉故」,就是過去世修沒有慳貪、沒有嫉妒。所以「所獲之物過本所求」,就超過你本來所求的,百倍都不止。獲是不求而得,不是求得的,而是自然得到的,自然而然的,不是勉強去求來的。所得之物也是超過自己所求的。這個「百」是形容詞,不是一個數字。就是說你所獲得的福報,與你所修學的功德決定是相應的,不會有差錯。
「三十六、由於昔時不慳嫉故。慳是慳貪。菩薩念念成人之美,決定沒有貪心、吝嗇、嫉妒、障礙。反觀今日社會人心,大多數人堅固執著貪欲。大富大貴者是過去生中修集得很厚,他要是能捨棄貪欲、慳嫉,至少可以傳十代、二十代。若過去修福,這一生因貪瞋痴迷失了自性,則一生就享受完了。」
這一條也是把上面講的,就是為什麼「所獲之物過本所求,百倍殊勝,由於昔時不慳嫉故」。昔時就是過去生。過去生你不慳貪,肯布施。菩薩也做給我們看,菩薩念念是想幫助別人,成人之美,自己決定沒有貪心、吝嗇、嫉妒、障礙。我們再看看現在社會人心,大多數人都是堅固執著貪欲。我們現在看到世界上這些貿易戰,各行各業都在競爭,國與國競爭,為什麼要競爭?貪欲。你爭能得到嗎?命中有得到,命中沒有還是得不到。但是如果你爭,用不如法的手段去取得,《太上感應篇》講,「取非義之財者,譬如漏脯救饑,鴆酒止渴,非不暫飽,死亦及之」,反而得不償失。所以現在如果沒有推廣這個因果教育,的確諸佛菩薩、所有神靈都降世,也救不了這個世界。這是真的,他不懂因果,他以為是這樣才會得到好處。剛剛好相反,好處得不到,得到的是天災人禍,災難一大堆。所以現在這個時代,先師淨老和尚特別呼籲要重視因果教育。這一生有大富大貴是過去生修的,福很厚。如果他這生自己能夠放下貪欲,慳貪、嫉妒,繼續修,他的家業可以傳十代、二十代。這個《了凡四訓》講,「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孫保之;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孫保之」。如果過去生修福,這一生又因貪瞋痴迷失了自性,這一生就享受完了。人一享福又迷了,享完了,如果罪業又造多了,那就墮落三惡道。
「三十七、中國過去的帝王都能傳十幾代,因為他做帝王時積德修善,接受聖賢教誨。而做臣子的也懂得此理,如宋朝的范仲淹,他知道離三毒煩惱、離慳吝嫉妒,一生為國為民。他的子子孫孫都效法祖宗,家道至今不衰,代代有賢人繼承。」
這條是舉出過去帝王有的能夠傳十幾代的,能夠傳十幾代的,一定有他的德,祖宗有積德,他才能傳十幾代。如果沒有積德,有的朝代它的時間很短暫。像五代十國,一個朝代有的是幾年它就沒有了。所以這裡舉出范仲淹,范仲淹也是他不貪,他年輕的時候,家很貧窮,從小接受聖賢的教育,真的他有去落實,就是不貪非分之財。所以他在讀書,在一個寺院裡面讀書,有一天發現樹下有很多黃金,他再把它埋起來,他都沒動,還是過他貧窮的生活。到他發達了,做宰相,當時寺院的住持要修廟,去給他化緣。他說可以,你去寺院後面那個樹下面,你去挖,那邊就足夠你修寺廟。結果去挖了才發現那邊很多黃金,是他還沒有當官的時候,借寺廟讀書他就發現的,這個真不容易,真的不容易,所以他的子孫代代不衰。而且他的收入,他自己也沒有改善自己的生活,統統照顧他們的家族,辦義學照顧他們的家族,救濟貧窮,做這些好事,所以他家道一直傳到現在都不衰。
「三十八、從事於工商業,屬於老字號的,也能傳幾百年,生意興隆不會失敗,原因何在?沒有三毒煩惱,為社會、為眾生服務,不是為貪利、貪財。自己生活能過得去,就非常滿足了,多餘的回饋社會,因此他的生意可以綿延很多代。」
這個就是講我們民間從事工商業的,屬於老字號的,它也能傳幾百年,它的生意興隆,一直不衰,不會衰敗。原因何在?因為沒有三毒煩惱,都能夠為社會、為眾生服務,他不是為貪利、貪財。自己生活過得去,他就可以了,多餘的,他一定回饋給社會,因此他的生意綿延很多代。像北京同仁堂,綿延到現在還不衰,他們的確做到童叟無欺,不是為了賺大錢,不是為了這個,為了方便社會大眾。他們的製藥都是如理如法來泡製,沒有偷工減料,也不會亂抬價錢,所以它後代都有人,北京同仁堂。
北京同仁堂也有一支到台灣去開了同仁堂,我記得在台北市,我去過。老闆是樂崇輝居士,在我們台灣他辦了一個大乘精舍,專門印大乘經典流通的。姓樂,音樂的樂,樂崇輝居士,他在台北市開一家同仁堂,就是北京它們的分號,隨國民政府到台灣的。他那個店,我很久沒去了。二十多年前,我們社團剛成立,樂崇輝居士經過我們信義路,他還有上去看我,還幫我把脈。他上面一樓是在賣藥,就開中藥鋪,同仁堂。他的地下室就是他的辦公室,大乘精舍,他印很多大乘經典流通。以前他也辦過監獄弘法,所以早年我在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他也請我去監獄弘法,一個星期去一次,也辦了很多好事,監獄弘法,所以他們家到現在都還很興旺。現在北京的同仁堂還是生意很好,在疫情期間,他們也都是布施醫藥,所以它能夠綿延很多代。因此這個事業要綿延長久,必定要積德修福,不是用一些什麼奸巧的手段,那個不如法的手段得來也不長久,很快就散掉。
