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集—大乘無量壽經菁華(夫婦親屬,當相敬愛)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集) 2023/10/5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WD20-062-0006
《淨土集.大乘無量壽經菁華》。諸位法師、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淨土集.大乘無量壽經菁華》第六頁,從倒數第一行,從第三十一這裡看起。我先將這段經文念一遍,我們對一對地方:
【三十一、淳淨溫和。寂定明察。】
我們從這裡看起。
『淳淨』,「淳」這個字,跟純潔的純、單純的純是同樣的一個意思。「淳」就是純潔,「淨」也就是清淨,這個清淨是非常的純淨。『溫和』,「溫」是良,善的意思,良善。「和」就是指儀態溫良和善。在《論語》裡面講,孔老夫子的學生讚歎老師有五德,就是溫、良、恭、儉、讓,這是夫子的五德。這些我們都要學習。『寂定明察』,「寂」就是空寂,實相理體它是空寂的。「明察」就好像鏡子照萬物,明察秋毫,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點都不會有差錯。
這是講在極樂世界的這些大菩薩,個個都是「淳淨溫和,寂定明察」。將來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也是這樣。現前我們在這個娑婆世界,我們也是向這個目標來學習。「寂定」,也是經上常講的「照而常寂,寂而常照」,寂照同時。這個我們過去聽先師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也常常提到,聽經的老同修應該印象都很深刻,這是講我們的自性本體,我們的自性就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同時。我們新聽經的同修、同學,可能對這個比較陌生,我們大概有個概念。像中峰國師用寶珠來形容、來比喻,我們透過這個比方,對我們的自性它這個寂照有一個概念。
我們再看下面一條:
【三十二、身心潔淨。無有愛貪。】
『身心潔淨』,這個是接上面兩句來的,「淳淨溫和,寂定明察」。這個「潔」就是清潔,潔白清淨,就是表示沒有污染。這也是講我們契入中道,這個中道我們一般也不容易體會,就是《心經》講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們契入這個境界就是中道。空跟色,空有不二,就契入中道。契入中道,照破客塵,客塵就是能所。我們現在凡夫都是在相對的概念當中,有能有所、有我有人、有大有小、有陰有陽,都是在相對裡面。這個相對就是能所,一個能,一個所,我們總離不開能所。所就是客塵,像《觀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入流亡所」,就是先把這個「所」沒有了,就沒有對立了。我們的問題就是出現在這個方面。照破客塵,就是《心經》講的「照見五蘊皆空」,五蘊就是客塵。「照見五蘊皆空」,我們自然就離開這些愛染,離開這些貪愛、污染,就不受這些客塵所污染。因為「照見五蘊皆空」,自然就不受染污了,知道這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這個自性般若智慧現前,身心自然就潔淨,這個都是屬於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境界。
我們現在雖然做不到,但是我們要知道一個概念,我們修學就是朝向這個目標。所以佛法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特別是大乘佛法,最終目標,佛法修學到最後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見到自己的本性,就成佛了。我們現在是迷失了,不認識。我們現在迷在哪裡?迷在相,沒有去見到我們的性,相是從性出來的,所以我們就著相,著在外面這些相,心裡也有相,心緣相、名字相,種種的相,我們迷在這些相上面,所以不見性。離相就見性,不著相就見性,《金剛經》講不著四相,進一步不著四見。菩薩四相、四見都沒有了,所以就明心見性。小乘從須陀洹到阿羅漢,離四相,四相離到究竟就證阿羅漢,超越六道;進一步,離四見,四見是起心動念的念頭,連念頭也沒有,就明心見性了。
我們再看下面一條:
【三十三、志願安定。求道和正。淨定安樂。】
『志願安定』,也就是這個志願它不會變來變去,忽然增加,忽然減少,忽然有,忽然沒有。「志願安定」也是我們修學的目標,我們現在大家都有發了這個志願,這個志願有時候常常遇到挫折都會退心,因為我們沒有安定,所以這個志願就常常會有退轉。
『求道和正』,「和」,它有和諧、相應的意思,這個意思也很多種,我們就舉一、二個來簡單說明。「正」就是止於一,這個就是正。這個道理也是很深,禪宗講「識得一,萬事畢」,這個一不是我們概念那個數字的一,如果我們真正懂得一心的宗旨,那就開悟了。我們真正懂得一心的宗旨,我們現前的這些所有的煩惱就是無上佛果。這個話不好懂,話是很容易講,但是很不好懂,現在這個煩惱怎麼會是無上佛果?煩惱就是煩惱,菩提就是菩提,肯定不一樣。大經常常講,「煩惱即菩提」。一般給我們講斷煩惱證菩提,我們比較好懂;說煩惱即菩提,我們真的是搞不懂。明明就是煩惱,怎麼會是菩提?菩提跟煩惱肯定不一樣,怎麼會是煩惱即菩提?經文又是明明這麼寫著,這個就有待我們自己去參,這個就不會用我們分別意識心去理解。我們講解也能講解到個彷彿,真實的境界還是要靠自己去悟,「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講了總是一個比方,古大德常常用「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或者用水跟冰來形容、來比方。它的本質是一樣的,打造各種不同的器具,本質都是金子,打造一個人、打造一條狗、打造一棵樹,形狀不一樣,那個相不一樣,但是本質都是金子。那個本質、價值絲毫沒有差別,但是相不一樣。所以要找金子去哪裡找?就在那個相裡面。所以我們要見性,到哪裡見性?那個性就在相裡面,那個相就是從性出來的,就在眼前。中峰國師《三時繫念》給我們開示,「分明在目前」。但是我們就是不認識,所以佛法教學就教我們認識這一個。這些我們現在不能理解,沒有關係,慢慢的你會理解,不斷的薰習,長時薰修,慢慢你就會體會了。『淨定安樂』,清淨安定,安然自在,命運在安然自在當中就是「淨定安樂」。這些都是菩薩的境界。
下面這三條我們就比較好懂了,下面這三條就講我們凡夫的境界,我們現在這個娑婆世界的現狀。這個一講,我們就比較容易體會。菩薩的境界,我們沒有悟入,的確不容易懂。這些話、這些經文我們都會念,但是沒有悟入這個境界,就不懂。不懂,我們先保留,不斷的薰習,慢慢就會有悟處。
好,我們看第三十四:
【三十四、世人共爭不急之務。於此劇惡極苦之中。勤身營務。為心走使。有無同憂。】
這裡節錄只有節錄到『為心走使,有無同憂』。我們同修長期在讀誦《無量壽經》,這個經文前後大家都很熟悉。這是我們淨老和尚他節錄,節出經文精華的經句。第三十四條給我們講,『世人共爭不急之務』,「世人」就是講我們現在世間人,我們世間人都在爭什麼?大家都是共同在爭「不急之務」,就是不重要的事情。過去清朝時代,乾隆皇帝問紀曉嵐先生,看到街上人來來往往,絡繹不絕,就問他,你知道不知道這個街上有多少人?他說有兩個人。那麼多人,怎麼說兩個呢?紀曉嵐就說,這麼多人只有兩個,不是為名,就是為利。你再多的人,一天到晚在那邊街上忙忙碌碌,來來去去,奔波勞碌,為了什麼?無非為了名、為了利。我們一般講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些佛給我們講是「不急之務」,但是我們世間人是把這個看為最重要的。所以現在這個世界上的人,把哪一個擺在最重要?都是把經濟擺在最重要,經濟就是賺錢,無論從事哪個行業,總是要賺錢,賺錢是最重要的。這個五欲,財色名食睡,財擺在第一個,無論中國人、外國人,都是把這個擺在第一個,古今中外都不例外,都追求這個。