「三十九、凡是違背聖賢人的教誨,作惡而不知道修善,前世福報再大,一生也就完了,甚至於這一生都保不住,晚年就敗了。」
這一條是講違背聖賢人的教誨,作惡而不知道修善,這樣前生如果福報修得再大,這一生也很快就消耗盡了,甚至於一生都保不住,晚年就敗了,甚至不用到晚年,因為他不懂得聖賢人的教誨,不懂得修福。過去說富不過三代,現在一代都過不去,甚至幾十年都過不去。你年輕發達了,還不用等到晚年,中年就失敗了,這個現前我們看得很多。過去蔡老師講的,有很多企業,好像它壽命只有三年,那還不到五年,三年也就失敗了,這個現在很多。你沒有福報,沒有積德,也做不成功。
「是為五。」
以上所講的。
「這是五種自在。」
你能離貪欲,能修布施,修福,就會得到這五種自在。
「離貪欲有這麼多的好處。」
因此我們要努力來修學離貪欲。
「四十、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三界特尊皆共敬養。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特尊是特別的尊敬。到自己成佛的時候,就同其他諸佛如來一樣,在三界教化眾生,為一切大眾所尊敬、所供養,這是究竟圓滿的大福。迴向菩提是因,三界特尊皆共敬養是果報。迴是旋迴。迴向是自己完全不要,全部供養大眾。百分之百的奉獻,這是諸佛菩薩,所以三界特尊,無人不尊敬,無人不供養。」
這個是把修離貪欲的功德,不求人天福報,迴向無上菩提。我們念佛人,我們也不求人天福報,求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那就決定成佛了。求往生極樂世界,也就是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彌陀經》佛給我們講,若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定能夠得到無上菩提。所以我們念佛,我們迴向求生西方,不求人天福報,將來成佛必定是「三界特尊皆共敬養」。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特尊是特別的尊敬。到自己成佛的時候,就跟其他諸佛如來一樣,成佛一定要教化眾生,教化眾生必定回到三界六道來教化眾生,在三界六道教化眾生,必定為一切眾生所尊敬、所供養,這個就是究竟圓滿的大福。「迴向菩提是因」,迴向無上菩提,這是因;將來果報,「三界特尊皆共敬養」這是果報,有因必有果,這個果報才是究竟圓滿的。求人天福報不究竟,這一生修福來生享福,享福如果知道繼續修福,這個福報會綿延,生生世世一直綿延下去。像《地藏菩薩本願經.校量布施功德緣品》講的,布施,「有一生受福,有十生受福,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者」,你不斷的修,生生世世在人天都享福。如果不懂得修,福享完了也就沒有了,福報享完就沒有了,所以要不斷的修。
這個「迴」是旋迴。迴自向他,迴因向果,迴小向大。迴向就是自己不求,完全不要,這是講心裡不求,全部供養大眾,自己也不會貪這個果報。我們修因必定有果報,因此我們開始修,果報現前要懂得再繼續修布施。往往我們修布施的因得到福報了,這個福報現前忘記了,不知道再修了。現在我們看到這些當大企業的,過去根據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的開示,這些人起碼他修三生。如果要做到一個總統,起碼要修十世,十輩子都修福。這麼長的時間修福,這一生福報現前,不懂得繼續修,這一生很快就享完了。我們現在看到很多大企業家,做大官的,都是過去生修福,他沒有修福他不會有這個果報,他必定有修福。這一生果報現前,不知道繼續修。因此這個也是給我們很大的警惕,我們現在修,將來果報現前,不要說等來生來世,恐怕這一生我們又迷了。沒有錢的時候,布施得空空的;福報現前,錢很多,反而不敢布施。現在我看到很多有錢人,他不敢布施,他的布施比那個沒有錢的人少。我也接觸過很多大企業,那些大企業布施給我們道場很小氣,反而那些小企業,那可大方了,多出他們幾百倍,上千倍都不止。在台灣,我們接觸到一些大企業,請我去做法會,我說統統不要跟他講錢,我們只是息災而已。我知道這些人他們拿不出來,但是都是台灣十大企業之一。
好,今天這個離貪欲,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一次我們就學習離瞋罣這個果報。今天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