追求這些世間的名利,大家一直爭,現在這個爭,可以說還不是一般的競爭,現在已經惡性的競爭了。競爭升級就鬥爭,鬥爭升級就戰爭,這是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常常講。我們現在看到整個世界,的確是這樣,都是在競爭、在鬥爭,最後就是戰爭。佛在經典上也給我們講,末法時期這個世界的眾生「鬥諍堅固」,就是鬥爭。所以現在我們看到整個世界人類,中國外國都在鬥爭,沒有不講競爭、鬥爭的,都在爭。爭什麼?爭不急之務,爭那個不緊急的、不重要的。什麼是急的?如果就佛法來講,了生死出三界,這個是最緊急的。生死事大,世間的事情再大,沒有比這樁事情更大,這樁是大事。我們把這樁大事反而看作不重要,不急,這是就佛法來講。
世間儒家、道家,他們急的是什麼?不是為錢財,不是為名利,就是讀書志在聖賢,就是讀書要達到成聖成賢,起碼成一個君子。這個君子還在善人之上,善人就是世間的好人,君子讀書明理,讀聖賢書,君子就是講道義就叫君子。孔子在《論語》裡面講,「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他重道義、不重名利,小人重名利、不重道義。道德仁義值多少錢,我眼前得到利益比較重要,這是小人,小人就是重利不重義,所以「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重視這個道義,這個也是儒家、道家他們修學跟一般世間人就不一樣,世間一般人都是在求名利,他們是求道義。以道義為主要的,不合乎義的錢財就不取,不取非義之財。義是合理的,非義就不合理,不合理的財物,君子他不會去取得。但小人就不管那麼多,得到再說,義非義他就不在乎這個,得到利再說,不合乎義理的他也去取,這個是小人。因此這個地方講的「世人共爭不急之務」,這個我們也從世間法跟出世間法不同的角度來看,世間的聖賢求的是道義,道德仁義,但是一般的人他不學聖賢之道,他只知道求利益,他不知道有道義;世間聖賢君子,他們著急的就是要求道義,不求名利,這個就不一樣。我們學佛的人,著急的是怎麼念佛往生西方,這個是最重要的。
下面這句講,『於此劇惡極苦之中』,這個惡再加一個「劇」,就是劇烈,就是五濁惡世,這個惡到非常劇烈的程度,就造十惡業非常非常嚴重。「極苦」,就是這個苦不但是苦,是極苦。我們這個世界就是「劇惡極苦」,極苦的世界。娑婆世界翻譯中文叫堪忍,就是在這個五濁惡世劇惡極苦當中,我們在這個世界的眾生不求解脫,還貪戀這個極苦的世界,放不下,這是極苦。看到極苦,我們就想到西方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極樂世界是極樂,我們這個世界是極苦,只有苦沒有樂,而且這個苦還是極苦,不是一般的苦,這說明我們現前這個地球,這個娑婆世界五濁惡世,劇惡到了非常嚴重的一個時代。這個話,佛在三千年前講的,這個世界已經是劇惡極苦了,到我們三千年後,那就更嚴重了。在這個極苦的世界當中,我們世間人都在幹什麼?都在共爭不急之務,爭一些不緊急的、不重要的事情。『勤身營務』,「營」就是經營,「務」是事務。經營、做生意,身心很勤勞的去經營,我們一般講勞碌奔波。經營這些幹什麼?就是為了得到財富、得到錢財,每一天很辛苦的經營,在這個當中要得到更多的財富。『為心走使』,就是身心不安,患得患失,你得到的時候就怕失去。
下面這句講,『有無同憂』,就是有也憂愁,沒有也憂愁。沒有錢的時候憂愁沒錢,想要得到錢財;等到錢財賺到了也憂愁,怕這個錢財又失去,怕投資又投得不對,虧掉了,這個心總是在那邊七上八下,患得患失。我們世間人,全世界的人的確都是這樣的情況,有錢也憂愁,沒有錢也憂愁,「有無同憂」,都共同在憂愁。所以我們現在不是說沒有錢的人他就很痛苦、不快樂,實在講,有錢的人他也不快樂。現在這個世界上的人,「富而不樂,貴而不安」,就是有財富但是不快樂。我們去調查調查很有錢的人,你去調查一下,他快樂不快樂?一天到晚為了經營這些事業,勞碌奔波,身心不安,患得患失,這個實在講很苦。富而不樂,不快樂;貴而不安,有地位、做大官的,他沒有安全感。所以我們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真正快樂的人,都是苦。《妙法蓮華經》講「三界統苦」,只要我們還在三界六道,事實上我們只有苦,沒有樂。所以四念處,第一個觀身不淨,第二個就觀受是苦,我們現在的享受,我們感覺享受滿快樂的,但是這個樂也不是真的,是壞苦。樂的因就是苦,苦因,所以享受的怎麼會是真正的快樂?不是真的。現在我們感覺享受,有享樂,那個享樂就是壞苦,不是真的。世間苦、空、無常、無我,這是我們現在這個世界的真相,我們的現狀就是這樣。
這一條就是勸我們要看破放下,不要跟人家爭。我們聽到佛在經上講這些道理,我們也認同,也不反對,但是要做到還是有困難。你說我們不跟人家爭,那我生活怎麼辦?這現實生活,生活的逼迫,你不得不爭,這個是我們世間一般人都有共同的這樣的顧慮,你不爭,那怎麼辦?因此這個因果教育就相當重要。特別是《了凡四訓》,《了凡四訓》講因果報應的,所謂「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我們就是不知道這個因果報應的事實真相,我們這一生所享受的,是過去生造的因,這一生受的果。我們這一生享受的,你能享受多少,就是根據我們過去今生造的這些業因,去受這個果報。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如果你過去世造的善因多,這一生得到的福報就多;造的惡因多,災禍就多了。
這些道理跟事實真相,在《了凡四訓》講得都非常詳細明白。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也常常提醒我們,我聽他老人家講這個講了五十幾年,聽了五十幾年,這個印象非常深刻。我們總是擔心,修布施,我錢都布施出去了,明天生活怎麼辦?這個第一個,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想到這個問題。如果真正相信命運,知道「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你命中不該餓死的,你沒有錢你也不會餓死;如果你命中該受餓死的果報,你錢很多還是會餓死。在歷史上有這個公案,古時候一個人他造錢幣的,就像我們現在國家在印鈔票的。他印鈔票,他拿到錢財就很方便,但是他命中餓死,他真的就是遇到那個因緣,活活餓死。錢很多,但是餓死了。所以《了凡四訓》講,「享千金之產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產者,定是百金人物」,命中注定,「應餓死者,定是餓死人物」。命中你有一千萬的財產,就是你就是這樣的人,你的福報;你有一百萬,你就是一百萬的人;有的人他命中該餓死的,定是餓死人物。所以「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如果沒有從因果教育去深入,實在講,勸大家不要爭也很難,大家總是顧慮,會擔心「我的生活怎麼辦」。
所以袁了凡先生他遇到孔先生給他算命,算得很準,根據他排的流年,每一年都是大的事情、小的事情都應驗了,所以他就真正相信命運,人真有命運,一點不假,他就澹然無求了。但是他的態度就很消極,反正命運就這樣,他想也沒有用,乾脆不想。所以去找雲谷禪師,對坐三晝夜不瞑目,他是相信命運。但是我們現在連相信命運都做不到,因此我們老和尚說,袁了凡是標準凡夫。當時我聽到這一句,凡夫還有標準跟不標準的?標準凡夫就是他真正相信有命運,相信因果報應,他不懷疑了,他沒有非分之想,他是標準的凡夫。我們不相信命運,總是要跟命運搏鬥,但是不如理不如法,總是「求之有道,得之有命」,這個就是不標準的凡夫,不能安分守己。
所謂凡夫就是他不能改變,所以雲谷禪師才說他是凡夫。他是標準凡夫,但是經過雲谷禪師的一番開示,他明白了,原來命是自己造的,自作自受。這些道理方法明白了,知道命運可以改。所以努力斷惡修善,他整個命運都改過來了,孔先生算考第三名,變成考第一名,很多跟孔先生原來算的就不一樣,他是後天的改造命運了。所以我們要做到不爭,第一個要學習因果教育。要學習因果,特別《了凡四訓》這本書就非常重要,這本書講改造命運。有《了凡四訓》這本書的基礎,實在講,幫助我們念佛往生西方。所以我剛出家那一年,抄我們老和尚他早年講的《了凡四訓》,很早,我在家的時候他講的。當時有錄音帶,我一句一句的抄,抄出來給師父看。後來我們師父做一些修改,然後它的名稱不叫《了凡四訓講記》,叫《心想事成》,書名改成《心想事成》,內容就是《了凡四訓》,我們老和尚早年講的。當時我就請問師父,說師父,如果能做到袁了凡先生這樣,對我們念佛往生有沒有什麼幫助?他說這個一定有幫助,不但幫助我們往生,而且往生的品位還不低,能幫助我們往生到上品。這個就很難得了,所以我們也不要疏忽這個《了凡四訓》。
印光大師提倡這三本書,其實是我們當前要修的,比較急的事情。《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安士全書》,印祖把這三本書來代替戒律。因為五戒十善,沒有這三本書來補充說明,我們不知道五戒十善它的內容。所以真正通達這三本書,知道因果報應,「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命中沒有,你爭也爭不來;命中有的,你丟也丟不掉,那還爭什麼?就像了凡先生給孔先生算命算得很準,他有什麼想頭?什麼爭的念頭都沒有了,因為你命中沒有,你動什麼腦筋你也得不到。你命中有,到時候它就來了,因緣成熟,它就來了。所以我們要做到不爭,沒有深入因果教育、深入因果的這些經典,實在講也很難。因此我們學院也都有開這個課,這個課程,特別我們漢學院同學也要留意,這個很實用。有了這三本書的基礎,五戒十善就有底子了。如果沒有這三本書的基礎,受了戒,也不知道這些戒相,也不知道持什麼戒,到底在持戒還是在犯戒,自己都搞不清楚,所以受戒也只是一個名義,這一點我們也要明白。我們真正明瞭因果報應,「一飲一啄,莫非前定」,自然就不會爭,不但不會爭,還會讓。因為知道因果報應,讓,不但不吃虧,還佔便宜,所謂吃虧就是佔便宜。現在人就是不懂這些道理,不知道這個事實真相,總是要爭,總是要佔人家便宜。
我在當兵的時候,有一些新兵入伍,特別是大專學生(讀大學的去當兵),他一入伍當兵還是二等兵。班長叫他們打掃,做這些工作,他們就不做,他說大學生還做這個?怎麼叫也叫不動。有一次我們班長把我們叫出去訓話,後來把這個因果搬出來,說吃虧就是佔便宜,真的拿他沒辦法了。所以這些教育,這個傳統文化的教育,現在真的都沒有,讀到大學,實在講這個大學生去你的公司工作,你要不要?這個就很現實的問題。蔡老師在講《弟子規》、《群書治要》,這方面都講得很多。
所以這一段我們要從因果教育來下手,我們才能夠跟人家做到不爭。如果沒有深入因果、明白因果報應這些理論跟事實,很難做到不爭。不但說在家人爭,出家人一樣爭,爭名聞利養、爭信徒,一樣。怕信徒跑到人家廟裡面去,那不是一樣嗎?佛講得沒錯,鬥諍堅固。如果明白因果就不擔心這個問題,不但不會跟人家爭,還會禮讓。好,我們再看下面:
【三十五、父子兄弟。夫婦親屬。當相敬愛。無相憎嫉。有無相通。無得貪惜。言色常和。莫相違戾。】
『違戾』就是違背,「戾」就是起衝突。這是講一個家庭裡面,現在家庭真正和樂幸福的很少,佛在這個地方勸我們世間人,『父子兄弟,夫婦親屬』,應當互相恭敬、互相愛護,要互相幫助。『無相憎嫉』,就是說不要互相的憎恨、嫉妒。看到親戚朋友比較有錢,就起瞋恨、就起嫉妒,不要互相去憎恨嫉妒。應該像《太上感應篇》講的,「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這個「憎嫉」也是我們凡夫很大的毛病,也是通病,總是見到別人比我好,嫉妒心油然而生,不但一般人,對於自己的親屬、家族的也是一樣。有錢,也要照顧自己的親屬,也不能貢高我慢。所以要『有無相通』,「有無相通」就是有錢互相幫助,有錢的人幫助家族裡面比較窮困的。像范仲淹,他當了宰相,自己生活很節儉,薪水跟他做窮秀才的時候差不多,多餘的薪水就是幫助他們這個家族。辦義學就是辦學校,教育這些清寒的子弟。家族中經濟上有困難的,就去幫助他們。這就「有無相通」,有的人幫助沒有的,互相幫助,應該要這樣做,這是佛勸導我們世間人應該要這樣。
『無得貪惜』,「貪」就是貪求,不能不知足、貪求無厭。也不能慳惜,慳惜就是慳吝,自己有的,別人有需要、有困難,你不願意去幫助他,特別是自己的家親眷屬。所以佛勸我們不能夠貪惜,不要去貪,別人有困難,我們能力做得到,要去幫助,幫助他解決困難。這個幫助,態度也很重要。因為我們要知道,比如說窮困的人、沒有錢的人,除非是像孔老夫子、顏回、原憲,學聖賢之道的這些古聖先賢,他們窮得不得了,但是他沒有自卑感。所以孔子的弟子原憲,他很有骨氣,他不取非義之財,他生活很貧窮。顏回是最窮的,窮到喝水的碗都沒有,用葫蘆瓢舀水來喝。子貢是最有錢的,孔子的弟子子貢是很會做生意,他也很有福報。以前孔子那個時代也沒有手機,他跟孔老夫子周遊列國,他走到哪裡生意做到哪裡,賺錢。所以孔子的這些生活費用,差不多是子貢去供養的,他很有財富。有一次,子貢他有錢,駕著四匹馬的車,古時候那四匹馬車是很有錢的人駕的,就像現在開什麼凱迪拉克那些很名貴的這種轎車,駕了四匹馬車,浩浩蕩蕩去看同學原憲。原憲住在很偏僻的地方,一個茅草屋,連路都找不到,穿的衣服破破爛爛的。子貢去看他,他一點自卑感都沒有,「君子憂道不憂貧」,憂沒有道,不憂貧窮。子路也是一樣,他跟有錢人站在一起,他穿得比較差,他穿得比較好,他沒有感覺說有什麼羞恥,只要穿乾淨整齊就好了。有錢要幫助人,這個態度也要和顏愛語,『言色常和』。我們要想到一般人都有自卑感,他有困難,他沒有錢,我們幫助他也要用這種言色常和、和顏愛語的態度,真誠的態度來幫助。不能好像一副傲慢的心理,好像你要來接受我施捨,恐怕這個家屬縱然接受了,他心裡也會很難過。要懂得人都有自尊心,要尊重人,我們要幫助人,也要尊重人。不是說幫助人,你比較窮,我就瞧不起你,這個態度不好,這個就不對。佛教我們要言色常和,要尊重他,所以幫助人也要懂得這個。
『莫相違戾』,「違戾」就是起口角、起衝突,特別是自己家屬之間很容易,因為常常生活在一起,特別像夫妻吵架,這個就很常見。所以佛勸「父子兄弟,夫婦親屬,當相敬愛」,不能互相憎嫉,不能互相吵吵鬧鬧的,要互相尊重,互相的愛護。如果在家裡面引起這些違戾的事情,這個就會結怨,結怨就會冤冤相報。《無量壽經》經文講得詳細,很多大的冤仇剛開始發生的時候是很小的原因,演變到最後變成很大的怨仇。所以佛勸我們對這個要謹慎,要相信這些因果報應,因為結了怨,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愈報愈慘烈,互相報復,冤結愈結愈深,很難化解。最初的因,不過是一個小的事情,一時不能忍,結下了這個深仇大恨。佛勸我們對這個地方要謹慎,特別是講話。這個講話也是很不容易,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說的人他沒有那個意思,但是話講得不對,講得讓對方感覺到是在罵他、是在侮辱他、在毀謗他,對方懷恨在心,將來遇到機會他就報復,受到報復自己也莫名其妙,不曉得為什麼。所以言語傷人,這個是最容易的,在言語方面,自己的家屬也是一樣。因此我們現在學習和顏愛語,這個也是我們當前的一個功課,要學會講話,講話的態度、語氣、用詞,我們都要慎重。還有現在寫這個電函,像現在這個微信,這些用詞也要慎重;如果不慎重,你寫了讓對方產生誤會,這個也是很常有的事情。所以這些我們都必須學習,這個待人處事接物。
雪廬老人編的《常禮舉要》非常重要,雪廬老人知道我們現在人沒有學禮,大家不懂,因此從《禮記》節錄出來,編一個現代人生活上的這些常禮,平常的禮節,這個非常重要。我們同修,特別漢學院的同學,應該都有學到這一方面。我們這邊,我看《常禮舉要》這個書也印得很多。但是我們看了,好像懂了,實在講,我現在還看不懂,看起來好像滿簡單的,如果沒有看雪廬老人他的《講記》,我們也不知道那個有那麼深廣的道理。其實這個禮,主要就是我們生活當中人與人相處互相的一個尊重,自卑而尊人。禮的精神,雪廬老人講,人情世故。人情世故,我們大家都聽過,似乎好像也滿簡單的。雪廬老人講,一部《二十五史》記載的就是人情世故,我們聽到這一句,才明白什麼叫人情世故。《二十五史》記載著每個朝代的興衰,這個就是人情世故。人與人之間怎麼相處,總是離不開人情世故。所以弘一大師他也寫了一個對聯,我記得有一副對聯寫著,不懂人情世故,到處都是危機。所以這些我們都要學習,還有《論語講記》,這個也很重要,雪廬老人講的並不是很多、很囉嗦,但是他就是要我們自己去體悟,我們在生活當中自己去體會才會有悟處。這些都很實用,而且放諸四海皆準,不但是對中國人,對外國人也是一樣。
所以我們現代的人沒有學禮,不懂禮,不懂禮不代表他是壞人,不是他不懂禮貌他這個人就很壞,不是。反而很懂禮的人,他很壞的,這個雪廬老人舉出王莽,他對人很謙虛、很恭敬,但心很壞。所以不懂禮不代表他是壞人,只是他沒有學禮,他不知道,造成別人的困擾,他心很好,他掏心掏肺的。我們現在看到來道場做義工的,很發心,出錢又出力,掏心掏肺的在做,做到最後,大家都哭哭啼啼的要回去不來了,得到這個果報。現在我看到這個方面很多,我舉出我們雙溪山上,有個老菩薩他非常發心,自己出錢,又煮補湯,從山下辛辛苦苦運到山上去,然後被罵回來,你說他不發心嗎?真掏心掏肺在護持,但這個果報怎麼這樣?沒有學禮,造成人家的困擾。事先沒有跟山上廚房負責的人講,你就把它送上去,你煮一鍋上去,他也煮一鍋,吃不完,他生煩惱,就被罵回來,山上他也是發心的。所以我舉出一個例子,其他的事例就太多了。這個就是沒有學禮,沒有事先知會一下、詢問一下,尊重負責的人。你很好心把它送上去,你造成他的困擾,他就生煩惱了。所以我們現在看到各道場義工,大家常常產生種種的磨擦,不怪大家,因為大家都沒有學禮,會有這個現象很正常。沒有這個現象,真的不正常了。發生這個現象,我們就知道要學,大家要學,這個禮,道理非常深。林放問禮,孔子說「大哉問」,你問這個很大。所以不要以為《常禮舉要》我們看一看就懂了,實際上我們是不懂,要學習,慢慢才會懂。所以在家庭裡面、在社會上,你在學校、在道場,同樣一個道理,這些都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所以要做到「言色常和,莫相違戾」。
我們再看第三十六:
【三十六、世間之事。更相患害。雖不臨時。應急想破。】
這是節錄的,就比較簡單、簡要。就是『世間之事』,我們這個世間的事情『更相患害』。「更相患害」,就是說互相報復,冤冤相報。就像琉璃王要滅釋迦種,就是更相患害。琉璃王他起兵要滅釋迦族,釋迦族被琉璃王給消滅了,佛也講出這個因果,就是琉璃王他們國家的人在過去世是一個魚池的魚,魚很多;他們釋迦族就是當時住在鄉村上的人,把魚池的水放乾,把所有的魚都捕撈起來,把牠們殺了吃了。有個魚王,就是這一世投胎的琉璃王。那個時候釋迦牟尼佛前世是小孩子,他沒有去殺那個魚,沒有吃那個魚,因為小孩子好玩,拿一個木棒在那個大魚的頭上敲了三下,所以這一世釋迦牟尼佛得到了餘報,就是頭痛三天。因為他沒有去殺,他只有去敲魚頭三下,所以得到這些剩餘的果報,頭痛三天。其他參加殺魚的,統統被滅了,這個就是更相患害。在中國歷史上,這個事例就很多,我們讀《安士全書》,你看文昌帝君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身,他講出過去他的因果,從漢朝劉邦那個時候開始,這個在歷史上都有記載,真的是冤冤相報。
『雖不臨時,應急想破。』因為這個果報不是說即時就會報,造了這個因,結這個果,這個當中需要時間。這個時間有長有短,有現世報的、有來世報的、有後世報的,有的甚至百千萬劫才報的。這個時間長短,因緣不一樣,總是百千萬劫,因緣遇到了,都會互相報復。所以雖然不是臨時,我們看到這些報應,「應急想破」,想破,就是要看破。「急」就是要趕快,「想破」就是想清楚、想明白,要很慎重的去看待這個事情。所以俗話也講「冤仇宜解不宜結」,這個冤仇,有對不起人的地方要化解,不要結怨,這個怨愈結愈深,這些都是我們要很快的去想破。對於這些事情,我們多看看歷史這些公案因緣,這個有幫助我們看破放下,每一樁事情都有它的前因後果。
我們在最近一、二年,我也請人拍「與神同行」,拍城隍廟。這個城隍廟,主要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常常提到的,就是因果教育的一個場所;在過去中國古代社會,它是擔任社會教育的,就教因果報應。所以過去我們老和尚常講,他小時候他母親都帶他去拜城隍廟,以前廬江有城隍廟,這個城隍廟裡面有十殿閻王。現在廬江縣的城隍廟,文革的時候就被拆了。現在只有九華山,九華山肉身殿那邊還十殿閻王,那邊還有。在台灣,高雄淨宗學會簡會長她先生的上一代,在清朝時代他們發心蓋了一個城隍廟,三百多年了,清朝時代蓋的。它裡面也有東嶽大帝,也有十殿閻王,它那個城隍廟可以說在台灣的城隍廟,算設施都還滿完整、滿具足的。
城隍廟就是教因果教育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此我們老和尚他回家鄉,城隍老爺附身要求恢復城隍廟,國內現在政策有困難,後來城隍老爺說如果蓋硬體的城隍廟因緣還不具足,用畫的也可以。這個畫的,我們師父就想到,畫的就容易了,剛好以前在台中的同學江逸子江老師他是畫家,就請他畫地獄變相圖。地獄變相圖也就是講因果報應的。以前城隍廟就是講因果報應。所以我們老和尚他在講席當中常常講,小時候他母親帶他去城隍廟拜拜,就跟他講,做什麼壞事墮什麼地獄,比如說去騙人,墮拔舌地獄。所以小時候他母親帶他去城隍廟拜拜,他對城隍廟印象非常深刻。那個時候也有一段時間在圖文巴,我們老和尚住的精舍,江老師在那邊也畫了一段時間,畫地獄變相圖,所以地獄變相圖有一部分在圖文巴畫的,後來回到台灣再收尾。在二OO四年十月在日本京都光明寺,第一次辦地獄變相圖跟孔子聖蹟圖的畫展。所以地獄變相圖提倡因果報應的,這個也是城隍廟它的內容,就是教化社會大眾要認識因果、要明瞭因果。明瞭因果,我們才會想破;如果對因果不明瞭,就想不開。想破,我們現在講,你想開了,這叫想破了,真明白了。
所以我們這幾段經文,如果沒有從因果教育下手,實在講我們要做到也相當不容易;明瞭因果,那就比較容易。所以印光祖師在《文鈔》開示,這個世界人人如果都明瞭因果,大治之道,這個世間就大治了。過去我們老和尚到北京去看一個神父,跟他交流,說一座城隍廟可以抵得十個警察。神父就說,不止,恐怕一百個、一千個都不止,甚至上萬個。所以因果教育對社會治安有這麼大的幫助。所以印光大師講,人人懂得因果,大治之道,這個世間就得到大治,就不敢胡作妄為。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當然大家都希望得到好的果報,自然就願意斷惡修善。如果不懂因果,胡作妄為,那是大亂之道。現在整個世界都動亂,愈來愈嚴重,就是人人不懂因果。所以印光祖師特別強調,這個時代如果不提倡因果教育、學習因果教育,他說所有的佛菩薩、聖賢、神仙統統降臨到這個世界,也救不了這個世界。我們現在看,的確是這樣。因果教育補助倫理道德教育,所以印光祖師提倡這個三本書,特別強調因果教育對於現前這個世界的重要性,這些我們都不能疏忽。所以以上講的這三條,我們還是要從因果教育下手,我們才能做到佛對我們的勸導,能夠真正去落實,依教奉行。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跟大家學習到這裡。